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Fe-B合金沉积对碳纤维毡石墨化的影响
1
作者 吴俊芳 郝芃 +4 位作者 潘赟琼 刘蓉 顾伟 戴家木 臧传锋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1,共9页
为研究Ni-Fe-B合金对碳纤维毡催化石墨化的影响,采用电沉积的方法,通过改变电解液中FeSO_4·7H_(2)O的质量浓度,实现Ni-Fe-B合金层在碳纤维毡上均匀负载,并探讨Ni-Fe-B合金对碳纤维毡石墨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FeSO_4·7H_(... 为研究Ni-Fe-B合金对碳纤维毡催化石墨化的影响,采用电沉积的方法,通过改变电解液中FeSO_4·7H_(2)O的质量浓度,实现Ni-Fe-B合金层在碳纤维毡上均匀负载,并探讨Ni-Fe-B合金对碳纤维毡石墨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FeSO_4·7H_(2)O质量浓度100 g/L、温度50℃、电流1 A/dm^(2)、沉积3 min的条件下进行电沉积,高温处理后负载的碳纤维毡石墨化率可高达90.77%,表面电阻率从1.99 mΩ·cm降到0.82 mΩ·cm,降低了58.69%。研究发现,在2400℃的高温下,Ni-Fe-B合金对碳纤维毡能起到催化石墨化作用,将无序结构的碳纤维成功转化为有序结构的石墨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Fe-B合金 电沉积 催化 石墨化 碳纤维毡 导电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织用有机硅的特点及其应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臧传锋 林红 陈宇岳 《纺织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0-74,81,共6页
有机硅是半无机半有机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对环境无毒害污染,又呈生理惰性,附着固化于纤维表面,有修饰、修复、美化纤维观感、改善其功能的作用,是一种优良的生态型纺织品整理剂。文章介绍了纺织用有机硅的特点,并综述了其在棉、麻、丝... 有机硅是半无机半有机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对环境无毒害污染,又呈生理惰性,附着固化于纤维表面,有修饰、修复、美化纤维观感、改善其功能的作用,是一种优良的生态型纺织品整理剂。文章介绍了纺织用有机硅的特点,并综述了其在棉、麻、丝、毛及合成纤维等纺织领域的应用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硅 纺织 后整理 整理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纶非织造吸声材料的吸声性能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臧传锋 姚子川 +1 位作者 任煜 张瑜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9,共4页
研究涤纶非织造吸声材料的吸声性能。利用具有细度梯度的涤纶纤维制备了12种非织造吸声材料,测试分析了不同加固方式、纤维细度、针刺密度和材料厚度对涤纶纤维非织造吸声材料吸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制备的涤纶非织造吸声材料中... 研究涤纶非织造吸声材料的吸声性能。利用具有细度梯度的涤纶纤维制备了12种非织造吸声材料,测试分析了不同加固方式、纤维细度、针刺密度和材料厚度对涤纶纤维非织造吸声材料吸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制备的涤纶非织造吸声材料中,采用针刺加固工艺、较细的纤维细度、较小的针刺密度以及较大的材料厚度,可以获得更好的吸声效果。认为:涤纶纤维可以作为非织造吸声材料应用,其吸声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纶纤维 非织造材料 厚度 针刺密度 吸声系数 吸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理念下“非织造学”一流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4
作者 李大伟 付译鋆 +3 位作者 董震 臧传锋 潘刚伟 刘其霞 《山东纺织经济》 2024年第7期35-38,共4页
基于新工科建设对我国高等教育工程类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依托南通大学纺织工程江苏省一流专业建设点,为切实提高“非织造学”一流课程的建设水平,分别从课程教学目标优化、课程教学资源拓展和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三个方面探索教学改革... 基于新工科建设对我国高等教育工程类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依托南通大学纺织工程江苏省一流专业建设点,为切实提高“非织造学”一流课程的建设水平,分别从课程教学目标优化、课程教学资源拓展和课程教学团队建设三个方面探索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以期提升课程教学效果,为新工科背景下一流课程的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织造学 新工科 一流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纺丝工艺对二醋酸纤维素纳米纤维形貌及直径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臧传锋 任煜 +1 位作者 林红 陈宇岳 《合成纤维工业》 CAS 2016年第1期31-34,共4页
