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光照强度下楠木属3个树种苗木的形态响应与适应 被引量:19
1
作者 葛永金 刘跃钧 +3 位作者 高伟 徐必 高月庭 倪荣新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9-114,共6页
设置100%光照(L100)、50%光照(L50)、20%光照(L20)3种处理,研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楠木属闽楠、浙江楠和紫楠3个树种苗木生长量和生物量积累和分配的影响。通过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1)3个树种的苗高和地径在适度遮荫(L50)条件下生长较好。... 设置100%光照(L100)、50%光照(L50)、20%光照(L20)3种处理,研究不同光照处理对楠木属闽楠、浙江楠和紫楠3个树种苗木生长量和生物量积累和分配的影响。通过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1)3个树种的苗高和地径在适度遮荫(L50)条件下生长较好。叶宽、单叶平均面积、比叶面积均表现为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减少的规律,各指标间则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2)在不同光照处理下,总生物量趋势较为一致,在适度的遮荫条件下(L50),总生物量随着光强升高而增加,但光强再高总生物量反而下降。(3)茎质量比和叶质量比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根质量比则随着光照强度增加而增加。苗木质量指数在50%光照处理下最高,表现出显著或极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楠 楠木属 光照环境 生物量分配 形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器苗质量评定指标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葛永金 朱锦茹 +2 位作者 江波 袁位高 沈爱华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12,22,共4页
对大叶樟、猴欢喜、木莲3种容器苗的多个形态指标进行测定,并研究其根系水势和根生长潜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容器苗地径和全苗干重与各形态指标间显著相关,是反映容器苗质量的重要形态指标;苗木根系水势和根生长潜力回归极显著,是苗木质... 对大叶樟、猴欢喜、木莲3种容器苗的多个形态指标进行测定,并研究其根系水势和根生长潜力的关系,结果表明,容器苗地径和全苗干重与各形态指标间显著相关,是反映容器苗质量的重要形态指标;苗木根系水势和根生长潜力回归极显著,是苗木质量评价重要的生理指标和活力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器苗 形态指标 生理指标 活力指标 根系水势 根生长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阔叶树容器育苗关键技术研究 被引量:54
3
作者 朱锦茹 江波 +3 位作者 袁位高 沈爱华 葛永金 刘剑阁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728-733,共6页
以容器育苗为研究方向,以乳源木莲、深山含笑、大叶樟、猴欢喜等阔叶树种为试验材料,开展了育苗轻型基质、育苗容器规格、阔叶树容器苗出圃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轻型基质J16最有利于苗木根系生长,其根量最大,苗高生长最快。... 以容器育苗为研究方向,以乳源木莲、深山含笑、大叶樟、猴欢喜等阔叶树种为试验材料,开展了育苗轻型基质、育苗容器规格、阔叶树容器苗出圃质量评价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轻型基质J16最有利于苗木根系生长,其根量最大,苗高生长最快。容器规格在育苗初期对苗木生长影响不大,但随着苗木的逐渐生长,不同规格容器的苗木各指标差异增大。从容器苗各形态指标间的相关性、生理指标及活力指标等方面分析,构建以外观特征、地径、苗高、高径比、>2 cm长Ⅰ级侧根数、全苗干重、根系水势、根生长潜力(RGP)为阔叶树容器苗质量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提出了大叶樟等3个阔叶树种容器苗的出圃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阔叶树 容器育苗 轻型基质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生态公益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4
