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旱地小麦新品种——晋麦47号 被引量:15
1
作者 董孟雄 李秀绒 +1 位作者 柴永峰 孙来虎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98-98,共1页
关键词 旱地小麦 晋麦47号 特征特性 产量表现 适宜范围 栽培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云南的交通运输与商品经济 被引量:10
2
作者 董孟雄 郭亚非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81-89,共9页
本文通过对近代云南交通运输技术变化的考察,展现了近代云南商品贸易发展的历史状况。认为:马帮和背伕是云南历史上的传统运输方式,这种传统运输条件下的云南地方市场被局限于极为狭小、分散和封闭的状态。1889年蒙自开关后,人畜并重的... 本文通过对近代云南交通运输技术变化的考察,展现了近代云南商品贸易发展的历史状况。认为:马帮和背伕是云南历史上的传统运输方式,这种传统运输条件下的云南地方市场被局限于极为狭小、分散和封闭的状态。1889年蒙自开关后,人畜并重的运输方式逐渐变为以马帮运输为主,形成了近代云南马帮运输的三大干线。市场结构开始发生变化,玉溪、个旧、蒙自、下关、保山、昭通、曲靖等商品中转市场出现。但此时的云南地方市场还未从根本上改变旧式市场的性质。1910年滇越铁路的通车及抗战期间云南交通技术要素多元化的变革,使云南的交通运输状况大为改观。云南地方市场自此也发生较大变化,表现在商品流通量激增和市场结构变化,服从于近代格局的更大的中转市场(蒙自、下关、昭通)基本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云南 运输线 滇越铁路 交通运输 昆明 缅甸 滇西 对外贸易 川滇 驿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小麦高产施肥模式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董孟雄 周希志 +1 位作者 孙来虎 柴永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12-17,共6页
依据施肥模式实现量化施肥,可以有效地提高小麦生产的经济效益。本研究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将施氮肥、磷肥、有机肥作为施肥变量决策因素,借助微机运算处理和选优,组建旱地小麦高产施肥数学函数模型,并确定旱地小麦施... 依据施肥模式实现量化施肥,可以有效地提高小麦生产的经济效益。本研究采用三因素二次回归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将施氮肥、磷肥、有机肥作为施肥变量决策因素,借助微机运算处理和选优,组建旱地小麦高产施肥数学函数模型,并确定旱地小麦施肥模型主因素作用效应顺序和最优组合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小麦 施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覆盖沟垄种植技术及增产机理探讨 被引量:8
4
作者 董孟雄 周希志 +2 位作者 孙来虎 柴永峰 李永山 《山西农业科学》 1993年第1期40-43,共4页
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采用地膜和秸秆全年交替覆盖,通过整地起垄、条带种植、沟垄覆盖、间作套种形式,实现一膜多用,旱地麦棉两作。该项技术经历了旱、涝、平三个不同年型的试验,亩产小麦248.5kg,棉花45.2kg,每亩增收190~340元。
关键词 干旱区 覆盖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塬麦田渗灌补水技术及经济效益 被引量:7
5
作者 冯永平 董忠义 +2 位作者 董孟雄 王娇娟 牛西午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73-78,共6页
旱地干旱年型下,在关键时期采用地下渗灌补水技术,通过对不同时期渗灌、不同渗水量及埋管深度与土壤水分运行状况和经济效益的研究分析表明,小麦孕穗期,冬渗土壤水分经下渗后积聚在100cm~150cm土层,比对照高3.41个... 旱地干旱年型下,在关键时期采用地下渗灌补水技术,通过对不同时期渗灌、不同渗水量及埋管深度与土壤水分运行状况和经济效益的研究分析表明,小麦孕穗期,冬渗土壤水分经下渗后积聚在100cm~150cm土层,比对照高3.41个百分点;而春渗多积聚在20cm~50cm土层,比对照高2.25个百分点。由于根系密集层与水分积聚层基本吻合,因此有利于小麦抽穗时期的生长发育,提高了水分利用率,春渗小麦比对照增产33.7%。不同渗水量试验,以每公顷渗水300m3的土壤水分变化较为明显,比对照增产27.3%;渗灌埋管深度由浅到深,水分下渗规律也呈同样趋势,根据小麦发育需水规律,以埋深20cm较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渗灌 旱垣 土壤水分 麦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微喷灌技术”及其在旱塬麦田应用研究初报 被引量:6
6
作者 牛西午 冯永平 +1 位作者 董孟雄 董忠义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8-32,共5页
