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检疫处理条件下荔枝中异菌脲残留量及降解动态研究
1
作者 谢建军 侯颖烨 +1 位作者 赵菊鹏 荣晓东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05,共4页
为指导我国荔枝出口企业在保证荔枝品质和货架期的前提下采取相应措施满足检疫要求,在特定检疫处理条件下,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荔枝中异菌脲残留含量及其降解动态。结果表明,在0.01~0.25 mg/kg范围内,异菌脲质量浓度与对应的... 为指导我国荔枝出口企业在保证荔枝品质和货架期的前提下采取相应措施满足检疫要求,在特定检疫处理条件下,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检测荔枝中异菌脲残留含量及其降解动态。结果表明,在0.01~0.25 mg/kg范围内,异菌脲质量浓度与对应的峰面积间呈线性关系,在添加水平为0.05、0.50和1.00 mg/kg下,荔枝中异菌脲回收率为86.6%~98.4%,相对标准偏差为3.6%~8.3%,检出限为0.01 mg/kg。经异菌脲保鲜剂处理的桂味、淮枝、井岗红糯3个荔枝品种中异菌脲残留降解分别符合一级动态方程y=6.3 e^(-0.067 x)、y=5.9 e^(-0.063 x)和y=3.38 e^(-0.050 x),相关系数分别为0.9413、0.9656和0.8666,半衰期分别为11.36、11.95和15.75 d。异菌脲保鲜剂处理的荔枝在低温0.99℃、黑暗、密闭的检疫处理条件下,35 d后荔枝中异菌脲残留降解率均达到85%以上。建议我国荔枝出口企业选择适当浓度异菌脲处理荔枝,以达到保鲜和检疫除害要求,其残留量也符合相关的残留限量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检疫 异菌脲 残留 降解动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荔枝携带桔小实蝇低温气调熏蒸技术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荣晓东 李海林 +3 位作者 李春苑 刘海军 吴佳教 顾渝娟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16,共3页
为了解决在低温冷藏条件下荔枝携带桔小实蝇的检疫除害处理问题,采用气调和溴甲烷熏蒸联合处理方法探讨荔枝低温气调熏蒸处理效果。通过充氮降低氧气浓度使新鲜荔枝处于低氧密闭空间,在2.5℃、5℃和10℃低温冷藏条件下,经过72 h处理,氧... 为了解决在低温冷藏条件下荔枝携带桔小实蝇的检疫除害处理问题,采用气调和溴甲烷熏蒸联合处理方法探讨荔枝低温气调熏蒸处理效果。通过充氮降低氧气浓度使新鲜荔枝处于低氧密闭空间,在2.5℃、5℃和10℃低温冷藏条件下,经过72 h处理,氧气浓度0.5%,1%,1.5%,2.0%处理荔枝上桔小实蝇3龄幼虫的死亡率达到5.9%-85.25%。单独采用气调处理能够在低温冷藏条件下杀死部分荔枝新鲜果实携带的桔小实蝇幼虫,但还不能作为检疫除害处理的方法。在10℃的冷藏温度下,密闭空间气调只需1%氧气浓度就可以在溴甲烷32 g/m3剂量下,密闭2 h达到使试虫100%死亡率的处理效果。当新鲜荔枝在低温冷藏情况下,结合气调处理,可以达到检疫除害处理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荔枝 桔小实蝇 气调 熏蒸
原文传递
杀菌剂防治柚子柑橘黑斑病田间试验初报 被引量:1
3
作者 荣晓东 胡佳 +3 位作者 王卫芳 钟国强 王娟 黄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70-71,共2页
柑橘黑斑病菌(Guignarida citricarpa)是欧盟和美国禁止进境的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近年,柑橘黑斑病成为阻碍我国柑橘出口欧盟的瓶颈,广东梅州名优鲜果——蜜柚出口基地黑斑病也遇到类似情况。为解决在柚子果实采摘前控制和减少柑橘黑... 柑橘黑斑病菌(Guignarida citricarpa)是欧盟和美国禁止进境的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近年,柑橘黑斑病成为阻碍我国柑橘出口欧盟的瓶颈,广东梅州名优鲜果——蜜柚出口基地黑斑病也遇到类似情况。为解决在柚子果实采摘前控制和减少柑橘黑斑病对果实的侵染,选择10种杀菌剂在柚子果实上进行柑橘黑斑病田间防控试验。试验结果可以初步确定嘧菌酯、甲基硫菌灵、苯嘧甲环唑等内吸性、具备对病原菌新型作用机制的杀菌剂能够在田间对柑橘黑斑病起到较好的防控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柚 柑橘黑斑病 杀菌剂 田间防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要贸易国检验检疫法律法规对花卉出口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荣晓东 胡学难 +2 位作者 莫仁浩 刘海涛 吴佳教 《检验检疫科学》 2006年第B12期112-114,共3页
