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扬州城区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污染状况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徐志英 陈小军 +2 位作者 徐顺飞 范添乐 王奎萍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0-126,共7页
为探究扬州市城区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OCPs)的季节性污染特征及来源,于枯水期和丰水期采集扬州市城区代表性5个样点水体和表层沉积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16种OCPs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样点的水体、表层沉... 为探究扬州市城区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OCPs)的季节性污染特征及来源,于枯水期和丰水期采集扬州市城区代表性5个样点水体和表层沉积物,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对16种OCPs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各样点的水体、表层沉积物中OCPs总量分别为343.42~1 101.29和80.28~5 434.59 ng·g^-1(DW), DDTs和HCHs检出量占OCPs总量的比例为66.87%~97.74%,检出率高达100%,说明水体和表层沉积物中主要以HCHs和DDTs为主;风险性评估表明水体中OCPs浓度未超过国家标准限值,说明水体基本不会对本地区环境造成危害和污染,表层沉积物中OCPs浓度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需进一步监测和研究。这一研究对城市水体环境的污染治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 水体 表层沉积物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环境中残留三氟苯嘧啶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徐志英 范添乐 +3 位作者 陈小军 季彩宏 缪心忆 张军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7-122,共6页
三氟苯嘧啶是新型介离子类杀虫剂,用于防治稻飞虱等害虫。采用液液萃取和QuEChERS样品前处理方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建立水稻种植环境(水体、土壤和水稻植株和稻米)中三氟苯嘧啶的残留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在水体中使用乙酸乙酯、二... 三氟苯嘧啶是新型介离子类杀虫剂,用于防治稻飞虱等害虫。采用液液萃取和QuEChERS样品前处理方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建立水稻种植环境(水体、土壤和水稻植株和稻米)中三氟苯嘧啶的残留检测方法。结果表明:在水体中使用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体积比1∶1的混合溶液作为提取溶剂,在土壤和水稻中用乙腈作为提取溶剂、在净化方法上采用100 mg的PSA、C18体积比1∶1的吸附剂进行净化处理;配紫外检测器的HPLC,检测波长为233 nm时检测分析水稻中残留的三氟苯嘧啶,结果显示三氟苯嘧啶在水稻种植环境中的添加回收率为83.71%~102.38%,变异系数为1.84%~6.89%,最低检测限为0.01 mg·L^(-1)。这一研究为环境风险评估、农产品中三氟苯嘧啶的残留监测分析提供了科学方法,具有较高的生产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米 三氟苯嘧啶 残留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唑磺隆在野燕麦中的内吸传导特性 被引量:5
3
作者 范添乐 魏芩杰 +3 位作者 陈小军 宋玥颐 任莉 管凌君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09-813,共5页
新型除草剂氟唑磺隆是磺酰脲类小麦田除草剂,为明确其在野燕麦植株中的内吸传导特性以及为合理使用氟唑磺隆防除杂草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分别采用水培法和涂药法研究了氟唑磺隆在野燕麦Avenafatua植株中的传导特性。结果显示:采用... 新型除草剂氟唑磺隆是磺酰脲类小麦田除草剂,为明确其在野燕麦植株中的内吸传导特性以及为合理使用氟唑磺隆防除杂草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分别采用水培法和涂药法研究了氟唑磺隆在野燕麦Avenafatua植株中的传导特性。结果显示:采用水培法以50mg/L的氟唑磺隆处理野燕麦根部,药后24h野燕麦根、叶鞘和下部成熟叶中氟唑磺隆含量的占比分别为22%、74%和4%,心叶中未检测出;药后48h野燕麦根、叶鞘、下部成熟叶和心叶中氟唑磺隆含量的占比分别为23%、58%、8%和11%。采用涂药法以50mg/L氟唑磺隆处理野燕麦成熟叶片,药后24h野燕麦下部成熟叶和心叶中氟唑磺隆的含量占比分别为57%和43%,根和叶鞘未检测出;药后48h野燕麦根、叶鞘、下部成熟叶和心叶中氟唑磺隆的含量占比分别为1%、1%、68%和30%。结果表明,氟唑磺隆能被野燕麦的根吸收,具有优异的自下而上的内吸传导特性;同时氟唑磺隆能被野燕麦的叶片吸收,并可在叶间传导和向根传导。表明氟唑磺隆在野燕麦中具有双向传导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唑磺隆 野燕麦 内吸 传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药内吸性的研究现状与改善策略 被引量:13
4
