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碳钢二阶段等温淬火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宝奇 王舒 +1 位作者 范振霞 张翔 《热处理技术与装备》 2012年第6期20-24,31,共6页
研究了超高碳钢进行二阶段等温淬火处理后的组织与冲击韧性。结果表明,二阶段等温淬火中较低温度的一阶段等温,与直接等温相比,贝氏体转变被推迟;随着提高一阶段的等温温度,二阶段的贝氏体转变大大加速;当一阶段等温未发生贝氏体转变或... 研究了超高碳钢进行二阶段等温淬火处理后的组织与冲击韧性。结果表明,二阶段等温淬火中较低温度的一阶段等温,与直接等温相比,贝氏体转变被推迟;随着提高一阶段的等温温度,二阶段的贝氏体转变大大加速;当一阶段等温未发生贝氏体转变或量很少时,最终贝氏体形态取决于二阶段等温温度。经250℃×10 min+300℃×10 min工艺处理后,获得以下贝氏体为主含有少量残余奥氏体或马氏体复合组织的超高碳钢,表现出高硬度(56 HRC)和高的冲击韧性(120 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碳钢 二阶段等温淬火 贝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档案工作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2
作者 范振霞 《山西档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08期85-86,共2页
关键词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档案工作 文化传播作用 “四位一体” 伟大实践 实践活动 决策作用 调节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82A硬线钢面缩率偏低的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范振霞 赵昊乾 秦树超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48-151,156,共5页
针对近期生产H82A硬线钢面缩率偏低的问题,总结了影响其断面收缩率的因素,同时进行了对比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生产的在H82A钢时效后拉伸断口夹杂物最大尺寸达到138μm,氧含量均值高于正常试样7×10^(-6),夹杂横向尺寸均值高于... 针对近期生产H82A硬线钢面缩率偏低的问题,总结了影响其断面收缩率的因素,同时进行了对比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本次生产的在H82A钢时效后拉伸断口夹杂物最大尺寸达到138μm,氧含量均值高于正常试样7×10^(-6),夹杂横向尺寸均值高于对比试样5.4μm,夹杂纵向尺寸高于对比试样4.9μm,面缩率偏低与大颗粒脆性夹杂物的存在有较大关系。并且讨论了拉伸过程中拉应力作用下大颗粒脆性夹杂物促使试样提前断裂,导致断面收缩率降低的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82A硬线钢 断面收缩率 影响因素 夹杂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一次进样烟碱水分分析方法 被引量:8
4
作者 周秋菊 杨长顺 +2 位作者 范振霞 张胜 朱勇进 《烟草科技》 EI CAS 2000年第8期27-28,共2页
气相色谱内标法定量分析 ,一次进样同时完成一个卷烟烟气总粒相物样品中烟碱和水分的定量检测。讨论了内标物的选择 ,以及使用茴香脑作为内标物时的注意事项。该试验首次使用国产色谱仪和国产色谱工作站 ,并和进口仪器进行了比对试验 ,... 气相色谱内标法定量分析 ,一次进样同时完成一个卷烟烟气总粒相物样品中烟碱和水分的定量检测。讨论了内标物的选择 ,以及使用茴香脑作为内标物时的注意事项。该试验首次使用国产色谱仪和国产色谱工作站 ,并和进口仪器进行了比对试验 ,相对偏差均小于 3% ,方法快速、准确、操作方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 卷烟烟气总粒相物 烟碱 气相色谱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法院诉讼档案数字化管理之我见 被引量:5
5
作者 范振霞 《决策探索》 2017年第10期37-38,共2页
档案管理数字化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法院推进信息化建设、打造"智慧法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诉讼档案管理数字化将使人民法院审判工作更加公开、透明、高效。本文拟从四个方面来探索人民法院诉讼档案数字化... 档案管理数字化是信息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法院推进信息化建设、打造"智慧法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诉讼档案管理数字化将使人民法院审判工作更加公开、透明、高效。本文拟从四个方面来探索人民法院诉讼档案数字化管理的相关问题,以更好地实现服务审判执行、服务人民群众、服务经济建设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院 诉讼档案 数字化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70S-6钢盘条冷拔断裂原因分析及工艺优化措施
6
作者 范振霞 张育明 +3 位作者 董庆 赵昊乾 李亚硕 魏巧灵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72-275,共4页
ER70S-6钢ϕ6.5 mm热轧盘条在冷拔中断裂,采用化学成分、力学性能以及显微组织检验测试了该批次盘条。结果表明,盘条中心存在马氏体组织、边部存在贝氏体组织是造成拉拔断裂的原因。通过进精轧温度由960℃降至920℃以及保温罩长度增加5 m... ER70S-6钢ϕ6.5 mm热轧盘条在冷拔中断裂,采用化学成分、力学性能以及显微组织检验测试了该批次盘条。结果表明,盘条中心存在马氏体组织、边部存在贝氏体组织是造成拉拔断裂的原因。通过进精轧温度由960℃降至920℃以及保温罩长度增加5 m,可有效减少心部马氏体的产生,避免边部贝氏体的产生,从而消除冷拔断裂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70S-6钢盘条 冷拔断裂 马氏体 贝氏体
原文传递
高温扩散对轴承钢盘条带状组织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王伟 董庆 +2 位作者 魏丽华 范振霞 吕海瑶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112-114,共3页
对由不同高温扩散工艺的连铸坯轧制成的盘条带状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高温扩散时间增加,轴承钢带状组织危害性逐渐降低。带状组织宽度并不一定随着高温扩散时间的延长而缩减,有可能因偏析元素的扩散而带状变宽,但最大碳化物颗... 对由不同高温扩散工艺的连铸坯轧制成的盘条带状组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高温扩散时间增加,轴承钢带状组织危害性逐渐降低。带状组织宽度并不一定随着高温扩散时间的延长而缩减,有可能因偏析元素的扩散而带状变宽,但最大碳化物颗粒尺寸一定随着高温扩散时间延长而逐步降低。1250℃保温3.5 h可保证最大碳化物颗粒面积小于7μ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钢 带状 高温扩散 碳化物颗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孕育科学教育特色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8
