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品种花生蛋白流变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芮闯 侯彩云 +2 位作者 苏杨 刘莹 安瑜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9-72,共4页
对8种花生蛋白的流变特性进行了探讨。静态流变特性测定结果表明,8种花生蛋白的流变模型为幂率模型,均为非牛顿流体。在同样的流动方式下,忠毅9616的黏度最大,花育16次之,其他几种变化无明显差别。动态流变特性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 对8种花生蛋白的流变特性进行了探讨。静态流变特性测定结果表明,8种花生蛋白的流变模型为幂率模型,均为非牛顿流体。在同样的流动方式下,忠毅9616的黏度最大,花育16次之,其他几种变化无明显差别。动态流变特性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不同品种花生蛋白的贮藏模量、损失模量以及损失系数均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忠毅9616品种蛋白的贮藏模量最大,红珍珠次之,花育16最小;红珍珠、奇山208、的损失模量高于其他几种,花育16最低;忠毅9616的损失系数最小,奇山208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蛋白 流变特性 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酶法提取花生蛋白质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芮闯 侯彩云 +1 位作者 刘莹 安瑜 《粮油食品科技》 2009年第4期22-25,共4页
利用水酶法提取花生中的蛋白质,对酶种类、固液比、酶用量、pH值、酶解温度、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确定了优化的提取工艺条件:酶制剂为Alcalase碱性蛋白酶,固液比为1:6,酶添加量(E/S)为6%,碱提pH值8.5,酶解温度为65℃,酶解... 利用水酶法提取花生中的蛋白质,对酶种类、固液比、酶用量、pH值、酶解温度、时间等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确定了优化的提取工艺条件:酶制剂为Alcalase碱性蛋白酶,固液比为1:6,酶添加量(E/S)为6%,碱提pH值8.5,酶解温度为65℃,酶解时间为150min。在此提取条件下,8种不同品种花生的蛋白得率存在着差异,以白沙最高,花育16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水酶法 不同品种 蛋白得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味仪评价我国大米食味值的可行性探讨 被引量:22
3
作者 孙建平 侯彩云 +1 位作者 王启辉 芮闯 《粮油食品科技》 2008年第6期1-3,7,共4页
分别以两种不同的食味仪为研究对象,对我国大米的食味品质进行了评价,并与国标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食味仪与国标方法的评价结果之间未显示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利用此两种食味仪评价大米食味品质的结果与感官品尝评... 分别以两种不同的食味仪为研究对象,对我国大米的食味品质进行了评价,并与国标方法的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食味仪与国标方法的评价结果之间未显示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说明利用此两种食味仪评价大米食味品质的结果与感官品尝评价结果之间并不一致,尚难以准确评价我国大米的食味品质。通过将食味仪测定大米主要理化指标的测定结果与标准方法测定值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不同食味仪对于大米理化指标的测定结果差异显著,表明不同食味仪的测定结果并不一致,现有食味仪可以实现对大米理化指标的准确测定,但其对于大米食味品质的评价结果与感官品尝评分的一致性尚待提高,需要对其评价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 食味仪 感官评价 直链淀粉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的黄粒米检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祝晓芳 侯彩云 芮闯 《粮油食品科技》 2008年第4期6-8,共3页
针对现行大米质量评定体系中黄粒米指标的检测采用人工方式完成,无法满足快速检测需要的问题,开发了一套黄粒米检测系统。该系统首先将扫描仪获得的米粒RGB色度信息转化成L*a*b*色度信息,分析L*a*b*色度信息并根据色度阈值和面积阈值判... 针对现行大米质量评定体系中黄粒米指标的检测采用人工方式完成,无法满足快速检测需要的问题,开发了一套黄粒米检测系统。该系统首先将扫描仪获得的米粒RGB色度信息转化成L*a*b*色度信息,分析L*a*b*色度信息并根据色度阈值和面积阈值判定米粒是否为黄粒米,同时统计黄粒米粒率。研究表明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对黄粒米进行检测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粒米 L^*a^*b^*颜色空间 图像处理 自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粉中三聚氰胺的区带毛细管电泳分析方法
5
作者 刘莹 侯彩云 +5 位作者 曹宝森 李丹 张世湘 芮闯 安瑜 赵静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48-51,共4页
利用区带毛细管电泳对乳粉中三聚氰胺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同时研究了尿素、甘氨酸、亚硝酸钠和硝酸铵这4种非蛋白氮对毛细管电泳分离乳粉蛋白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较优分析条件分离含有三聚氰胺的乳制品,三聚氰胺在11min左右有一明... 利用区带毛细管电泳对乳粉中三聚氰胺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同时研究了尿素、甘氨酸、亚硝酸钠和硝酸铵这4种非蛋白氮对毛细管电泳分离乳粉蛋白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较优分析条件分离含有三聚氰胺的乳制品,三聚氰胺在11min左右有一明显峰型,迁移时间和峰面积的标准偏差分别为0.39%和2.87%,三聚氰胺的最低检出限为2.78mg/L,回收率介于98.2%~102.1%之间。乳蛋白保留时间介于20~35min之间,不与三聚氰胺的峰型重叠。利用同样的分析条件,尿素、甘氨酸、亚硝酸钠和硝酸铵无峰型且不对区带毛细管电泳分析乳粉蛋白质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带毛细管电泳 三聚氰胺 乳粉 蛋白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D法对人为添加NPN乳粉真蛋白检测适用性的研究
