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及形成模式 被引量:28
1
作者 苏永进 唐跃刚 +1 位作者 张世华 房新娜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7-113,共7页
在对川西坳陷上三叠统天然气藏的形成机理及构造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沉积储层和圈闭发育特征研究,运用成藏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系统归纳川西坳陷上三叠统天然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划分成藏体系并总结形成模式。综合研究认为,川西... 在对川西坳陷上三叠统天然气藏的形成机理及构造演化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沉积储层和圈闭发育特征研究,运用成藏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系统归纳川西坳陷上三叠统天然气成藏的主控因素,划分成藏体系并总结形成模式。综合研究认为,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具备形成大中型气(田)藏的条件;充足的烃源岩和较高的生气强度、良好的输导条件、适时的古隆起和古斜坡、圈闭发育、大面积分布的巨厚储层、优良的保存封盖条件是控制上三叠统天然气成藏的主要因素;上三叠统包括下部和上部两个成藏体系,下部成藏体系包括高压驱赶和低压吸拉两种天然气成藏模式,上部成藏体系主要以毛细管导入、水溶气运移释放和浮力顺优势通道输导等3种天然气成藏模式为主,不同模式具有不同的成藏动力学机制和不同的分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控因素 成藏体系 成藏动力学模式 天然气藏 上三叠统 川西坳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兴洼陷下第三系沙四上亚段和沙三段岩性油藏形成机制 被引量:17
2
作者 苏永进 蒋有录 +2 位作者 廉庆存 宋建勇 石世革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8-32,共5页
博兴洼陷下第三系岩性油藏的形成具有“复式排烃、排聚耦合和四元控藏”的总体特征,而其独特的烃源岩结构和地层压力系统决定了沙四上亚段和沙三段烃源岩在排烃方式、排烃机制以及岩性油藏成藏特点上的不同。沙四上亚段烃源岩有机质富集... 博兴洼陷下第三系岩性油藏的形成具有“复式排烃、排聚耦合和四元控藏”的总体特征,而其独特的烃源岩结构和地层压力系统决定了沙四上亚段和沙三段烃源岩在排烃方式、排烃机制以及岩性油藏成藏特点上的不同。沙四上亚段烃源岩有机质富集,地层压力较高,多为微裂缝排烃;其排烃效率高、范围大,油气顺层侧向运移至洼陷南斜坡鼻状构造的储层发育带聚集成藏。而沙三段烃源岩有机质较分散,地层压力低,多为差异突破压力排烃;其排烃效率低、范围小,只有在有效排烃体内的储集体才可能聚集成藏。断层排烃可以提高其排烃效率和成藏有效性,沙三段岩性油藏主要分布在洼陷中心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兴洼陷 岩性油藏 成藏条件 成藏机制 下第三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东部地区油气成藏特征 被引量:21
3
作者 苏永进 唐跃刚 +1 位作者 石胜群 房新娜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10-214,共5页
在区域构造演化、构造单元划分及地层发育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东部地区,重点开展了储集层、油气成藏条件和主控因素研究,建立起研究区油气成藏模式。分析认为,古近系流沙港组、涠洲组是主要含油层系,包括4套储盖组合... 在区域构造演化、构造单元划分及地层发育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北部湾盆地迈陈凹陷东部地区,重点开展了储集层、油气成藏条件和主控因素研究,建立起研究区油气成藏模式。分析认为,古近系流沙港组、涠洲组是主要含油层系,包括4套储盖组合;主要烃源岩为流二段和流三段上部暗色泥岩,2套重要的砂岩储层是流三段和涠洲组;圈闭类型以断鼻、断块及地层超覆型为主,时间、空间上配置较好;成熟烃源岩、储层发育、断层特征、盖层条件和圈闭形态及落实程度是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研究区包括深凹带内斜坡带、南部断阶带和外斜坡、远斜坡带三种成藏模式,内斜坡带西部地区为勘探最有利的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集层 成藏特征 主控因素 迈陈凹陷 北部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博兴洼陷古近系沙四上和沙三段油气成藏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苏永进 蒋有录 +2 位作者 房新娜 宋建勇 石世革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15,共5页