作者 范添乐 宋玥颐 +4 位作者 陈小军 方天平 沈殿晶 徐王瑾 王欣宇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79-585,共7页
合理利用和改善农药在植物中的内吸传导特性,可大幅提高农药在靶标部位的积累并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通过对农药内吸性的研究,已逐步揭示了植物吸收和传导农药的基本原理,对内吸性农药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农药改造和纳米载体的... 合理利用和改善农药在植物中的内吸传导特性,可大幅提高农药在靶标部位的积累并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通过对农药内吸性的研究,已逐步揭示了植物吸收和传导农药的基本原理,对内吸性农药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农药改造和纳米载体的出现及发展,利用不同方法或手段来改善农药内吸性的研究报道也逐渐增加。本综述主要从农药在植物中的内吸性研究进展、研究方法以及改善农药内吸性的策略3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可为内吸性农药及其剂型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内吸性 吸收与传导 导向农药 纳米载体 研究进展 改善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介孔二氧化硅的鱼藤酮纳米颗粒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沈殿晶 张铭瑞 +5 位作者 陈小军 张清霞 宋玥颐 范添乐 王智超 陈彩云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61-1068,共8页
纳米材料作为农药载体可提高农药稳定性和调控农药释放速率,是提高农药利用率的重要手段。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SNs)是一种具高比表面积、粒径与孔径可调节和生物相容性良好的纳米载体。鱼藤酮是非内吸性植物源杀虫剂,在环境中易降解... 纳米材料作为农药载体可提高农药稳定性和调控农药释放速率,是提高农药利用率的重要手段。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SNs)是一种具高比表面积、粒径与孔径可调节和生物相容性良好的纳米载体。鱼藤酮是非内吸性植物源杀虫剂,在环境中易降解。本研究先通过改良的软模板法制备出粒径均一的MSNs,再通过溶剂挥发法将鱼藤酮负载到MSNs中,制备得到载鱼藤酮MSNs (Rot@MSNs),其载药率达31.6%,具有良好的缓释特性,缓释时间可达288 h以上;施药处理3 d后在番茄的上部叶片和下部叶片中均检测到了鱼藤酮,表明纳米载体MSNs提高了鱼藤酮在番茄植株中的内吸和传导能力。该研究对于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等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二氧化硅 鱼藤酮 纳米颗粒 缓释性能 内吸性 传导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治光肩星天牛膏剂的制备及保湿性能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管凌君 陈小军 +4 位作者 沈殿晶 范添乐 宋玥颐 石祖贵 杨文 《林业与环境科学》 2020年第2期26-32,共7页
根据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的钻蛀性习性,利用噻虫林和PPTE(2-苯基-1-(5-(2-苯乙炔基)噻吩-2-基)乙酮)为有效成分,制备防治天牛的10%噻虫林·PPTE膏剂,并提出该膏剂的施用方法。本研究通过借鉴中药和化妆品领域的研... 根据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的钻蛀性习性,利用噻虫林和PPTE(2-苯基-1-(5-(2-苯乙炔基)噻吩-2-基)乙酮)为有效成分,制备防治天牛的10%噻虫林·PPTE膏剂,并提出该膏剂的施用方法。本研究通过借鉴中药和化妆品领域的研究方法,采用体外称重法,与保湿剂甘油和透明质酸进行比较,研究膏剂的保湿效果。体外吸湿试验结果表明:在干燥硅胶、相对湿度43%和相对湿度81%的环境中,吸湿性均表现为甘油>膏剂>透明质酸;并且甘油和膏剂都表现出在相对低湿环境中吸湿率更高,即在43%湿度环境中吸湿效果比81%湿度环境中好。体外保湿试验结果表明在干燥硅胶和相对湿度43%的低湿环境中,保湿性均表现为甘油>膏剂>透明质酸。所研究制备的膏剂外观性状良好,保湿效果优于透明质酸,而弱于甘油,具有优异的保湿效果;药效试验表明所制备的10%噻虫啉·PPTE膏剂对光肩星天牛42 d的防效达86.32%,具有优异的防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剂 制备 吸湿性 保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负载的鱼藤酮纳米颗粒在黄瓜植株中的吸收和传导特性
7
作者 郭亚军 沈殿晶 +3 位作者 赵明 范添乐 王智超 陈小军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5-93,共9页