以质量比为2∶1的丙酮/N,N-二甲基乙酰胺混合溶液为溶剂配制二醋酸纤维素(CA)溶液,采用静电纺丝制备CA纳米纤维,探讨了CA浓度、纺丝电压、接收距离和溶液推进速度等工艺条件对CA纳米纤维形貌、直径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CA纳米纤维... 以质量比为2∶1的丙酮/N,N-二甲基乙酰胺混合溶液为溶剂配制二醋酸纤维素(CA)溶液,采用静电纺丝制备CA纳米纤维,探讨了CA浓度、纺丝电压、接收距离和溶液推进速度等工艺条件对CA纳米纤维形貌、直径及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CA纳米纤维的直径随CA浓度增加而增大,随纺丝电压增大而减小;适当的接收距离和溶液推进速度可以获得直径较小且分布均匀的纤维;当CA质量分数为11%、纺丝电压为30 k V、接收距离为15 cm、溶液推进速度为0.010 m L/min时,纺丝效果好,纤维平均直径约130 nm,且直径分布较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醋酸纤维素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纤维形貌 平均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蛋白处理对桑蚕丝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臧传锋 林红 陈宇岳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9-21,共3页
对经胶原蛋白溶液处理的桑蚕丝纤维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经胶原蛋白处理后,真丝纤维表面出现了明显纵向条纹,且随着胶原蛋白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处理后真丝纤维的强度有所提高,聚集态结构有β化趋势。
关键词 桑蚕丝纤维 胶原蛋白 形态结构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蒲绒非织造材料的制备及其吸声性能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臧传锋 姚子川 +1 位作者 王坚 任煜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2-16,共5页
为了研究香蒲绒非织造材料的吸声性能,以香蒲绒纤维为原料,采用非织造加工工艺,制备了9种香蒲绒非织造吸声材料。对香蒲绒非织造吸声材料在中频500Hz^1 600Hz和高频2 000Hz^6 300Hz范围内的吸声性能进行测试。结果显示:纤维的组成、针... 为了研究香蒲绒非织造材料的吸声性能,以香蒲绒纤维为原料,采用非织造加工工艺,制备了9种香蒲绒非织造吸声材料。对香蒲绒非织造吸声材料在中频500Hz^1 600Hz和高频2 000Hz^6 300Hz范围内的吸声性能进行测试。结果显示:纤维的组成、针刺密度、材料厚度以及加固方法等因素对材料吸声性能有着不同的影响。认为:采用较小针刺密度制备的纯香蒲绒吸声材料具有更好的吸声效果,材料的厚度对吸声性能的影响比较明显,针刺加固比热熔加固更有利于材料吸声性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蒲绒纤维 非织造材料 加工工艺 吸声性能 声音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氨基改性棉纤维吸附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
8
作者 臧传锋 张德锁 +1 位作者 林红 陈宇岳 《纺织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7-70,共4页
本文以棉纤维为基体,将HBP-NH2接枝到棉纤维上制备了一种多氨基改性棉纤维吸附材料(CF-NH2)。以CF-NH2的氨基含量为指标,探索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吸附材料中氨基含量的影响,并对吸附材料进行了表征与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吸附材料对... 本文以棉纤维为基体,将HBP-NH2接枝到棉纤维上制备了一种多氨基改性棉纤维吸附材料(CF-NH2)。以CF-NH2的氨基含量为指标,探索了不同反应条件对吸附材料中氨基含量的影响,并对吸附材料进行了表征与检测。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吸附材料对Cu2+、Cr6+重金属离子具有良好的吸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纤维 吸附材料 改性 重金属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蛋白处理对微溶丝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臧传锋 任煜 林红 《丝绸》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9-31,共3页
对胶原蛋白溶液处理的微溶丝纤维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胶原蛋白处理后,微溶丝纤维表面附着块状物,且许多块状物已经与丝纤维融为一体。处理后微溶丝纤维的内部结构变得更加紧密有序,结晶度和热稳定性也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微溶丝 胶原蛋白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氨基改性棉纤维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臧传锋 任煜 张广宇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5-29,共5页
研究一种多氨基改性棉纤维吸附材料的吸附效果和吸附机理。将多氨基超支化聚合物接枝到棉纤维上,制备了一种多氨基改性棉纤维吸附材料,探索其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吸附机理及最佳吸附条件和最大吸附能力。结果表明:当溶液的pH值为5.0时... 研究一种多氨基改性棉纤维吸附材料的吸附效果和吸附机理。将多氨基超支化聚合物接枝到棉纤维上,制备了一种多氨基改性棉纤维吸附材料,探索其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吸附机理及最佳吸附条件和最大吸附能力。结果表明:当溶液的pH值为5.0时,多氨基改性棉纤维对铜离子的吸附能力最强,吸附量最大;当溶液中铜离子的初始浓度为87.26mg/L时,吸附量可达17.325 5mg/g。认为:与普通棉纤维及氧化棉纤维相比,多氨基改性棉纤维对铜离子的吸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其对铜离子的吸附属于化学吸附为主的反应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纤维 改性 吸附材料 重金属吸附 动力学模型 化学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N/HBP复合超细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
