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现代医学研究探讨筋出槽和骨错缝的病理机制
1
作者 李正言 葛海雅 +5 位作者 杨宗睿 汪正明 陆洁航 杜国庆 沈知彼 詹红生 《中医正骨》 2025年第2期39-43,共5页
筋出槽和骨错缝已成为中医骨伤科疾病名称。但对于“筋”“槽”“出槽”“错缝”的认识在业内尚未达成共识。本文基于相关的现代医学研究,探讨了“筋从竹”“槽”“筋出槽”的客观证据、骨错缝与半脱位的关系及骨错缝的病理机制,进一步... 筋出槽和骨错缝已成为中医骨伤科疾病名称。但对于“筋”“槽”“出槽”“错缝”的认识在业内尚未达成共识。本文基于相关的现代医学研究,探讨了“筋从竹”“槽”“筋出槽”的客观证据、骨错缝与半脱位的关系及骨错缝的病理机制,进一步深化了对筋出槽和骨错缝病理机制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中医) 骨(中医) 筋出槽 骨错缝 病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筋出槽”大鼠模型骨骼肌形态学和功能的特征性变化 被引量:4
2
作者 杨宗睿 葛海雅 +5 位作者 石金玉 汪正明 王媛媛 李正言 杜国庆 詹红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4170-4177,共8页
背景:“筋出槽”是被《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收录的疾病名称,也是手法、针刺等治疗的临床指征,但其具体的效应机制尚不明确,亟待建立一种可以反映其临床特征和病理特点的动物模型,以便深入研究其临床治疗方法的作用机制。目的:... 背景:“筋出槽”是被《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收录的疾病名称,也是手法、针刺等治疗的临床指征,但其具体的效应机制尚不明确,亟待建立一种可以反映其临床特征和病理特点的动物模型,以便深入研究其临床治疗方法的作用机制。目的:基于骨骼肌等长收缩建立大鼠“筋出槽”疾病动物模型,探究“筋出槽”后大鼠骨骼肌形态学和功能的特征性变化。方法:6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静态负荷组和额外负重组,每组20只。对照组大鼠正常饲养,不做处理;后两组采用作者课题组设计的静态负荷悬挂造模装置固定大鼠,通过施加静态负荷(以大鼠自身体质量作为静态负荷)使大鼠上肢肌肉持续的等长收缩,建立“筋出槽”损伤模型;额外负重组在静态负荷组的基础上于大鼠踝关节处额外施加体质量50%的质量。分别于造模2,4周后取材,测试大鼠四肢抓力、骨骼肌湿质量、血清肌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A水平的改变情况,观察大鼠骨骼肌组织形态学和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与结论:①2周时,模型组(静态负荷组和额外负重组)大鼠抓力显著降低,骨骼肌湿质量显著下降,血清肌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A水平显著上升,肌纤维形态结构异常,伴有大量胶原纤维沉积,电镜结果显示肌原纤维结构紊乱,Z线扭曲,明暗界限模糊;②4周时,模型组大鼠抓力较2周有所上升,血清肌肌酸激酶和乳酸脱氢酶A水平下降,肌纤维形态和超微结构的改变均有不同程度恢复;③提示基于骨骼肌持续等长收缩建立的大鼠骨骼肌损伤模型,2周时可良好反映“筋出槽”的病理特点,可用于进行针刺、手法等治疗“筋出槽”的效应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出槽” 中医证候 骨骼肌 等长收缩 肌酸激酶 乳酸脱氢酶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骨关节炎中骨、筋、肉认知与演变考析 被引量:1
3
作者 汪正明 葛海雅 +5 位作者 陆洁航 王媛媛 李正言 杜国庆 沈知彼 詹红生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4,共4页
慢性筋骨病损已成为影响中老年人群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膝骨关节炎作为慢性筋骨病损的重要分支之一,属中医学“膝痹”范畴,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等特点,治疗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骨、筋、肉三者的关系。以骨、筋、肉三者为主线,对... 慢性筋骨病损已成为影响中老年人群生活质量的主要疾病之一。膝骨关节炎作为慢性筋骨病损的重要分支之一,属中医学“膝痹”范畴,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等特点,治疗的关键在于正确处理骨、筋、肉三者的关系。以骨、筋、肉三者为主线,对其层次与功能加以分析,探讨其与膝骨关节炎病因病机的关系,对辨治规律的演变进行论述,提出对膝骨关节炎的治疗应注重“筋主骨从”,以期对中医筋骨理论体系发展有所裨益,为临床诊治膝骨关节炎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膝痹 慢性筋骨病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中成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
4
作者 任我行 丁立鹏 +4 位作者 陆洁航 葛海雅 刘永铭 汪正明 詹红生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66-677,共12页
目的系统评价不同口服中成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LD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Medline、CNKI、WanFang Data、VIP和SinoMed数据库,搜集关于口服中成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LDH的随机... 目的系统评价不同口服中成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LDH)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Medline、CNKI、WanFang Data、VIP和SinoMed数据库,搜集关于口服中成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LDH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23年4月1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Stata 17.0及RevMan 5.4软件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6个RCT,涉及16种中成药,总样本量2448例。