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PLS-GRA的造纸干燥过程能耗非优原因追溯模型 被引量:4
1
作者 戴景波 陈晓彬 +5 位作者 方子言 郑启富 张垚 张敏 董云渊 廖建明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1-99,共9页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结合T-PLS(全潜结构投影)和GRA(灰色关联度分析)的造纸干燥过程能耗非优原因追溯模型。该模型首先基于机理知识和方差特性,去除造纸干燥过程生产数据中的非核心特征变量,并通过3σ原则和箱形图剔除异常值;然后使用施胶... 本研究建立了一种结合T-PLS(全潜结构投影)和GRA(灰色关联度分析)的造纸干燥过程能耗非优原因追溯模型。该模型首先基于机理知识和方差特性,去除造纸干燥过程生产数据中的非核心特征变量,并通过3σ原则和箱形图剔除异常值;然后使用施胶前定量与卷取车速数据,结合K-Means聚类算法,实现不同生产状态的分类;最后针对不同的生产状态,对比T-PLS和PLS建立的经济指标计算模型,选用基于T-PLS-GRA算法,构建造纸干燥过程能效非优原因追溯模型。结合国内某造纸厂实时生产数据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基于经济指标判断工业生产状态过程,对非优过程预测精准率为77.7%,可较好地跟踪造纸过程设备运行状态的变化过程;并且能追溯非优状态原因及整个工况下,非优生产状态中最大贡献变量出现频次,为企业改进工艺流程及节能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干燥过程 能效 非优原因追溯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自聚集磁性多壁碳纳米管固相萃取环境水样中的磺胺类药物 被引量:5
2
作者 曹小吉 蔡若男 +6 位作者 沈凌晓 董云渊 陈林吉 马永萍 叶学敏 刘劲松 莫卫民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69-674,共6页
将1-己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C6MIM][PF6])离子液体自聚集于磁性多壁碳纳米管(Fe3O4@MWCNTs)表面,并将其作为磁性固相吸附剂,建立了同时测定环境水样中磺胺二甲嘧啶、磺胺对甲氧嘧啶、磺胺邻二甲氧嘧啶和磺胺二甲异噁唑4种磺胺类药物... 将1-己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C6MIM][PF6])离子液体自聚集于磁性多壁碳纳米管(Fe3O4@MWCNTs)表面,并将其作为磁性固相吸附剂,建立了同时测定环境水样中磺胺二甲嘧啶、磺胺对甲氧嘧啶、磺胺邻二甲氧嘧啶和磺胺二甲异噁唑4种磺胺类药物的涡旋辅助磁性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优化条件为:将20.0 mg[C6MIM][PF6]包覆的Fe3O4@MWCNTs分散于200 m L水样中,涡旋萃取15 min,磁性分离获取磁性吸附剂,3.5 m L 1.0%乙酸铵-甲醇溶液洗脱,洗脱液氮吹至干,300μL甲醇溶解后待下一步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PLC-PDA)分析。4种磺胺类药物在0.375~75.0μg/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相关系数为0.9985~0.9996,检出限(S/N=3)为0.079~0.099μg/L,3个加标浓度水平的回收率为80.60%~99.99%,日内、日间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3%~6.9%和1.2%~2.9%(n=3)。结果表明,本方法简单方便,易于操作,适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磺胺类药物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磁性多壁碳纳米管 磁性固相萃取 环境水样 磺胺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氯甲基聚苯乙烯微球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7种硝基苯类化合物 被引量:5
3
作者 董云渊 陈林吉 +1 位作者 叶学敏 曹小吉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97-501,共5页
采用磁性氯甲基聚苯乙烯微球(CMPNs)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7种硝基苯类化合物(NBs)的含量。优化的试验条件如下:(1)萃取剂为CMPNs材料;(2)CMPNs的用量为15.0mg;(3)萃取时间为4min;(4)氯化钠的加入量为340g·L^... 采用磁性氯甲基聚苯乙烯微球(CMPNs)固相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7种硝基苯类化合物(NBs)的含量。优化的试验条件如下:(1)萃取剂为CMPNs材料;(2)CMPNs的用量为15.0mg;(3)萃取时间为4min;(4)氯化钠的加入量为340g·L^(-1);(5)洗脱剂丙酮的用量为3mL;(6)洗脱时间为1min。气相色谱分离用HP-INNOWAX色谱柱,质谱分析采用全扫描和选择离子监测模式。7种NBs的质量浓度均在0.2~4.0μg·L^(-1)内与其峰面积呈线性关系,方法的检出限(3S/N)在0.006~0.022μg·L^(-1)之间。7种NBs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6)在0.30%~5.3%之间。