1前言 广东省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具有繁殖培育花卉和景观园艺植物的独特条件,是我国重要的花卉出口基地。广东花卉和景观园艺植物出口到世界六大洲近60个国家和地区,且近年来呈增长趋势。2002-2005年,出口货值分别为2014.58、2... 1前言 广东省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具有繁殖培育花卉和景观园艺植物的独特条件,是我国重要的花卉出口基地。广东花卉和景观园艺植物出口到世界六大洲近60个国家和地区,且近年来呈增长趋势。2002-2005年,出口货值分别为2014.58、2180.07和2310.74万美元;出口品种包括鲜切花(叶)、盆栽花、盆景、富贵竹、小型园艺植物、大型园艺植物等超过50种,广东花卉在国际农产品市场占有重要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基地 花卉 法律法规 检验检疫 亚热带地区 园艺植物 贸易 农产品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种化学农药及其复配对扶桑绵粉蚧的室内毒力测定 被引量:21
5
作者 胡学难 马骏 +4 位作者 周健勇 荣晓东 刘海军 陆永跃 王跃进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28,共3页
为寻求防治扶桑绵粉蚧高效低毒的有效化学药剂,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6种化学药剂对该虫的致死效果,在此基础上筛选出具有增效作用的复配药剂。结果表明除氟虫腈外,其余5种供试药剂对扶桑绵粉蚧均具有明显的致死作用,6种供试药剂的敏感程... 为寻求防治扶桑绵粉蚧高效低毒的有效化学药剂,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6种化学药剂对该虫的致死效果,在此基础上筛选出具有增效作用的复配药剂。结果表明除氟虫腈外,其余5种供试药剂对扶桑绵粉蚧均具有明显的致死作用,6种供试药剂的敏感程度依次为:啶虫脒>吡虫啉>高氯苯油>乐斯苯>溴虫腈>氟虫腈,其中啶虫脒、吡虫啉和高氯苯油可作为扶桑绵粉蚧化学防治的备选药剂。吡虫啉和高氯苯油复配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按两者LC50(分别为1.29 mg/L和31.67mg/L)有效浓度,其最佳配比为6:4,毒性比和共毒系数分别为2.25和19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桑绵粉蚧 乐斯本 吡虫啉 高氯苯油 啶虫脒 溴虫腈 毒力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水果农药残留管理概况 被引量:14
6
作者 陈小帆 荣晓东 +3 位作者 何日 阮乐秋 谭强 罗子娟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8-21,共4页
总结和分析了我国主要水果贸易国在水果农药残留方面的标准情况概况。相对欧美、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在水果上设立越来越苛刻的农药残留限量,我国的水果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制订和研究还比较缺乏,迫切需要根据国际食品法典要求和我国及其... 总结和分析了我国主要水果贸易国在水果农药残留方面的标准情况概况。相对欧美、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在水果上设立越来越苛刻的农药残留限量,我国的水果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的制订和研究还比较缺乏,迫切需要根据国际食品法典要求和我国及其主要水果贸易伙伴国的水果生产和农药管理实际,制订或修订我国水果农药残留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果 农药残留 标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口岸部分进口水果农药残留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小帆 王志元 +5 位作者 陈文锐 孙海滨 何日 阮乐秋 荣晓东 谭强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8-52,共5页
利用保留时间锁定的新技术,建立了多农药残留检测技术,并对广东口岸进口的5个国家6种水果品种81个样品进行了农药残留的检测与分析,结果共检出25种农药,部分农药超标率较高.