以塑管渗灌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简易微喷灌技术,除具有渗灌的优点外,还具有可移动、投资小、简便灵活、适应性广等特点。小麦越冬期即使补水量不大,也可使土壤水分有明显的增加,到翌年春,50~80cm土层含水量补水田高于对照... 以塑管渗灌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简易微喷灌技术,除具有渗灌的优点外,还具有可移动、投资小、简便灵活、适应性广等特点。小麦越冬期即使补水量不大,也可使土壤水分有明显的增加,到翌年春,50~80cm土层含水量补水田高于对照2.57%。小麦返青期补水0~30cm土层平均比对照高3.39%。1997-1998年在特殊干旱条件下,不同补水时期的增产效应为抽穗期>拔节期>返青期。补水量在450m3/hm2以内,随补水量的增加,增产幅度增大。地膜覆盖加补水产量增加366.0~1324.5kg/hm2,增产率为25.0%~90.4%。裸地麦田补水产量可增加315.0~701.6kg/hm2,增产率为22.5%~50.2%,产投比为1.2~1.6。实践证明该技术可操作性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微喷灌 节水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棉田休闲期覆盖垄作效应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苏彩虹 董忠义 +3 位作者 冯永平 范志杰 雷雪梅 董孟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55-61,共7页
为寻求解决旱地棉花产量极不稳定,干旱年份减产严重的现状,在常规地膜覆盖的基础上增加休闲期一元或二元覆盖,并实行起垄种植。试验证明,冬春覆盖可使土壤含水量在整个生育期内高于播时覆盖和露地,提高棉花出苗期的根际地温。冬季... 为寻求解决旱地棉花产量极不稳定,干旱年份减产严重的现状,在常规地膜覆盖的基础上增加休闲期一元或二元覆盖,并实行起垄种植。试验证明,冬春覆盖可使土壤含水量在整个生育期内高于播时覆盖和露地,提高棉花出苗期的根际地温。冬季二元覆盖可相对提高棉花的耐旱性,增加单株成铃,增产皮棉13.34%~23.06%;春季盖膜可使棉花成铃高峰提前,铃重提高,春雨较多时可增产45.87%。因此,依年型选择冬季或春季覆盖,是旱地棉花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增产稳产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垄沟种植 覆盖 土壤水分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喷灌技术在旱塬麦田应用研究简报
8
作者 牛西午 冯永平 +3 位作者 董孟雄 董忠义 王礼 张万元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84-86,共3页
研究采用的微喷灌技术是以深井直接供水或机动车拉水作水源,地面铺设毛管与三通支管相接,每根毛管长100m,直径2.5cm。毛管上每隔30cm打两个直径0.4mm~0.58mm的微孔,两孔呈30°分布。每5根毛管与1... 研究采用的微喷灌技术是以深井直接供水或机动车拉水作水源,地面铺设毛管与三通支管相接,每根毛管长100m,直径2.5cm。毛管上每隔30cm打两个直径0.4mm~0.58mm的微孔,两孔呈30°分布。每5根毛管与1根三通支管连接成一组,每组设备可喷灌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塬麦田 微喷灌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尼新政治秩序下经济的振兴与华人资本的作用——兼论华人经济是印尼民族经济的同体因素
9
作者 董孟雄 秦茂松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1992年第1期27-37,共11页
印尼“9·30”事件后,苏加诺总统下台,结束了其被称为“旧政治秩序”的20年统治时期(1945~1966年)。由苏哈托执政开始进入了“新政治秩序”时期(1966年~现在)。迄今为止,在同样是20年的时间内。
关键词 华人经济 印尼华人 民族经济 华人资本 新政治秩序 经济的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原住民 现代化 华人企业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小麦高产稳产抗逆应变栽培技术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建诚 孙来虎 +1 位作者 柴永峰 董孟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5,共5页
1991年~1993年,在自然降水年型和人工模拟伏雨年型条件下,采用二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回归设计,分别建立了晋南旱塬地小麦旱、平、丰3个伏雨年型氮磷施肥模式和播期播量模式,解析模型,形成了应变伏雨年型的播期、播量、... 1991年~1993年,在自然降水年型和人工模拟伏雨年型条件下,采用二因素二次饱和D—最优回归设计,分别建立了晋南旱塬地小麦旱、平、丰3个伏雨年型氮磷施肥模式和播期播量模式,解析模型,形成了应变伏雨年型的播期、播量、施肥策略与方案,并结合其它研究与科学组装传统技术,建立了旱地小麦抗逆应变栽培技术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栽培 抗逆应变 旱地 晋南旱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晋麦57号选育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秀绒 柴永峰 +3 位作者 孙来虎 王秋叶 董孟雄 谢三刚 《山西农业科学》 2002年第4期14-18,共5页