应用有机地球化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成藏动力学等研究方法,对博兴洼陷古近系沙四上亚段和沙三段两套烃源岩的油气成藏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沙四上亚段和沙三段油气藏类型均为自生自储型的岩性或构造岩性油气藏,但是... 应用有机地球化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成藏动力学等研究方法,对博兴洼陷古近系沙四上亚段和沙三段两套烃源岩的油气成藏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虽然沙四上亚段和沙三段油气藏类型均为自生自储型的岩性或构造岩性油气藏,但是它们在烃源岩特征、储层特征、成藏机制和油气藏特征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研究区沙四上亚段成藏组合的烃源岩有机质顺层富集,异常压力较高,多为微裂缝幕式排烃,排烃效率高,在洼陷中心及南斜坡有利圈闭位置处分别形成泥页岩裂缝型油气藏和滩坝型构造岩性油气藏。而沙三段成藏组合的烃源岩有机质较分散,局部富集,异常压力相对较低,主要依靠差异突破压力进行排烃,排烃效率较低,油气藏类型主要为滑塌浊积型岩性油气藏,其次为三角洲前缘型构造岩性油气藏和火山岩遮挡型油气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博兴洼陷 沙四上亚段 沙三段 储集层特征 油气藏类型 成藏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生岩性油藏形成机理新解 被引量:7
5
作者 苏永进 蒋有录 房新娜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35-38,共4页
为了揭示原生岩性油藏的形成机理,对原生岩性油藏相邻烃源岩的岩心地球化学及地层异常压力进行了分析,认为原生岩性油藏的形成包括烃源岩的排烃和砂岩储集体的聚烃2个相对独立但又彼此联系、相互协调的过程。超压区内烃源岩的排烃方式... 为了揭示原生岩性油藏的形成机理,对原生岩性油藏相邻烃源岩的岩心地球化学及地层异常压力进行了分析,认为原生岩性油藏的形成包括烃源岩的排烃和砂岩储集体的聚烃2个相对独立但又彼此联系、相互协调的过程。超压区内烃源岩的排烃方式主要有微裂缝排烃、差异突破压力排烃和断层排烃3种类型,它们具有不同的动力学特征和排烃机制。聚烃过程包含烃类的充注和砂体中水的排出2个能量传递过程,且有各自独立的流动途径和压力系统。只有当排烃过程与聚烃过程协调一致时,原生岩性油藏才能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生岩性油藏 排烃 聚烃 成藏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镇凹陷富台油气田油气成藏特征 被引量:4
6
作者 苏永进 房新娜 张永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0-32,共3页
富台油气田的主体构造由下古生界车古20潜山和其上覆的下第三系车3鼻状构造两部分组成。为了搞清该油气田构造、储层和油气成藏特征,在区域构造沉积发育史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构造解析和储层分析技术,对工区两部分主体进行了构造、储层特... 富台油气田的主体构造由下古生界车古20潜山和其上覆的下第三系车3鼻状构造两部分组成。为了搞清该油气田构造、储层和油气成藏特征,在区域构造沉积发育史分析的基础上,应用构造解析和储层分析技术,对工区两部分主体进行了构造、储层特征研究,探讨了不同油气藏的油气成藏特征。分析认为,下古生界主要为潜山内幕层状—缝洞(孔)型油气藏,而沙三段为受构造、岩性双重控制的构造—岩性油气藏,从而构建了研究区复式油气成藏模式,对指导本区及类似地区的油气勘探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车镇凹陷 油气藏形成 古潜山 披覆构造 构造 岩性 复合圈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阳坳陷东营凹陷浊积型砂体的成藏特征及其差异性 被引量:5
7
作者 苏永进 唐跃刚 房新娜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83-187,共5页
应用沉积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成藏动力学等方法对济阳坳陷东营凹陷4大洼陷浊积型砂体的发育特征和油气成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它们既存在共同的特征,又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共性主要表现为:层序地层控制着不同浊积砂体的发育层位... 应用沉积学、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和成藏动力学等方法对济阳坳陷东营凹陷4大洼陷浊积型砂体的发育特征和油气成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它们既存在共同的特征,又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共性主要表现为:层序地层控制着不同浊积砂体的发育层位;洼陷中浊积砂体的油气成藏机理和成藏模式基本一致;洼陷中浊积砂体的油气藏充满度非均质性强。而差异性则主要表现在不同洼陷,浊积型油藏发育的规模、数量、分布特征和油气平均充满度不一致。综合分析认为浊积岩体系、地层压力、层序地层和断裂体系的发育特征是控制东营凹陷4大洼陷浊积砂体发育和油藏形成及其差异性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东营凹陷 浊积砂体 成藏特征 控制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家楼油田沙二段油气成藏规律 被引量:2
8
作者 苏永进 房新娜 陈丙申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96-298,共3页
梁家楼油田是以开发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沙三段为主要目的层的油田,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发现了沙二段油层在不同区域零星分布。结合区域资料研究了梁家楼地区沙二段油气地质特征和油藏特征,指出本区沙二段为典型的小型隐蔽性油藏,主要油藏类... 梁家楼油田是以开发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沙三段为主要目的层的油田,在勘探开发过程中,发现了沙二段油层在不同区域零星分布。结合区域资料研究了梁家楼地区沙二段油气地质特征和油藏特征,指出本区沙二段为典型的小型隐蔽性油藏,主要油藏类型为反向屋脊断块遮挡油气藏和断层-岩性复合油藏,总结了油气成藏规律,提出“小构造、小断层控油”和油气分布“南多北少、南浅北深”的观点,对指导本区及相邻地区沙二段的油气勘探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成藏规律 隐蔽性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压实区内岩性油藏幕式成藏机制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苏永进 蒋有录 房新娜 《新疆石油天然气》 CAS 2005年第1期36-38,共3页
