期刊文献+
共找到383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中OCT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洋 解颖 董志军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912-916,共5页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第二常见的致盲性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其继发的黄斑水肿(ME)是导致中心视力损害的重要原因。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可生成高分辨率的组织横截面图像,清楚地显示视网膜和脉络膜的各层结构,OCT生物标志物对RVO-ME的早...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第二常见的致盲性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其继发的黄斑水肿(ME)是导致中心视力损害的重要原因。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可生成高分辨率的组织横截面图像,清楚地显示视网膜和脉络膜的各层结构,OCT生物标志物对RVO-ME的早期精准诊断、疾病发展的预示及视力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OCT下RVO-ME的视网膜厚度、视网膜内层结构紊乱、视网膜内层超反射率、外界膜及椭圆体带的完整性、中央凹第三高反射带、高反射点、急性黄斑旁中心中层视网膜病变、中界膜征、浆液性视网膜脱离高度、黄斑体积以及脉络膜厚度等生物标志物进行综述,以期为RVO-ME病情评估、治疗方案的制定以及视功能的预后判断提供客观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静脉阻塞 黄斑水肿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技术快速检测水产品中5种致病菌
2
作者 肖艳霞 董志军 +3 位作者 杨林军 朱家强 潘娟 钱云开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25年第1期28-35,共8页
目的建立水产品中5种常见致病菌的自动化快速高分辨检测手段,提高水产品致病微生物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方法设计引物对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特异基因owpW、tlh、invA、femA、p... 目的建立水产品中5种常见致病菌的自动化快速高分辨检测手段,提高水产品致病微生物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方法设计引物对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特异基因owpW、tlh、invA、femA、prfA进行多重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扩增;设计特异探针以PCR产物为模板进行单碱基延伸,延伸产物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上进行检测。基因owpW、tlh、invA、femA、prfA的探针分子量分别为4848、5435、5890、6560、7096 Da,单基因延伸后探针的分子量分别为5119 Da(加A)、5697 Da(加T)、6137 Da(加C)、6822 Da(加T)、7383 Da(加G)。最终确定的体系方法通过重现性试验、特异性试验、灵敏度试验、人工污染水产样本检测试验进行验证。结果以混合5种菌DNA的样本为模板做核酸质谱检测,对应的5个探针可以同时延伸,延伸效率大于80%,在以干扰菌为模板的样本中不会检出上述5种菌,检出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副溶血性弧菌、霍乱弧菌的灵敏度分别可达到150、350、160、130、180 CFU/mL。结论此方法展现出良好的重现性、特异性和灵敏度,可以满足一次反应同时检测水产品中上述5种微生物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菌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技术 单碱基延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泪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病理特征及BCL10和MALT1的表达和意义
3
作者 姜帅 董志军 +4 位作者 微莉 刘俊茹 张子平 黑砚 杨新吉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04-808,共5页
目的探讨泪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病理形态特征及肿瘤组织中BCL10和MALT1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选取19例泪腺MALT淋巴瘤患者(19眼,其中右眼9例,左眼10例)的病变泪腺组织标本为实验组,8例行眶内容物摘除患者(8眼,其中右眼3例,左... 目的探讨泪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的病理形态特征及肿瘤组织中BCL10和MALT1的表达和意义。方法选取19例泪腺MALT淋巴瘤患者(19眼,其中右眼9例,左眼10例)的病变泪腺组织标本为实验组,8例行眶内容物摘除患者(8眼,其中右眼3例,左眼5例)的正常泪腺组织标本为对照组。采用HE染色观察泪腺组织形态特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泪腺中BCL10和MALT1的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出现边缘区B细胞以及单核细胞样、小淋巴细胞样和浆细胞样肿瘤细胞浸润,偶见大细胞分布其中,可见肿瘤细胞侵入淋巴滤泡和上皮内,破坏正常结构,形成滤泡定植和淋巴上皮病变。实验组BCL10和MALT1的阳性表达面积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177,P=0.029;t=3.237,P=0.003)。结论泪腺MALT淋巴瘤出现了弥漫分布的边缘区B细胞和形态多样的肿瘤细胞、获得性淋巴滤泡及大细胞散在分布的病理改变,这可能与BCL10和MALT1表达上调导致的细胞凋亡阻断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病理形态学 HE染色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BCL10 MALT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的海月水母足囊生殖分子机制研究
4
作者 徐鹏臻 李勇学 +2 位作者 孙婷婷 彭赛君 董志军 《应用海洋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8-216,共9页
