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中语文:创设任务,促进互学
1
作者 范飚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24年第6期66-68,共3页
一、比赛主题介绍落实单元任务,是上海高中语文自2019年9月以来“使用统编教材,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之一。这里的“单元任务”特指教材必修两册、选择性必修三册在单元最后所呈现的单元学习任务、单元研习任务。它们在呼应任务群... 一、比赛主题介绍落实单元任务,是上海高中语文自2019年9月以来“使用统编教材,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抓手之一。这里的“单元任务”特指教材必修两册、选择性必修三册在单元最后所呈现的单元学习任务、单元研习任务。它们在呼应任务群目标与内容、体现单元重点、整合语文三大实践活动、构建更为复杂的情境方面,确有示范性与启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核心素养 单元任务 统编教材 互学 必修三 单元学习 目标与内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印象与随想——当前课堂教学之问题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2
2
作者 范飚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30-32,共3页
笔者教书21年,去年开始担任教研员工作,是教研员队伍中的新兵。因为工作的缘故,听课机会多了,在参与各类教学研讨、调研、评选、展示活动中,有幸接触到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课,记录印象与随想当是工作的本分,也必然有利于今后工... 笔者教书21年,去年开始担任教研员工作,是教研员队伍中的新兵。因为工作的缘故,听课机会多了,在参与各类教学研讨、调研、评选、展示活动中,有幸接触到不同类型、不同风格的课,记录印象与随想当是工作的本分,也必然有利于今后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堂教学 随想 印象 教研员工作 教学研讨 展示活动 教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思论证过程”课堂教学探索 被引量:1
3
作者 范飚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9期52-57,共6页
“反思论证过程”课堂教学探索,始于2018年5月,历时一年零三个月。上海市有五区共九所高中参与,前后组织市级观摩、研讨、展示活动共十一次。一“反思”一词,无论哪种解释,都离不开以下要素:第一,针对已有;第二,不断思考。“反思论证过... “反思论证过程”课堂教学探索,始于2018年5月,历时一年零三个月。上海市有五区共九所高中参与,前后组织市级观摩、研讨、展示活动共十一次。一“反思”一词,无论哪种解释,都离不开以下要素:第一,针对已有;第二,不断思考。“反思论证过程”之“反思”,也是如此,它是指学生对已有思考的再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证过程 展示活动 课堂教学探索 观摩 高中 反思 上海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读文本如何援引课外资源——以汪曾祺《胡同文化》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范飚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34-35,53,共3页
《胡同文化》一文颇得教师喜爱,汪曾祺那独特的笔调笔致实在叫人叹服。然而学生阅读此文,粗读往往难知其味,细读却又困惑不少。比如读第十至第十二自然段,作者起笔写道:“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接着连用三个材料,却是为... 《胡同文化》一文颇得教师喜爱,汪曾祺那独特的笔调笔致实在叫人叹服。然而学生阅读此文,粗读往往难知其味,细读却又困惑不少。比如读第十至第十二自然段,作者起笔写道:“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接着连用三个材料,却是为何?且不避讳自家作品——引来《八月骄阳》里的对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同文化》 汪曾祺 解读文本 资源 课外 援引 学生阅读 自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既然“我”是“我”——读《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
5
作者 范飚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8-80,共3页
译作《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作为小说,篇幅算短的,约2700字。作者里柯克是加拿大作家。1869年出生于英格兰汉普郡的斯旺穆尔,1899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经济学与政治学,之后他一直生活在加拿大。据说,在美国他被认为是继马克·... 译作《我们是怎样过母亲节的》,作为小说,篇幅算短的,约2700字。作者里柯克是加拿大作家。1869年出生于英格兰汉普郡的斯旺穆尔,1899年在美国芝加哥大学攻读经济学与政治学,之后他一直生活在加拿大。据说,在美国他被认为是继马克·吐温之后最受人欢迎的幽默作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亲节 “我” 芝加哥大学 加拿大 英格兰 政治学 经济学 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学语文:立足单元教学,关注学习经历
6
作者 范飚 曹刚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20年第6期59-61,共3页
一、关于活动主题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基础... 一、关于活动主题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课程标准,明确了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基础,其他三个方面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素养的形成离不开学习经历的获得与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教学 核心素养 中学语文 语言建构与运用 语文学科 课程标准 言语经验 思维发展与提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目标,落实任务——上海市34节高中语文部级精品课述评
7
作者 范飚 《语文教学通讯》 2022年第29期4-6,共3页