作者 葛永金 袁位高 +3 位作者 江波 杜天真 朱锦茹 沈爱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28-832,共5页
通过对222个固定样地土壤跟踪调查及对79个针阔混交林的典型样地资料分析表明,随着林分年龄的延长,土壤容重、毛管持水量等物理性质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土壤营养成份则各因素表现各异,其中有机质含量随林龄的增长而提高;全氮、水... 通过对222个固定样地土壤跟踪调查及对79个针阔混交林的典型样地资料分析表明,随着林分年龄的延长,土壤容重、毛管持水量等物理性质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土壤营养成份则各因素表现各异,其中有机质含量随林龄的增长而提高;全氮、水解性氮在幼龄林阶段有所提高,中龄阶段则下降,成熟阶段又提高;全磷、速效磷、速效钾则在成过熟林时有下降的趋势。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水解性氮等主要土壤化学性能指标与针阔混交林中树种比例有密切关系,土壤有机质以针叶树占乔木总数的40%~60%时最高,平均林地土壤有机质达到36.6917g/kg,全氮、水解性氮、全磷和速效磷含量则以针叶树种占20%~40%时最高,分别为1.4612g/kg、158.9926mg/kg、0.3634g/kg、2.7451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 全氮 水解性氮 全磷 速效磷 速效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重点公益林生物量模型研究 被引量:63
5
作者 袁位高 江波 +2 位作者 葛永金 朱锦茹 沈爱华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共5页
根据浙江省重点公益林的森林群落和树种分布特点,在全省200多万hm2重点公益林范围内共设置854个典型样地,样地根据气候区、立地条件、林分类型、群落结构、林龄等因素综合布设,实测样株生物量,利用树木各分量生物量之间存在相对生长关系... 根据浙江省重点公益林的森林群落和树种分布特点,在全省200多万hm2重点公益林范围内共设置854个典型样地,样地根据气候区、立地条件、林分类型、群落结构、林龄等因素综合布设,实测样株生物量,利用树木各分量生物量之间存在相对生长关系,乔木以树高、胸径、枝下高为变量构建各分量生物量模型通式,下木层以地径和株数构建单位面积生物量,草本层则以盖度和高度构建生物量模型,共构建了松类、杉类、硬阔(Ⅰ、Ⅱ)、软阔、毛竹、杂竹、灌木(下层木)、草本9组主要树种(组)生物量模型,模型测算因子简单易得,经评价和检验,各模型均具有较好的拟合精度和预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生物量 模型 构建 公益林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重点公益林松类生物量模型研究 被引量:14
6
作者 应宝根 袁位高 +3 位作者 葛永金 江波 朱锦茹 沈爱华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共5页
根据浙江省森林群落和树种分布特点,在浙江省200万hm2重点公益林范围内,按气候区、林分类型、林龄组成、立地条件、林分组成等设置松类树种(包括马尾松、黄山松、湿地松、华南松和火炬松)典型样地122个,实测标准木255株。通过相关分析表... 根据浙江省森林群落和树种分布特点,在浙江省200万hm2重点公益林范围内,按气候区、林分类型、林龄组成、立地条件、林分组成等设置松类树种(包括马尾松、黄山松、湿地松、华南松和火炬松)典型样地122个,实测标准木255株。通过相关分析表明,树干干重、木材干重、皮干重、枝干重、冠干重、根干重与胸径和树高的相关系数较大,其冠干重、枝干重、叶干重则与胸径和树高以及枝下高有较大的相关系数,从变量得到的简洁性和准确性考虑,经不同模型的拟合和检验,确定了松类生物量各器官的独立模型,总量、木材、树皮、树根、树干的模型结构为W=c1Dc2Hc3,树叶、树枝、树冠的模型结构为W=c1Dc2Lc3;拟合了浙江省重点公益林松类生物量各器官及总量的独立模型和相容性模型,经检验,各模型均具有较好的拟合精度和预估水平,样本总体预估精度指标(P%)在多数分量中以相容性模型最高,而且相对误差绝对值指标(E2%)最小,总量、木材,树干、树皮的预估精度超过了独立模型,其他分量仍保持了独立模型的水平;而且相对误差绝对值均略高于或等于独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模型 公益林 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翅荚木地理种源苗期遗传性状变异 被引量:16
7
作者 柳新红 何小勇 +2 位作者 袁德义 王军峰 葛永金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14-819,共6页