足囊生殖是海月水母(Aurelia coerulea)抵御恶劣环境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对维持和扩增海月水母种群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对海月水母足囊产生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首次构建了海月水母产囊和非产囊螅状体转录组的表达谱,并结合生物信... 足囊生殖是海月水母(Aurelia coerulea)抵御恶劣环境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对维持和扩增海月水母种群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对海月水母足囊产生的分子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首次构建了海月水母产囊和非产囊螅状体转录组的表达谱,并结合生物信息学比较分析,探究驱动足囊生殖的分子机制。转录组测序共检测到44 873个基因,筛选过滤后共发现20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95个基因在产囊螅状体中显著上调,105个显著下调。本研究挖掘出了卵黄蛋白原(基因VTG-1和VTG-2)和角蛋白(基因Hornerin)等调控海月水母足囊营养储备及几丁质形成的潜在功能基因。此外,GO和KEGG分析结果显示ErbB信号通路、Hedgehog信号通路等参与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生物学过程在产囊螅状体中显著下调,基底膜组织、运动正调节等参与细胞迁移的的生物学过程在产囊螅状体中显著富集,表明这些生物学过程在足囊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综上,本研究为海月水母螅状体在恶劣环境下的适应机制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生物学 海月水母 螅状体 足囊生殖 休眠 转录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硅气凝胶隔热复合材料的制备与应用 被引量:29
5
作者 董志军 颜家保 +2 位作者 涂红兵 宋子逵 范晓霞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6-48,68,共4页
介绍了二氧化硅(SiO2)气凝胶的结构特点及隔热性能;对二氧化硅气凝胶隔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前景进行总结并作了适当的评述;探讨了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二氧化硅气凝胶 复合材料 应用 隔热性能 结构特点 制备方法 研究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排列碳纳米管阵列和炭/炭复合材料的制备、导热性能及其在热管理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9
6
作者 董志军 孙兵 +6 位作者 朱辉 袁观明 李保六 郭建光 李轩科 丛野 张江 《新型炭材料》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73-896,共24页
现代科技的发展对热管理材料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需求。由于具有优异的导热性、低热膨胀系数和耐高温性,定向排列碳纳米管和炭/炭复合材料作为理想的轻质、稳定的热管理材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炭材料的导热机制,系统评... 现代科技的发展对热管理材料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需求。由于具有优异的导热性、低热膨胀系数和耐高温性,定向排列碳纳米管和炭/炭复合材料作为理想的轻质、稳定的热管理材料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炭材料的导热机制,系统评述了垂直排列碳纳米管阵列和炭/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热导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它们在热管理中的应用。总结了材料制备-结构-性能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了提高材料导热性能的策略。最后提出了垂直排列碳纳米管阵列和炭/炭复合材料在热管理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炭纤维 化学气相沉积 导热系数 界面热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东山岛附近海域造礁石珊瑚共生藻的分子系统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董志军 黄晖 +2 位作者 黄良民 李元超 周国伟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5-140,共6页
本研究利用核糖体大亚基5′端序列PCR-RFLP以及转录单元内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Spacer,ITS)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次对福建东山岛附近海域3种优势种类造礁石珊瑚共生藻进行了分子系统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PCR-RFLP分析发现东... 本研究利用核糖体大亚基5′端序列PCR-RFLP以及转录单元内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Spacer,ITS)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首次对福建东山岛附近海域3种优势种类造礁石珊瑚共生藻进行了分子系统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PCR-RFLP分析发现东山岛附近海域3种优势种类造礁石珊瑚共生藻都属于C系群共生藻,而ITS序列的序列分析结果表明东山岛附近海域3种优势种类造礁石珊瑚共生藻都属于C1亚系群.研究结果表明ITS序列进化速度快,适合于造礁石珊瑚共生藻属亚系群水平的鉴定.而东山岛附近海域造礁石珊瑚共生藻的多样性低,暗示东山岛附近海域造礁石珊瑚共生藻共生系统面对外界环境压力的适应能力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礁石珊瑚 共生藻 虫黄藻 东山岛 核糖体大亚基 转录单元内间隔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黄藻的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9
8
作者 董志军 黄晖 +2 位作者 黄良民 李元超 邹仁林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95-101,共7页