作者 范振霞 《基础教育论坛》 2013年第Z2期42-43,共2页
近年来,山东省肥城市河西小学白云山校区积极践行"硬件设施一流化、师资队伍一流化、教育管理一流化、教学质量一流化"的管理目标,以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为指导思想,围绕创建科学教育特色学校的工作目标,全方位多角度地采取... 近年来,山东省肥城市河西小学白云山校区积极践行"硬件设施一流化、师资队伍一流化、教育管理一流化、教学质量一流化"的管理目标,以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升为指导思想,围绕创建科学教育特色学校的工作目标,全方位多角度地采取有效措施,在小学生科学素养提升方面走出了孕育科学教育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管理 山东省肥城市 流化 管理目标 特色学校 科学学习 教学质量 指导思想 科学幻想 教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推进学校文化的实践与探索
9
作者 范振霞 尚海涛 《新课程研究(上旬)》 2013年第10期83-85,共3页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把综合实践活动列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这样的设置,不仅是整个课程体系结构的突破,其课程内容、课程形态和实施意义的创新性,都集中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没有教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把综合实践活动列为国家规定的必修课程,这样的设置,不仅是整个课程体系结构的突破,其课程内容、课程形态和实施意义的创新性,都集中体现了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没有教材、没有课标的课程,只有指导纲要规定了课程的总体目标、内容领域、实施原则和课程评价等,具体内容需要根据学校实际、学生特点、社区环境进行校本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学校文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课程体系结构 课程内容 必修课程 国家规定 课程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碳钢首炉连铸坯内部质量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逯志方 李艳霞 +3 位作者 秦树超 范振霞 赵昊乾 党爱国 《工业加热》 CAS 2021年第7期3-6,共4页
对高碳钢首炉连铸坯内部质量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首炉连铸坯开浇初期钢中T.O及T.N含量变化很大。全氧含量对于轴承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数量及尺寸均有很大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拉速对连铸坯温度分布影响很大,拉速由0.4 m/min提升... 对高碳钢首炉连铸坯内部质量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首炉连铸坯开浇初期钢中T.O及T.N含量变化很大。全氧含量对于轴承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数量及尺寸均有很大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拉速对连铸坯温度分布影响很大,拉速由0.4 m/min提升至0.7 m/min,连铸坯凝固末端位置由距离弯月面11.42 m后移至19.18 m。工艺优化后,首炉连铸坯心部偏析控制发生显著变化,铸坯低倍组织改善明显。轴承钢盘条中心区域的带状碳化物的数量减少,且带状碳化物长度缩短;预应力钢SWRH82B热轧盘条面缩率明显提升,内控保证能力大幅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碳钢 首炉连铸坯 内部质量 偏析 夹杂物 全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风湿性关节炎PET/CT显像1例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燕齐 乔瑛 +2 位作者 高海峰 李云 范振霞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6期1499-1500,共2页
关键词 关节炎 类风湿/并发症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发射型计算机
原文传递
GCr15轴承钢穿孔裂纹产生原因分析及改进措施
12
作者 董庆 张育明 +2 位作者 秦耀宗 范振霞 赵昊乾 《轧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4-68,77,共6页
针对GCr15轴承钢在开坯时出现穿孔裂纹的问题,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FEI金属质量分析仪等手段,对穿孔裂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结果表明:GCr15轴承钢在开坯时出现的穿孔裂纹起源于钢坯芯部,芯部裂纹周围... 针对GCr15轴承钢在开坯时出现穿孔裂纹的问题,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FEI金属质量分析仪等手段,对穿孔裂纹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进措施。结果表明:GCr15轴承钢在开坯时出现的穿孔裂纹起源于钢坯芯部,芯部裂纹周围无夹杂夹渣,组织正常,无过热过烧现象,说明钢坯加热温度正常,而芯部裂纹明显脱碳说明其出加热炉之前已扩展至钢坯表面,结合钢坯入炉前的抛丸探伤检验,判断其芯部裂纹是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依据缺陷钢坯的宏观断面形貌及显微组织,GCr15轴承钢穿孔裂纹是由于其在开坯加热时钢坯降温至1 000℃以下补充煤气供应,后迅速加热升温至1 280℃轧制造成的,钢坯加热升温过快,出现“穿孔裂纹”的频率会大大提高。据此优化了开坯加热工艺,对于GCr15轴承钢出现煤气供应不足的降温问题,需待加热炉重新恢复加热能力后,按照预热段30~50℃/h的加热速率升温至1 000℃以上,使钢坯完全奥氏体化后再快速升温加热。采用此改进工艺,彻底消除了GCr15轴承钢开坯轧制过程中出现穿孔裂纹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R15轴承钢 开坯轧制 加热工艺 穿孔裂纹
原文传递
切割丝拉伸试验的测量系统分析
13
作者 范振霞 李河山 +1 位作者 董庆 王闯 《物理测试》 CAS 2021年第3期29-33,共5页
介绍破坏性试验的测量系统分析方法,采用交叉分析方法进行切割丝拉伸试验的重复性与再现性的测量系统分析。去除内控样引起的偏差后,切割丝的偏倚性、线性、稳定性及重复性与再现性的拉伸数据分析显示,该测量系统满足测量要求。
关键词 切割丝 拉伸试验 测量系统分析 内控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