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变工况调频能力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行 豆中州 +2 位作者 姚莹莹 苏程志 杨晨玉 《节能技术》 CAS 2024年第3期264-268,共5页
随着能源结构转型,对发电机组调峰调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响应快,更适应调峰调频需求。本文以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为例,研究其变工况条件下一次调频能力。搭建了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模型,以评估环境温度、... 随着能源结构转型,对发电机组调峰调频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响应快,更适应调峰调频需求。本文以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为例,研究其变工况条件下一次调频能力。搭建了联合循环发电机组模型,以评估环境温度、进气导向叶片(IGV)和工况变化对机组一次频率调节响应的影响。同时,研究了在不同发电负荷下,发电机组在一次频率调节过程中的性能表现。本研究为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调频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循环机组模型 动态特性 一次调频能力 调频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储热-火电耦合系统孤网运行电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豆中州 王行 +2 位作者 姚莹莹 苏程志 杨晨玉 《节能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88-92,共5页
高寒地区传统的热电联产机组存在“热电耦合”现象,电网故障时会造成停机且无法供热。电锅炉加入后与火电机组构成的耦合系统能在孤网运行时带电热负荷稳定运行。于是本文基于电锅炉与火电联合系统模型与耦合系统孤网运行策略,分析了在... 高寒地区传统的热电联产机组存在“热电耦合”现象,电网故障时会造成停机且无法供热。电锅炉加入后与火电机组构成的耦合系统能在孤网运行时带电热负荷稳定运行。于是本文基于电锅炉与火电联合系统模型与耦合系统孤网运行策略,分析了在电热负荷大范围变化时,关键参数主汽压和转速的变化规律,并给出了联合系统可承受热、电负荷的范围及保证机组安全运行的电、热负荷最大变化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电机组 电锅炉 孤网运行 系统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动态特性分析研究
3
作者 豆中州 姚莹莹 +5 位作者 王行 孙首珩 毕正军 杨晨玉 苏程志 林朝靖 《节能技术》 CAS 2024年第5期439-443,共5页
随着能源结构调整,对电力设备的环保性能提出更高要求。利用清洁能源天然气作为燃料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成为清洁能源发电的主要设备,因此有必要研究分析联合循环系统的动态特性。本文搭建了包含喘振裕度以及NO_(x)排放等指标的燃气... 随着能源结构调整,对电力设备的环保性能提出更高要求。利用清洁能源天然气作为燃料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成为清洁能源发电的主要设备,因此有必要研究分析联合循环系统的动态特性。本文搭建了包含喘振裕度以及NO_(x)排放等指标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模型。同时,研究了在不同燃油流量、可调进气导向叶片(IGV)和环境温度下系统的性能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系统输出功率受燃油流量变化影响最大;喘振裕度受IGV变化影响最大;涡轮前温度受环境温度变化影响最大;NO_(x)排放受燃油流量、IGV和环境温度影响均很大。本研究为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的性能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 动态特性 喘振裕度 NO_(x)排放 性能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胺海绵大孔复合吸附剂的制备及储热特性
4
作者 苏程志 豆中州 +2 位作者 杨晨玉 曹兴 高继慧 《吉林电力》 2023年第2期38-42,共5页
针对宏观孔隙对无机水合盐水吸附过程中的吸附动力学影响探究较少的问题,以大孔密胺海绵为基底,担载氯化钙形成CaCl_(2)密胺海绵热化学吸附储热复合吸附剂,探究了环境温度、相对湿度、浸渍浓度对复合吸附剂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 针对宏观孔隙对无机水合盐水吸附过程中的吸附动力学影响探究较少的问题,以大孔密胺海绵为基底,担载氯化钙形成CaCl_(2)密胺海绵热化学吸附储热复合吸附剂,探究了环境温度、相对湿度、浸渍浓度对复合吸附剂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吸附湿度、浸渍CaCl_(2)溶液浓度条件下,最佳吸附温度为20℃;在相同吸附温度、浸渍CaCl_(2)溶液浓度条件下,最佳吸附相对湿度为90%;在相同吸附温度、湿度条件下,当浸渍CaCl_(2)溶液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吸附剂取得最佳吸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胺海绵 吸附剂 吸附效果 储热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的制取、储存及前景综述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晨玉 豆中州 +3 位作者 曹瀚文 苏程志 姚莹莹 王行 《吉林电力》 2022年第6期5-7,共3页
针对氢能制取、储存技术以及应用前景的最新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目前氢能发展的特点及应用前景。生物质制氢、太阳能热化学循环制氢等技术具有资源丰富、使用可再生能源的优点,能克服传统电解水制氢能耗高和矿物原料有限的缺点,成为提... 针对氢能制取、储存技术以及应用前景的最新发展现状,分析了我国目前氢能发展的特点及应用前景。生物质制氢、太阳能热化学循环制氢等技术具有资源丰富、使用可再生能源的优点,能克服传统电解水制氢能耗高和矿物原料有限的缺点,成为提高制氢效率、实现规模生产的研究重点。高压气态储氢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体现在改进容器材料和研发吸氢物质方面;低温液态储氢技术研发重点是降低能耗和成本;固体吸附储氢技术正努力突破储氢密度低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能源 氢能 制氢 储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