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共13种中成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效果优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其中在改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方面,排名前三的干预措施为颈腰康胶囊+常规西药>腰痹通胶囊+常规西药>活血止痛胶囊+常规西药;在改善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方面,排名前三的干预措施为祛风止痛胶囊+常规西药>腰痹通胶囊+常规西药>鹿川活络胶囊+常规西药;在临床有效率方面,排名前三的干预措施为鹿川活络胶囊+常规西药>仙灵骨葆胶囊+常规西药>通滞苏润江胶囊+常规西药;安全性方面,各项研究均未发生严重药品不良反应,口服中成药联合常规西药整体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结论现有证据表明,口服中成药联合常规西药治疗LDH可提高临床疗效,其中腰痹通胶囊在降低VAS评分、改善JOA评分以及提高临床有效率方面均有优势。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有待更多高质量的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 腰椎间盘突出症 网状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血清代谢组学探讨化湿定痛汤治疗大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机制
5
作者 朱佳威 葛海雅 +2 位作者 耿秋东 沈默金 李楠 《河南中医》 2024年第1期48-55,共8页
目的:基于血清代谢组学探讨化湿定痛汤治疗大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8只SPF级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11只、造模组17只。造模组在第1天和第4天行膝关节腔注射Ⅱ型胶原酶,从而建立大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空... 目的:基于血清代谢组学探讨化湿定痛汤治疗大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方法:将28只SPF级SD大鼠(雌雄各半)随机分为空白组11只、造模组17只。造模组在第1天和第4天行膝关节腔注射Ⅱ型胶原酶,从而建立大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模型,空白组以同样方式注射生理盐水。将16只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化湿定痛汤组(4.68 mg·kg^(-1)),每组各8只,空白组和模型组大鼠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每日1次,持续4周。末次灌胃后,收集各组大鼠血清,ELISA检测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浓度;采用高分辨率飞行时间质谱联用仪对血清样本进行质谱检测,通过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方法判断各组样本的聚类情况,进而筛选血清差异代谢物和重要的代谢通路。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IL-1β浓度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化湿定痛汤组大鼠血清IL-1β浓度显著降低(P<0.05)。血清代谢组学结果显示,模型组与空白组、化湿定痛汤组的代谢轮廓差异较大;鉴定出28个差异代谢物,包括皮质酮、熊去氧胆酸、对甲酚硫酸盐等;发掘6条重要的代谢通路,如类固醇生成、谷氨酸代谢、丙氨酸代谢等。结论:化湿定痛汤可能通过调节多种血清差异代谢物及多条代谢通路,从而发挥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化湿定痛汤 代谢组学 差异代谢物 类固醇生成 皮质酮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腰椎慢性筋骨病损临床实践指南和专家共识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正言 许昌策 +6 位作者 陆洁航 石金玉 王玉鹏 葛海雅 杜国庆 靳英辉 詹红生 《医学新知》 CAS 2023年第3期209-219,共11页
目的 评价国内外颈腰椎慢性筋骨病损相关的临床实践指南和专家共识的方法学质量。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国际指南网、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国际指南中心网,收集有关颈腰椎慢性筋... 目的 评价国内外颈腰椎慢性筋骨病损相关的临床实践指南和专家共识的方法学质量。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国际指南网、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国际指南中心网,收集有关颈腰椎慢性筋骨病损相关的临床实践指南和专家共识。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7月31日。2名研究者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指南并提取相关信息,4名研究者使用AGREE II评价工具对指南进行质量评价,并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其一致性。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23篇临床实践指南和专家共识,其中21篇为临床实践指南,2为篇专家共识。AGREE II 6个领域得分率中位数和四分位间距分别为:范围和目的 84.72%(69.44%,88.89%)、参与人员59.72%(38.89%,75.00%)、严谨性71.88%(45.83%,81.77%)、清晰性81.94%(73.61%,87.50%)、应用性56.25%(30.21%,65.63%)、独立性79.17%(30.25%,85.42%)。总体评价一致性ICC为0.769。结论 现有证据表明国内颈腰椎慢性筋骨病损相关临床指南较国外总体质量相对一般,需对临床问题构建、证据检索和综合,以及患者价值与意愿和利益声明方面进一步完善,并建议基于此构建以中医证据为主体的中医骨伤疾病相关临床指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筋骨病损 临床实践指南 专家共识 AGREE II工具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Meta分析 被引量:23
