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江口咸潮入侵变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李文善 王慧 +5 位作者 左常圣 董军兴 徐浩 潘嵩 金波文 高通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32-40,共9页
本文基于海洋站潮位观测数据、海平面变化影响调查信息以及长江口水文站径流量数据等,重点分析了2009−2018年长江口咸潮入侵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长江口咸潮入侵季节变化特征明显。咸潮一般从每年的9−10月开始入侵,... 本文基于海洋站潮位观测数据、海平面变化影响调查信息以及长江口水文站径流量数据等,重点分析了2009−2018年长江口咸潮入侵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长江口咸潮入侵季节变化特征明显。咸潮一般从每年的9−10月开始入侵,翌年4−5月结束。3月咸潮入侵次数最多,达12次。2009−2018年,长江口咸潮入侵次数和咸潮持续时间均呈下降趋势,2009年长江口咸潮入侵次数最多,达13次,时间均发生在10月至翌年的4月;咸潮持续时间年际变化较大,2011年咸潮入侵持续时间最长,累计为55 d。2015−2018年,咸潮入侵次数和入侵持续时间均明显减少,2018年没有监测到咸潮入侵过程。(2)1−4月,长江口处于季节性低海平面期,且同期径流量少,但是受东亚季风影响,持续的增水过程使得增减水−径流量综合影响指数明显偏高,其中1月、2月、3月的影响指数分别为1.5、1.9和1.6,该时段长江口的咸潮入侵过程主要受增减水的影响。5−7月,长江口径流量明显增加,海平面−径流量综合影响指数均小于0,径流的作用强于海水上溯。8月,长江口径流量开始下降,虽然季节海平面较高,但是长江口呈现明显的减水过程,海平面−径流量和增减水−径流量的综合影响指数分别为0.1和−1.6,基本不会发生咸潮入侵。9月,长江口处于季节高海平面期,并且以增水为主,海平面−径流量和增减水−径流量的综合影响指数较大,分别为1.2和1.0,易发生咸潮入侵。10月、11月长江口海平面−径流量的综合影响指数分别为1.5和0.8,径流影响弱于海水上溯,易发生咸潮入侵。(3)2009−2018年发生的48次咸潮入侵过程有2/3恰逢天文大潮。在某些年份长江口沿海基础海平面偏高,若持续增水恰逢天文大潮,则加剧咸潮入侵的影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 径流量 天文大潮 增减水 咸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主要入海河口咸潮入侵变化特征 被引量:13
2
作者 李文善 左常圣 +4 位作者 王慧 董军兴 高通 潘嵩 金波文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50-655,共6页
长江口、钱塘江口和珠江口是受咸潮影响较为严重的区域。本文利用全国沿海海平面变化影响调查、沿海水文观测等数据,分析了近十年长江口、珠江口和钱塘江口咸潮入侵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2009原2018年,长江口咸潮入侵次数... 长江口、钱塘江口和珠江口是受咸潮影响较为严重的区域。本文利用全国沿海海平面变化影响调查、沿海水文观测等数据,分析了近十年长江口、珠江口和钱塘江口咸潮入侵的变化特征及影响。分析结果表明:(1)2009原2018年,长江口咸潮入侵次数和持续时间均呈减少趋势,该时段长江口共监测到约48次咸潮入侵过程,发生时间集中在9-10月至翌年5月,其中3月和11月入侵次数较多,分别为12次和7次。(2)钱塘江口咸潮入侵过程受沿海季节性海平面影响显著,12月至翌年3月为钱塘江口季节性低海平面期,4-7月上旬径流量较大,上述两个时期钱塘江口受咸潮入侵的影响均较小,7月下旬至11月上旬,钱塘江口处于季节性高海平面期,是咸潮影响的集中时段。(3)2009原2018年,珠江口共监测到约57次咸潮入侵过程,发生时间集中在9-10月至翌年3-4月,其中1月、2月和10月咸潮入侵次数较多,均超过10次,2015年至今咸潮持续时间明显增加。(4)咸潮入侵次数和持续时间与基础海面和径流量等密切相关,咸潮入侵影响三大河口沿线水厂供水以及工农业生产取水,给沿岸城市的居民生活、工农业生产和渔业养殖等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 季节海平面 径流量 咸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CIRC+SWAN耦合模型的风暴潮数值模拟研究——以深圳西部海域为例 被引量:6
3
作者 高佳 潘嵩 +4 位作者 王慧 张建立 谭晓煜 李程 董军兴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62-674,共13页
本文采用ADCIRC和SWAN模式建立了基于非结构网格的深圳海域高分辨率天文潮-风暴潮-海浪耦合数值模型。基于历史统计资料,以1604号台风“妮妲”作为基础路径、以1319号超强台风“天兔”作为设计强度设计了超强台风,计算了超强台风影响下... 本文采用ADCIRC和SWAN模式建立了基于非结构网格的深圳海域高分辨率天文潮-风暴潮-海浪耦合数值模型。基于历史统计资料,以1604号台风“妮妲”作为基础路径、以1319号超强台风“天兔”作为设计强度设计了超强台风,计算了超强台风影响下深圳西部海域的最高潮位,结果显示宝安机场、赤湾和深圳湾顶的最高潮位为5.71 m、4.67 m和5.06 m,分别超过当地红色警戒潮位2.69 m、1.65 m和2.98 m。为验证波浪增水作用设计了敏感性实验,结果显示波浪对风暴潮增水的贡献量值约0.1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 风暴潮 设计超强台风 波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平面上升情景下辽东湾海岸侵蚀及影响评估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文善 王慧 +3 位作者 张建立 左常圣 李欢 董军兴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1-37,共7页
