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龙雪山暖温性针叶林大型真菌资源多样性调查
1
作者 陈光富 吴霞 +1 位作者 范中玉 喻屏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1-89,共9页
为厘清玉龙雪山暖温性针叶林大型真菌资源的物种组成,采用样地调查法对玉龙雪山南麓针叶林内的大型真菌与伴生木本植物进行调查与采集。结果表明,有真菌资源22科39属79种,其中毒菌19种,药用菌7种,食用菌46种,还有7种野生菌的资源利用情... 为厘清玉龙雪山暖温性针叶林大型真菌资源的物种组成,采用样地调查法对玉龙雪山南麓针叶林内的大型真菌与伴生木本植物进行调查与采集。结果表明,有真菌资源22科39属79种,其中毒菌19种,药用菌7种,食用菌46种,还有7种野生菌的资源利用情况不明;红菇科、牛肝菌科和鹅膏菌科为优势科,鹅膏属、牛肝菌属、红菇属和乳菇属为优势属;生态类型包括粪生真菌、木腐真菌、土壤腐生菌、外生菌根菌和真菌共生菌等5类,以外生菌根菌的种数最多;伴生木本植物有14科17属41种。暖温性针叶林内菌类资源与植物种类组成较为丰富,优势类群明显,极具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真菌 玉龙雪山 暖温性针叶林 资源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GM-CSF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单学健 王东林 +6 位作者 刘宝江 徐富 蒋志林 朱仁英 范慧 宋东光 范中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197-200,共4页
本文研究总结了北医联合生物工程公司研制的GM-CSF,应用于恶性肿瘤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12例,其白细胞减少时间较对照组缩短5天。对合并感染的病人有较明显的抗感染作用,降低了抗生素的作用时间。临床应用常规剂量未发生明显副作用。是... 本文研究总结了北医联合生物工程公司研制的GM-CSF,应用于恶性肿瘤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12例,其白细胞减少时间较对照组缩短5天。对合并感染的病人有较明显的抗感染作用,降低了抗生素的作用时间。临床应用常规剂量未发生明显副作用。是肿瘤根治性化疗的抢救、保驾药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减少 治疗 GM-CSF 化疗后 恶性肿瘤 临床应用 临床研究 降低 缩短 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突变体rhG-CSF-Ala-17的纯化及部分理化性质 被引量:6
3
作者 范慧 莫晓宁 +4 位作者 张颖妹 杨璐 宋泉声 范中玉 马大龙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337-339,共3页
目的 :建立高效简便的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突变体rhG CSF Ala 17纯化工艺 ,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 :大肠杆菌表达的rhG CSF Ala 17经包涵体洗涤、变性复性后 ,采用DEAESepharoseFast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和Superdex75凝胶过滤层析分... 目的 :建立高效简便的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突变体rhG CSF Ala 17纯化工艺 ,并对其进行鉴定。方法 :大肠杆菌表达的rhG CSF Ala 17经包涵体洗涤、变性复性后 ,采用DEAESepharoseFastFlow阴离子交换层析和Superdex75凝胶过滤层析分离纯化。经SDS PAGE和FPLC检测纯度 ,并进行N端氨基酸序列分析、比活性分析、紫外最大吸收光谱分析、内毒素检测等指标对其进行鉴定。结果 :纯化后的rhG CSF Ala 17纯度可达99.6 4% ,比活为 1× 10 8U·mg-1。其N端 19个氨基酸分析与预期序列一致 ,紫外最大吸收光谱位于 2 80nm ,氨基酸的组成与预期结果一致 ,内毒素含量低于部颁标准。结论 :两步层析即可获得高纯度的rhG CSF Ala 17重组蛋白质 ,为进一步的rhG CSF A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突变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rhG-CSF-Ala-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2022年云南丽江森林生物多样性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日气象数据集 被引量:3
4
作者 刘维暐 李金 +4 位作者 范中玉 杨开业 明升平 许琨 高连明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3年第4期21-31,共11页
气象因子是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网络(CNERN)、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和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CFERN)等野外定位研究站观测的重要环境要素之一。通过长期定位观测并获取高质量的观测数据,可以提升对生态系统过程、生... 气象因子是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网络(CNERN)、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和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网络(CFERN)等野外定位研究站观测的重要环境要素之一。通过长期定位观测并获取高质量的观测数据,可以提升对生态系统过程、生物多样性动态变化的科学认知,为区域及国家生态安全、环境安全和资源安全建设提供重要支撑。云南丽江森林生物多样性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是2021年获批入选建设的森林生物多样性国家站之一,其气象监测数据按照CERN气象观测规范,自建站起已持续观测12年。数据参数详实,数据结构完整,数据采集规范,为开展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结构、过程与功能的动态变化,生物多样性形成演化和维持机制,森林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重点野生保护物种多样性监测、评估与保护,以及重要特色生物资源的收集、评价与创新利用等研究提供数据支撑。本气象数据集包括了2013年至2022年3652个记录39个字段的日气象数据,涵盖大气要素(空气温湿度、大气压、风速风向、降水、辐射要素)和土壤要素(分层土壤温度、土壤热通量)两部分。数据集的发布对相关领域开展科学研究提供了完备的基础性气象数据资料,并对局域以及更大尺度联网研究提供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江站 气象监测 森林生态系统 生物多样性观测 玉龙雪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胁迫及胁迫解除对不同来源雪上一枝蒿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维暐 赵丽伟 +6 位作者 黄华 明升平 范中玉 李金 陈小灵 和晓芬 许琨 《种子》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9-85,共7页