方法用于环境水样的分析,回收率在72.4%~113%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CMPNs 固相萃取 环境水样 NB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PE-GC/MS在造纸废水苯系污染物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董云渊 陈晓彬 +1 位作者 金晨 郑启富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4-68,共5页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了磁性多壁碳纳米管材料(Fe3O4@MWSNTs),对该材料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等表征,并将其作为磁性固相萃取(MSPE)的吸附剂,建立了磁性固相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MSPE-GC/MS)检测造纸... 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了磁性多壁碳纳米管材料(Fe3O4@MWSNTs),对该材料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等表征,并将其作为磁性固相萃取(MSPE)的吸附剂,建立了磁性固相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MSPE-GC/MS)检测造纸废水中苯系污染物的分析方法。结果显示,Fe3O4纳米颗粒较好地附着在多壁碳纳米管的表面,材料C含量为37.45%,Fe3O4纳米颗粒的尺寸在50~200 nm左右,亲水性适中。将该材料用于造纸废水气质联用分析检测的前处理中,能够排除基质干扰并吸附痕量苯系污染物,此外,与普通液液萃取相比具有简单、快速、易于操作、有机溶剂用量少等优点。气质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方法对痕量苯系污染物有很好的检出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固相萃取 气质联用 造纸废水 苯系污染物 多壁碳纳米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固相萃取结合气质联用仪检测造纸废水中的氯酚类化合物 被引量:3
5
作者 董云渊 王滢 +6 位作者 史君齐 岳跃振 骆华英 郑启富 张敏 廖建明 陈晓彬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47,共7页
以聚苯乙烯包覆的四氧化三铁微球(Fe_(3)O_(4)@PS)作为磁性固相萃取(MSPE)的吸附剂,结合气质联用仪(GC-MS)测定造纸废水中的氯酚类(CPs)化合物。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吸附剂材料... 以聚苯乙烯包覆的四氧化三铁微球(Fe_(3)O_(4)@PS)作为磁性固相萃取(MSPE)的吸附剂,结合气质联用仪(GC-MS)测定造纸废水中的氯酚类(CPs)化合物。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仪(XRD)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对吸附剂材料进行表征分析。优化了MSPE过程中材料用量、超声萃取时间和洗脱条件等影响因素。结果显示,20 mg吸附剂材料、超声萃取7 min、2 mL乙醇作为洗脱溶剂是最佳的MSPE条件。在最优条件下进行方法学评价和实际水样加标试验,结果显示,在2.5~2000μg/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较好,检出限在0.076~0.207μg/L之间,相关系数介于0.9966~0.9994之间。实际水样加标结果显示两种氯酚物质的加标回收率介于83.39%~109.40%之间。实验结果表明,以Fe_(3)O_(4)@PS作为MSPE吸附剂,可以较大程度提高CPs化合物的萃取效率并简化操作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聚苯乙烯微球 气质联用 造纸废水 氯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性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桔汁中的农药残留 被引量:3
6
作者 董云渊 陈晓彬 +1 位作者 金晨 郑启富 《分析仪器》 CAS 2019年第5期82-88,共7页
建立了磁性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MSPE-GC/MS)检测桔汁中3种农药(2-苯基苯酚、二苯胺、胡椒基丁醚)的分析方法。首先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了磁性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Fe3O4@MWSNTs-OH)。在同等条件下,萃取效果优于磁性多壁碳纳米管... 建立了磁性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MSPE-GC/MS)检测桔汁中3种农药(2-苯基苯酚、二苯胺、胡椒基丁醚)的分析方法。首先采用化学共沉淀法合成了磁性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Fe3O4@MWSNTs-OH)。在同等条件下,萃取效果优于磁性多壁碳纳米管和磁性氮参杂碳纳米管。