7
作者 葛海雅 鄢来军 +3 位作者 张燕 黄泽灵 耿秋东 李楠 《中医正骨》 2020年第10期42-46,51,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术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收录的所有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术治疗KOA... 目的:系统评价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术治疗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网建库至2019年12月31日收录的所有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术治疗KOA的随机对照研究或半随机对照研究文献。筛选文献、提取数据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篇文献,涉及446例KOA患者。治疗组采用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治疗,对照组采用普通针刀或针刺治疗。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的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低于对照组[I2=71%,P=0.001;MD=-1.05,95%CI(-1.50,-0.60),P=0.000];剔除2项研究后,重新进行Meta分析,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的膝关节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I2=0%,P=0.580;MD=-0.78,95%CI(-1.00,-0.57),P=0.000];剔除的2项研究与其余6项研究相比,样本量较少,考虑异质性可能是样本量不足造成的。治疗组的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大于对照组[I2=0%,P=0.840;MD=4.44,95%CI(0.22,8.66),P=0.040],改良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I2=54%,P=0.140;MD=10.92,95%CI(5.53,16.31),P=0.000],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I2=0%,P=0.530;OR=2.75,95%CI(1.42,5.31),P=0.003],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I2=0%,P=0.650;OR=0.18,95%CI(0.05,0.66),P=0.009]。结论:现有的证据表明,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术是一种治疗KOA的较为安全有效的方法,其疗效和安全性优于普通针刀或针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超声检查 小刀针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分析当归-川芎药对治疗骨关节炎的潜在靶点和机制 被引量:16
8
作者 葛海雅 鄢来军 +3 位作者 张燕 耿秋东 黄泽灵 李楠 《中医正骨》 2020年第9期1-8,共8页
目的:探讨当归-川芎药对治疗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作用靶点和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检索、筛选当归和川... 目的:探讨当归-川芎药对治疗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的作用靶点和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stems Pharmacology Database and Analysis Platform,TCMSP)检索、筛选当归和川芎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在GeneCards数据库检索OA的相关基因,通过R软件与当归、川芎的作用靶点相交叠,筛选当归-川芎药对治疗OA的关键靶点。分别利用Cytoscape软件和STRING数据库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和关键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最后利用R软件进行关键靶点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出当归-川芎药对的9个活性成分及对应的29个关键靶点。建立的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共包含36个节点、71条边,当归的2个活性成分对应15个靶点,川芎的7个活性成分对应14个靶点。建立的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包含25个节点、102条边,其中的关键靶点蛋白包括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 3,CASP3)、JUN、雌激素受体1(estrogen receptor alpha,ESR1)、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4(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14,MAPK14)。GO功能富集分析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当归-川芎药对治疗OA关键靶点基因的生物学过程和功能主要集中在核受体功能、转录因子活性、类固醇激素受体活性、固醇类激素结合、细胞凋亡等,相关的信号通路主要包括Apoptosis-multiple species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等。结论:当归-川芎药对治疗OA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特点,可能通过CASP3、JUN、ESR1、PTGS2、MAPK14等靶点及Apoptosis-multiple species、白细胞介素1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p53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当归 川芎 药对 网络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针灸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葛海雅 鄢来军 +2 位作者 杨宗睿 石金玉 詹红生 《康复学报》 CSCD 2023年第1期65-76,共12页
