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草地保护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探索
1
作者 徐玉芳 唐伟 +3 位作者 陶奇波 杨超 苗福泓 孙娟 《安徽农业科学》 2025年第5期252-255,共4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也常被当作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元素之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不仅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而且有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和传承。在深入阐述中华优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也常被当作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元素之一。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专业课程思政教学,不仅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而且有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创新和传承。在深入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草地保护学课程教学必要性的基础上,依托5个教学案例探索了其融合途径,以期为草地保护学课程思政的建设和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草地保护 课程思政建设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区高寒草甸群落特征对封育的响应 被引量:41
2
作者 苗福泓 郭雅婧 +2 位作者 缪鹏飞 郭正刚 沈禹颖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1-16,共6页
封育是退牧还草恢复退化草地的主要措施,而封育的时效限制着该措施的实施年限。本研究连续6年监测了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天祝县高寒草甸群落特征对封育的响应。结果表明,高寒草甸群落盖度、高度、物种多样性及生物量均随着封育年限增加表... 封育是退牧还草恢复退化草地的主要措施,而封育的时效限制着该措施的实施年限。本研究连续6年监测了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天祝县高寒草甸群落特征对封育的响应。结果表明,高寒草甸群落盖度、高度、物种多样性及生物量均随着封育年限增加表现为先显著降低,后显著升高,再显著降低(P<0.05),第4年时群落高度和盖度最高,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最大,说明高寒草甸适宜封育时间是4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盖度 高度 物种多样性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北边缘高寒草甸植物种群生态位特征对牦牛放牧的响应 被引量:14
3
作者 苗福泓 薛冉 +1 位作者 郭正刚 沈禹颖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8-97,共10页
在甘肃天祝县境内的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牦牛牧区设置不同强度放牧小区,采用野外样方调查法研究了放牧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组成、种重要值和种群生态位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随放牧强度增大植物种数逐渐减少,其中紫花... 在甘肃天祝县境内的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牦牛牧区设置不同强度放牧小区,采用野外样方调查法研究了放牧对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组成、种重要值和种群生态位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藏高原高寒草甸随放牧强度增大植物种数逐渐减少,其中紫花针茅、西藏香青、高山韭等种类在重度放牧条件下消失。在中度条件下,优势种线叶嵩草的重要值最高;另一优势种珠芽蓼的重要值则是先增加后降低再升高,以轻度放牧条件下最高。在3个放牧强度条件下,珠芽蓼和线叶嵩草的生态位宽度均位居所有种群前两位,并随着放牧强度增加二者的生态位宽度呈增大趋势,在重度放牧条件下二者生态位宽度相等。3个放牧强度下,优势种珠芽蓼和线叶嵩草与各种群间的生态位重叠系数不尽相同,封育或者轻度放牧条件下,珠芽蓼是种群间竞争较强的一方,但当放牧强度达到中度及以上时,珠芽蓼则退出种群间竞争强度激烈的局面;线叶嵩草是重度放牧下,种群间竞争强度最大的一方。说明放牧强度对青藏高寒草甸植物群落植物物种组成、重要值、生态位宽度和生态位重叠值均产生一定的影响,中度放牧强度是珠芽蓼和线叶嵩草的适宜放牧强度。运用"生态位理论"分析青藏高原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生态特征,其结果与"中度干扰理论"相吻合,中度放牧是青藏高原高寒草甸优势种适宜的放牧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强度 重要值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值 高寒草甸群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东南地区不同年龄紫花苜蓿营养品质的变化 被引量:11
