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配电设备软件智能升级方法研究与实现
1
作者 莫文威 唐佳楠 +1 位作者 秦波 魏仲志远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5年第1期65-67,共3页
针对发射车载高、低压配电设备软件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难题,例如传统JTAG和串口IAP升级方式难以满足频繁升级需求,设备拆装不便且存在风险等。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CDSPF28335N和CAN总线的智能升级方法。该方法旨在解决产品批量生产软件烧... 针对发射车载高、低压配电设备软件升级过程中存在的难题,例如传统JTAG和串口IAP升级方式难以满足频繁升级需求,设备拆装不便且存在风险等。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CDSPF28335N和CAN总线的智能升级方法。该方法旨在解决产品批量生产软件烧录以及列装后现场在线升级和软件维护问题。文章详细阐述了系统组成、工作原理、升级方法和实现流程,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升级 CAN总线 CDSPF28335N 配电设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体模型的水平轴风力机气弹耦合分析 被引量:26
2
作者 李德源 莫文威 +1 位作者 严修红 张湘伟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40-150,共11页
大型风力机的气动载荷、惯性力和弹性力等交变载荷会引起柔性风轮、塔架等构件的耦合振动,影响风力机性能和使用寿命。针对水平轴风力机的气弹耦合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其数值积分方法进行研究。采用能反映弹性变形的超级单元(Super-element... 大型风力机的气动载荷、惯性力和弹性力等交变载荷会引起柔性风轮、塔架等构件的耦合振动,影响风力机性能和使用寿命。针对水平轴风力机的气弹耦合数学模型的建立及其数值积分方法进行研究。采用能反映弹性变形的超级单元(Super-element,SE)将柔性构件离散为带有力元弹簧和阻尼器的旋转铰连接的有限个数的刚体。基于多体系统(Multi-body system,MBS)动力学理论和混合多体系统(Hybrid multi-body systems,HMBS)的建模方法,通过编制的仿真程序自动建立受约束的风力机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并进行数值求解。通过傅里叶谱分析方法,实现了系统动力学特性分析。算例分析美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NREL)公布的5 MW水平轴近海风力机的固有频率与振型,验证了程序的有效性和建模方法的正确性。基于叶素动量(Blade element momentum,BEM)理论,计算叶片变形状态下各刚体所受的气动力,在数值积分过程中实时实现流固之间的耦合。分析结果表明超级单元能用较少的自由度准确地描述风力机气动载荷、惯性力和弹性力三者之间的耦合。所开发的仿真程序能为风力机气弹耦合及稳定性分析和控制系统设计提供实用的分析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柔性构件 多体系统 超级单元 气弹耦合 动力特性 叶素动量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轴风力机柔性叶片气弹耦合分析 被引量:15
3
作者 李德源 莫文威 +2 位作者 夏鸿建 吕文阁 刘雄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734-742,共9页
针对水平轴风力机柔性叶片的气弹耦合模型与数值积分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应用超级单元法,将柔性叶片离散为若干个超级单元,单元内刚体之间由带有力元弹簧和阻尼器的万向节或转动铰联接,以描述叶片的挥舞、摆振和扭转等运动;基于计算多体... 针对水平轴风力机柔性叶片的气弹耦合模型与数值积分方法进行研究。首先应用超级单元法,将柔性叶片离散为若干个超级单元,单元内刚体之间由带有力元弹簧和阻尼器的万向节或转动铰联接,以描述叶片的挥舞、摆振和扭转等运动;基于计算多体动力学理论,应用R-W(Roberson-Wittenburg)方法,导出带约束的旋转叶片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基于叶素理论,计算叶片变形状态下各刚体所受的气动力,在数值积分过程中实时实现两者之间的耦合。算例分析了某1.5 MW风力机叶片在一定风速和转速下的气弹耦合。结果表明超级单元法能用较少的自由度准确描述柔性叶片的弹性变形、气动载荷和叶片位移间的耦合,为风力机整机气动弹性耦合及稳定性分析提供了实用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柔性叶片 多体系统 超级单元 气弹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轴风力机柔性叶片多体动力学建模与动力特性分析 被引量:16
4
作者 莫文威 李德源 +1 位作者 夏鸿建 吕文阁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99-105,共7页
