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东二叠纪生物礁的再认识 被引量:70
1
作者 范嘉松 吴亚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18,共7页
通过川东 8口二叠纪长兴期钻井岩芯剖面的详细研究 ,铁山 5井、天东 10井代表典型的礁相剖面 ;板东 4井、双 15井既有礁相沉积 ,且有棘屑滩沉积 ;卧 117井、黄龙 1井以及云安 14井基本上由碳酸盐台地沉积组成 ;池 2 4井出现两种类型的礁... 通过川东 8口二叠纪长兴期钻井岩芯剖面的详细研究 ,铁山 5井、天东 10井代表典型的礁相剖面 ;板东 4井、双 15井既有礁相沉积 ,且有棘屑滩沉积 ;卧 117井、黄龙 1井以及云安 14井基本上由碳酸盐台地沉积组成 ;池 2 4井出现两种类型的礁相 :海绵骨架礁和海绵障积礁。川东礁相剖面中的白云岩以海水与淡水混合作用而成的白云石化为主导因素 ,但它们在深埋阶段以后 ,又遭受后期白云石化的叠加 ,因此表现出许多深埋白云石化的地化特征。白云岩的原始沉积既可能是礁骨架岩 ,也可能是棘屑滩 ,甚至是碳酸盐台地沉积。因此在寻找礁型白云岩储层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地质 生物礁 二叠纪 川东 钻井岩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二叠纪生物礁的基本特征及其古地理分布 被引量:26
2
作者 范嘉松 吴亚生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87-304,共18页
世界上早二叠世生物礁分布于泛大陆的西北陆棚、乌拉尔山脉的西侧、美国的二叠盆地等地,并集中分布于前两个地区。其早期,以Palaeoaplysina礁或Palaeoaplysina和叶状藻礁占优势,而至晚期则形成以Shamovella(Tubiphytes)和苔藓虫为骨架... 世界上早二叠世生物礁分布于泛大陆的西北陆棚、乌拉尔山脉的西侧、美国的二叠盆地等地,并集中分布于前两个地区。其早期,以Palaeoaplysina礁或Palaeoaplysina和叶状藻礁占优势,而至晚期则形成以Shamovella(Tubiphytes)和苔藓虫为骨架的礁。中二叠世栖霞期的礁仅发现于北美格拉斯山脉、帕米尔和我国的阿尔格山等地。茅口期的礁是世界上最发育的生物礁之一,北美瓜德罗普山脉的二叠纪礁已成为世界上最典型的礁,其相带分异之清晰堪称为世界之最。北非突尼斯的礁也是研究程度较高的礁之一。中二叠世的礁以海绵、苔藓虫、Shamovella的大量出现为特征,古石孔藻、Shamovella和笛苔藓虫是常见的包覆生物。晚二叠世生物礁分布于欧洲镁灰岩统盆地、特提斯海西缘和最北缘的陆棚以及特提斯海域内的一些地体。我国晚二叠世礁十分发育,成为世界二叠纪礁的一个亮点。礁内的造架生物以珊瑚海绵为主,包括房室海绵和纤维海绵,古石孔藻和Shamovella(Tubiphytes)作为常见的包覆联结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 二叠纪 造礁生物 礁类型 基本特征 分布 古地理分布 世界 特征 乌拉尔山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塔北隆起奥陶纪钙藻化石探讨奥陶纪的古环境 被引量:19
3
作者 范嘉松 吴亚生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1-266,共16页
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轮南 4 6井、英买 1、2井奥陶纪石灰岩内含有大量的钙藻化石、蓝细菌以及疑难微体化石。这些钻井岩芯均在深达 5 0 0 0— 6 2 0 0 m的地下深部取得。钙藻主要为绿藻类的 Dasyporella,Vermiporella,Moniliporella以及 ... 塔里木盆地塔北隆起轮南 4 6井、英买 1、2井奥陶纪石灰岩内含有大量的钙藻化石、蓝细菌以及疑难微体化石。这些钻井岩芯均在深达 5 0 0 0— 6 2 0 0 m的地下深部取得。钙藻主要为绿藻类的 Dasyporella,Vermiporella,Moniliporella以及 ?Plexa;红藻类的管孔藻类 Solenoporaceans;钙化蓝细菌则有 Girvanella,Botomaella,?Subti-floria等 ;疑难微体化石有 Bevocastria,N uia,Rothpletzella。这些钙藻生活于热带或亚热带正常盐度的浅海水内 ,其水深不到 2 0 m。