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种植密度对花生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2
1
作者 葛再伟 杨丽英 《花生学报》 2002年第3期33-35,共3页
对法国CIRAD和中国云南的高产栽培方案进行的比较试验表明,花生在不同种植密度下,农艺性状和产量有不同变化,种植密度对群体产量有显著影响。在云南,花生产量达2500.0~3083.3kg/hm2时,花生高产群体密度以27万株/hm2为宜。
关键词 生育 花生 种植密度 农艺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外花生种质资源引种鉴定 被引量:3
2
作者 葛再伟 张庆滢 杨丽英 《植物遗传资源科学》 CSCD 2002年第1期28-30,共3页
从法国国际农艺发展研究中心(CIRAD)引入33份花生种质资源,对它们的主要农艺性状、品质、抗性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观察鉴定,筛选出高产种质(单株生产力大于60g)17份,蛋白质含量高种质(大于30%)5份,粗脂肪含量高种质(大于50%)15份。
关键词 花生 法国种质资源 引种 农艺性状 抗性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花生种质资源的鉴定与筛选 被引量:2
3
作者 葛再伟 杨丽英 +1 位作者 赵林 周启 《花生科技》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8-21,共4页
对云南省搜集保存的266份花生种质资源的生育期、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主要经济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了鉴定和评价,初步筛选出早熟种质77份、高产种质52份、高脂肪含量种质68份、高贮藏性种质23份、抗叶斑病种质40份,... 对云南省搜集保存的266份花生种质资源的生育期、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主要经济性状和品质性状进行了鉴定和评价,初步筛选出早熟种质77份、高产种质52份、高脂肪含量种质68份、高贮藏性种质23份、抗叶斑病种质40份,为我省早熟、高产、优质、耐贮、抗病的花生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亲本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种质资源 鉴定 筛选 育种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松塔牛肝菌属中国一新记录种——黄纱松塔牛肝菌(英文) 被引量:2
4
作者 葛再伟 杨祝良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3-144,共2页
关键词 松塔牛肝菌属 中国 记录种 黄纱松塔牛肝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花生种质资源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葛再伟 杨丽英 +1 位作者 赵林 周启 《花生学报》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200-202,共3页
从50 年代至今,云南收集、保存了省内外花生种质资源266 份,通过鉴定、筛选出了一批优异资源供研究利用,建立了云南花生种质资源数据库,为云南省花生新品种的选育提供了材料和科学依据。
关键词 花生 种质资源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新品种“桂花17”引种鉴定及利用研究
6
作者 葛再伟 杨丽英 +3 位作者 杨宗飞 张水云 魏生广 王凤明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4-75,共2页
引种鉴定及利用研究表明 :“桂花 17”常规栽培 6 6 7m2 产量可达 170 kg,比对照 6 6 7m2 增产 31kg,增产率 2 2 %以上。在云南省利用面积达 185
关键词 花生 引种 鉴定 利用 桂花17品种 云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LEUR11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
7
作者 葛再伟 杨丽英 《云南农业》 2002年第5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FLEUR11 特征特性 高产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植花生如何选择理想品种
8
作者 葛再伟 《农村实用技术》 1999年第3期61-61,共1页
关键词 花生品种 高产稳产 生育期 市场需求 云南省 抗逆性强 蛋白质含量 地理环境 生产状况 气候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足自身优势 发展云南花生生产 被引量:3
9
作者 葛再伟 《花生科技》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0-12,19,共4页
本文探讨了目前云南省花生生产在市场、自然条件、产量及技术等方面存在的潜力和优势,提出了发展云南花生生产的措施和途径。
关键词 云南 花生生产 潜力 优势 途径
全文增补中
云南花生种质丰产性和品质性状的改良潜力 被引量:6
10
作者 杨丽英 陈进 葛再伟 《花生学报》 2002年第1期33-36,共4页