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针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针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 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针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针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4月。结局指标包括总体有效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由2位研究评价人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和纳入文献的数据提取,并按Cochrane协作网标准进行文献质量评价。运用Stata 15.0绘制各针灸疗法的网状证据图和纳入文献的发表偏倚漏斗图;运用GeMTC 0.14.3软件对各治疗方法进行网状Meta分析,连续性变量用均数差值(MD)表示;二分类变量用比值比(OR)表示。若纳入的研究节点分析后一致性较好(P>0.05),采用一致性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并绘制各针灸疗法的概率排序图;若纳入的研究节点分析后一致性较差(P<0.05),采用非一致性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结果果:最终纳入41篇文献,共6528例患者,涉及电针、小针刀、温针灸、普通针刺、浮针、穴位埋线、艾灸、刺络8种针灸疗法。(1)总有效率:电针、小针刀、温针灸、普通针刺、浮针、穴位埋线、艾灸、刺络的总有效率均优于西药(P<0.05);小针刀、浮针、穴位埋线总有效率均优于普通针刺(P<0.05);小针刀、温针灸、浮针、穴位埋线总有效率均优于电针(P<0.05)。(2)VAS评分:小针刀、温针灸、穴位埋线、艾灸的VAS评分均低于电针(P<0.05);小针刀、穴位埋线、艾灸的VAS评分均低于普通针刺(P<0.05);小针刀、温针灸、浮针、穴位埋线、艾灸VAS评分均低于西药(P<0.05);且各针灸疗法的干预措施等级概率排序图显示,穴位埋线成为最优治疗措施的概率最大(P<0.05)。结论:针灸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总体疗效优于西药,且穴位埋线具有最佳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背肌筋膜炎 针灸疗法 系统评价 网状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南少林骨伤流派治疗膝骨关节炎用药规律 被引量:2
10
作者 葛海雅 张燕 +3 位作者 赖宇阳 刘新根 王和鸣 李楠 《福建中医药》 2020年第6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南少林骨伤流派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手工检索《林如高骨伤验方集》《林如高骨伤敷药法》《南少林骨伤秘方验案》等书籍中治疗KOA的验方,并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85首方剂,其中内... 目的探讨南少林骨伤流派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临床用药规律。方法手工检索《林如高骨伤验方集》《林如高骨伤敷药法》《南少林骨伤秘方验案》等书籍中治疗KOA的验方,并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85首方剂,其中内服方剂54首,外用方剂31首,累计使用中药193味。南少林骨伤流派治疗KOA主要以内服药为主,常配合使用外用药;所用药物归经以肝、脾、心、肾为主;使用频次最高的临床常用中药为当归、川芎、红花等19味药材。从支持度来看,关联度最高的中药组合是红花-当归、川芎-当归、甘草-当归、川芎-当归-甘草;聚类分析将中药共分为3个有效聚类群,分别是活血通络、补益肝肾类,活血化瘀、祛风清热除湿类,活血化瘀、温经止痛类。结论本研究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发现:南少林骨伤流派治疗KOA时用药可分为补益肝肾、祛风除湿、温经止痛、活血化瘀4类,并强调在辨证论治同时以活血化瘀之法贯穿于治疗始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少林骨伤流派 膝骨关节炎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与双侧皮质骨轨迹螺钉置入后腰椎生物力学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鄢来军 葛海雅 +3 位作者 周斌 糜大国 王鹏翔 李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969-1974,共6页
背景:皮质骨轨迹螺钉是一种新型的脊柱微创内固定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椎弓根螺钉具有创伤小、抗拔出力强的特点,对骨质疏松患者具有较强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但目前探讨应用皮质骨轨迹螺钉联合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固定术式的研究仍少见。目的... 背景:皮质骨轨迹螺钉是一种新型的脊柱微创内固定技术,相比于传统的椎弓根螺钉具有创伤小、抗拔出力强的特点,对骨质疏松患者具有较强的生物力学稳定性,但目前探讨应用皮质骨轨迹螺钉联合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固定术式的研究仍少见。