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温和灸对腹腔引流管载体植入术后小鼠的影响
1
作者 景政 刘晓岚 +4 位作者 王志磊 刘晓庆 荆雪宁 徐明霞 孔晋亮 《现代中医药》 CAS 2024年第5期123-126,共4页
目的探究温和灸对小鼠腹腔引流管载体植入术后的影响,进一步研究温和灸环境下的腹腔术后愈合机制,通过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炎细胞的变化特性,为临床类似疾病使用温和灸提供相应的诊疗策略基础。方法体外利用临床常见的无菌引流管切... 目的探究温和灸对小鼠腹腔引流管载体植入术后的影响,进一步研究温和灸环境下的腹腔术后愈合机制,通过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炎细胞的变化特性,为临床类似疾病使用温和灸提供相应的诊疗策略基础。方法体外利用临床常见的无菌引流管切片建立铜绿假单胞菌PAO1野生型菌株感染的载体;将40只小鼠随机平均分成四组:PAO1组、空白组和术后给予腹部温和灸干预的PAO1灸组、空白灸组;将铜绿假单胞菌PAO1野生型菌株感染的腹腔引流管载体和无菌载体分别植入不同组别小鼠腹腔并缝合,PAO1灸组、空白灸组术后进行腹部温和灸15 min;然后均在清洁级环境下正常饲养,观察小鼠一般情况。于术后24 h解剖小鼠,取小鼠血液和脏器标本进行化验,观察机体病理学和病理生理学改变,判断温和灸对腹腔引流管载体植入术后小鼠的影响。结果小鼠腹腔引流管载体植入术后温和灸能促进小鼠苏醒及局部创口愈合。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小鼠经过腹部温和灸治疗后腹腔感染情况有减轻趋势。结论小鼠腹腔引流管载体植入术后采取温和灸,能够影响炎性细胞分布,并大大缩短麻醉后苏醒时间及提高醒后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和灸 腹腔术后 引流管 铜绿假单胞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诱导的树突状细胞疫苗对S180荷瘤小鼠Th1/Th2类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荆雪宁 邱波 +1 位作者 战文翔 武继彪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80-1083,共4页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诱导成熟的树突状细胞(DC)肿瘤疫苗对S180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骨髓来源的DC,加入黄芪多糖诱导成熟,以S180肿瘤抗原致敏获得DC肿瘤疫苗。建立S180荷瘤小鼠模型,分为模型组、环磷酰胺组、... 目的探讨黄芪多糖诱导成熟的树突状细胞(DC)肿瘤疫苗对S180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小鼠骨髓来源的DC,加入黄芪多糖诱导成熟,以S180肿瘤抗原致敏获得DC肿瘤疫苗。建立S180荷瘤小鼠模型,分为模型组、环磷酰胺组、黄芪多糖组、细胞因子组,在荷瘤第5天和第10天分别给予相应治疗。荷瘤第12天摘取肿瘤组织、胸腺、脾脏称质量,计算抑瘤率、胸腺指数、脾脏指数;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白细胞介素(IL)-4、干扰素(IFN)-γ水平。结果黄芪多糖组、细胞因子组的抑瘤率高于环磷酰胺组(64.25%、64.10%vs35.11%),胸腺指数高于环磷酰胺组(1.69±0.26、1.74±0.38 vs 1.45±0.22),脾脏指数高于环磷酰胺组(5.44±0.76、5.31±0.81 vs 3.54±0.52),IL-4水平(ng/L)低于环磷酰胺组(15.66±2.57、14.72±4.84 vs 23.95±6.07),IFN-γ水平(ng/L)高于环磷酰胺组(16.54±3.71、17.20±2.03 vs 10.37±2.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芪多糖诱导的DC疫苗可有效发挥抑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提高荷瘤小鼠胸腺指数与脾脏指数,调节细胞因子表达,促进Th1/Th2失衡向Th1细胞占优势的细胞免疫偏移,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树突细胞 白细胞介素4 干扰素Ⅱ型 抑瘤率 胸腺指数 脾脏指数 TH1/T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4反义寡核苷酸对肿瘤细胞表面抗原和对CD3AK杀伤敏感性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荆雪宁 张玲 +5 位作者 王芸 毛海婷 温培娥 顾洪涛 崔树龄 李登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7-140,144,共5页
目的:观察CD44反义寡核苷酸调节人低分化黏液腺胃癌MGC80-3细胞Fas分子和凋亡抵抗基因bc l-2的表达水平,提高免疫效应细胞杀伤敏感性的作用和机制。方法:RT-PCR法检测CD44、bc l-2 mRNA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CD3AK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 目的:观察CD44反义寡核苷酸调节人低分化黏液腺胃癌MGC80-3细胞Fas分子和凋亡抵抗基因bc l-2的表达水平,提高免疫效应细胞杀伤敏感性的作用和机制。方法:RT-PCR法检测CD44、bc l-2 mRNA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CD3AK杀伤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CD44及Fas、FasL蛋白表达水平。结果:CD44反义寡核苷酸(1.6μmol/L)处理后,明显地抑制MGC80-3细胞CD4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在CD44配体低分子量透明质酸(HA)存在下,使MGC80-3表面下调的Fas分子显著增高,表达率从6.69%提高到16.81%(P<0.01)。CD3AK对反义寡核苷酸处理的MGC80-3细胞杀伤活性显著增高,并呈效靶比依赖效应(P<0.01)。MGC80-3细胞bc l-2 mRNA的相对表达定量值由1.06降至0.32。结论:CD44反义寡核苷酸可通过抑制MGC80-3细胞CD44 mRNA和蛋白表达,上调Fas分子的表达,下调凋亡抵抗基因bc l-2的表达,并提高其对免疫效应细胞的杀伤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4 反义基因 Fas BEL-2 CD3A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多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荆雪宁 武继彪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49-1152,共4页
