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建构中国特色社会资本理论体系:基于国家力量与传统文化视角
1
作者 苏娇妮 陈捷 陈梓涵 《社会科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8-70,共13页
社会资本是国家治理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元素,能促进社会互利行动与良性合作。既有的社会资本研究主要是基于西方理论体系展开的。然而,社会资本的概念及现实应用却不可避免地受特定文化与制度等结构性要素的影响。为了推进社会资本理论在... 社会资本是国家治理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元素,能促进社会互利行动与良性合作。既有的社会资本研究主要是基于西方理论体系展开的。然而,社会资本的概念及现实应用却不可避免地受特定文化与制度等结构性要素的影响。为了推进社会资本理论在中国的运用,需要从“国家与社会关系”“差序格局”等理论视角探讨、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资本理论体系,着重分析特定政治制度与传统文化对于社会资本的影响机制。在中国,国家力量通过制度制定、组织结构与思想引领等不同方式重新激发并塑造社会资本,形成了以党政权力为纽带的权威关系、权威信任与权威规范,凸显了纵向调控下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合作。与此同时,传统文化也丰富了社会资本的文化内涵,生成了以血缘为核心、以地缘为纽带的社会结构,塑造了社会资本中的差序关系、差序信任与差序规范,体现了专属于中国人的行为与习惯特色。鉴于此,这需要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资本新概念,分析社会资本中国化的新特征与功能,为推动社会资本理论的中国化、本土化发展提供理论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国家力量 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走向公共治理:我国社会资本研究的主题与趋势演进——基于CSSCI文献的知识图谱分析
2
作者 苏娇妮 陈梓涵 《社会科学动态》 2025年第3期92-101,共10页
社会资本是社会科学研究中最权威和经典理论之一,其在政府、市场之外通过社会自我调节的方式寻找解决社会矛盾和促进国家发展的“第三道路”。尽管社会资本已在我国构建起了庞大的主题研究谱系,但少有研究对其进行科学、系统的文献计量... 社会资本是社会科学研究中最权威和经典理论之一,其在政府、市场之外通过社会自我调节的方式寻找解决社会矛盾和促进国家发展的“第三道路”。尽管社会资本已在我国构建起了庞大的主题研究谱系,但少有研究对其进行科学、系统的文献计量分析,以掌握社会资本的本土化发展脉络与演进趋势。选取近25年CSSCI中文核心期刊数据,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工具绘制知识图谱,研究发现:社会资本的发文数量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研究方向则历经了从助推经济发展和提升企业绩效,转向关注社会与公共性事务治理议题,有关于乡村治理、社区治理、数字治理和应急管理的公共议题成为了新重点。基于此,学科交叉与转型治理、概念创新与理论构建、热点效应与本土适应、实证分析与中介效应探究是社会资本研究的未来趋势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公共治理 文献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任务中的组织属性、部门风格与行为逻辑分析——基于多个省直部门的比较与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苏娇妮 刘亚平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90,共11页
政府行为是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研究的重要议题,但已有研究更多把政府部门视为“铁板一块”,忽视了组织的风格与“个性”。基于官僚制组织理论构建“属性—风格”的行为分析框架,通过案例研究法考察多个省直部门在同一个政府任务中的表... 政府行为是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研究的重要议题,但已有研究更多把政府部门视为“铁板一块”,忽视了组织的风格与“个性”。基于官僚制组织理论构建“属性—风格”的行为分析框架,通过案例研究法考察多个省直部门在同一个政府任务中的表现可以发现,组织属性能够塑造专业自主、统筹协调与专业调适等多元风格,并影响部门意愿与行为。职能属性决定部门职责定位与专业能力,地位属性反映实际话语权和资源水平。按照专业职能与地位序列的属性组合,行政组织具有双强性、强地位性、强职能性与双弱性等类型。重回组织视角,结合组织属性与部门风格差异理解政府任务行为逻辑,将有助于推进精细化的中国特色官僚制组织行为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行为 组织属性 政府机构类型 专业职能 地位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共危机情境下政府网络沟通的角色重构——基于2010—2019年六次地震中的政府政务微博发布情况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力雄 苏娇妮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9-85,共7页
