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冲击载荷下PEMFC力-电耦合建模及电学响应研究
1
作者 任立海 陈黎黎 +4 位作者 杨振华 蒋成约 赵清江 刘西 胡远志 《汽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6-106,共11页
为探究冲击载荷作用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电堆电学响应,揭示PEMFC电堆内部力-电耦合机制,对冲击载荷下PEMFC电堆力-电耦合建模方法进行了研究。基于建立的PEMFC电堆力-电耦合模型,系统研究了冲击速度和方向对PEMFC电堆电学响应... 为探究冲击载荷作用下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电堆电学响应,揭示PEMFC电堆内部力-电耦合机制,对冲击载荷下PEMFC电堆力-电耦合建模方法进行了研究。基于建立的PEMFC电堆力-电耦合模型,系统研究了冲击速度和方向对PEMFC电堆电学响应影响。结果表明,所提出的PEMFC电堆力-电耦合建模方法可以准确模拟出电池内部的力-电耦合特性;PEMFC电堆内部单电池欧姆损耗会随着冲击载荷的增大而增大;同时,冲击载荷会导致气体扩散层(GDL)与双极板肋部产生额外电接触,引起GDL表面电流密度平均值下降以及分布均匀性变差。本研究工作对冲击载荷下PEMFC力-电耦合建模及电学响应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 有限元方法 冲击 力-电耦合 电学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改进A^(*)算法和动态窗口法的自动驾驶路径规划
2
作者 刘西 程正钱 +2 位作者 胡远志 颜伏伍 王戡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1-91,共11页
针对自动驾驶汽车路径规划全局最优、耗时最优和避障的需求,提出一种改进A^(*)算法和动态窗口法的融合算法。A^(*)算法主要从启发函数、权重系数、搜索邻域和搜索策略4个方面进行改进,动态窗口法主要改进评价函数。利用改进后的A^(*)算... 针对自动驾驶汽车路径规划全局最优、耗时最优和避障的需求,提出一种改进A^(*)算法和动态窗口法的融合算法。A^(*)算法主要从启发函数、权重系数、搜索邻域和搜索策略4个方面进行改进,动态窗口法主要改进评价函数。利用改进后的A^(*)算法和双向A^(*)算法完成栅格地图上的全局路径规划,去除冗余节点并平滑处理优化全局路径,利用融合动态窗口算法进行局部路径规划,完成避障。与传统的A^(*)算法相比,改进的A^(*)算法和双向A^(*)算法搜索全局路径耗时和节点显著减少,优化的A^(*)算法与动态窗口法的融合算法具有更高的效率、更好的路径规划能力和避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算法 路径规划 平滑处理 动态窗口算法 避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eScan的AEB系统纵向避撞算法及仿真验证 被引量:51
3
作者 胡远志 吕章洁 刘西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7年第2期136-142,共7页
采用自动紧急制动(AEB)可以辅助驾驶员避免纵向碰撞。该文对比了5种AEB算法对避免纵向碰撞仿真验证制动效果。以自动制动结束时的己车与前车的距离来判断制动效果的4种安全距离(AS)算法是:Mazda、Honda、Berkeley、Seungwuk Moon;另一... 采用自动紧急制动(AEB)可以辅助驾驶员避免纵向碰撞。该文对比了5种AEB算法对避免纵向碰撞仿真验证制动效果。以自动制动结束时的己车与前车的距离来判断制动效果的4种安全距离(AS)算法是:Mazda、Honda、Berkeley、Seungwuk Moon;另一种是以即碰时间(TTC)为判断制动效果的TTC算法。在Simulink中运行的汽车主动安全的仿真平台Pre Scan上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不干扰扰驾驶员正常驾驶前提下,这5种算法中,以即碰时间的TTC算法的纵向避撞性能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安全 纵向碰撞 自动紧急制动(AEB) 即碰时间(TTC) 安全距离(AS) PreScan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身密封性对车内噪声的影响 被引量:16
4
作者 胡远志 雷雨 +3 位作者 郑光泽 刘卫国 冯擎峰 刘西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4年第9期1-6,共6页
对某微型车的车内噪声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其车内噪声泄露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座椅、换挡机构、地板、车门、车窗、前围板和仪表等的密封性能测试,对比分析了相应的车内泄露噪声贡献量。结果表明:针对该车型的车门、车窗和座椅的密封优... 对某微型车的车内噪声问题进行研究。分析了其车内噪声泄露的影响因素,通过对座椅、换挡机构、地板、车门、车窗、前围板和仪表等的密封性能测试,对比分析了相应的车内泄露噪声贡献量。结果表明:针对该车型的车门、车窗和座椅的密封优化效果比较显著;而当发动机冷却风扇开启时,各种密封方式对降低车内噪声的效果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身密封性 泄露噪声 车身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有限元模型THUMS用于正面碰撞乘员损伤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胡远志 梁永福 +4 位作者 蒋成约 刘西 廖高建 冯擎峰 刘卫国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5年第4期379-383,共5页
