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5G与27G玻璃体切割术治疗累及黄斑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比较
1
作者 梁博伟 苏畅 +2 位作者 付笑笑 李伟 苏锐锋 《国际眼科杂志》 2025年第4期666-670,共5页
目的:比较25G和27G玻璃体切割系统治疗累及黄斑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01/2023-12于我院首次诊断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脱离范围累及黄斑区)并且接受25G或27G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复位的患者60... 目的:比较25G和27G玻璃体切割系统治疗累及黄斑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疗效、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01/2023-12于我院首次诊断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脱离范围累及黄斑区)并且接受25G或27G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复位的患者60例60眼,根据术中使用玻璃体切割系统不同分为25G组30例30眼术中使用25G玻璃体切割系统进行手术操作;27G组30例30眼术中使用27G玻璃体切割系统进行手术操作。术后随访6 mo,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手术操作时间、视网膜复位情况、并发症。结果:27G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略长于25G组(40.20±7.52 vs 36.97±7.47 min),25G组术中出现切口渗漏7眼(23%)高于27G组1眼(3%),但两组间无差异(P>0.05)。术后6 mo,27G组和25G组患者BVCA(LogMAR)(0.37±0.19 vs 0.40±0.17)均较术前(0.98±0.32 vs 0.84±0.33)改善(均P<0.05),两组间术后BCVA无差异(P>0.05)。术后1 d时25G组平均眼压(12.29±2.86 mmHg)低于27G组(15.87±3.70 mmHg,P<0.001),术后1 wk,1 mo时两组间平均眼压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视网膜复位情况,术中与术后并发症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结论:25G和27G玻璃体切割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方法。但27G玻璃体切割系统具有切口小、自闭性好、眼压稳定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玻璃体切割术 25G 27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地奈德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
2
作者 齐智伟 谭小波 +3 位作者 袁玉洁 关利莹 封莉 苏锐锋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68-471,共4页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将慢性泪囊炎患者80例(80眼)纳入前瞻性单盲研究,随机分为布地奈德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布地奈德组应用布地奈德鼻喷雾...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联合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效果。方法将慢性泪囊炎患者80例(80眼)纳入前瞻性单盲研究,随机分为布地奈德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布地奈德组应用布地奈德鼻喷雾剂喷鼻3个月,对照组应用生理性海水喷鼻3个月。比较2组手术疗效、Lund-Kenndey评分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6个月时,布地奈德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时,2组Lund-Kenndey评分低于术前,布地奈德组Lund-Kenndey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布地奈德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vs.20%,P<0.05)。结论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后应用布地奈德鼻喷剂治疗慢性泪囊炎安全有效,手术成功率更高、术后出现吻合口粘连、肉芽肿的概率更小,且不增加术后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囊炎 布地奈德 泪囊鼻腔吻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und-Mackay评分预测慢性泪囊炎合并慢性鼻窦炎同期手术疗效的作用 被引量:19
3
作者 苏锐锋 赵敏 +3 位作者 卢姗姗 齐智伟 谭小波 苏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87-1090,共4页