基于网络的公共危机沟通是数字应急时代的重要研究议题,而政府在其中的角色转变影响着危机响应模式的变革。分析2010—2019年10年间6次重大地震的133,440条相关微博数据可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运用现代通信技术健全基于社交媒体的... 基于网络的公共危机沟通是数字应急时代的重要研究议题,而政府在其中的角色转变影响着危机响应模式的变革。分析2010—2019年10年间6次重大地震的133,440条相关微博数据可知,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运用现代通信技术健全基于社交媒体的危机沟通模式,包括增加政务微博的数量、高频发布危机信息。同时,政府还担任着网络危机信息聚合者与分发者的角色,打造集聚式的信息联动模式以强化权威信息供给,降低民间谣言传导的可能性。在这一模式下,公众的自产信息不断减少,对政府信息信任持续增强,公众倾向于接收、转发政务微博的公共危机信息,成为信息传播的中转站。这既扩大了政府权威信息的传播面,又生成了信息“生产-传播”的流水线。基于网络公共危机沟通概念,构建不同类型的微博用户在线参与模式有助于完善政府应急管理体系,打造“应急共治”的合作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危机 政府角色 网络沟通 自然灾害 应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模糊到清晰:一个政协提案的历程 被引量:3
5
作者 刘亚平 苏娇妮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4期13-25,共13页
在政协提案办理过程中,承办单位的办复态度与行为直接影响提案办理工作的推进及最终走向。然而,现实中各行政组织对同一议题存在回复和解读差异。基于2019年构建大湾区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全国政协提案办理的案例分析,发现提案办理工作... 在政协提案办理过程中,承办单位的办复态度与行为直接影响提案办理工作的推进及最终走向。然而,现实中各行政组织对同一议题存在回复和解读差异。基于2019年构建大湾区食品安全标准体系的全国政协提案办理的案例分析,发现提案办理工作是一个从模糊逐步走向清晰的过程,提案本身的模糊属性既是政策企业家汇聚资源、建立支持联盟的主要策略,亦赋予行政组织解读提案的自主性空间。提案的成功办理有赖于行政组织从中找到共同的利好空间,为创造更大的收益“蛋糕”而积极融入和解读,继而推动提案办理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提案办成也是各方战略联盟的建成过程,是方案明确的过程。政策企业家高度依赖行政组织的技术性和细节性支持,而那些机构地位弱、有拓展利好需要的专业性行政组织反而更有意愿且能为方案清晰化落地指明具体可行方向,在为提案者增加可选择的实施方案的同时,原本模糊的提案内涵得以清晰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协提案 提案回复 部门差异 政策企业家 食品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公共管理学的研究主题及热点分析——基于2012—2017年的文献计量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苏娇妮 聂爱霞 《秘书》 2018年第5期34-46,共13页
文章以习总书记的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谈话为研究起点,以公共管理学的发展路径和热点主题为研究视角,通过文献计量的方式,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客观评估十八大(2012年)以来我国公共管理学的研究主题,获得高频引用词的分布情况... 文章以习总书记的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谈话为研究起点,以公共管理学的发展路径和热点主题为研究视角,通过文献计量的方式,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客观评估十八大(2012年)以来我国公共管理学的研究主题,获得高频引用词的分布情况和主题变化情况,明确我国公共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现状,以此探析我国公共管理学的发展趋势,促进学科形成特定的研究主题和风格。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公共管理学的研究主题呈现价值化、多元化、信息化和话语特色化等趋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管理学 中国特色 文献计量法 研究主题 研究趋势 知识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安全地方立法与部门监管的行动逻辑及影响因素——以广东省食品小作坊和小摊贩管理条例的出台为例 被引量:5
7
作者 刘亚平 苏娇妮 《学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3-53,177,共12页
立法过程实质是一种权力和利益的再分配过程。随着地方立法权的扩张,参与立法的主体逐渐增多,冲突和僵局成为地方立法的常见难题。研究发现,地方立法机关主导立法过程的能力有限,难以把握立法精神,制衡强势的部门利益,即使拓宽利益表达... 立法过程实质是一种权力和利益的再分配过程。随着地方立法权的扩张,参与立法的主体逐渐增多,冲突和僵局成为地方立法的常见难题。研究发现,地方立法机关主导立法过程的能力有限,难以把握立法精神,制衡强势的部门利益,即使拓宽利益表达渠道也无法引导出有价值的立法意见,立法过程易陷入反复的争议与论证,中央的力量或成为打破地方立法过程僵局的关键因素。未来的改革仍需要考虑如何提升地方自主立法的能力,提高人大主导立法的专业性和组织能力,保证公众参与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以达成关于监管的基本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方立法 立法争议 部门利益 食品安全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策略研究
