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IMADYN D的全数字大功率整流控制系统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晶鑫 伍小杰 +3 位作者 左东升 乔树通 黄瑞赞 芮智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211-214,共4页
本文介绍了可控硅整流技术的原理及发展,并基于现代变流技术的发展以及国内外铝厂整流装置的现状,简要叙述了当前国内铝电解供电系统存在的问题,讨论了晶闸管整流系统的优点,并开发了基于SIMADYN-D铝电解晶闸管整流控制系统.
关键词 铝电解 晶闸管变流 SIMADYN-D PI 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数字整流控制系统在电解铝供电系统中应用的节能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乔树通 姜建国 +1 位作者 黄瑞赞 芮智 《电气技术》 2007年第8期58-61,共4页
本文为某铝业公司电解铝用230kA直流供电系统,设计国内首套基于SIMADYND全数字整流控制系统。论文介绍了供电系统和控制系统的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以控制系统连续运行两年多的实际状况为基础,分析了控制系统的特点,研究了采用该控制系... 本文为某铝业公司电解铝用230kA直流供电系统,设计国内首套基于SIMADYND全数字整流控制系统。论文介绍了供电系统和控制系统的拓扑结构和工作原理,以控制系统连续运行两年多的实际状况为基础,分析了控制系统的特点,研究了采用该控制系统所带来的节约投资、节约能源资源的具体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数字 整流 电解铝 节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电解全数字整流控制系统的节电效能 被引量:2
3
作者 华桂林 芮智 《江苏冶金》 2008年第1期1-6,共6页
介绍了电解铝整流技术的原理,大屯铝业全数字整流控制系统的集成架构及其硬件、软件组成,功能设置及控制原理;介绍了稳流控制系统、集成控制系统、可视化监测系统的构成及功能,以及作为行业创新成果在实践中应用的显著效果及取得的可观... 介绍了电解铝整流技术的原理,大屯铝业全数字整流控制系统的集成架构及其硬件、软件组成,功能设置及控制原理;介绍了稳流控制系统、集成控制系统、可视化监测系统的构成及功能,以及作为行业创新成果在实践中应用的显著效果及取得的可观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制系统 稳流 全数字控制 阳极效应 SIMADYN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iMAX与3G的融合
4
作者 张珂 芮智 田宝玉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 2006年第z1期192-194,共3页
结合IEEE 802.16x标准和ETSI HiperMAN,介绍了WiMAX的固定式、游牧式、便携式以及移动式应用,分析了WiMAX得以迅速发展的自身优势以及WiMAX在其演进过程中存在的挑战与问题。并提出促进WiMAX优化发展的解决方案——WiMAx与3G的融合,做... 结合IEEE 802.16x标准和ETSI HiperMAN,介绍了WiMAX的固定式、游牧式、便携式以及移动式应用,分析了WiMAX得以迅速发展的自身优势以及WiMAX在其演进过程中存在的挑战与问题。并提出促进WiMAX优化发展的解决方案——WiMAx与3G的融合,做到宽带接入移动化,移动通信宽带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MAX 3G IEEE802.16x 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遗址应天门保护展示设计
5
作者 邓蜀阳 芮智 《山西建筑》 2010年第11期3-5,共3页
从城市、历史、文脉传承等多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当代城市中发展建设与保护历史之间的协调途径、保护模式,通过对"应天门"保护展示设计的研究与设计,以期实现现代城市与历史和谐再生的目标。
关键词 历史遗址 保护展示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PGA技术的双磁控忆阻Shinriki振荡器对称行为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闵富红 郑宏亮 +1 位作者 芮智 曹弋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3384-3392,共9页
该文通过将无源磁控忆阻器替换Shinriki振荡器中的二极管串并联支路,并利用有源磁控忆阻代替RLC谐振回路中的电阻,同时在电感支路串联电阻,得到一个新型双磁控忆阻Shinriki振荡器。通过特定参数的共存分岔图和Lyapunov指数谱,开创性地... 该文通过将无源磁控忆阻器替换Shinriki振荡器中的二极管串并联支路,并利用有源磁控忆阻代替RLC谐振回路中的电阻,同时在电感支路串联电阻,得到一个新型双磁控忆阻Shinriki振荡器。通过特定参数的共存分岔图和Lyapunov指数谱,开创性地发现了振荡器具有的对称分岔行为,在双参数平面内展现运动状态分布的对称性。同时,在对称参数-初值平面的吸引盆中,分析对称域内系统的多稳态特性。并对存在的对称反单调现象、多运动状态吸引子对称共存和对称域中依赖初值的不完全对称行为进行研究。此外,基于FPGA技术完成双磁控忆阻Shinriki振荡器的数字电路实验,示波器上捕捉的波形验证了系统对称动力学行为分析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磁控忆阻Shinriki振荡器 对称动力学行为 多稳态特性 反单调性 不完全对称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用炭素煅烧系统烟气废热综合利用
7
作者 燕敦珍 芮智 《江苏冶金》 2008年第3期7-9,共3页
大屯铝业采用系统改造方案,利用高温烟气作为烟气热媒炉热源,余热锅炉蒸汽提供生产用汽、供暖及发电较好地对煅烧废热烟气进行了综合利用。
关键词 高温烟气 废热 综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大坝安全评价程序开发 被引量:3
8
作者 芮智 潘瑾筠 +1 位作者 童雨洁 吴超睿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年第19期43-44,共2页
文章将传统的大坝安全评价方法与模糊数学相结合,以摆脱传统方法中的主观因素,提高安全评价的可靠性。并将该方法归结运用到应用程序中,为安全评价提供一个便捷准确的途径,使得非安全评价专业人员也可进行安全评价。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模糊数学 安全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MMC高频谐振的功率同步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游广增 刘鸿超 +1 位作者 芮智 严正 《全球能源互联网》 CSCD 2022年第6期535-542,共8页
针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型柔性直流输电(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MMCHVDC)系统中频发的高频谐振现象,提出将矢量电流控制(vector current control,VCC)切换为功率同步控制(power synchronizati... 针对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型柔性直流输电(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based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MMCHVDC)系统中频发的高频谐振现象,提出将矢量电流控制(vector current control,VCC)切换为功率同步控制(power synchronization control,PSC)以抑制其高频谐振的控制策略。首先分析了矢量电流控制下MMC产生高频谐振的机理,并实现了高频谐振现象下由矢量控制到功率同步控制的切换。然后,通过频率扫描得到MMC在功率同步控制下的高频阻抗,并通过系统稳定性判据对电网阻抗和MMC高频阻抗的特性进行分析,从而判断系统发生高频谐振的可能性。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功率同步控制对抑制MMC高频谐振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高频谐振抑制 功率同步控制 频率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称单极柔性直流输电系统不对称交流故障解析模型 被引量:3
