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基葡萄糖通过OGT-RIPK3轴抑制缺血/再灌注引起的心肌细胞死亡 被引量:1
1
作者 邓莉 周丽萍 苏锦锋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61,共7页
目的 探讨氨基葡萄糖(glucosamine, GlcN)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MI/RI)中细胞凋亡和程序性坏死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24只体质量220~250 g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 目的 探讨氨基葡萄糖(glucosamine, GlcN)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MI/RI)中细胞凋亡和程序性坏死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将24只体质量220~250 g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缺血再灌注+氨基葡萄糖组(氨基葡萄糖组)和缺血再灌注+氨基葡萄糖+OGT-IN-2共处理组(氨基葡萄糖+OGT-IN-2组),每组6只。经开胸行左前降支结扎术30 min后再灌注3 h以收集MI/RI心脏组织和血清样本,假手术组只穿线不结扎。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心肌组织损伤程度,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心肌损伤标志物CK-MB、LDH水平,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MLKL免疫组化评估程序性坏死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心肌组织中p-RIPK3、t-RIPK3、p-MLKL、cleaved Caspase-9、cleaved Caspase-3、N-乙酰氨基葡萄糖转移酶(N-acetylglucosaminyltransferase, OGT)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GlcN可明显改善MI/RI后心肌组织损伤程度并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CK-MB、LDH水平(P<0.05),而OGT特异性抑制剂OGT-IN-2则明显削弱GlcN的心肌保护作用(P<0.05)。TUNEL染色和MLKL免疫组化结果显示GlcN可同时减少细胞凋亡和程序性坏死发生,而OGT-IN-2则明显削弱GlcN对凋亡和程序性坏死的抑制作用。Western blot结果显示,GlcN可上调OGT活性后抑制RIPK3介导的p-RIPK3、p-MLKL、cleaved Caspase-9和cleaved Caspase-3表达(P<0.05),而OGT-IN-2则逆转GlcN的作用(P<0.05)。结论 GlcN可以有效减轻MI/RI,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OGT表达从而抑制RIPK3介导的细胞凋亡和程序性坏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葡萄糖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程序性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继发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分析
2
作者 王红权 苏锦锋 +4 位作者 彭春晓 周丽萍 詹杰 邹亮 梅振华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4年第10期9-14,共6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继发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2年10月在荆门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58例pSS患者的资料,包括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包括炎性指标和自身抗体等)... 目的:探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继发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5月至2022年10月在荆门市人民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58例pSS患者的资料,包括一般情况、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包括炎性指标和自身抗体等)及治疗,并将有无并发血小板减少进行分组比较。Logistic回归探索pSS发生血小板减少的相关因素。结果:pSS患者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为37.93%(22/58)。伴血小板减少组以关节痛、疲劳和乏力、出血为主要表现,常见的出血症状为皮肤出血、牙龈出血、鼻出血和小脑出血;红细胞沉降率升高的比例更高,与无血小板减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比例更高,与无血小板减少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小板减少的pSS患者较无血小板减少者关节痛(OR=0.106,95%CI=[0.022,0.526],P=0.006)比例更高,糖皮质激素治疗(OR=7.237,95%CI=[1.631,32.122],P=0.009)的比例更高。结论:血小板减少是pSS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伴血小板减少的pSS患者临床表现多样,主要为关节痛、疲劳和乏力、出血,其中伴有关节痛可能是pSS继发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伴血小板减少组患者易合并红细胞沉降率升高,提示病情活动度较高。以糖皮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为主,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比例更高,经积极治疗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血小板减少 关节痛 疲劳和乏力 出血 糖皮质激素 免疫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血分数正常性心力衰竭患者胱抑素C与心功能和预后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苏锦锋 陈军 《疑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587-589,共3页