基于海洋站潮位观测和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影响调查等数据,分析了辽东湾沿岸海平面变化及海岸侵蚀状况,并定量评估了未来海平面上升情景下,辽东湾两岸典型沙质海岸侵蚀影响和沙滩养护投入。分析预测和评估结果表明:1980-2017年,辽东湾沿... 基于海洋站潮位观测和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影响调查等数据,分析了辽东湾沿岸海平面变化及海岸侵蚀状况,并定量评估了未来海平面上升情景下,辽东湾两岸典型沙质海岸侵蚀影响和沙滩养护投入。分析预测和评估结果表明:1980-2017年,辽东湾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3.0 mm/a,其中辽东湾东岸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明显高于西岸。2009-2017年,辽宁营口白沙湾、绥中网户、绥中南山港和绥中团山气象观测场岸段后退和下蚀较为严重,部分岸段滩肩蚀退达2~3 m/a。预计2100年,辽东湾沿海海平面上升幅度在20~48 cm之间,由海平面上升引发的辽东湾海岸侵蚀土地损失为23.1 km2,土地经济损失为1410万元。为减缓海岸侵蚀,旅游沙滩和一般沙滩养护总投入分别为11亿元和46亿元,全岸段养护成本较高,应选取旅游沙滩等重点岸段进行养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上升 海岸侵蚀 平衡剖面 沙滩养护 辽东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09号台风灿鸿期间“朱家尖-嵊山”高频地波雷达数据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李程 李欢 +5 位作者 王慧 高佳 王国松 董军兴 潘嵩 刘克修 《海洋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1-46,共6页
2007年在朱家尖和嵊山布设了小型阵变频高频地波雷达,对共同覆盖范围内的舟山海域进行风、浪、流的业务化探测。2015年7月11日,1509号台风灿鸿在朱家尖沿海登陆,之后继续向北偏东方向移动,台风中心经过高频地波雷达探测海域。本文将台... 2007年在朱家尖和嵊山布设了小型阵变频高频地波雷达,对共同覆盖范围内的舟山海域进行风、浪、流的业务化探测。2015年7月11日,1509号台风灿鸿在朱家尖沿海登陆,之后继续向北偏东方向移动,台风中心经过高频地波雷达探测海域。本文将台风期间高频地波雷达的探测数据分别与定点浮标观测数据和ASCAT卫星遥感大面积风场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高频地波雷达在台风期间较好地反映了舟山海域流场特征和风场分布情况,高频地波雷达的探测数据精度满足指标要求,验证了高频地波雷达在复杂海况条件下具有合格的探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频地波雷达 台风 卫星遥感 风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风险区划方法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响 刘克修 +4 位作者 董军兴 王慧 段晓峰 张建立 林峰竹 《海洋预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1-49,共9页
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将给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中国沿海地区地势低平极易受到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影响,本文研究提出了一套适用于中国沿海地区海平面上升风险区划的方法,评估中国地区海平面上升的风险,分... 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将给沿海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影响。中国沿海地区地势低平极易受到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影响,本文研究提出了一套适用于中国沿海地区海平面上升风险区划的方法,评估中国地区海平面上升的风险,分别按照省级评估单元和市级评估单元区划中国沿海地区的海平面上升风险,并提出风险管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上升 风险评估 风险区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1年中国沿海海平面变化及影响状况 被引量:4
7
作者 相文玺 王慧 +5 位作者 李文善 董军兴 高佳 金波文 吴新辉 江羽西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16-522,共7页
