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25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SEP临床分析
1
作者 范晓方 任风东 +1 位作者 任国光 杨架林 《实用糖尿病杂志》 2008年第3期42-44,共3页
测定125例T2DM患者四肢SEP及相关临床生化参数,结果:双上肢N20及右下肢P40与HbA1c正相关(P<0.05~0.01);SEP与性别、血脂及体重指数无明显相关;双下肢P40、N50、P60潜伏期与年龄呈正相关;双上肢N20及左下肢P40、N50与病程呈正相关。... 测定125例T2DM患者四肢SEP及相关临床生化参数,结果:双上肢N20及右下肢P40与HbA1c正相关(P<0.05~0.01);SEP与性别、血脂及体重指数无明显相关;双下肢P40、N50、P60潜伏期与年龄呈正相关;双上肢N20及左下肢P40、N50与病程呈正相关。结论:SEP对诊断周围神经病变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T2DM 体感诱发电位 SEP 症状 疗效
原文传递
出生体重与5至8岁儿童超重和肥胖关联的队列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张钰 宋艾云 +26 位作者 范玉娟 李雪松 范晓方 任凤东 郑徽 沈春芳 沈甲乙 宋玉萍 任国光 张正球 赵燕萍 蒋良华 张金伟 储寄志 叶为民 马应忠 姚红 杨玉明 曹永其 顾昊 林建良 赵伟忠 朱洪其 李志勇 杨杰 程佳 杨架林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6-51,共6页
目的以回顾性队列研究探讨出生体重与5~8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关系.方法利用上海市闵行区所辖的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12岁儿童的体格检查数据库,截取5~8岁儿童的身高和体重数据进行分析.体检时行问卷调查生育史、出生体重、妊娠情况... 目的以回顾性队列研究探讨出生体重与5~8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关系.方法利用上海市闵行区所辖的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12岁儿童的体格检查数据库,截取5~8岁儿童的身高和体重数据进行分析.体检时行问卷调查生育史、出生体重、妊娠情况和出生后喂养史.按照出生体重分为〈2500g(低出生体重儿)、~3000g、~3500g、~4000g和≥4000g组(巨大儿).采用多元logistics分析评估出生体重与5~8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关系,并调整相关因素的影响.结果99897名5~8岁儿童进入分析,超重发生率为10.1%,肥胖发生率为5.0%.①1.4%的儿童为低出生体重,7.3%为巨大儿;出生体重〈2500g、~3000g、~3500g、~3500g、~4000g和≥4000g组超重检出率分别为8.4%、7.6%、9.2%、11.5%和14.5%;肥胖检出率分别为4.7%、3.9%、4.4%、5.9%和7.9%.②简单相关分析发现,~3500g、~4000g和≥4000g组出生体重与儿童体重呈正相关(P 〈0.0001),在调整了性别、年龄、身高、分娩史、孕周、喂养史和身高后,仍具有显著相关性.③与出生体重~3500g组相比,~4000g组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增加31%和43%,~4500g组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增加76%和103%;~3000g组发生超重和肥胖的风险最低(RR=0.80,95%CI:0.73~0.88,P〈0.0001;RR=0.87,95%CI:0.77~0.98,P〈0.0001),调整了年龄、性别、孕周和产式等因素后,仍具有相关性;5、6、7和8岁儿童~4000g和≥4000g组发生超重和肥胖的风险相近;〈2500g组肥胖的风险RR为1.07(95%CI:0.79~1.43),P=0.27.结论出生体重对5~8岁儿童超重和肥胖的影响呈非线性关系.出生体重〉3500g儿童5~8岁超重和肥胖的风险显著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生体重 超重 肥胖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格列奈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20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
3
作者 杨架林 沈春芳 +6 位作者 孙珏 李雪松 张钰 张宁 范晓方 任风东 任国光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0期1090-1091,共2页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对20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基础上,给予瑞格列奈1 mg,每天3次,饭前服用,观察16周。分别于治疗8周及16周后测量体重指数、血脂、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基化血红蛋...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对200例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在饮食控制及运动治疗基础上,给予瑞格列奈1 mg,每天3次,饭前服用,观察16周。分别于治疗8周及16周后测量体重指数、血脂、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空腹胰岛素水平。结果:治疗16周后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基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下降(P<0.01)。结论:瑞格列奈能有效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不良反应少,且低血糖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瑞格列奈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肺栓塞1例 被引量:3
4
作者 沈春芳 范晓方 杨架林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患者男,60岁,因“血糖升高7年,头晕伴右侧肢体麻木2个月”入院。既往有高血压、高血脂、脑缺血、蛋白尿史。长期吸烟。入院前3个月查颈部血管超声提示斑块形成。
关键词 糖尿病 肺栓塞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瘤1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任国光 宋艾云 +2 位作者 范晓方 张宁 杨架林 《中国医药科学》 2012年第17期148-149,共2页