目的研究射血分数正常性心力衰竭(HFPEF)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与心功能和预后的关系,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HFPEF患者189例,按Cys C水平分为Cys C正常组(Cys C<1.04 mmol/L)和Cys C异常组(Cys C≥1.04 mmol/L),比较2组... 目的研究射血分数正常性心力衰竭(HFPEF)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水平与心功能和预后的关系,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纳入HFPEF患者189例,按Cys C水平分为Cys C正常组(Cys C<1.04 mmol/L)和Cys C异常组(Cys C≥1.04 mmol/L),比较2组患者心功能的差异,随访1年,通过Log-rank检验和生存曲线比较2组患者联合终点事件(全因死亡和因心力衰竭再次入院)的差异,通过ROC曲线分析Cys C水平对终点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1)与Cys C正常组比较,异常组心脏舒张功能较差(E/A:0.71±0.09 vs 0.81±0.25),NT-proBNP水平较高[(3248±1534)pg/ml vs(2513±1203)pg/ml],心功能分级较高(NYHAⅢ/Ⅳ分级:67.8%vs 46.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随访1年,与Cys C正常组比较,Cys C异常组联合终点事件发生率较高:全因病死率(24.1%vs 16.7%,P<0.05),因心力衰竭再入院率(47.1%vs 26.5%,P<0.01);Cys C水平对联合终点预测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4.5%、77.3%,临界值为1.23 mmol/L。结论 Cys C是预测HFPEF患者1年内临床事件的良好指标,可用于患者危险分层,指导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胱抑素C 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正常性 心功能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于75岁的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衰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英文) 被引量:9
4
作者 苏锦锋 陈军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18-22,共5页
目的:通过与左室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比较,分析75岁以上的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衰(HFPEF)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为防治HFPEF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的年龄大于75岁的心衰患者134例,以左室射血分数(... 目的:通过与左室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HFREF)比较,分析75岁以上的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衰(HFPEF)患者的临床特征和预后,为防治HFPEF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1年12月住院的年龄大于75岁的心衰患者134例,以左室射血分数(LVEF) 50%值为分界点,分为HFPER组(63例)和HFREF组(71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通过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结局(全因死亡和因心衰再次入院).结果:(1)临床特征:与HFREF组患者比较,HFPEF组患者LVEF[(36.46±6.84)%比(58.65±5.01)%]、高血压比例(49.3%比69.8%)显著升高,BNP水平[(1005.62±458.99) pg/ml比(646.57±333.56) pg/ml]、血红蛋白浓度显著降低[(11.97±1.29) g/dl比(10.76±1.21) g/dl],左房内径显著增大[(34.98±3.78) mm比(40.02±3.29) mm],左室内径显著减小[(57.17±7.52)mm比(47.73±5.48) mm],P均<0.01;(2)平均随访2.6年,HFPEF组和HFREF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分别为17.5%和19.7%,无心衰事件缓解时间平均为286 d和258 d,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与左室射血分数减低的心力衰竭患者相比,高血压和贫血在左室射血分数正常心衰患者中更常见,然而二者的临床结局却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每搏输出量 心力衰竭 充血性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受体阻滞剂对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
5
作者 梁锦军 苏锦锋 +4 位作者 杨波 黄从新 刘秀娟 万为国 苟春萍 《四川医学》 CAS 2005年第9期966-967,共2页
目的了解β受体阻滞剂对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对12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20例健康老年人进行QTd测定。从患者中选取57例用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或卡维地洛),并与常规治疗组26例对照。结果高血压患者的QTd高于健... 目的了解β受体阻滞剂对高血压伴左心室肥厚患者QT离散度的影响。方法对12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20例健康老年人进行QTd测定。从患者中选取57例用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或卡维地洛),并与常规治疗组26例对照。结果高血压患者的QTd高于健康组,伴左室肥厚者明显高于无左室肥厚者;运用β受体阻滞剂可明显缩短。结论高血压患者QTd增加,且与左心室肥厚的程度及心肌重量指数正相关,β受体阻滞剂可明显缩短,可减少心律失常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QT离散度 Β受体阻滞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血栓通胶囊对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肌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17