综述了虫黄藻的分类研究,其中与造礁石珊瑚共生的虫黄藻主要是共生藻属(Symbiodinium)的种类,重点概述了共生藻的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特别综述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造礁石珊瑚共生藻的分类和遗传多样性方面的研究近况,并对未来共生... 综述了虫黄藻的分类研究,其中与造礁石珊瑚共生的虫黄藻主要是共生藻属(Symbiodinium)的种类,重点概述了共生藻的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特别综述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造礁石珊瑚共生藻的分类和遗传多样性方面的研究近况,并对未来共生藻的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作了展望。目前多采用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共生藻的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PCR-RFLP是解决共生藻系群水平分类的有效分子标记,而DNA序列分析是目前进行共生藻分子进化和系统发育研究最有效的方法。目前应用于共生藻分子系统发生研究的DNA信息主要为核糖体RNA。对共生藻进行分类和遗传多样性研究,将有助于理解造礁石珊瑚共生藻共生系统对外界环境变化的生态响应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虫黄藻 共生藻 谴礁石珊瑚 分类 遗传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PCR-RFLP方法研究三亚鹿回头岸礁造礁石珊瑚共生藻的组成 被引量:8
9
作者 董志军 黄晖 +2 位作者 黄良民 李元超 李秀保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98-502,共5页
造礁石珊瑚共生藻的系统分类研究对于理解珊瑚礁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PCR技术扩增核糖体基因大亚基片段以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的方法,对海南三亚鹿回头岸礁的8科14属22种造礁石珊瑚的共生... 造礁石珊瑚共生藻的系统分类研究对于理解珊瑚礁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PCR技术扩增核糖体基因大亚基片段以及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的方法,对海南三亚鹿回头岸礁的8科14属22种造礁石珊瑚的共生藻组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鹿回头岸礁造礁石珊瑚共生藻以C系群为优势系群,偶尔发现D系群与鹿角杯形珊瑚(Pocilolpora damicornis)和黄癣蜂巢珊瑚(Favia favus)共生;另外丑鹿角珊瑚(Acropora horrida)和丛生盔形珊瑚(Galaxea fascicularis)可以同时与C系群和D系群共生。共生多型性的发现暗示珊瑚与共生藻的共生关系具有灵活性。研究结果同样显示共生藻的核糖体基因大片段的DNA多态性偏低。未来应该结合其他的分子标记对鹿回头岸礁造礁石珊瑚共生藻的DNA多态性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南海 造礁石珊瑚 共生藻 DNA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胶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内质网应激特异性caspase-12凋亡途径的调节及其对细胞凋亡的抑制 被引量:5
10
作者 董志军 杨楠 +4 位作者 陈志宏 杨帆 于宏飞 微丽 张铁民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67-1072,共6页
背景内质网应激(ERS)特异性caspase-12凋亡途径在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细胞凋亡是糖尿病视网膜神经退行性病变的重要特征。研究证实,丝胶对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凋亡具有保护作用,但其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过程中与easpase... 背景内质网应激(ERS)特异性caspase-12凋亡途径在细胞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细胞凋亡是糖尿病视网膜神经退行性病变的重要特征。研究证实,丝胶对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凋亡具有保护作用,但其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过程中与easpase-12凋亡途径相关的视网膜神经细胞是否具有保护作用仍有待研究证实。目的探讨丝胶是否能够通过影响ERS特异性easpase-12凋亡途径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细胞凋亡发挥抑制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STZ)连续腹腔内注射3d对30只2~3月龄SPF级SD大鼠制备糖尿病模型,以大鼠空腹血糖≥16.7mmol/L及出现多饮、多食、多尿特点为造模成功。将24只造模成功的糖尿病模型大鼠按照计算机数字随机分配法分为丝胶治疗组和糖尿病模型组,每组12只,另取同周龄12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丝胶治疗组大鼠于成模后给予丝胶溶液2.4g/(kg·d)灌胃,连续35d。各组大鼠采用过量麻醉法处死并制备视网膜标本,采用TUNEL法检测并计算各组大鼠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凋亡指数(AI);分别采用Westernblot法和逆转录PCR技术检测大鼠视网膜中ERS标志物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ERS特异性easpase-12凋亡途径和caspase-3蛋白及其mRNA的相对表达量,并对各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大鼠糖尿病造模成功率为80%(24/36)。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丝胶治疗组大鼠均可见视网膜神经细胞凋亡,阳性产物主要位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层和内核层,A1分别为0.0284±0.0023、0.2151±0.0209和0.1150±0.0181,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视网膜AI明显高于对照组,丝胶治疗组AI明显低于糖尿病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丝胶治疗组大鼠视网膜中GRP78、caspase-12和easpase-3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23±O.029、1.118s0.051和0.3154-0.024,较糖尿病模型组的0.924±0.039、1.468±O.037和0.554±0.032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丝胶治疗组大鼠视网膜中GRP78、caspase-12和easpase-3mRNA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16S0.022、0.216±0.023和0.322±0.022,较糖尿病模型组的1.218±O.033、0.407±0.012和0.531±0.029均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丝胶可以通过下调糖尿病模型大鼠视网膜中GRP78、caspase-12和caspase-3的表达改善内质网ERS,减少视网膜神经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胶 