多糖,又称多聚糖,是由醛糖或酮糖通过糖苷链连接而成的多聚物,其分子量一般为数万甚至达数百万,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有机体中,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类生物高分子物质。到目前为止,已从天然产物中提取出300多种多糖... 多糖,又称多聚糖,是由醛糖或酮糖通过糖苷链连接而成的多聚物,其分子量一般为数万甚至达数百万,广泛存在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有机体中,是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类生物高分子物质。到目前为止,已从天然产物中提取出300多种多糖类化合物,其中从中药中获得的水溶性多糖最为重要。研究表明,中药多糖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炎、抗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尤其是抗肿瘤作用成为中药多糖研究的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多糖 肿瘤细胞凋亡 抗肿瘤作用 多糖类化合物 水溶性多糖 分子物质 生命活动 天然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转染CD44反义寡核苷酸抑制人胃癌MGC80-3细胞增生并诱导凋亡 被引量:1
5
作者 荆雪宁 张玲 +5 位作者 王芸 毛海婷 温培娥 李登华 崔树龄 顾洪涛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04年第11期2551-2554,共4页
目的:研究CD44反义寡核苷酸(CD44ASODN)对人胃癌MGC80-3细胞的增生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和机制. 方法:设计并合成CD44SODN,脂质体介导转入MGC80-3 胃癌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CD44、Fas的表达及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CD44mRNA的... 目的:研究CD44反义寡核苷酸(CD44ASODN)对人胃癌MGC80-3细胞的增生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和机制. 方法:设计并合成CD44SODN,脂质体介导转入MGC80-3 胃癌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FACS)检测CD44、Fas的表达及细胞凋亡;RT-PCR法检测CD44mRNA的表达;MTT 法检测细胞增生. 结果:CD44ASODN(1.6μmol/L)明显地抑MGC80-3细胞CD44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CD44ASODN作用MGC80-3 细胞48 h后,细胞的增生呈现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为31.0%,72,96 h的抑制率分别为46.3%、49.6% (P<0.01),其增生抑制作用呈时间依赖效应.在CD44配体低分子质量透明质酸存在的环境中,CD44ASODN能显著增高细胞表面Fas分子的表达,表达率从6.7%提高为16.8% (P<0.01),并显著地增加MGC80-3细胞对FasmAb诱导凋亡的敏感性,凋亡率从0增加到26.5%(P<0.01). 结论:CD44反义寡核苷酸通过抑MGC80-3细胞CD44m RNA和蛋白表达,抑制MGC80-3细胞的增生,增高细胞表面Fas的表达及MGC80-3细胞对FasmAb诱导凋亡的敏感性,逆转胃癌细胞的免疫逃逸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转染 CD44 反义寡核苷酸 胃癌 MGC80-3 细胞增生 诱导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44与肿瘤的免疫逃逸 被引量:13
6
作者 荆雪宁 张玲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2004年第3期186-189,共4页
CD4 4在多种肿瘤细胞表达上调或发生构型改变 ,通过多种机制参与远处侵袭转移。最新研究表明 ,CD4 4在肿瘤免疫逃逸中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诱导肿瘤细胞Fas表达异常。
关键词 肿瘤细胞 CD44 免疫逃逸 透明质酸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课程思政的实践 被引量:2
7
作者 荆雪宁 刘娟娟 +2 位作者 王丹丹 陈莉 王金凤 《卫生职业教育》 2021年第20期88-89,共2页
以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为例,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中“随课潜入心,润德细无声”地渗透思政元素,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 混合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多糖诱导的树突状细胞疫苗对S180荷瘤小鼠抗肿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34
