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药联合依巴斯汀治疗血虚风燥型尿毒症性皮肤瘙痒临床观察
1
作者 丁岚 范茂虓 +1 位作者 顾帅帅 金艳盛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5期3095-3099,共5页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外洗方联合依巴斯汀口服对血液透析患者血虚风燥型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将血虚风燥型尿毒症瘙痒患者随机分3组,每组20例。西药组予依巴斯汀口服;中药组予自拟外洗方;联合组两药联用。4周后,比较3组患者瘙痒情况和相关... 目的观察自拟中药外洗方联合依巴斯汀口服对血液透析患者血虚风燥型皮肤瘙痒的疗效。方法将血虚风燥型尿毒症瘙痒患者随机分3组,每组20例。西药组予依巴斯汀口服;中药组予自拟外洗方;联合组两药联用。4周后,比较3组患者瘙痒情况和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联合组、西药组、中药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18/20)、55.0%(11/20)及70.0%(14/20);3组VAS评分均显著降低,联合组优于另外2组(P<0.05);联合组、西药组肿瘤坏死因子、C反应蛋白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且中药组无不良反应。结论自拟外洗方治疗血液透析血虚风燥型皮肤瘙痒的效果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联合依巴斯汀口服可增强疗效同时改善机体炎症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疹 尿毒症瘙痒 血虚风燥证 中药外洗 依巴斯汀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NP与CA125联合测定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2
2
作者 陆小平 卢全兴 +4 位作者 朱剑刚 范茂虓 顾民 陈超 杨晓卿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0年第8期68-70,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与CA125在不同严重程度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 65例临床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并按照纽约心脏学会(NYHA)分级区分其心衰程度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采用ADV...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肽(BNP)与CA125在不同严重程度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水平及其相关性。方法 65例临床确诊为慢性心力衰竭并按照纽约心脏学会(NYHA)分级区分其心衰程度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采用ADVIACentaurBNP测定法定量测定血浆BNP水平,采用化学免疫发光法定量测定CA125水平;将两组的BNP及CA125值进行比较,做相关性分析。结果 CHF组血浆BNP与CA125水平在心功能Ⅱ级与Ⅲ级、Ⅲ级与Ⅳ级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各组间与对照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BNP或CA125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值分别是-0.90和-0.61,P<0.05)。结论血浆BNP与CA125值在左室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升高并与NYHA分级有明显的相关性,BNP与CA125值可作为诊断心力衰竭的筛选指标,并可用于指导心力衰竭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NP CA125 慢性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患者尿液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的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2
3
作者 顾帅帅 朱琳 +2 位作者 金艳盛 丁岚 范茂虓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13期35-40,共6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液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54例DN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23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估算肾... 目的探讨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液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IGFBP7)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54例DN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230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将DN患者分为Ⅰ期组32例,Ⅱ期组84例,Ⅲ期组90例,Ⅳ期组48例;根据血清肌酐及尿量将DN患者分为AKI组19例和非AKI组235例;比较血清肌酐、尿液TIMP-2、IGFBP7水平在不同组别患者中的差异。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尿液TIMP-2、IGFBP7水平及尿肌酐水平;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尿液TIMP-2、IGFBP7与相关指标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尿液TIMP-2、IGFBP7及血清肌酐诊断DN患者发生AKI的效能。