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渭北旱原陕229小麦高产栽培模式的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董彦卿 徐福利 +1 位作者 张翼涛 王渭玲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86-91,共6页
采用5因素二次正交旋转设计,对渭北旱原影响陕229小麦产量形成的播期、密度、施肥量(N、P、油渣)等5项关键性的高产措施进行了定量化的综合研究,建立了渭北旱原陕229小麦高产栽培模式,确定了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并利... 采用5因素二次正交旋转设计,对渭北旱原影响陕229小麦产量形成的播期、密度、施肥量(N、P、油渣)等5项关键性的高产措施进行了定量化的综合研究,建立了渭北旱原陕229小麦高产栽培模式,确定了最佳农艺措施组合方案。并利用产量反应模型,研究了各项农艺措施对产量形成的单独反应以及各项农艺措施之间的交互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栽培 高产模型 渭北旱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精少量播种及适地高产配套技术 被引量:4
2
作者 董彦卿 安成立 戴开军 《陕西农业科学》 2001年第1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基本苗 麦精 小麦高产 播种质量 麦田 适期早播 总茎数 大穗 最佳播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区夏玉米高产配套技术
3
作者 董彦卿 安成立 戴开军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 2001年第2期37-39,共3页
“小麦 +玉米”种植模式是关中东部灌区吨粮田高产开发的主要形式 ,玉米部分目标产量为82 5 0~ 90 0 0kg/hm2 .本文组装配套“九五”最新研究成果 ,从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 。
关键词 关中东部灌区 夏玉米 高产配套技术 种植模式 品种选择 播种 田间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恒春地震前的卫星热红外异常特征及其机理 被引量:18
4
作者 刘善军 吴立新 +2 位作者 李金平 董彦卿 马保东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7年第6期32-37,共6页
构造地震前卫星热红外异常是国际地震界与遥感界的共同研究热点。分析2006年12月26日台湾恒春7.2级地震前出现的卫星热红外异常现象,其特征表现为:震前6d在菲律宾东部太平洋海域出现片状热异常,并不断向西迁移;震前2d到达菲律宾;之后沿... 构造地震前卫星热红外异常是国际地震界与遥感界的共同研究热点。分析2006年12月26日台湾恒春7.2级地震前出现的卫星热红外异常现象,其特征表现为:震前6d在菲律宾东部太平洋海域出现片状热异常,并不断向西迁移;震前2d到达菲律宾;之后沿马尼拉海沟转为北上,并由远到近、逐渐向震中迁移,同时异常的强度及范围逐渐扩大;临震前1d达到高峰,升温幅度约10℃。结合该震区构造背景,对此次卫星热红外异常与构造活动的关系进行了分析,表明震前红外异常的出现及其时空演化受构造活动控制显著。利用已有遥感-岩石力学基础实验结果,对震前红外异常的产生机制进行了讨论,提出震前构造应力场的迁移与集中活动所激发与加剧的应力热与地热的传递,及其与孕震区温室效应的叠加,是此次地震卫星热红外异常产生的主要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地震 热红外异常 机理 遥感-岩石力学 卫星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溉小麦优质高产生态栽培优化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安成立 戴开军 +2 位作者 张俊杰 董彦卿 王红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3年第5期103-105,共3页
运用农业系统工程原理 ,采用三因子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案[8] ,选取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的播期x1 、播量x2 和施肥量x3 为调控因子[5,7] ,以每公顷产量y为目标函数研究灌溉小麦优质高产生态栽培优化数学模型。结果表明 ,在试验设计条件... 运用农业系统工程原理 ,采用三因子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案[8] ,选取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的播期x1 、播量x2 和施肥量x3 为调控因子[5,7] ,以每公顷产量y为目标函数研究灌溉小麦优质高产生态栽培优化数学模型。结果表明 ,在试验设计条件下 ,影响灌溉小麦产量的各生态因素权重依次为播期x1 >播量x2 >施肥量x3 ,依据建立的模型 ,目标产量在 75 0 0~ 90 0 0kg hm2 时 ,灌溉小麦优质高产最佳农艺方案为 :播期x1 1 0月 2~ 5日 ,播量x2 1 4 5 91~ 2 1 1 76万粒 hm2 ,施肥量x3 纯N、P (N∶P2 O5=1∶1 ) 1 91 83~ 30 4 73kg hm2 。本研究为灌溉小麦优质高产生态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小麦 生态栽培 优化数学模型 农业系统 工程原理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高产优质农艺措施优化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冀涛 张联会 +1 位作者 徐福利 董彦卿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2-31,共10页