目的:分析Lund-Mackay评分预测慢性泪囊炎合并慢性鼻窦炎同期手术疗效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6-05/2019-03就诊的慢性泪囊炎合并慢性鼻窦炎的患者共92例92眼纳入前瞻性单盲研究,根据Lund-Mackay评分将患者病情分为轻(22例)、中(34例)、... 目的:分析Lund-Mackay评分预测慢性泪囊炎合并慢性鼻窦炎同期手术疗效的作用。方法:将我院2016-05/2019-03就诊的慢性泪囊炎合并慢性鼻窦炎的患者共92例92眼纳入前瞻性单盲研究,根据Lund-Mackay评分将患者病情分为轻(22例)、中(34例)、重(36例)三组,每组随机分为同期手术组和分期手术组。比较同期手术与分期手术的手术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轻度和中度慢性泪囊炎合并慢性鼻窦炎患者,同期和分期手术手术有效率、并发症均无差异(P>0.05);重度慢性泪囊炎合并慢性鼻窦炎患者,分期手术有效率高于同期手术(94%vs 61%,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同期手术(P<0.05)。结论:根据Lund-Mackay评分,轻度和中度慢性泪囊炎合并慢性鼻窦炎患者建议同期手术,重度患者建议分期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囊鼻腔吻合术 慢性泪囊炎 慢性鼻窦炎 鼻内窥镜 Lund-Mackay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方法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8
4
作者 苏锐锋 苏畅 +1 位作者 董微丽 谭小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48-1051,共4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小梁切除术或联合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02/2017-06我院收治的NVG患者40例40眼,根据治疗方法分为A组(康柏西普联合小梁切除术+全视网膜...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小梁切除术或联合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6-02/2017-06我院收治的NVG患者40例40眼,根据治疗方法分为A组(康柏西普联合小梁切除术+全视网膜光凝)和B组(康柏西普联合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术+全视网膜光凝),每组20例20眼。治疗后随访6mo,观察患者视力、眼压、眼压控制率和新生血管消退情况等。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眼压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6mo,B组眼压低于A组(P<0.05),但两组视力、眼压控制率、新生血管消退情况无差异(均P>0.05)。结论: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Ahmed青光眼引流阀植入和康柏西普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NVG安全有效,前者术式降眼压幅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康柏西普 小梁切除术 Ahmed青光眼引流阀 全视网膜光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IP内镜评分对慢性泪囊炎合并鼻窦炎患者同期手术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6
5
作者 苏锐锋 谭小波 +1 位作者 苏畅 董微莉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77-679,共3页
目的:探讨DIP内镜评分对慢性泪囊炎合并慢性鼻窦炎患者同期手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将我院2018-01/2021-02诊断为慢性泪囊炎合并慢性鼻窦炎,并经鼻内镜同期行鼻窦开放术和鼻腔泪囊吻合术患者共96例96眼纳入前瞻性单盲研究,术前对患者... 目的:探讨DIP内镜评分对慢性泪囊炎合并慢性鼻窦炎患者同期手术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将我院2018-01/2021-02诊断为慢性泪囊炎合并慢性鼻窦炎,并经鼻内镜同期行鼻窦开放术和鼻腔泪囊吻合术患者共96例96眼纳入前瞻性单盲研究,术前对患者行鼻内镜检查并录像行DIP内镜评分。术后随访6mo,疗效以末次随访结果为准。根据DIP评分和术后疗效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DIP内镜评分对经内镜鼻窦开放合并鼻腔泪囊吻合同期手术预后的预测价值。根据ROC曲线分析得出的最佳截断值对患者进行亚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和性别构成比。结果:慢性泪囊炎合并慢性鼻窦炎患者96眼中,86眼(90%)治愈,4眼(4%)好转,6眼(6%)患者无效。ROC曲线分析显示,DIP内镜评分预测经鼻内镜下鼻窦开放合并鼻腔泪囊吻合同期手术疗效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5,约登指数最大时以DIP内镜评分16.5分为最佳临界值,此时敏感度为80.0%,特异性为86.0%。亚组分析中,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均无差异(P>0.05);DIP评分<16.5分的患者手术疗效优于DIP评分≥16.5分的患者(P<0.05)。结论:DIP内镜评分对经鼻内镜下鼻窦开放合并鼻腔泪囊吻合同期手术预后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囊炎 鼻窦炎 鼻腔泪囊吻合术 内窥镜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P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神经纤维层厚度及视野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苏锐锋 苏畅 +1 位作者 谭小波 张垒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54-157,共4页
