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注生态人类学,重视文化适应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尹绍亭 蔡金栋 萨拉.雅各布斯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18年第3期34-39,共6页
从人种学、地理学、民族学、人类学,到文化生态学,再到生态人类学,这些关注人与自然关系的学科随时代更迭而逐渐发展和演变。以"生态系统"理论为分析研究工具、"文化适应"概念为核心的生态人类学长期以来聚焦于封... 从人种学、地理学、民族学、人类学,到文化生态学,再到生态人类学,这些关注人与自然关系的学科随时代更迭而逐渐发展和演变。以"生态系统"理论为分析研究工具、"文化适应"概念为核心的生态人类学长期以来聚焦于封闭地域的地方性知识,并整理出了一系列文化适应的传统知识和智慧。在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无论是作为生态人类学研究成果的地方性知识,还是该学科自身的研究方法都面临着挑战。在访谈中,受访人尹绍亭为我们厘清了生态人类学的起源与内涵,并强调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应深入发掘各民族传统适应方式的精华,努力传承地方性知识和智慧,同时,其也对生态人类学的发展方向给予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人类学 文化适应 地方性知识 环境 传统
原文传递
从可食景观到活力社区——四叶草堂上海社区花园系列实践 被引量:41
2
作者 刘悦来 范浩阳 +4 位作者 魏闽 尹科娈 严建雯 张健 萨拉.雅各布斯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17年第3期72-83,共12页
本文基于四叶草堂近年完成的不同类型的社区花园,探讨在当下中国的高密度都市区中,公共参与及可食景观营造的可能性和方向。上海四叶草堂青少年自然体验服务中心的社区花园实践均是在"都市的朴门"理念下展开的,通过赋权给社... 本文基于四叶草堂近年完成的不同类型的社区花园,探讨在当下中国的高密度都市区中,公共参与及可食景观营造的可能性和方向。上海四叶草堂青少年自然体验服务中心的社区花园实践均是在"都市的朴门"理念下展开的,通过赋权给社区居民,提升他们的归属感和主人翁精神,并建立了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民众相互协作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花园 可食景观 城市更新 公众参与
原文传递
三大创新策略综合解决雄安新区的水问题 被引量:5
3
作者 俞孔坚 萨拉.雅各布斯 张健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18年第4期6-13,共8页
建设雄安新区是中国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其建设目标应体现“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域共融的生态城市”理念,成为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梦的典范。雄安新区目前面临严重的生态问题,尤其是水问题,对实现美好城市的目标提出严峻挑战,同... 建设雄安新区是中国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其建设目标应体现“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域共融的生态城市”理念,成为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梦的典范。雄安新区目前面临严重的生态问题,尤其是水问题,对实现美好城市的目标提出严峻挑战,同时也是中国向世界展示其生态文明建设成就及卓越智慧的极好机遇。中国自然科学基金针对建设安全韧性的雄安新区,启动了2017年第四期应急项目,其中包含了《雄安新区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及保护策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问题 创新策略 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城市 安全格局 生态问题 自然科学 保护策略
原文传递
共享城市 被引量:7
4
作者 俞孔坚 萨拉.雅各布斯 蔡金栋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17年第3期4-7,共4页
随着共享单车风潮的突然来袭,城市景观的设计和管理亟待做出迅速的适应性反应。照片中呈现的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充满讽刺意味的景象:一方面,无处不在的共享单车连绵数里,占据了大量的步行空间。另一方面,
关键词 城市景观 共享 适应性反应 步行空间 单车
原文传递
部落文明视角下的建造实践 被引量:3
5
作者 谢英俊 萨拉.雅各布斯 黄延峰 《景观设计学(中英文)》 CSCD 2018年第3期40-45,共6页
本次访谈围绕乡村建房实践及对部落文明的讨论展开。受访人谢英俊以河南省兰考县合作建房项目及四川省茂县杨柳村震后重建项目为例,阐释了可持续性这一建造核心原则和居民参与的重要性。他认为在部落文明的视角下,从"匮乏"的... 本次访谈围绕乡村建房实践及对部落文明的讨论展开。受访人谢英俊以河南省兰考县合作建房项目及四川省茂县杨柳村震后重建项目为例,阐释了可持续性这一建造核心原则和居民参与的重要性。他认为在部落文明的视角下,从"匮乏"的维度出发,遵循设计师主体弱化的原则,采用开放系统、简单技术,以及数码化的方法,可以促进公众参与,并更好地利用传统智慧进行建筑营造和社会构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匮乏 可持续性 传统 部落文明 数码化 公众参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