6
作者 苏锦锋 杨凡 +1 位作者 邓莉 陈华芳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9年第32期3601-3604,共4页
目的探究复方血栓通胶囊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肌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西药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 目的探究复方血栓通胶囊对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心肌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84例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后西药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比较2组术前及术后1周氧化应激指标[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氧自由基(ROS)、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心肌损伤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T(cTnT)]、血小板聚集率(PAG)差异,并记录2组术后1周时心肌微循环血流灌注情况[心肌灌注定量分析时间常数(k)]及术后3个月时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内径(LVES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差异。结果术后1周时,2组氧化应激指标(MPO、ROS、OX-LDL水平)、心肌损伤指标(CK-MB、cTnT水平)及PAG水平均较术前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术后1周时,观察组基础态及负荷态心肌微循环血流灌注k值均较对照组高(P均<0.05)。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术后部分心功能指标(LVEDD、LVESD)较对照组低(P<0.05),且LVEF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血栓通胶囊可改善冠心病患者PCI术后心肌微循环血流灌注情况,也能减轻心肌损伤,还可降低机体氧化应激水平,并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于提高PCI治疗效果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复方血栓通胶囊 心肌微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昼夜节律与心律失常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苏锦锋 杨凡 邓莉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19-922,共4页
研究发现,多种心律失常的发生呈现明显的昼夜节律,可能受到昼夜节律基因的调控。昼夜更迭和光线刺激可调节昼夜节律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组成转录-翻译环路,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和中枢钟-子钟基因表达变化共同调节心肌细胞膜离子通道,... 研究发现,多种心律失常的发生呈现明显的昼夜节律,可能受到昼夜节律基因的调控。昼夜更迭和光线刺激可调节昼夜节律基因及其编码的蛋白质组成转录-翻译环路,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和中枢钟-子钟基因表达变化共同调节心肌细胞膜离子通道,从而调控心律失常。本文主要综述昼夜节律调控心律失常的分子基础、机制和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昼夜节律 心律失常 生物钟 脑和肌肉Arnt样蛋白1 昼夜运动输出周期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0—2021年流感流行季3省基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黎慕 孙波 +10 位作者 苏锦锋 郑建东 张圣洋 肖占沛 罗春花 景正伟 李斐 马璇璇 王俊人 李锦成 王志锋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095-1100,共6页
目的了解基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于2020年12月对A、B、C 3省的9个城市共3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7家乡镇卫生院的基层医务人员开展自填式电... 目的了解基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基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于2020年12月对A、B、C 3省的9个城市共31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7家乡镇卫生院的基层医务人员开展自填式电子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接种现状的相关因素。结果共纳入有效问卷3856份。2019—2020年和2020—2021年流感季基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分别为39.3%和59.