对采自翅荚木主要分布区的9个种源进行了苗期试验,结果表明:翅荚木苗期叶片小叶宽度、长度和面积存在极显著差异,并与种子的大小和千粒质量相关;不同种源间的苗高、地径及苗木生物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翅荚木苗木喜阳耐高温,7—8月地径... 对采自翅荚木主要分布区的9个种源进行了苗期试验,结果表明:翅荚木苗期叶片小叶宽度、长度和面积存在极显著差异,并与种子的大小和千粒质量相关;不同种源间的苗高、地径及苗木生物量之间没有显著差异;翅荚木苗木喜阳耐高温,7—8月地径生长量占全年的47.38%-51.90%,高生长量占全年的62.82%-69.06%。因此,抗寒性等特异性状的选择应该成为翅荚木种源选择的重点,单株选择是培育速生良种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荚木 苗期性状 遗传变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套种不同作物对油茶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8
作者 高伟 袁德义 +3 位作者 葛永金 何小勇 唐静 杨斐翔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9-13,共5页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油茶套种旱稻、油茶套种中药材、油茶单作3种处理下‘长林4号’油茶无性系的光合作用日变化以及光响应曲线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种处理下的油茶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典型的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油茶套种旱稻、油茶套种中药材、油茶单作3种处理下‘长林4号’油茶无性系的光合作用日变化以及光响应曲线进行测定。结果表明:3种处理下的油茶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典型的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9:00-10:00达到最大值;3种处理下的油茶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日变化规律与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规律基本相同,亦呈双峰曲线,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i)的日变化进程大致呈"V"型;套种旱稻、套种中药材、单作处理的油茶光补偿点分别为8、11和14μmol·m-2·s-1,光饱和点分别为792、748、664μmol·m-2·s-1,这表明3种处理下的油茶对光强的适应范围大小为套种旱稻>套种中药材>油茶单作;非直角双曲线拟合后套种旱稻、套种中药材、单作处理的油茶最大净光合速率分别为13.3、12.3、10.6μmol·m-2·s-1,说明在高光条件下,套种旱稻和中药材都能提高油茶的光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种 油茶 光合作用 光响应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南次生阔叶林群落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卢刚 沈爱华 +4 位作者 张健 葛永金 袁位高 江波 朱锦茹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6-40,共5页
浙南次生阔叶树种资源丰富,常见的自然恢复乔木阔叶树种达60余个,频度大于10%的有青冈、木荷、苦槠、白栎、甜槠、枫香、红楠、野漆、栲树、樟、冬青、檫木、野柿和杨梅14个;但树种总量较为集中,其中青冈、木荷、苦槠和白栎4个树种的立... 浙南次生阔叶树种资源丰富,常见的自然恢复乔木阔叶树种达60余个,频度大于10%的有青冈、木荷、苦槠、白栎、甜槠、枫香、红楠、野漆、栲树、樟、冬青、檫木、野柿和杨梅14个;但树种总量较为集中,其中青冈、木荷、苦槠和白栎4个树种的立木总量占全部阔叶树种的65.14%。天然恢复条件下林分一般由1~5个乔木树种组成,其中乔木树种4个以下的占48.3%,乔木阔叶树种4个以下的占乔木树种4个以下的57.4%,只有10%的样地乔木树种数量超过10个;单位面积的乔木树种在3000株/hm2以下的占89.9%,不足2000株的占78.7%,1000株以下的占32.6%。根据各样地乔木层主要树种的重要值,浙南次生常绿阔叶林中青冈、苦槠、木荷、甜槠、枫香、石栎、米槠等种群为群落的优势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阔叶林 群落结构特征 浙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西南油茶林下胡枝子生物量和营养元素含量的分析
10
作者 王杰芬 吴国华 +3 位作者 汤啸峰 钟张胜 钱其霞 葛永金 《陕西林业科技》 2024年第5期18-22,共5页