用第4代新版丰田人体模型THUMS(Total Human Model for Safety),分析研究了正面碰撞对于乘员人体模型的头部﹑胸部﹑腿部的伤害。基于国内某款运动型多功能车(SUV)零部件试验和正面碰撞试验,利用动态非线性显式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有限元... 用第4代新版丰田人体模型THUMS(Total Human Model for Safety),分析研究了正面碰撞对于乘员人体模型的头部﹑胸部﹑腿部的伤害。基于国内某款运动型多功能车(SUV)零部件试验和正面碰撞试验,利用动态非线性显式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有限元约束系统模型,用Hyperworks软件作为前后处理器,用动力学分析软件LS-Dyna为求解器的仿真模式。结果表明:该款THUMS人体模型头骨最大压应力2.4 MPa,颅内压应力44 k Pa,头部无损伤风险;股骨﹑胫骨最大应变0.4%,左右十字韧带应变3.6%,腿部无损伤风险。上肋骨应变大于3%,胸部压缩量达到30 mm,造成胸部简明损伤等级三级(AIS3)的概率为30%。因此,该碰撞工况下最有可能受伤的部位是胸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安全 正面碰撞 约束系统 乘员损伤 THUMS人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轿车小偏置碰撞结构耐撞性优化 被引量:14
6
作者 胡远志 梁锐 +2 位作者 刘西 廖高健 谢道伟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9,共9页
为了研究某轿车的小偏置碰撞结构耐撞性,根据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的相关规定,基于Hypermesh软件建立了某轿车的小偏置碰撞工况仿真模型。分析碰撞过程中整车运动学特征以及各个测量点的侵入量,总结其结构耐撞性存在的问题,从设... 为了研究某轿车的小偏置碰撞结构耐撞性,根据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的相关规定,基于Hypermesh软件建立了某轿车的小偏置碰撞工况仿真模型。分析碰撞过程中整车运动学特征以及各个测量点的侵入量,总结其结构耐撞性存在的问题,从设置悬架和转向系统失效以及提高乘员舱结构强度两个方面提出结构耐撞性优化方案。结果表明:采用该优化方案之后,车身结构耐撞性得到有效地改善,各个测量点的侵入量明显下降,证明了优化方案的可行性。该结果可为轿车的小偏置碰撞结构耐撞性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轿车 小偏置碰撞 结构耐撞性 乘员舱结构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车型正面碰撞后排乘员伤害的仿真优化 被引量:6
7
作者 胡远志 黄杰 +3 位作者 刘西 蒋成约 冯擎峰 刘卫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59-264,275,共7页
基于某车型的正面碰撞试验,建立了后排女性假人的Madymo仿真模型,并依据2012版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对其进行了伤害分析,结果表明胸部和颈部得分较低。从安全带限力等级、预紧器和安全带固定点三方面进行了单项优化和综合应用,仿真... 基于某车型的正面碰撞试验,建立了后排女性假人的Madymo仿真模型,并依据2012版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对其进行了伤害分析,结果表明胸部和颈部得分较低。从安全带限力等级、预紧器和安全带固定点三方面进行了单项优化和综合应用,仿真结果表明这三个方面能不同程度地降低假人的各项伤害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面碰撞 后排女性假人 伤害 仿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动工况下主动卷收器参数对乘员离位位移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胡远志 朱鸿旭 +3 位作者 曾宪菁 王振飞 徐紫红 蒋成约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15-620,共6页
主动控制卷收器(ACR)能改善乘员的离位位移并降低二次碰撞的风险。为探究制动工况下ACR对乘员的影响,首先进行志愿者实车道路试验和试验数据的乘员运动响应分析,并建立了包括主动人体模型的仿真模型。模型对标后搭建Kriging近似模型并采... 主动控制卷收器(ACR)能改善乘员的离位位移并降低二次碰撞的风险。为探究制动工况下ACR对乘员的影响,首先进行志愿者实车道路试验和试验数据的乘员运动响应分析,并建立了包括主动人体模型的仿真模型。模型对标后搭建Kriging近似模型并采用NSGA-Ⅱ算法进行ACR参数优化。结果表明:优化后头部质心和第一胸椎(T1)的离位量分别减小了55%和73.44%,且回弹阶段各部位加速度明显减小,预紧力和乘员离位量呈负相关趋势,且与制动前触发相比,制动后触发ACR时,预紧时间的变化对乘员离位的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控制卷收器 实车试验 主动人体模型 预紧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S-DYNA的某座椅鞭打性能分析和优化 被引量:7