目的:通过建立单纯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无螺钉固定(OLIF stand-alone)、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联合双侧椎弓根螺钉(OLIF+BPS)与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联合皮质骨轨迹螺钉(OLIF+CBT)3种有限元模型,评估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联合不同内固定方式对椎间融合器(cage)及L_(4-5)下终板的应力分布变化及腰椎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采集成人腰椎薄层CT图像,通过Mimics、Geomagic和SolidWorks软件建立3种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式有限元模型:OLIF stand-alone模型、OLIF+BPS模型及OLIF+CBT模型。通过Ansys workbench模拟施加人体屈伸、左右侧弯及左右旋转6种不同运动载荷,计算3种腰椎手术模型的cage和终板应力分布及腰椎活动度的变化差异,以比较3种手术方案对腰椎生物力学效应的影响。结果与结论:①成功构建OLIF stand-alone、OLIF+BPS及OLIF+CBT三种有限元模型;②OLIF+CBT模型在前屈、后伸、左右侧弯及左右旋转活动工况下,其活动度与OLIF stand-alone模型差异不大;③OLIF+CBT模型在屈伸、侧弯活动工况下,其cage最大应力小于OLIF stand-alone模型,且稍大于OLIF+BPS模型;在旋转活动工况下,相较其他两种模型,OLIF+CBT模型cage最大应力最大;(3)OLIF+CBT模型在各个运动载荷下,下终板最大应力均小于OLIF stand-alone模型,且稍大于OLIF+BPS模型;④结果表明,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联合皮质骨轨迹螺钉固定在保证腰椎活动度的前提下为融合节段椎体提供良好的稳定支撑,且具有相对较好的生物力学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椎间盘 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 皮质骨轨迹螺钉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龟鹿二仙胶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5
12
作者 耿秋东 葛海雅 +1 位作者 王和鸣 李楠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229-1236,共8页
背景:临床研究表明龟鹿二仙胶治疗骨关节炎效果显著,但其药理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文章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分析龟鹿二仙胶治疗骨关节炎的潜在靶点、作用网络及潜在机制。方法:文章借助TCMSP,BATMAN-TCM和TCMID数据库获取龟鹿二仙胶... 背景:临床研究表明龟鹿二仙胶治疗骨关节炎效果显著,但其药理机制尚不明确。目的:文章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分析龟鹿二仙胶治疗骨关节炎的潜在靶点、作用网络及潜在机制。方法:文章借助TCMSP,BATMAN-TCM和TCMID数据库获取龟鹿二仙胶的化学成分及对应靶点,OMIM,Gene Cards和Drug Bank数据库检索骨关节炎的已知疾病靶点;运用Perl语言将药物活性成分靶点与疾病靶点相映射得到龟鹿二仙胶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靶点,运用Cytoscape3.7.2软件构建“药物-化合物-靶点”作用网络,运用STRING软件构建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对所得PPI网络进行拓扑分析,筛选发挥治疗作用的关键成分与关键靶点;运用R语言对关键靶点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获知其潜在作用机制,构建龟鹿二仙胶“通路-靶点”,获知主要作用通路与靶点之间的关系。结果与结论:①文章预测得到龟鹿二仙胶治疗骨关节炎的有效成分69个,靶点201个,关键成分有槲皮素、山奈酚及β-谷甾醇等6个,关键靶点有白细胞介素6、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1和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等20个;②GO和KEGG分析结果显示,龟鹿二仙胶通过以上关键靶点,影响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白细胞介素17信号通路和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等13个主要通路,集中于调控炎症、软骨代谢、细胞凋亡与增殖等功能来发挥防治骨关节炎的作用;③结果证实,以上关键靶点和通路构建了龟鹿二仙胶防治骨关节炎的作用网络,其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治疗特点为龟鹿二仙胶进一步的基础研究以及临床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与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 软骨 网络药理学 生物信息学 靶点 成分 途径 代谢 细胞凋亡 炎症 中医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肿散外敷对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消肿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卢文亚 耿秋东 +5 位作者 葛海雅 李楠 黄剑云 吴天林 张纪浩 李昌宁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23期171-173,共3页
目的:研究消肿散的消肿镇痛作用及对急性软组织损伤修复进程的影响,为消肿散的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造模后,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即消肿散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随机分为4个小组,分别为1 d组、3 d组、6 d组、10 d组。消肿散组用消... 目的:研究消肿散的消肿镇痛作用及对急性软组织损伤修复进程的影响,为消肿散的临床运用提供依据。方法:造模后,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两组,即消肿散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随机分为4个小组,分别为1 d组、3 d组、6 d组、10 d组。消肿散组用消肿散外敷进行治疗,空白对照组用生理盐水外敷,将两组中的1 d组、3 d组、6 d组、10 d组分别于第1、3、6、10天分批处死,取损伤处肌肉组织,动态观察大鼠损伤程度评分及组织HE染色结果。