选取对小麦产量影响较大的施肥量、播期、密度等农艺措施,进行高产优质数学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影响小麦产量的顺序是:施氮量>播种期>密度>施磷量>施油渣量,并求出了在不同目标产量下的最优组合方案。
关键词 小麦 高产 农艺 栽培 肥料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优质品种产量品质分析与评价 被引量:5
7
作者 安成立 戴开军 +1 位作者 董彦卿 冯安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z1期119-122,共4页
在小麦品种研究的基础上 ,以优质兼顾产量为目标 ,从国内引入 12个新品种 (系 ) ,经对其产量、品质、综合抗性等性状分析 ,总的评价是远丰 898属产量、质量兼顾型品种 ,西农 2 2 0 8、陕农 78、绵阳 2 5次之 ;陕 35 4农艺性状优 ,产量... 在小麦品种研究的基础上 ,以优质兼顾产量为目标 ,从国内引入 12个新品种 (系 ) ,经对其产量、品质、综合抗性等性状分析 ,总的评价是远丰 898属产量、质量兼顾型品种 ,西农 2 2 0 8、陕农 78、绵阳 2 5次之 ;陕 35 4农艺性状优 ,产量水平高 ,品质属弱力粉品种 ;小偃 5 4品质性状佳 ,属强力粉品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品种 品质分析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北旱塬小麦农艺措施优化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冀涛 张联会 +1 位作者 董彦卿 徐福利 《陕西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3,共3页
试验结果表明,小麦不同产量水平下的配套技术优化模型是:亩产200—300kg,播期9月24—26日,密度18—19万苗/亩,施N7.6—8.0kg/亩,施P_2O_57.67—8.05kg/亩,施油渣52—55kg/亩;亩产300—400kg,播期为9月25—27日,密度18.4—19.1万苗/亩,施... 试验结果表明,小麦不同产量水平下的配套技术优化模型是:亩产200—300kg,播期9月24—26日,密度18—19万苗/亩,施N7.6—8.0kg/亩,施P_2O_57.67—8.05kg/亩,施油渣52—55kg/亩;亩产300—400kg,播期为9月25—27日,密度18.4—19.1万苗/亩,施N8.21—8.6kg/亩,施P_2O_58.06—8.39kg/亩,施油渣5.07—55.3kg/亩;亩产高于400kg,播期为9月24—26日,密度为17.5—18.44万苗/亩,施N8.4—8.91kg/亩,施P_2O_57.91—8.35kg/亩,施油渣46.1—49.6kg/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农艺措施 数学模型 旱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A菌根对冬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戴开军 董彦卿 龚宏伟 《西安联合大学学报》 2002年第2期34-36,共3页
盆栽条件下 ,以土娄土为基质 ,研究了接种VA菌根真菌 (Glomusmosseae)对小麦幼苗生长发育的作用 .结果表明 ,接种株的小麦营养生长、磷含量及叶绿素含量都明显优于对照株 .小麦生长发育对VA菌根的依赖性很强 ,说明接种VA菌根真菌能够促... 盆栽条件下 ,以土娄土为基质 ,研究了接种VA菌根真菌 (Glomusmosseae)对小麦幼苗生长发育的作用 .结果表明 ,接种株的小麦营养生长、磷含量及叶绿素含量都明显优于对照株 .小麦生长发育对VA菌根的依赖性很强 ,说明接种VA菌根真菌能够促进小麦苗期的营养生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菌根 冬小麦 幼苗生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区冬小麦高产优质配套技术 被引量:5
10
作者 安成立 董彦卿 戴开军 《耕作与栽培》 2002年第3期17-18,共2页
“小麦 +玉米”种植模式是关中灌区吨粮田高产开发的主要形式 ,小麦部分目标产量为 6 0 0 0~ 75 0 0kg/hm2 。本文组装配套“九五”最新研究成果 ,从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等方面 ,系统论述了陕西省东灌区小麦高产优质配套技术体系。
关键词 灌区 冬小麦 高产优质配套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A菌根对冬小麦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戴开军 雷国材 董彦卿 《陕西农业科学》 2001年第7期5-7,共3页
