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走不出的无形之网——《情人》和《与往事干杯》中的两性关系比较 被引量:1
1
作者 胡顺琼 《龙岩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108-112,共5页
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晚年名作《情人》和中国女作家陈染的成名作《与往事干杯》分别讲述了两个女性的情感往事,一系列男性形象在其中扮演了相似的角色。借助现代女性主义理论,阐释和比较两位女主人公与男性角色的各种关系... 法国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晚年名作《情人》和中国女作家陈染的成名作《与往事干杯》分别讲述了两个女性的情感往事,一系列男性形象在其中扮演了相似的角色。借助现代女性主义理论,阐释和比较两位女主人公与男性角色的各种关系,进而揭示女主人公在两性关系中自我发现,自我塑造,走出既相似又相异的人生轨迹,并剖析其深层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主义 两性关系 女性成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基督教背景对王元化的影响
2
作者 胡顺琼 《社会科学论坛》 CSSCI 2015年第12期227-231,共5页
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王元化先生是一位特立独行的大家。他出身于基督教家庭,却又转向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他走上革命道路,却在革命队伍中保持着知识分子的清醒和思考。在他坎坷而丰富的人生旅程中,基督教背景对其思想体系产生了不容忽视... 在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王元化先生是一位特立独行的大家。他出身于基督教家庭,却又转向对共产主义的信仰。他走上革命道路,却在革命队伍中保持着知识分子的清醒和思考。在他坎坷而丰富的人生旅程中,基督教背景对其思想体系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家族的传承和西方19世纪文学经典中的基督教思想是王元化所受基督教影响的两大来源。该文拟从这一角度进行探讨和评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元化 思想体系 基督教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生命的共鸣到审美的超越——试论萨特小说《恶心》中音乐的意义
3
作者 胡顺琼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98-103,共6页
萨特的小说《恶心》描述了主人公罗冈丹对他自身和外界世界不断觉悟的一段心理历程。音乐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探讨小说中几处音乐描写的内涵,对理解主人公观照世界的独特方式以及揭示小说的主题具有关键性意义。
关键词 《恶心》 存在音乐 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话∶“中国性”与“现代性”——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的话语选择 被引量:6
4
作者 殷国明 何雪英 +6 位作者 胡顺琼 华金余 崔良乐 王美云 张雯 赵双花 周红兵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21-28,共8页
人文学术话语选择是时代意识形态的风向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当学者们意识到"中国性"终于逐渐成为了一个问题,并进一步发出:"中国"到底在何处?"中国性"是否还存在?等等,诸如此类的重大提问,说明了学者们对于真正的"中国问... 人文学术话语选择是时代意识形态的风向标。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当学者们意识到"中国性"终于逐渐成为了一个问题,并进一步发出:"中国"到底在何处?"中国性"是否还存在?等等,诸如此类的重大提问,说明了学者们对于真正的"中国问题"的敏锐性和对于时代文化建构的创新冲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话语选择 中国性 “现代性” 对话 意识形态 人文学术 文化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课程教学设计——以《活力中文》第二十四单元为例
5
作者 胡顺琼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0年第7期120-122,共3页
为了缓解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用脱节的现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运用汉语的能力,本文以"产出导向法"(POA)为理论依据,选取《活力中文》下册第二十四单元"运动健身"为范例,从驱动、促成以及评价三个方面进行课程教... 为了缓解对外汉语教学中学用脱节的现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运用汉语的能力,本文以"产出导向法"(POA)为理论依据,选取《活力中文》下册第二十四单元"运动健身"为范例,从驱动、促成以及评价三个方面进行课程教学设计,以期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丰富POA在对外汉语课堂中的实践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出导向法” 课程设计 对外汉语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二烯调聚产物在合成香料中的应用
6
作者 甄宏爵 胡顺琼 《香料香精化妆品》 CAS 1995年第2期30-33,共4页
关键词 丁二烯 合成香料 香料 调聚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破诗歌鉴赏教学难点的五条建议
7
作者 胡顺琼 《学园》 2013年第16期116-116,共1页
诗歌鉴赏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二)的诗歌鉴赏一题分值均为11分,设题角度不一。但是考生的得分率不高,原因在于诗歌鉴赏不是仅靠答题技巧就能解决的,更注重的是对诗歌的... 诗歌鉴赏是高考的必考内容之一。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二)的诗歌鉴赏一题分值均为11分,设题角度不一。但是考生的得分率不高,原因在于诗歌鉴赏不是仅靠答题技巧就能解决的,更注重的是对诗歌的理解。诗歌也是文本,可以说在"立足文本解读"方面,新课标给我们指明了方向,这也是侧重阅读理解能力考查最直接、最鲜明、最本质的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鉴赏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教学难点 高考试题 文本解读 答题技巧 能力考查 阅读理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