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基层医务人员为女性(OR=1.419,95%CI:1.156~1.742)、年龄在30~39岁(OR=1.335,95%CI:1.077~1.654)和50岁及以上(OR=1.717,95%CI:1.226~2.404)、所在机构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OR=1.353,95%CI:1.149~1.595)、职业为护士(OR=1.465,95%CI:1.112~1.931)、在预防保健科室(OR=2.052,95%CI:1.582~2.661)、知识得分较高(OR=1.110,95%CI:1.008~1.222)、所在单位要求(OR=3.187,95%CI:2.385~4.259)或不要求但鼓励接种(OR=1.548,95%CI:1.185~2.021)、所在单位有医务人员免费接种流感疫苗政策(OR=4.449,95%CI:3.716~5.327)、所在单位提供接种流感疫苗服务(OR=3.319,95%CI:2.094~5.262)、参加过流感和流感疫苗的培训/健康宣传(OR=1.288,95%CI:1.034~1.604)、知晓本地基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的政策(OR=1.294,95%CI:1.049~1.598)等因素促进基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结论2020—2021年流感季,基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率较上一年度有较大提高,但仍有待提升。针对性的流感及流感疫苗相关健康教育、流感疫苗接种优惠或免费政策、提高预防接种可及性可能是促进基层医务人员流感疫苗接种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流感) 流感疫苗 基层医务人员 接种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用狂犬病疫苗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随海田 郭星 +5 位作者 张倩 杨中楠 苏锦锋 张杨 殷文武 舒祥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58-1164,共7页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疾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其预防措施主要为暴露前或暴露后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用狂犬病疫苗的生产工艺不断发展创新,疫苗质量不断提高,为人类抵抗狂犬病提供了更安全、有效的防控手...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人兽共患疾病,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其预防措施主要为暴露前或暴露后接种人用狂犬病疫苗。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用狂犬病疫苗的生产工艺不断发展创新,疫苗质量不断提高,为人类抵抗狂犬病提供了更安全、有效的防控手段。然而,狂犬病免疫预防目前亟待解决疫苗接种依从性差、接种率低等难题。我国须积极探索有效应对策略,加速更新现有免疫程序,切实提高狂犬病疫苗接种率,尽早实现2030年消除狂犬病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 人用狂犬病疫苗 安全性 免疫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rshall韧带远端消融术治疗室性心律失常
10
作者 苏锦锋 杨凡 周丽萍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4期215-218,共4页
室性心律失常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常见原因,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以及长QT综合征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是导致患者心源性死亡及不良预后的主要因素。Marshall韧带(LOM)远端富含交感神经纤维,可能是左侧星状神经节支配心室的关键交感神经通路... 室性心律失常是导致心源性猝死的常见原因,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以及长QT综合征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是导致患者心源性死亡及不良预后的主要因素。Marshall韧带(LOM)远端富含交感神经纤维,可能是左侧星状神经节支配心室的关键交感神经通路,消融LOM远端可阻断左侧星状神经节传导的交感神经兴奋,减少室性心律失常的触发。LOM远端消融术可抑制心肌梗死、心力衰竭以及长QT综合征的交感神经兴奋,提高室性心律失常发生阈值,有望成为临床上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心律失常 MARSHALL韧带 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长QT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脑外伤患者心电图与心肌钙蛋白T的变化
11
作者 苏锦锋 刘亚萍 谢梅香 《医学新知》 CAS 2006年第5期302-303,共2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外伤后心电图(ECG)及心肌钙蛋白T(cTnT)变化对患者预后影响。方法在伤后不同时间,对56例重型颅脑外伤行血浆cTnT和ECG监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脑外伤患者早期51例(91%)有ECG改变,其中28例cTnT增高。ECG有... 目的探讨急性脑外伤后心电图(ECG)及心肌钙蛋白T(cTnT)变化对患者预后影响。方法在伤后不同时间,对56例重型颅脑外伤行血浆cTnT和ECG监测,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脑外伤患者早期51例(91%)有ECG改变,其中28例cTnT增高。ECG有改变的51例中22例病情恶化,其中20例死亡,且cTnT均增高。心电图正常的5例全部好转。结论急性脑损伤患者急性期极易产生脑心综合征。ECG与cTnT变化可作为判断急性脑外伤早期预后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钙蛋白T 心电图 急性脑外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治疗复杂性肾结石临床效果探讨 被引量:16
12