世界各地的奥陶纪 Vermiporella均位于古赤道的两侧 ,这表明它们是在气候炎热、温暖海水中生活的一类海洋藻类。 Girvanella以藻灰结核和内碎屑最为常见 ,某些球粒可能代表 Girvanella破碎后形成的单管或小棒。塔里木盆地钙藻植物群相似于哈萨克斯坦、波罗的海周围地区以及北美同时代植物群 ,这表明这些钙藻和蓝细菌化石具有遍布于全球的性质。塔北隆起早、中奥陶世沉积属于典型的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到晚奥陶世时 ,碳酸盐岩沉积被浅水陆棚沉积所取代 ,以陆源碎屑岩为主 ,夹少量的碳酸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藻 蓝细菌 古环境 奥陶纪 塔里木盆地 新疆 化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阿尔格山二叠纪生物礁的特征及其古地理古气候的意义 被引量:9
4
作者 范嘉松 田树刚 吴亚生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329-338,共10页
东昆仑山脉西段二叠纪生物礁由早二叠世、中二叠世的栖霞期和茅口期三个层位组成 ,早二叠世的礁和中二叠世栖霞期的礁是我国首次发现的 ,填补了我国二叠纪礁的空白。早二叠世礁的时代相当于阿赛尔-萨克马尔 -阿丁斯克期 ,主要表现为海... 东昆仑山脉西段二叠纪生物礁由早二叠世、中二叠世的栖霞期和茅口期三个层位组成 ,早二叠世的礁和中二叠世栖霞期的礁是我国首次发现的 ,填补了我国二叠纪礁的空白。早二叠世礁的时代相当于阿赛尔-萨克马尔 -阿丁斯克期 ,主要表现为海绵礁、苔藓虫礁和Shamovella (Tubiphytes) -古石孔藻礁。但缺失由Palaeoaplysina组成的礁。中二叠世栖霞期的礁表现为海绵 -苔藓虫礁、Shamovella -苔藓虫礁和叶状藻礁。中二叠世茅口期的礁与栖霞期的礁类型基本一致。阿尔格山礁是塔吉克斯坦 -喀拉昆仑地体的一个部分 ,该地体位于南纬 30°以北的东特提斯海内。此处的二叠纪礁由各种生物组成 ,包括珊瑚海绵、苔藓虫、Shamovella、古石孔藻、棘皮类、有孔虫、叶状藻、粗枝藻以及腹足类等 ,推测该礁形成于温暖和炎热气候条件下的暖水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 二叠纪 古地理 古气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中三叠统上部垄头组的沉积性质——再论其钙结壳的成因 被引量:14
5
作者 范嘉松 吴亚生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9-155,共7页
钙结壳是土壤层之下的岩石在出露地表渗流带环境内受大气雨水的溶解,并通过上覆土壤层的淋滤而成的产物。由于雨水的不断的溶解,使原始的岩石或沉积物发生破裂,从而形成各种大小的砾块或砾石。随着雨水不断的溶解,雨水逐渐增加 CaCO_3... 钙结壳是土壤层之下的岩石在出露地表渗流带环境内受大气雨水的溶解,并通过上覆土壤层的淋滤而成的产物。由于雨水的不断的溶解,使原始的岩石或沉积物发生破裂,从而形成各种大小的砾块或砾石。随着雨水不断的溶解,雨水逐渐增加 CaCO_3的含量。这些富含碳酸钙的雨水,当它流到位于潜水面之上的下渗流带时,就在土壤层之下、原来岩石之上沉积了特殊的、层纹状方解石胶结物。它们往往覆盖岩石表面或沿着砾石的外缘、呈包覆状沉积,从而形成典型的层纹状钙结壳。渗滤豆粒的外皮也属于层纹状钙结壳的性质,这些外皮有向下方加厚的趋势,这表明渗流带的含碳酸钙的雨水,受重力作用影响下,具有往下悬垂现象,类似于洞穴内的钟乳石。豆粒之间的相互衔接呈多边形构造,也表明它是受重力作用而形成的构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叠统 钙结壳 沉积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贵州和川东二叠纪生物礁的钙藻化石及其古生态环境 被引量:12
6
作者 范嘉松 吴亚生 《微体古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37-347,共11页