胰岛素瘤是一种胰腺内分泌肿瘤,好发于女性。其主要症状是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低血糖综合征。部分患者因症状不典型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影像学定位诊断是胰岛素瘤必不可少的手段,手术切除肿瘤是目前治疗胰岛素瘤有效的治疗方式,术后... 胰岛素瘤是一种胰腺内分泌肿瘤,好发于女性。其主要症状是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低血糖综合征。部分患者因症状不典型易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影像学定位诊断是胰岛素瘤必不可少的手段,手术切除肿瘤是目前治疗胰岛素瘤有效的治疗方式,术后关注患者血糖变化是治疗过程中不可少的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瘤 低血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宁加化疗、放疗治疗肺癌骨转移疗效观察 被引量:28
6
作者 张树才 刘桂梅 +5 位作者 胡范斌 范晓方 杨新杰 顾艳斐 吴卫华 王群会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445-447,共3页
目的:观察博宁对肺癌骨转移的止痛效果。方法:应用博宁治疗及放射治疗对照研究。结果:40例博宁治疗组患者骨痛的止痛总有效率为875%,显效率达500%。其中,单用博宁组有效率为846%,博宁合并放疗组有效率为91... 目的:观察博宁对肺癌骨转移的止痛效果。方法:应用博宁治疗及放射治疗对照研究。结果:40例博宁治疗组患者骨痛的止痛总有效率为875%,显效率达500%。其中,单用博宁组有效率为846%,博宁合并放疗组有效率为916%,博宁合并化疗组有效率为867%,三组间止痛效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40例单纯放射治疗的骨转移患者止痛总有效率为825%,显效率为350%。博宁应用中除少数患者出现胃肠道反应外,无明显其他毒副反应发生。结论:博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新一代双膦酸盐制剂,可与放疗、化疗联合应用于肺癌骨转移患者的治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骨转移 博宁 放射治疗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马克联合治疗肺癌Ⅲ期临床观察
7
作者 张树才 杨新杰 +4 位作者 胡范彬 范晓方 王群会 顾艳斐 吴卫华 《中国肿瘤》 CAS 1998年第8期26-27,共2页
[目的]观察托马克(长春地辛VDS)对原发性肺癌的疗效。[方法]应用含托马克的联合化疗对59例晚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进行了Ⅲ期临床研究。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50例,小细胞肺癌(SCLC)9例。(结果)肺癌化疗总有效率达54.2... [目的]观察托马克(长春地辛VDS)对原发性肺癌的疗效。[方法]应用含托马克的联合化疗对59例晚期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进行了Ⅲ期临床研究。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50例,小细胞肺癌(SCLC)9例。(结果)肺癌化疗总有效率达54.2%,NSCLC及SCLC有效率分别为50.0%及77.8%。化疗毒副反应以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及脱发为主。[结论]托马克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与国外长春地辛同类产品相似。可广泛应用于支气管肺癌的临床治疗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马克 治疗 肺癌 Ⅲ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诊断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C反应蛋白的变化 被引量:3
8
作者 范晓方 李雪松 +2 位作者 张钰 任国光 杨架林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320-322,共3页
目的研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与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测定30例非糖尿病对照者、22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无血脂异常及38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伴血脂异常患者的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等血脂指标,同时... 目的研究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与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的关系。方法测定30例非糖尿病对照者、22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无血脂异常及38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伴血脂异常患者的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等血脂指标,同时检测其SAA、CRP水平。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将SAA、CRP与血脂作相关性分析。结果SAA、CRP在新诊断2型糖尿病血脂异常组均高于血脂正常组和对照组(P〈0.05或P〈0.01)。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CRP与TG呈正相关,SAA与血脂指标无明显相关。结论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确实存在炎症因子的升高,伴血脂异常者炎症因子的升高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淀粉样蛋白A C反应蛋白 2型糖尿病 胆固醇 甘油三酯
原文传递
Ⅱ型糖尿病患者C反应蛋白与周围神经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范晓方 任凤东 +1 位作者 任国光 杨架林 《中国疗养医学》 2009年第1期3-5,共3页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与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有无相关性。方法测定137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RP和四肢SEP及相关临床生化参数,并将其分成SEP正常组(A组),SEP异常组(B组)。结果两组CRP、HbA1C水平有显著差异(P<0.0...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与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有无相关性。方法测定137例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清CRP和四肢SEP及相关临床生化参数,并将其分成SEP正常组(A组),SEP异常组(B组)。结果两组CRP、HbA1C水平有显著差异(P<0.05~0.01)。所测CRP与SEP检测中的左上肢潜伏期(N20)呈正相关(P<0.05~0.01),HbA1C与SEP检测中的上肢潜伏期(N20)、左下肢(P40、N50、P60)、右下肢(P40、P60)呈正相关。结论长期高血糖状态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最主要原因,而CRP在Ⅱ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发展中起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Ⅱ型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与血清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郑徽 李雪松 +5 位作者 张钰 沈春芳 范玉娟 张宁 范晓方 杨架林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445-447,共3页