9
作者 胡远志 胡源源 +1 位作者 刘西 廖高健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7年第6期8-14,共7页
根据C-NCAP(2015版)鞭打试验评价规程和评分原则,利用BioRID II假人模型研究某座椅鞭打试验对于驾驶员颈部的伤害。利用动态非线性显式有限元方法,以动力学分析软件LS-Dyna为求解器,按照C-NCAP鞭打试验的要求建立有限元模型,实现鞭打试... 根据C-NCAP(2015版)鞭打试验评价规程和评分原则,利用BioRID II假人模型研究某座椅鞭打试验对于驾驶员颈部的伤害。利用动态非线性显式有限元方法,以动力学分析软件LS-Dyna为求解器,按照C-NCAP鞭打试验的要求建立有限元模型,实现鞭打试验的仿真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更改头枕杆的结构,使头部与头枕的间距和高度缩小,可以显著减小鞭打试验中颈部的损伤程度,从而实现座椅的有效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NCAP 鞭打试验 BioRID II假人 颈部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速域自适应巡航控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胡远志 丁晓木 +1 位作者 刘西 李浩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9年第3期357-365,共9页
为了提高自适应巡航系统的实用性,在满足《BS ISO-15622》的基本要求下,设计了满足0~120 km/h的全速域自适应巡航控制(FSRA)方法。基于已有的跟车车间距策略,将前车加速度作为参考因素,设计了一种符合驾驶员特性的跟车策略。以跟车效率... 为了提高自适应巡航系统的实用性,在满足《BS ISO-15622》的基本要求下,设计了满足0~120 km/h的全速域自适应巡航控制(FSRA)方法。基于已有的跟车车间距策略,将前车加速度作为参考因素,设计了一种符合驾驶员特性的跟车策略。以跟车效率、行车安全性、舒适性、经济性等作为控制目标,利用模型预测控制(MPC)的方法设计满足多目标优化的控制器,并在SCANeR、Matlab/Simulink、veDYNA以及NI实时系统的环境下搭建测试平台上对控制方法进行测试和验证。结果表明:在全速域区间内,该控制方法能较好地完成车辆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速域自适应巡航控制(FSRA) 多目标 模型预测控制(MPC) 实时系统平台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UV与轿车正面碰撞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胡远志 黄杰 +2 位作者 刘西 储建宏 谭云飞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6年第3期1-8,共8页
阐述了车辆质量、前部刚度、几何特性3个因素对碰撞相容性的影响,并针对某城市多用途汽车(SUV)和某轿车正面碰撞的仿真验证了这3个因素对100%正面碰撞相容性的影响。基于前部刚度和几何特性2个方面提出优化方案。优化后降低了SUV对轿车... 阐述了车辆质量、前部刚度、几何特性3个因素对碰撞相容性的影响,并针对某城市多用途汽车(SUV)和某轿车正面碰撞的仿真验证了这3个因素对100%正面碰撞相容性的影响。基于前部刚度和几何特性2个方面提出优化方案。优化后降低了SUV对轿车的攻击性,改善了轿车乘员的生存空间,提高了两车的正面碰撞相容性。同时,优化后的车辆自身与刚性壁障正面碰撞的仿真结果表明:为了提高相容性而对两车的改进不会明显降低其自身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面碰撞相容性 车辆质量 前部刚度 几何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人保护小腿冲击器有限元模型开发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远志 方锐 +2 位作者 谢书港 曾必强 朱玉刚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6-9,共4页
针对TRL公司开发的行人保护小腿冲击器,建立了有限元模型。通过EEVCWG17规定的静态、动态标定试验及台架试验,进一步证实了该模型在高速碰撞下的精度,可用于行人保护的开发设计。
关键词 行人保护 小腿冲击器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平行泊车控制方法 被引量:8
13
作者 胡远志 何朋声 刘西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8,共8页
