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陶瓷刀具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
作者 苗赫濯 齐龙浩 +2 位作者 曾照强 司文捷 仇启源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52-155,共4页
通过硬质颗粒弥散,提高了Si3N4基和Ti(CN)基陶瓷的硬度和切削能力,解决了一系列超硬难加工材料的加工问题。新型陶瓷刀具在工业泵、轧辊、矿山机械、轴承和汽车等领域中得到了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促进... 通过硬质颗粒弥散,提高了Si3N4基和Ti(CN)基陶瓷的硬度和切削能力,解决了一系列超硬难加工材料的加工问题。新型陶瓷刀具在工业泵、轧辊、矿山机械、轴承和汽车等领域中得到了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促进了机械加工工艺的改革,并带来很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削加工 陶瓷刀具 氮化硅 硫化钛 氮化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进结构陶瓷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苗赫濯 林旭平 齐龙浩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A01期14-19,共6页
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先进结构陶瓷围绕国民经济发展急需,在国家有关科技计划的支持下,进行新材料、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所取得的一部分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同时也介绍了中国在跟踪国际科技前沿,对新思路、新技术、新工艺进行广泛探索所... 重点介绍了近年来国内先进结构陶瓷围绕国民经济发展急需,在国家有关科技计划的支持下,进行新材料、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所取得的一部分有代表性的科研成果;同时也介绍了中国在跟踪国际科技前沿,对新思路、新技术、新工艺进行广泛探索所取得的进展。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对先进结构陶瓷材料的需求快速增长,其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地位越来越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陶瓷 研究进展 节能 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陶瓷刀具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量:20
3
作者 苗赫濯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F01期237-242,共6页
回顾了陶瓷刀具的发展简况及其意义,重点介绍了Si3N4基和TiCN基复合陶瓷刀具的研制、性能和应用。复合Si3N4陶瓷刀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抗冲击性,特别适合于各类铸铁件的粗精加工,也能进行铣削、刨削等冲击力很大的加工,其切削效率可提高3... 回顾了陶瓷刀具的发展简况及其意义,重点介绍了Si3N4基和TiCN基复合陶瓷刀具的研制、性能和应用。复合Si3N4陶瓷刀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和抗冲击性,特别适合于各类铸铁件的粗精加工,也能进行铣削、刨削等冲击力很大的加工,其切削效率可提高3~10倍;复合TiCN金属陶瓷刀具具有很高的硬度和耐磨性,特别适合于各类高硬高强钢(如淬硬钢等)的加工,可对高硬材料实现"以车代磨"干切削,免除退火工艺和冷却液,大幅度提高生产效率。新型复合陶瓷刀具已经在我国冶金、水泵、矿山机械、轴承、滚珠丝杠、汽车、军工等十几个行业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刀具 氮化硅 碳氮化钛 金属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陶瓷刀具在超硬材料加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苗赫濯 齐龙浩 +1 位作者 司文捷 仇启源 《机械工程师》 2001年第1期20-22,共3页
Si3N4基陶瓷刀具通过硬质颗粒弥散,使硬度和切削能力得到提高,能对传统刀具难以加工的一系 列超硬难加工材料进行顺利的切削。新型陶瓷刀具在轧辊、碴浆泵、矿山机械、轴承、汽车等领域 中得到了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加... Si3N4基陶瓷刀具通过硬质颗粒弥散,使硬度和切削能力得到提高,能对传统刀具难以加工的一系 列超硬难加工材料进行顺利的切削。新型陶瓷刀具在轧辊、碴浆泵、矿山机械、轴承、汽车等领域 中得到了应用,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加工成本,促进了机械加工工艺的改革并带来很大的社 会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制加工 陶瓷刀具 SI3N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陶瓷生产工艺中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5