为用较少自由度实现水平轴风力机柔性叶片气弹耦合分析,用超级单元(Superelement)方法将柔性叶片离散为由带有力元弹簧及阻尼器的旋转铰连接的有限个数体,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应用R-W(Roberson-Wittenburg)方法导出叶片多体系统动力学微... 为用较少自由度实现水平轴风力机柔性叶片气弹耦合分析,用超级单元(Superelement)方法将柔性叶片离散为由带有力元弹簧及阻尼器的旋转铰连接的有限个数体,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应用R-W(Roberson-Wittenburg)方法导出叶片多体系统动力学微分-代数方程组;研究方程组数值积分方法及通过脉冲响应谱实现系统动力特性分析方法;分析某1.5 MW风力机叶片在脉冲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响应与固有频率,并通过与ANSYS、ADAMS结果对比验证方法及编制程序的有效性与正确性。结果表明,超级单元法能用较少自由度准确描述柔性叶片弹性变形与动力载荷与叶片位移间耦合,为风力机气动弹性耦合及稳定性分析提供实用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柔性叶片 多体系统 超级单元 动力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气弹耦合模型的风力机柔性叶片随机响应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徐磊 李德源 +2 位作者 莫文威 吕文阁 刘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0-27,共8页
为准确模拟柔性叶片在紊流风速下的气弹响应,研究叶片振动对气动载荷与气弹响应的反馈,构建包含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与气动模型的柔性叶片非线性气动弹性力学模型。在将细长柔性叶片离散为多刚体系统基础上,运用计算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和... 为准确模拟柔性叶片在紊流风速下的气弹响应,研究叶片振动对气动载荷与气弹响应的反馈,构建包含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与气动模型的柔性叶片非线性气动弹性力学模型。在将细长柔性叶片离散为多刚体系统基础上,运用计算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和Roberson-Wittenburg的建模方法,结合叶素动量理论,采用Kaimal模型模拟脉动风速,建立风力机柔性叶片的气弹耦合方程。算例以美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研制的5 MW近海风力机为研究对象,分析叶片的振动和叶根的挥舞与摆振力矩,研究柔性叶片振动对气动载荷影响。结果表明,叶片达到一定长度后,模拟风力机气弹响应问题时,其振动影响不可忽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气弹响应 气弹耦合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气动载荷和构件振动对风力机气弹特性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德源 汪显能 +1 位作者 莫文威 张湘伟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165-173,共9页
通过建立气弹耦合分析模型,研究叶片、塔架等构件的耦合振动对叶根气弹载荷的影响以及在静、动态气动模型下的叶根和塔底气弹载荷的差异。采用'超级单元'模型,将叶片、塔架和主轴离散为通过转动铰和弹簧、阻尼器连接的刚体系统... 通过建立气弹耦合分析模型,研究叶片、塔架等构件的耦合振动对叶根气弹载荷的影响以及在静、动态气动模型下的叶根和塔底气弹载荷的差异。采用'超级单元'模型,将叶片、塔架和主轴离散为通过转动铰和弹簧、阻尼器连接的刚体系统,以反映这类构件较大的弹性变形和非线性振动。在叶素动量理论(Blade element momentum,BEM)基础上,引入Beddoes-Lesihman动态失速模型,以反映气动载荷的动态特性。应用计算多体动力学理论和风力机气动模型,建立受约束的风力机系统气弹耦合方程。算例以某5 MW风力机为研究对象,通过施加不同的约束条件,研究风轮以外其他构件振动对叶根气弹载荷的影响;通过静、动态气动分析模型,考察叶根和塔底气弹载荷的动态耦合效应。分析表明,塔架、主轴等构件的运动会显著影响叶根的气弹载荷;叶片的动态失速特性也对叶根的气弹载荷和疲劳载荷谱有较明显的影响。研究工作对于保证风力机安全稳定运行和疲劳寿命设计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多体模型 动态失速 气弹耦合 Beddoes-Lesihma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冲激励响应的风力机叶片结构阻尼计算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德源 严小辉 +2 位作者 莫文威 徐磊 房于莘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9-624,共6页
针对大型风力机叶片气弹振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脉冲响应的大型风力机柔性叶片结构阻尼有效分析方法.采用一种5自由度的超级单元,将柔性叶片离散成由若干超级单元构成的多体系统,基于计算多体系统动力学中的R-W方法建立了叶片的动力响应... 针对大型风力机叶片气弹振动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脉冲响应的大型风力机柔性叶片结构阻尼有效分析方法.采用一种5自由度的超级单元,将柔性叶片离散成由若干超级单元构成的多体系统,基于计算多体系统动力学中的R-W方法建立了叶片的动力响应模型.以美国可再生能源实验室(NREL)发布的5 MW近海风力机叶片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叶片在脉冲激励下的动力学响应得到其传递函数,由半功率带宽法计算叶片在静止和运转工况下的挥舞与摆振结构阻尼,从而为确定叶片气弹稳定性的边界提供依据.该研究对于指导叶片结构与气动外形设计、帮助确定其气弹稳定性边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柔性叶片 超级单元 多体系统 传递函数 半功率带宽法 气弹稳定性 结构阻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风力机在风波联合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李阳 李德源 +1 位作者 莫文威 张湘伟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04-207,共4页
