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VIP36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房颤患者左心房憩室及副心耳形态特点的多排螺旋CT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范贤弟
孔令秋
+5 位作者
许勇
唐红
杨庆
姜建
龙晓君
余建群
《中国处方药》
2014年第9期106-107,共2页
目的导管消融前行多排螺旋CT明确左心房及肺静脉解剖形态及其变异,把心房的三维电解剖与MSCT进行融合成像进行研究分析应用,并在术前评估中加以重视,以减少或杜绝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机,心电门控扫描...
目的导管消融前行多排螺旋CT明确左心房及肺静脉解剖形态及其变异,把心房的三维电解剖与MSCT进行融合成像进行研究分析应用,并在术前评估中加以重视,以减少或杜绝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机,心电门控扫描模式。回顾性分析AF导管消融患者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影像资料,选取进行射频消融手术的患者107例作为观察对象(设为AF组),与另选取经冠状动脉MSCT检查的非AF患者11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分析统计。结果 LAD的发生率为19%~41%之间,且男性患者的发生率高于女性,LAD及LACA在解剖上均较附近心房壁薄弱,当此类结构靠近肺静脉前庭或左心耳时,消融导管能量过高或操作不当,便有可能导致此处心房穿孔,从而引发心包填塞。总结了LAD及LACA在AF患者中的分布及形态特点,分析LAD/LACA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房结构变异,二者可能具备不同的胚胎学基础,但均可能导致AF消融术中或术后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 MSCT以其成像快速、分辨率高等特点,已成为结构性心血管疾病评估的重要手段。在房颤导管消融术前,除常规进行CT检查明确心房及肺静脉大体解剖形态之外,仔细寻找LAD、LACA并分辨其中有无微血栓形成,是术前栓塞风险评估的重要内容。心房的三维电解剖与MSCT进行融合成像,对于术中明确LAD/LACA的位置,增加消融线完整性应该有一定帮助。故应把心房的三维电解剖多排螺旋CT融合成像应用在术前评估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导管消融
多排螺旋CT
左心房憩室
副心耳
并发症
术前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双心室起搏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文亚红
田巨龙
+4 位作者
许勇
徐大文
曾晓斌
田森
范贤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235-236,共2页
[目的]观察双心室起搏治疗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方法]经左锁骨下静脉穿刺送入Attain冠状静脉窦(CS)长鞘,在CS导管的导引下,将鞘送人CS,用Attain球囊造影导管进行心脏静脉逆行造影,将左心室电极经长鞘放入选择的静脉,送人右心室及右心房...
[目的]观察双心室起搏治疗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方法]经左锁骨下静脉穿刺送入Attain冠状静脉窦(CS)长鞘,在CS导管的导引下,将鞘送人CS,用Attain球囊造影导管进行心脏静脉逆行造影,将左心室电极经长鞘放入选择的静脉,送人右心室及右心房电极至右室心尖和右心耳。与三腔脉冲发生器连接,脉冲发生器埋藏于左上胸皮下。[结果]3例均患者无电极脱位,无膈肌刺激。但1例术前有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伴阿-斯综合征患者,于术后6月在医院外因心室颤动而猝死。[结论]CHF伴室内阻滞的患者经双心室起搏治疗后,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明显改善,LVEF提高,心脏缩小,与多中心结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双心室起搏
心律失常
心源性猝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床旁漂浮电极行心脏临时起搏42例
3
作者
许勇
杜青兰
范贤弟
《四川医学》
CAS
2003年第1期52-53,共2页
目的 探讨用漂浮电极在床旁行心腔内临时起搏的方法与可行性 ,以及 3种静脉途径间的差异。方法 分别选右股静脉、左锁骨下静脉及左颈内静脉为靶静脉 ,将 5F气囊漂浮电极沿扩张管送入 ,进入 15~ 2 0cm后向气囊内充入 0 75ml气体 ,用...
目的 探讨用漂浮电极在床旁行心腔内临时起搏的方法与可行性 ,以及 3种静脉途径间的差异。方法 分别选右股静脉、左锁骨下静脉及左颈内静脉为靶静脉 ,将 5F气囊漂浮电极沿扩张管送入 ,进入 15~ 2 0cm后向气囊内充入 0 75ml气体 ,用腔内心电图判断电极头位置 ,到达右房后再向气囊内充入气体至实际充盈量 ,进入右室后抽尽气囊内气体再送入电极 ,根据腔内心电图ST段抬高程度判断电极在右室内的张力 ,用起搏心电图指导电极头准确置入右室心尖部。结果 42例均成功置入 ,1例右股静脉途径失败 ,改用左颈内静脉途径后成功。 3种途径平均耗时分别为15 6min、14 6min、14 1min。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用漂浮电极床旁行临时起搏适合对发生严重缓慢心律失常的急危重患者、孕早期妇女的抢救 ,特别是在无相关X线设备的广大基层医院 ;靶静脉首选左颈内静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漂浮电极
心脏临时起搏
靶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磁共振成像评估房颤患者无症状脑梗死的研究
4
作者
范贤弟
许勇
+1 位作者
龙晓君
田巨龙
《中国处方药》
2014年第10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高龄房颤的无症状脑梗死(ACI)发病率及具体影响机制,以期为临床制定相应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用头颅磁共振检查,根据患者心脏节律分为房颤组和窦律组。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并结合临床评估房颤患者无症状脑梗死。结果磁共...