5
作者 苗赫濯 《真空电子技术》 2002年第3期1-5,14,共6页
介绍了Al2 O3 陶瓷生产中的若干问题 ,特别是国内外在Al2 O3 陶瓷原料制备、配料、成型与烧结等方面的生产情况和研发动向 ,同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 AL2O3陶瓷 生产工艺 原料制备 成型 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能量密度脉冲等离子枪在硬质合金刀具上沉积高硬耐磨涂层研究
6
作者 苗赫濯 彭志坚 +2 位作者 杨思泽 刘赤子 齐龙浩 《陶瓷科学与艺术》 CAS 2003年第5期4-8,22,共6页
用高能量密度脉冲等离子体枪,于室温下在硬质合金刀具基体上分别成功沉积了硬度高、耐磨损、膜基结合力强的TiN、TiCN和TiAlN薄膜。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所得TiN、TiCN、TiAlN薄膜纳米硬度分别可达27 GPa、50 GPa和 38 GPa;杨氏模量分别... 用高能量密度脉冲等离子体枪,于室温下在硬质合金刀具基体上分别成功沉积了硬度高、耐磨损、膜基结合力强的TiN、TiCN和TiAlN薄膜。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所得TiN、TiCN、TiAlN薄膜纳米硬度分别可达27 GPa、50 GPa和 38 GPa;杨氏模量分别可达 450 GPa、550 GPa、650 GPa。纳米划痕实验临界载荷分别达 90 mN、110 mN和100 mN以上。切削实验表明,涂层刀具可用于高速切削,刀具后面磨损明显减小。刀具力学性能的改善归因于更优异力学性能涂层的沉积、良好的膜基结合力以及徐层特殊的显微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量密度脉冲等离子体 硬质合金 刀具 沉积 TIN涂层 TiCN涂层 TIALN涂层 纳米硬度 杨氏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N-YAlON复合陶瓷的烧结行为 被引量:35
7
作者 叶乃清 曾照强 +1 位作者 胡晓清 苗赫濯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65-269,共5页
对BN-YAlON复合陶瓷进行了热压和无压烧结试验,对烧结体的密度变化和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影响BN基复合陶瓷致密化的主要因素.认为卡片房式结构是妨碍BN基复合陶瓷致密化的主要原因.热压过程中施加的压力足够大时... 对BN-YAlON复合陶瓷进行了热压和无压烧结试验,对烧结体的密度变化和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影响BN基复合陶瓷致密化的主要因素.认为卡片房式结构是妨碍BN基复合陶瓷致密化的主要原因.热压过程中施加的压力足够大时,可以破坏这种卡片房式结构,使片状BN定向排列,因而能获得高致密度的BN基复合陶瓷.热压过程中若有液相出现,有利于片状BN定向排列,因而能促进BN基复合陶瓷的致密化.无压烧结时因不能消除原有的卡片房式结构,故虽有液相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硼 复合陶瓷 烧结 陶瓷 YA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高分子PVP对陶瓷凝胶注模成型坯体表面起皮的抑制作用与机理 被引量:18
8
作者 马景陶 谢志鹏 +2 位作者 苗赫濯 黄勇 程一兵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80-488,共9页
在凝胶注模成型的丙烯酰胺单体溶液中加入适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可有效地克服在空气气氛下单体聚合形成凝胶网络的氧阻聚问题,从而消除了坯体表面起皮现象,达到精确控制坯体尺寸的目的.本文研究了加入PVP对Al2O3粉料... 在凝胶注模成型的丙烯酰胺单体溶液中加入适量的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可有效地克服在空气气氛下单体聚合形成凝胶网络的氧阻聚问题,从而消除了坯体表面起皮现象,达到精确控制坯体尺寸的目的.本文研究了加入PVP对Al2O3粉料的分散性、陶瓷浆料的静/动态流变特性、生坯的强度以及显微结构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初步分析了PVP消除陶瓷坯体表面起皮现象的作用机制,即利用PVP增稠作用和PVP分子间的氢键作用在表面处起到粘结粉体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高分子 PVP 陶瓷 凝胶注模成型 坯体 表面起皮 报制作用 氧化铝 聚乙烯吡咯烷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溶性高分子聚丙烯酰胺对氧化铝注凝成型的影响 被引量:16