胡枝子作为一种常见的豆科蜜源植物,青草产量高,养分元素丰富,可作为绿肥使用,与油茶套作可以提高油茶产量。通过对油茶林下胡枝子的生物量及元素累积情况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指导胡枝子作为绿肥的推广应用。采用随机取样,全挖取法,收... 胡枝子作为一种常见的豆科蜜源植物,青草产量高,养分元素丰富,可作为绿肥使用,与油茶套作可以提高油茶产量。通过对油茶林下胡枝子的生物量及元素累积情况的研究,有助于进一步指导胡枝子作为绿肥的推广应用。采用随机取样,全挖取法,收集试验材料,用Excel整理数据,用SPSS软件对胡枝子各器官生物量进行线性和非线性分析和元素累积分析,从而得到各器官生物量最优模型。结果表明:单株胡枝子各器官生物量(M)均与株高(H)构建最优模型分别为:M_(1)=-9.023×10^(-5)H^(3)-0.008 H^(2)-0.186H+1.360、M_(2)=0.078H-0.188、M_(3)=-4.486×10^(-5)H^(3)+0.004 H^(2)-0.087H+0.647、M_(4)=0.01 H^(2)-0.24H+1.788、M_(5)=0.078H-0.188、M_(6)=0.0013 H^(2)-0.298H+2.273。胡枝子中元素累积顺序为:N>K>Ca>P>Mg>Fe>Mn>Zn>Cu,总的趋势为Cu、Fe元素在根组织中含量较高,N、P、K、Mn、Ca、Mg、Zn元素在叶组织中较高。单株胡枝子总干质量为1.07 g·株^(-1),估算每产1 kg胡枝子可累积N、P、K、Fe、Ca、Mg、Cu、Zn、Mn的量分别为49.34、4.04、19.5、2.98、16.02、4.19、34.32、163.11、988.75 mg。通过对油茶林下胡枝子各器官生物量模型的构建以及元素累积的分析,为提高套种油茶林下胡枝子产量,获得更好地经济效益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枝子 生物量 数学模型 回归分析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褂木等3个树种人工林生长量及生物量调查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葛永金 练发良 +4 位作者 王军峰 雷珍 柳新红 张健 严国琴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55-58,共4页
对丽水市白云山人工林群落设置标准样地进行生长量和生物量调查。林分径阶分析显示,20年生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和24年生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径阶集中在14~18 cm,径阶分布较集中,22年生日本冷杉(Abies firma)径阶具明... 对丽水市白云山人工林群落设置标准样地进行生长量和生物量调查。林分径阶分析显示,20年生马褂木(Liriodendron chinense)和24年生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径阶集中在14~18 cm,径阶分布较集中,22年生日本冷杉(Abies firma)径阶具明显的双峰结构,林分总蓄积为马褂木(347.62 m3/hm2)>日本冷杉(175.31 m3/hm2)>福建柏(127.79 m3/hm2);连年生长量分析表明,马褂木胸径的连年生长高峰在第8~12年,在第10年达到最高峰,福建柏分别在第12年和第16年出现2个生长高峰,马褂木前期生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2个树种,但之后生长速度下降较快。马褂木人工林生物量比福建柏人工林高176.61%、比日本冷杉人工林高42.15%。在各人工林乔木层总生物量中,干材(包括树皮)最大,其中尤以马褂木干材比重最大,为68.43%,对以收获木材为主要经营目标的人工林来说,马褂木相对于福建柏和日本冷杉,具有较大的木材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褂木 人工林 生长量 生物量 径阶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楠地理分布格局及其气候特征研究 被引量:55
12
作者 葛永金 王军峰 +1 位作者 方伟 叶荣华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49-753,761,共6页