结果研究组血清肌酐、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尿酸、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尿β_(2)-微球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eGF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Ⅳ期DN患者血清肌酐、尿TIMP-2与尿肌酐的比值(TIMP-2/尿肌酐)、尿IGFBP7与尿肌酐的比值(IGFBP7/尿肌酐)均高于Ⅰ期、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AKI组相比,AKI组患者血清肌酐、尿TIMP-2/尿肌酐、尿IGFBP7/尿肌酐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液TIMP-2、IGFBP7与血清肌酐、HbA1c、血尿酸、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尿β_(2)-微球蛋白均呈正相关(P<0.05),与血清白蛋白、eGFR均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显示,尿液TIMP-2、IGFBP7、血清肌酐预测DN患者发生AK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76(95%CI:0.587~0.756)、0.864(95%CI:0.792~0.918)、0.618(95%CI:0.528~0.703),尿液TIMP-2联合IGFBP7预测DN患者发生AKI的AUC为0.926(95%CI:0.866~0.965)。结论DN患者尿液TIMP-2、IGFBP7水平随病情加重而呈上升趋势,对DN患者发生AKI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7 血清肌酐 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肾活检穿刺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杨鸿 苏雪芳 +4 位作者 范茂虓 吴桂花 刘亚军 陆奕奕 徐洁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5期887-888,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肾穿刺活检对弥漫性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6例可疑弥漫性肾病患者超声引导下肾穿刺活检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获得病理学诊断。结论:超声引导下肾穿刺活检对弥漫性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肾活检 超声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脑梗死关系的临床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范茂虓 顾帅帅 卢全兴 《亚太传统医药》 2012年第10期172-173,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以100例住院非脑血管病患者为对照组,104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测定血清胱抑素C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分别为(1.38±0.47)mg/L和(1.10±0.26)mg/L,两组比较...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以100例住院非脑血管病患者为对照组,104例脑梗死患者为观察组,测定血清胱抑素C水平。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分别为(1.38±0.47)mg/L和(1.10±0.26)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胱抑素C水平升高是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胱抑素C 脑梗死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暑合并横纹肌溶解症一例 被引量:1
6
作者 金艳盛 范茂虓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4年第8期566-566,共1页
患者,女性,56岁,农民.8天前因“中暑昏迷”入院.患者于2013年7月20日高温条件下进行体力劳动后昏迷,中午11时许被他人发现时已摔倒,呼之不应,伴高热,阵发性四肢抽搐,非喷射性呕吐,为胃内容物,无尿、大便失禁.体温41.7℃,神志昏迷,肌力... 患者,女性,56岁,农民.8天前因“中暑昏迷”入院.患者于2013年7月20日高温条件下进行体力劳动后昏迷,中午11时许被他人发现时已摔倒,呼之不应,伴高热,阵发性四肢抽搐,非喷射性呕吐,为胃内容物,无尿、大便失禁.体温41.7℃,神志昏迷,肌力及肌张力检查不配合,脑膜刺激征未引出,经对症治疗后无缓解.后转上级医院,查血肌酐551 μmol/L,磷酸肌酸激酶>64 000 U/L,乳酸脱氢酶1 787 1U/L,提示急性肝、肾功能损伤,给予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吸氧、抗感染、护肝等治疗,7天后患者神志转清,复查血肌酐、尿素氮指标下降,遂予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暑 横纹肌溶解症 急性肾损伤
原文传递
远红外线理疗联合氯吡格雷对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顾帅帅 金艳盛 +3 位作者 何飞 丁岚 范建锋 范茂虓 《国际泌尿系统杂志》 2021年第4期695-698,共4页
目的探讨远红外线理疗联合氯吡格雷对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血透中心行血液透析治疗的6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氯吡格雷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联合组给予远红外... 目的探讨远红外线理疗联合氯吡格雷对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7年12月在本院血透中心行血液透析治疗的6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氯吡格雷组和对照组,每组22例。联合组给予远红外线理疗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氯吡格雷组给予口服氯吡格雷治疗;对照组不给予远红外线及口服氯吡格雷治疗。结果随访6个月后,联合组、氯吡格雷组及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内瘘通畅率分别为90.91%(20/22)、77.27%(17/22)、59.09%(13/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氯吡格雷组治疗后的血流量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的血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红蛋白、血浆白蛋白、尿素清除指数均高于治疗前,而超敏C-反应蛋白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氯吡格雷组治疗后的血浆白蛋白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浆白蛋白、尿素清除指数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红外线理疗联合氯吡格雷对预防自体动静脉内瘘血栓形成有良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析 远红外线 血栓形成 氯吡格雷
原文传递