盆栽条件下 ,以土娄土为基质 ,研究了接种 VA菌根真菌 Glomus mosseae对小麦幼苗生长发育的作用。结果表明 ,接种株的小麦营养生长 ,磷含量及叶绿素含量都明显优于对照株。小麦生长发育对 VA菌根的依赖性很强 ,说明接种 VA菌根真菌能够... 盆栽条件下 ,以土娄土为基质 ,研究了接种 VA菌根真菌 Glomus mosseae对小麦幼苗生长发育的作用。结果表明 ,接种株的小麦营养生长 ,磷含量及叶绿素含量都明显优于对照株。小麦生长发育对 VA菌根的依赖性很强 ,说明接种 VA菌根真菌能够促进小麦苗期的营养生长 ,提高植株对土壤磷素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菌根 冬小麦 生长发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残原谷底类型区农经林生态系统结构与效益调查研究─以永寿县店头镇好畸河村为例
12
作者 张冀涛 李云毅 +2 位作者 王雅鹏 董彦卿 刘党校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1995年第A01期161-167,共7页
求调查研究利用生态经济学和系统工程的理论及方法,针对农业资源的匹配特点与农业发展的特征、趋势,以永寿县好河村为例,对黄土残原谷底(川道)类型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定性、定量和定位研究。通过结构调整与优化,构建农经林复... 求调查研究利用生态经济学和系统工程的理论及方法,针对农业资源的匹配特点与农业发展的特征、趋势,以永寿县好河村为例,对黄土残原谷底(川道)类型区农业生态经济系统进行定性、定量和定位研究。通过结构调整与优化,构建农经林复合型新结构,以促进资源合理配置,改善生态环境,强化系统功能,增加产出,提高综合生产能力,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良性循环;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措施,以期为宏观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残原川道 农林生态 结构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省东灌区粮食作物超高产技术研究与示范
13
作者 戴开军 董彦卿 +1 位作者 安成立 李瑛 《陕西农业科学》 2000年第11期34-36,共3页
通过近 5a试验研究 ,提出了“小麦 +玉米”两料产量达 110 0~ 12 0 0 kg/ 667m2 的高产配套技术 ,筛选出一批小麦、玉米优良品种。经生产示范反馈小麦产量可达 550~ 60 0 kg/ 667m2 ,玉米产量达 70 0 kg/ 667m2 。
关键词 省东灌区 小麦 玉米 超吨产 陕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小麦沟播集中施肥农艺效果及其配套机具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董彦卿 张冀涛 +1 位作者 长孙振鹏 李军厚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32-39,共8页
小麦沟播集中施肥具有抗旱、耐寒、减轻盐碱化危害和提高肥料利用率等作用,选用2BFG-6(S)谷场施肥沟播机,通过机械化措施实现沟播集中施肥各项农艺要求,特别是旱年豁干种湿抗旱播种,丰水年侧深位集中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等性能,一般较... 小麦沟播集中施肥具有抗旱、耐寒、减轻盐碱化危害和提高肥料利用率等作用,选用2BFG-6(S)谷场施肥沟播机,通过机械化措施实现沟播集中施肥各项农艺要求,特别是旱年豁干种湿抗旱播种,丰水年侧深位集中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等性能,一般较平播对照增产14.7~20%。这种沟播机是与8.8~11KW 小四轮拖拉机配套的复式作业播种机具,主要适用于渭北早原中低产区和盐碱化区谷类作物沟播和各种化肥的深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沟播 施肥 生态 旱地 农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园城市语境下的社区空间微更新研究——以成都市武侯区红牌楼健康公园为例 被引量:4
15
作者 董彦卿 李朝晖 《设计》 2023年第4期152-154,共3页
通过实施社区微更新方式来重塑人与城市关系,优化城市物质环境,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阐述公园城市及社区微更新的概念,总结国内外社区空间微更新实例在微更新上的建设实践工作,针对本案特征,提出关于本案例相应空间优化及构建策略。... 通过实施社区微更新方式来重塑人与城市关系,优化城市物质环境,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阐述公园城市及社区微更新的概念,总结国内外社区空间微更新实例在微更新上的建设实践工作,针对本案特征,提出关于本案例相应空间优化及构建策略。运用设计策略优化城市的空间建设。该方法可为城市空间再开发及社区微更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园城市 空间优化 微更新 生态宜居 以人为本 口袋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沟播集中施肥对旱地小麦产量及产量因素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董彦卿 张冀涛 《国外农学(麦类作物)》 CSCD 1993年第5期35-37,共3页