闽楠是我国特有的一个珍贵用材树种与优良观赏树种,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观赏价值,在研究中,通过文献检索和实地调查的方法,对闽楠的天然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重点分析天然分布区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闽楠主要分布在24.... 闽楠是我国特有的一个珍贵用材树种与优良观赏树种,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观赏价值,在研究中,通过文献检索和实地调查的方法,对闽楠的天然分布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重点分析天然分布区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闽楠主要分布在24.18°~30.29°N,106.2°~121.51°E,海拔在40~1 220 m,分布区的气候特征为年平均温度最适范围为16.45~20.55℃,平均值为18.50℃;最高月均温最适范围为26.56~30.04℃,平均值为28.30℃;最低月均温最适范围为4.88~10.55℃;温暖指数最适范围为140.42~184.91℃;寒冷指数最佳范围为-1.96~0.23℃。年降水量平均值为1 505.65 mm,年蒸腾量平均值为979.57 mm,湿润指数为9.31,属于湿润、潮湿的范围,闽楠生境条件温暖而湿润。通过主成分分析,找出了影响闽楠地理分布的主要因子,各因子按照影响大小的排列次序依次为:热量因子、降水因子、低温因子、高温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楠 地理分布 气候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翅荚木种源苗期性状地理变异及早期选择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柳新红 葛永金 +3 位作者 王军峰 何林 练发良 雷珍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1-65,共5页
翅荚木7个地理种源存在丰富的变异,苗木高生长和径生长存在显著差异,通过1年的苗期试验,初步筛选出苗期表现较好的翅荚木中南种源和翅荚木草坪乡种源,两者的地径遗传增益均在15%以上。同时苗期生长调查表明,翅荚木各种源苗期高生长在前... 翅荚木7个地理种源存在丰富的变异,苗木高生长和径生长存在显著差异,通过1年的苗期试验,初步筛选出苗期表现较好的翅荚木中南种源和翅荚木草坪乡种源,两者的地径遗传增益均在15%以上。同时苗期生长调查表明,翅荚木各种源苗期高生长在前期(6月份)相对缓慢,高生长差异主要表现在8月份,多数种源在8、9月份出现苗高生长峰值,10月中下旬后几乎停止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翅荚木 种源 生长性状 早期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密度山地速生工业原料林生物量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柳新红 吴林森 +2 位作者 王军峰 葛永金 谢建秋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4-18,共5页
通过对4年生马褂木、邓恩桉、杜英3个树种不同密度条件下山地林分生物量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①4年生林分平均胸径5.08cm,树高4.96m,蓄积25.52m^3/hm^2;平均单株生物量4.18k,其中树干2.95kg,树皮0.36kg,树枝0.73kg,树... 通过对4年生马褂木、邓恩桉、杜英3个树种不同密度条件下山地林分生物量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①4年生林分平均胸径5.08cm,树高4.96m,蓄积25.52m^3/hm^2;平均单株生物量4.18k,其中树干2.95kg,树皮0.36kg,树枝0.73kg,树叶O.20kg;林分平均总生物量达到16.98t/hm^2,其中树干10.43t/hm^2,树皮1.29t/hm^2,树枝2.25t/hm^2,树叶0.71t/hm^2,凋落物2.53t/hm^2②不同密度不同树种的林分生物量存在极显著差异,1.0m×1.8m密度极显著大于其它密度,马褂木极显著大于其它树种。1.0m×1.8m密度的马褂木林分生物量达到41.71t/hm^2极显著大于其它林分,可以作为山地短轮伐期工业原料林的主要经营模式;③在空间分布上,山地工业原料林单株生物量由基部向上逐渐减少,呈塔形分布,树干和树皮生物量主要集中在树体的1/2树高以下,枝叶主要集中在中间区段,马褂木在3~6m树高处,邓恩桉在3~5m树高处,杜英在1~4m树高处,是整个林分光合作用的主要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量 林分密度 工业原料林 马褂木 邓恩桉 杜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仓储后熟处理对油茶鲜果果蒲性状与茶油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葛永金 曾海勇 +3 位作者 程亚平 黄旭波 张建 胡秋涛 《浙江林业科技》 2021年第5期95-98,共4页