结果:两组中的1 d组在损伤程度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成功。消肿散组中3 d组、6 d组、10 d组的损伤程度评分均低于空白对照组中3 d组、6 d组、10 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肿散组中3 d组、6 d组、10 d组的损伤修复进程均优于空白对照组中3 d组、6 d组、10 d组。结论:消肿散具有消肿镇痛,加快损伤肌肉组织修复的作用,能够加快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恢复,值得在临床加以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肿散 急性软组织损伤 筋伤 中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腓骨近端与胫骨高位截骨治疗膝骨关节炎有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黄泽灵 施珊妮 +3 位作者 何俊君 高弘建 葛海雅 洪振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2945-2952,共8页
目的:腓骨近端截骨术与胫骨高位截骨术临床治疗膝骨关节炎各存在不同的优势,但对于两种术式的选择尚不明确。文章系统评价腓骨近端截骨术对比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 目的:腓骨近端截骨术与胫骨高位截骨术临床治疗膝骨关节炎各存在不同的优势,但对于两种术式的选择尚不明确。文章系统评价腓骨近端截骨术对比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搜索腓骨近端截骨术对比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究。筛选文献后,对纳入文献进行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采用改良Jadad量表对纳入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质量进行评价,采用Newcastle-Ottawa Scale文献质量评价表评估纳入的队列研究的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研究结局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于异质性显著的指标,通过排除部分偏离森林图的文献降低异质性后再进行合并分析;同时绘制漏斗图分析纳入研究的发表偏倚。结果:①纳入文献13篇,包括中文文献12篇,英文文献1篇,共878例患者;②文献质量评价显示:9篇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中高质量文献4篇、低质量文献5篇,4篇回顾性队列研究中高质量文献3篇、低质量文献1篇;③Meta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目测类比评分(MD=0.07,95%CI:-0.05-0.20,P=0.25)、6个月目测类比评分(MD=0.03,95%CI:-0.16-0.21,P=0.78),术后3个月HSS评分(MD=-1.08,95%CI:-2.41-0.25,P=0.11)、6个月HSS评分(MD=-0.68,95%CI:-1.80-0.45,P=0.24)均无显著差异。但与胫骨高位截骨术组相比,腓骨近端截骨术组平均手术时间(MD=-36.76,95%CI:-38.20至-35.33,P<0.00001)、患者术中出血量(MD=-2.10,95%CI:-2.35至-1.84,P<0.00001)及住院时间(MD=-4.31,95%CI:-4.63至-3.98,P<0.00001)明显更少,且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更低(OR=0.46,95%CI:0.22-0.97,P=0.04)。结论:腓骨近端截骨术与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膝骨关节炎短期疗效相当,但腓骨近端截骨术可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临床上对于合并症较多、手术耐受力较差的患者,可优先选择腓骨近端截骨术。但由于受所纳入研究的质量及随访时间限制,尚需更多多中心、大样本且随访时间长的高质量临床研究予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腓骨 胫骨 胫骨平台 截骨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针灸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疗效Meta分析及选穴规律研究 被引量:13
15
作者 黄泽灵 施珊妮 +3 位作者 何俊君 高弘建 葛海雅 洪振强 《康复学报》 CSCD 2021年第4期341-350,共10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温针灸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KOA)的疗效,并分析其选穴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纳入温针灸对比其他疗法治疗阳虚寒凝型KOA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 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温针灸治疗阳虚寒凝型膝骨关节炎(KOA)的疗效,并分析其选穴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纳入温针灸对比其他疗法治疗阳虚寒凝型KOA的随机对照试验(RCTs)。检索时间自建库至2020年2月1日。结局指标包括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WOMAC骨关节炎指数、症状体征积分、总有效率。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筛选出文献、提取数据和纳入研究质量评价,质量评价根据Cochrane手册推荐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连续性变量采用均数差(MD)和95%CI表示,二分类变量采用风险比(OR)和95%CI表示。各纳入研究间异质性较小(I^(2)<5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各纳入研究间异质性显著(I^(2)≥50%),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收集纳入研究的温针灸选穴处方,利用Excel分析温针灸治疗阳虚寒凝型KOA的选穴规律。