广西、贵州和川东二叠纪礁相岩石和礁后相岩层内获得了红藻 Solenoporella,Gymnocodium,Permocalcu-lus;绿藻 Anthracoporella,Mizzia以及显微疑难藻类化石 Pseudovermiporella,Tubiphytes等。除了广西隆林有中二叠世茅口期藻类化石外 ... 广西、贵州和川东二叠纪礁相岩石和礁后相岩层内获得了红藻 Solenoporella,Gymnocodium,Permocalcu-lus;绿藻 Anthracoporella,Mizzia以及显微疑难藻类化石 Pseudovermiporella,Tubiphytes等。除了广西隆林有中二叠世茅口期藻类化石外 ,其它均属于晚二叠世乐平世的分子。这些藻类植物一般生活于热带和亚热带、正常盐度的浅海水内 ,其水深不大于 3 0 m。川东、鄂西晚二叠世礁属于浅水海绵礁 ,而非深水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贵州 川东 二叠纪 生物礁 钙藻化石 古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关岭中三叠统坡段组沉积特征及其形成环境 被引量:8
7
作者 范嘉松 吴亚生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67-74,T005-T008,共12页
贵州中三叠世碳酸盐台地边缘的“堤礁”向来受到人们的关注 ,并成为研究的热点。当前对台地边缘沉积的性质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某些人认为这些沉积是在浅水和扰动环境下形成的滩相沉积 ;而另外一些研究者则仍坚持它们代表典型的礁相沉积 ... 贵州中三叠世碳酸盐台地边缘的“堤礁”向来受到人们的关注 ,并成为研究的热点。当前对台地边缘沉积的性质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某些人认为这些沉积是在浅水和扰动环境下形成的滩相沉积 ;而另外一些研究者则仍坚持它们代表典型的礁相沉积 ,因为它含有丰富的造架生物 ,如六射珊瑚、苔藓虫、钙质海绵和龙介类等。在贵州中部关岭县扒子场出露了一套巨厚的和属于台地边缘的中三叠统。扒子场在关岭县城的东南 ,直距约 2 2km。三叠系中下统沿着公路断面连续出露。中统包括安尼阶的坡段组及拉丁阶的垄头组和竹杆坡组。坡段组主要由砂砾屑 -生屑颗粒岩组成 ,约占全剖面的 2 / 3。它们形成于水流激荡的滩相环境。其他岩石为骨屑 -球粒粒泥岩和泥粒岩 ,约占全剖面的 1/ 3。根据该组的岩石结构、沉积构造和生物组分 ,坡段组代表由砂砾屑、生屑组成的粒屑滩 ,而非生物礁相沉积。仅在底部或下部出现少量的Tubiphytes—蓝细菌造礁骨架 ,组成局部的礁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砾屑 台地边缘 坡段组 中三叠统 贵州 沉积特征 形成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碳酸盐岩油气田的储层特征及其成藏的主要控制因素 被引量:127
8
作者 范嘉松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3-30,共8页
世界碳酸盐岩储层的类型可识别为6种类型:不整合面之下的储层、白云岩储层、鲕粒和团粒浅滩储层、生物礁储层、微孔隙储层以及微裂缝储层。尚有深埋溶解型储层,但此类较少。上述各类储层,如出露水面,遭受雨水淋滤,必将增加其孔隙度,成... 世界碳酸盐岩储层的类型可识别为6种类型:不整合面之下的储层、白云岩储层、鲕粒和团粒浅滩储层、生物礁储层、微孔隙储层以及微裂缝储层。尚有深埋溶解型储层,但此类较少。上述各类储层,如出露水面,遭受雨水淋滤,必将增加其孔隙度,成为重要的油气储层。中东地区碳酸盐岩之所以能形成世界级的大油气田,其基本要素为油气的生储盖层组合的密切配置、有台地内继承性发育的生油盆地、含油气层的年代较新,且石油进入构造圈闭的时间也较晚、构造圈闭规模巨大、有十分理想的区域性的盖层。正是这些要素的有机配合,从而形成世界上无可匹敌的大油田。对中国碳酸盐岩油气田的储层研究,应寻找上述这些原生储层,又经历次生溶蚀和白云石化作用,这样才能成为有效的油气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储层 碳酸盐岩 基本要素 中东地区 大油气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西部二叠纪生物礁中的海绵、水螅动物化石 被引量:4
9
作者 范嘉松 王予卯 吴亚生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4-348,共15页