2019年10月24日,采集‘长林40号’油茶Camellia oleifera果,设置油茶鲜果不同仓储层高(10 cm、20 cm、30 cm)和仓储时间(5 d、10 d、15 d),测定油茶鲜果的开裂程度、霉变率、含水率和油茶籽的出油率、出油品质等指标,研究不同的仓储后... 2019年10月24日,采集‘长林40号’油茶Camellia oleifera果,设置油茶鲜果不同仓储层高(10 cm、20 cm、30 cm)和仓储时间(5 d、10 d、15 d),测定油茶鲜果的开裂程度、霉变率、含水率和油茶籽的出油率、出油品质等指标,研究不同的仓储后熟处理方法对油茶鲜果脱壳效果和油茶籽出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油茶鲜果的开裂程度、霉变率及油茶籽的出油率均有较大的影响,但对油茶籽的含水率和出油品质的影响不大,其中仓储高度为10 cm、仓储时间为15 d时,油茶果蒲的未开率从未处理对照(CK)的73.3%显著下降至15%,半开率从CK的6.7%上升至26.7%~35.0%,全开率则从CK的0上升至26.7%~28.3%,果蒲霉变率为3.3%,但鲜籽均未发现霉斑,油茶籽出油率从CK的33.07%显著上升至40.49%。建议在生产实践中推广应用仓储高度为10 cm、仓储时间为15 d的油茶果蒲仓储后熟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鲜果 后熟 仓储 开裂程度 出油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楠栽培气候区划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葛永金 胡桂萍 +3 位作者 刘跃钧 沈爱华 王军峰 何小勇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85-888,共4页
利用中国气象局1971-2000年地面气象数据,应用Gr ADS软件,绘制闽楠年均温、最冷月均温及年降水量气候等单个因子的气候区划图,并将其叠加,形成闽楠气候区划图,气候区划结果表明,闽楠适宜栽培区在北纬24°-30°,东经110°-12... 利用中国气象局1971-2000年地面气象数据,应用Gr ADS软件,绘制闽楠年均温、最冷月均温及年降水量气候等单个因子的气候区划图,并将其叠加,形成闽楠气候区划图,气候区划结果表明,闽楠适宜栽培区在北纬24°-30°,东经110°-123°呈长方形分布,包括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广东省北部、湖南省中南部,以及江西省和浙江省南部地区和福建中部以北等区域。较适宜栽培区包括浙江省和湖南省北部,安徽省、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和福建省等省南部地区。闽楠年均温最低线以南为潜在引种区,以北地区则为闽楠不适宜引种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楠 气候特征 气候区划 适宜栽培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柏在浙江中山地区的生长量检测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孟广 葛永金 +6 位作者 刘日林 林加法 朱锦茹 陈利娟 沈爱华 焦洁洁 袁位高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15,共3页
通过设置标准地,选择标准木,对日本扁柏、日本花柏和日本香柏等柏木树种生长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3个树种胸径在造林后3~4 a基本没有生长,日本扁柏、日本花柏胸径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相交于造林后8~9 a,日本香柏则是... 通过设置标准地,选择标准木,对日本扁柏、日本花柏和日本香柏等柏木树种生长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3个树种胸径在造林后3~4 a基本没有生长,日本扁柏、日本花柏胸径连年生长量曲线与平均生长量曲线相交于造林后8~9 a,日本香柏则是在造林后11~12 a,其连年生长量开始低于平均生长量,造林后8~15 a是胸径生长的旺盛期,应在造林10 a左右进行间伐。(2)树高生长量均在造林10 a内增长迅速,其旺盛生长期为造林后5~10 a,3个树种的连年生长量曲线和平均生长量曲线相交于造林后9~11 a。(3)材积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在早期生长缓慢,在造林0~20 a生长速度较为一致,而在造林20 a后,日本花柏材积连年生长量明显大于另外2个树种,解析木材积从小到大依次为日本扁柏(0.248 7 m3)、日本香柏(0.253 6 m3)、日本花柏(0.317 2m3)。(4)造林35 a后,3个树种林分均未到达成熟期,应对林分进行抚育管理等措施,达到培育柏木大径材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扁柏 日本花柏 日本香柏 生长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鲜果采收与初加工机械装备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6