6
作者 刘莹 侯彩云 +4 位作者 祝晓芳 张卫民 刘凤岩 安瑜 芮闯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5-58,共4页
比较了T+B法和TBD法测定乳粉真蛋白含量的差异,研究了6类NPN、脂肪和乳糖对乳粉真蛋白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T+B法与TBD法测定乳粉真蛋白含量,两种测定方法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两种方法均可以排除非蛋白氮对乳粉真蛋白测定结果的影... 比较了T+B法和TBD法测定乳粉真蛋白含量的差异,研究了6类NPN、脂肪和乳糖对乳粉真蛋白测定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T+B法与TBD法测定乳粉真蛋白含量,两种测定方法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两种方法均可以排除非蛋白氮对乳粉真蛋白测定结果的影响;脂肪和乳糖两种非氮物质对于B+D法测定结果的影响小于B法;可以分别经过四氯化碳和三氯乙酸处理,减少脂肪和乳糖对乳粉真蛋白测定结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粉 真蛋白 T+B法 TBD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L教学法在生物材料检验课程思政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李佳 陈彦凤 +4 位作者 苗萌 冯婧 芮闯 任璐 潘洪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9期83-86,共4页
生物材料检验是一门跨学科课程,涉及多门学科的知识,因此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信息筛选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参与相对独... 生物材料检验是一门跨学科课程,涉及多门学科的知识,因此需要采取多种教学手段。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信息筛选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参与相对独立的项目可以提高学习技巧、批判性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培养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在生物材料检验课程中引入PBL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探究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挥主动性,并培养系统性思考方式和批判性思维方式。PBL教学法还可以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解决问题与合作完成任务的技能。文章主要探讨PBL教学法在生物材料检验课程思政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并探讨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检验 PBL 教学 思政教育 自主学习 团队协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渐进式问题导向的理实融合教学法在《仪器分析》教学中的应用
8
作者 冯婧 李佳 +4 位作者 芮闯 苗萌 褚小菊 任璐 潘洪志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10期93-97,共5页
《仪器分析》是卫生检验与检疫、食品营养与工程等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是很多专业必修课程的前导课程。因其体系庞杂、理论抽象、实验操作技能要求高,提升其教学质量一直是高校教师的教学难点。文章构建了一种渐进式问题导向的理实融合... 《仪器分析》是卫生检验与检疫、食品营养与工程等专业的基础核心课程,是很多专业必修课程的前导课程。因其体系庞杂、理论抽象、实验操作技能要求高,提升其教学质量一直是高校教师的教学难点。文章构建了一种渐进式问题导向的理实融合教学方法,通过对理论的重新构建、问题导向的教学设计、虚拟仿真实验和实操实验的配合,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理实融合。这种教学方法改变了传统的对原理的枯燥讲解,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其独立思考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仪器分析 渐进式 问题导向 理实融合 教学改革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虚拟仿真实验在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7
9
作者 钱纭嘉 冯婧 +4 位作者 苗萌 褚小菊 芮闯 张静怡 李佳 《广州化工》 CAS 2021年第4期169-170,共2页
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仪器分析》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在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基础引入虚拟仿真实验克服了传统实验教学条件短缺,实验效率偏低等弊端。通过分析虚拟仿真实验的特点和优势,结合虚拟仿真实验在我... 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仪器分析》课程,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在传统实验教学模式基础引入虚拟仿真实验克服了传统实验教学条件短缺,实验效率偏低等弊端。通过分析虚拟仿真实验的特点和优势,结合虚拟仿真实验在我校卫生检验检疫专业的《仪器分析》课程的具体应用情况进行阐述,研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方法在仪器分析实验教学中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 虚拟仿真 仪器分析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化《化妆品检验与安全性评价》课程体系在应用型本科院校中的建立
10
作者 张静怡 苗萌 +5 位作者 陈林军 李佳 冯婧 芮闯 褚小菊 那立欣 《山东化工》 CAS 2021年第3期197-199,共3页