11
作者 臧传锋 姚子川 任煜 《南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4期49-54,共6页
采用聚丙烯腈/N,N-二甲基甲酰胺/多氨基超支化聚合物三元体系为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制备了PAN/HBP复合超细纤维,探讨了聚丙烯腈浓度、超支化聚合物含量、纺丝电压、接收距离和推进速度等因素对复合纤维直径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PA... 采用聚丙烯腈/N,N-二甲基甲酰胺/多氨基超支化聚合物三元体系为纺丝液,通过静电纺丝制备了PAN/HBP复合超细纤维,探讨了聚丙烯腈浓度、超支化聚合物含量、纺丝电压、接收距离和推进速度等因素对复合纤维直径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大PAN浓度和增加HBP含量,都会使纤维直径增大;静电纺丝电压增大,可以减小纤维直径;适当的接收距离和推进速度才可以获得直径细而均匀的纤维.通过对PAN/HBP复合超细纤维的氨基含量测试和FTIR分析,进一步证实了PAN/HBP复合纤维表面和内部氨基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超支化聚合物 静电纺丝 复合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麻/粘胶水刺非织造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2
作者 顾伟 陈昊 +3 位作者 张钰 翟清 胡建华 臧传锋 《山东纺织科技》 2024年第3期1-3,共3页
文章利用不同比例的汉麻纤维和粘胶纤维,通过梳理成网、水刺加固的方式,制备汉麻/粘胶纤维水刺非织造材料,并对制备的材料进行柔软整理。通过单位面积质量、力学性能、抗弯刚度、液体穿透等性能的测试分析发现,可以通过水刺加固工艺制... 文章利用不同比例的汉麻纤维和粘胶纤维,通过梳理成网、水刺加固的方式,制备汉麻/粘胶纤维水刺非织造材料,并对制备的材料进行柔软整理。通过单位面积质量、力学性能、抗弯刚度、液体穿透等性能的测试分析发现,可以通过水刺加固工艺制备密度均匀、力学性能较好的水刺非织造材料,材料的柔软性和液体穿透能力较好。经柔软整理后,可进一步提高水刺非织造材料的柔软性和液体穿透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麻纤维 非织造材料 水刺加固 柔软整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的“纺织材料学”课程教学 被引量:3
13
作者 臧传锋 任煜 李素英 《纺织服装教育》 2016年第1期50-52,共3页
根据"纺织材料学"在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结合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的特点,联系行业的实际情况,从教学内容调整和优化的角度,进行"纺织材料学"课程教学的研究与思考,调整"纺织材料学&qu... 根据"纺织材料学"在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结合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的特点,联系行业的实际情况,从教学内容调整和优化的角度,进行"纺织材料学"课程教学的研究与思考,调整"纺织材料学"的部分知识点,提出模块化、网络化教学思路,构建面向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的"纺织材料学"教学新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 纺织材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纺织材料学教学改革探讨 被引量:6
14
作者 臧传锋 王海楼 +1 位作者 任煜 张广宇 《轻纺工业与技术》 2020年第5期138-139,143,共3页
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结合纺织材料学课程教学实际,找出了当前不适应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几个方面,并对纺织材料学课程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网络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通过多个教学案例对教学改革... 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结合纺织材料学课程教学实际,找出了当前不适应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几个方面,并对纺织材料学课程教学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网络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改革探索。通过多个教学案例对教学改革进行了阐述,提出了适应当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纺织材料学课程教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教育 专业认证 纺织材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非织造过滤材料驻极处理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臧传锋 任煜 王辉生 《产业用纺织品》 2014年第11期36-40,共5页
