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锂电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新模式探索
1
作者 胡经纬 李小成 饶先发 《教育信息化论坛》 2024年第19期78-80,共3页
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推进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源转型与升级为各领域实现进步与突破提供动力保障,锂电新能源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力量之一。江西理工大学经过长期... 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推进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源转型与升级为各领域实现进步与突破提供动力保障,锂电新能源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力量之一。江西理工大学经过长期建设,在锂电新能源领域拥有良好基础,教研团队聚焦该领域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中的突出问题,从学习氛围、师资队伍、培养目标、平台建设、培养模式五方面提出了改革举措,初步形成了一条适合国情、校情的工程师培养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电 新能源 工程师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传递函数的IGBT模块结温估计及老化监测方法
2
作者 孙谢鹏 杜明星 胡经纬 《天津理工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36-43,共8页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 IGBT)模块的Cauer模型与可靠性密切相关,因此研究Cauer模型及其参数的提取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基于此,以三阶Cauer模型为例,研究了基于底板温度传递函数的热网络模型参数...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 IGBT)模块的Cauer模型与可靠性密切相关,因此研究Cauer模型及其参数的提取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基于此,以三阶Cauer模型为例,研究了基于底板温度传递函数的热网络模型参数提取方法,并利用该模型实现了结温准确估计和老化状态监测。首先,建立了底板温度传递函数与热网络模型参数的关系,确定了三阶Cauer频域模型的热阻和热容。其次,根据得到的三阶Cauer频域模型反推出结温传递函数,进而求得结温表达式,实现IGBT模块结温估计并实验验证其准确性。最后,将该方法与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IEC)标准下的总热阻计算方法相比,计算误差小于1%,且实现了结温的准确估计。此外,基于此方法可以实现对IGBT模块、热界面材料(thermal interface material, TIM)和散热片散热效果的状态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 Cauer频域模型 传递函数 结温估计 状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保型二次锌电极的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胡经纬 高翠琴 +1 位作者 赖璐 蒋风雷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1年第5期10-12,共3页
为了保护环境 ,减小污染 ,节约金属资源 ,十分有必要研究和开发环保型二次锌电极。本文提出了在表面覆盖稀土氢氧化物膜的二次锌电极的新思想 ,首先利用恒电位电解的方法在电极表面成功地覆盖一层均匀致密的稀土氢氧化物膜 ,再用恒电位... 为了保护环境 ,减小污染 ,节约金属资源 ,十分有必要研究和开发环保型二次锌电极。本文提出了在表面覆盖稀土氢氧化物膜的二次锌电极的新思想 ,首先利用恒电位电解的方法在电极表面成功地覆盖一层均匀致密的稀土氢氧化物膜 ,再用恒电位电解、循环伏安、模拟充放电等实验方法 ,全面考察了稀土氢氧化物膜对锌电极可充性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在锌电极表面成膜后 ,可以显著地抑制充电过程中的枝晶生长 ,又在电解液中加入枝晶抑制剂 ( CTMB) ,最后达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同时 ,成膜还能有效地缓解锌电极在充放电过程中的容量损失。在整个实验过程中 ,完全去掉了传统的锌电极添加剂——有毒的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型 二次锌电极 稀土氢氧化物膜 枝晶生长 容量保持 电池 燃料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绿茶粉及其茶多酚对罗曼蛋鸡抗氧化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胡经纬 宛晓春 +3 位作者 周裔彬 邵磊 尚岩岩 陈伟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3-55,共3页