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对过敏性紫癜患者紫癜消退及肾受累的影响 被引量:7
8
作者 范茂虓 何飞 +1 位作者 丁岚 顾帅帅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6年第2期262-265,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对患者紫癜消退及肾受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10月已确诊为过敏性紫癜的患者68例,每组3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 目的探讨采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对患者紫癜消退及肾受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10月已确诊为过敏性紫癜的患者68例,每组3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静脉滴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观察两组过敏性紫癜患者紫癜消退情况及肾脏受累情况。结果入院时两组各有6例为肾型紫癜,基础肾受累率相当(P>0.05);入院后新发肾脏受累实验组2例(5.88%),对照组9例(26.47%),新发肾脏受累率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实验组原6例肾型紫癜患者肾脏损害减轻,逐渐转为镜下血尿;而对照组原6例肾型紫癜的肾脏损害几乎无改善。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可降低患者的肾脏受累率,改善肾脏损害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酮IIA磺酸钠注射液 过敏性紫癜 肾损害
原文传递
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在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金艳盛 朱赟 +4 位作者 李伟 魏禺 范茂虓 杨冰 姜波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1-98,共8页
目的探讨CTD相关肺动脉高压(PAH)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的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1年6月南京鼓楼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CTD患者,分为CTD相关PAH组(CTD-PAH)以及无PAH的CTD组(CTD-non-PAH)。记录2组人口... 目的探讨CTD相关肺动脉高压(PAH)患者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的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21年6月南京鼓楼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CTD患者,分为CTD相关PAH组(CTD-PAH)以及无PAH的CTD组(CTD-non-PAH)。记录2组人口学特征资料、血清25(OH)D水平及相关结果。采用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2)检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及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①CTD-PAH组的血清25(OH)D水平低于CTD-non-PAH组[(14±8)ng/ml与(20±8)ng/ml,t=-5.94,P<0.001]。②CTD-PAH组的血清25(OH)D缺乏率86.2%(112/130)高于CTD-non-PAH组[57.7%(75/130),χ^(2)=26.07,P<0.001];CTD-PAH组25(OH)D不足率10.0%(13/130)低于CTD-non-PAH组[32.3%(42/130),χ^(2)=19.39,P<0.001]。③SLE、SSc相关PAH组的血清25(OH)D水平分别明显低于无PAH的SLE[[14(8,17)ng/ml与19(15,23)ng/ml,Z=-3.66,P<0.001]、SSc[11(8,17)ng/ml与24(18,30)ng/ml,Z=-4.97,P<0.001]。④CTD-PAH青年组、中年组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分别明显低于CTD-non-PAH青年组、中年组[(12±8)ng/ml与(19±8)ng/ml,t=-4.36,P<0.001;(14±7)ng/ml与(21±8)ng/ml,t=-3.75,P<0.001]。⑤25(OH)D[OR值(95%CI)=1.100(1.058,1.144),P<0.001]、尿酸[OR值(95%CI)=0.996(0.993,0.998),P=0.003]、免疫球蛋白G[OR值(95%CI)=1.123(1.057,1.194),P<0.001]与CTD患者并发PAH有相关性。⑥CTD-PAH组患者血清25(OH)D与血清钙(r=0.24,P=0.007)呈正相关,与免疫球蛋白M呈负相关(r=-0.34,P<0.001)。结论CTD相关PAH的发生发展可能与25(OH)D水平降低程度有关,血清25(OH)D与CTD患者并发PAH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基维生素D 结缔组织病 肺动脉高压
原文传递
内源性再输注血液透析滤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10
作者 许雯 范茂虓 +3 位作者 金艳盛 顾帅帅 何飞 丁岚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23年第11期43-45,50,共4页
目的探讨内源性再输注血液透析滤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 目的探讨内源性再输注血液透析滤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皮肤瘙痒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0月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收治的5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9例。观察组采用内源性再输注血液透析滤过,对照组采用普通透析,比较两组患者瘙痒程度、细胞因子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瘙痒发生率13.8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8.62%(P<0.05)。观察组患者干细胞因子、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而言,内源性再输注血液透析滤过可以有效降低瘙痒发生率,改善细胞因子水平,减轻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源性再输注血液透析滤过 肾衰竭 皮肤瘙痒 细胞因子 影响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