结果:纳入文献18篇,均为中文文献,共120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温针灸治疗后患者VAS评分[MD=-0.93,95%CI(-1.20,-0.67),P<0.00001]、WOMAC骨关节炎指数[MD=-8.91,95%CI(-12.58,-5.23),P<0.00001]、症状体征积分[MD=-2.39,95%CI(-3.79,-0.99),P=0.0008]均明显更低,而总有效率更高[OR=3.41,95%CI(2.27,5.13),P<0.00001]。纳入研究的18个腧穴处方共涉及腧穴22个,腧穴总使用频次为103次,使用频次较多腧穴分别是犊鼻、内膝眼、阳陵泉、足三里、梁丘、血海、鹤顶、阿是穴、关元、膝阳关等穴位。温针灸选穴主要集中在足阳明胃经、经外奇穴、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任脉等经络上。结论:温针灸可以有效改善阳虚寒凝型KOA患者关节疼痛、晨僵、功能障碍及肢冷畏寒等症状,临床有效率高。但下一步研究还需要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高质量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为温针灸治疗阳虚寒凝型KOA提供更可靠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阳虚寒凝 温针灸 Meta分析 选穴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芪骨胶囊含药血清对地塞米松诱导C2C12细胞萎缩的保护作用
16
作者 石金玉 杨宗睿 +2 位作者 葛海雅 郭海玲 詹红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3914-3921,共8页
目的观察芪骨胶囊含药血清对地塞米松诱导的C2C12肌管细胞萎缩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芪骨胶囊含药血清;体外培养C2C1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地塞米松组、10%空白血清组、10%芪骨胶囊含药血清组,给予相应药物处理48 h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再... 目的观察芪骨胶囊含药血清对地塞米松诱导的C2C12肌管细胞萎缩的保护作用。方法制备芪骨胶囊含药血清;体外培养C2C1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地塞米松组、10%空白血清组、10%芪骨胶囊含药血清组,给予相应药物处理48 h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再给予10μmol/L地塞米松继续培养24 h,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用2%马血清诱导C2C12细胞分化6~7 d,按上述分组干预肌管细胞,测量各组肌管细胞直径,Western blot法检测MyHC、MuRF-1、Atrogin-1及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加入PI3K抑制剂LY294002,测量肌管细胞直径,检测MuRF-1、Atorgin-1、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地塞米松组及空白血清组C2C12细胞活力降低(P<0.01),肌管细胞直径减少(P<0.01),MuRF-1、Atrogin-1蛋白表达升高(P<0.01),MyHC蛋白表达及PI3K、Akt、mTOR、FoxO3a磷酸化水平降低(P<0.01);与地塞米松组比较,芪骨胶囊含药血清组细胞活力升高(P<0.01),肌管细胞直径增加(P<0.01),MuRF-1、Atrogin-1蛋白表达降低(P<0.01),MyHC蛋白表达及PI3K、Akt、mTOR、FoxO3a的磷酸化水平升高(P<0.05,P<0.01)。芪骨胶囊含药血清联合LY294002干预后,芪骨胶囊含药血清的抗肌管萎缩效应消失(P<0.01),MuRF-1、Atorgin-1蛋白表达升高(P<0.01),而PI3K、Akt、mTOR、FoxO3a磷酸化水平降低(P<0.05,P<0.01)。结论芪骨胶囊含药血清能减轻地塞米松诱导的C2C12肌管细胞萎缩,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骨胶囊 C2C12成肌细胞 细胞萎缩 PI3K/AKT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峡部裂性与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腰椎退变程度的影像学比较研究
17
作者 鄢来军 葛海雅 +2 位作者 周斌 袁宏杰 詹红生 《中医正骨》 2023年第2期15-21,共7页
目的:比较峡部裂性与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的腰椎退变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3月在南通市中医院收治的170例腰椎滑脱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峡部裂性滑脱85例(峡部裂组)、退变性滑脱85例(退变组)。在腰椎侧位X线片上采用Meye... 目的:比较峡部裂性与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的腰椎退变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3月在南通市中医院收治的170例腰椎滑脱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峡部裂性滑脱85例(峡部裂组)、退变性滑脱85例(退变组)。在腰椎侧位X线片上采用Meyerding分级标准评估腰椎滑脱程度;在腰椎MRI上采用Pfirrmann分级标准评估椎间盘退变程度,采用Modic改变分级标准评估终板退变程度,采用Weishaupt分级标准评估关节突关节退变程度。比较2组患者的腰椎滑脱Meyerding分级、椎间盘Pfirrmann分级、终板Modic改变分级及关节突关节Weishaupt分级。结果:①腰椎滑脱Meyerding分级。峡部裂组腰椎滑脱MeyerdingⅠ度32例、Ⅱ度48例、Ⅲ度5例,退变组腰椎滑脱MeyerdingⅠ度59例、Ⅱ度26例;峡部裂组腰椎滑脱程度较退变组更严重(Z=-4.323,P=0.000)。②椎间盘Pfirrmann分级。峡部裂组椎间盘Pfirrmann Ⅲ级43例、Ⅳ级34例、Ⅴ级8例,退变组椎间盘Pfirrmann Ⅲ级33例、Ⅳ级47例、Ⅴ级5例;2组患者椎间盘退变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21,P=0.262)。③终板Modic改变分级。