目的:观察经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治疗的重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变化和视野缺失情况及相关性。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7-01/2018-03经我院眼科确诊的重度NPDR患者35例52眼(光凝组,常... 目的:观察经全视网膜激光光凝(PRP)治疗的重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变化和视野缺失情况及相关性。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选取2017-01/2018-03经我院眼科确诊的重度NPDR患者35例52眼(光凝组,常规药物治疗的同时行PRP治疗),另选取同期入院、年龄和性别等相匹配的重度NPDR患者35例52眼作为对照组(常规药物治疗)。随访1a,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最佳矫正视力(BCVA)、RNFL厚度和视野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1a,光凝组患者BCVA无明显改善(P>0.05),而对照组BCVA明显降低(P<0.05);光凝组患者颞侧RNFL厚度无明显变化(74.5±13.7μm vs 70.8±11.3μm,P>0.05),其余象限RNFL和平均RNFL厚度均较治疗前变薄(均P<0.05),且颞侧神经纤维对应视野MS值无明显变化(22.5±8.7dB vs 20.8±7.2dB,P>0.05),其余象限和平均MS值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光凝组患者治疗前后鼻侧、鼻上方、颞上方、颞侧、颞下方、鼻下方及平均RNFL厚度变化值与神经纤维所对应视野MS变化值呈正相关或无相关性。结论:PRP能有效控制重度NPDR进一步发展,维持患者视力,但PRP对RNFL和视野的损伤作用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全视网膜激光光凝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 视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G玻璃体切割及超声乳化联合IOL巩膜层间固定术治疗晶状体全脱位 被引量:4
7
作者 苏锐锋 董微莉 +2 位作者 张琦 谭小波 苏畅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12-114,共3页
目的:观察25G玻璃体切割及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IOL)巩膜层间固定术治疗晶状体全脱位的效果、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5/2020-12晶状体完全脱位于玻璃腔、核硬度3级及以上、并接受25G玻璃体切割、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 目的:观察25G玻璃体切割及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IOL)巩膜层间固定术治疗晶状体全脱位的效果、安全性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05/2020-12晶状体完全脱位于玻璃腔、核硬度3级及以上、并接受25G玻璃体切割、超声乳化术联合人工晶状体巩膜层间固定术的患者20例20眼。观察患者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眼压、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中央角膜厚度、并发症等。结果:手术后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手术后角膜中央部位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较术前减少,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wk中央角膜厚度与术前比较无差异(P>0.05)。患者中3眼出现低眼压,2眼出现眼压升高,但随访结束时均恢复正常。所有患者人工晶状体位置居中,未见明显偏心及倾斜。无玻璃体、视网膜并发症发生。结论:25G玻璃体切割、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巩膜层间固定术治疗晶状体全脱位是一种快捷、安全、简便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状体脱位 25G玻璃体切割术 超声乳化 巩膜层间固定 人工晶状体(IOL)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年近视患者LASIK术后远期干眼随访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苏锐锋 苏乐琪 +4 位作者 郭立涛 李晓红 石晶 董微丽 谭小波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51-754,共4页
目的随访青年近视患者LASIK术后远期干眼。方法以LASIK手术患者为治疗组(A组),非手术单纯近视患者为对照组(B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 a、3 a、5 a检查患者裸眼视力、屈光度、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和泪液分泌试验,诊断并填写眼表... 目的随访青年近视患者LASIK术后远期干眼。方法以LASIK手术患者为治疗组(A组),非手术单纯近视患者为对照组(B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 a、3 a、5 a检查患者裸眼视力、屈光度、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和泪液分泌试验,诊断并填写眼表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调查问卷。结果A组术后干眼发病率高于术前(35.6%)且随时间降低(术后1 a、3 a、5 a分别为51.7%、44.9%和40.7%),B组各时间点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其他时间A组均高于B组(均为P<0.05)。A组术后轻度干眼占多数但逐年减少(分别为65.6%、52.8%和41.7%),中度和重度干眼构成逐年提高,且重度干眼更为明显(分别为6.6%、11.3%和16.7%;P<0.05)。术后5 a,干眼患者裸眼视力和视觉功能OSDI评分均明显低于非干眼患者(均为P<0.05),残留屈光度和眼部症状OSDI评分明显高于非干眼患者(均为P<0.05)。