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胸部闭合性创伤X线诊断 被引量:1
1
作者 臧燕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0年第5期78-79,共2页
目的:探讨胸部闭合性创伤的X线表现。方法:总结我院47例胸部闭合性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7例患者中,治愈45例,死亡2例。结论:胸部在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下均可发生肺实质挫裂伤的可能,目前肺部挫裂伤的检查方法主要是X线检查,不少... 目的:探讨胸部闭合性创伤的X线表现。方法:总结我院47例胸部闭合性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7例患者中,治愈45例,死亡2例。结论:胸部在直接或间接暴力作用下均可发生肺实质挫裂伤的可能,目前肺部挫裂伤的检查方法主要是X线检查,不少肺实质损伤在临床上尚未出现明显症状之前,X线检查即可显示阳性征象,因此X线检查对其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合性 胸部创伤 X线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栓抽吸联合重组人尿激酶原预处理对高血栓负荷STEMI患者冠脉血流及心肌灌注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靖 舒民 +4 位作者 姚明言 臧燕伟 朱晓娟 李瑞雪 贾辛未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39-542,共4页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靶向给予重组人尿激酶原预处理对高血栓负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冠脉介入治疗中冠脉血流及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存在冠脉高血栓负荷并且行直接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20例,采用... 目的评价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靶向给予重组人尿激酶原预处理对高血栓负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直接冠脉介入治疗中冠脉血流及心肌灌注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存在冠脉高血栓负荷并且行直接冠脉介入治疗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60例采用血栓抽吸联合重组人尿激酶原预处理,对照组60例采用单纯血栓抽吸。比较2组术中冠脉血流、心肌灌注、术后30 d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出血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术后TIMI血流3级比例、术后心肌染色分级(MBG)3级比例、术后2 h ST段回落率高于对照组,术后校正TIMI计帧数(cTFC)和无复流(NR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2组术后30 d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栓抽吸联合冠脉内靶向应用重组人尿激酶原预处理可以改善高血栓负荷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冠脉血流及心肌灌注,且不增加脑卒中、短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及出血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血栓抽吸 重组人尿激酶原 高血栓负荷 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2型糖尿病对椎间盘退变患者血清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B细胞淋巴瘤2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3
作者 臧燕伟 姚明言 史鹏鹏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6期685-689,共5页
目的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对椎间盘退变患者血清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B细胞淋巴瘤2(Bcl-2)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将343例椎间盘退变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组216例,非2型糖尿病组127例。比较... 目的探讨合并2型糖尿病对椎间盘退变患者血清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B细胞淋巴瘤2(Bcl-2)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是否合并2型糖尿病将343例椎间盘退变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组216例,非2型糖尿病组127例。比较两组血清Caspase-9、Bcl-2及炎症因子表达水平,以及腰椎间盘退变程度,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椎间盘退变患者血清Caspase-9、Bcl-2水平与椎间盘退变程度Pfirrmann评分的相关性以及两组患者Caspase-9和Bcl-2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2型糖尿病组患者血清Caspase-9、白细胞介素(IL)-6、IL-18、C反应蛋白水平均高于非2型糖尿病组,血清Bcl-2水平低于非2型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组患者L_(1/2)、L_(2/3)、L_(3/4)、L_(4/5)、L_(5)/S_(1)节段椎间盘Pfirrmann评分均高于非2型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合并椎间盘退变患者血清Caspase-9水平与L_(1/2)、L_(2/3)、L_(3/4)、L_(4/5)、L_(5)/S_(1)节段椎间盘Pfirrmann评分均呈正相关,血清Bcl-2水平与L_(1/2)、L_(2/3)、L_(3/4)、L_(4/5)、L_(5)/S_(1)节段椎间盘Pfirrmann评分均呈负相关;两组患者血清Caspase-9水平与Bcl-2水平均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患有2型糖尿病的椎间盘退变患者血清Caspase-9水平升高、Bcl-2水平降低,二者与椎间盘退变程度有关,可能共同调节细胞凋亡,从而加重椎间盘退变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 