为分析海上风力机运行时的复杂工作环境,需研究海上风力机整机系统在气动载荷和波浪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数值分析方法。应用线性波理论模拟非规则的波浪及计算水质点在不同深度位置的速度、加速度;应用MORISON波浪力方程建立作用于塔... 为分析海上风力机运行时的复杂工作环境,需研究海上风力机整机系统在气动载荷和波浪载荷作用下的动力响应数值分析方法。应用线性波理论模拟非规则的波浪及计算水质点在不同深度位置的速度、加速度;应用MORISON波浪力方程建立作用于塔架支撑基础的波浪力计算模型,分析作用在圆筒形支撑基础上的波浪载荷。基于计算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通过有限的自由度来反映海上风力机柔性构件的非线性弹性变形。结合气动载荷模型、波浪载荷模型和高效的数值求解方法,建立了海上风力机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实现对其动力响应数值分析。以一台5 MW海上风力机为例进行动力响应分析,仿真试验表明气动载荷和波浪载荷对海上风力机的结构设计和稳定性有着重要的影响。该研究为海上风力机系统的振动分析、疲劳分析等提供了一种有效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力机 超级单元 波浪载荷 气动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定常条件下风力机柔性叶片气弹耦合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德源 汪显能 +1 位作者 莫文威 钟灿堂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966-975,共10页
研究叶片振动与扭转变形对气动载荷的反馈以及基于静、动态气动模型的叶根载荷的差异。应用计算多体动力学理论和叶片气动模型,建立受约束的柔性叶片非线性气弹耦合方程,得出叶片气弹耦合时域响应。以某5 MW风力机叶片为研究对象,研究... 研究叶片振动与扭转变形对气动载荷的反馈以及基于静、动态气动模型的叶根载荷的差异。应用计算多体动力学理论和叶片气动模型,建立受约束的柔性叶片非线性气弹耦合方程,得出叶片气弹耦合时域响应。以某5 MW风力机叶片为研究对象,研究柔性叶片的振动和变形对叶根力矩的反馈;在修正的叶素动量理论(BEM)基础上,引入Beddoes-Lesihman动态失速模型,考察叶片气动载荷的非定常效应。分析表明,随着叶片柔性增加,气弹耦合现象愈加明显;动态失速将引起叶片载荷有较大的振荡幅值和频率,影响叶片疲劳载荷谱的分析和疲劳寿命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柔性叶片 多体模型 动态失速 气弹耦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风力机系统运行模态分析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钟灿堂 李德源 +2 位作者 汪显能 莫文威 刘雄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1-126,145,共7页
针对大型风力机在风轮静止、变速转动下振动模态及变化特点,研究弹性变形、惯性及陀螺效应引起的系统各阶模态变化及对系统气弹稳定性影响。通过研究现有线性特征值分析方法,考虑大型风力机非线性特性及风轮转动所致系统时变特性,基于... 针对大型风力机在风轮静止、变速转动下振动模态及变化特点,研究弹性变形、惯性及陀螺效应引起的系统各阶模态变化及对系统气弹稳定性影响。通过研究现有线性特征值分析方法,考虑大型风力机非线性特性及风轮转动所致系统时变特性,基于多体系统动力学理论及混合多体系统HMBS(Hybrid Multi-body Systems)建模方法,结合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分析静止状态整机系统线性特征值问题;考虑构件弹性变形及风轮旋转,用刚性积分方法对系统非线性控制方程进行数值求解,通过傅里叶谱分析方法实现风轮旋转下系统运转模态识别,并讨论、分析系统前十阶模态变化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可作为风力机系统气弹稳定性判据,为避免共振、提高系统运行效率等提供有效的解决手段及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机 超级单元 模态分析 气弹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流充电桩监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11
作者 刘树通 李峰 +2 位作者 莫文威 单冠华 薛铭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19年第3期297-298,300,共3页
我国的电动汽车行业创新体系在十年的快速发展后,已掌握了电动汽车整车开发关键技术,能开发多类电动汽车,一系列的电动汽车整车产品已被展出,而且自主研发的电动汽车也已投入市场运营。由于电能是一种二次能源,随着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 我国的电动汽车行业创新体系在十年的快速发展后,已掌握了电动汽车整车开发关键技术,能开发多类电动汽车,一系列的电动汽车整车产品已被展出,而且自主研发的电动汽车也已投入市场运营。由于电能是一种二次能源,随着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电动汽车及其配套设施充电站的建设,也要朝智能化,高效利用电力资源方向发展。本文采用Cortex-M4内核的STm32F407ZET6作为核心,依据充电桩最新相关国家标准、国家电网公司标准等,设计并实现了直流充电桩监控系统。该系统包括充电控制、遥信输入采集、温度采集、电压采集、与BMS通讯交互、与TCU通讯交互、人机交互、数据显示等功能,结合硬件电路与软件程序的设计,实现了充电过程监控管理、充电过程故障报警及充电结束结算计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流充电桩 监控系统 充电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