18
作者 袁超哲 黄旭波 +4 位作者 王洪艳 张文福 袁少飞 葛永金 张建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2年第5期4-8,13,共6页
介绍了油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对油茶鲜果采收机械、脱蒲机械、油茶籽干燥机械分别进行了详细阐述,分析了当前油茶鲜果机械化采收和采收后机械化初加工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油茶 采收 脱蒲 干燥 初加工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茶幼林复合经营系统中3种农作物的生长节律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志伟 龙梦琪 +2 位作者 何小勇 葛永金 张日清 《浙江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2-57,共6页
2012年3月在浙江丽水市龙泉市兰巨乡仙仁村土地整理后种植1年生油茶(Camelliaoleifera)嫁接苗,2015年5月分别套种落花生(Arachishypogaea)、大豆(Glycinemax)和稻(Oryzasativa)。7月起采用整株挖掘取样法和图像分析法,测定生... 2012年3月在浙江丽水市龙泉市兰巨乡仙仁村土地整理后种植1年生油茶(Camelliaoleifera)嫁接苗,2015年5月分别套种落花生(Arachishypogaea)、大豆(Glycinemax)和稻(Oryzasativa)。7月起采用整株挖掘取样法和图像分析法,测定生长期套种农作物的生物量,分析其生长节律。结果表明,3种农作物高度最高为稻,收获时可达150.23cm;生物量累积最高为大豆,收获时达769g;单株根系长度、须根总长、根表面积最大值均为大豆,收获时分别为33.33cm,875.04cm,174.34cm2。3种农作物中大豆具有最佳的根系以应对油茶幼林复合系统中潜在的根系竞争,且大豆根系腐化后可提高油茶幼林的耕性;3种作物生物量在器官中的积累规律趋于一致,茎和叶所占生物量最高,可达61.6%~68%;根所占生物量最低,约占总生物量的6.6%~1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茶幼林 复合经营系统 生长节律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花黄精根茎生长规律及产量的回归与通径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刘跃钧 王声淼 +5 位作者 吴应齐 姚理武 蒋燕锋 谢建秋 葛永金 朱虹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727-2732,共6页
目的:探讨锥栗林下种植第二年多花黄精根茎生长规律及气候因子与根茎产量的相关性,提出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方法:通过具体调查观测根茎重量变化和有效新芽个数及新芽长度生长等情况,分析研究锥栗林下种植第二年多花黄精1龄级根茎生长... 目的:探讨锥栗林下种植第二年多花黄精根茎生长规律及气候因子与根茎产量的相关性,提出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方法:通过具体调查观测根茎重量变化和有效新芽个数及新芽长度生长等情况,分析研究锥栗林下种植第二年多花黄精1龄级根茎生长规律。将气候条件与多花黄精根茎增重量进行回归分析,揭示其相关性。结果:(1)多花黄精根茎生长期分为缓慢生长期、快速生长期、越冬休眠期三个阶段。根茎缓慢生长期在2月中旬至4月下旬和10月上旬至12月下旬,根茎增重量占全年增重量的13.47%;快速生长期为5月上旬至9月下旬,根茎增重量占全年增重量的86.53%,根茎生长高峰期分别出现在6月中下旬和8月中下旬,高峰期根茎增重量占全年增重量的25.46%;越冬休眠期为次年1月初至2月上旬。(2)根茎新芽生长期分为新芽萌发期和稳定期。新芽萌发期在4月中旬至6月中下旬,新芽最早萌发时间与开花时间基本同步,种植第二年的1龄级根茎平均萌发新芽数可达3.3个;新芽稳定期从7月初至12月底,除个别根茎外,绝大多数根茎不再萌发新芽。(3)有效积温(X_1)、降雨量(X_2)、日照时数(X_3)与多花黄精根茎生长量(Y)均呈极显著性相关(P<0.001),最优回归方程为:Y=7.9711+0.0456X_1-0.0356X_2-0.1061X_3,有效积温对多花黄精根茎增重量的贡献率为99.36%。结论:降雨量、日照时数通过有效积温的间接作用后均能显著提高多花黄精根茎产量。在有效积温6 587.10℃、年降雨量1 501.80 mm、年日照时数1 364.61 h的气候条件下,林下种植多花黄精第二年根茎产量能增加1.0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花黄精 根茎 新芽 生长规律 气候因子 产量 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