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生育期脆性突变水稻细胞壁组分动态变化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苏衍菁 赵国琦 +2 位作者 王小山 严长杰 吕宗友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51-157,共7页
试验以伽马射线辐射选育的脆性突变(brittleness mutation,BM)水稻和亲本中花11(Zhonghua 11)为材料,分析分蘖期、抽穗期(约50%抽穗)、成熟期细胞壁纤维组成动态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整个生育期BM水稻都具有茎叶易折的特点。2)对照亲... 试验以伽马射线辐射选育的脆性突变(brittleness mutation,BM)水稻和亲本中花11(Zhonghua 11)为材料,分析分蘖期、抽穗期(约50%抽穗)、成熟期细胞壁纤维组成动态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整个生育期BM水稻都具有茎叶易折的特点。2)对照亲本各部位的纤维素含量有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半纤维素含量前期变化不显著,后期显著下降;BM水稻各部位的纤维素含量则表现出逐渐升高的趋势,半纤维素含量尽管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但变化不显著。3)与对照亲本相比,BM水稻细胞壁纤维组分变化较大:分蘖期,BM水稻茎、叶、鞘纤维素含量分别极显著下降34.69%,25.89%和28.85%(P<0.01),而半纤维素含量则分别极显著上升15.77%,31.31%和19.32%(P<0.01);抽穗期,BM水稻茎、叶、鞘纤维素含量分别极显著下降32.31%,32.25%和34.69%(P<0.01),而半纤维素含量则分别极显著上升25.39%,32.78%和20.91%(P<0.01);成熟期,两者纤维素差异不显著,但BM水稻茎、叶、鞘半纤维素含量依然极显著高于对照亲本。鉴于以上特征,BM水稻具有作为饲料稻的潜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突变水稻 不同生育期 细胞壁组分 饲料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脆性突变水稻细胞壁成分及其超微结构的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苏衍菁 严长杰 +1 位作者 王小山 赵国琦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594-599,共6页
以通过伽马射线选育的脆性突变水稻(brittleness mutationrice,BM)和对照亲本中花11(Zhonghua11)为研究对象,分析突变基因对水稻细胞壁成分以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脆性突变水稻细胞壁纤维组分含量发生了变化。其中,与对... 以通过伽马射线选育的脆性突变水稻(brittleness mutationrice,BM)和对照亲本中花11(Zhonghua11)为研究对象,分析突变基因对水稻细胞壁成分以及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脆性突变水稻细胞壁纤维组分含量发生了变化。其中,与对照亲本相比,脆性突变水稻叶、茎、根纤维素含量分别极显著下降了18.99%、37.29%和23.34%(P<0.01);半纤维素的含量分别极显著提高了46.07%、85.26%和61.90%(P<0.01)。(2)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脆性突变水稻的组织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叶片薄壁组织扩张,厚壁组织收缩,维管束数目减少;茎杆外表皮硅质瘤状结构分布稀疏;根中柱韧皮部组织排列稀疏,连接松散。(3)通过透射电镜观察,脆性突变水稻的细胞和细胞壁结构也有较大变化:叶片厚壁组织细胞细胞壁分层不明显;茎杆薄壁组织细胞形状不规则,大小不均一;根薄壁组织细胞细胞壁表面凹凸不平,形体膨松胀大。鉴于以上特征,脆性突变水稻具有作为饲料稻的潜在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性突变水稻 细胞壁组分 超微结构 饲料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哺乳期补饲燕麦干草对犊牛生长性能、健康状况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3
作者 张幸开 宫玥 +6 位作者 韦子海 陈昌质 金宜全 王封霞 张幸怡 苏衍菁 杨志强 《中国奶牛》 2025年第2期6-11,共6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补充饲喂5%燕麦干草对哺乳期荷斯坦犊牛生长性能、健康情况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02头初生重相近(38.5±3.5kg)、健康的荷斯坦母犊牛,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51头。两组饲喂同样的代乳粉调和乳+开食料。对照组不... 本试验旨在研究补充饲喂5%燕麦干草对哺乳期荷斯坦犊牛生长性能、健康情况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02头初生重相近(38.5±3.5kg)、健康的荷斯坦母犊牛,随机等分为两组,每组51头。两组饲喂同样的代乳粉调和乳+开食料。对照组不补饲燕麦干草,试验组从20日龄开始补饲5%燕麦干草,至66日龄完全断奶后,试验组和对照组采用相同饲养方式,试验期共计46d,并在断奶后两个月(犊牛日龄125d)时跟踪两组牛只断奶后体重与日增重数据。结果表明:①断奶前4d(61~64日龄),试验组的平均日采食量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断奶前(1~65日龄)及断奶后(66~125日龄)日增重无显著差异。