全球海平面上升是由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水增温膨胀、陆源冰川和极地冰盖融化等因素造成的。气候变暖背景下,全球几乎所有冰川均在退缩,从1992—1999年到2010—2019年,冰盖的消失速度增加了4倍,1901—2018年冰川冰盖质量损失对全球海平面... 全球海平面上升是由气候变暖导致的海水增温膨胀、陆源冰川和极地冰盖融化等因素造成的。气候变暖背景下,全球几乎所有冰川均在退缩,从1992—1999年到2010—2019年,冰盖的消失速度增加了4倍,1901—2018年冰川冰盖质量损失对全球海平面上升的贡献总计为70%。自1900年以来,海平面上升速率超过3000年内的任何一个世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海平面上升 气候变暖 海平面上升速率 质量损失 陆源 冰盖 变化及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潮汐逆模型技术对渤黄海正压M2分潮开边界条件的优化研究:Ⅱ.潮汐特征、潮汐动力学及潮余流 被引量:5
8
作者 宋军 姚志刚 +3 位作者 郭俊如 李静 高佳 董军兴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45-553,共9页
基于该系列文章前文建立的高分辨率数据同化模型系统,研究渤、黄海的M_2分潮的潮汐特征、潮混合、潮余流、潮能及其扩散、潮动量平衡。对同潮图结果的分析表明,渤、黄海内共存在4个无潮点,研究区域内M_2分潮振幅的最大值出现在朝鲜半岛... 基于该系列文章前文建立的高分辨率数据同化模型系统,研究渤、黄海的M_2分潮的潮汐特征、潮混合、潮余流、潮能及其扩散、潮动量平衡。对同潮图结果的分析表明,渤、黄海内共存在4个无潮点,研究区域内M_2分潮振幅的最大值出现在朝鲜半岛西侧。潮流椭圆的分析结果表明,在35°N附近区域潮流椭圆的旋转方向有着比较突然的改变。朝鲜半岛西侧区域潮流的振幅较大,并且由于该区域地形复杂多变导致朝鲜半岛西侧海域存在着比较强烈的潮混合与潮耗散。对M_2分潮动量分析的结果表明,地形等因素在近海潮汐动力学过程中发挥着比较重要的作用。在渤、黄海内大部分区域,主要的动量平衡基本上介于压强梯度力、局地变化项以及科氏力之间,底应力和对流项都可以忽略不计。但是,线性模型对近海尤其是上述强耗散区内潮波活动的模拟还是存在着缺陷和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潮汐特征 潮汐动力学 潮余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半透膜被动采样技术监测黄河兰州段典型有机污染物 被引量:5
9
作者 徐建 钟霞 +3 位作者 王平 汪磊 董军兴 戴树桂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81-485,共5页
利用半透膜被动采样技术(SPMD)和固相萃取技术(SPE)对黄河兰州段八盘峡、包兰桥等六个监测断面的几种典型多环芳烃(PAHs)和壬基酚类(NPs)物质进行了采集测定。结果显示所选取的几种目标污染物在各监测点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其中,几种P... 利用半透膜被动采样技术(SPMD)和固相萃取技术(SPE)对黄河兰州段八盘峡、包兰桥等六个监测断面的几种典型多环芳烃(PAHs)和壬基酚类(NPs)物质进行了采集测定。结果显示所选取的几种目标污染物在各监测点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其中,几种PAHs在监测点水样中SPE测定的浓度为0.04~21.57g·L-1,而在SPMD中的浓度为842~99139g·L-1,富集倍数达到了103~105;NPs在监测点水样中SPE测定的浓度为0.04~2.10g·L-1,在SPMD中的浓度为80-81394g·L-1,富集倍数达到了103~104。利用SPMD数学模型,根据污染物在SPMD类酯中浓度推算出的污染物在水体中的平均浓度值,和利用SPE测得的水样中污染物的实际浓度值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该实验研究为发展SPMD技术作为黄河中有机污染物的常规监测手段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透膜被动采样 黄河兰州段 有机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我国海洋灾害风险评估管理机制初探 被引量:7
10
作者 邹和平 牟林 +2 位作者 董军兴 王园君 宋军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1年第11期23-27,共5页
针对目前我国海洋灾害评估管理存在的灾害风险意识淡薄、海洋预警预报能力较薄弱、缺少统一的灾害应急指挥决策系统、海洋灾害评估管理模式与急剧扩张的沿海经济规模不相适应、海洋灾害管理法律体系不健全等主要问题,探讨了通过完善组... 针对目前我国海洋灾害评估管理存在的灾害风险意识淡薄、海洋预警预报能力较薄弱、缺少统一的灾害应急指挥决策系统、海洋灾害评估管理模式与急剧扩张的沿海经济规模不相适应、海洋灾害管理法律体系不健全等主要问题,探讨了通过完善组织管理体系、规范海洋灾害预警预报机制、建立减灾防灾法律法规体系、形成科学的灾害风险评估机制、构建海量信息共享平台、开展海洋灾害风险意识教育来构建我国的海洋灾害风险评估管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 灾害风险评估 管理机制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近海海上溢油一体化预测预警系统研究——系统介绍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欢 王国松 +5 位作者 李文善 李程 潘嵩 高通 张增健 董军兴 《海洋信息》 2018年第4期44-49,共6页