4
作者 苗福泓 王惠 +3 位作者 孙娟 于萌 刘洪庆 杨国锋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6-53,共8页
为了探索鲁东南地区紫花苜蓿品质随年龄及茬次的变化趋势,测定了五茬处理下不同年龄(2、3、4、5龄)苜蓿叶和茎的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进而分析了苜蓿叶和茎的可消化总养分(TDN)、净能(NE)、饲草干... 为了探索鲁东南地区紫花苜蓿品质随年龄及茬次的变化趋势,测定了五茬处理下不同年龄(2、3、4、5龄)苜蓿叶和茎的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进而分析了苜蓿叶和茎的可消化总养分(TDN)、净能(NE)、饲草干物质采食量(DMI)、可消化的干物质量(DDM)、相对饲料价值(RFV)等营养价值指数随年龄及茬次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3龄苜蓿叶和茎品质优于其他年龄,苜蓿叶和茎的CP含量较高,NDF、ADF含量较低,TDN、NE、DDM、DMI、RFV均较高;5龄苜蓿叶和茎品质较差,苜蓿的叶和茎CP含量较低,NDF、ADF含量较高,TDN、NE、DDM、DMI、RFV均较低;苜蓿叶和茎的CP含量随茬次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第3茬时较高(除3龄苜蓿茎的CP含量);苜蓿叶的NDF、ADF含量随茬次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苜蓿茎的NDF、ADF含量随茬次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苜蓿叶的TDN、NE、DDM、DMI、RFV随茬次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苜蓿茎的TDN、NE、DDM、DMI、RFV随茬次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除5龄的DMI)。因此,鲁东南地区苜蓿年龄超过4龄时,苜蓿营养品质开始下降,需要进行轮作、翻耕等措施以保证经济效益的产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年龄 茬次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草甸优势物种饲用品质对短期放牧的响应 被引量:6
5
作者 苗福泓 李世卿 +3 位作者 薛冉 王先之 郭正刚 沈禹颖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15-921,共7页
为了解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牧草饲用品质的影响,以青藏高原东北边缘高寒草甸为对象,研究了轻度(0.75牦牛单位·hm-2)、中度(1.00牦牛单位·hm-2)和重度(1.25牦牛单位·hm-2)放牧下优势植物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和线... 为了解放牧强度对高寒草甸牧草饲用品质的影响,以青藏高原东北边缘高寒草甸为对象,研究了轻度(0.75牦牛单位·hm-2)、中度(1.00牦牛单位·hm-2)和重度(1.25牦牛单位·hm-2)放牧下优势植物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和线叶嵩草(Kobresia capillifolia)的全氮、酸性洗涤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以及牧草的可吸收营养物质总量和相对饲喂价值等的变化。在放牧末期,中度放牧下牧草的植株高度显著高于其他放牧强度(P<0.05)。在整个放牧期,中度放牧下牧草的全氮含量高于其他放牧强度,其中珠芽蓼的全氮含量在放牧末期显著高于重度放牧(P<0.05);各放牧强度间植物的酸性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在放牧末期无显著差异;中度放牧下牧草的营养价值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或保持稳定。在青藏高原东北边缘,3年的短期中度放牧利用有利于高寒草甸主要优势物种珠芽蓼和线叶嵩草保持较高而稳定的饲用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牧率 珠芽蓼 线叶嵩草 营养品质 青藏高原 高寒草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草净不同施用时期对雨养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苗福泓 孙娟 +3 位作者 杨国锋 谭子恒 刘洪庆 颜俤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206-211,共6页
为了解苜草净(咪唑乙烟酸5%)施用时期对雨养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以山东省半岛地区的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4个苜草净施用时期对紫花苜蓿的株高、生物量、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的含量以及多种营养价值指数... 为了解苜草净(咪唑乙烟酸5%)施用时期对雨养苜蓿生产性能的影响,以山东省半岛地区的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研究了4个苜草净施用时期对紫花苜蓿的株高、生物量、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的含量以及多种营养价值指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苜草净的施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紫花苜蓿株高的降低,但在出苗期和幼苗期其抑制作用较弱;在出苗期施用苜草净显著提高紫花苜蓿生物量(P<0.05);苜草净对紫花苜蓿的叶茎比没有显著影响;紫花苜蓿的粗蛋白含量与施用苜草净时期的时间顺序呈负相关的趋势,而出苗期施用苜草净的紫花苜蓿粗蛋白产量显著高于播前施用苜草净的紫花苜蓿粗蛋白产量(P<0.05);施用苜草净的紫花苜蓿NDF和ADF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处理(P<0.05),营养价值指数均高于对照处理(P<0.05)。