药物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生理病理 基因表达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激酶-12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激酶-3 SD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菩人丹超微粉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TNF-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董志军 张铁民 +3 位作者 付笑笑 张垒 石晶 郭淑玲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97-1000,共4页
目的探讨菩人丹超微粉(PRD)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PRD治疗组,每组12只。糖尿病模型组、PRD治疗组大鼠均采用链脲佐菌素连续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 目的探讨菩人丹超微粉(PRD)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 36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和PRD治疗组,每组12只。糖尿病模型组、PRD治疗组大鼠均采用链脲佐菌素连续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建立成功后,PRD治疗组大鼠给予PRD(1.8 g.kg-.1d-1)灌胃3个月。HE染色观察视网膜的形态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视网膜TNF-α蛋白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视网膜TNF-αmRNA的表达。结果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视网膜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TNF-α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大鼠(P<0.01)。PRD治疗组大鼠视网膜的病理变化明显减轻,TNF-α蛋白及mRNA表达显著低于模型组大鼠(P<0.01)。结论 PRD可通过下调TNF-α表达,减少视网膜微血管渗漏及病理性新生血管生成,发挥对糖尿病视网膜微血管损伤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菩人丹超微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肿瘤坏死因子Α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盐反应法在碳纤维表面制备TaC涂层 被引量:9
12
作者 董志军 李轩科 +3 位作者 袁观明 李楠 姜召阳 胡子君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7-80,共4页
在由NaCl、KCl和KF组成的混合盐体系中,利用熔盐反应法在碳纤维表面成功地制备了TaC涂层。研究了反应温度对TaC涂层相组成、表面形貌以及涂层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50-1200℃范围内能在碳纤维表面制备TaC涂层,并且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 在由NaCl、KCl和KF组成的混合盐体系中,利用熔盐反应法在碳纤维表面成功地制备了TaC涂层。研究了反应温度对TaC涂层相组成、表面形貌以及涂层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950-1200℃范围内能在碳纤维表面制备TaC涂层,并且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TaC涂层的厚度增加,涂层的颗粒尺寸增大,均匀程度下降。TaC涂层对碳纤维抗氧化能力的改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涂层质量以及涂层与碳纤维基体的结合状态。在1000℃保温5h制备的TaC涂层连续、均匀而致密,且与基体的结合较好,涂层后碳纤维的起始氧化失重温度从原来的450℃升高到65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反应 碳纤维 TAC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来石纤维增强SiO_2气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23
13
作者 董志军 李轩科 袁观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8-61,共4页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采用溶胶-凝胶及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备了掺杂莫来石纤维的SiO2气凝胶复合材料,并对材料的热学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SiO2气凝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与其密度、温度和纤维添加量有关;添加莫来石纤维可以明显... 以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采用溶胶-凝胶及超临界干燥技术制备了掺杂莫来石纤维的SiO2气凝胶复合材料,并对材料的热学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SiO2气凝胶复合材料的热导率与其密度、温度和纤维添加量有关;添加莫来石纤维可以明显提高SiO2气凝胶的弹性模量和机械强度,改善材料的力学性能;莫来石纤维添加量控制在3%左右可以使SiO2气凝胶材料保持较低的热导率和较高的机械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气凝胶 莫来石纤维 热导率 隔热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菩人丹超微粉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VEGF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董志军 王海彬 +3 位作者 陶相宜 张铁民 庞宗然 微丽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9-331,共3页