9
作者 马景陶 谢志鹏 +2 位作者 黄勇 苗赫濯 程一兵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16-720,共5页
为了解决坯体表面起皮现象,避免氧阻聚,陶瓷注凝成型必须在氮气保护下进行。研究表明:通过添加适量的水溶性高分子聚丙烯酰胺(PAM)到陶瓷悬浮体中,可以消除在空气中注凝成型的坯体的表面起皮现象,并且可提高坯体的抗弯强度。在PAM存在下... 为了解决坯体表面起皮现象,避免氧阻聚,陶瓷注凝成型必须在氮气保护下进行。研究表明:通过添加适量的水溶性高分子聚丙烯酰胺(PAM)到陶瓷悬浮体中,可以消除在空气中注凝成型的坯体的表面起皮现象,并且可提高坯体的抗弯强度。在PAM存在下,研究和分析了A12O3粉末在水中的分散特性,Al2O3悬浮体的流变特性和固化特性。同时对坯体的抗弯强度和显微结构进行了测试和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高分子 聚丙烯酰胺 氧化铝 注凝成型 表面质量 干坯强度 陶瓷胶态成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B_4C反应机理和扩散路径的研究 被引量:19
10
作者 唐建新 程继红 +1 位作者 曾照强 苗赫濯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884-888,共5页
利用差热分析和XRD分析确定了Ti与B4C发生化学反应的温度和1600℃保温0.5h后的物相组成,通过Ti-B4C扩散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过程中扩散路径是:Ti/TiC/TiB/TiB2/B4C... 利用差热分析和XRD分析确定了Ti与B4C发生化学反应的温度和1600℃保温0.5h后的物相组成,通过Ti-B4C扩散偶对反应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过程中扩散路径是:Ti/TiC/TiB/TiB2/B4C,在扩散偶中Ti与B4C作为反应相始终存在,生成物中 TiB2, TiB和 TiC三相同时存在,而对于粉料烧结后只有 TiB2和TiC两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偶 二硼化钛 碳化钛 结构陶瓷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注射成型的一种新的脱脂方法——超临界流体脱脂 被引量:12
11
作者 吴音 司文捷 +2 位作者 金元生 苗赫濯 于恩平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4-57,共4页
介绍了陶瓷注射成型的1种新脱脂方法———超临界流体脱蜡。利用非极性分子有机物石蜡(PW)与极性分子有机物聚丙烯(PP)及少量硬脂酸(SA)组成有机粘合剂,在压力P=40MPa,温度T=58℃的超临界CO2流体中脱脂2h,石蜡萃取率大于80%,该方法可使... 介绍了陶瓷注射成型的1种新脱脂方法———超临界流体脱蜡。利用非极性分子有机物石蜡(PW)与极性分子有机物聚丙烯(PP)及少量硬脂酸(SA)组成有机粘合剂,在压力P=40MPa,温度T=58℃的超临界CO2流体中脱脂2h,石蜡萃取率大于80%,该方法可使陶瓷注射成型脱脂时间大大减少,脱脂过程缩短到通常脱脂的1/10。另外超临界流体脱蜡明显克服了传统热脱脂的变形,开裂等各种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注射成型 超临界流体 脱脂 变形 石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物颗粒表面纳米化修饰及其在PP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2
作者 樊世民 杨玉芬 +3 位作者 盖国胜 付绍云 张以河 苗赫濯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8-73,共6页
 通过化学方法成功地实现了矿物粉体在Ca(OH)2 H2O CO2体系中的表面纳米化修饰,即在微米级重质碳酸钙、硅灰石粉体表面形核生成粒径均匀的纳米碳酸钙颗粒层。研究表明,表面纳米化修饰后的矿物粉体表面的粗糙度大大增加,尖锐的棱角得以...  通过化学方法成功地实现了矿物粉体在Ca(OH)2 H2O CO2体系中的表面纳米化修饰,即在微米级重质碳酸钙、硅灰石粉体表面形核生成粒径均匀的纳米碳酸钙颗粒层。研究表明,表面纳米化修饰后的矿物粉体表面的粗糙度大大增加,尖锐的棱角得以钝化,纳米化修饰后矿物粉体比表面积比原来提高至少200%以上。将经表面纳米化修饰后的硅灰石粉体在聚丙烯(PP)中填充应用,较未经表面纳米化修饰的硅灰石粉体填料,其抗冲击强度提高65%以上,延伸率提高20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物粉体 表面纳米化修饰 表面改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Cr_2O_3对Al_2O_3-TiC陶瓷烧结及纳米结构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曾照强 胡晓清 +1 位作者 林旭平 苗赫濯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78-181,共4页