在雨养苜蓿区,出苗期施用苜草净有利于紫花苜蓿生物量、粗蛋白产量以及饲用价值的稳定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草净 紫花苜蓿 施用时期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草原青干草对农区洼地绵羊肉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苗福泓 李永臻 +3 位作者 杨国锋 刘洪庆 孙娟 林英庭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8-105,共8页
本研究旨在研究天然草原青干草对农区洼地绵羊肉品质的影响。选取4月龄洼地绵羊公羊27只,组间平均体重(20.0±0.5)kg,按随机区组原则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试验Ⅰ组饲喂天然草原青干草,试验Ⅱ组饲喂青贮玉米秸和花生秧... 本研究旨在研究天然草原青干草对农区洼地绵羊肉品质的影响。选取4月龄洼地绵羊公羊27只,组间平均体重(20.0±0.5)kg,按随机区组原则分为3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试验Ⅰ组饲喂天然草原青干草,试验Ⅱ组饲喂青贮玉米秸和花生秧,试验Ⅲ组饲喂青贮玉米秸和苜蓿,试验期105d,其中预试期15d,正试期90d。结果表明,肉色、大理石花纹、pH、熟肉率等指标3个试验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失水率试验Ⅰ组显著低于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P<0.05);剪切力试验Ⅰ组显著低于试验Ⅱ组(P<0.05)。粗蛋白质、粗脂肪、水分3个试验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粗灰分试验Ⅰ组显著高于试验Ⅱ组(P<0.05),试验Ⅰ组与试验Ⅲ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氨基酸总含量3个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鲜味氨基酸试验Ⅰ组显著高于试验Ⅱ组。综合研究表明,与农区秸秆饲料相比,天然草原青干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区洼地绵羊羊肉的食用价值和营养物质含量,同时改善了羊肉风味,可在农区推广使用天然草原青干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草原青干草 羊肉品质 洼地绵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轮作模式对后茬作物小麦产量及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7
8
作者 刘洪庆 付丹丹 +3 位作者 武海杰 苗福泓 孙娟 杨国锋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9-66,共8页
本研究在前茬作物分别是种植4年的苜蓿田,玉米田,大豆田的情况下,研究了3种轮作模式(苜蓿-小麦;大豆-小麦;玉米-小麦)对其后茬作物小麦产量(籽粒产量、出籽率、地上部生物量)与小麦的生理指标(叶色值、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蒸腾速... 本研究在前茬作物分别是种植4年的苜蓿田,玉米田,大豆田的情况下,研究了3种轮作模式(苜蓿-小麦;大豆-小麦;玉米-小麦)对其后茬作物小麦产量(籽粒产量、出籽率、地上部生物量)与小麦的生理指标(叶色值、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硝酸还原酶活性)之间的影响。结果表明:苜蓿-小麦轮作模式下比玉米、大豆轮作小麦模式会显著提高后茬作物小麦产量,而后2种模式在产量上差异不显著。苜蓿-小麦轮作模式显著改善小麦旗叶叶色值、叶面积指数,提高了小麦在灌浆期和成熟期的净光合速率、降低了在孕穗期的蒸腾速率;苜蓿-小麦轮作模式显著提高了小麦生长在整个生长期间的硝酸还原酶活性。说明此种轮作模式有利于改善后茬作物小麦对氮肥的利用率、提高其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 轮作模式 小麦 产量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放牧对高寒草甸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构成及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9
