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壮医龙路病解析“毒、虚、堵、损”内涵
1
作者 王龙龙 岳桂华 +1 位作者 陈昶蓉 莫宇凤 《广西中医药》 2024年第6期53-55,共3页
龙路病在壮医学术发展史上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本文基于壮医龙路病的病理特性,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将龙路病的病理基础概括为“毒、虚、堵、损”四要素。龙路病是由于龙路循行障碍引起的疾病,龙路循行过程中常会出现“毒、虚、堵... 龙路病在壮医学术发展史上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本文基于壮医龙路病的病理特性,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将龙路病的病理基础概括为“毒、虚、堵、损”四要素。龙路病是由于龙路循行障碍引起的疾病,龙路循行过程中常会出现“毒、虚、堵、损”四种病理要素,且常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互为因果,最终形成了龙路病“毒→堵→虚→损”和“毒→虚→堵→损”的渐进式演变过程。笔者总结出壮医龙路病的防治以“解毒补虚”为先,“疏堵止损”为要,且用药以灵活解“毒”为主,首选“龙路药”的特点,期冀对壮医药理论研究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路病 毒、虚、堵、损 内涵解析 壮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壮医“毒虚致病”探讨慢性肾脏病 被引量:7
2
作者 莫宇凤 黄国东 《山东中医杂志》 2019年第10期925-927,969,共4页
水道疾病的病机主要为外感邪毒或邪毒内生、身体虚弱、过度劳累影响肾和膀胱功能,毒邪内阻使水道不畅,气机受阻,功能失调,或正气亏虚,对水道及其脏腑功能的调节能力下降,使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而发病。壮医认为毒虚致百病,毒、虚是... 水道疾病的病机主要为外感邪毒或邪毒内生、身体虚弱、过度劳累影响肾和膀胱功能,毒邪内阻使水道不畅,气机受阻,功能失调,或正气亏虚,对水道及其脏腑功能的调节能力下降,使天、地、人三气不能同步而发病。壮医认为毒虚致百病,毒、虚是慢性肾脏病致病的因素,两者贯穿于慢性肾脏病的整个疾病过程。运用壮医特色"三道两路""三气同步"的基本理论与"毒虚致百病"的病因病机,通过调气、解毒、补虚原则指导治疗慢性肾脏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虚致病 慢性肾脏病 壮医 病因病机 治则 三道两路 三气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用药规律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莫宇凤 黄国东 《湖南中医杂志》 2020年第11期165-169,共5页
目的:总结壮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CKD)的用药规律,形成壮医经验处方,构建符合壮医特色的用药经验模式,为壮医临床治疗CKD提供依据。方法:搜索2013—2018年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 目的:总结壮医药治疗慢性肾脏病(CKD)的用药规律,形成壮医经验处方,构建符合壮医特色的用药经验模式,为壮医临床治疗CKD提供依据。方法:搜索2013—2018年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采用壮医药治疗CKD的文献,筛选其中的处方资料,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药物频次统计、药物四气五味归经及组方规律分析、新方分析。结果:最终筛选出文献151篇,方剂124首。整理出高频药物(总使用药物味数的20%)含壮药22味(44.90%)、中药27味(55.10%)。组方药物药性以温、寒、平性为主,药味以甘、苦、辛味为主,主要入脾、肝、肾经。分析得出常用药对18组,三联药物组合8组,潜在药物组合20组,新方10首。结论:壮医药治疗CKD确立以祛除毒邪、补虚调气、通利水道的思想为总的治法治则,并随症加减遣药。壮医药治疗CKD有规律可循,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医药 方剂 CKD 用药规律 文献研究
原文传递
浅谈细节描写的魅力
4
作者 莫宇凤 《中学教学参考》 2009年第7期96-96,共1页
文学中的细节描写就是要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细小之处及环境进行细致具体的刻画,使它构成整个情节最典型的部分,用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展现人物形象的独特个性,反映文章深广的思想内涵。一篇文章里成功的细节描写,... 文学中的细节描写就是要对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细小之处及环境进行细致具体的刻画,使它构成整个情节最典型的部分,用以表现人物的思想品质,展现人物形象的独特个性,反映文章深广的思想内涵。一篇文章里成功的细节描写,具有细腻深刻,含蓄生动,极富真实感和表现力的作用。因此,尽管这种描写有时只是某一瞬间的情形,却能使人物一下子活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节描写 人物形象 思想品质 独特个性 思想内涵 表现力 真实感 文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仙草颗粒的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黄国东 顾敬文 +2 位作者 莫宇凤 吴雨蓉 陈夏 《广西中医药》 2019年第5期67-71,共5页
目的:建立复方仙草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薄层色谱法(TLC)对制剂中大黄、三七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制剂中人参皂苷Rb1的含量。结果:显微鉴别中三七特征明显,具有专属性,重现性好。大黄、三七的TLC... 目的:建立复方仙草颗粒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显微鉴别、薄层色谱法(TLC)对制剂中大黄、三七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制剂中人参皂苷Rb1的含量。结果:显微鉴别中三七特征明显,具有专属性,重现性好。大黄、三七的TLC图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人参皂苷Rb1在1.045~10.45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0.02%,RSD=1.45%(n=6)。结论:本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重复性好,可用于复方仙草颗粒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仙草颗粒 质量标准 显微鉴别 TLC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特色壮药防治糖尿病肾脏病的生物学研究和临床应用
6
作者 黄国东 陆世龙 +15 位作者 毛正奇 李统宇 莫宇凤 李运容 孙宗喜 顾敬文 王龙龙 莫超 陈宇 王慧玲 黄小华 彭佩纯 梁静妍 刘丹宁 黄雅兰 谭海丽 《中国科技成果》 2025年第3期68-68,共1页
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是慢性高血糖所致的肾损害,病变可累及全肾(包括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及肾血管等)."十三五"以来,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的资助... 糖尿病肾脏病(diabetic kidney disease,DKD)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是慢性高血糖所致的肾损害,病变可累及全肾(包括肾小球、肾小管、肾间质及肾血管等)."十三五"以来,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的资助下,广西特色中、壮药治疗DKD取得了良好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病 壮药 慢性高血糖 肾血管 肾损害 全肾 广西特色 肾小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