海上溢油污染会严重破坏近海海洋环境,还会直接危害沿海国家的经济发展。近些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原油需求年年增长,同时也加剧了海上溢油事故发生的风险。因此,提升我国海上溢油应急能力和溢油预测预警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 海上溢油污染会严重破坏近海海洋环境,还会直接危害沿海国家的经济发展。近些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原油需求年年增长,同时也加剧了海上溢油事故发生的风险。因此,提升我国海上溢油应急能力和溢油预测预警技术是非常有必要的。国家海洋信息中心基于多个数据库和数值模型集成,研发了中国近海海上溢油一体化预测预警系统,该系统可为溢油应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溢油 数据库 数值模型 预测预警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污染环境保障系统构建以及中子活化分析方法的可能应用
12
作者 宋军 牟林 +3 位作者 郭俊如 李欢 李静 董军兴 《海洋技术学报》 2015年第5期109-113,共5页
介绍了针对中国海域海洋污染环境保障系统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中子活化分析(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NAA)方法在其中的可能作用。该系统基于对海洋三维流场的预报与分析,对海洋污染物可能的扩散路径与影响区域、污染源头的可能位置... 介绍了针对中国海域海洋污染环境保障系统的研究进展,并阐述中子活化分析(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NAA)方法在其中的可能作用。该系统基于对海洋三维流场的预报与分析,对海洋污染物可能的扩散路径与影响区域、污染源头的可能位置进行推测,并结合GIS技术整合相关的环境敏感信息,为将污染物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提供决策支持。基于该系统技术的渤黄海海洋污染物预测预警系统已经实现业务化运行多年,并在中国沿海污染事故应急中多次获得成功的经验。目前,针对重金属与放射性污染物的环境保障系统正处于理论实验阶段,由于NAA方法特别适合用于对部分重金属及放射性物质的检测,因此NAA方法对实现海洋重金属及放射性污染物的监测及预测预警具有非常重要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污染 中子活化分析 数值模型 环境保护 渤海 黄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ex技术在海洋倾倒区信息系统中的应用
13
作者 付瑞全 张建辉 +2 位作者 李亿红 董军兴 杨翼 《地理空间信息》 2013年第1期78-81,13-14,共4页
根据海洋部门在倾倒区管理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现行倾倒区管理方法及标准,充分利用Flex技术,设计开发了上海市海洋倾倒区信息服务系统。该系统有效地将倾倒区环境监测信息、倾倒监视管理信息及分析评价、水深地形监测、倾倒许可证等信息... 根据海洋部门在倾倒区管理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和现行倾倒区管理方法及标准,充分利用Flex技术,设计开发了上海市海洋倾倒区信息服务系统。该系统有效地将倾倒区环境监测信息、倾倒监视管理信息及分析评价、水深地形监测、倾倒许可证等信息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历史资料比对、模型预测、监测信息分析与评价,为倾倒区管理提供更科学、全面的依据,实现了海洋倾倒区管理的信息化,为海洋环境管理部门提供了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EX 倾倒区 WEBGIS 开发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预警系统在天津开发区环境质量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捷 张玉福 +2 位作者 许祯 董军兴 宋文华 《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0-41,44,共3页
应用环境预警系统 ,对TEDA1 998— 2 0 0 1年环境质量进行分析、评估与预测 ,通过评分得到TEDA水环境、大气环境、噪声环境和整体环境的预警结果 ,对预警结果进行分析表明 :TEDA综合环境质量 1 998年出现较差状态预警 ,1 999年、2 0 0 ... 应用环境预警系统 ,对TEDA1 998— 2 0 0 1年环境质量进行分析、评估与预测 ,通过评分得到TEDA水环境、大气环境、噪声环境和整体环境的预警结果 ,对预警结果进行分析表明 :TEDA综合环境质量 1 998年出现较差状态预警 ,1 999年、2 0 0 0年和 2 0 0 1年综合环境质量均未出现警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预警系统 天津 开发区 环境质量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冷在油烟净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玉福 李捷 +1 位作者 朱殿兴 董军兴 《天津理工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67-69,共3页
从油烟、有毒有害废气净化的原理入手 ,结合对当前所采取措施的细致分析 ,提出将制冷装置引入到对油烟、废气的治理和控制思想 .依据这个思想 ,对制冷装置在油烟净化中的实际应用作了初步研究 .