目的:检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水平,探索血糖升高与LOX-1表达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年龄、性别、腰围、体质量指数等相匹配的无糖尿病体检者56... 目的:检测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LOX-1)水平,探索血糖升高与LOX-1表达量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68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年龄、性别、腰围、体质量指数等相匹配的无糖尿病体检者56例作为对照组。检测2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及血清LOX-1浓度,分析糖化血红蛋白与LOX-1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LOX-1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LOX-1与糖化血红蛋白呈正相关关系(P<0.01),血脂与LOX-1无相关关系(P>0.05)。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发现糖化血红蛋白的升高是LOX-1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结论:血糖升高可能直接导致了LOX-1的表达上调,进而启动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糖化血红蛋白 血清凝集素样氧化低密度脂蛋白受体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尿崩症为首发的垂体瘤一例
11
作者 范晓方 宋艾云 +1 位作者 沈春芳 杨架林 《中国疗养医学》 2013年第6期555-556,共2页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7岁,因口干多饮多尿1个月伴消瘦人院诊治。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口干、多饮,每天饮水4000—5000mL,不分昼夜,多尿,每天尿量达4000mL,其中夜尿4~5次/夜,伴乏力,体质量明显下降,1个月内体质...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57岁,因口干多饮多尿1个月伴消瘦人院诊治。患者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口干、多饮,每天饮水4000—5000mL,不分昼夜,多尿,每天尿量达4000mL,其中夜尿4~5次/夜,伴乏力,体质量明显下降,1个月内体质量下降10奴左有,无腹痛腹胀,无食欲减退,无头晕头痛,无视物模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崩 垂体瘤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蝶鞍综合征多次误诊1例
12
作者 任凤东 范晓方 +1 位作者 任国光 杨架林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47-847,共1页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75岁,因“反复乏力、神志淡漠7个月,加重1d”第4次入院。患者7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乏力、头晕、神志淡漠、嗜睡、反复胸闷、气短、畏寒、怕冷、下肢浮肿,曾3次住院,诊断为“脑梗死、冠心病、心功能不全、... 1临床资料 患者女性,75岁,因“反复乏力、神志淡漠7个月,加重1d”第4次入院。患者7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乏力、头晕、神志淡漠、嗜睡、反复胸闷、气短、畏寒、怕冷、下肢浮肿,曾3次住院,诊断为“脑梗死、冠心病、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病、电解质紊乱”予活血化瘀、控制血压、扩冠脉、补充电解质治疗后病情可以好转,但反复发作,1d前无诱因下又出现嗜睡、神志淡漠、头晕、乏力、至外院就诊,再次查头颅CT示右侧基底节区脑梗死。2005年8月15日收治我院,入院查体:体温37℃,心率84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8/12kPa,精神萎靡,神志欠清,答非所问,无贫血貌,腋毛及阴毛稀少,眼睑轻度浮肿,双瞳孔3mm,对光反应存在,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颈软,甲状腺不大,气管居中,两肺呼吸音清,两肺未及干湿啰音。心率84次/min,律齐,心尖区可及SMⅡ级,腹平软,肝脾肋下未及,肝肾区无叩痛,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浮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无病理征引出。30年前因子宫脱垂行全子宫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蝶鞍综合征 电解质紊乱 误诊 肺呼吸音 反复胸闷 下肢浮肿 高血压病 入院查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BCA1基因纯合突变的丹吉尔病合并糖尿病1例
13
作者 柳传威 杨架林 范晓方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74-875,共2页
报道1例ABCA1基因纯合突变致丹吉尔病的20岁男性患者, 除有典型的极低高密度脂蛋白、周围神经病变外, 还合并有糖尿病。ABCA1基因纯合突变可能引起了胰岛功能的损伤, 本文通过对该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思路进行总结, 希望提高对该病的... 报道1例ABCA1基因纯合突变致丹吉尔病的20岁男性患者, 除有典型的极低高密度脂蛋白、周围神经病变外, 还合并有糖尿病。ABCA1基因纯合突变可能引起了胰岛功能的损伤, 本文通过对该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思路进行总结, 希望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ngier病 糖尿病 ABCA1基因
原文传递
甲亢合并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例分析及文献回顾 被引量:4
14