目的探讨高龄房颤的无症状脑梗死(ACI)发病率及具体影响机制,以期为临床制定相应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用头颅磁共振检查,根据患者心脏节律分为房颤组和窦律组。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并结合临床评估房颤患者无症状脑梗死。结果磁共振成像结合临床诊断研究证实:高龄(年龄≥65)、男性以及有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病病史的患者均为ACI的高危人群;同时高胆固醇血症及超声所见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均为ACI的高危因素。肥胖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的下降(<55%)与ACI的发生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颈动脉斑块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ACI患者的颈动脉内膜厚度均高于无ACI者,提示ACI可能与其他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拥有相类似的病理生理过程,亦或ACI本身便是动脉粥样硬化累及微小血管的特殊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症状脑梗死
头颅磁共振
Logistics回归分析
房颤
颈动脉斑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学会辨别感冒和病毒性心肌炎
5
作者
范贤弟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1年第4期37-37,共1页
有这样两种病症,它们一个是呼吸道疾病——感冒,一个是心脏疾病——病毒性心肌炎,两者乍看毫不相干,但细细探究却发现是存在关系的,这就要从它们的病因说起。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呼吸道疾病
心脏疾病
感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肺结核误诊为肺栓塞1例报告
6
作者
贾兴泽
范贤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8年第2期86-,共1页
关键词
肺结核
传尸痨
呼吸道感染
肺栓塞
结核中毒症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的临床观察
7
作者
贾兴泽
范贤弟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83-283,共1页
关键词
噻托溴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原文传递
题名
房颤患者左心房憩室及副心耳形态特点的多排螺旋CT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范贤弟
孔令秋
许勇
唐红
杨庆
姜建
龙晓君
余建群
机构
四川省攀枝花市米易县人民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出处
《中国处方药》
2014年第9期106-107,共2页
文摘
目的导管消融前行多排螺旋CT明确左心房及肺静脉解剖形态及其变异,把心房的三维电解剖与MSCT进行融合成像进行研究分析应用,并在术前评估中加以重视,以减少或杜绝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机,心电门控扫描模式。回顾性分析AF导管消融患者的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CT,MSCT)影像资料,选取进行射频消融手术的患者107例作为观察对象(设为AF组),与另选取经冠状动脉MSCT检查的非AF患者11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研究分析统计。结果 LAD的发生率为19%~41%之间,且男性患者的发生率高于女性,LAD及LACA在解剖上均较附近心房壁薄弱,当此类结构靠近肺静脉前庭或左心耳时,消融导管能量过高或操作不当,便有可能导致此处心房穿孔,从而引发心包填塞。总结了LAD及LACA在AF患者中的分布及形态特点,分析LAD/LACA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房结构变异,二者可能具备不同的胚胎学基础,但均可能导致AF消融术中或术后出现相关并发症。结论 MSCT以其成像快速、分辨率高等特点,已成为结构性心血管疾病评估的重要手段。在房颤导管消融术前,除常规进行CT检查明确心房及肺静脉大体解剖形态之外,仔细寻找LAD、LACA并分辨其中有无微血栓形成,是术前栓塞风险评估的重要内容。心房的三维电解剖与MSCT进行融合成像,对于术中明确LAD/LACA的位置,增加消融线完整性应该有一定帮助。故应把心房的三维电解剖多排螺旋CT融合成像应用在术前评估中。
关键词
导管消融
多排螺旋CT
左心房憩室
副心耳
并发症
术前风险评估
分类号
R541.75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816.2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双心室起搏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文亚红
田巨龙
许勇
徐大文
曾晓斌
田森
范贤弟
机构
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
四川省攀煤集团总医院
四川省米易县人民医院
出处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235-236,共2页
文摘
[目的]观察双心室起搏治疗心力衰竭临床疗效。[方法]经左锁骨下静脉穿刺送入Attain冠状静脉窦(CS)长鞘,在CS导管的导引下,将鞘送人CS,用Attain球囊造影导管进行心脏静脉逆行造影,将左心室电极经长鞘放入选择的静脉,送人右心室及右心房电极至右室心尖和右心耳。与三腔脉冲发生器连接,脉冲发生器埋藏于左上胸皮下。[结果]3例均患者无电极脱位,无膈肌刺激。但1例术前有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伴阿-斯综合征患者,于术后6月在医院外因心室颤动而猝死。[结论]CHF伴室内阻滞的患者经双心室起搏治疗后,临床症状和心功能明显改善,LVEF提高,心脏缩小,与多中心结果相似。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双心室起搏