广西西部田林、凌云、凤山地区二叠纪生物礁的造礁生物———海绵、水螅化石保存完美。文中描述串管海绵 7属 :Stylothalamia ,Lichuanospongia ,Tebagathalamia ,Imbricatocoelia ,Intrasporeocoelia ,Rhabdactinia ,Lingyunocoelia;... 广西西部田林、凌云、凤山地区二叠纪生物礁的造礁生物———海绵、水螅化石保存完美。文中描述串管海绵 7属 :Stylothalamia ,Lichuanospongia ,Tebagathalamia ,Imbricatocoelia ,Intrasporeocoelia ,Rhabdactinia ,Lingyunocoelia;纤维海绵 3属 :Peronidella ,Intratubospongia ,Cavusonella ;水螅 1属Radiotrabeculopora以及海托盘类Calathium。其中Lingyunocoeliaspherica为新属新种 ,Lichuanospongiaguangxiensis为新种 ,其它均为中国南方二叠纪生物礁内常见分子。Senowbari Daryan(1990 )提出以Discosiphonella来代替Cystauletes,Ascosymplegma ,Lichunospongia 3属 ,但Lichuanospongia的房室形状和中央腔缺失横板 (泡沫板 )显然不同于Discosiphonella ,因此文中仍把Lichuanospongia视作独立属。Lingyunocoeliagen .nov .与Sollasia ,Girtyocoelia相似 ,但房室外壁缺乏任何种类的穿孔 ,因此明显不同于后两属。作者仍把Radiotrabeculopora视为水螅纲内的一属 ,而没有归于纤维海绵目 ,因为它最明显的特征是发育分布较规则的放射状支柱 (不能视为骨纤构造 ) ,且那些纵向分布的出水管实际上应视为支柱之间的沟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西部 二叠纪 生物礁 海绵 水螅动物 化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生物礁研究中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被引量:4
10
作者 范嘉松 吴亚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463-464,共2页
我国生物礁的研究成绩是显著的,但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1)一个最重要问题,是缺乏一个统一的、系统的理论指导。先进的理论是把研究工作推向深入的必要条件。由于缺乏自己的理论,始终摆脱不了国外的理论和模式,结果往往使自己陷... 我国生物礁的研究成绩是显著的,但也存在着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1)一个最重要问题,是缺乏一个统一的、系统的理论指导。先进的理论是把研究工作推向深入的必要条件。由于缺乏自己的理论,始终摆脱不了国外的理论和模式,结果往往使自己陷入窘境,导致不正确的结论。此外,概念和术语的不统一,也妨碍了研究者之间的交流,常常引起一些无谓的争论。(2)生物礁的研究需要由兼具沉积岩石学和古生物古生态学的专家来承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东地区形成世界级碳酸盐岩油气田的基本要素 被引量:11
11
作者 范嘉松 《海相油气地质》 2003年第1期61-67,共7页
中东地区发育了许多世界级大型油气田,其储层主要为碳酸盐岩。这些碳酸盐岩的地质层位主要是:上二叠统胡夫组;上侏罗统阿拉伯组;白垩系马什里夫组、萨尔瓦克组、舒艾拜组;第三系阿斯马里石灰岩、基尔库克群。该区大油气田的形成有着众... 中东地区发育了许多世界级大型油气田,其储层主要为碳酸盐岩。这些碳酸盐岩的地质层位主要是:上二叠统胡夫组;上侏罗统阿拉伯组;白垩系马什里夫组、萨尔瓦克组、舒艾拜组;第三系阿斯马里石灰岩、基尔库克群。该区大油气田的形成有着众多优越条件的有利配置,基本要素可归纳为六个方面:生储盖配置十分合理;有台地内继承性发育的生油盆地;含油气层的年代较新;石油生成的时间较晚,且石油进入构造圈闭的时间也较晚;背斜构造规模巨大;有十分理想的区域性盖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东地区 碳酸盐岩 油气田 大地构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上二叠统礁相及其储集层特征(摘要)
12
作者 范嘉松 郭丽 《海相油气地质》 2000年第2期152-152,共1页