关键词 制冷装置 油烟净化 应用 大气污染 有毒有害气体 废气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stimating shoreline response to sea level rise:the equilibrium model
16
作者 LI Wenshan GAO Tong +4 位作者 WANG Hui DONG Junxing LI Huan XU Hao ZUO Changsheng 《Marine Science Bulletin》 CAS 2020年第1期1-12,共12页
Potential sandy coast erosion and socio-economic impacts under sea level rise scenarios as well as socio-economic pathways were assessed in Liaodong Bay.Results show that sea level is projected to rise by 20-43 cm in ... Potential sandy coast erosion and socio-economic impacts under sea level rise scenarios as well as socio-economic pathways were assessed in Liaodong Bay.Results show that sea level is projected to rise by 20-43 cm in Liaodong Bay by 2100.And dry land loss increases in all sea level rise scenarios,with the maximum loss of 32.1 km2 in 2100 under RCP8.5.Coastal erosion results in forced migration,and the forced migration is higher under SSP3 than other pathways due to its higher population growth rate,reaching the highest of 3.1×10^4 under SSP3/RCP8.5 in 2100.Moreover,the differences of forced migration among all scenarios increas after 2050,and the migration increasing rates tend to decrease under RCP2.6 and RCP4.5.The maximum economic loss due to coastal erosion will reach 8.05 billion yuan under SSP5/RCP8.5 in 2100,in which land loss cost is two order less than migration cost,and the share of total erosion-induced economic loss in local GDP varies from 1.12‰ to 4.76‰ under all scenarios,which is an important indicator to draw local government's attention to take measures such as beach nourishment,especially for tourist beaches.Optimally,it is recommended by cost-benefit analysis to carry out nourishment mainly on beaches with high value,while there is no need for nourishment in areas where erosion impacts are negligi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a level rise coastal erosion equilibrium profile beach nourishment socio-economic los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溢油行为与归宿数值预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欢 李程 +5 位作者 邵伟增 徐珊珊 董军兴 匡晓迪 张松 邓丽静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5-160,共6页
近年来,庞大的能源需求促使了我国海上石油运输业和开采业的井喷式发展,也加剧了海上溢油事故的风险。一次严重的溢油事故往往会给海洋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给经济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开展海上溢油行为与归宿数值预测技术研究... 近年来,庞大的能源需求促使了我国海上石油运输业和开采业的井喷式发展,也加剧了海上溢油事故的风险。一次严重的溢油事故往往会给海洋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给经济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因此,开展海上溢油行为与归宿数值预测技术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为海上溢油应急响应提供技术支撑。本文综述了海上溢油行为与归宿数值预测技术的发展过程以及相关研究成果,包括溢油物理扩展模型、溢油漂移与扩散模型、溢油风化模型以及溢油预测模型系统,为未来海上溢油应急响应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溢油 溢油物理扩展模型 溢油漂移与扩散模型 溢油风化模型 溢油预测模型系统