【目的】以纳米载体作为农药载体,提高农药利用率。【方法】采用自模板合成法,在合成实心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s)的基础上,以水为刻蚀剂制备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Hollow mesoporous silica na... 【目的】以纳米载体作为农药载体,提高农药利用率。【方法】采用自模板合成法,在合成实心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s)的基础上,以水为刻蚀剂制备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Hollow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HMSNs)。通过溶剂挥发法将植物源农药鱼藤酮(Rot)负载到HMSNs的孔道中,制备得到Rot@HMSNs。测定Rot@HMSNs的缓释性能和杀虫活性。HPLC检测Rot@HMSNs中鱼藤酮在黄瓜植株中的系统分布。【结果】所制备的HMSNs粒径约250 nm,比表面积达999.4 m^(2)/g。Rot@HMSNs粒径均一,载药率达46.7%,具有良好的释放特性,释放模型符合Ritger-Peppas释放模型。HMSNs显著提高了鱼藤酮在黄瓜植株中的吸收和传导能力。【结论】通过纳米载体HMSNs可以提高鱼藤酮的利用率,此研究对于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 鱼藤酮 纳米颗粒 缓释性能 吸收传导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氟苯嘧啶在5种土壤中的吸附与解吸附行为 被引量:1
8
作者 缪心忆 范添乐 +3 位作者 崔佳佳 包鑫 孟志远 陈小军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7-244,共8页
为研究三氟苯嘧啶的吸附-解吸附特性,采用振荡平衡法研究了三氟苯嘧啶在采集于吉林通化、江苏扬州、江西萍乡、广西南宁和海南海口等地的5种土壤中的吸附-解吸附行为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三氟苯嘧啶在土壤中的吸附动力学符合Elov... 为研究三氟苯嘧啶的吸附-解吸附特性,采用振荡平衡法研究了三氟苯嘧啶在采集于吉林通化、江苏扬州、江西萍乡、广西南宁和海南海口等地的5种土壤中的吸附-解吸附行为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三氟苯嘧啶在土壤中的吸附动力学符合Elovich模型,吸附和解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模型,吸附常数在1.886~7.626。温度的升高更有利于吸附,土壤对三氟苯嘧啶的吸附主要是物理吸附;随着溶液中pH值的升高,土壤对三氟苯嘧啶的吸附能力逐渐下降。除广西南宁黏壤土外,三氟苯嘧啶在5种土壤中的解吸附过程中存在滞后现象,不易在土壤中长期积累,具有一定的迁移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氟苯嘧啶 土壤 吸附 解吸附 动力学模型 等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氟苯嘧啶在扬稻6号和南粳46水稻上的内吸与传导能力比较
9
作者 徐王瑾 杨春梅 +3 位作者 缪心忆 范添乐 孟志远 陈小军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38-646,共9页
三氟苯嘧啶属于新型介离子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稻飞虱、叶蝉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具有较好的内吸、传导能力。为明确三氟苯嘧啶在不同类型水稻上的内吸传导能力以及为其减量控害提供科学的依据,本研究以扬稻6号和南粳46为供试水稻,分别通... 三氟苯嘧啶属于新型介离子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稻飞虱、叶蝉等刺吸式口器害虫,具有较好的内吸、传导能力。为明确三氟苯嘧啶在不同类型水稻上的内吸传导能力以及为其减量控害提供科学的依据,本研究以扬稻6号和南粳46为供试水稻,分别通过水培法、浸叶法探究了三氟苯嘧啶在不同类型水稻上的内吸传导能力。水培法研究结果表明,扬稻6号根部对三氟苯嘧啶的吸收能力强于南粳46,但向顶传导能力显著不及南粳46。浸叶法研究结果表明,在两种水稻的根部都未检出三氟苯嘧啶,扬稻6号的叶和茎中三氟苯嘧啶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南粳46,但药剂向下传导能力差异不明显。本研究表明,三氟苯嘧啶能被两种水稻的根和叶吸收,并具有优异的向顶传导能力,但向下传导能力较弱。三氟苯嘧啶在南粳46中向顶和向下的传导能力均优于其在扬稻6号中的传导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氟苯嘧啶 扬稻6号 南粳46 水稻 内吸传导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载体中空介孔二氧化硅提高四氯虫酰胺的内吸能力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智超 杨春梅 +3 位作者 孟志远 陈小军 范添乐 崔佳佳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803-807,共5页
[目的]以中空介孔二氧化硅(HMSNs)为载体,制备载四氯虫酰胺纳米颗粒(Tca@MSNs),以提高四氯虫酰胺(Tca)的内吸能力和利用率。[方法]采用改良后的软模板法制备HMSNs,再通过溶剂挥发法将Tca负载到HMSNs中,制备得到Tca@HMSNs。通过透射电子... [目的]以中空介孔二氧化硅(HMSNs)为载体,制备载四氯虫酰胺纳米颗粒(Tca@MSNs),以提高四氯虫酰胺(Tca)的内吸能力和利用率。[方法]采用改良后的软模板法制备HMSNs,再通过溶剂挥发法将Tca负载到HMSNs中,制备得到Tca@HMSNs。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动态光散射分析(DLS)和氮吸附-解吸附测试和热重分析(TGA)等方法对Tca@HMSNs进行表征并测定Tca@HMSNs缓释性能。HPLC检测Tca@HMSNs中Tca在黄瓜植株中的系统分布。[结果]所制备的HMSNs粒径约为220.7 nm,并具有良好的分散性。Tca@HMSNs的载药率为26.2%,具有良好的缓释特性。HMSNs显著提高了四氯虫酰胺在黄瓜植株中的吸收和传导能力。[结论]通过纳米载体HMSNs可以提高四氯虫酰胺的内吸能力以及利用率,此试验对于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 四氯虫酰胺 纳米颗粒 缓释性能 内吸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