针对平行泊车场景,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自动泊车控制方法;建立了车辆的运动学模型,考虑了车位最小尺寸;采用等速偏移和正弦曲线的叠加轨迹作为泊车路径,分析路径曲率和曲率变化速度的约束条件;提出泊车过程中遇到动态障碍物的... 针对平行泊车场景,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自动泊车控制方法;建立了车辆的运动学模型,考虑了车位最小尺寸;采用等速偏移和正弦曲线的叠加轨迹作为泊车路径,分析路径曲率和曲率变化速度的约束条件;提出泊车过程中遇到动态障碍物的避障问题,设计了控制方法,当车辆后方出现障碍物时,控制车辆停车避障,当确认安全后,车辆继续泊车。使用场景软件PreScan和动力学软件veDYNA的联合仿真验证控制方法,结果表明:车辆成功实现了避障,在避障完成后,车辆继续跟踪期望轨迹完成泊车,验证了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平行泊车 路径规划 模型预测控制 避障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强钢动态力学特性测试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胡远志 刘西 +2 位作者 黄杰 冯擎峰 刘卫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8期130-134,共5页
介绍了一种利用液压伺服试验系统进行高强钢动态拉伸的试验方法,可以得到材料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经分析和处理,可以作为碰撞安全仿真分析的输入数据;并在实际的车型碰撞安全开发过程中证明了其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利用高速... 介绍了一种利用液压伺服试验系统进行高强钢动态拉伸的试验方法,可以得到材料不同应变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经分析和处理,可以作为碰撞安全仿真分析的输入数据;并在实际的车型碰撞安全开发过程中证明了其有效性。试验结果表明利用高速液压伺服试验系统进行高强钢材料动态力学性能测试获得的数据稳定性和一致性好,可用于高精度的汽车碰撞安全仿真分析的数据输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拉伸试验 高应变率 液压伺服测试系统 高强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块化的约束系统高精度建模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远志 潘华 +3 位作者 凡沙沙 刘西 罗覃月 黄杰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7年第7期1-11,共11页
为了提高汽车有限元乘员约束系统的建模效率、仿真精度及模型可替换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块化的约束系统建模方法。基于安全气囊、方向盘、转向管柱、座椅、仪表板等零部件冲击试验,建立了某车的有限元约束系统子模块的INCLUDE文件。通... 为了提高汽车有限元乘员约束系统的建模效率、仿真精度及模型可替换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块化的约束系统建模方法。基于安全气囊、方向盘、转向管柱、座椅、仪表板等零部件冲击试验,建立了某车的有限元约束系统子模块的INCLUDE文件。通过直接调用这些子模块INCLUDE文件,建立简化的约束系统模型。对比计算机仿真输出与正面100%重叠刚性壁障碰撞试验获得的假人伤害数据,结果表明:通过验证的模块化子模型组建简化的约束系统模型可以获得高精度的仿真结果。从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 INCLUDE文件 正面碰撞 约束系统 建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融合的目标测距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胡远志 刘俊生 +1 位作者 肖佐仁 耿庄程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8-25,共8页
单目视觉进行目标识别有着巨大优势,但在目标测距方面存在精度不足且测量过程不稳定的问题,一种基于4线激光雷达与摄像头融合的联合测距的方法被提出并改善这一问题。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检测图像中的目标,得到相应的检测框;与此同时,... 单目视觉进行目标识别有着巨大优势,但在目标测距方面存在精度不足且测量过程不稳定的问题,一种基于4线激光雷达与摄像头融合的联合测距的方法被提出并改善这一问题。首先利用卷积神经网络检测图像中的目标,得到相应的检测框;与此同时,通过标定相机内外参,将三维的激光点云数据转换到二维平面,得到2种数据对于检测环境的一致性表达。然后利用R-Tree算法快速配准检测框与相应的点云数据。此时,利用点云的深度信息能获得目标在真实世界的位置,并提出联合测距的方法来进一步提高测距精度。最终经实车采集的数据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积神经网络 数据融合 R-Tree算法 联合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车型正面碰撞耐撞性与轻量化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胡远志 梁永福 +1 位作者 刘西 周林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10-115,共6页