2019年以来,上海遵循新课程标准,使用统编教材,积极探索基于核心素养培育的单元教学策略。34节部级精品课既可说是阶段性成果之一,又可视为探索之路上的重要台阶,其外显的共同特征及内隐的或共同或共通的认识,值得条分缕析。
关键词 任务群 单元教学目标 任务完成 问题解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对“任务”一词的认识
8
作者 范飚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21年第S01期107-111,共5页
随着高中课程标准的颁布及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的实施,教师们对出现于其中的一些新的说法颇感疑惑。本文选择"任务"一词,拟从语义分析的角度对其内涵作界定,以期解决一些在实施中因困惑而造成的问题。
关键词 高中语文 统编教材 任务 语文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莽作〈孩儿塔〉序》课例赏鉴
9
作者 樊新强 范飚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2017年第7期119-123,共5页
《白莽作〈孩儿塔〉序》一文蕴藏着鲁迅先生复杂、浓烈而又跌宕的情感。鲁迅先生在文中的笔法极尽顿挫、吞吐、变化之能事,显示出极高的艺术魅力,同时给学生的阅读也带来了很大障碍。本课试图借助一些支架,如手稿与定稿的比较、原文... 《白莽作〈孩儿塔〉序》一文蕴藏着鲁迅先生复杂、浓烈而又跌宕的情感。鲁迅先生在文中的笔法极尽顿挫、吞吐、变化之能事,显示出极高的艺术魅力,同时给学生的阅读也带来了很大障碍。本课试图借助一些支架,如手稿与定稿的比较、原文与改文的比较、核心问题的推动等,使学生沉浸文本,走进先生的情感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基调 语言形式 鲁迅手稿 教者改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电站主要建构筑物使用寿命达60年的设计探讨 被引量:1
10
作者 洪辉 范飚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13年第2期23-26,共4页
通过对设计使用寿命的认识,指出为使变电站主要建构筑物达到使用寿命60年要求需注意的有关问题,提出了应采取的相关措施,旨在为工程土建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变电站建构筑物 设计使用寿命 重要性系数 设计使用年限调整系数 耐久性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语”说“文”——学术论著《语文常谈》的阅读 被引量:1
11
作者 梁颖 范飚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13,共4页
本单元意在引导学生阅读《语文常谈》这本书,以及开展拓展性学习活动,涵泳语言、走近学术。一方面,使学生能够在理解书中重要概念的同时,关注、积累、思考生活中的语言文字现象;运用书中的相关内容解决自己在语文学习中遇到的语言问题,... 本单元意在引导学生阅读《语文常谈》这本书,以及开展拓展性学习活动,涵泳语言、走近学术。一方面,使学生能够在理解书中重要概念的同时,关注、积累、思考生活中的语言文字现象;运用书中的相关内容解决自己在语文学习中遇到的语言问题,产生探索汉语言文字规律的兴趣,提高对汉语言文化的认同感。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在阅读中梳理思路,厘清关系,感受学术性著作的语言特点,把握学术性著作的形式特征,获得学术性论著的阅读经验,以及阅读同类型作品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阅读 学术论著 语文学习 “文” “语” 语言问题 汉语言文字 汉语言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识,从来不简单
12
作者 范飚 《语文学习》 2025年第1期59-60,共2页
作为单元教学中的一个课时,本堂课的立意发端于“外国作家作品研习”的“学习目标与内容”中的一句话,即阅读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认识所读作品的地位和价值。这个“认识”不仅仅是“知道”“了解”与“地位”“价值”相关的文学的、文化... 作为单元教学中的一个课时,本堂课的立意发端于“外国作家作品研习”的“学习目标与内容”中的一句话,即阅读外国文学经典作品,认识所读作品的地位和价值。这个“认识”不仅仅是“知道”“了解”与“地位”“价值”相关的文学的、文化的常识,实际上对于选择性必修课程的学习者而言,这个“认识”理应更为丰富、更为深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教学 外国作家 外国文学经典 必修课程 目标与内容 地位和价值 选择性
原文传递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凸显文本的核心价值——中学语文学科2016年度上海市中小学中青年教师教学评选活动总结
13
作者 曹刚 范飚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16年第12期61-64,共4页
2016年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选活动中学语文学科的亮点是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关注文本的语言形式、凸显文本的核心价值,存在的问题是部分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平有待提高,解读文本、设计问题、设计作业的能力有待提高,学生意识有待... 2016年上海市中青年教师教学评选活动中学语文学科的亮点是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关注文本的语言形式、凸显文本的核心价值,存在的问题是部分教师的学科专业水平有待提高,解读文本、设计问题、设计作业的能力有待提高,学生意识有待增强。建议中学语文教师正确解读文本,确定合理的教学内容,重视学习策略的指导,创设学习经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作业设计的品质,提升学科专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经历 问题意识 文本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狱变》课例赏鉴
14
作者 刘斐(执教) 范飚(观察) 《语文教学通讯(高中)(A)》 2018年第7期128-131,共4页
根据预习作业中显示的基本学情, 制定了以 “如何读懂” 为目的的教学目标.根据学情预判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学生的难点在于第一人称讲述者的话不完全可信和文本中极易忽略的对理解人物和情节至关重要的微小细节.据此设计教学环节,一... 根据预习作业中显示的基本学情, 制定了以 “如何读懂” 为目的的教学目标.根据学情预判在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学生的难点在于第一人称讲述者的话不完全可信和文本中极易忽略的对理解人物和情节至关重要的微小细节.据此设计教学环节,一方面以问题和小结不断推进阅读策略的传授; 同时, 重视学生的学习经历, 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策略, 通过学习经历加深对阅读策略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阅读策略 学情 学习经历 小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中小学生汉语阅读能力分级标准研究报告