结论青年近视患者LASIK术后干眼长期存在甚至可能加重,要长期关注青年近视患者LASIK术后干眼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近视 LASIK 干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界膜剥除治疗顽固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以及对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苏锐锋 李晓红 +1 位作者 李新秀 谭小波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811-1814,共4页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PPV)联合或不联合内界膜剥除治疗顽固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疗效及对视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确诊为顽固性DME并接受PPV联合或不联合内界膜剥除的患者40例,其中PPV联合内界膜剥除... 目的观察玻璃体切割(PPV)联合或不联合内界膜剥除治疗顽固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疗效及对视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确诊为顽固性DME并接受PPV联合或不联合内界膜剥除的患者40例,其中PPV联合内界膜剥除的患者20例作为联合组,不联合内界膜剥除的患者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3、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CMT)、黄斑视网膜敏感度(RMS)、固视稳定性及并发症。结果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BCVA较术前提高(均P<0.05),联合组BCVA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1个月两组CMT较同组治疗前均下降(均P<0.05);1个月、3个月、6个月时,联合组CMT较对照组薄(均P<0.05)。联合组患者患眼术后RMS增加(P<0.05);术后6个月,联合组的对侧眼RMS优于术眼(P<0.05)。治疗后联合组术眼固视稳定性提高,但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顽固性DME时采用PPV联合内界膜剥除术,能更有效提高患者BCVA及降低CMT,一定程度上提高固视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界膜剥除 玻璃体切割术 顽固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微视野 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度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视网膜厚度和视盘周围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变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苏锐锋 苏畅 +1 位作者 谭小波 董微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718-2720,共3页
目的观察重度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厚度和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变化。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筛查出重度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Keith-Wagener法Ⅳ级)患者,现血压已控制平稳者30例(30眼)纳入高血压组。并选取与患者年龄、性... 目的观察重度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厚度和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变化。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筛查出重度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Keith-Wagener法Ⅳ级)患者,现血压已控制平稳者30例(30眼)纳入高血压组。并选取与患者年龄、性别构成比相匹配的健康人志愿者30例(30眼)纳入对照组。应用光相干断层扫描仪(OCT)对黄斑视网膜厚度和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pRNFL)进行检测并随访1年。结果随访开始时,高血压组视网膜厚度和pRNF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后高血压组黄斑区视网膜厚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高血压组pRNFL平均值、上方区域、下方区域和鼻侧区域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度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Ⅳ级)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和pRNFL有不同程度增厚,血压控制后,水肿逐渐消退,但仍可导致视网膜、视神经纤维层的变薄,低于正常人,但pRNFL损伤呈不对称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光相干断层扫描 黄斑区视网膜 视网膜视神经纤维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填塞材料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苏锐锋 齐智伟 +2 位作者 张琦 董微莉 谭小波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1期1294-1297,共4页