作者 薛冉 郭雅婧 +3 位作者 苗福泓 李世卿 郭正刚 沈禹颖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82-86,91,共6页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是土壤肥力的基础。以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区高寒草甸为对象,采用放牧控制试验研究不同放牧强度下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根系和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特征,以期阐明短期放牧对水稳性团聚体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 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是土壤肥力的基础。以青藏高原东北边缘地区高寒草甸为对象,采用放牧控制试验研究不同放牧强度下各粒级水稳性团聚体含量、根系和微生物数量的变化特征,以期阐明短期放牧对水稳性团聚体及其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中牧能够增加土壤内水稳性大团聚体的含量。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中牧时在0—10cm土层,粒径>1mm的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显著低于对照,但在10—20cm土层,粒径<1mm土壤水稳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大于对照和其他放牧处理;随着放牧梯度的增大,地下生物量也递增,在0—10cm土层表现最为明显;中牧处理下土壤中真菌数量最大,而放线菌的数量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水稳性团聚体 放牧强度 根系 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东南地区不同年龄紫花苜蓿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惠 苗福泓 +2 位作者 孙娟 刘洪庆 杨国锋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216-222,共7页
为了探索鲁东南地区不同年龄紫花苜蓿在不同茬次下化学计量特征存在怎样的差异,本试验通过测定与分析不同年龄(2、3、4、5龄)紫花苜蓿叶和茎的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研究了年龄及茬次对紫花苜蓿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茬次内... 为了探索鲁东南地区不同年龄紫花苜蓿在不同茬次下化学计量特征存在怎样的差异,本试验通过测定与分析不同年龄(2、3、4、5龄)紫花苜蓿叶和茎的N、P含量及化学计量比,研究了年龄及茬次对紫花苜蓿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茬次内,苜蓿叶和茎的N、P含量随年龄的变化趋势不同,但总体上3龄苜蓿叶和茎的N、P含量高于其他年龄;每茬时,4龄苜蓿叶和茎N∶P均显著高于其他年龄(P<0.05),3龄苜蓿叶和茎N∶P均低于其他年龄。4个年龄苜蓿叶和茎N、P含量随茬次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并在第3茬达到最大值(除3龄苜蓿茎的N含量);2龄和4龄苜蓿叶N∶P随茬次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苜蓿茎N∶P随茬次呈先降低再增加的变化趋势(除5龄),并均在第4茬时达到最低值;苜蓿年龄和茬次的变化均能显著影响苜蓿叶和茎的N、P含量及N∶P;苜蓿叶和茎的N含量与N∶P基本呈正相关,苜蓿叶和茎的P含量与N∶P基本呈负相关。随着年龄的增加,苜蓿由主要受N限制向主要受P限制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龄 茬次 N含量 P含量 N: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比例青干草与青贮玉米对崂山奶山羊泌乳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李永臻 苗福泓 +3 位作者 杨国锋 程明 袁力 孙娟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962-2968,共7页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比例青干草与青贮玉米对崂山奶山羊泌乳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产奶量为(1.65±0.05)kg/d的崂山奶山羊2胎母羊20只,随机分为4组,粗饲料青干草与青贮玉米比例分别为8∶2(试验Ⅰ组)、6∶4(试验Ⅱ组)、4∶6(...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比例青干草与青贮玉米对崂山奶山羊泌乳性能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择产奶量为(1.65±0.05)kg/d的崂山奶山羊2胎母羊20只,随机分为4组,粗饲料青干草与青贮玉米比例分别为8∶2(试验Ⅰ组)、6∶4(试验Ⅱ组)、4∶6(试验Ⅲ组)、2∶8(试验Ⅳ组),每组5只。预试期7 d,正试期60 d。结果表明:各组产奶量、干物质采食量和料奶比无显著差异(P>0.05)。乳脂含量在第0天、第20天、第40天无显著差异(P>0.05),第60天试验Ⅱ组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试验Ⅱ组的乳蛋白含量平均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试验Ⅱ组和试验Ⅳ组的血清葡萄糖含量均显著高于试验Ⅰ组(P<0.05),试验Ⅱ组的血清胆固醇含量为最低值,且显著低于试验Ⅲ组(P<0.05)。综合得出,崂山奶山羊粗饲料青干草与青贮玉米以6∶4组合效果最好,乳脂、乳蛋白、乳糖等营养物质含量相对较高,血清中胆固醇含量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干草 青贮玉米 崂山奶山羊 泌乳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草原青干草对农区洼地绵羊生长、屠宰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永臻 苗福泓 +3 位作者 沈志强 林英庭 李国才 孙娟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8-184,共7页