探讨绿茶粉和茶多酚对罗曼蛋鸡血液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茶粉添加量为6g/kg,饲喂70天后,蛋鸡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比对照组分别提高20.31%和8.72%(P<0.05),丙二醛含量比对照组降低37.09%(P<0.... 探讨绿茶粉和茶多酚对罗曼蛋鸡血液抗氧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茶粉添加量为6g/kg,饲喂70天后,蛋鸡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比对照组分别提高20.31%和8.72%(P<0.05),丙二醛含量比对照组降低37.09%(P<0.05);茶多酚添加量为1.5g/kg,饲喂84天后,蛋鸡血清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活性比对照组分别提高18.48%和5.76%(P<0.05),丙二醛含量比对照组降低19.60%(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曼蛋鸡 血液 绿茶粉 茶多酚 抗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高增益Cuk变换器研究 被引量:15
5
作者 胡经纬 王久和 唐骐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337-344,共8页
针对传统升压变换器升压能力不足的问题,基于Cuk变换器输入输出电流连续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新型高增益Cuk变换器。分析了新型高增益Cuk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工作模态,建立了新型高增益Cuk变换器的EL(euler-lagrange)模型。基于无源控制理论... 针对传统升压变换器升压能力不足的问题,基于Cuk变换器输入输出电流连续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新型高增益Cuk变换器。分析了新型高增益Cuk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工作模态,建立了新型高增益Cuk变换器的EL(euler-lagrange)模型。基于无源控制理论,采用阻尼注入方法设计了新型高增益Cuk变换器的无源控制器。无源控制器可使新型Cuk变换器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性能和对负载变化的鲁棒性。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该变换器及其无源控制器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K变换器 高增益 无源控制 阻尼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在碱性锌电极中的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胡经纬 高翠琴 赖璐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12-214,共3页
通过阴极电解的方法在平板锌电极上沉积上了一层稀土氢氧化物膜;用自行设计的电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稀土氢氧化物膜对碱性锌电极放电产物在碱液中溶解性的影响;又用循环伏安法进行了模拟充放电实验,并且组装模拟电池进行了充放电实验。... 通过阴极电解的方法在平板锌电极上沉积上了一层稀土氢氧化物膜;用自行设计的电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稀土氢氧化物膜对碱性锌电极放电产物在碱液中溶解性的影响;又用循环伏安法进行了模拟充放电实验,并且组装模拟电池进行了充放电实验。结果表明:在电极表面沉积一层稀土氢氧化物膜能有效地阻挡锌电极放电产物在碱液中的溶解,使大部分放电产物保留在电极原有的结构上,因此,有利于克服锌电极在充放电过程中存在的容量损失问题。模拟充放电实验进一步证明:稀土氢氧化物能显著地提高碱性锌电极的循环寿命,减少充放电过程中的容量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锌电极 稀土元素 电化学分析 阴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提高碱性锌电极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胡经纬 刘勤 +1 位作者 程建平 高翠琴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37-140,共4页
利用化学置换反应制备了一系列含 Bi合金锌粉 ,通过腐蚀试验 ,多孔锌电极的的恒流放电以及电位扫描测试 ,研究了合金锌粉在 KOH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 .试验结果证明 ,掺 Bi以后 ,可以有效的改善锌在 KOH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 ,它既可以加速... 利用化学置换反应制备了一系列含 Bi合金锌粉 ,通过腐蚀试验 ,多孔锌电极的的恒流放电以及电位扫描测试 ,研究了合金锌粉在 KOH溶液中的电化学性质 .试验结果证明 ,掺 Bi以后 ,可以有效的改善锌在 KOH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 ,它既可以加速锌的阳极溶解 ,又降低了析氢过电位 ,提高了析氢电流密度 ,后者对电池储存不利 .为了克服这一矛盾 ,又选择了几种含氟表面活性剂 ,通过上述几种手段 ,进一步证明 ,在锌中掺 Bi和在溶液中添加含氟表面活性剂 ,两者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 ,最后达到了既能有效地提高锌在溶液中的电化学活性 ,又能减缓其自腐蚀 ,为实际电池性能的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电极 含氟表面活性剂 电化学活性 碱性锌锰电池 负极材料 锌铋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PEMFC的性能衰减研究与一维数值模拟 被引量:3