②两组犊牛的腹泻和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无显著性差异。③试验组血清钙(Ca)、磷(P)、白蛋白(ALB)、尿素氮(BUN)、碱性磷酸酶(ALP)的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血糖(Glu)和游离脂肪酸(NEFA)的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哺乳期犊牛补饲5%的燕麦干草可以提高断奶前采食量,改善犊牛断奶时的能量代谢和健康状况,使犊牛更顺利地从液体奶过渡到开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燕麦干草 生长性能 血清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丹草愈伤组织酚类物质提取工艺的研究
4
作者 苏衍菁 刘苏娇 +1 位作者 徐俊 赵国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0期14633-14635,共3页
[目的]探索苏丹草愈伤组织酚类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3种不同类型的苏丹草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Folin-Ciocalteu比色法研究了超声波破碎时间、乙醇浓度以及抽提次数对酚类物质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提取苏丹草愈伤组织酚类物质... [目的]探索苏丹草愈伤组织酚类物质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以3种不同类型的苏丹草愈伤组织为材料,采用Folin-Ciocalteu比色法研究了超声波破碎时间、乙醇浓度以及抽提次数对酚类物质提取效率的影响。[结果]提取苏丹草愈伤组织酚类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抽提液乙醇浓度50%,超声波破碎时间32 min,抽提次数3次。3种不同类型的苏丹草愈伤组织中,Ⅱ型愈伤组织的酚类物质含量最高。[结论]该研究为苏丹草的综合开发和深度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草 愈伤组织 Folin-Ciocalteu比色法 酚类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防褐化措施对苏丹草愈伤诱导以及抗褐化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吕宗友 苏衍菁 +1 位作者 赵国琦 邬彩霞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74-181,共8页
苏丹草组织材料在组织培养过程中会产生酚类物质,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甚至导致愈伤组织死亡。本试验以苏丹草幼穗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防褐化措施对苏丹草愈伤诱导的影响及抗褐化的效果防止。结果表明,活性炭、VC、PVP和AgNO3均能不同程... 苏丹草组织材料在组织培养过程中会产生酚类物质,影响愈伤组织的生长,甚至导致愈伤组织死亡。本试验以苏丹草幼穗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防褐化措施对苏丹草愈伤诱导的影响及抗褐化的效果防止。结果表明,活性炭、VC、PVP和AgNO3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愈伤诱导率和降低褐化率。其中,培养基中低浓度的蔗糖(10~20g/L)能降低褐化率,但同时也降低了愈伤诱导率,而高浓度的蔗糖(40~50 g/L)能提高愈伤诱导率但同时也增加了褐化率。柠檬酸能提高愈伤诱导率但不能防止褐化。当活性炭的添加量为0.15 g/L时,愈伤的诱导及褐化防止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丹草 愈伤诱导 防褐化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三叶叶蛋白提取及纯化工艺 被引量:11
6
作者 吕宗友 赵国琦 +3 位作者 苏衍菁 邬彩霞 陆银 王小山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052-2056,共5页
以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为材料探讨了叶蛋白的提取工艺和纯化方法。对白三叶叶蛋白提取中加热时间、温度、pH值、料液比、酸的种类等单因素以及纯化试剂甲醇、乙醇、丙酮、四氯化碳、水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单因素最佳参数为... 以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为材料探讨了叶蛋白的提取工艺和纯化方法。对白三叶叶蛋白提取中加热时间、温度、pH值、料液比、酸的种类等单因素以及纯化试剂甲醇、乙醇、丙酮、四氯化碳、水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单因素最佳参数为加热时间9min,温度90℃,pH值4.0,料液比1∶2,沉淀的酸为硝酸。对加热时间、加热温度、pH值和料液比进行4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发现影响叶蛋白提取因素为pH值>温度>时间>料液比,最佳提取工艺为加热时间9min,温度80℃,pH值4.0,料液比1∶2。对叶蛋白纯化结果表明,纯化剂对叶蛋白纯度的影响依次为甲醇>乙醇>丙酮>四氯化碳>水,但各种纯化剂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三叶 叶蛋白 提取 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色素添加剂对蛋黄着色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冒国祥 李亮 +2 位作者 苏衍菁 张雪 龚道清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4期140-142,共3页
