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T2WI影像组学模型可预测低级别胶质瘤1p/19q的缺失状态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书涵 刘晓欢 +3 位作者 苏侨勇 付国丽 姜聪明 许燕塔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5期723-728,共6页
目的 基于磁共振T2WI构建影像组学模型,预测低级别胶质瘤1p/19q缺失状态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经病理证实的154例低级别胶质瘤患者(1p/19q共缺失100例,1p/19q非共缺失54例),按照分层抽样7∶3分成训练集和验证集。使用3DSlicer软... 目的 基于磁共振T2WI构建影像组学模型,预测低级别胶质瘤1p/19q缺失状态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经病理证实的154例低级别胶质瘤患者(1p/19q共缺失100例,1p/19q非共缺失54例),按照分层抽样7∶3分成训练集和验证集。使用3DSlicer软件对肿瘤区域进行手动分割,用pyradiomics进行特征提取。临床资料的分析采用t检验/χ^(2)检验;影像组学特征采用方差法和10折交叉验证的LASSO算法进行筛选,最后建立支持向量机、高斯朴素贝叶斯、K-近邻、逻辑回归模型,采用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值和sklearn分类报告中的参考指标(准确度、敏感度、特异性、F1分数)进行效能评价。结果 4种模型中,支持向量机的曲线下面积值最高,训练集和验证集分别为0.95、0.91;参考指标中表现最佳为K-近邻,其准确度、敏感度、特异性及F1分数分别为0.87、0.97、0.70、0.91;其次为支持向量机,各项指标与模型平均值相当。结论 基于T2WI影像组学模型可以有效地预测低级别胶质瘤1p/19q的缺失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1p/19q共缺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结核并肺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 被引量:2
2
作者 付国丽 苏侨勇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年第15期73-74,共2页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肺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收治的肺结核并肺癌患者118例作为本研究的观察组,同期再选取118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均采用CT影像学技术进行检查... 目的:探讨肺结核并肺癌的CT影像学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收治的肺结核并肺癌患者118例作为本研究的观察组,同期再选取118例单纯肺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均采用CT影像学技术进行检查,且对两组检查后的胸膜凹陷征、空泡征、空洞征、棘状突起、毛刺征及分叶征等影像学特点所占比例进行观察及评估。结果:观察组胸膜凹陷征、空泡征、空洞征、棘状突起、毛刺征及分叶征所占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影像学技术用于肺结核并肺癌疾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根据胸膜凹陷征、空泡征、空洞征、棘状突起、毛刺征及分叶征特点确诊该病,对降低误诊率及漏诊率具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结核 肺癌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DSA与CT检查效果比较
3
作者 付国丽 苏侨勇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19年第15期11-13,共3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CT和DSA两种检测方式在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检查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98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C... 目的观察并分析CT和DSA两种检测方式在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检查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98例,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CT检查,观察组实施DSA检查,后根据检查结果进行用药治疗,对两组检查结果和有关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病灶分界点为2mm,病灶<2mm时,观察组病灶检出率32.65%高于对照组2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灶>2mm两组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有明显下降,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89.8%显著优于对照组7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SA检查方式在脑梗死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检查效果更加准确,同时可为临床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为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时间,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 DSA脑梗死合并高血压 检查效果 治疗效果 应用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