8
作者 胡经纬 张华民 +2 位作者 翟云峰 刘刚 衣宝廉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977-981,共5页
以PBI/H3PO4体系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为研究对象,进行了500h恒负载条件下的连续寿命实验,运用电化学电位扫描技术和交流阻抗技术测试了电池在连续运行过程中的电化学活性面积(AEC)和电池内阻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500h的连续寿命实验... 以PBI/H3PO4体系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为研究对象,进行了500h恒负载条件下的连续寿命实验,运用电化学电位扫描技术和交流阻抗技术测试了电池在连续运行过程中的电化学活性面积(AEC)和电池内阻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500h的连续寿命实验中,电池性能衰减的主要原因是高温操作条件下由于催化剂的烧结造成的电化学活性面积的损失。同时,建立了基于高温体系的一维数学模型,利用电化学方法测试得到的两个重要参数——体交换电流密度和电池内阻作为模型输入参数,计算了电极扩散层的反应气体浓度分布,运用模型模拟了电池在连续寿命实验中不同时间的稳态极化曲线,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I/H3PO4体系 高温PEMFC 性能衰减 一维模型 电化学活性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氧化钙对碱性锌电极可充性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胡经纬 高翠琴 蒋风雷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02-304,共3页
为提高碱性锌电极的可充性,提出了一种机械混合含钙锌电极,利用其在放电过程中电极表面二价锌与氢氧化钙的反应,得到了具有电化学活性的锌酸钙。用自行设计的电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氢氧化钙对锌电极放电产物在碱液中溶解性的影响,通过阳... 为提高碱性锌电极的可充性,提出了一种机械混合含钙锌电极,利用其在放电过程中电极表面二价锌与氢氧化钙的反应,得到了具有电化学活性的锌酸钙。用自行设计的电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氢氧化钙对锌电极放电产物在碱液中溶解性的影响,通过阳极极化曲线的测量和粉末微电极循环伏安模拟充放电实验,初步考察了氢氧化钙对碱性锌电极阳极放电性能和可充性的影响。结果证明:在锌电极中加入合适含量的氢氧化钙后,能在放电过程中生成具有良好可充性的锌酸钙活性物质;合适的含钙量不会明显影响锌电极的放电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锌电极 可充性 氢氧化钙 电化学原理 碱性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操作条件对PBI/H_3PO_4体系高温PEMFC的性能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经纬 张华民 +2 位作者 翟云峰 刘刚 衣宝廉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83-886,共4页
全面研究了PBI/H3PO4体系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操作性能,研究了温度、压力、阴极气体成分(空气/氧气)对电池稳态操作性能的影响,同时,测试了电池的变压变温和变负载操作曲线,并且运用电化学交流阻抗谱的方法解释了操作条件... 全面研究了PBI/H3PO4体系高温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的操作性能,研究了温度、压力、阴极气体成分(空气/氧气)对电池稳态操作性能的影响,同时,测试了电池的变压变温和变负载操作曲线,并且运用电化学交流阻抗谱的方法解释了操作条件对电池性能影响的原因,同时应用薄膜旋转圆盘电极技术初步研究了氧还原反应在两种不同的反应界面(Pt/C-PBI/H3PO4和Pt/C-Nafion/H2SO4)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I/H3PO4体系 高温PEMFC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 薄膜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BI/H_3PO_4体系高温PEMFC的性能预测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经纬 张华民 +2 位作者 翟云峰 刘刚 衣宝廉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11-413,共3页