关键词 进口 水果 农药残留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氏线虫防治家白蚁试验初报 被引量:8
8
作者 胡学难 陈小帆 +4 位作者 阮乐秋 吴佳教 梁帆 荣晓东 赵菊鹏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2期57-58,61,共3页
应用斯氏线虫防治松树家白蚁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线虫剂量对家白蚁的致死效果和致死速度不同:400、500条/mL剂量的线虫悬浮液对家白蚁的死亡率分别为92.5%和97.5%;剂量为400条/mL时被寄生的家白蚁在14天后死亡率达到100%,剂量为500条/m... 应用斯氏线虫防治松树家白蚁的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线虫剂量对家白蚁的致死效果和致死速度不同:400、500条/mL剂量的线虫悬浮液对家白蚁的死亡率分别为92.5%和97.5%;剂量为400条/mL时被寄生的家白蚁在14天后死亡率达到100%,剂量为500条/mL时被寄生的家白蚁在11天后死亡率达到100%;斯氏线虫在被寄生家白蚁虫尸上的增殖率均达到100%,其中剂量为400条/mL的平均增殖率为44.29条/头,剂量为500条/mL的平均增殖率为67.71条/头。室内防治试验表明,斯氏线虫在室内对家白蚁的防治效果为75.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树 斯氏线虫 家白蚁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夜蛾斯氏线虫对松树上松墨天牛的毒力测定和室内防治效果 被引量:5
9
作者 胡学难 陈小帆 +3 位作者 阮乐秋 荣晓东 吴佳教 梁帆 《中国生物防治》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5-48,共4页
在室内测定了夜蛾斯氏线虫对松枝中松墨天牛的致死中量和致死中时。将TDM模型引入试验结果的分析中,72h后松墨天牛老龄幼虫的LD50为1.2767条/头,LB50为1.6716d;蛹的LD50为1.4417条/头,LB0为1.2627d。结果表明:随着时问的延长... 在室内测定了夜蛾斯氏线虫对松枝中松墨天牛的致死中量和致死中时。将TDM模型引入试验结果的分析中,72h后松墨天牛老龄幼虫的LD50为1.2767条/头,LB50为1.6716d;蛹的LD50为1.4417条/头,LB0为1.2627d。结果表明:随着时问的延长,LD50逐渐减少;随着线虫剂量的增加,LT50逐渐缩短。通过线虫寻向移动速度试验得出:夜蛾斯氏线虫与松墨天牛幼虫相距4—10cm情况下的效果较好。通过不同防治方法试验得出:施入夜蛾斯氏线虫防治松墨天牛,12d后,浸泡法的效果最好,海绵法次之,注射法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蛾斯氏线虫 松墨天牛 致死中量 致死中时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氏线虫对马尾松主要钻蛀性害虫的防治试验 被引量:3
10
作者 胡学难 陈小帆 +7 位作者 荣晓东 阮乐秋 吴佳教 梁帆 林莉 谢伟烈 谭惠如 李惠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3期48-50,共3页
在每头纵坑切梢小蠹老龄幼虫上放入100条侵染期斯氏线虫后进行不同温度下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15-30℃的范围内幼虫死亡率较高,尤以25℃下防治效果最好,处理5天后幼虫死亡率即达100%;在IO*C和35℃条件下,幼虫死亡率极低,仅为1... 在每头纵坑切梢小蠹老龄幼虫上放入100条侵染期斯氏线虫后进行不同温度下的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在15-30℃的范围内幼虫死亡率较高,尤以25℃下防治效果最好,处理5天后幼虫死亡率即达100%;在IO*C和35℃条件下,幼虫死亡率极低,仅为10%和18%;在10℃下线虫仍保持较高侵染力,当移入25℃下培养后很快恢复活动;在35℃条件下线虫大部分迅速死亡。说明温度对线虫处理害虫的致死率及致死速度有明显影响。剂量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处理多种钻蛀性害虫的斯氏线虫最佳使用剂量为2000条/mL。冬春季进行大规模杀虫试验防治效果优于夏秋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尾松 斯氏线虫 钻蛀性害虫 温度试验 防治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梅州蜜柚柑橘黑斑病菌的检验鉴定 被引量:5
11
作者 胡佳 王卫芳 +3 位作者 钟国强 荣晓东 黄河 王娟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4,共4页