晋麦 57号的选育以抗耐旱为主要抗逆保证 ,高稳广适优质中早熟为育种目标 ,性状互补共增为原则组配亲本 ,以稳定穗数 ,提高粒重为模式调整产量结构 ,重视高光效的根茎叶穗理想株型和源流库生理协调的生长发育特性 ,保证综合抗性。采取... 晋麦 57号的选育以抗耐旱为主要抗逆保证 ,高稳广适优质中早熟为育种目标 ,性状互补共增为原则组配亲本 ,以稳定穗数 ,提高粒重为模式调整产量结构 ,重视高光效的根茎叶穗理想株型和源流库生理协调的生长发育特性 ,保证综合抗性。采取及早产量测评 ,异地多点适应性鉴定以及在适当稀播的大田密度下选穗 ,全生育期系统观察等选择方法 ,使育成品种晋麦 57号表现高产稳产增幅大 ,抗旱抗青干能力强 ,品质优良 ,综合农艺性状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路线 特征特性 产量 晋麦57号 选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易微喷灌技术及其在旱塬麦田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牛西午 冯永平 +3 位作者 董孟雄 董忠义 王礼 张万元 《山西农业科学》 1998年第4期7-11,共5页
以塑管渗灌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简易微喷灌技术,除具有渗灌的优点外,还具有可移动、投资小、简便灵活、适应性广等特点。小麦越冬期即使补水量不大,也可使土壤水分有明显增加,到翌年春,50~80cm土层含水量补水田高于对照2.57个... 以塑管渗灌技术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简易微喷灌技术,除具有渗灌的优点外,还具有可移动、投资小、简便灵活、适应性广等特点。小麦越冬期即使补水量不大,也可使土壤水分有明显增加,到翌年春,50~80cm土层含水量补水田高于对照2.57个百分点。小麦返青期补水田0~30cm土层含水量平均比对照高3.39个百分点。在1997~1998年度特殊干旱条件下,不同补水时期的增产效应为抽穗期>拔节期>返青期。补水量在450m3/hm2以内,随补水量的增加,增产幅度增大。地膜覆盖加补水,产量增加366.0~1324.5kg/hm,增产率为25.0%~90.4%。裸地麦田补水,产量增加315.0~701.6kg/hm2,增产率为22.5%~50.2%,产投比为1.2~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微喷灌技术 节水 小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小麦留高茬覆盖少耕浅耕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永山 柴永峰 +1 位作者 董孟雄 范志杰 《山西农业科学》 1992年第1期12-14,共3页
1988~1990年我们在临猗、万荣等县采用麦收后留高茬覆盖少耕浅耕技术,增加了土壤有机质,改善了土壤理化性质,培肥了土壤地力,提高了土壤蓄水保水能力和水分利用率,是小麦高产稳产、持续增产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留高茬 少耕 浅耕 小麦 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A杂种小麦生态型及强优势组合选配模式初探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建诚 弓陆身 +4 位作者 王秋叶 李秀绒 董孟雄 周希志 郭志远 《山西农业科学》 1994年第1期6-10,共5页
1991~1992年度,采用相关分析、分级通径分析与组合类型分析方法,研究了19个CHA杂种小麦的产量、产量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山西晋南麦区CHA杂种生态型应为冬性或半冬性的以多粒为主兼顾粒重的重穗类型;高产... 1991~1992年度,采用相关分析、分级通径分析与组合类型分析方法,研究了19个CHA杂种小麦的产量、产量构成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山西晋南麦区CHA杂种生态型应为冬性或半冬性的以多粒为主兼顾粒重的重穗类型;高产杂种来自高产双亲;晋南麦区选择双亲都为高产水平的“重穗型×多穗型”、“中间型×中间型”、“重穗型×中间型”的配组模式,出现强优势组合的机率可能大些,配组亲本中,重穗型应选择多粒大粒重稳型或多粒重穗型,中间型应选择多粒中间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CHA杂种 生态型 强优势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云南马帮初探 被引量:11
15
作者 董孟雄 陈庆德 《经济问题探索》 1988年第6期52-55,51,共5页