使用实际测量的PBI/H3PO4体系高温PEMFC,在不同温度、压力、阴极气体和负载下的稳态电位响应数据(500组)与该体系对温度变化、压力变化的动态电位响应数据(500组)作为训练数据,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和Matlab/Simulink的高温PEMFC稳定性... 使用实际测量的PBI/H3PO4体系高温PEMFC,在不同温度、压力、阴极气体和负载下的稳态电位响应数据(500组)与该体系对温度变化、压力变化的动态电位响应数据(500组)作为训练数据,建立了基于BP神经网络和Matlab/Simulink的高温PEMFC稳定性能和动态性能的预测系统。利用神经网络模型模拟电池的稳态电位输出和单变量(温度或压力)动态电位响应。仿真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准确地模拟电池的稳态和动态行为,为PBI/H3PO4体系高温PEMFC的性能预测和控制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BI/H3PO4体系 高温PEMFC BP神经网络 Matlab/Simulink软件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L模型的Cuk变换器无源控制器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经纬 王久和 唐骐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5期67-71,共5页
为提高Cuk变换器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Cuk变换器EL模型的无源控制方法。首先建立Cuk变换器的EL(Euler-Lagrange)模型,根据控制目标,确定Cuk变换器的期望平衡点,基于无源控制理论,采用阻尼注入方法设计Cuk变换器的无源控制器。仿真结果... 为提高Cuk变换器的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Cuk变换器EL模型的无源控制方法。首先建立Cuk变换器的EL(Euler-Lagrange)模型,根据控制目标,确定Cuk变换器的期望平衡点,基于无源控制理论,采用阻尼注入方法设计Cuk变换器的无源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Cuk变换器无源控制器可使Cuk变换器具有良好的动、静性能和对负载变化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K变换器 无源控制 能量函数 阻尼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银杏叶提取物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一氧化氮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经纬 黄玉梅 +4 位作者 金洲祥 卢明东 孙维建 李丕宏 郑志强 《中国现代医生》 2012年第31期8-10,13,共4页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模型一氧化氮(NO)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O)、SAP组、GBE干预组。采用5%牛磺胆酸钠胰胆管注射方法建立SAP动物模型。GBE... 目的探讨银杏叶提取物(GBE)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大鼠模型一氧化氮(NO)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表达的影响。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O)、SAP组、GBE干预组。采用5%牛磺胆酸钠胰胆管注射方法建立SAP动物模型。GBE治疗组于建模后5 min将GBE溶液通过股静脉给药。SO组和SAP组注入同样量的生理盐水。检测3组6、12、24 h血清淀粉酶、胰腺组织病理评分、血清及胰腺组织NO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胰腺组织iNOS mRNA表达情况。结果 GBE组胰腺组织病理评分6、12 h均显著低于SAP组,但在24 h胰腺组织病理评分与SAP组无显著差异;GBE组在6 h时血清及胰腺组织NO水平、12 h时胰腺NO水平较SAP组低,但随着时间延长,两组无显著差异;6 h时GBE组iNOS mRNA表达较SAP组低(P<0.05);12、24 h时SAP组与GBE组iNOS mRNA表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GBE在SAP早期可能通过抑制iNOS mRNA表达而降低NO水平,对胰腺组织起保护作用;但随着病程进展,这种作用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提取物 重症急性胰腺炎 一氧化氮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电源浪涌抑制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经纬 王久和 曲秋莳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6-234,共9页
对于通过前端浪涌防护模块对数字电源浪涌冲击进行抑制的方法,当浪涌能量过高时,存在浪涌防护模块通常无法有效抑制全部浪涌能量的问题。针对该问题,分析了浪涌的产生原因及特性,研究了浪涌在数字电源中的传递路径及在不同观测点的浪涌... 对于通过前端浪涌防护模块对数字电源浪涌冲击进行抑制的方法,当浪涌能量过高时,存在浪涌防护模块通常无法有效抑制全部浪涌能量的问题。针对该问题,分析了浪涌的产生原因及特性,研究了浪涌在数字电源中的传递路径及在不同观测点的浪涌波形,进而提出了印刷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PCB)布局优化、电路优化及磁屏蔽等数字电源浪涌抑制新方法。所提新方法原理简单、可靠性高,能使数字电源获得良好的浪涌抑制能力。研制了1.2k W试验样机并进行浪涌测试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浪涌抑制新方法可抗4级浪涌试验,能够保障数字电源正常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电源 浪涌抑制 PCB布局优化 电路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非职业性铅中毒14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胡经纬 黄玉梅 +5 位作者 林建华 张毅 孙维建 李丕宏 黄和 郑志强 《现代实用医学》 2012年第12期1361-1362,1403,共3页