8
作者 吴海燕 吴紫晴 苏娇妮 《中国机关后勤》 2025年第2期75-77,共3页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在信息技术的快速推动下,数字化已成为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变革及功能再造的重要手段。数字化技术具有重塑管理理念、组织内控环境,以及打破时间、...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政府管理服务。在信息技术的快速推动下,数字化已成为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变革及功能再造的重要手段。数字化技术具有重塑管理理念、组织内控环境,以及打破时间、空间的独特优势,能够推动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数字化管理,实现实时监测、精确记录和智能决策,促进业务信息共享和管理过程更加透明规范。笔者旨在从全生命周期视角,探讨数字赋能资产过程管理中存在的现实困境,分析行政事业性单位资产全过程管理的数字化转型路径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与对策 内控环境 全生命周期 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管理 全过程管理 智能决策 人工智能
原文传递
我国省级政府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的吸引力评价 被引量:39
9
作者 孟华 刘娣 苏娇妮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6-123,共8页
随着各级政府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学界对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的研究日趋增多,地方人才吸引力水平的评价也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然而,目前的吸引力评价并未区分客观吸引力与政策吸引力,而是着重于对总体吸引力进行评价,这... 随着各级政府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的出台与实施,学界对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的研究日趋增多,地方人才吸引力水平的评价也日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然而,目前的吸引力评价并未区分客观吸引力与政策吸引力,而是着重于对总体吸引力进行评价,这就不利于对政策设计水平进行客观评价,从而推动政策改进。本文以省级政府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为研究对象,通过建构政策吸引力相关指标,利用因子分析法测量出客观吸引力与政策的绝对吸引力,进而将各省级政府政策的绝对吸引力与客观吸引力进行比较,获得对各省高层次人才政策的相对吸引力评价结果。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良好的政策吸引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客观吸引力的不足,客观发展状况较差的省份如果要吸引高层次人才,必须制定出一系列良好的引才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省级政府 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 政策吸引力 因子分析
原文传递
中国市场监管改革70年
10
作者 刘亚平 苏娇妮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2019年第9期95-96,共2页
国家市场监管改革理念转变行业主管阶段:1949-1992年。政府对市场进行严格的控制,通过行业主管部门直接控制行业发展,形成了政企合一的管理特点,管理方式和手段主要依靠科层体制的行政指令,所谓市场主体只被看做政府管理下的一个行政单位。
关键词 市场监管 政企合一 市场主体 行政指令 理念转变 行业主管 改革
原文传递
中国市场监管改革70年的变迁经验与演进逻辑 被引量:33
11
作者 刘亚平 苏娇妮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5-21,共7页
回溯新中国成立以来市场监管机构改革的探索,可以分为行业主管、独立监管和统筹监管三个阶段,市场监管理念则经历了从最初的限制市场,到有序竞争,再到宽准入严监管的变迁,这一演进的逻辑实际上反映了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角色和定位的转... 回溯新中国成立以来市场监管机构改革的探索,可以分为行业主管、独立监管和统筹监管三个阶段,市场监管理念则经历了从最初的限制市场,到有序竞争,再到宽准入严监管的变迁,这一演进的逻辑实际上反映了政府、市场和社会之间角色和定位的转变,反映了中国对市场监管的探索和创新。但是,监管职能交叉等问题仍难以仅靠简单的机构撤并予以解决,未来的努力还需要放在监管理念的共识,综合协调机构的定位,监管的激励机制的调整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监管 统筹监管 监管激励 政府、市场、社会关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