研究了Al2O3-TiC陶瓷材料中Cr2O3添加剂对该陶瓷材料烧结致密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Cr2O3与TiC在高温有化学反应发生,反应产物在高温产生的液相有助于陶瓷材料的烧结.Cr2O3与Al2O3形成连续固溶体,使... 研究了Al2O3-TiC陶瓷材料中Cr2O3添加剂对该陶瓷材料烧结致密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Cr2O3与TiC在高温有化学反应发生,反应产物在高温产生的液相有助于陶瓷材料的烧结.Cr2O3与Al2O3形成连续固溶体,使Al2O3晶格活化,从而也促进了Al2O3-TiC陶瓷材料的烧结.TEM研究表明:Cr离子高温时在TiC中具有较高的溶解度,降温后淀析出许多纳米级含Cr的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颗粒 复合陶瓷 烧结 碳化钛 氧化铬 氧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合成TiB_2-TiC陶瓷基复合材料 被引量:16
14
作者 唐建新 曾照强 +1 位作者 胡晓清 苗赫濯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9-21,共3页
分析了 Ti B2 - Ti C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原位生成机理 ,利用普通的热压烧结设备 ,以 Ti H2 - B4C为原料原位合成了高性能的 Ti B2 - Ti C陶瓷基复合材料。 TEM和 X射线衍射的研究结果表明 :原位合成的复合材料中 Ti B2 为长柱状的显微形貌 。
关键词 原位合成 陶瓷基复合材料 硼化钛 碳化钛 结构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量的枝状聚硅烷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7
15
作者 彭志坚 司文捷 +2 位作者 傅鹤鉴 曾红梅 苗赫濯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01-308,共8页
根据硅氢加成反应机理设计了“顺点滴式”工艺 ,高效、低耗地合成了甲基苯乙基二氯硅烷和甲基正己基二氯硅烷 .根据Wurtz还原偶联反应原理 ,采用“预聚”和“混聚”两种工艺分别合成枝状共聚硅烷 ,发现运用“预聚”工艺可以合成分子量... 根据硅氢加成反应机理设计了“顺点滴式”工艺 ,高效、低耗地合成了甲基苯乙基二氯硅烷和甲基正己基二氯硅烷 .根据Wurtz还原偶联反应原理 ,采用“预聚”和“混聚”两种工艺分别合成枝状共聚硅烷 ,发现运用“预聚”工艺可以合成分子量很高的枝状聚硅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枝状聚硅烷 顺点滴式工艺 预聚 混聚 硅氢加成反应 分子量 合成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Si_3N_4注射成型的影响 被引量:10
16
作者 颜鲁婷 司文捷 +1 位作者 熊滔 苗赫濯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34-538,共5页
就硬脂酸(SA)及硅烷KH570两种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对注射成型各阶段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证明:硬脂酸在降低原始粉料混合粘度时所起的作用明显;硅烷KH570在降低经过表面氧化处理的Si3N4粉料混合粘度时作用效果明显;不同表面活性剂及不同... 就硬脂酸(SA)及硅烷KH570两种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对注射成型各阶段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实验证明:硬脂酸在降低原始粉料混合粘度时所起的作用明显;硅烷KH570在降低经过表面氧化处理的Si3N4粉料混合粘度时作用效果明显;不同表面活性剂及不同用量对脱脂效果影响不大;但随着表面活性剂用量增加,烧结体密度逐渐减小,同样硬度也逐渐减小。但当溶剂脱脂应用于脱脂阶段时,烧结体性质在密度、硬度方面都有所提高,表面活性剂的影响不再呈明显的规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粘度 密度 SI3N4 CI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向生长晶粒增韧氧化铝陶瓷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17
作者 杨为佑 谢志鹏 苗赫濯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61-972,共12页
综述了Al2O3异向生长晶粒微观结构的特征,详细论述了不同添加剂、不同晶种及引入方式对Al2O3晶粒异向生长、显微结构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不同条件下Al2O3晶粒的异向生长机理,阐述了异向生长晶粒增韧Al2O3陶瓷的机制.