马帮是近代云南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马帮这一经济因素在云南近代经济中普遍的发展,其影响和作用深深渗入每一个经济组织、每一个地域以至每个民族经济体中。不仅省内各地的物资交流,而且滇省与川、黔、桂、藏等省区乃至与缅甸、越... 马帮是近代云南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马帮这一经济因素在云南近代经济中普遍的发展,其影响和作用深深渗入每一个经济组织、每一个地域以至每个民族经济体中。不仅省内各地的物资交流,而且滇省与川、黔、桂、藏等省区乃至与缅甸、越南、泰国、印度等国的经济联系;都是以马帮运输为主要纽带而维系的。因此,无论以云南近代经济史的研究还是从现实经济问题的探索来说,对这一问题的考察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云南 云南经济发展 地主经济 近代经济史 云南地区 缅甸 独立发展 中央王朝 马帮 云南少数民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旱地小麦产量的影响
16
作者 李永山 范志杰 +1 位作者 柴永峰 董孟雄 《山西农业科学》 1991年第8期9-10,共2页
在小麦生长发育后期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丰收素、植物生长剂、抗旱剂,防午睡剂、增产菌等,增加穗粒数0.8~3.5粒,提高千粒重0.2~2.7克,提高产量7.8~17.2%。单独喷施比混合喷施效果好。单独喷施以丰产素最佳。
关键词 小麦 旱地 产量 生长调节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云南的实业开拓者和理财家缪云台述论 被引量:3
17
作者 董孟雄 罗群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A02期56-62,共7页
在云南地区的近代经济发展史中,缪云台先生是一位著名的实业开拓者和理财专家,因而是一位很重要的人物。但到目前为止,散见于云南地方经济史和地方史中对他的评述大多语焉不详,有一些论点和论据自相矛盾,令人无法信服。本文本着解... 在云南地区的近代经济发展史中,缪云台先生是一位著名的实业开拓者和理财专家,因而是一位很重要的人物。但到目前为止,散见于云南地方经济史和地方史中对他的评述大多语焉不详,有一些论点和论据自相矛盾,令人无法信服。本文本着解放思想的原则,以历史史实为根据,专就缪云台先生对云南近代经济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缪云台 云南理财家 近代云南 实业开拓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云南的实业开拓者和理财家缪云台述论(续) 被引量:2
18
作者 董孟雄 罗群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8年第3期55-59,共5页
三、缪云台与云南全省经济委员会缪云台早在60多年前就对云南的经济建设提出了如下指导思想:发挥政府的作用,发展公办企业;设立企业性质的专业机构———经济委员会;集中人、财、物力;实行计划经济,开发云南。他所设计的这套方... 三、缪云台与云南全省经济委员会缪云台早在60多年前就对云南的经济建设提出了如下指导思想:发挥政府的作用,发展公办企业;设立企业性质的专业机构———经济委员会;集中人、财、物力;实行计划经济,开发云南。他所设计的这套方案,是符合当时的经济发展趋势和使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缪云台 实业开拓者 云南地区 近代云南 云南经济 理财家 经济委员会 云南省 金元券 近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近代华侨的形成、结构和华侨资本的作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董孟雄 陈庆德 《思想战线》 1984年第5期46-54,共9页
“侨居”是一种已有悠久历史的社会现象。在近代以前,中国历史上几次称得起有一定规模的群体向国外迁徒的社会活动,大多与政治原因有关。时到近代,除了政治的原因外,侨居这一现象才转为以经济原因为主,并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而不容忽视。
关键词 华侨资本 近代云南 云南地区 自然经济解体 民族经济 资本主义发展 近代中国 小生产者 民族商业资本 半封建半殖民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麦棉全年全覆盖沟垄种植技术及增产机理 被引量:2
20
作者 董孟雄 周希志 +2 位作者 孙来虎 柴永峰 李永山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39-42,共4页
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麦棉全年全覆盖沟垄种植技术,即采用地膜和秸秆全年交替覆盖的方法,通过整地起垄、条带种植、沟垄覆盖、间作套种,实现旱地一年多作、一膜多用,旱涝保收,高产高效的节水型耕作新技术。该项技术经历了旱、涝、平三个... 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麦棉全年全覆盖沟垄种植技术,即采用地膜和秸秆全年交替覆盖的方法,通过整地起垄、条带种植、沟垄覆盖、间作套种,实现旱地一年多作、一膜多用,旱涝保收,高产高效的节水型耕作新技术。该项技术经历了旱、涝、平三个同年型的试验结果,亩产小麦248.5公斤,棉花45.2公斤,每亩增收效益190—340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棉花 覆盖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