目的:探讨菩人丹超微粉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连续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PRD治疗组和导升明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Western blot法... 目的:探讨菩人丹超微粉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链脲佐菌素连续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PRD治疗组和导升明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Western blot法和RT-PCR法分别检测视网膜VEGF蛋白及mRNA的表达。结果:PRD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鼠视网膜VEGF蛋白及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PRD可通过下调糖尿病大鼠视网膜VEGF的表达,发挥对糖尿病视网膜组织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菩人丹超微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菩人丹超微粉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色素上皮衍生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董志军 陶相宜 +3 位作者 王海彬 谭小波 王东华 张铁民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98-502,共5页
目的探讨菩人丹超微粉(PRD)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表达的影响。方法 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PRD组和导升明组,每组12只。糖尿病模型组、PRD组和导升明组大... 目的探讨菩人丹超微粉(PRD)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色素上皮衍生因子(PEDF)表达的影响。方法 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PRD组和导升明组,每组12只。糖尿病模型组、PRD组和导升明组大鼠均采用链脲佐菌素连续腹腔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模型成功建立后,PRD组和导升明组大鼠分别给予PRD或导升明灌胃,时间均为3个月。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Western blotting检测视网膜VEGF、PEDF蛋白的表达;RT-PCR检测视网膜VEGF、PEDF mRNA的表达。结果正常组大鼠视网膜VEGF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4705±0.0668、0.4377±0.0372,糖尿病模型组为1.5874±0.1467、0.9332±0.0463,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RD组大鼠视网膜VEGF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9050±0.0983、0.5251±0.0114,导升明组为0.9123±0.0548、0.5499±0.0320,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RD组与导升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大鼠视网膜PEDF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1.3349±0.1201、1.0258±0.0385,糖尿病模型组为0.5406±0.0601、0.2671±0.0199,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RD组大鼠视网膜PEDF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9625±0.0186、0.6573±0.0595,导升明组为0.9334±0.0094、0.6379±0.0677,与糖尿病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PRD组与导升明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RD可上调糖尿病大鼠视网膜PEDF表达,下调VEGF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菩人丹超微粉 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色素上皮衍生因子 免疫印迹法 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硬腭黏膜移植修复眼睑缺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9
16
作者 董志军 杨洁 张铁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22-924,共3页
目的观察自体硬腭黏膜替代睑板植入在修复眼睑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眼睑肿瘤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切除肿瘤同时一期自体硬腭黏膜替代睑板修复眼睑后层缺损,用眶周带蒂皮瓣修复眼睑前层缺损,随访6个月至3年。结果术... 目的观察自体硬腭黏膜替代睑板植入在修复眼睑缺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眼睑肿瘤切除术后患者的临床资料,切除肿瘤同时一期自体硬腭黏膜替代睑板修复眼睑后层缺损,用眶周带蒂皮瓣修复眼睑前层缺损,随访6个月至3年。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眼睑形态及功能恢复良好,睑裂基本对称,眼睑活动好,无眼睑内翻倒睫及外翻等并发症出现。结论自体硬腭黏膜具有良好的形态稳定性,是一种理想的睑板替代物,应用于眼睑缺损修复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腭黏膜 睑板 眼睑缺损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造礁石珊瑚共生藻分子系统分类及其对水温升高的响应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董志军 黄晖 +2 位作者 黄良民 李元超 时翔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41-148,共8页
