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小学生错别字看识字教学之应对策略 被引量:9
1
作者 苗彦贞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13年第9期42-45,共4页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及其修订版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都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更是集中指向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指出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学习语言...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及其修订版在课程的基本理念部分都明确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要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更是集中指向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与运用,指出语文教学的目标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而现实的情况怎样呢?学生错别字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语文测试中,要求学生会写的生字总是出现书写错误甚至不会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生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错别字 识字教学 义务教育阶段 语言文字 学习语言 书写错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头方言区学习掌握普通话语音途径之管见 被引量:1
2
作者 苗彦贞 《阴山学刊》 2002年第2期51-53,共3页
汉语方言与普通话在语音、语汇、语法三方面都存在差异 ,其中语音方面的差异最大。寻找方言与普通话语音方面的异同 ,探求其规律 ,有助于包头方言区的人们克服学习掌握普通话时声母、韵母、声调方面存在的障碍 ,从而掌握普通话语音。
关键词 包头 方言区 普通话 汉语方言 语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语用语法角度看“像”类词语的非比喻与比喻的不同
3
作者 苗彦贞 《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2015年第1X期87-88,共2页
比喻是汉语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格,它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一般认为比喻由三部分构成:本体、喻体、喻词。比喻的基本类型包括明喻、暗喻、借喻。其中明喻的构成方式是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像、如、似... 比喻是汉语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格,它用本质不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一般认为比喻由三部分构成:本体、喻体、喻词。比喻的基本类型包括明喻、暗喻、借喻。其中明喻的构成方式是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像、如、似、仿佛"等一类的喻词,明确地表示是用乙事物来比况或说明甲事物。但是含有"像、好像、如、仿佛"等词语的句子不都是比喻句。比如:"我鼻子陡然一酸,像是要哭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成方式 比较句 比况助词 语气副词 句法表现 句法成分 王希杰 语音方面 词语组合 句法格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