原文传递
马航MH370残骸漂移轨迹分析和预测 被引量:4
18
作者 高佳 牟林 +5 位作者 王国松 李程 董军兴 鲍献文 李欢 宋军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1期2409-2418,共10页
2014年3月8日,马航MH370航班在从吉隆坡飞往北京的途中失联.2015年7月29日,位于南印度洋西侧的法属留尼汪岛发现疑似属于该航班的残骸,后经法国检方证实该残骸来自失联的MH370航班.首先从观测数据入手,对印度洋表面漂流浮标数据... 2014年3月8日,马航MH370航班在从吉隆坡飞往北京的途中失联.2015年7月29日,位于南印度洋西侧的法属留尼汪岛发现疑似属于该航班的残骸,后经法国检方证实该残骸来自失联的MH370航班.首先从观测数据入手,对印度洋表面漂流浮标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有11个经过南印度洋疑似坠机海域的表面漂流浮标最终经过留尼汪岛海域,其中有2个向西北方向漂移的浮标耗时500d左右,与残骸实际漂移时间相近,从观测事实的角度证实了飞机残骸漂移至留尼汪岛的可能性.基TLeeway海上漂移理论和蒙特卡洛方法,建立了南印度洋海上目标漂移轨迹预测模式.分析处理了南印度洋的再分析风场、流场数据作为动力强迫场,在疑似坠机海域设置大量的漂移目标,设置相隔5d不同初始时刻的3组实验,每组实验包括风漂系数为1.2%,1.5%和1.8%三种情况,对目标进行500d的漂移轨迹预测,预测结果与表面漂流浮标轨迹分析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漂移轨迹预测模式性能是可靠的.结果显示,不同初始时刻3组实验的目标大部分最终位于印度洋10°~35°s之间,且都有一定数量的目标能够漂移到留尼汪岛海域,平均概率为16‰.这些漂移到留尼汪岛海域的浮标轨迹类型可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先向东北漂移,到达澳大利亚西部海域时再向西北漂移,在15°s附近受南赤道流的影响再向西漂移;第二类为先向北再向西漂移:第三类为向西北漂移.这也从侧面验证了之前相关部门推算的MH370航班在南印度洋的坠落区域及搜寻区域大致正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航MH370 表面漂流浮标 Leeway模式 漂移轨迹 预测
原文传递
邯郸市郊区蔬菜中部分金属元素含量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韩永红 李伟昊 +5 位作者 董军兴 杨国兴 邓健 郝宁 高学英 高海红 《医学动物防制》 2016年第11期1259-1261,共3页
目的了解邯郸市郊区蔬菜中铅、镉、镍、铬、汞、砷等金属元素的污染情况,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为风险预警评估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从邯郸市8个县蔬菜基地随机采集样本,共15个品种600份样本,按照GB/T 5009进行检测,采用标准物质同测进行质量... 目的了解邯郸市郊区蔬菜中铅、镉、镍、铬、汞、砷等金属元素的污染情况,及时发现安全隐患,为风险预警评估提供可靠依据。方法从邯郸市8个县蔬菜基地随机采集样本,共15个品种600份样本,按照GB/T 5009进行检测,采用标准物质同测进行质量控制。结果 600份蔬菜中铅、镉、镍、铬、汞、砷检出率分别为60.3%、95.7%、87.7%、21.7%、51.7%、13.7%,其中铅的超标率为1.8%。其中叶菜类蔬菜中铅、镉、镍、铬、汞、砷含量较高,尤其是在韭菜中污染最为严重,与其它蔬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邯郸市郊区蔬菜中铅、镉、镍、铬、汞、砷含量除铅元素有少量超标外,其他均未超标,属金属元素轻度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原文传递
邯郸市五县区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的调查
20
作者 李伟昊 韩永红 +1 位作者 董军兴 杨国兴 《医学动物防制》 2016年第10期1155-1157,共3页
目的了解邯郸市五县区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为社会提供治理环境污染的科学依据。方法 2013-2015年对邯郸市五县区进行农田土壤调查,分别对每个县进行不同地域庄稼地土壤采样、保存、检测和评价。按照GB/T 17141-1997《土壤质量铅、... 目的了解邯郸市五县区土壤中重金属的污染状况,为社会提供治理环境污染的科学依据。方法 2013-2015年对邯郸市五县区进行农田土壤调查,分别对每个县进行不同地域庄稼地土壤采样、保存、检测和评价。按照GB/T 17141-1997《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HJ 491-2009《土壤总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中的方法进行检测。结果通过对邯郸市具有代表性的五县区的农田土壤进行检测,铅86.0%符合国家一级土壤标准,14.0%符合国家二级土壤标准;镉90.3%符合国家一级土壤标准,9.7%符合国家二级土壤标准;铬100.0%符合国家一级土壤标准。结论邯郸市五县区土壤中重金属污染总体水平不算高,但部分金属项目仍存在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重金属 调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