关键词 AL2O3 异向晶粒生长 添加剂 晶种 断裂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硅陶瓷刀具表面涂覆高硬耐磨氮化钛涂层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彭志坚 苗赫濯 +3 位作者 齐龙浩 龚江宏 杨思泽 刘赤子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07-511,共5页
用高能量密度脉冲等离子体于室温下在氮化硅陶瓷刀具上成功沉积了高硬耐磨的氮化钛涂层。薄膜厚度用光学显微镜和俄歇电子能谱仪测定,薄膜元素和相组成与分布分别用俄歇电子能谱仪、X光电子能谱以及X光衍射仪测定,薄膜微观结构用扫描电... 用高能量密度脉冲等离子体于室温下在氮化硅陶瓷刀具上成功沉积了高硬耐磨的氮化钛涂层。薄膜厚度用光学显微镜和俄歇电子能谱仪测定,薄膜元素和相组成与分布分别用俄歇电子能谱仪、X光电子能谱以及X光衍射仪测定,薄膜微观结构用扫描电镜观察,薄膜表面粗糙度用光学显微镜测定,薄膜力学性能由纳米压痕实验和纳米划痕实验确定,薄膜的磨损性能用工业条件下的切削实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优化条件下,涂层与基体的结合力很好,纳米划痕实验临界载荷达80 mN以上;氮化钛涂层具有很高的硬度和杨氏模量,分别达28 GPa和350 GPa以上。涂层刀具用于HB达2 200 MPa^2 300 MPa的HT250钢切削实验表明,刀具耐磨损能力增强,寿命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能量密度脉冲等离子 TIN涂层 氮化硅陶瓷 刀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磨粒粒径对Si_3N_4结构陶瓷冲蚀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鲍崇高 潘伟 +1 位作者 苗赫濯 齐龙浩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219-1222,1263,共5页
以冲蚀磨损工况下的典型应用材料Cr15Mo3高铬铸铁为对比材料,采用转盘式液-固双相流试验机研究了不同SiC磨粒粒径对Si3N4结构陶瓷抗冲蚀磨损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试验材料冲蚀磨损的微观失效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各种粒径磨粒的冲蚀磨损条... 以冲蚀磨损工况下的典型应用材料Cr15Mo3高铬铸铁为对比材料,采用转盘式液-固双相流试验机研究了不同SiC磨粒粒径对Si3N4结构陶瓷抗冲蚀磨损性能的影响,分析了试验材料冲蚀磨损的微观失效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在各种粒径磨粒的冲蚀磨损条件下,Cr15Mo3铸铁的冲蚀磨损率都比Si3N4结构陶瓷的高,Si3N4结构陶瓷的抗冲蚀磨损能力是Cr15Mo3铸铁的20倍左右;粗颗粒磨料冲蚀条件下试验材料的体积损失比细颗粒磨料冲蚀条件下的大,即磨粒越粗冲蚀磨损越严重;在微观上,Cr15Mo3的腐蚀坑、冲蚀坑多,基体材料冲刷磨损严重,W型失效形貌明显,而Si3N4结构陶瓷的冲蚀磨损面比较光滑,材料失效主要是晶界粘结相失去多所致;结构致密、晶粒细小并有细小柱状晶的存在等是Si3N4结构陶瓷抗冲蚀磨损性能优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蚀磨损 磨粒粒径 Cr15Mo3 高铬铸铁 SI3N4 结构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热压铸成型的超临界CO_2流体脱蜡 被引量:6
20
作者 吴音 司文捷 +2 位作者 金元生 苗赫濯 于恩平 《硅酸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86-590,共5页
利用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技术从陶瓷热压铸成型坯体中萃取有机粘合剂。对陶瓷热压铸成型中所使用的有机载体组分进行研究 ,对陶瓷热压铸成型超临界CO2 流体脱蜡工艺条件进行了探索。研究了陶瓷坯体厚度、萃取压力 ,温度及时间对萃取率和... 利用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技术从陶瓷热压铸成型坯体中萃取有机粘合剂。对陶瓷热压铸成型中所使用的有机载体组分进行研究 ,对陶瓷热压铸成型超临界CO2 流体脱蜡工艺条件进行了探索。研究了陶瓷坯体厚度、萃取压力 ,温度及时间对萃取率和陶瓷坯体脱蜡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由 60 % (质量分数 ,下同 )非极性分子石蜡 (熔点 5 7℃ )和 40 %极性分子蜂蜡 (熔点 5 8℃ )组成的混合蜡作为热压铸浆料的有机载体 ,在压力为 30MPa ,温度为 45℃的超临界CO2 流体中脱脂可获得无缺陷的陶瓷热压铸成型生坯 ,脱蜡时间从 34h减少到 3h。由超临界C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热压铸成型 脱蜡 超临界二氧化碳流体 石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