上二叠统长兴组生物礁组合是四川东部的主要产气层之一。它们在华蓥山出露并在该区地下钻遇到,然而对生物礁沉积环境、生长模式、生物礁相等有不同的看法。
关键词 上二叠统 长兴组 沉积环境 生物礁 四川盆地 储集层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怀念敬爱的导师、杰出的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尹赞勋先生
13
作者 范嘉松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29-134,共6页
尹赞勋教授是我国一位杰出的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他把自己整个一生贡献给中国地质学的发展和进步。本文记述他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期间的部分学术生涯,并涉及他指导年青科学工作者如何进行化石的研究,如何有效地开展科学研... 尹赞勋教授是我国一位杰出的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他把自己整个一生贡献给中国地质学的发展和进步。本文记述他在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工作期间的部分学术生涯,并涉及他指导年青科学工作者如何进行化石的研究,如何有效地开展科学研究,如何阅读英文书籍和文献等。所有这些教导对正在从事地质和古生物研究的年青一代将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生物学 工作态度 尹赞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二叠世末的生物礁出露及其意义 被引量:33
14
作者 吴亚生 范嘉松 金玉玕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89-296,共8页
贵州紫云长兴期生物礁礁前礁后和礁核的顶部都有白云岩。如下证据说明这种白云岩是潮上萨勃哈环境蒸发交代成因的:①这种白云岩的氧同位素值都比其灰岩原岩明显高得多,②其微量元素Sr、Fe的含量范围与陕甘宁盆地奥陶纪马家沟组马五段蒸... 贵州紫云长兴期生物礁礁前礁后和礁核的顶部都有白云岩。如下证据说明这种白云岩是潮上萨勃哈环境蒸发交代成因的:①这种白云岩的氧同位素值都比其灰岩原岩明显高得多,②其微量元素Sr、Fe的含量范围与陕甘宁盆地奥陶纪马家沟组马五段蒸发交代成因的泥晶白云岩的很相似,③白云石的晶体都是泥粉晶大小的自形一半自形晶体,④出现在礁体的顶部,⑤含有藻纹层、鸟眼构造、干裂缝等典型的潮坪环境构造。该礁的出露可能是海平面下降造成的。意大利的Dolomites盆地在二叠纪末由中陆架环境变浅到鲕粒滩环境,再到大气水环境。我国下扬子盆地在二叠纪末由碳酸盐补偿面以下的深水盆地变浅到碳酸盐补偿面以上的深水盆地。这些事实都说明,二叠纪末曾经发生全球性的海平面下降。这种大规模的海平面下降可能是引起二叠纪末生物礁集群绝灭的机制的表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 二叠纪末 长兴期 集群绝灭 海平面下降 贵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西修水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地层海平面下降的岩石学证据 被引量:24
15
作者 吴亚生 YANG Wan +1 位作者 姜红霞 范嘉松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3039-3046,共8页
在江西修水四都镇东岭村发现了一个连续的、出露完好的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地层剖面。在剖面中有一段厚约2.1m 的地层具有指示海平面下降的岩石组构。这段地层的底部为红色的碳酸盐颗粒岩。红色是颗粒表面的红色铁染,成分为褐铁矿,是出露... 在江西修水四都镇东岭村发现了一个连续的、出露完好的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地层剖面。在剖面中有一段厚约2.1m 的地层具有指示海平面下降的岩石组构。这段地层的底部为红色的碳酸盐颗粒岩。红色是颗粒表面的红色铁染,成分为褐铁矿,是出露地表风化形成的。这层红色颗粒岩之上有约2.0 m 的去白云石化灰岩,其中保留了原来粉晶白云石的晶形。去白云石化作用是白云岩受淡水影响而发生的,指示海平面下降事件。