在欠压实区的某些特定范围内,岩性油藏的形成过程具有典型的幕式特征,有效烃源岩的幕式排烃和烃源岩区内砂岩体的幕式聚烃是两个相对独立但又彼此联系的过程。幕式排烃的通道主要是烃源岩自身发育的微裂缝和由于构造运动而产生的、沟通... 在欠压实区的某些特定范围内,岩性油藏的形成过程具有典型的幕式特征,有效烃源岩的幕式排烃和烃源岩区内砂岩体的幕式聚烃是两个相对独立但又彼此联系的过程。幕式排烃的通道主要是烃源岩自身发育的微裂缝和由于构造运动而产生的、沟通有效烃源岩与砂体之间联系的断层。微裂缝排烃和断层排烃具有两种不同的动力学特征和排烃机制。只有排烃过程与聚烃过程协调一致,才能完成欠压实区内岩性油藏的幕式成藏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欠压实区 岩性油藏 幕式排烃 微裂缝 断层 幕式聚烃 幕式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阳坳陷不整合结构地质特征及油气成藏条件 被引量:25
10
作者 陈涛 蒋有录 +3 位作者 宋国奇 苏永进 赵乐强 时丕同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99-503,共5页
对济阳坳陷不整合取心井的岩心观察以及矿物、元素的微观研究表明,济阳坳陷完整的地层不整合包括风化黏土层、半风化岩石和未风化岩石3部分。风化黏土层完全被风化,母岩原生构造及层理完全消失,岩石中长石、方解石完全蚀变;黏土矿物含量... 对济阳坳陷不整合取心井的岩心观察以及矿物、元素的微观研究表明,济阳坳陷完整的地层不整合包括风化黏土层、半风化岩石和未风化岩石3部分。风化黏土层完全被风化,母岩原生构造及层理完全消失,岩石中长石、方解石完全蚀变;黏土矿物含量高,Si、Fe、Al元素富集,Ca、Mg元素淋失;受后期成岩作用的影响,孔隙性、渗透性变差。半风化岩石未被完全风化,残留部分方解石、长石;发育次生黏土矿物,元素富集及淋失程度低于风化黏土层;可见网膜状构造、裂缝充填构造,溶孔、裂缝发育,孔隙性、渗透性较好。两者在空间上构成良好的储、盖配置关系,是油气成藏的有利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阳坳陷 不整合结构 风化黏土层 半风化岩石 孔隙度 渗透率 油气成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手术治疗进展
11
作者 苏永进 郑世信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第12期15-16,共2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是睡眠呼吸疾患之一,可诱发多种疾病,具有潜在危险性。自20世纪70年代逐渐引起医学界的重视。近年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手术治疗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博兴地区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特征 被引量:8
12
作者 蒋有录 荣启宏 +2 位作者 宋建勇 苏永进 谭丽娟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2003年第5期452-457,共6页
该文讨论了东营凹陷西南部博兴地区的油气成藏条件、油气藏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受特殊地质背景的影响,该区成藏条件较为优越,储集体十分发育,但油源条件相对不足。油气藏类型丰富多样,以地层及复合油气藏发育为特色,油气藏的类型在纵... 该文讨论了东营凹陷西南部博兴地区的油气成藏条件、油气藏特征及油气富集规律。受特殊地质背景的影响,该区成藏条件较为优越,储集体十分发育,但油源条件相对不足。油气藏类型丰富多样,以地层及复合油气藏发育为特色,油气藏的类型在纵向上和平面上都有一定的展布规律。油气主要富集于受断裂和古隆起控制的正向构造带中,油气富集层位具有东北部深且相对富油、西南部浅且相对富气的特点,油气富集层系具有明显的分区性,构造背景及油气源条件对油气的富集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条件 油气藏 油气分布 东营凹陷 渤海湾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营凹陷梁北地区沙二段油气成藏特征 被引量:4
13
作者 房新娜 苏永进 +1 位作者 蒋有录 陈炳申 《断块油气田》 CAS 2002年第2期21-23,共3页
梁北地区沙二段油气藏具有不同于其它相邻地区的成藏特征。在分析梁北地区沙二段油气藏成藏条件的基础上 ,提出本区沙二段主要油气藏类型为反向屋脊断块遮挡油气藏和断层—岩性复合油藏 ,且沙二上、沙二下油气成藏特征不相同的观点 ,总... 梁北地区沙二段油气藏具有不同于其它相邻地区的成藏特征。在分析梁北地区沙二段油气藏成藏条件的基础上 ,提出本区沙二段主要油气藏类型为反向屋脊断块遮挡油气藏和断层—岩性复合油藏 ,且沙二上、沙二下油气成藏特征不相同的观点 ,总结了该地区沙二段油气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营凹陷 梁北地区 沙二段 油气成藏 特征 成藏条件 油气藏类型 成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鼻窦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4