以150只35周龄海兰褐壳蛋鸡为试验素材,随机分为5组,Ⅴ组为对照组,其余4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15%金黄素-Y(20)(Ⅰ)、0.02%智特红(Ⅱ)、0.15%金黄素-Y(20)+0.02%智特红(Ⅲ)和0.3%红辣椒(Ⅳ)。研究了不同色素添加剂对蛋黄着色... 以150只35周龄海兰褐壳蛋鸡为试验素材,随机分为5组,Ⅴ组为对照组,其余4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0.15%金黄素-Y(20)(Ⅰ)、0.02%智特红(Ⅱ)、0.15%金黄素-Y(20)+0.02%智特红(Ⅲ)和0.3%红辣椒(Ⅳ)。研究了不同色素添加剂对蛋黄着色与褪色情况、蒸熟后蛋黄颜色变化情况。试验结果:3、4、5组蛋黄颜色达罗氏比色扇12.0、13.2、8.5级,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级;鸡蛋蒸熟后,对照组和试验组蛋黄颜色分别下降5和6个等级,为罗氏比色扇的1.0和6.0级。研究表明人工合成色素添加剂有较好的着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素 蛋黄 着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水平下高丹草生产性能及土壤无机氮的残留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小山 刘大林 +2 位作者 韩娟 苏衍菁 顾洪如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58-1263,共6页
为探明不同施氮水平对高丹草生产性能以及土壤无机氮残留的影响,试验以高丹草为材料,设置了N0(0 kg/hm2,对照)、N90(90 kg/hm2)、N180(180 kg/hm2)、N270(270 kg/hm2)、N360(360 kg/hm2)5个施氮量处理,采取随机区组设计。结... 为探明不同施氮水平对高丹草生产性能以及土壤无机氮残留的影响,试验以高丹草为材料,设置了N0(0 kg/hm2,对照)、N90(90 kg/hm2)、N180(180 kg/hm2)、N270(270 kg/hm2)、N360(360 kg/hm2)5个施氮量处理,采取随机区组设计。结果表明:①施氮肥可以显著提高苏丹草鲜草产量,其中施氮360 kg/hm2处理的产量达151 878kg/hm2。②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干物质生产效率、粗蛋白质生产效率均降低,其中施氮180 kg/hm2处理的高丹草氮肥利用率最高,施氮360 kg/hm2处理比施氮270 kg/hm2处理的氮肥利用率低10%;③土壤无机态氮主要集中在土壤表层(0-60 cm),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土壤氮素残留增加,但主要表现在第1次刈割后,土壤氮素残留在第2次刈割后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丹草 施氮水平 氮肥利用率 无机氮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方法对饲料中钙测定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吕宗友 高文俊 +2 位作者 杨胜英 苏衍菁 赵国琦 《饲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39-42,共4页
试验分别采用EDTA和高锰酸钾(KMnO4)法依次滴定干法分解的配合饲料分解液和新型催化剂法(双氧水催化法)分解的配合饲料分解液的钙含量,对测定结果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EDTA滴定干法分解的饲料分解液的钙含量低于国标法,EDTA滴定的新... 试验分别采用EDTA和高锰酸钾(KMnO4)法依次滴定干法分解的配合饲料分解液和新型催化剂法(双氧水催化法)分解的配合饲料分解液的钙含量,对测定结果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EDTA滴定干法分解的饲料分解液的钙含量低于国标法,EDTA滴定的新型催化剂法分解的饲料分解液的钙含量低于国标法,国标法测的钙含量低于高锰酸钾滴定新型催化剂法分解的饲料分解液。ED-TA滴定的新型催化剂法分解的饲料分解液的方法与国标法的相关系数达99%,可以替代国标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含量 EDTA 干法分解法 新型催化剂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皮在动物日粮中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2
10
作者 徐俊 苏衍菁 +1 位作者 顾小卫 田树清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32-35,共4页
大豆皮是大豆榨油后得到的副产品,主要成分是纤维和果胶,可作为粗饲料或精料部分添加到动物日粮中。本文就大豆皮的营养组成、饲喂价值、在动物日粮中的应用以及饲喂时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大豆皮 日粮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在养猪业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
11
作者 吕宗友 苏衍菁 +1 位作者 郭旭东 赵国琦 《养猪》 2010年第3期11-14,共4页
苜蓿由于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而被广泛应用于饲养家畜。本文从营养性方面简述了苜蓿应用于养猪业的优点,为将来大力推广苜蓿养猪打下理论基础。