近年,柑橘黑斑病成为阻碍我国柑橘鲜果出口贸易的瓶颈,广东梅州名优鲜果蜜柚生产基地也遇到类似情况。该病发生后,病果果皮表面产生许多圆形病斑,初呈红褐色,中间凹陷,直径多为2~3mm,后期病斑逐渐转为褐色至黑褐色,病斑中部明显可见细... 近年,柑橘黑斑病成为阻碍我国柑橘鲜果出口贸易的瓶颈,广东梅州名优鲜果蜜柚生产基地也遇到类似情况。该病发生后,病果果皮表面产生许多圆形病斑,初呈红褐色,中间凹陷,直径多为2~3mm,后期病斑逐渐转为褐色至黑褐色,病斑中部明显可见细小的黑色粒点状分生孢子器。病果分离物的培养性状与形态特征与柑橘黑斑病菌(柑橘球座菌,Guignarida citricarpa)一致。采用真菌ITS通用引物和柑橘球座菌特异性引物,从病斑组织基因组DNA及分离物基因组DNA中分别扩增得到541bp和396bp的片段。BLAST分析表明:扩增到的片段均与GenBank中已知柑橘球座菌菌株的rDNAITS序列相似性最高,分别为97%和98%。根据分离菌株的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及ITS区序列分析结果,将梅州蜜柚上的柑橘黑斑病菌鉴定为柑橘球座菌(Guignarida citricarpa Ki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蜜柚 柑橘黑斑病 柑橘球座菌 鉴定
原文传递
斯氏线虫在进境原木害虫检疫处理上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学难 吴佳教 +2 位作者 荣晓东 莫仁浩 梁帆 《昆虫天敌》 CSCD 2005年第4期178-182,共5页
本文综述了我国进境原木上截获的主要害虫类群;总结了目前进境原木害虫的检疫处理技术;重点介绍了斯氏线虫Steinernema sp.对钻蛀性害虫的防治研究,探讨了斯氏线虫在进境原木害虫检疫处理上的应用前景,提出了应用斯氏线虫防治进境原木... 本文综述了我国进境原木上截获的主要害虫类群;总结了目前进境原木害虫的检疫处理技术;重点介绍了斯氏线虫Steinernema sp.对钻蛀性害虫的防治研究,探讨了斯氏线虫在进境原木害虫检疫处理上的应用前景,提出了应用斯氏线虫防治进境原木害虫所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境原木 检疫处理 斯氏线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性杀虫剂印楝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荣晓东 徐汉虹 赵善欢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2期 9-14,共6页
对植物性杀虫剂印楝的研究正在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深入到分子毒理水平,进行结构与活性关系的研究,另一方面是研究其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文章就目前印楝制剂的使用技术研究状况作了评述。由于植物性杀虫剂在作用方式和作用机制上与... 对植物性杀虫剂印楝的研究正在向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深入到分子毒理水平,进行结构与活性关系的研究,另一方面是研究其在害虫防治中的应用。文章就目前印楝制剂的使用技术研究状况作了评述。由于植物性杀虫剂在作用方式和作用机制上与有机合成杀虫剂有一定的差别,对害虫的作用靶标有所不同,因此,在剂型和药剂分散体系的设计上也有所不同。对这些相关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将能更有效地发挥包括印楝在内的植物性杀虫剂在田间的使用效果,是植物性杀虫剂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性杀虫剂 印楝制剂 印楝素 构效关系 使用技术 印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东口岸从进境小麦中检出包衣剂小麦
14
作者 吴海 胡学难 +8 位作者 钟国强 王卫芳 荣晓东 胡佳 黄法余 陈永清 叶振高 曾建雄 黄冠中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7-57,共1页
关键词 进口小麦 广东 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包衣剂 甲基毒死蜱 进境 口岸 有机磷杀虫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氏线虫对进境原木额毛小蠹的生物防治研究
15
作者 胡学难 陈小帆 +4 位作者 荣晓东 谭惠如 林莉 谢伟烈 李惠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7年第4期57-59,共3页
斯氏线虫对额毛小蠹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斯氏线虫对每头额毛小蠹老龄幼虫侵染后48h的LD50值和LD90值分别为18条、94条,对蛹的LD50值和LD90值分别为28条、186条。在寄生强度测定中,每头额毛小蠹老龄幼虫与斯氏线虫仅接触0.5h后,就可被侵... 斯氏线虫对额毛小蠹的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斯氏线虫对每头额毛小蠹老龄幼虫侵染后48h的LD50值和LD90值分别为18条、94条,对蛹的LD50值和LD90值分别为28条、186条。在寄生强度测定中,每头额毛小蠹老龄幼虫与斯氏线虫仅接触0.5h后,就可被侵入1.2条线虫;侵染后12h额毛小蠹老龄幼虫的死亡率达到93.3%;侵染后24h额毛小蠹老龄幼虫的死亡率为100%。结果表明,斯氏线虫对额毛小蠹表现出较高的致病性和寄生性,是防治额毛小蠹较好的生物因子,在室内以浸泡法和淋施法防治额毛小蠹的效果较好,喷施法的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氏线虫 额毛小蠹 生物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电厂废水的回收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荣晓东 何艳红 《东北电力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84-86,共3页