目的探讨三种填塞材料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慢性泪囊炎患者90例(90眼)纳入前瞻性单盲研究,随机分为纳西棉组、膨胀海绵组、凡士林纱条组,每组30例(30眼)。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3组患者分别置... 目的探讨三种填塞材料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慢性泪囊炎患者90例(90眼)纳入前瞻性单盲研究,随机分为纳西棉组、膨胀海绵组、凡士林纱条组,每组30例(30眼)。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3组患者分别置入纳西棉、膨胀海绵、凡士林纱条进行填塞止血。比较3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手术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纳西棉组VAS评分低于膨胀海绵组和凡士林纱条组,手术总有效率高于膨胀海绵组和凡士林纱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中应用纳西棉填塞,可减轻患者术后不适,并加速鼻黏膜上皮再生,减少粘连和肉芽肿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囊炎 泪囊鼻腔吻合术 填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生物显微镜在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2
作者 苏锐锋 苏畅 +3 位作者 谭小波 李伟 崔秀成 孙智慧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15期1548-1550,共3页
目的观察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术中,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在术前术后的应用。方法 54例(54眼)拟行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无晶状体眼患者,术前行UBM检查,了解睫状沟形态、残余晶状体囊膜裂孔位置和残余囊膜的范围、大小。根据检查结果将患眼分为A、... 目的观察二期人工晶体植入术中,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在术前术后的应用。方法 54例(54眼)拟行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无晶状体眼患者,术前行UBM检查,了解睫状沟形态、残余晶状体囊膜裂孔位置和残余囊膜的范围、大小。根据检查结果将患眼分为A、B、C组,分别行不固定、单襻固定、双襻固定的人工晶体植入术。对比观察三组患者术后1周、1个月、3个月裸眼视力(UCVA),术后矫正视力(BCVA),实际球镜度数与术前预测屈光度数的差异,人工晶体位置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各组术后各时间点UCVA均优于术前(P<0.05);A组UCVA优于B组(P<0.05),B组UCVA优于C组(P<0.05)。C组术后3个月实际球镜度数大于术前预测屈光度数(P<0.05),A组、B组球镜度数术前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84%人工晶体襻确切悬吊于睫状沟。所有人工晶体无脱位、钟摆现象。无严重手术并发症。结论 UBM术前检查有利于确定手术方式,简化手术,使人工晶体襻更准确悬吊于睫状沟。对于植入睫状沟的人工晶体,人工晶体度数应比术前预测植入囊袋内人工晶体度数适当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晶体眼 人工晶体植入术 超声生物显微镜 后囊损伤 悬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珠单抗辅助玻璃体切割和PRP联合小梁切除术治疗NVG的疗效 被引量:3
13
作者 苏锐锋 苏畅 +1 位作者 赵敏 谭小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31-1434,共4页
目的:观察雷珠单抗辅助玻璃体切割+全视网膜光凝(PRP)+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3/2018-10收治的NVG患者44例44眼,采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玻璃体切割+PRP+小梁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22... 目的:观察雷珠单抗辅助玻璃体切割+全视网膜光凝(PRP)+小梁切除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VG)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3/2018-10收治的NVG患者44例44眼,采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玻璃体切割+PRP+小梁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22例22眼(A组),采用玻璃体腔内注射雷珠单抗+小梁切除+PRP治疗的患者22例22眼(B组)。术后随访6mo,观察患者视力、眼压、眼压控制率、新生血管及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眼压无差异(46.2±9.41mmHg vs 49.1±10.15mmHg,P>0.05),治疗后1wk,1、6mo A组患者眼压均低于B组(P<0.05)。治疗后6mo,A组视力、眼压控制率(95%)、新生血管消退情况(91%)均优于B组(P<0.05),但随访期间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雷珠单抗辅助玻璃体切割+PRP+小梁切除术治疗NVG安全有效,可稳定持久地控制眼压,改善部分患者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雷珠单抗 玻璃体切割术 全视网膜光凝术 小梁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生物显微镜辅助折叠人工晶状体单襻悬吊术治疗残留部分囊膜无晶状体眼患者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苏锐锋 谭小波 +1 位作者 郭立涛 董微丽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评价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辅助折叠人工晶状体单襻悬吊术治疗残留部分囊膜无晶状体眼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行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50例(50眼),UBM检查显示晶状体囊... 