这段地层之上是厚1m 的颗粒岩和灰泥岩,代表浅水潮下环境。其上是二叠系-三叠系的界线。这段地层之下的地层中生物丰富多样,并且有复(蜒)、钙藻等大绝灭前的生物。这段地层及其以上的地层中生物种类很少,(蜓)、钙藻等已经消失,表明集群绝灭事件开始于这段地层之下,生物大绝灭的发生与海平面下降事件的发生是基本同时的。由此认为,可能是海平面下降有关的环境剧变事件引发了二叠纪末的集群绝灭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纪-三叠纪界线地层 二叠纪末 集群绝灭 海平面下降 去白云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方二叠纪海绵礁的成礁模式 被引量:8
16
作者 陆廷清 文应初 +1 位作者 强子同 范嘉松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513-516,共4页
广泛发育于我国南方碳酸盐岩台地区的二叠纪生物礁,其中绝大多数属于海绵生物礁。从该地区二叠纪海绵生物礁的内部成礁因素分析,即从主要造礁生物———钙质海绵和钙质藻类等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埋藏和保存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提... 广泛发育于我国南方碳酸盐岩台地区的二叠纪生物礁,其中绝大多数属于海绵生物礁。从该地区二叠纪海绵生物礁的内部成礁因素分析,即从主要造礁生物———钙质海绵和钙质藻类等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埋藏和保存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华南二叠纪海绵生物礁主要是由于其主要造礁生物钙质海绵和钙质藻类独特的生物学特征、生态学特征以及它们的共同作用所形成的。此模式与其它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礁的成礁模式明显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叠纪 海绵礁 藻-海绵成礁 模式 华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昆仑早—中二叠世生物礁建造特征 被引量:14
17
作者 田树刚 范嘉松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5-154,T001,T002,共12页
本文从造礁群落演替、层序地层和海平面升降等方面,结合大地构造引起基底沉降的证据,论述了东昆仑早—中二叠世生物礁的建造特征。东昆仑生物礁中包含6种造礁群落,各群落生物组成和结构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4个生物礁发育阶段中群落演替... 本文从造礁群落演替、层序地层和海平面升降等方面,结合大地构造引起基底沉降的证据,论述了东昆仑早—中二叠世生物礁的建造特征。东昆仑生物礁中包含6种造礁群落,各群落生物组成和结构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4个生物礁发育阶段中群落演替关系显著。礁相地层中可识别SB_1层序界面1个和SB_2界面4个,可划分出5个三级层序。层序的沉积相序显示清晰,按曲线形态将海平面升降归为4个周期。据区域地层和相分布资料反映的古地理环境变迁,推论出石炭纪至早—中二叠世造礁期柴达木地块与羌塘地块间聚合离散的4个构造期。东昆仑生物礁的生长发育与造礁群落的演化阶段、海平面升降周期和大地构造期彼此吻合,证明生物礁建造与各控制因素间具密切制约关系。海西中—晚期柴达木地块与羌塘地块的开—合转换,为生物大规模造礁创造了长期稳定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 早-中二叠世 控制因素 造礁作用 东昆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贵州紫云二叠纪生物礁的基本特征及其发育规律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生海 范嘉松 J.KeithRigby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66-74,共9页