作者 林宜玲 聂国辉 +1 位作者 苏永进 郑世信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471-474,共4页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是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2%,其中在头颈部发生的恶性黑色素瘤较少,约占全身恶性黑色素瘤的22%~32%,而发生于鼻腔鼻窦较少见,仅占头颈部恶性黑色素瘤的2%~9%... 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是黑色素细胞的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2%,其中在头颈部发生的恶性黑色素瘤较少,约占全身恶性黑色素瘤的22%~32%,而发生于鼻腔鼻窦较少见,仅占头颈部恶性黑色素瘤的2%~9%。恶性黑色素瘤恶性程度高,早期易发生淋巴和血性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 鼻窦 恶性黑色素瘤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听力重建效果的分析 被引量:15
15
作者 郭敛容 胡洪义 苏永进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11年第4期286-288,共3页
目的比较自体骨及钛金属两种听力重建材料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后的听力改善状况。方法对2007年10月~2010年5月接受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的21例(21耳)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听骨链重建材料分为自体骨组和金属钛组,听力统计以0.5,1,2,4 kHz的平... 目的比较自体骨及钛金属两种听力重建材料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后的听力改善状况。方法对2007年10月~2010年5月接受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的21例(21耳)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听骨链重建材料分为自体骨组和金属钛组,听力统计以0.5,1,2,4 kHz的平均气骨导差值计算。结果自体骨组术后平均气骨导差和术前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金属钛组术后平均气骨导差较术前缩小(27.5±7.25)dB,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开放式鼓室成形术中,使用金属钛重建听力链的听力改善较自体骨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鼓室成形术 听骨链重建 自体骨 钛听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8例儿童鼻炎鼻窦炎与分泌性中耳炎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姚利 陆兴 +2 位作者 梅雪霜 张菁菁 苏永进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14年第5期344-346,共3页
目的 探讨儿童鼻炎鼻窦炎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方法 2006年2月~2007年3月我们对88例3岁至15岁的儿童进行临床检查及鼻窦冠状位CT扫描等诊断方法确诊为鼻炎鼻窦炎患儿和50例无伴发鼻窦炎的儿童进行了声导抗检查,患儿均行耳镜检查、鼓... 目的 探讨儿童鼻炎鼻窦炎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方法 2006年2月~2007年3月我们对88例3岁至15岁的儿童进行临床检查及鼻窦冠状位CT扫描等诊断方法确诊为鼻炎鼻窦炎患儿和50例无伴发鼻窦炎的儿童进行了声导抗检查,患儿均行耳镜检查、鼓气耳镜检查.用声导抗仪进行鼓室压图检测,分析分泌性中耳炎的发病情况,及治疗方法.结果 88例鼻炎鼻窦炎患者鼓室压图异常(B型)35例+C型28例.对照组10耳B型曲线,两组之间分泌性中耳炎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0.01).保守治疗抗炎、丙酸倍氯米松喷鼻,氨溴索口服,且对有鼻窦炎的患儿行鼻负压吸引2个月后,可改善鼻腔通气;同时为20例保守治疗无效的病例行鼓膜置管可改善中耳负压,复查声导抗多数患儿的听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 分泌性中耳炎的成因并非是一种因素作用,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儿童鼻炎鼻窦炎与分泌性中耳炎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对鼻炎鼻窦炎患儿应常规进行耳部并声导抗检查,以便及早发现诊断分泌性中耳炎,并给予抗炎、抗过敏、鼓室通气治疗,以防导致听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鼻炎鼻窦炎 分泌性中耳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在成人喉乳头瘤病毒感染分型检测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郭敛容 苏永进 +2 位作者 王芬 蔡智 林宜玲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4年第5期302-304,共3页