目的评价超声生物显微镜(ultrasound biomicroscopy,UBM)辅助折叠人工晶状体单襻悬吊术治疗残留部分囊膜无晶状体眼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10月至2015年1月于我院行二期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患者50例(50眼),UBM检查显示晶状体囊膜残余大于等于180°。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2组,每组25例(25眼)。两组均行人工晶状体单襻悬吊术。试验组根据术前UBM结果选择进针缝合部位,对照组根据经验选择进针缝合部位。分别观察术前和术后1周、1个月、3个月的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和散光度,比较术后3个月UBM测量计算所得的人工晶状体偏心值和倾斜度,观察两组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同术前相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个时间点的UCVA均明显升高(均为P<0.05),且术后随着时间的延长,UCVA逐渐提高(均为P<0.05);两组间相比较,术前和术后1周的U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试验组UCVA明显高于对照组(均为P<0.05)。两组间术前和术后1周散光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术后1个月、3个月试验组散光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均为P<0.05)。试验组人工晶状体确切植入睫状沟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术后3个月时试验组偏心值为(0.36±0.17)mm、倾斜度(2.13±0.90)°;对照组偏心值为(0.69±0.17)mm、倾斜度(4.78±1.90)°。试验组人工晶状体的偏心值和倾斜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均为P<0.01)。术后对照组中有3例出现前房或玻璃体少量积血;试验组有1例、对照组有2例术后早期出现眼压升高,给予降眼压药物,3个月后眼压均降至正常,停药后无复发。结论 UBM辅助折叠人工晶状体单襻悬吊术可以明显提高术后视觉质量且安全稳定,可以作为人工晶状体悬吊术的常规术前检查。UBM为人工晶状体偏心值和倾斜度的计算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生物显微镜 人工晶状体 单襻悬吊术 缝合固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生物显微镜协助下折叠人工晶体单襻悬吊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5
作者 苏锐锋 李凡 +2 位作者 石晶 杨洁 蕫微丽 《河北医药》 CAS 2017年第13期1972-1974,共3页
目的评价部分晶状体囊膜残留的无晶体眼患者,经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协助,行透明角膜缘切口、折叠人工晶体单襻悬吊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外伤或白内障术后发生后囊破裂的无晶体眼患者、经UBM检查囊膜残留>180°共22例(22眼)为试验组... 目的评价部分晶状体囊膜残留的无晶体眼患者,经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协助,行透明角膜缘切口、折叠人工晶体单襻悬吊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外伤或白内障术后发生后囊破裂的无晶体眼患者、经UBM检查囊膜残留>180°共22例(22眼)为试验组,术前了解睫状沟形态,行单襻人工晶体悬吊术。常规人工晶体悬吊术22例(22眼)为对照组。比较2组视力、术后散光及并发症情况。结果同术前相比较,2组患者术后各个时间点的裸眼视力(UCVA)较术前均明显提高(P<0.05),且术后随着时间的延长,UCVA逐渐提高(P<0.05)。2组间术前、术后1周最佳矫正视力(BCV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3个月试验组BCVA优于对照组(P<0.05)。2组间术前、术后1个月、3个月散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对照组散光较试验组散光小(P<0.05)。试验组发生角膜水肿、前房及玻璃体出血的并发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UBM协助下行折叠人工晶体单襻悬吊术可以明显提高术后视力,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生物显微镜 白内障 人工晶体 悬吊 单襻 可折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颜面血管瘤青光眼综合征一例报告 被引量:3
16
作者 苏锐锋 崔秀成 张铁民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0期2417-2418,共2页
颜面血管瘤青光眼综合征为一种先天性青光眼合并先天异常的综合征,因为临床罕见,所以容易造成误诊,通过详细的问诊和眼压监测可早期确诊,并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 颜面血管瘤青光眼综合征 血管瘤 青光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新品种商研9938及高产栽培技术
17
作者 苏锐锋 吴继华 +1 位作者 李可 马其云 《中国种业》 2010年第11期73-73,共1页