本试验选取4月龄洼地绵羊公羊27只,平均体重(20±0.50)kg,按随机区组原则分为3组,每组9只,以研究天然草原青干草对农区洼地绵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Ⅰ组饲喂天然草原青干草,试验Ⅱ组饲喂青贮玉米秸和花生秧,... 本试验选取4月龄洼地绵羊公羊27只,平均体重(20±0.50)kg,按随机区组原则分为3组,每组9只,以研究天然草原青干草对农区洼地绵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Ⅰ组饲喂天然草原青干草,试验Ⅱ组饲喂青贮玉米秸和花生秧,试验Ⅲ组饲喂青贮玉米秸和苜蓿,饲养试验期105d,其中预试期15d,正试期90d。结果表明,3个试验组间的总增重和平均日增重差异不显著;料重比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相比差异不显著,但试验Ⅰ组比试验Ⅱ组降低4.55%,与试验Ⅲ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显著降低11.29%;3个试验组间体高、体长和胸围增加值差异不显著;屠宰率试验Ⅰ组比试验Ⅱ组提高1.22%,比试验Ⅲ组降低2.33%,3个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胴体净肉率试验Ⅰ组最高,为37.83%,分别比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提高2.97%、1.26%,3个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肉骨比试验Ⅰ组比试验Ⅱ组提高1.56%,比试验Ⅲ组低3.35%,3个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3个试验组的眼肌面积大小比较接近,但试验Ⅰ组最大,分别比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大0.57%、7.30%;试验Ⅰ组盈利额最大,为492.15元,分别比试验Ⅱ组和试验Ⅲ多41.31和150.74元。综合研究表明,天然草原青干草对农区洼地绵羊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都有促进作用,且能够提高肉羊养殖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草原青干草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洼地绵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西南地区引种苜蓿品种的灰色关联度分析与综合评价 被引量:15
13
作者 于萌 高峰 +3 位作者 苗福泓 杨国锋 刘洪庆 孙娟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3期186-199,共14页
为避免盲目引种,在山东省的鲁西南地区引种了28个苜蓿品种,并且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该区域苜蓿的草产量、鲜干比、叶茎比、株高等农艺性状和中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纤维(NDF)、粗蛋白(CP)营养品质进行了分析与综合评价后,进一... 为避免盲目引种,在山东省的鲁西南地区引种了28个苜蓿品种,并且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该区域苜蓿的草产量、鲜干比、叶茎比、株高等农艺性状和中性洗涤纤维(ADF)、酸性洗涤纤维(NDF)、粗蛋白(CP)营养品质进行了分析与综合评价后,进一步分析了相对饲喂价值(RFV)与不同苜蓿品种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鲁西南地区,鲜草产量和干草产量最高的是中苜3号,鲜干比最高的是中苜6号,叶茎比最高的是SR4030,株高最高的是WL656HQ,粗蛋白含量最高的品种是中苜3号,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最低的是阿尔冈金,相对饲喂价值最高的是阿尔冈金,各项指标的权重大小顺序为粗蛋白>酸性洗涤纤维>株高>鲜干比>干重>中性洗涤纤维>叶茎比>鲜重。综合生产性能表现较好的品种依次为中苜3号、阿尔冈金、中苜2号、SR4030、无棣苜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生产性能 营养品质 灰色关联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草原青干草对农区洼地绵羊血液生化指标和羊肉矿物质、脂肪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永臻 苗福泓 +3 位作者 孙娟 杜宇 沈志强 杨国锋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8期137-140,166,共5页
为研究天然草原青干草对农区洼地绵羊血液生化指标和羊肉矿物质、脂肪酸含量的影响,选取四月龄洼地绵羊公羊27只,随机分为3组,试验Ⅰ组饲喂天然草原青干草,试验Ⅱ组饲喂青贮玉米秸和花生秧,试验Ⅲ组饲喂青贮玉米秸和苜蓿,饲养试验期105... 为研究天然草原青干草对农区洼地绵羊血液生化指标和羊肉矿物质、脂肪酸含量的影响,选取四月龄洼地绵羊公羊27只,随机分为3组,试验Ⅰ组饲喂天然草原青干草,试验Ⅱ组饲喂青贮玉米秸和花生秧,试验Ⅲ组饲喂青贮玉米秸和苜蓿,饲养试验期10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CHOL含量试验Ⅰ组比试验Ⅲ组显著降低21.10%(P<0.05),其它血液生化指标三个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钙含量试验Ⅰ组比试验Ⅱ组提高6.37%,比试验Ⅲ组显著降低37.92%(P<0.05),其它矿物质元素三个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十七烷酸试验Ⅰ组显著高于试验Ⅲ组1.5倍(P<0.05),亚油酸试验Ⅰ组显著高于试验Ⅲ组57.14%(P<0.05),其它脂肪酸三个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可见,饲喂天然草原青干草可以降低农区洼地绵羊血液胆固醇,提高羊肉矿物质元素和良性脂肪酸含量,提高羊肉保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草原青干草 洼地绵羊 血液生化指标 矿物质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秸秆饲用品质对不同贮存时间的响应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惠 苗福泓 +2 位作者 张磊 翟桂玉 孙娟 《草业与畜牧》 2015年第6期25-30,共6页