作者 沈在雄 郑周达 +3 位作者 林海利 许振强 郑艺淑 苏锦锋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6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系统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98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组。研究组采用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 目的探讨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取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系统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98例复杂性肾结石患者,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组。研究组采用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顺行和逆行,1期和2期)碎石取石术治疗(42例),对照组采用多通道微创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治疗(56例),比较两组复杂性肾结石的治疗效果(结石清除率)、手术操作时间、术中总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复杂性肾结石术后3~5 d结石清除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研究组术后3个月结石清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手术操作时间长于对照组,术中总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者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大出血、术后发热、感染性休克、肾功能受损等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研究组总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联合输尿管软镜手术效果确切,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通道微创经皮肾镜 输尿管软镜 复杂性肾结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SS佐剂乙型肝炎疫苗的期临床研究
13
作者 苏锦锋 《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 2004年第4期183-184,共2页
关键词 ISS佐剂 乙型肝炎疫苗 Ⅰ期 临床研究 树突状细胞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L-1β基因多态性影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
14
作者 苏锦锋 《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 2003年第6期274-275,共2页
关键词 IL-1Β 基因多态性 乙型肝炎疫苗 免疫接种 白细胞介素1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3+)掺杂α-Al_(2)O_(3)粉末的结构及其发光性能
15
作者 曹文斌 谢鑫 +3 位作者 刘建科 乔毅楠 苏锦锋 陈姣姣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15-120,共6页
采用化学沉淀法合成了α-Al_(2)O_(3):Cr^(3+)发光粉体,并对其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α-Al_(2)O_(3):Cr^(3+)粉末分散性较好,吸收光谱在可见光区由一系列驼峰状宽带吸收峰组成.在411 nm激发下,粉末主发射峰位于695 nm处,属于Cr^(3+... 采用化学沉淀法合成了α-Al_(2)O_(3):Cr^(3+)发光粉体,并对其结构和发光性能进行了研究.α-Al_(2)O_(3):Cr^(3+)粉末分散性较好,吸收光谱在可见光区由一系列驼峰状宽带吸收峰组成.在411 nm激发下,粉末主发射峰位于695 nm处,属于Cr^(3+) R线发射.Cr^(3+)最佳掺杂浓度为0.5 mol%,经过计算此时晶格内Cr^(3+)之间距离大约为20A,α-Al_(2)O_(3)为强晶体场环境.Cr^(3+)掺杂浓度继续增大后,晶格内Cr^(3+)浓度增大、离子间距离减小、无辐射跃迁增多,出现浓度淬灭现象,导致发光强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沉淀法 α-Al_(2)O_(3):Cr^(3+) 发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细胞百日咳疫苗的质量控制
16
作者 单璞 苏锦锋 刘保奎 《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 2005年第1期35-38,共4页
20 0 3年 5月 6日~ 7日 ,世界卫生组织 (WHO)百日咳疫苗标准化和质量控制工作组在法国费内 -伏尔泰召开会议 ,对无细胞百日咳疫苗质量控制方法的国际协作研究结果进行了讨论 。
关键词 无细胞百日咳疫苗 效力试验 毒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世界卫生组织194个国家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接种现况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随海田 吴强松 +4 位作者 高汇迪 苏峰 苏锦锋 胡屹 舒祥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5期607-611,共5页
目的分析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194个成员国的b型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Hib)疫苗接种现况,为优化调整我国Hib疫苗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WHO六大区域内194个成员国的Hib疫苗免疫... 目的分析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194个成员国的b型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 type b,Hib)疫苗接种现况,为优化调整我国Hib疫苗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WHO六大区域内194个成员国的Hib疫苗免疫程序、疫苗类型及不同免疫规划目标人群接种率等公开数据,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在194个WHO成员国中,除了中国,有193个国家至少将1种Hib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NIP),有25个国家将Hib疫苗纳入高危人群免疫规划。纳入NIP的Hib疫苗种类有7种,其中纳入免疫规划最多的2款疫苗分别是白喉-破伤风-全细胞百日咳-b型嗜血流感杆菌-乙肝联合疫苗(122个国家)和白喉-破伤风-无细胞百日咳-b型嗜血流感杆菌-乙肝-灭活脊髓灰质炎联合疫苗(52个国家)。有136个国家实施3剂次免疫程序,57个国家实施4剂次免疫程序,3个国家实施5剂次免疫程序,其中57个国家实施6、10、14周龄免疫程序,占29.53%(57/193),32个国家实施2、4、6月龄免疫程序,占16.58%(32/193),18个国家实施2、4、6、18月龄免疫程序,占9.33%(18/193),12个国家实施2、3、4月龄免疫程序,占6.22%(12/193)。以上4种免疫程序占全球实施不同免疫程序国家的73.58%(142/193)。除西太平洋地区外,截至2022年,其他区域Hib疫苗接种率都维持在70%以上,其中东南亚区和欧洲区Hib疫苗接种率在90%以上。结论应充分考虑我国Hib相关疾病的负担、抗生素耐药性、目前国内Hib疫苗接种率、成本效益等情况,加快评估Hib疫苗纳入我国NIP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 接种率 免疫程序 接种现况