8
作者 邱波 荆雪宁 +2 位作者 武继彪 陈丹丹 刘晓庆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经黄芪多糖诱导的树突状细胞疫苗对S180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方法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体外培养,以黄芪多糖诱导成熟,用S180肿瘤抗原致敏,获得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S180荷瘤小鼠分成模型组(生理盐水0.2mL/只)、环... 目的探讨经黄芪多糖诱导的树突状细胞疫苗对S180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及机制。方法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体外培养,以黄芪多糖诱导成熟,用S180肿瘤抗原致敏,获得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S180荷瘤小鼠分成模型组(生理盐水0.2mL/只)、环磷酰胺组(50mg/kg/只)、黄芪多糖组(黄芪多糖诱导的树突状细胞2×105/只)、细胞因子组(TNF-α诱导的树突状细胞2×105/只),于荷瘤第5天和第10天给予相应治疗。荷瘤第12天,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IL-12、TNF-α的水平;处死小鼠,剥瘤称瘤质量,计算抑瘤率。另外4组小鼠经相应治疗后观察生存时间。结果黄芪多糖组的抑瘤率与生命延长率均显著高于环磷酰胺组和模型组(P<0.05),与细胞因子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黄芪多糖组小鼠血清IL-12、TNF-水平高于环磷酰胺组和模型组(P<0.05),与细胞因子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黄芪多糖诱导的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在荷瘤小鼠体内可有效发挥抑瘤作用,延长荷瘤小鼠生命,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荷瘤小鼠产生抗肿瘤细胞因子IL-12、TNF-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树突状细胞 抑瘤率 白细胞介素-12 肿瘤坏死因子-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苓散通过TGF-β1/Smad通路抗大鼠肾间质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吴君 荆雪宁 +5 位作者 沈伟 李海伦 孔晓妮 苗久旺 张彩霞 韩芸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07-615,共9页
目的探究五苓散(Wuling Power,WLP)防治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RIF)的机制。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五苓散组,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术的方法制备单侧输尿管梗阻的大鼠模型... 目的探究五苓散(Wuling Power,WLP)防治单侧输尿管梗阻(unilateral ureteral obstruction,UUO)大鼠肾间质纤维化(RIF)的机制。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五苓散组,采用单侧输尿管结扎术的方法制备单侧输尿管梗阻的大鼠模型,灌胃给药,连续21 d。用脲酶法测定血清中尿素氮(BUN)含量,用微板法测定血清肌酐(SCr)含量;用HE和Masson染色观察肾脏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脏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和纤连蛋白(Fibronectin)的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肾脏组织中α-SMA、collagenⅠ、Fibronectin、E-钙黏蛋白(E-cadherin)、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p-Smad2、p-Smad3、Smad4、Smad7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血清肌酐、尿素氮含量明显升高(P<0.01),而五苓散组干预后的血清肌酐、尿素氮明显下降(P<0.05)。模型组大鼠梗阻侧肾脏组织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空泡变性,部分管腔扩张或萎缩坏死,可见炎性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增生和肾间质纤维化;五苓散干预治疗后,上皮细胞变形萎缩、炎性细胞浸润及间质纤维化程度均明显改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五苓散组的Fibronectin、α-SMA及collagenⅠ阳性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五苓散可以抑制Fibronectin、α-SMA、collagenⅠ、TGF-β1、p-Smad2、p-Smad3和Smad4蛋白的表达(P<0.05,P<0.01),同时可以促进E-cadherin和Smad7蛋白的表达(P<0.05)。结论五苓散具有抗肾间质纤维化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缓解或逆转肾脏组织EMT的发生和ECM的沉积,抑制肾脏组织中TGF-β1/Smad通路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苓散 慢性肾病 TGF-β1/Smad通路 肾间质纤维化 大鼠
原文传递
老龄大鼠尿量、离子浓度及皮质醇的变化 被引量:6
10
作者 吴君 韩芸 +2 位作者 梁伟玲 荆雪宁 黄萍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5-516,共2页