水稻秸秆作为我国产量最高的农作物秸秆种类,畜牧企业经常将其用作粗饲料。由于水稻秸秆产量大且不宜久存,因此水稻秸秆的贮存成为限制产业发展的瓶颈。本研究通过连续检测水稻秸秆贮存中水分、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 水稻秸秆作为我国产量最高的农作物秸秆种类,畜牧企业经常将其用作粗饲料。由于水稻秸秆产量大且不宜久存,因此水稻秸秆的贮存成为限制产业发展的瓶颈。本研究通过连续检测水稻秸秆贮存中水分、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等指标,并分析牧草的可吸收营养物质总量(TDN)、净能(NE_1)、干物质采食量(DMI)、干物质消化率(DDM)以及相对饲料价值(RFV)的变化,对比其与贮存时间的动态变化关系,以期确定最佳的贮存时间和效果。结果表明:测定结束时(第210天)与第30天时相比,水分、NDF、ADF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CP含量、TDN、NE_1、DMI、DDM、RFV均显著降低(P<0.05),水稻秸秆品质下降。水分含量在第150天时最高,为8.15%;CP含量、TDN、NE_1、DDM和RFV均在第90天时最高,分别为6.05%、48.25g·kg^(-1)、5.12MJ·kg^(-1)、56.86g·kg^(-1)和76.74。NDF含量在第30天最低,为68.66%,ADF含量在第90天时最低,为41.13%。综合比较分析:水稻秸秆不宜长时间贮存,90天的贮存时间有利于其提高或维持较高的饲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秸秆 贮存时间 饲用品质 营养价值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海地区不同青贮玉米品种播期及其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29
16
作者 潘蒙英健 高峰 +4 位作者 李长忠 孙震 苗福泓 刘洪庆 孙娟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3期200-206,共7页
在青岛胶州,开展了黄淮海地区不同播期对青贮玉米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研究。通过对不同播期下4个不同品种青贮玉米农艺性状(株高、穗位、茎粗、绿叶数)、产量(鲜草产量、干草产量)、营养品质(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脂... 在青岛胶州,开展了黄淮海地区不同播期对青贮玉米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研究。通过对不同播期下4个不同品种青贮玉米农艺性状(株高、穗位、茎粗、绿叶数)、产量(鲜草产量、干草产量)、营养品质(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脂肪)指标的测定,确定适合黄淮海地区的青贮玉米品种及其适宜的种植时间。结果表明:春播条件下的四个品种的产量均高于夏播,农艺性状也优于夏播。在产量和营养品质上,无论春播还是夏播,奥玉青贮5102和青贮祥糯606均表现较好,综合评定最佳,WK702和金阳光315次之。综上所述,奥玉青贮5102和青贮祥糯606更适合在黄淮海地区进行春播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播期 农艺性状 营养品质 适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花苜蓿对低磷酸盐和亚磷酸盐胁迫响应机制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胡警匀 栗振义 +6 位作者 王吉祥 杨国锋 刘洪庆 苗福泓 杨超 唐伟 孙娟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26-33,共8页
为了阐明紫花苜蓿对低磷酸盐和亚磷酸盐胁迫响应机制的差异,采用正磷酸盐(正磷,0.5mmol/L KH_(2)PO_(4))、低磷酸盐(低磷,5μmol/L KH_(2)PO_(4))和亚磷酸盐(亚磷,0.5mmol/L KH_(2)PO3)分别处理苜蓿幼苗,分析不同磷酸盐处理下4、8和12d... 为了阐明紫花苜蓿对低磷酸盐和亚磷酸盐胁迫响应机制的差异,采用正磷酸盐(正磷,0.5mmol/L KH_(2)PO_(4))、低磷酸盐(低磷,5μmol/L KH_(2)PO_(4))和亚磷酸盐(亚磷,0.5mmol/L KH_(2)PO3)分别处理苜蓿幼苗,分析不同磷酸盐处理下4、8和12d时苜蓿的形态、生理指标和磷吸收相关基因表达情况。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亚磷酸盐和低磷酸盐处理下植株地上部生物量在第8d时分别下降了52%和38%,在第12d时分别下降了44%和16%;亚磷酸盐胁迫12d时植株根部全磷含量上升了34%,而低磷处理12d时植株根部全磷含量下降达68%。实时荧光定量结果显示,低磷处理第4d时,MsPHO1基因受诱导,促进植物体内磷的转运及低磷应激反应;在第12d时MsSQD2表达上调,植物通过降解磷脂膜来调控体内磷平衡;低磷酸盐和亚磷酸盐处理都可诱导MsPHT2基因的表达,促进植物从外界吸收更多的磷。综上所述,低磷酸盐和亚磷酸盐胁迫均会抑制苜蓿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但亚磷酸盐对苜蓿地上部的抑制程度大于低磷酸盐,且根部对亚磷酸盐吸收效率较大。因此,紫花苜蓿会通过抑制植株生长、增加根部对磷的吸收、调节低磷应激基因等适应亚磷酸盐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亚磷酸盐 低磷酸盐 磷转运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半岛地区不同播种方式对紫花苜蓿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孙惠文 苗福泓 +4 位作者 杨国锋 栗振义 唐伟 杨超 孙娟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8-123,138,共7页