15
作者 于龙 王荣生 +17 位作者 王意如 叶丽新 李重 李海林 邹一斌 张心科 吴念阳 步根海 陈祳 郑桂华 周燕 范飚 倪文尖 徐默凡 曹刚 詹丹 谭轶斌 薛峰 《上海课程教学研究》 2016年第6期57-60,共4页
一、问题的提出(一)课标修订的需要《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强调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阅读素养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标准虽然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阅读量等,但阅读素养培养... 一、问题的提出(一)课标修订的需要《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试行稿)》强调要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而阅读素养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标准虽然重视对学生阅读兴趣、阅读能力的培养,提出了明确的阅读量等,但阅读素养培养的要求尚不十分明确,尤其是阅读能力可观察可测量的表现、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阅读能力的发展等在标准层面体现不够,课程标准的精细化程度尚需进一步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阅读 中小学语文 阅读素养 阅读能力培养 试行稿 精细化程度 分级阅读 标准研究 教材编写 阅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把握学科特质 培养健全心灵——中小学语文学科育人价值概述
16
作者 上海市中小学语文学科育人价值研究课题组 孙宗良 +2 位作者 范飚 薛峰 曹刚 《现代教学》 2013年第7期36-37,共2页
语文作为一门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学科,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道德情操、价值意识等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职责。语文教学实现学科育人价值,需要教师把握时代特征,凸显语文学科特点,尊重学,仁生命个体,充分挖掘语文学科的... 语文作为一门具有丰富人文内涵的学科,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道德情操、价值意识等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职责。语文教学实现学科育人价值,需要教师把握时代特征,凸显语文学科特点,尊重学,仁生命个体,充分挖掘语文学科的丰富内涵,构建系统的适合学生成长需求的目标体系与具体内容,并使教学实践与上海二期课改的理念和目标自然融合,既成功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又埋造学生良好的人格精神,从而更好地实现语文课程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学科 学科特质 育人价值 培养 中小学 学生成长 心灵 语文课程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重点,一以贯之——落实单元写作任务教学策略初探 被引量:4
17
作者 范飚 《语文学习》 2023年第9期11-14,共4页
统编教材试行几年来,一线教师、教研员等研究教材编写思路,领会教改精神,并积极开展教学实践。在上海市高中语文教研员范飚老师的带领下,上海高中语文教师聚焦核心素养、紧扣学习任务群,立足本单元教学的“任务”,展开新一轮的全市教研... 统编教材试行几年来,一线教师、教研员等研究教材编写思路,领会教改精神,并积极开展教学实践。在上海市高中语文教研员范飚老师的带领下,上海高中语文教师聚焦核心素养、紧扣学习任务群,立足本单元教学的“任务”,展开新一轮的全市教研活动。本刊将陆续追踪、刊出其教研成果,希望引发广大教师关注、思考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元教学 写作任务 一线教师 教研活动 教研员 教师关注 统编教材 教研成果
原文传递
“却”字引起的思考——关于课文《白莽作〈孩儿塔〉序》 被引量:2
18
作者 范飚 《语文学习》 2015年第1期52-53,共2页
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有些问题常常值得玩味。《白莽作(孩儿塔)序》是大家都熟悉的。记得有一次,一位学生提了这样的一个问题。针对的是文章的第一句:“春天去了一大半了,还是冷。”春天过去一大半了,照理应该暖和起来了,但还... 教学过程中,学生提出的有些问题常常值得玩味。《白莽作(孩儿塔)序》是大家都熟悉的。记得有一次,一位学生提了这样的一个问题。针对的是文章的第一句:“春天去了一大半了,还是冷。”春天过去一大半了,照理应该暖和起来了,但还是冷;学生的问题是,句意明明有转折,为什么“还是冷”之前不用“却”?换而言之,这句话为什么不写作“春天去了一大半了,‘却’还是冷”?巧的是,另有一位学生也提出了一个与之相似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莽作(孩儿塔)序》 “却” 课文 教学过程 学生 文章 句意 写作
原文传递
“大问题”的学与用
19
作者 范飚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20年第31期8-8,共1页
想要知道一个概念,并非难事。一种做法是查找工具书,更为便捷的做法是借助一些可信度比较高的搜索引擎去查找,如果吃不准,可尝试通过不同的搜索引擎去查找。虽然纷繁,但找起来并不困难。困难在于理解一个概念。
关键词 搜索引擎 可信度 工具书 学与用 查找 做法 概念 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举着”和“几个”
20
作者 范飚 《语文学习》 2013年第12期66-67,共2页
在《2013年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中读到一道题:11.赏析第⑩段画线句的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4分)
关键词 学业水平考试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语文试题 普通高中 上海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