优化了磁性固相萃取过程,考察了磁性吸附剂用量,萃取时间,洗脱溶剂种类和体积等参数对萃取效率的影响,在最优条件下,3种农药在0.01~10mg·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在0.9973~0.9987之间,检测限为0.167~0.333μg·L^-1(S/N=3)。实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85.1%~101.0%,相对标准偏差为1.9%~5.5%。结果表明,建立的方法操作简便,且重复性较好,适用于果汁中农药残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固相萃取 羟基化多壁碳纳米管 果汁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张多烘缸干燥过程建模与智能模拟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陈晓彬 董云渊 +3 位作者 郑启富 满奕 李继庚 刘焕彬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4-69,共6页
以纸张干燥工序为切入点,总结纸张干燥过程建模与智能模拟技术的研究进展,为建立纸张干燥过程系统模型,实现智能模拟纸张干燥生产过程并最终助力传统造纸工业转型升级、实现智能制造,积累技术力量。
关键词 纸张干燥 过程建模与模拟 智能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张内部水分存在形式及其干燥特性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陈晓彬 董云渊 +3 位作者 郑启富 满奕 李继庚 刘焕彬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5-59,共5页
利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检测技术,对纸张内部水分存在形式及其干燥特性做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①依据所受束缚力的不同,纸张内部水分存在3种形式,即游离水、毛细管水和结合水;②结合水含量很少(约2%),且在干燥工段基本不发生变化,纸... 利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检测技术,对纸张内部水分存在形式及其干燥特性做了初步探索。结果表明,①依据所受束缚力的不同,纸张内部水分存在3种形式,即游离水、毛细管水和结合水;②结合水含量很少(约2%),且在干燥工段基本不发生变化,纸张干燥蒸发的主要是游离水和毛细管水,游离水所受束缚力小,干燥初期就开始大量蒸发,毛细管水所受束缚力大,在游离水蒸发完全时,才迅速蒸发;③依据蒸发水分的不同形式,以临界含水率为界,纸张干燥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临界含水率以上为游离水干燥阶段,临界含水率以下为毛细管水干燥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张干燥 干燥特性 低场核磁共振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张干燥特性曲线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陈晓彬 王宇航 +4 位作者 何耀辉 董云渊 郑启富 李继庚 刘焕彬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0-53,共4页
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了纤维原料种类、成纸定量、纸浆打浆度、压榨压力和干燥温度5个因素对纸张干燥特性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原料种类和纸浆打浆度对纸张干燥特性曲线影响较小,但纸浆打浆度会影响纸张干燥前初始含水率,打浆度越大... 采用控制变量法,研究了纤维原料种类、成纸定量、纸浆打浆度、压榨压力和干燥温度5个因素对纸张干燥特性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原料种类和纸浆打浆度对纸张干燥特性曲线影响较小,但纸浆打浆度会影响纸张干燥前初始含水率,打浆度越大,纸张干燥前初始含水率越高;纸张定量与厚度正相关,对纸张干燥特性曲线影响显著,定量越大,纸张越难干燥;压榨降低了纸张干燥初始含水率,加速了干燥过程,可能的原因是挤压后,纸张中部分难干燥的毛细管水转变成了容易干燥的游离水;由于纸张干燥是传热与传质同时发生的过程,干燥温度越高,传热动力大,促使蒸发传质发生,干燥越容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张干燥 特性曲线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边界层”理论的纸张干燥动力学模型及其数值仿真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晓彬 董云渊 +3 位作者 郑启富 余建刚 李继庚 刘焕彬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7-42,共6页
利用"边界层"理论推导出纸张表面水分蒸发动力学模型,建立了纸张干燥过程物料与能量衡算模型,并采用数值分析方法,模拟某一瓦楞纸机的干燥过程,得到纸张在干燥过程中的温湿度变化曲线以及水分蒸发速率变化曲线,并定量分析了... 利用"边界层"理论推导出纸张表面水分蒸发动力学模型,建立了纸张干燥过程物料与能量衡算模型,并采用数值分析方法,模拟某一瓦楞纸机的干燥过程,得到纸张在干燥过程中的温湿度变化曲线以及水分蒸发速率变化曲线,并定量分析了该干燥过程纸张干燥的3个阶段:升温干燥阶段(1#~4#烘缸)、恒速干燥阶段(5#~39#烘缸)、减速干燥阶段(40#~48#烘缸)。当纸张湿含量下降到0.22 kg/kg时,进入减速干燥阶段。在线测量结果与模型仿真结果的对比分析表明,模拟结果和实际在线测量结果非常接近,验证了基于"边界层"理论推导的纸张干燥动力学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张干燥 水分蒸发速率 数值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纸机干燥部能源效率在线监测与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陈晓彬 郑启富 +4 位作者 董云渊 占正奉 李继庚 陈学萍 刘媛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9-64,共6页