作者 范晓方 张钰 杨架林 《临床急诊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730-732,共3页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未控制可能导致冠脉痉挛引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如不能及时诊治可导致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跳骤停等严重后果。这类患者临床上鲜有经皮冠脉造影(CAG)证实。...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未控制可能导致冠脉痉挛引起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如不能及时诊治可导致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跳骤停等严重后果。这类患者临床上鲜有经皮冠脉造影(CAG)证实。本文收集了本院3例病例进行分析,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1病例资料3例患者中,男2例,女1例,年龄25~62岁,诊断为甲亢合并急性心肌梗死2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冠脉痉挛 冠脉造影
原文传递
地特胰岛素与NPH胰岛素治疗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临床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架林 李雪松 +3 位作者 沈春芳 张钰 范晓方 任凤东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1年第21期4109-4112,共4页
目的:观察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加用地特胰岛素和NPH胰岛素治疗24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3例口服降糖药物控制不佳(HbA1c>7%)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加用地特胰岛素或鱼精蛋白锌(NPH)胰岛素作为基础胰岛素,每日1... 目的:观察口服降糖药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别加用地特胰岛素和NPH胰岛素治疗24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63例口服降糖药物控制不佳(HbA1c>7%)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加用地特胰岛素或鱼精蛋白锌(NPH)胰岛素作为基础胰岛素,每日1次治疗2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糖化血红蛋白、体重、血脂的变化及低血糖的发生率。结果:两组的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与基线比较均有显著下降,治疗后组间无差异。与NPH胰岛素组比较地特胰岛素组体重增加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地特胰岛素组治疗期间全部低血糖次数较NPH胰岛素组减少54.69%(P<0.01)。结论:地特胰岛素与NPH胰岛素相比,在有效控制血糖的同时可降低低血糖发生风险,而且有减少体重增加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地特胰岛素 NPH胰岛素
原文传递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和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钰 张宁 +2 位作者 范晓方 任凤东 杨架林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18-521,共4页
目的观察健康人群中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和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关系,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门诊体检糖耐量正常(NGT)者30名,检测血清SHBG水平、HbA_1c、血脂谱、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行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评估胰岛β... 目的观察健康人群中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和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关系,探讨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门诊体检糖耐量正常(NGT)者30名,检测血清SHBG水平、HbA_1c、血脂谱、肝肾功能等生化指标。行OGTT+胰岛素释放试验,评估胰岛β细胞功能(HOMA-β)、早期相胰岛素分泌功能和晚期相胰岛素分泌功能。结果平均SHBG为(115.4l±59.37)nmol/L,校正性别、年龄后,NGT者SHBG与胰岛β细胞早期相分泌功能(r=-0.40,P=0.028)、晚期相分泌功能(r=-0.39,P=0.033)呈负相关;与HOMA-β无相关性(r=-0.28,P=0.131)。校正HOMA-IR后,早期相胰岛素分泌功能和晚期相胰岛素分泌功能与SHBG无相关性(r=-0.26,P=0.172;r=-0.24,P=0.214)。以SHBG为因变量,以HOMA-β、早期相胰岛素分泌功能、晚期相胰岛素分泌功能和HOMA-IR为自变量,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非SHBG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在NGT人群中,SHBG与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相关,但这一相关性可能是继发于I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 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
原文传递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对妊娠期糖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钱懿灵 张钰 +3 位作者 李雪松 宋玉萍 范晓方 杨架林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56-1060,共5页