峡部裂组终板Modic0级18例、Ⅰ级7例、Ⅱ级46例、Ⅲ级14例,退变组终板Modic0级27例、Ⅰ级6例、Ⅱ级47例、Ⅲ级5例;峡部裂组终板退变程度较退变组更严重(Z=-2.051,P=0.040)。④关节突关节Weishaupt分级。峡部裂组关节突关节Weishaupt 0级2例、Ⅰ级27例、Ⅱ级33例、Ⅲ级23例,退变组关节突关节WeishauptⅠ级25例、Ⅱ级30例、Ⅲ级30例;2组患者关节突关节退变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40,P=0.254)。结论:峡部裂性腰椎滑脱患者与退变性腰椎滑脱患者的椎间盘与关节突关节退变程度相似,但前者的腰椎滑脱和终板退变程度较后者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滑脱 腰椎 椎间盘退化 放射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与肥胖相关骨关节炎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耿秋东 葛海雅 +1 位作者 王和鸣 李楠 《中医正骨》 2020年第5期39-42,共4页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常见的骨关节疾病,而肥胖是其重要的诱发因素之一。肠道菌群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通过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着宿主的健康状况。多项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通过与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常见的骨关节疾病,而肥胖是其重要的诱发因素之一。肠道菌群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通过与宿主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着宿主的健康状况。多项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通过与非特异性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影响肥胖相关OA的发生与发展。本文从肠道菌群失调、肠道菌群代谢产物、非特异性免疫3个方面对肠道菌群与肥胖相关OA关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肠道菌群 免疫 先天 肥胖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肿散对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PGE2、IL-6及IL-1β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卢文亚 耿秋东 +4 位作者 葛海雅 黄剑云 吴天林 张纪浩 李昌宁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0年第17期128-131,共4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动态观察消肿散对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PGE2、IL-6和IL-1β的表达量的影响,探讨该方治疗本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首先从50只大鼠中随机选出5只作为空白组,其余大鼠造模,造模后从中选出5只作为模型组进行模型鉴定。鉴定完成后... 目的本研究通过动态观察消肿散对大鼠血清中炎症因子PGE2、IL-6和IL-1β的表达量的影响,探讨该方治疗本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首先从50只大鼠中随机选出5只作为空白组,其余大鼠造模,造模后从中选出5只作为模型组进行模型鉴定。鉴定完成后将剩余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消肿散组和模型组,然后将这2组再随机分为4个小组:1 d组、3 d组、6 d组和10 d组,每个小组5只。给予消肿散组大鼠消肿散外敷,模型组生理盐水外敷,将2组大鼠于以上时相点分批处死并制作标本。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PGE2、IL-6和IL-1β的含量,最后统计分析数据。结果消肿散组与模型组大鼠血清中PGE2、IL-6和IL-1β的表达量均先上升,在第3天达到峰值,后下降直至第10天。干预1 d后,2组大鼠血清中以上炎症因子的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干预3 d后,与1 d组比较,2组大鼠血清中以上炎症因子的表达量均上升,且消肿散组低于模型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7、10 d后,2组均有明显降低,且消肿散组低于模型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消肿散所具有的消肿、镇痛等治疗作用,与其能降低血清中PGE2、IL-6和IL-1β等炎性因子的表达量有关,本课题为消肿散在临床推广运用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软组织损伤 消肿散 PGE2 IL-6 IL-1Β 动物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筋出槽、骨错缝”论治膝骨关节炎 被引量:1
20
作者 陆洁航 张旻 +5 位作者 李正言 潘富伟 汪正明 葛海雅 沈知彼 詹红生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55-759,共5页
基于“筋出槽、骨错缝”的发病机理,结合现代解剖学和生物力学,明确膝部“筋出槽”和“骨错缝”的特征性表现及两者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梳理现代研究中“筋出槽、骨错缝”与膝骨关节炎的关系,认为“筋出槽、骨错缝”是膝骨关节炎发生、... 基于“筋出槽、骨错缝”的发病机理,结合现代解剖学和生物力学,明确膝部“筋出槽”和“骨错缝”的特征性表现及两者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梳理现代研究中“筋出槽、骨错缝”与膝骨关节炎的关系,认为“筋出槽、骨错缝”是膝骨关节炎发生、发展的关键病机,据此提出以饮食起居为先导、以手法整骨诊治于外、以中药内服调达于内、以导引练功贯始终的中医药综合治疗膝骨关节炎策略,以期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筋出槽 骨错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