关键词 苜蓿 养猪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株脆性突变水稻在奶牛瘤胃内降解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吕宗友 苏衍菁 +1 位作者 赵国琦 严长杰 《中国奶牛》 2011年第4期7-11,共5页
通过本试验确定全株脆性突变水稻是否可作为优质饲料稻的中间育种材料,以便为进一步解决南方饲草缺乏和开发饲料资源打下基础。本试验选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中国荷斯坦牛,采用尼龙袋法研究了全株脆性突变(Brittleness Mutation,BM... 通过本试验确定全株脆性突变水稻是否可作为优质饲料稻的中间育种材料,以便为进一步解决南方饲草缺乏和开发饲料资源打下基础。本试验选用3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中国荷斯坦牛,采用尼龙袋法研究了全株脆性突变(Brittleness Mutation,BM)水稻及其亲本中花11(Zhonghua11)在瘤胃内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1)黄熟期全株BM水稻营养成分与对照亲本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全株BM水稻半纤维素含量极显著高于对照亲本(P<0.01),而NFE含量则极显著低于对照亲本(P<0.01);(2)24h后的各个时间点,全株BM水稻DM降解率极显著低于对照亲本(P<0.01),NDF、ADF、半纤维素和纤维素的降解率则极显著高于对照亲本(P<0.01);(3)对于瘤胃有效降解率,全株BM水稻DM有效降解率极显著低于对照亲本(P<0.01),NDF、ADF和半纤维素有效降解率明显高于对照亲本;(4)通过透射电镜观察,与对照亲本相比,全株脆性突变水稻的厚壁组织细胞壁明显变薄。全株脆性突变水稻可以作为优质饲料稻选育的中间育种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株脆性突变水稻 营养价值 尼龙袋法 饲料稻 中间育种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添加剂苜草素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吕宗友 苏衍菁 +3 位作者 赵国琦 李军 李俊 徐伟 《中国饲料添加剂》 2010年第1期1-6,共6页
苜草素是一种无污染、纯天然、无药物残留的绿色添加荆。本文从营养性方面综述了其主要的功能,为进一步研究苜草素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苜草素 添加剂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酸在猪日粮中的应用及展望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俊 苏衍菁 刘明美 《江西饲料》 2012年第1期4-9,共6页
本文就中、短链脂肪酸,ω-3脂肪酸和共轭亚油酸对猪生产性能,抗菌、抗炎症反应,机体免疫及功能食品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猪营养 中、短链脂肪酸 不饱和脂肪酸 共轭亚油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宁作饲料添加剂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
15
作者 吕宗友 戎婧 +4 位作者 苏衍菁 赵国琦 李军 李俊 郭旭东 《北方牧业》 2009年第15期29-29,共1页
植物单宁,又称植物多酚,广泛存在于农作物,如高粱、油菜籽,棉籽中,是一类多元酚化合物,也是植物进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次生代谢产物,该类化合物在植物受到昆虫、真菌、细菌的侵袭时起保护作用。在自然界中,单宁主要分布在双子叶植物细胞... 植物单宁,又称植物多酚,广泛存在于农作物,如高粱、油菜籽,棉籽中,是一类多元酚化合物,也是植物进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次生代谢产物,该类化合物在植物受到昆虫、真菌、细菌的侵袭时起保护作用。在自然界中,单宁主要分布在双子叶植物细胞壁或茎杆、树皮、花和种子的胞液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 饲料添加剂 多元酚化合物 次生代谢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在水产动物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吕宗友 李艳 +2 位作者 苏衍菁 赵国琦 郭旭东 《中国饲料添加剂》 2010年第5期34-37,共4页
本文综述了黄芪多糖的研究进展,提出了黄芪中提高水产动物免疫力和促进生长的活性物质就是黄芪多糖的观点,为黄芪多糖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 黄芪多糖 水产动物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皮在反刍动物日粮中的应用
17
作者 徐俊 顾小卫 +2 位作者 苏衍菁 田树青 吕宗友 《中国饲料添加剂》 2010年第6期31-35,共5页
大豆皮是大豆榨油过程后得到的副产品,主要成分是纤维和果胶。它可作为粗饲料或精料添加到反刍动物日粮中。本文就大豆皮的营养组成、饲喂价值、在反刍动物日粮中的应用以及饲喂时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大豆皮 日粮 饲料资源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苜蓿青贮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吕宗友 苏衍菁 +3 位作者 赵国琦 李军 李俊 郭旭东 《中国饲料添加剂》 2009年第11期1-9,共9页