利用改良潜力公式推算云南省现有的 2 66份花生栽培种种质 ,花生的丰产性改良潜力大于品质性状的改良潜力。在花生种质丰产性改良潜力中 ,单株生产力改良潜力 >单株果数改良潜力 >百果重改良潜力。在品质性状的改良潜力中 ,油酸 ... 利用改良潜力公式推算云南省现有的 2 66份花生栽培种种质 ,花生的丰产性改良潜力大于品质性状的改良潜力。在花生种质丰产性改良潜力中 ,单株生产力改良潜力 >单株果数改良潜力 >百果重改良潜力。在品质性状的改良潜力中 ,油酸 /亚油酸比的改良潜力 >油酸的改良潜力 >亚油酸的改良潜力 >含油量的改良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丰产性 品质性状 改良潜力 花生种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木薯淀粉加工质量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丽英 K.Sriroth +1 位作者 K.Piyachomkwan 葛再伟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2002年第3期38-39,45,共3页
主要研究了淀粉提取过程中 ,削皮 ,水洗 ,干燥温度对淀粉纯度 ,白度和糊化粘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削皮、水洗和干燥温度影响淀粉白度、纯度和淀粉糊化粘度。在相同水洗次数 (1次 )和相同干燥温度 (5 0℃ )下 ,未削皮的淀粉样品色发... 主要研究了淀粉提取过程中 ,削皮 ,水洗 ,干燥温度对淀粉纯度 ,白度和糊化粘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削皮、水洗和干燥温度影响淀粉白度、纯度和淀粉糊化粘度。在相同水洗次数 (1次 )和相同干燥温度 (5 0℃ )下 ,未削皮的淀粉样品色发灰 ,但具有比削皮处理高的峰值粘度、95℃最后粘度、5 0℃时粘度、峰值降和持久性。在已削皮和相同干燥温度 (5 0℃ )下 ,淀粉水洗次数增加 ,不但增加淀粉纯度 ,而且提高淀粉性能 ,如提高峰值粘度、95℃最后粘度、5 0℃时粘度、持久性和糊化温度。不同干燥温度对淀粉白度无影响 ,但纯度随干燥温度的增加而稍稍增加。通常高的干燥温度有高的峰值粘度、95℃最后粘度、峰值降、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加工质量 白度 纯度 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削皮、水洗和干燥温度对木薯淀粉纯度和淀粉糊化粘度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丽英 KSriroth +1 位作者 KPiyachomkwan 葛再伟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2年第3期57-60,共4页
木薯在热带地区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木薯淀粉的品质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本项研究着重探讨淀粉提取过程中 ,削皮、水洗、干燥温度对淀粉纯度、白度和淀粉糊化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未削皮的淀粉样品色发灰 ,但具有比削皮处理高的峰... 木薯在热带地区是碳水化合物的主要来源。木薯淀粉的品质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本项研究着重探讨淀粉提取过程中 ,削皮、水洗、干燥温度对淀粉纯度、白度和淀粉糊化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未削皮的淀粉样品色发灰 ,但具有比削皮处理高的峰值粘度、95℃最后粘度、5 0℃时粘度、峰值降和持久性。增加水洗次数 ,不但能增加淀粉纯度 ,还可提高淀粉高峰值粘度、95℃最后粘度、5 0℃时粘度、持久性和糊化温度。不同干燥温度对淀粉白度无影响 ,但淀粉纯度随干燥温度的提高而稍稍增加。通常高的干燥温度有高的峰值粘度、95℃最后粘度、峰值降、5 0℃时粘度和持久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质 削皮 水洗 干燥温度 木薯淀粉 纯度 糊化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木薯的生产和加工利用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杨丽英 葛再伟 《木薯精细化工》 2001年第4期32-36,共5页
木薯是云南省除马铃薯、红薯外第三大薯类作物。本文首先介绍了云南省木薯生产状况,包括云南木薯种植历史、种植地区、自然条件,总产、单产和品种状况,其次,概括了木薯的加工和利用状况,重点介绍了木薯饲料工业和淀粉工业。最后讨... 木薯是云南省除马铃薯、红薯外第三大薯类作物。本文首先介绍了云南省木薯生产状况,包括云南木薯种植历史、种植地区、自然条件,总产、单产和品种状况,其次,概括了木薯的加工和利用状况,重点介绍了木薯饲料工业和淀粉工业。最后讨论了云南木薯生产和加工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机会,并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木薯 生产 加工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简易的花生贮藏方法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丽英 柳志玲 葛再伟 《花生科技》 2001年第2期19-22,共4页
以珍珠豆型花生品种狮选 3号为材料 ,用生石灰作干燥剂 ,瓦罐及木箱作保存容器 ,通过 3年观察其含水量 ,发芽率 ,发芽势的变化 ,找到一种简单 。
关键词 花生 种子 贮藏 含水量 发芽率 发芽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鬼笔腹菌在东亚首次发现(英文)
15
作者 杨祝良 葛再伟 《云南植物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47-150,共4页
根据采自我国四川的材料和对模式标本的研究,对鬼笔腹菌(Phallogaster saccatus)的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附有插图。该种所隶属的鬼笔腹菌属(Phallogaster)为一个单型属,在东亚为首次报道。其主要特征是包被单层,表面有不规则的下陷,成... 根据采自我国四川的材料和对模式标本的研究,对鬼笔腹菌(Phallogaster saccatus)的特征进行了详细描述,并附有插图。该种所隶属的鬼笔腹菌属(Phallogaster)为一个单型属,在东亚为首次报道。其主要特征是包被单层,表面有不规则的下陷,成熟时下陷处发育成不规则小孔;孢体由不规则的小腔组成,成熟时与中柱一并全部胶化溶解,仅剩下深绿色至橄榄色的孢子成堆附着在包被的内表面;担子果无菌托,成熟时袋状、中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笔腹菌科 幅片包目 分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泰国木薯生产与加工利用和科研状况