针对国内某款微型MPV,首先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正面100%碰撞工况数值模拟和对标,在基础模型和试验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正面碰撞的结构耐撞性优化。然后在保证车身结构满足耐撞性要求,刚度、模态等其他性能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轻各... 针对国内某款微型MPV,首先用有限元方法进行正面100%碰撞工况数值模拟和对标,在基础模型和试验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正面碰撞的结构耐撞性优化。然后在保证车身结构满足耐撞性要求,刚度、模态等其他性能基本不变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轻各零部件的质量,实现车身的轻量化和成本控制。最后通过100%正碰实车试验验证了此结构优化和轻量化方案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MPV 正面碰撞 耐撞性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不同新车评价规程的侧面碰撞仿真分析 被引量:5
18
作者 胡远志 邹缘良 +1 位作者 刘西 栾天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2017年第4期1-9,共9页
基于不同的侧面碰撞评价规程,选取某国产SUV(运动型多用途汽车)为研究对象,建立侧面碰撞模型,并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在不同新车评价规程的侧面碰撞仿真中对车体的表现形式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车体的薄弱区域,针对不同的薄弱区域对车... 基于不同的侧面碰撞评价规程,选取某国产SUV(运动型多用途汽车)为研究对象,建立侧面碰撞模型,并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验证。在不同新车评价规程的侧面碰撞仿真中对车体的表现形式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车体的薄弱区域,针对不同的薄弱区域对车体主要承力部件从结构、材料、板厚和布置方式等方面进行优化,从而提升了车体侧面碰撞的耐撞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面碰撞 可靠性 耐撞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坐标系转换的乘员约束系统精确建模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远志 梁永福 +2 位作者 刘西 蒋成约 储建宏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74-579,共6页
在40%偏置碰撞乘员约束系统建模中,通常是对车身B柱下端的加速度进行近似处理后作为仿真模型的输入条件。本文基于布尔莎-沃尔夫坐标系转化原理,提出一种更为精确的乘员约束系统模型的输入条件,并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MADYMO进行了验证。... 在40%偏置碰撞乘员约束系统建模中,通常是对车身B柱下端的加速度进行近似处理后作为仿真模型的输入条件。本文基于布尔莎-沃尔夫坐标系转化原理,提出一种更为精确的乘员约束系统模型的输入条件,并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MADYMO进行了验证。对比两种方法的仿真和试验结果表明,与通常的方法相比,所提出的方法不但可使偏置碰撞中乘员约束系统的建模更加精确,而且简化了布尔莎-沃尔夫坐标系转化模型的求解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乘员约束系统 坐标转换 精确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车辆换道控制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胡远志 肖航 +1 位作者 刘西 刘小勇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7-28,共12页
针对智能车辆换道操作,设计了考虑换道意图与换道安全的换道控制方法。基于Prescan搭建了常见直道与弯道换道场景;运用行车安全距离与速度不满累积度作为换道意图产生依据,利用基于直线与弯道行驶的多车约束的汽车最小换道临界碰撞安全... 针对智能车辆换道操作,设计了考虑换道意图与换道安全的换道控制方法。基于Prescan搭建了常见直道与弯道换道场景;运用行车安全距离与速度不满累积度作为换道意图产生依据,利用基于直线与弯道行驶的多车约束的汽车最小换道临界碰撞安全距离来判定换道操作是否安全;基于五次多项式拟合进行换道轨迹的规划;采用模型预测控制对规划轨迹进行跟踪并基于Simulink/Carsim/Prescan对路面附着系数为0.8、0.6、0.4的工况进行联合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控制方法能实现汽车的安全平稳换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换道 换道决策 轨迹规划 模型预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