青贮添加剂分为发酵促进型添加剂、发酵抑制型添加剂、好氧性变质抑制剂、营养型添加剂、吸收剂五大类,大部分青贮添加剂都可用于苜蓿。但苜蓿由于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少,干物质含量低,具有较高的缓冲性等不利青贮的特性,故需要进一步... 青贮添加剂分为发酵促进型添加剂、发酵抑制型添加剂、好氧性变质抑制剂、营养型添加剂、吸收剂五大类,大部分青贮添加剂都可用于苜蓿。但苜蓿由于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少,干物质含量低,具有较高的缓冲性等不利青贮的特性,故需要进一步丰富苜蓿添加剂的理论,为苜蓿青贮打好理论基础,用于指导生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苜蓿青贮 青贮添加剂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脂辣木籽提取物成分分析及其对体外瘤胃发酵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19
作者 宗玉洁 程志强 +6 位作者 孙善涛 武中秀 周晓洁 刘丽 吉慧敏 苏衍菁 林淼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152-5169,共18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脱脂辣木籽提取物成分组成及其对体外瘤胃发酵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试验采用脱脂辣木籽粉为试验材料,通过液相色谱-质谱(LC-MS)法测定乙醇相和水相2种提取物的成分差异,并采用体外模拟瘤胃发酵技术,分别设置乙醇和水提... 本试验旨在研究脱脂辣木籽提取物成分组成及其对体外瘤胃发酵和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试验采用脱脂辣木籽粉为试验材料,通过液相色谱-质谱(LC-MS)法测定乙醇相和水相2种提取物的成分差异,并采用体外模拟瘤胃发酵技术,分别设置乙醇和水提取物的添加剂量为0(对照)、1.875、3.750和7.500 mg/kg(n=5),厌氧发酵72 h,测定其对体外瘤胃发酵发酵参数和菌群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脱脂辣木籽乙醇和水提取物的产率分别为12.66%和38.90%;与水提取物相比,乙醇提取物含有较高的类黄酮和异黄酮类化合物,但含有较低的苯类和酚类物质。2)与对照组相比,乙醇提取物添加组干物质降解率显著降低(P<0.05)。3)添加1.875和3.750 mg/kg乙醇提取物培养6 h后,各时间点产气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水提取物添加组各时间点产气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脱脂辣木籽乙醇提取物显著提高了发酵液乳酸含量(P<0.05);添加1.875和3.750 mg/kg乙醇提取物显著提高了发酵液丙酸比例(P<0.05),显著降低了发酵液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和己酸比例(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脱脂辣木籽水提取物显著降低了发酵液pH和乙酸比例(P<0.05),显著提高了发酵液乳酸和总短链脂肪酸含量以及丙酸比例(P<0.05);添加1.875和3.750 mg/kg水提取物显著降低了发酵液氨态氮含量和戊酸比例(P<0.05),显著提高了发酵液异戊酸比例(P<0.05)。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1.875 mg/kg乙醇提取物显著降低了理研菌科RC9肠道群(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克里斯滕森菌科R-7群(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和毛螺菌科NK3A20群(Lachnospiraceae_NK3A20_group)相对丰度(P<0.05),显著提高了拟杆菌属(Bacteroides)、埃希氏-志贺氏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和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相对丰度(P<0.05);而添加3.750 mg/kg水提取物添加显著提高了克里斯滕森菌科R-7群和毛螺菌科NK3A20群相对丰度(P<0.05)。综上所述,脱脂辣木籽乙醇和水提取物营养成分和活性物质含量存在差异,其中,乙醇提取物中的黄酮类物质可能会抑制瘤胃发酵、减少有益菌数量,而水提取物可以促进瘤胃发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木籽提取物 瘤胃发酵 细菌群落 体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应激对泌乳牛产奶性能影响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宫玥 王封霞 +3 位作者 张幸怡 刘岩 韦子海 苏衍菁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24年第3期35-39,共5页
热应激通过多种途径影响泌乳牛的产奶性能,包括减少采食量、转变能量代谢模式、激活免疫系统及引起炎症、影响乳腺发育及功能等。牧场对于热应激的应对措施通常从营养、管理、遗传三方面入手,调控效果有限。了解热应激导致泌乳牛产奶量... 热应激通过多种途径影响泌乳牛的产奶性能,包括减少采食量、转变能量代谢模式、激活免疫系统及引起炎症、影响乳腺发育及功能等。牧场对于热应激的应对措施通常从营养、管理、遗传三方面入手,调控效果有限。了解热应激导致泌乳牛产奶量下降的潜在机制,对于减少热应激引起的产奶损失十分重要。综述了热应激对泌乳牛产奶性能影响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奶牛生产中科学制定热应激缓解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乳牛 热应激 产奶性能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