10
作者 曹润彬 聂少雄 +5 位作者 芮智 黄伟煌 郑伟 国建宝 杨光源 舒德兀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48-54,70,共8页
交流故障电流计算尤其在不对称故障情况下对断路器选型和直流保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面向直流保护的交流故障电流计算多依赖于电磁暂态仿真。该方法存在仿真计算耗时长、缺乏物理机理剖析和参数影响因素分析等诸多弊端。为了解决... 交流故障电流计算尤其在不对称故障情况下对断路器选型和直流保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面向直流保护的交流故障电流计算多依赖于电磁暂态仿真。该方法存在仿真计算耗时长、缺乏物理机理剖析和参数影响因素分析等诸多弊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针对实际对称单极结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交流不对称故障场景,推导出故障下控制系统响应前桥臂电流与交流线路电流上升速率,以及控制系统响应后交流线路短路电流d轴、q轴正序分量和三相短路电流的解析模型。对比解析模型与实际直流工程的仿真结果,验证故障解析模型的正确性。该研究的重要价值在于无需经过多次电磁暂态时域仿真结果,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得到交流不对称故障下短路电流的动态过程,最终计算结果可以为控制保护策略的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称单极 柔性直流输电系统 交流不对称故障 解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terogeneous dual memristive circuit:Multistability,symmetry,and FPGA implementation 被引量:1
11
作者 Yi-Zi Cheng Fu-Hong Min +1 位作者 Zhi Rui Lei Zhang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12期237-247,共11页
An improved heterogeneous dual memristive circuit(DMC)is proposed based on Chua's circuit,which shows good symmetry and multistablility.For the difficulty in controlling the initial conditions,which restricts the ... An improved heterogeneous dual memristive circuit(DMC)is proposed based on Chua's circuit,which shows good symmetry and multistablility.For the difficulty in controlling the initial conditions,which restricts th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s,the 3 rd-order model(3 OM)in flux-charge domain is derived from the 5 th-order model(5 OM)in volt-ampere domain by using the flux-charge analysis method(FCAM).The consistence of symmetry and multistability before and after dimensionality decreasing is meticulously investigated via bifurcation diagram,Lyapunov exponents,and especially attraction basins.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validates the effectiveness of reduction model and improves the controllability of the circuit.To avoid the noise in the analog circuit,a 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is utilized to realize the reduction model,which is rarely reported and valuable for relevant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mristive circuit CHAOS MULTISTABILITY FPGA implement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端混合UHVDC单极接地故障的半解析仿真法
12
作者 宋钊 刘鸿超 +1 位作者 芮智 严正 《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4期142-150,共9页
针对现有特高压直流工程直流故障仿真模型未考虑控制系统以及其纯数值仿真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端混合特高压直流工程的半解析仿真法。首先,在直流单极接地故障下,建立了考虑控制器动态的常规和柔性直流换流站实用模型。然后,进一... 针对现有特高压直流工程直流故障仿真模型未考虑控制系统以及其纯数值仿真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多端混合特高压直流工程的半解析仿真法。首先,在直流单极接地故障下,建立了考虑控制器动态的常规和柔性直流换流站实用模型。然后,进一步建立了典型三端混合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直流单极接地故障仿真模型,并使用多阶段半解析法求解。多阶段半解析法的核心思想是将仿真时段均分成多个子区间,并在每个子区间上求近似解析解。该方法融合了解析方法和数值方法的优势,并有利于开展并行计算。最后,将所得结果与PSCAD/EMTDC、欧拉法和4阶龙格库塔法等常用数值解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得到与PSCAD/EMTDC高度吻合的仿真波形,且速度远快于常用数值解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 特高压直流 多阶段半解析法 直流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MS与固定移动网络的融合 被引量:2
13
作者 芮智 张珂 田宝玉 《广西通信技术》 2006年第4期25-29,共5页
IP多媒体子系统(IMS)采用SIP协议进行呼叫控制,与接入无关,支持各种综合业务,因此,ETSI和ITU-T已将其作为NGN的核心结构。首先简要介绍了IMS的网络架构及其特点,分析了基于IMS实现固定移动网络融合的优势,提出了基于IMS的网络融合方案,... IP多媒体子系统(IMS)采用SIP协议进行呼叫控制,与接入无关,支持各种综合业务,因此,ETSI和ITU-T已将其作为NGN的核心结构。首先简要介绍了IMS的网络架构及其特点,分析了基于IMS实现固定移动网络融合的优势,提出了基于IMS的网络融合方案,并指出这种融合方案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S NGN 软交换 固定移动网络融合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