B细胞淋巴瘤2 2型糖尿病 椎间盘退变 合并症 病变程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联合MMP-10和F-ABP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价值效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臧燕伟 张靖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2020年第4期481-487,共7页
目的: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联合血清MMP-10、F-ABP水平检测(联合诊断)对新发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效能。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收治的62例AMI患者和60例非AMI心血管疾病患者,均行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和血清MMP-10、F-ABP水平检测。以冠... 目的:探讨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联合血清MMP-10、F-ABP水平检测(联合诊断)对新发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效能。方法:选择我院心内科收治的62例AMI患者和60例非AMI心血管疾病患者,均行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和血清MMP-10、F-ABP水平检测。以冠脉造影结果为准,分析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联合血清MMP-10、F-ABP水平检测诊断AMI的效能。结果:病例组血清MMP-10、F-ABP水平高于对照组[(8.32±0.26)μg/L vs(5.95±0.39)μg/L、(8.59±2.34)μg/L vs(4.21±1.25)μg/L,P<0.05]。双源CT正确诊断AMI 56例,ROC分析双源CT、血清MMP-10、F-ABP、诊断AMI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10、0.843、0.772,双源CT诊断AMI的灵敏度为,特异度分别为90.32%、88.33%。MMP-10诊断AMI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9.03%、83.33%,F-ABP诊断AMI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87%和80.00%。联合诊断新发AMI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8.39%、100.00%。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造影、血清MMP-10、F-ABP水平检测均有一定诊断新发AMI效能,联合诊断更接近真实结果,准确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冠状动脉 生物学标记 诊断效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拉鲁肽对波动高糖所致人髓核细胞损伤的作用
5
作者 姚明言 张靖 +3 位作者 马金辉 李志红 史鹏鹏 臧燕伟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8期1019-1022,共4页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LIR)对波动高糖诱导的人髓核细胞氧化应激和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人髓核细胞株,第三代髓核细胞随机分为7组:(1)5.5 mmol/L低浓度葡萄糖对照组(CON组);(2)33 mmol/L持续高浓度葡萄糖组(H组);(3)5.5~33 mmol/L... 目的观察利拉鲁肽(LIR)对波动高糖诱导的人髓核细胞氧化应激和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培养人髓核细胞株,第三代髓核细胞随机分为7组:(1)5.5 mmol/L低浓度葡萄糖对照组(CON组);(2)33 mmol/L持续高浓度葡萄糖组(H组);(3)5.5~33 mmol/L波动高糖组(F组);(4)33 mmol/L高渗对照组(P组);(5)LIR 10 nmol/L(nM)干预组(LIR 10组):5.5~33 mmol/L波动葡萄糖+10 nM LIR;(6)LIR 100 nM干预组(LIR 100组):5.5~33 mmol/L波动葡萄糖+100 nM LIR;(7)LIR 1000 nM干预组(LIR 1000组):5.5~33 mmol/L波动葡萄糖+1000 nM LIR。各组细胞培养72 h,CCK-8对人髓核细胞的增殖活性进行定量分析,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与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含量。结果与CON组和P组相比,H组、F组、LIR干预组(LIR 10、100、1000 nM)的细胞增殖活性(OD值)、SOD、GSH降低,ROS水平及MDA、TNF-α、ICAM-1含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与CON组相比各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F组与H组相比,细胞增殖活性、SOD、GSH水平明显下降,MDA、ROS、ICAM-1与TNF-α含量升高(P<0.05)。与F组相比,LIR各浓度干预组细胞增殖活性、SOD活性、GSH含量均增加,ROS、MDA、ICAM-1与TNF-α含量均下降(P<0.05),且LIR在中等浓度(100 nM)达到最大作用效果。结论LIR可能通过减轻波动高糖诱导的人髓核细胞的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从而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肽 人髓核细胞 波动 高血糖 氧化应激 炎性损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