心律失常
心源性猝死
Keywords
heart failure
double-ventricle pacemaker
arrhythmia
sudden cardiac death
分类号
R541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床旁漂浮电极行心脏临时起搏42例
3
作者
许勇
杜青兰
范贤弟
机构
攀枝花市中心医院
出处
《四川医学》
CAS
2003年第1期52-53,共2页
文摘
目的 探讨用漂浮电极在床旁行心腔内临时起搏的方法与可行性 ,以及 3种静脉途径间的差异。方法 分别选右股静脉、左锁骨下静脉及左颈内静脉为靶静脉 ,将 5F气囊漂浮电极沿扩张管送入 ,进入 15~ 2 0cm后向气囊内充入 0 75ml气体 ,用腔内心电图判断电极头位置 ,到达右房后再向气囊内充入气体至实际充盈量 ,进入右室后抽尽气囊内气体再送入电极 ,根据腔内心电图ST段抬高程度判断电极在右室内的张力 ,用起搏心电图指导电极头准确置入右室心尖部。结果 42例均成功置入 ,1例右股静脉途径失败 ,改用左颈内静脉途径后成功。 3种途径平均耗时分别为15 6min、14 6min、14 1min。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用漂浮电极床旁行临时起搏适合对发生严重缓慢心律失常的急危重患者、孕早期妇女的抢救 ,特别是在无相关X线设备的广大基层医院 ;靶静脉首选左颈内静脉。
关键词
漂浮电极
心脏临时起搏
靶静脉
分类号
R541.7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磁共振成像评估房颤患者无症状脑梗死的研究
4
作者
范贤弟
许勇
龙晓君
田巨龙
机构
四川省米易县人民医院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医院
出处
《中国处方药》
2014年第10期71-72,共2页
文摘
目的探讨高龄房颤的无症状脑梗死(ACI)发病率及具体影响机制,以期为临床制定相应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用头颅磁共振检查,根据患者心脏节律分为房颤组和窦律组。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并结合临床评估房颤患者无症状脑梗死。结果磁共振成像结合临床诊断研究证实:高龄(年龄≥65)、男性以及有冠心病、糖尿病和高血压病病史的患者均为ACI的高危人群;同时高胆固醇血症及超声所见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均为ACI的高危因素。肥胖及左心室射血分数的下降(<55%)与ACI的发生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颈动脉斑块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ACI患者的颈动脉内膜厚度均高于无ACI者,提示ACI可能与其他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拥有相类似的病理生理过程,亦或ACI本身便是动脉粥样硬化累及微小血管的特殊类型。
关键词
无症状脑梗死
头颅磁共振
Logistics回归分析
房颤
颈动脉斑块
分类号
R541.7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445.2 [医药卫生—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学会辨别感冒和病毒性心肌炎
5
作者
范贤弟
机构
米易县人民医院
出处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1年第4期37-37,共1页
文摘
有这样两种病症,它们一个是呼吸道疾病——感冒,一个是心脏疾病——病毒性心肌炎,两者乍看毫不相干,但细细探究却发现是存在关系的,这就要从它们的病因说起。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呼吸道疾病
心脏疾病
感冒
分类号
R5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肺结核误诊为肺栓塞1例报告
6
作者
贾兴泽
范贤弟
机构
四川省米易县人民医院内科
出处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8年第2期86-,共1页
关键词
肺结核
传尸痨
呼吸道感染
肺栓塞
结核中毒症状
分类号
R521 [医药卫生—内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的临床观察
7
作者
贾兴泽
范贤弟
机构
四川省米易县人民医院内科
出处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83-283,共1页
关键词
噻托溴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分类号
R563.9 [医药卫生—呼吸系统]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房颤患者左心房憩室及副心耳形态特点的多排螺旋CT研究
范贤弟
孔令秋
许勇
唐红
杨庆
姜建
龙晓君
余建群
《中国处方药》
2014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双心室起搏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文亚红
田巨龙
许勇
徐大文
曾晓斌
田森
范贤弟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床旁漂浮电极行心脏临时起搏42例
许勇
杜青兰
范贤弟
《四川医学》
CAS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磁共振成像评估房颤患者无症状脑梗死的研究
范贤弟
许勇
龙晓君
田巨龙
《中国处方药》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学会辨别感冒和病毒性心肌炎
范贤弟
《家庭医药(快乐养生)》
202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肺结核误诊为肺栓塞1例报告
贾兴泽
范贤弟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08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的临床观察
贾兴泽
范贤弟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8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