目的:观察老龄大鼠24 h及水负荷后5 h尿量、尿中Na+、K+、Cl-浓度及血清皮质醇(Cort)含量的变化,研究肾虚多尿模型。方法:老年大鼠20只,青年大鼠20只,用代谢笼法测24 h尿量及水负荷5 h尿量,用生化分析仪测尿液中Na+、K+、Cl-浓度,采用EL... 目的:观察老龄大鼠24 h及水负荷后5 h尿量、尿中Na+、K+、Cl-浓度及血清皮质醇(Cort)含量的变化,研究肾虚多尿模型。方法:老年大鼠20只,青年大鼠20只,用代谢笼法测24 h尿量及水负荷5 h尿量,用生化分析仪测尿液中Na+、K+、Cl-浓度,采用ELISA测血中Cort的含量。结果:老龄大鼠5 h、24 h尿量明显增多,尿液中Na+、Cl-浓度明显增加,K+浓度明显降低,血清中Cort的含量明显降低。结论:老龄大鼠尿量增多,且Na+、K+及Cl-排泄异常,血清中Cort的含量明显降低,表明其可作为肾虚多尿模型进行试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大鼠 尿量 离子浓度 皮质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病机及防治理论探讨 被引量:8
11
作者 刘文辉 辛先贵 +1 位作者 荆雪宁 田殿兴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07-1109,共3页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理是治疗骨质疏松症的首要理论前提,在这个理论中,中医学的"肾虚多瘀"的西医"激素的缺乏"是相辅相成的,了解中西医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产生的机理的认识,对其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原发性骨质疏松 病机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抗滑膜血管新生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金凤 荆雪宁 +2 位作者 刘文辉 姜旭光 王枫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8期133-136,共4页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破坏性关节病变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血管新生是RA发病过程中出现较早且至关重要的因素,以滑膜血管为靶标已成为治疗RA的新策略。中药治疗RA历史悠久,并显示出较好的抗RA作用。本文就近年中药...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以慢性破坏性关节病变为主要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滑膜血管新生是RA发病过程中出现较早且至关重要的因素,以滑膜血管为靶标已成为治疗RA的新策略。中药治疗RA历史悠久,并显示出较好的抗RA作用。本文就近年中药抗滑膜血管新生作用的研究状况加以整理,为进一步深入研究中药抗RA作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类风湿关节炎 滑膜血管新生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血祛瘀剂配合牵引按摩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62例 被引量:5
13
作者 辛先贵 刘杰 +2 位作者 王新功 荆雪宁 谭永杰 《陕西中医》 2010年第4期423-424,共2页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类中药静脉滴注配合牵引按摩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活血祛瘀剂(川芎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静滴配合牵引按摩治疗本病62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1组、2组治愈优良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 目的:观察活血祛瘀类中药静脉滴注配合牵引按摩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采用活血祛瘀剂(川芎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静滴配合牵引按摩治疗本病62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1组、2组治愈优良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液中IL-6和PGE2含量降低(P<0.05)。结论:本方法有活血祛瘀,改善血液循环,调节炎症因子的作用,能明显缓解疼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药疗法 活血化瘀/治疗应用 @川芎嗪 丹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草泻心汤水煎剂与配方颗粒剂体外抑菌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金凤 刘文辉 +2 位作者 荆雪宁 陈莉 王枫 《陕西中医》 2013年第7期920-921,共2页