16
作者 杨丽英 K.Sriroth +1 位作者 赵林 葛再伟 《木薯精细化工》 2000年第2期16-26,共11页
本文首先介绍了泰国木薯生产状况,包括泰国木薯种植历史,地理条件,气候土壤,种植地区。总产、单产、品种及栽培措施。其次,概括了木薯片、木薯粒和淀粉的加工情况。最后讨论了泰国的木薯研究活动,尤其是Rayong大田作物研究中心的... 本文首先介绍了泰国木薯生产状况,包括泰国木薯种植历史,地理条件,气候土壤,种植地区。总产、单产、品种及栽培措施。其次,概括了木薯片、木薯粒和淀粉的加工情况。最后讨论了泰国的木薯研究活动,尤其是Rayong大田作物研究中心的木薯育种以及泰国的木薯研究组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泰国 木薯种植 品种 木薯加工 利用 木薯淀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良种桂花17
17
作者 杨丽英 葛再伟 +1 位作者 杨宗飞 熊艳竹 《云南农业》 2001年第5期14-14,共1页
关键词 桂花17花生 产量表现 特征特性 适应范围 栽培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菇属的新变种和中国新记录种(英文) 被引量:17
18
作者 葛再伟 刘晓斌 +1 位作者 赵宽 杨祝良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89-603,共15页
冬菇属Flammulina真菌是重要的食用菌,在东亚广为栽培。基于形态特征及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报道了该属真菌的两个新变种——冬菇丝盖变种F.velutipes var.filiformis和冬菇喜玛拉雅变种F.velutipes var.himalayana,以及中国的一... 冬菇属Flammulina真菌是重要的食用菌,在东亚广为栽培。基于形态特征及内转录间隔区(ITS)序列分析,报道了该属真菌的两个新变种——冬菇丝盖变种F.velutipes var.filiformis和冬菇喜玛拉雅变种F.velutipes var.himalayana,以及中国的一个新记录种——杨树冬菇F.populicola。提供了中国冬菇属已知物种和变种的形态描述、生境照片及检索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菇属 膨瑚菌科 金针菇
原文传递
中国森林大型真菌重要类群多样性和系统学研究 被引量:165
19
作者 戴玉成 杨祝良 +9 位作者 崔宝凯 吴刚 袁海生 周丽伟 何双辉 葛再伟 吴芳 魏玉莲 员瑗 司静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70-805,共36页
大型真菌主要为担子菌门的真菌和少数为子囊菌门的真菌,该类真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功能,主要生长在森林生态系统中。30年来作者对我国几乎所有类型森林生态中的大型真菌进行了系统调查和采集,共采集标本11.2万号。基于对这些材... 大型真菌主要为担子菌门的真菌和少数为子囊菌门的真菌,该类真菌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功能,主要生长在森林生态系统中。30年来作者对我国几乎所有类型森林生态中的大型真菌进行了系统调查和采集,共采集标本11.2万号。基于对这些材料的形态学及分子系统学研究,并结合生态学和生物地理学特征,共鉴定出中国森林大型真菌4 250种,隶属于担子菌门和子囊菌门的21个目,发现和发表2个新科、4个新亚科、69个新属和885个新种。云南省是我国森林大型真菌最丰富的省份,描述于该省的新种有314种,占作者发表的全部中国新种的35%。这些研究为深入认识全球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提供了中国的贡献,更新了我国重要食药用菌名称,揭示了我国毒蘑菇多样性基本特征,系统论述了我国森林病原菌的物种多样性,为资源利用、森林健康和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论述了森林大型真菌代表性类群在种和属级水平的起源和演化,为今后开展重要类群科级、目级甚至纲级的系统进化关系提供了重要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样性 新种 系统学
原文传递
中国环柄菇类真菌新组合(英文)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祝良 葛再伟 《菌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42-551,共10页
在中国真菌志编研中,作者发现有必要对其中几种环柄菇类真菌进行必要的分类处理。根据形态特征和部分ITS和n LSU序列分析结果,本文提出6个新组合,即红鳞囊小伞Cystolepiota squamulosa、暗色锥鳞环柄菇Lepiota ompnera、黑鳞白环蘑Leuco... 在中国真菌志编研中,作者发现有必要对其中几种环柄菇类真菌进行必要的分类处理。根据形态特征和部分ITS和n LSU序列分析结果,本文提出6个新组合,即红鳞囊小伞Cystolepiota squamulosa、暗色锥鳞环柄菇Lepiota ompnera、黑鳞白环蘑Leucoagaricus atrosquamulosus、滴泪白环蘑Leucoagaricus lacrymans、雪白小白环蘑Leucoagaricus nivalis和紫红白环蘑Leucoagaricus purpureorub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担子菌 形态学 新组合 系统学 分类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