以雪上一枝蒿种子为材料,通过改变萌发条件,研究不同来源雪上一枝蒿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来源雪上一枝蒿种子萌发对温度的适应区间不同;pH值在5.5~8.0范围内,酸碱度对雪上一枝蒿种子萌发没有影响;外部碳源及盐的添加会显著降... 以雪上一枝蒿种子为材料,通过改变萌发条件,研究不同来源雪上一枝蒿种子的萌发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来源雪上一枝蒿种子萌发对温度的适应区间不同;pH值在5.5~8.0范围内,酸碱度对雪上一枝蒿种子萌发没有影响;外部碳源及盐的添加会显著降低雪上一枝蒿种子萌发率。温度胁迫解除后,雪上一枝蒿可恢复萌发,低海拔来源种子适应力更强;低浓度(≤0.5%)盐胁迫解除后,除已萌发的种子外,低海拔来源的种子萌发率可恢复到胁迫前水平,高海拔来源的种子无法萌发。研究表明,20℃为雪上一枝蒿最适萌发温度;外部渗透压的升高会显著降低雪上一枝蒿种子萌发率;高海拔区域生长的植物种子环境选择压力较大,部分强壮的种子在恶劣环境下也可以萌发生长,低海拔区域植物种子环境选择压力较小,只会在适宜条件下萌发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上一枝蒿 种子萌发 环境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单学健 王东林 +6 位作者 刘宋江 徐宙 蒋志林 朱仁 范慧 宋东光 范中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29-330,共2页
本文总结了北医联合生物工程公司研制的GM-CSF用于恶性肿瘤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研究。全组12例,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8~68岁,其中原发性支气管肺癌BN4M2M0 1例、T3N2M0 1例、T3N6M0 2例均行肺切除术;左肾移行上皮癌行肾切... 本文总结了北医联合生物工程公司研制的GM-CSF用于恶性肿瘤化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的临床研究。全组12例,男性7例,女性5例,年龄8~68岁,其中原发性支气管肺癌BN4M2M0 1例、T3N2M0 1例、T3N6M0 2例均行肺切除术;左肾移行上皮癌行肾切除术后肺转移1例;胃癌行胃大部切除术后1例;直肠癌术后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治疗 GM-CSF 白细胞减少 化疗后 粒-巨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临床研究 恶性肿瘤 生物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山老君山多变石栎种群生活史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3
7
作者 何德明 李金 +5 位作者 许琨 范中玉 刘维暐 黄华 丰燕飞 韦荣彪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17年第5期82-86,92,共6页
多变石栎为南方山地水源林的主要树种,具有重要的经济与生态价值。为了解其生活史动态特征与空间分布规律,本文通过对文山老君山多变石栎林进行样方调查,对多变石栎种群的生命表特征、年龄结构、存活曲线以及种群空间分布格局4个方面进... 多变石栎为南方山地水源林的主要树种,具有重要的经济与生态价值。为了解其生活史动态特征与空间分布规律,本文通过对文山老君山多变石栎林进行样方调查,对多变石栎种群的生命表特征、年龄结构、存活曲线以及种群空间分布格局4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文山老君山多变石栎种群年龄结构呈纺锤形,即树种组成呈中龄树比例最大,幼树和成龄树比例较小的规律;属于衰退型,将形成更稳定的复合群落;由于多变石栎林内密闭度大,幼苗不容易成活,而老龄立木由于接近其实际寿命,所以死亡率都较高,存活曲线基本接近Deevey I型,即凸型曲线;通过多变石栎点格局分析发现,其分布呈现出随机分布的规律,这可能与研究区的多变石栎种群所处的生态环境及其自身的生物学特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变石栎 文山老君山 种群结构 种群动态 点格局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突变体的构建、表达和其体内外生物学活性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李芳 莫晓宁 +6 位作者 张颖妹 袁岚 饶严 范中玉 袁勇 曹志敏 马大龙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19-322,共4页
目的为提高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umanrecombinantgranulocytecolony-stimulatingfactor,rhG-CSF)的稳定性和活性,对rhG-CSF进行改造和体内、外活性研究。... 目的为提高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humanrecombinantgranulocytecolony-stimulatingfactor,rhG-CSF)的稳定性和活性,对rhG-CSF进行改造和体内、外活性研究。方法利用定向点突变技术,将人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第17位游离的半胱氨酸编码序列突变为丙氨酸序列,DNA序列分析证明后,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突变蛋白。利用G-CSF依赖细胞株NFS-60,对在不同温度及在人血浆中保存的G-CSF蛋白(G-CSF-Ala17)和野生型的G-CSF进行活性测定。腹腔注射后小鼠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检测其体内生物学活性。结果DNA序列分析表明17位半胱氨酸突变为丙氨酸,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成功G-CSF-Ala17。纯化的突变蛋白对NFS-60细胞具有刺激活性;与野生型G-CSF相比,在各种温度储存的突变蛋白保留更高的活性,与人血浆孵育50小时后突变蛋白仍保持活性;小鼠一次性体内注射突变蛋白后外周血白细胞数明显高于野生型G-CSF。结论G-CSF突变体(G-CSF-Ala17)较野生型的G-CSF具有更高的体外稳定性和体内造血刺激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点突变 zhG-CSF 表达 生物学活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