目的探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Max)在人乳头瘤病毒(HPV)喉部感染分型检测中的应用,并探讨HPV感染与成人喉乳头瘤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10月在本科住院的患者,其中喉乳头瘤36例、声带息肉30例。在... 目的探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Max)在人乳头瘤病毒(HPV)喉部感染分型检测中的应用,并探讨HPV感染与成人喉乳头瘤发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10月在本科住院的患者,其中喉乳头瘤36例、声带息肉30例。在支撑喉镜下手术切除喉部病变组织,留取部分组织。同时留取本院妇科门诊HC-Ⅱ检测阴/阳性各10份的宫颈细胞标本;采用HybriMax技术行HPV感染分型检测。结果 10例HC-Ⅱ法阳性宫颈细胞标本HybriMax法均检测出HPV,亚型分别为52、59、68型,其中52型50%(5/10)、58型30%(3/10),59型20%(2/10);1例HC-Ⅱ法阴性宫颈细胞标本HybriMax法检测出HPV。36例喉乳头瘤患者HPV阳性率50%(18/36),分别检测出2种亚型,依次为HPV 6型(33.33%、12/36)、11型(16.67%、6/36);声带息肉患者均未检测出HPV。结论 HybriMax检测HPV有很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检测HPV亚型,是临床喉HPV感染分型检测的有效方法。HPV6、HPV11型可能在成人喉乳头瘤的发病中起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喉乳头瘤 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 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田板块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学用转化效果评估模型构建 被引量:2
18
作者 房新娜 苏永进 钱振萍 《继续教育》 2016年第6期41-43,共3页
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评估指标和指标权重两个维度构建油田板块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学用转化效果评估模型,评估指标的确定主要采用德尔菲问卷专家调查、通过Likert五点量表法对其适合程度进行选择,评估指标的权重主... 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评估指标和指标权重两个维度构建油田板块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训学用转化效果评估模型,评估指标的确定主要采用德尔菲问卷专家调查、通过Likert五点量表法对其适合程度进行选择,评估指标的权重主要采用层次分析法、通过Expert Choice软件处理而确定的,该模型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培训 学用转化效果 评估指标 指标权重 评估模型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坏死性筋膜炎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病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3
19
作者 顾怀宇 刘凤安 苏永进 《罕少疾病杂志》 2012年第3期35-37,60,共4页
目的探讨颈部坏死性筋膜炎(Cervical necrotizing fasciitis,CNF)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临床诊断CNF一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本例CNF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经及时诊断及抢救,成功。结论 CNF起病急、发... 目的探讨颈部坏死性筋膜炎(Cervical necrotizing fasciitis,CNF)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分析临床诊断CNF一例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本例CNF合并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经及时诊断及抢救,成功。结论 CNF起病急、发展快,延误诊断和治疗不当常导致患者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坏死性筋膜炎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直观评价断层封堵不均一性的图解方法
20
作者 房新娜 苏永进 +1 位作者 徐明军 刘东 《断块油气田》 CAS 2001年第5期21-23,共3页
断层封堵是断块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 ,它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不均匀性。结合我国东部裂谷盆地断块油气田的实际情况 ,建立了一套评价断层封堵空间分布的方法 ,具有简便、直观的特点。东辛油田营 8断块的实际应用结果证明该方法... 断层封堵是断块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 ,它在空间分布上具有不均匀性。结合我国东部裂谷盆地断块油气田的实际情况 ,建立了一套评价断层封堵空间分布的方法 ,具有简便、直观的特点。东辛油田营 8断块的实际应用结果证明该方法可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 断块油气藏 封堵性 并置图 封堵不均一性 并置封堵图 断层面封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