商研9938是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2002年从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引进杂交组合(豫花9316×豫花9327-10)杂种后代F3单株种子20粒(引进时系谱号为9938—0—0—8—1).参加所2003—2005年株行试验.从中选出表现优异F4 9938—8-... 商研9938是河南省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2002年从河南省农科院经作所引进杂交组合(豫花9316×豫花9327-10)杂种后代F3单株种子20粒(引进时系谱号为9938—0—0—8—1).参加所2003—2005年株行试验.从中选出表现优异F4 9938—8-1-2—1株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栽培技术 新品种 河南省农科院 花生 科学研究所 杂种后代 杂交组合 商丘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油酸花生新品种商研9658高产配套技术及应用
18
作者 苏锐锋 李可 吴继华 《中国种业》 2010年第6期77-78,共2页
商研9658是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产多抗高油酸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在多年的试验和示范推广中表现出3大突出特点:一是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该品种连续3年省级试验,有2年增产幅度在10%以上.春播具有每hm^2产7500kg以上的高... 商研9658是商丘市农林科学研究所选育的高产多抗高油酸花生新品种。该品种在多年的试验和示范推广中表现出3大突出特点:一是丰产性好,增产潜力大。该品种连续3年省级试验,有2年增产幅度在10%以上.春播具有每hm^2产7500kg以上的高产潜力,麦套种植单产突破了6000kg以上;二是品质优,该品种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品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品种 高产配套技术 高油酸 花生 应用 质量检测中心 科学研究所 增产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SIK术后远期干眼与高阶像差改变及对视觉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李佳佳 郭永越 +4 位作者 苏乐琪 苏锐锋 郭立涛 李晓红 谭小波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007-1011,共5页
目的:观察LASIK手术前后干眼与高阶像差(HOAs)改变及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06/2010-06在我院接受LASIK手术并随访5a的患者58例116眼,术前及术后1、3、5a记录UCVA、等效球镜、瞬目后0s和10s角膜前表面总HOAs、三阶彗差、三阶... 目的:观察LASIK手术前后干眼与高阶像差(HOAs)改变及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06/2010-06在我院接受LASIK手术并随访5a的患者58例116眼,术前及术后1、3、5a记录UCVA、等效球镜、瞬目后0s和10s角膜前表面总HOAs、三阶彗差、三阶三叶草、四阶球差、BUT、SⅠt,填写OSDI问卷。结果:术后5a,LASIK术后OSDI评分由术前10.003±1.462分逐渐提高至20.252±2.540分,BUT由术前8.402±2.640s降低至6.897±3.408s,SⅠt也较术前(14.382±6.241mm/5min)降低,但术后5a恢复至术前水平13.432±4.206mm/5min。瞬目后10s像差高于0s,以球差最显著。术后像差提高且随时间增加,仍以球差最显著。术后5a非干眼和干眼患者瞬目后0s获取的像差间无差异(均P>0.05)。术后5a瞬目后10s的HOAs轻度干眼与术前无差异(均P>0.05),中、重度干眼患者像差均高于非干眼患者(均P<0.05)。干眼患者两时间点HOAs差值与OSDI评分正相关。结论:LASIK术后远期患者干眼引起泪膜稳定性下降使患者眼部HOAs增加并最终导致患者视觉质量下降,其中球差的显著增加可能是造成患者视觉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LASIK 干眼 高阶像差 视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地形图引导下白内障手术切口的改变对中度角膜散光的影响 被引量:10
20
作者 郭立涛 张铁民 +5 位作者 谭小波 苏畅 苏乐琪 苏锐锋 石晶 董微丽 《河北医学》 CAS 2017年第5期745-747,共3页
目的:观察角膜地形图引导下白内障手术角膜切口的改变对术前中度角膜散光影响。方法:患者47例(59眼),根据角膜地形图检查结果角膜散光为1.0~2.0D,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选择不同手术切口。A组(30眼):手术切口为常规11:00位3.0mm透明角... 目的:观察角膜地形图引导下白内障手术角膜切口的改变对术前中度角膜散光影响。方法:患者47例(59眼),根据角膜地形图检查结果角膜散光为1.0~2.0D,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患者选择不同手术切口。A组(30眼):手术切口为常规11:00位3.0mm透明角膜切口;B组(29眼):手术切口为角膜最陡峭子午线上的透明角膜切口。术后查角膜地形图,观察术后1周,1月,3月患者的视力、角膜散光、手术源性散光及散光轴向的情况。结果:各组视力术后较术前均有大幅度提高;A组散光与术前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散光较术前大幅度减小,且小于A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各时间点散光轴向构成比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位于最陡峭子午线上的角膜切口可以矫正白内障术前存在的角膜中度散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地形图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角膜散光 矫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