目的探讨妊娠妇女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对妊娠期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2013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分娩的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获取孕妇的基本人口学资料、实验室糖脂代谢数据和最... 目的探讨妊娠妇女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对妊娠期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2013年1月至2020年6月期间分娩的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获取孕妇的基本人口学资料、实验室糖脂代谢数据和最终母婴结局的信息。以B超结果作为NAFLD诊断依据,分为NAFLD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孕妇糖脂代谢相关指标及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率,并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妊娠合并NAFLD与代谢相关妊娠结局的关联。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4708名孕妇,平均年龄(29.1±4.7)岁,平均孕前体重指数(21.0±2.8)kg/m2,其中NAFLD孕妇占3.8%(554例)。NAFLD组具有更高的空腹血糖[(4.2±0.5)mmol/L对(4.1±0.5)mmol/L,P<0.01]、糖负荷后1 h[(7.4±1.7)mmol/L对(6.6±1.6)mmol/L,P<0.01]和2 h血糖[(6.2±1.4)mmol/L对(5.7±1.3)mmol/L,P<0.01]、HbA1C[(5.2±0.4)%对(5.1±0.5)%,P<0.01]、三酰甘油[(2.1±1.1)mmol/L对(1.6±0.7)mmol/L,P<0.01]、总胆固醇[(4.8±0.8)mmol/L对(4.7±0.9)mmol/L,P<0.0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6±0.7)mmol/L对(2.5±0.7)mmol/L,P<0.01]、尿酸[(224.1±51.8)μmol/L对(203.0±45.9)μmol/L,P<0.01]水平。在校正相关混杂因素后,NAFLD组妊娠期糖尿病(OR=1.722,95%CI 1.079~2.747,P=0.023)和妊娠期高血压(OR=3.845,95%CI 2.247~6.582,P<0.001)风险较对照组升高。结论与非NAFLD孕妇相比,NAFLD孕妇妊娠期糖脂代谢紊乱显著,并且妊娠期糖尿病、妊娠期高血压发生率更高。提示应加强对合并NAFLD的妊娠妇女糖脂代谢、血压的监测,预防妊娠期糖尿病及高血压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糖脂代谢 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高血压
原文传递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合并妊娠误诊为妊娠剧吐一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雪松 范晓方 +9 位作者 何颖颖 郭子宜 沈春芳 张宁 张钰 范玉娟 宋玉萍 郑徽 任风东 杨架林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6期2870-2871,共2页
患者女,33岁,因“停经11周,恶心呕吐3周”于2016年10月28日入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闵行分院妇科。患者于2016年8月23日因“婚后8年未孕”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接受辅助生殖技术,于2016年9月3日经血、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患者女,33岁,因“停经11周,恶心呕吐3周”于2016年10月28日入住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闵行分院妇科。患者于2016年8月23日因“婚后8年未孕”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接受辅助生殖技术,于2016年9月3日经血、尿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查证实怀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妊娠剧吐 合并妊娠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误诊 辅助生殖技术 上海交通大学
原文传递
SUBCLINIC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 DETECTED THROUGH PSYCHOMETRIC TESTS IN PATIENTS WITH HEPATIC CELLULAR CARCINOMA AND CIRRHOSIS
19
作者 李薇 吴积坰 +2 位作者 李惠芳 顾海蔚 范晓方 《China Medical Abstracts(Internal Medicine)》 2002年第3期187-189,共3页
Objective To study subclinic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 (SHE) in patients with hepatic cellular carcinoma by using psychometric tests.Methods 112 cases of hepatic cellular carcinoma complicated with cirrhosis and 65 con... Objective To study subclinic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 (SHE) in patients with hepatic cellular carcinoma by using psychometric tests.Methods 112 cases of hepatic cellular carcinoma complicated with cirrhosis and 65 controls were detected with number connection test (NCT), digital span test (DSP) and digital symbol test (DSY).Results The abnormal rate of NCT, DSY and DSP in patients was 23.2% (26/112), 14.3% (16/112) and 11.6%(13/112) respectively. Patients in the Child-Pugh B group ha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abnormal rate than that in the Child-Pugh A group.Conclusion SHE has an incidence of 25.0% (28/112) in patients with hepatic cellular carcinoma and cirrhosis in this study population; its occurrence is associated with the severity of liver impair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IRRHOSIS IMPAIRMENT ENCEPHALOPATHY abnormal SUBCLINICAL severity incidence symbol MANIFESTATION assessed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