目的:研究甘草泻心汤水煎剂和配方颗粒剂体外抑菌作用,探讨适合中药复方MIC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试管稀释法、琼脂稀释法测定甘草泻心汤水煎剂和配方颗粒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甲、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体外抑菌作用... 目的:研究甘草泻心汤水煎剂和配方颗粒剂体外抑菌作用,探讨适合中药复方MIC测定的方法。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试管稀释法、琼脂稀释法测定甘草泻心汤水煎剂和配方颗粒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甲、乙型溶血性链球菌体外抑菌作用。结果:甘草泻心汤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形成较大抑菌圈,相同浓度条件下配方颗粒剂的抑菌圈大于水煎剂,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采用两种稀释法测得甘草泻心汤水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的MIC值均为7.8mg.mL-1、125mg.mL-1,配方颗粒剂采用试管稀释法测得相应值为1.95mg.mL-1、15.6mg.mL-1,琼脂稀释法为3.9mg.mL-1、62.5mg.mL-1。结论:甘草泻心汤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有较强抑制作用,且配方颗粒剂优于水煎剂;试管稀释法适合中药复方的MIC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溃疡 中医药疗法 甘草泻心汤 治疗应用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配伍规律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姜旭光 姜明霞 +3 位作者 孙永显 荆雪宁 张新鹃 杨乔 《时珍国医国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716-1717,共2页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使用频率高的解表药、祛风湿药、活血药及其复方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治疗效果、作用机制以及在复方合剂中发挥主要作用的药物。方法造模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各组给予不同的药物合剂灌胃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临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使用频率高的解表药、祛风湿药、活血药及其复方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的治疗效果、作用机制以及在复方合剂中发挥主要作用的药物。方法造模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各组给予不同的药物合剂灌胃治疗,观察继发侧足爪肿胀度;22d后,检测足爪浸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前列腺素(PGE2)水平。结果复方合剂、地塞米松、祛风湿合剂、解表合剂、活血合剂对AA大鼠均有治疗作用。复方合剂、地塞米松、祛风湿合剂作用最强,且它们足爪浸液TNF-α、IL-1β、PGE2水平都明显低于模型组。结论复方合剂能明显抑制AA大鼠足爪肿胀,祛风湿合剂在复方合剂中可能发挥主要的治疗作用。作用机制可能都是通过抑制炎性因子TNF-α,IL-1β,PGE2水平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佐剂性关节炎 配伍规律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学生思政素养增值的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评价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金凤 荆雪宁 沈伟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1期156-161,共6页
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课程是医学院校重要专业基础课之一,在培养医学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教学团队开展了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评价,以思政目标为立足点,提高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挖掘提炼思政元素,完善教学设计,... 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课程是医学院校重要专业基础课之一,在培养医学人才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近年,教学团队开展了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评价,以思政目标为立足点,提高教师课程思政胜任力,挖掘提炼思政元素,完善教学设计,适时适量融入教学环节,教学过程中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创新探究性实验,开展依托课程的社会实践活动,并实施多元全过程教学评价,将思政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构建线上线下、理论实验、课内课外的全方位育人格局。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的同时,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培育科学精神、培养医学职业道德、提高文化自信,增强辩证思维,实现学生思政素养增值,为培养德才兼备的新时代医学人才进行了有益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教学实践 评价 思政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对大鼠脑缺血6h及再灌注损伤时活体海马[Ca^(2+)]i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德敬 景政 +6 位作者 辛铭金 宋少军 荆雪宁 王美芝 庄振利 马玉侠 王舒 《四川中医》 2009年第8期27-29,共3页