市场对化妆品要求的提高,对从业者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同样对化妆品检验方向的学生培养也有了新的要求。本课程结合实际,对化妆品检验与安全性评价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将教学内容中的基本概念、重点、难点,通过案例教学法和结合实际的PBL... 市场对化妆品要求的提高,对从业者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同样对化妆品检验方向的学生培养也有了新的要求。本课程结合实际,对化妆品检验与安全性评价的课程体系进行优化,将教学内容中的基本概念、重点、难点,通过案例教学法和结合实际的PBL教学法体现。在教学设计中,通过引入化妆品行业的前沿科技、化妆品国际化理念和产教融合的内涵,体现化妆品检验与安全性评价课程的应用型特色,调整至可以达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 化妆品检验与安全性评价 课程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比教学法在《仪器分析》质谱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苗萌 李佳 +3 位作者 张静怡 冯婧 褚晓菊 芮闯 《广州化工》 CAS 2021年第6期123-125,共3页
仪器分析课程是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必修课程,其中质谱模块属于重要内容。针对质谱内容复杂、信息量大,加上仪器迭代日新月异的情况,本文将对比教学法应用于仪器分析质谱模块教学中,从离子化类型、适用范围、检测原理、仪器示意图四个... 仪器分析课程是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必修课程,其中质谱模块属于重要内容。针对质谱内容复杂、信息量大,加上仪器迭代日新月异的情况,本文将对比教学法应用于仪器分析质谱模块教学中,从离子化类型、适用范围、检测原理、仪器示意图四个方面对几种常压质谱仪进行对比学习,有助于学生更加直观、深入地理解多种常压质谱仪,掌握仪器分析知识体系,对学生今后自主学习新兴仪器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比教学法 仪器分析 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与大米食味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5
12
作者 芮闯 刘莹 孙建平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64-167,171,共5页
利用国标方法对大米的食味品质进行了评价,并开展了蛋白质含量及组成与大米食味品质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大米蛋白质的含量与其食味品质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说明与相似品种的大米相比,蛋白质含量较低的大米具有... 利用国标方法对大米的食味品质进行了评价,并开展了蛋白质含量及组成与大米食味品质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大米蛋白质的含量与其食味品质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5),说明与相似品种的大米相比,蛋白质含量较低的大米具有较好的食味品质。大米中蛋白质含量的变化,首先对米饭的食用滋味产生影响,其次是米饭的适口性、光泽、气味与外观。大米蛋白质组分中,清蛋白是影响大米食味品质最显著的组分,碱溶谷蛋白和醇溶蛋白的含量与大米的食味品质及某些食味特性之间存在一定的负相关关系,球蛋白与大米食味品质不存在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米 蛋白质含量 蛋白质组分 食味值 食味特性
原文传递
化妆品中防腐剂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佳 苗萌 +4 位作者 冯婧 芮闯 李婷婷 张静怡 潘洪志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227-1233,共7页
防腐剂是化妆品中一类重要的成分,在化妆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违规使用会对消费者造成安全隐患。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化妆品中防腐剂的相关检测方法及标准情况,对异噻唑啉酮类、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甲醛缓释体、对噁唑烷/啉类等几大类使用率... 防腐剂是化妆品中一类重要的成分,在化妆品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违规使用会对消费者造成安全隐患。介绍了近年来我国化妆品中防腐剂的相关检测方法及标准情况,对异噻唑啉酮类、对羟基苯甲酸酯类、甲醛缓释体、对噁唑烷/啉类等几大类使用率较高、无相应检测标准的防腐剂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气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分析了目前化妆品中防腐剂检测所面临的问题,并对其检测方法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防腐剂 检测方法 进展
原文传递
饮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的检测技术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苗萌 李佳 +4 位作者 张静怡 冯婧 芮闯 李婷婷 潘洪志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58-1364,共7页
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是饮品包装和加工过程中广泛使用的工业高分子材料助剂,过量摄入会导致人体内分泌失调,甚至引起畸胎、癌症,遗传给后代。加强塑化剂在饮品中的检测分析势在必行。对国内外饮品中邻苯二甲酸酯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着重... 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是饮品包装和加工过程中广泛使用的工业高分子材料助剂,过量摄入会导致人体内分泌失调,甚至引起畸胎、癌症,遗传给后代。加强塑化剂在饮品中的检测分析势在必行。对国内外饮品中邻苯二甲酸酯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着重介绍了一些常规和新兴检测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大气压敞开式离子源质谱、电化学方法、化学发光、酶联免疫法等,为邻苯二甲酸酯的检测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 塑化剂 饮品 检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