原文传递
世界卫生组织194个成员国轮状病毒疫苗接种现况分析
18
作者 随海田 吴强松 +4 位作者 高汇迪 苏锦锋 胡屹 程东燕 舒祥 《中国病毒病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475-481,共7页
目的 分析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th Organzation,WHO) 194个成员国轮状病毒(rotavirus,R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NIP)的现况,为优化调整我国轮状病毒疫苗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截至2022年WHO ... 目的 分析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th Organzation,WHO) 194个成员国轮状病毒(rotavirus,R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National Immunization Program,NIP)的现况,为优化调整我国轮状病毒疫苗免疫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截至2022年WHO 6大区域内194个成员国的轮状病毒疫苗免疫程序、疫苗类型等公开数据,并对轮状病毒免疫策略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194个WHO成员国中,有124国NIP至少纳入1种轮状病毒疫苗,83国纳入NIP的是单价轮状病毒疫苗,分别实施1剂(2国)、2剂(76国)和3剂(5国)免疫程序;32国纳入NIP的是五价轮状病毒疫苗,分别实施1剂(1国)、2剂(2国)、3剂(28国)和4剂(1国)免疫程序,9国纳入NIP的是单价轮状病毒疫苗/五价轮状病毒疫苗,均实施3剂免疫程序。轮状病毒疫苗接种率不同区域差别很大,2022年轮状病毒疫苗接种率为4%~74%。结论 大部分国家已将轮状病毒疫苗纳入NIP、不同区域疫苗接种率差异很大,我国应充分考虑国内轮状病毒相关疾病的负担,加强疾病监测,疫苗应用效果分析,加快评估轮状病毒疫苗纳入我国NIP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状病毒疫苗 接种率 免疫程序 接种现况
原文传递
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在心血管疾病患者中的应用
19
作者 随海田 杨中楠 +3 位作者 苏锦锋 许俊堂 王华庆 舒祥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6期820-828,共9页
本研究对近十年来国内外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患者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研究进行综述,涵盖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等患者疫苗接种有效性的相关研究,以及现有指南或者疫苗接种建议关... 本研究对近十年来国内外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患者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研究进行综述,涵盖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等患者疫苗接种有效性的相关研究,以及现有指南或者疫苗接种建议关于CVD患者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接种的建议。接种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可降低CVD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死亡风险,提高生存率。流感疫苗和肺炎球菌疫苗联合接种保护作用更加显著。国内外权威指南、共识等均推荐CVD患者优先进行疫苗接种,并将其纳入二级预防策略。我国老年人预防接种服务可及性差,CVD患者疫苗接种率较低。未来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健康教育和知识普及,积极提高疫苗接种率,切实改善CVD患者的生存现状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流感疫苗 肺炎球菌疫苗 接种
原文传递
高风险人群流感疫苗接种现况和免疫策略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随海田 高汇迪 +3 位作者 赵若颖 郭昱 苏锦锋 舒祥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15-620,共6页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严重疾病负担常见于高风险人群。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对高风险人群。虽然已有部分国家将流感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但全球范围内高风险人群流感疫苗接种率...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性疾病,严重疾病负担常见于高风险人群。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对高风险人群。虽然已有部分国家将流感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但全球范围内高风险人群流感疫苗接种率仍然较低。目前,流感疫苗在我国仍属于自愿自费接种的非免疫规划疫苗,且全国各地流感疫苗免疫策略差异化明显,接种率与发达国家仍有差距。进一步优化我国流感疫苗全人群免疫策略,加强流感疫苗全人群免疫策略的宣传,降低我国流感的疾病负担,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临床风险人群 免疫策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