为明确菱形和垂直播种方式对山东半岛地区苜蓿的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测定菱形播种、垂直播种两种新型播种和条播、撒播两种常规播种下苜蓿的产量及氮(N)、磷(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进而分析苜蓿的... 为明确菱形和垂直播种方式对山东半岛地区苜蓿的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通过测定菱形播种、垂直播种两种新型播种和条播、撒播两种常规播种下苜蓿的产量及氮(N)、磷(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进而分析苜蓿的可消化总养分(TDN)、净能(NE)、饲草干物质采食量(DMI)、可消化的干物质量(DDM)、相对饲喂价值(RFV)等营养价值指标在不同播种方式下的表现。结果表明:垂直播种能够提高苜蓿生产性能及N素产出;菱形播种可提高苜蓿的P素产出及营养价值指数,降低苜蓿的洗涤纤维含量。综上所述,菱形播种和垂直播种可作为山东半岛雨养地区较适宜的播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菱形播种 垂直播种 产量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杂草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不同播种方式的响应 被引量:4
19
作者 轩诗壮 苗福泓 +4 位作者 赵怡然 王国良 孙惠文 吕祥永 孙娟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43-52,共10页
通过测定不同播种方式(菱形播种、垂直播种、条播和撒播方式)下紫花苜蓿和杂草的有机碳、全氮、总磷含量及化学计量比,探索鲁东南地区不同播种方式下苜蓿-杂草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垂直播种方式相较于菱形播种、条播和撒... 通过测定不同播种方式(菱形播种、垂直播种、条播和撒播方式)下紫花苜蓿和杂草的有机碳、全氮、总磷含量及化学计量比,探索鲁东南地区不同播种方式下苜蓿-杂草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垂直播种方式相较于菱形播种、条播和撒播可降低杂草生物量。菱形和垂直播种处理下苜蓿(Medicago sativa)的碳氮比、杂草的碳磷比和氮磷比显著高于条播和撒播处理(P<0.05)。不同播种方式下,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稗草(Echinochloa crusgalli)、苜蓿的碳磷比与氮磷比均为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综上所述,菱形播种下苜蓿生长受氮限制,垂直播种下灰绿藜及稗草、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生长分别易受磷和氮限制。垂直播种可作为鲁东南地区较适宜的苜蓿播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播种方式 杂草 生态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地区宜栽燕麦品种筛选 被引量:12
20
作者 赵怡然 高峰 +5 位作者 白倩 苗福泓 杨国锋 孙震 刘洪庆 孙娟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年第1期22-26,共5页
为筛选出适宜山东地区的燕麦品种,对16个燕麦品种进行了种植试验,测定了株高、干草产量等农艺性状,分析了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等营养成分,计算了蛋白产量、相对饲喂价值(RFV)等营养品质数据。结果表明,... 为筛选出适宜山东地区的燕麦品种,对16个燕麦品种进行了种植试验,测定了株高、干草产量等农艺性状,分析了粗蛋白质(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等营养成分,计算了蛋白产量、相对饲喂价值(RFV)等营养品质数据。结果表明,不同燕麦品种株高、干草产量及其营养成分含量之间差异显著,其中青燕1号的株高最高,为61.1cm,而林纳的株高最低,为32.05cm。牧王的干草产量最高,达到9676.19kg/hm^2太阳神、青燕1号、魅力和贝勒次之,梦龙的产量最低。各个燕麦品种的蛋白产量、NDF和ADF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378.08kg/hm^2~1292.91kg/hm^2、30.92%~51.85%、12.53%~28.47%。加燕2号及燕王的相对饲喂价值(RFV)显著高于其他品种(P<0.05),但加燕2号的干草产量较低。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牧王、太阳神、贝勒、燕王和魅力较其他品种更适宜在该地区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燕麦 产量 营养品质 饲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