贵州紫云二叠纪生物礁是我国二叠纪发育最好的生物礁之一。该地区生物礁包括茅口阶堤礁、吴家坪阶珊瑚层、长兴阶堤礁和点礁。本文通过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和剖面测量,系统地研究了该地区生物樵的沉积学特征和古生物学特征,建立了成因模... 贵州紫云二叠纪生物礁是我国二叠纪发育最好的生物礁之一。该地区生物礁包括茅口阶堤礁、吴家坪阶珊瑚层、长兴阶堤礁和点礁。本文通过大比例尺地质填图和剖面测量,系统地研究了该地区生物樵的沉积学特征和古生物学特征,建立了成因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紫云二叠纪生物礁类型较多。礁组合相带齐全,礁骨架结构极为典型,古岩溶十分发育。生物礁发育程度具有明显的旋回性,海平面的相对变化和古气候是控制生物礁发育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礁 二叠纪 贵州 古生物 地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质海绵之古生态 被引量:16
19
作者 吴亚生 范嘉松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544-547,共4页
古生代生物礁中钙质海绵 (纤维海绵、房室海绵、硬海绵 )的生态位在中三叠世以后被生态竞争能力更强的六射珊瑚所占据。在古生代和中三叠世的钙质海绵礁上 ,0— 10m深度内钙质海绵很发育。由于与钙藻共生 ,典型的造礁钙质海绵生活在透... 古生代生物礁中钙质海绵 (纤维海绵、房室海绵、硬海绵 )的生态位在中三叠世以后被生态竞争能力更强的六射珊瑚所占据。在古生代和中三叠世的钙质海绵礁上 ,0— 10m深度内钙质海绵很发育。由于与钙藻共生 ,典型的造礁钙质海绵生活在透光带以内 ,并且在其上部更丰富。钙质海绵礁也会生长到破浪带内并受风浪的破坏而形成倒骨岩和骨屑岩。对古生代的钙质海绵礁而言 ,倒骨岩和骨屑岩形成于 0— 3m水深范围内 ,亮晶骨架岩形成于 3— 10m深度范围内 ,灰泥骨架岩形成于 10— 2 0m的水深 ,障积岩形成于 2 0— 30m的水深 ,潜障积岩形成于30— 40m的水深。钙质海绵的生长形态与水深的关系与六射珊瑚与水深的关系一样 :细枝状的钙质海绵生长在最浅的水中 (相当于礁生长带的上部 ) ,在稍深的水中 (相当于礁生长带的中部和下部 )各种形态的海绵都会出现 ,在更深的水中可以出现特别大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质海绵 古生态 造礁生物 水深 中三叠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鄂西地区见天坝生物礁白云岩的成因 被引量:2
20
作者 陶艳忠 蒋裕强 +3 位作者 强子同 范嘉松 朱讯 王珏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9-26,共8页
川东—鄂西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发育碳酸盐台地沉积体系,对该区生物礁白云岩的成因认识还存在争议。为此,以该区见天坝生物礁白云岩为例,采用岩石学、地球化学等综合分析方法,探讨了生物礁白云岩的成因。岩石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白云... 川东—鄂西地区上二叠统长兴组发育碳酸盐台地沉积体系,对该区生物礁白云岩的成因认识还存在争议。为此,以该区见天坝生物礁白云岩为例,采用岩石学、地球化学等综合分析方法,探讨了生物礁白云岩的成因。岩石学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白云岩与石灰岩的过渡带上,一些白云石晶体沿缝合线分布或覆盖在缝合线上。通过测定礁白云岩、溶孔中鞍状白云石、石灰岩的微量元素与稳定同位素含量、包裹体温度,发现白云岩的稳定同位素氧比海水的稳定同位素氧数值明显地偏负,白云岩中的Mn和Fe含量比被交代石灰岩中的Mn和Fe含量要高,而Sr和Na含量则相对更低。结论认为:①该区礁灰岩的白云石化作用是在埋藏条件下发生的,具有埋藏白云石化的特征;②鞍状白云石两相流体包裹体的均一化温度(Th)介于190~210℃,高于长兴组的地层温度,这一异常现象说明白云石化作用与下伏深盆地低温热液有关,见天坝生物礁白云岩可能是热液白云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鄂西地区 晚二叠世 白云石化 生物礁 成岩作用 稳定同位素 微量元素 包裹体测温 热液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