珊瑚白化是导致全球珊瑚礁生态系统衰退的最重要原因之一,野外观察结果表明不同种属的造礁石珊瑚对于海水温度升高的耐受性有所差异。选取多孔鹿角珊瑚(Acropora millepora)和丛生盔形珊瑚(Galaxea fascicularis)为研究对象,比较其共生... 珊瑚白化是导致全球珊瑚礁生态系统衰退的最重要原因之一,野外观察结果表明不同种属的造礁石珊瑚对于海水温度升高的耐受性有所差异。选取多孔鹿角珊瑚(Acropora millepora)和丛生盔形珊瑚(Galaxea fascicularis)为研究对象,比较其共生藻在温度升高时的光生理差异。对多孔鹿角珊瑚和丛生盔形珊瑚共生藻的分子系统学研究结果表明:多孔鹿角珊瑚和丛生盔形珊瑚的共生藻属于不同系群,丛生盔形珊瑚共生藻属于D系群,而多孔鹿角珊瑚共生藻属于C1亚系群。当温度升高到30℃时并未对两种造礁石珊瑚共生藻光合系统Ⅱ造成损害,而当温度升高到34℃时两种造礁石珊瑚共生藻的Fv/Fm值急剧下降,其光合系统Ⅱ遭受损害。多孔鹿角珊瑚和丛生盔形珊瑚分别与不同系群的共生藻共生可能是导致其对海水温度升高耐受性不同的主要原因,与C1亚系群共生藻共生的多孔鹿角珊瑚对水温升高敏感,容易白化,而与D系群共生藻共生的丛生盔形珊瑚对水温升高的耐受性强,不易白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白化 造礁石珊瑚 虫黄藻 共生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表面陶瓷涂层的制备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董志军 李轩科 +3 位作者 袁观明 李楠 姜召阳 胡子君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5-118,共4页
综述了在碳纤维表面涂覆陶瓷涂层的方法,分析了各种涂层方法的优缺点,讨论了用化学气相沉积、溶胶-凝胶、液相浸渍、电泳沉积和电解沉积等技术获得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碳氮化物及碳氧化物陶瓷涂层的状况,并指出了单一陶瓷涂层存在... 综述了在碳纤维表面涂覆陶瓷涂层的方法,分析了各种涂层方法的优缺点,讨论了用化学气相沉积、溶胶-凝胶、液相浸渍、电泳沉积和电解沉积等技术获得氧化物、碳化物、氮化物、碳氮化物及碳氧化物陶瓷涂层的状况,并指出了单一陶瓷涂层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陶瓷涂层抗 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C涂层碳纤维的熔盐反应制备及其氧化性能 被引量:4
19
作者 董志军 李轩科 +2 位作者 李楠 姜召阳 胡子君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8-62,共5页
采用熔盐反应法在碳纤维表面合成了TiC涂层,研究了涂层制备工艺对涂层厚度、形貌以及碳纤维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纤维表面涂覆TiC涂层可以改善其抗氧化性能,使碳纤维的起始氧化失重温度从450℃上升至700℃左右。在850℃下保温1... 采用熔盐反应法在碳纤维表面合成了TiC涂层,研究了涂层制备工艺对涂层厚度、形貌以及碳纤维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纤维表面涂覆TiC涂层可以改善其抗氧化性能,使碳纤维的起始氧化失重温度从450℃上升至700℃左右。在850℃下保温1~5h合成的TiC涂层与碳纤维基体结合较好,碳纤维抗氧化性能随保温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950℃下保温0.5~5h合成的TiC涂层碳纤维其抗氧化性能随保温时间的增加先增加后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盐反应 碳纤维 TIC涂层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胶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氧化应激和微炎症状态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董志军 陈志宏 +3 位作者 李玲娜 于宏飞 杨帆 微丽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8-221,共4页
目的探讨丝胶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氧化应激和微炎症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24只成模大鼠随机分为丝胶治疗组和糖尿病模型组,每组12只,另取同周龄12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 目的探讨丝胶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氧化应激和微炎症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24只成模大鼠随机分为丝胶治疗组和糖尿病模型组,每组12只,另取同周龄12只正常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成模后丝胶治疗组给予丝胶溶液空腹灌胃、糖尿病模型组及正常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天1次,共35 d。药物干预后,检测3组视网膜组织中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含量;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视网膜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 1,HO-1)、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B,NF-κB)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蛋白的表达,苏木素-伊红染色法观察视网膜形态结构。结果各指标三组间整体比较差异显著(均为P<0.01)。丝胶治疗组大鼠视网膜中MDA含量、NF-κB和TNF-α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4.145±0.282)mmol·gprot-1、0.232±0.027和0.761±0.058,较糖尿病模型组的(6.813±0.446)mmol·gprot-1、0.334±0.024、0.994±0.084均显著降低(均为P<0.05)。丝胶治疗组大鼠视网膜中还原型GSH含量、Nrf2和HO-1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78.518±4.317)mg·gprot-1、0.591±0.054和0.954±0.091,较糖尿病模型组的(59.890±5.932)mg·gprot-1、0.351±0.044、0.585±0.054均显著升高(均为P<0.05)。糖尿病模型组大鼠视网膜各层细胞排列紊乱,内界膜肿胀,神经节细胞可见空泡、水肿样改变,丝胶治疗组大鼠视网膜各层细胞形态较规则、排列轻度紊乱,病理变化较糖尿病模型组明显减轻。结论丝胶可改善糖尿病视网膜氧化应激和炎症介质的损伤,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胶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氧化应激 微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