介绍了某电厂废水处理回用工艺 ,采用二级生物接触氧化———气浮法 ,对电化学生产废水、洗煤废水、生活污水合并进行处理 ,研究了处理工艺中各相关因素的影响。现场应用表明 :出水水质完全达到排放标准并回用于冲灰补水 。
关键词 火电厂 废水回收 二级生物接触氧化-气浮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杀虫剂对榕管蓟马的室内毒力测定
17
作者 王伟 荣晓东 +1 位作者 胡学难 徐汉虹 《广东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 112-113,共2页
在室内采用浸叶法测定了水胺硫磷、对硫磷、丙溴磷、辛硫磷、灭多威、毒死蜱、噻虫嗪、顺式氯氰菊酯等8种杀虫剂对榕管蓟马的毒力。结果表明这几种杀虫剂处理24 h后对榕管蓟马按计算的LC50值大小,其毒力效果强弱依次为:顺式氯氰菊酯〉... 在室内采用浸叶法测定了水胺硫磷、对硫磷、丙溴磷、辛硫磷、灭多威、毒死蜱、噻虫嗪、顺式氯氰菊酯等8种杀虫剂对榕管蓟马的毒力。结果表明这几种杀虫剂处理24 h后对榕管蓟马按计算的LC50值大小,其毒力效果强弱依次为:顺式氯氰菊酯〉噻虫嗪〉毒死蜱〉灭多威〉对硫磷〉水胺硫磷〉辛硫磷〉丙溴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榕管蓟马 毒力测定 检疫除害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生植物资源与生物合理性农药
18
作者 徐汉虹 荣晓东 万树青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0年第4期 1-6,共6页
本文对我国具有杀虫作用的野生植物资源及其杀虫有效成分的研究进行了评述。从植物与害虫的相互关系出发,论述了使用植物性杀虫剂在害虫治理中的考物合理性,对开发新型的考物合理性农药作出评述,并就我国利用野生植物资源研究开发植... 本文对我国具有杀虫作用的野生植物资源及其杀虫有效成分的研究进行了评述。从植物与害虫的相互关系出发,论述了使用植物性杀虫剂在害虫治理中的考物合理性,对开发新型的考物合理性农药作出评述,并就我国利用野生植物资源研究开发植物性杀虫剂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植物资源 植物性农药 生物合理性农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化氢对三种储粮害虫的熏蒸技术研究应用 被引量:3
19
作者 荣晓东 李文辉 +5 位作者 赵菊鹏 魏成林 郑妙 卢木波 张少波 张小松 《粮食储藏》 2020年第5期26-30,共5页
针对南方常见储粮害虫米象Sitophilus oryzae.L、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 Herbst和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采用参考FAO抗性测定方法的磷化氢毒力测定方法,测定了磷化氢对米象、赤拟谷盗和谷蠹成虫的毒力曲线。选择磷化氢浓度0.0... 针对南方常见储粮害虫米象Sitophilus oryzae.L、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 Herbst和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采用参考FAO抗性测定方法的磷化氢毒力测定方法,测定了磷化氢对米象、赤拟谷盗和谷蠹成虫的毒力曲线。选择磷化氢浓度0.025 mg/L^0.4 mg/L剂量范围,能够测定磷化氢对米象、赤拟谷盗和米蠹成虫的浓度对数——死亡机率曲线;测定结果表明供试害虫对磷化氢熏蒸的耐药性为:米象>谷蠹>赤拟谷盗,进行实际储粮害虫熏蒸处理时可以通过此方法测定实仓中害虫对应的剂量-反应,以确定准确的投药剂量。经过实仓常规熏蒸、缓释熏蒸及间隙熏蒸应用试验,在相同施药剂量下,有效浓度的保持时间与浓度峰值出现的时间点不同,常规熏蒸有效浓度保持时间最短,峰值出现的时间点最早;缓释熏蒸有效浓度保持时间最长,峰值出现的时间点相对延迟,如果仅从预防的角度考虑,磷化铝熏蒸尽量采用缓释熏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粮害虫 米象 赤拟谷盗 谷蠹 熏蒸 磷化氢 毒力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检验检疫与出口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 被引量:1
20
作者 荣晓东 郑育洪 《植物检疫》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77-178,共2页
关键词 植物 检验检疫 出口农产品 标准化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