以涤纶针刺非织造过滤毡为原料,采用驻极加工工艺,制备低阻高效的针刺非织造过滤材料。研究了驻极工艺参数及放置时间对过滤材料表面静电势的影响,得到了优化的驻极加工工艺,分析比较了驻极前后过滤材料的过滤性能。结果表明:涤纶针刺... 以涤纶针刺非织造过滤毡为原料,采用驻极加工工艺,制备低阻高效的针刺非织造过滤材料。研究了驻极工艺参数及放置时间对过滤材料表面静电势的影响,得到了优化的驻极加工工艺,分析比较了驻极前后过滤材料的过滤性能。结果表明:涤纶针刺非织造过滤材料在驻极电压为25 k V、驻极间距为45 mm和驻极次数为3次时,可以获得最优的驻极效果;驻极处理后过滤材料对气流的阻力比未处理的过滤材料小,过滤效率比未处理的过滤材料更高,驻极处理可以使过滤材料获得低阻高效的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非织造过滤材料 驻极体 表面静电势 过滤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液pH值对胶原蛋白改性真丝纤维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臧传锋 黄晓梅 《山东纺织科技》 2009年第1期9-12,共4页
文章分析研究了用不同pH值的胶原蛋白溶液对真丝纤维处理后,溶液pH值对胶原蛋白改性真丝纤维的影响。结果表明,胶原蛋白溶液的pH值在真丝纤维的等电点时,与真丝纤维的交联最差。胶原蛋白溶液为中性时,对真丝纤维的改性效果较好。
关键词 真丝纤维 胶原蛋白 PH值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氨基改性PAN纳米纤维吸附剂的制备与表征(英文)
17
作者 臧传锋 任煜 张广宇 《合成纤维工业》 CAS 2016年第5期50-52,共3页
以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为基体,利用多氨基超支化聚合物(HBP-NH2)末端所具有的大量氨基官能团,采用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将HBP-NH2接枝到PAN纳米纤维上制备了多氨基改性PAN纳米纤维(PANNH2)吸附剂,对PAN-NH2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 以聚丙烯腈(PAN)纳米纤维为基体,利用多氨基超支化聚合物(HBP-NH2)末端所具有的大量氨基官能团,采用戊二醛作为交联剂,将HBP-NH2接枝到PAN纳米纤维上制备了多氨基改性PAN纳米纤维(PANNH2)吸附剂,对PAN-NH2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HBP-NH2通过化学交联成功接枝到PAN纳米纤维的表面;PAN-NH2用于含重金属离子Cu2+的水体吸附,对Cu2+的吸附量可达28.02 mg/g;PAN-NH2纤维的氨基质量分数高达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纤维 纳米纤维 吸附剂 化学交联改性 重金属离子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原蛋白处理对盐缩丝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臧传锋 李学佳 《江苏纺织》 2008年第12期42-44,共3页
本文探讨了胶原蛋白溶液处理的盐缩丝纤维的结构与性能,发现经胶原蛋白处理后的真丝纤维内部易产生交联,其聚集态结构会变得更加紧密有序,结晶度和热稳定性也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 盐缩丝 胶原蛋白 结构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等离子处理后PET织物的表面特征
19
作者 臧传锋 林红 《国外丝绸》 2004年第3期28-31,共4页
本文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IN)研究了经冷等离子处理的PET织物的表面形态变化,定量地测出了处理后试样的表面均方根粗糙度和表面积的值。研究了PET织物的表面形态(均方根粗糙度和表面积)随着空气等离子处理时间和气体压力的变化规律。同时... 本文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IN)研究了经冷等离子处理的PET织物的表面形态变化,定量地测出了处理后试样的表面均方根粗糙度和表面积的值。研究了PET织物的表面形态(均方根粗糙度和表面积)随着空气等离子处理时间和气体压力的变化规律。同时研究了He、Ar、SF_6和CF_4等气体作用条件下,PET织物表面特征随着气体压力的变化情况。在空气、He、Ar等气体作用下,主要是由于织物刻蚀作用而引起的表面形态的变化。对SF_6和CF_4两种气体来说,可能是由于氟原子接枝而在PET织物表面沉淀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等离子处理 PET织物 表面均方根粗糙度 表面积 表面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纶织物表面TiO2/氟硅烷超疏水层构筑及其性能 被引量:16
20
作者 徐林 任煜 +6 位作者 张红阳 吴双全 李雅 丁志荣 蒋文雯 徐思峻 臧传锋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6-92,共7页
为制备具有拒水、拒油、抗紫外线功能的涤纶织物,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溶胶-水热法在涤纶织物表面原位生成纳米TiO2,然后采用氟硅烷(1H,1H,2H,2H-全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对其进行低表面能修饰。分析了涤纶表面形貌、结晶结构和表面... 为制备具有拒水、拒油、抗紫外线功能的涤纶织物,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溶胶-水热法在涤纶织物表面原位生成纳米TiO2,然后采用氟硅烷(1H,1H,2H,2H-全氟辛基三乙氧基硅烷)对其进行低表面能修饰。分析了涤纶表面形貌、结晶结构和表面化学成分、表面润湿性能的变化,并对修饰后织物的拒油等级和抗紫外线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整理后涤纶织物表面生成锐钛矿型TiO2,氟硅烷均匀沉积在纤维表面;TiO2-氟硅烷联合整理后涤纶织物的拒水拒油性能显著提升,其表面水接触角达153°,拒油等级达到6级;对紫外线A段和B段的平均透光率分别下降至0.37%和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涤纶织物 氟硅烷 超疏水性能 抗紫外线性能 功能纺织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