小麦沟播集中施肥较平播撒施肥料对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改善农田生态条件等有明显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播种质量和培育壮苗。这种施肥方法对小麦生长发育的主要影响,表现为根系发达活力强,叶面积大.有效分蘗多.穗、粒重协调发展.具有穗多、粒... 小麦沟播集中施肥较平播撒施肥料对提高肥料利用率和改善农田生态条件等有明显的作用.有利于提高播种质量和培育壮苗。这种施肥方法对小麦生长发育的主要影响,表现为根系发达活力强,叶面积大.有效分蘗多.穗、粒重协调发展.具有穗多、粒多的优势.产量显著高于平播撒施肥。产量构成的三因素的增产效应依次为公顷穗数>穗粒数>千粒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沟播 施肥 旱地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沟播小麦施肥量与行比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董彦卿 张建刚 张冀涛 《陕西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0-21,共2页
沟播施肥量与宽,窄行比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行比间产量无显著差异;高肥与行比的交互作用极为显著.在高肥条件下沟播应相应放宽行比,选用30:10cm或26:10cm的较宽行比,容易高产。
关键词 旱地 冬小麦 施肥量 行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渭北旱源深松保护耕作法试验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彦卿 赵凡衍 +1 位作者 刘党校 刘长民 《陕西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5-17,共3页
深松保护耕作法试验结果表明,选用以深松耕作和在深松基础上的夏闲期残茬覆盖,均可提高土壤保墒蓄水效果,以深松覆盖效果最佳,其中20~50cm土层保墒3.55~15.72mm,0~200cm蓄水18.4mm,两年小麦平均... 深松保护耕作法试验结果表明,选用以深松耕作和在深松基础上的夏闲期残茬覆盖,均可提高土壤保墒蓄水效果,以深松覆盖效果最佳,其中20~50cm土层保墒3.55~15.72mm,0~200cm蓄水18.4mm,两年小麦平均增产26.0%。主要原因是麦苗长势强壮,生物学产量等指标增幅较大,尤以稳重增加最高,产量显著高于机翻法。深松深度以30cm为宜,辅之以残茬覆盖,蓄水保墒性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 渭北旱塬 深松耕作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控调节剂浸种对春玉米增抗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刘党校 董彦卿 《玉米科学》 CAS CSCD 1996年第1期66-70,共5页
四种化控调节剂浸种,以生长活化剂MS增抗效应最好.其主要作用在于促进根系生长,调控株型,增加光合面积和产物。有利于旱地春玉米抗逆增产.
关键词 旱地 春玉米 化控调节剂 浸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NVI下基于GLT的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几何校正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邓书斌 于强 +2 位作者 骆知萌 董彦卿 康铭 《遥感信息》 CSCD 2009年第2期98-99,共2页
2008年5月成功发射升空的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已交付使用,由于它的空间分辨率低,通过地面控制点的传统几何校正方法已不再适用。本文研究将地理位置查找表法(GLT)应用于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搭载的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Visible and InfraRed R... 2008年5月成功发射升空的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已交付使用,由于它的空间分辨率低,通过地面控制点的传统几何校正方法已不再适用。本文研究将地理位置查找表法(GLT)应用于风云三号气象卫星搭载的可见光红外扫描辐射计(Visible and InfraRed Radiometer,VIRR)的几何校正方法,并取得了很好的校正效果。该方法为风云三号气象卫星影像的预处理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NVI GLT 风云三号 气象卫星 几何校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