通过分析纸机干燥部的能耗,初步探索了干燥部能源效率在线监测与评价方法,提出了干燥部能源效率在线监测的4类指标,即干燥部蒸汽单耗、干燥部热效率、通风与余热回收子系统电单耗、通风与余热回收子系统热回收效率,并建立了各个指标的... 通过分析纸机干燥部的能耗,初步探索了干燥部能源效率在线监测与评价方法,提出了干燥部能源效率在线监测的4类指标,即干燥部蒸汽单耗、干燥部热效率、通风与余热回收子系统电单耗、通风与余热回收子系统热回收效率,并建立了各个指标的计算模型;基于提出的指标对干燥部能源效率的评价方法进行了进一步拓展研究,提出的干燥部能源效率在线评价方法可从能效对标和能效等级2个维度实时评价干燥部能效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部 能效 在线监测 能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妆品中香豆素类化合物 被引量:5
12
作者 刘国清 李静 +3 位作者 许建帼 吕延文 潘向军 董云渊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04-207,212,共5页
建立了化妆品中8-羟基补骨脂素、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8-甲氧基补骨脂素、5-甲氧基补骨脂素、三甲沙林、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8种香豆素类化合物含量鉴定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经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其中以甲醇作为载体助溶... 建立了化妆品中8-羟基补骨脂素、补骨脂素、异补骨脂素、8-甲氧基补骨脂素、5-甲氧基补骨脂素、三甲沙林、欧前胡素、异欧前胡素8种香豆素类化合物含量鉴定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样品经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其中以甲醇作为载体助溶剂。采用Agilent ZORBAX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作为分析柱,乙腈和水作为二元流动相,柱温2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0 nm,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8种化合物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低、中、高3种加标水平下的平均加标回收率为85.1%~110.0%,相对标准偏差RSD<6.42%(n=6)。该方法简单、高效、准确,为化妆品中香豆素类化合物定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香豆素类化合物 高效液相色谱 超临界CO2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型PLA/CNF应用于纸张阻隔性涂布的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敬兴 黄海洋 +4 位作者 骆华英 张敏 董云渊 陈晓彬 陈新志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86-93,共8页
以聚乳酸(PLA)为基体、乙酰化改性纤维素纳米纤丝(m-CNF)为增强材料制得复合涂料,将其涂覆于A4纸表面制得PLA/m-CNF阻隔纸,探讨了复合涂料中m-CNF添加量对纸张阻隔性能、疏水性能、强度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原纸相比,当m-CNF添加量... 以聚乳酸(PLA)为基体、乙酰化改性纤维素纳米纤丝(m-CNF)为增强材料制得复合涂料,将其涂覆于A4纸表面制得PLA/m-CNF阻隔纸,探讨了复合涂料中m-CNF添加量对纸张阻隔性能、疏水性能、强度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原纸相比,当m-CNF添加量为3%时,PLA/m-CNF3%阻隔纸的抗张指数、耐破指数、疏水性能分别提高了30.6%、40.1%、24.8%,透气度降低了36.6%。原纸水蒸气透过量为1815 g/(m^(2)·d),PLA/CNF阻隔纸的氧气和水蒸气阻隔性能相较原纸显著提升;其中,PLA/CNF3%阻隔纸的水蒸气透过量为443 g/(m^(2)·d)、氧气透过量为45 cm^(3)(/m^(2)·d·(0.1 MPa));PLA/m-CNF3%阻隔纸的水蒸气透过量为385 g/(m^(2)·d)、氧气透过量为35 cm^(3)(/m^(2)·d·(0.1 MPa)),与PLA/CNF3%阻隔纸相比,分别下降了13.1%和22.2%;表明PLA/m-CNF阻隔纸具有优异的保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降解 聚乳酸 改性纤维素纳米纤丝 阻隔保鲜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