目的:研究大鼠脑缺血6h时间窗及不同时间再灌注损伤时活体海马片Ca2+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醒脑开窍针法对神经细胞内Ca2+的调控作用。方法: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6h/再灌模型,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技术实时观察大鼠海马CA1区... 目的:研究大鼠脑缺血6h时间窗及不同时间再灌注损伤时活体海马片Ca2+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醒脑开窍针法对神经细胞内Ca2+的调控作用。方法: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6h/再灌模型,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技术实时观察大鼠海马CA1区活体脑片中锥体细胞内[Ca2+]i的分布及动态变化。结果:脑缺血6h时大鼠海马CA1区活体脑片中锥体细胞内[Ca2+]i的分布及动态变化。结果:脑缺血6h时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的[Ca2+]i明显升高,再灌注后,神经元内[Ca2+]i随再灌注时间延长而进一步升高,到再灌注6h,达到最高峰,此后虽有下降,但仍高于缺血前水平,再灌注24h时又出现第二次钙高峰。结论:在临床脑缺血最迟6h有效治疗时间窗内,采取多靶点、多水平、多通道的干预措施,对脑损伤的转归至关重要,阻止缺血半暗区可存活组织发生进一步不可逆损害。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Ca2+]i超载有明显抑制作用,但对其抑制程度,醒脑开窍针刺组明显优于传统针刺组,从而保护脑缺血/再灌注后继发神经元的损伤,维持钙稳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醒脑开窍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脑缺血/再灌注 海马锥体细胞钙离子
原文传递
中药合剂治疗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拆方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姜旭光 姜明霞 +5 位作者 荆雪宁 张新鹃 孙永庆 刘桂君 姜庆 张洪真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18-19,22,共3页
目的观察临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使用频率最高的解表药(麻黄)、祛风湿药(川乌)、活血药(当归)及其复方合剂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影响,并研究其配伍规律。方法把有相似作用的药物配成常用药对,制成麻桂合剂、制川草乌合剂、归芎合剂、复... 目的观察临床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使用频率最高的解表药(麻黄)、祛风湿药(川乌)、活血药(当归)及其复方合剂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影响,并研究其配伍规律。方法把有相似作用的药物配成常用药对,制成麻桂合剂、制川草乌合剂、归芎合剂、复方合剂、低剂量复方合剂,并以正常组、造模组、雷公藤组做对比。用ELISA法和分光光度计测量足爪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前列腺素E2(PGE2)的水平,测定免疫器官的脏器重量指数,分析不同药物组对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造模组足爪PGE2、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复方组与雷公藤组能抑制足爪PGE2水平(P<0.05),复方组、祛风湿组、雷公藤组都能明显抑制关节滑膜TNF-α水平(P<0.01),低剂量复方组也能抑制关节滑膜TNF-α水平(P<0.05),造模组脾与胸腺的脏器指数有升高趋势(脾脏指数P<0.05)。结论中药复方配伍能抑制大鼠足爪PGE2、TNF-α水平,制川草乌合剂发挥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佐剂性关节炎 中药复方 配伍规律 前列腺素E2 肿瘤坏死因子α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高专院校《健康评估》课程教学方法的运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邢冬杰 孙永显 +2 位作者 荆雪宁 张彩坤 张豪英 《全科护理》 2016年第5期510-511,共2页
介绍《健康评估》课程教学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及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指出在《健康评估》课程的教学中,应该灵活掌握及应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理论及实训教学质量,以期达到教学相长... 介绍《健康评估》课程教学方法,包括启发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及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指出在《健康评估》课程的教学中,应该灵活掌握及应用各种教学方法,提高理论及实训教学质量,以期达到教学相长的双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高专 健康评估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花黄色素化学成分及对心脑血管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20
作者 武永刚 李雪莹 +1 位作者 王苏丽 荆雪宁 《齐鲁药事》 2011年第8期481-484,共4页
从红花黄色素化学成分和对心脑血管的药理作用入手,针对近年来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为红花的进一步深入研究与开发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红花黄色素 化学成分 心脑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