目的探讨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非职业性铅中毒临床特征。方法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非职业性铅中毒患者共14例,分析其铅中毒的原因及临床表现。结果铅中毒腹痛表现形式多样,易被误诊。中草药及生活接触是常见的铅中毒原因。脱离铅接触及依地... 目的探讨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非职业性铅中毒临床特征。方法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非职业性铅中毒患者共14例,分析其铅中毒的原因及临床表现。结果铅中毒腹痛表现形式多样,易被误诊。中草药及生活接触是常见的铅中毒原因。脱离铅接触及依地酸二钠钙静脉驱铅治疗有良好效果。结论要提高对非职业性铅中毒的认识。对不明原因腹痛应考虑铅中毒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中毒 中草药 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胺改性树脂基球形活性炭对二氧化碳的吸附行为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经纬 苏静雯 +3 位作者 刘思彤 李诗琪 陈纪莹 詹亮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198,共7页
以球形结构的固废离子交换树脂为原料,经CO_(2)活化、酸洗处理制得具有较高比表面积和较大中孔孔容的树脂基球形活性炭(HRSAC),然后在其表面负载聚乙烯亚胺(PEI)制得吸附材料PEI-HRSAC。系统考察了PEI负载量和吸附温度对CO_(2)吸附性能... 以球形结构的固废离子交换树脂为原料,经CO_(2)活化、酸洗处理制得具有较高比表面积和较大中孔孔容的树脂基球形活性炭(HRSAC),然后在其表面负载聚乙烯亚胺(PEI)制得吸附材料PEI-HRSAC。系统考察了PEI负载量和吸附温度对CO_(2)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活化温度为950℃、活化时间为1 h的最佳活化工艺条件下,所制得的树脂基球形活性炭经酸洗处理后其比表面积为1365 m^(2)/g,中孔孔容为2.04 cm^(3)/g,中孔孔径主要分布在10~40 nm;PEI-HRSAC吸附材料对CO_(2)的吸附性能随吸附温度和PEI负载量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当PEI负载量为65%、吸附温度为75℃时,PEI-HRSAC吸附材料对CO_(2)的吸附量最高,约为4.09 mmol/g,在经过4次循环吸/脱附后吸附量仍保持在较高水平(3.66 mmo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吸附 离子交换树脂 球形活性炭 聚乙烯亚胺 比表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患者术后发生韦尼克脑病的临床分析
17
作者 胡经纬 林建华 +3 位作者 陈伟 李丕宏 王飞海 郑志强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8期3102-3103,共2页
目的:总结胃癌患者术后发生韦尼克脑病(WE)的发病特点、诊断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11年3月收治1489例胃癌患者并发WE的临床资料。结果:1489例胃癌患者中并发WE10例(0.67%)。10例WE患者禁食距发病时间平均18.5d(1... 目的:总结胃癌患者术后发生韦尼克脑病(WE)的发病特点、诊断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至2011年3月收治1489例胃癌患者并发WE的临床资料。结果:1489例胃癌患者中并发WE10例(0.67%)。10例WE患者禁食距发病时间平均18.5d(10~36d)。发病前3~4d均有不同程度神经系统症状。WE发病表现为嗜睡7例,逆行性遗忘6例,定向力障碍5例,浅昏迷4例,表情淡漠、反应迟钝4例,眼震颤4例,共济失调4例。经治疗10例患者均痊愈,1例患者遗留逆行性遗忘。结论:重视胃癌术后WE的诊断。胃癌患者围手术期及时补充维生素B1是预防及治疗WE发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韦尼克脑病 硫胺素缺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多原发恶性肿瘤35例临床分析
18
作者 胡经纬 卢明东 +3 位作者 孙维建 王奕庚 张毅 郑志强 《浙江医学》 CAS 2009年第9期1264-1265,共2页
多原发恶性肿瘤指在同一患者同时或先后发生2个以上的原发恶性肿瘤,包括同时癌(2个肿瘤同时发现或在6个月内相继发现,简称SC)和异时癌(超过6个月再发现的肿瘤,简称MC)。随着癌症诊断水平的提高,胃多原发恶性肿瘤发现率也越来越... 多原发恶性肿瘤指在同一患者同时或先后发生2个以上的原发恶性肿瘤,包括同时癌(2个肿瘤同时发现或在6个月内相继发现,简称SC)和异时癌(超过6个月再发现的肿瘤,简称MC)。随着癌症诊断水平的提高,胃多原发恶性肿瘤发现率也越来越高。Warren等^[1]于1932年提出多原发恶性肿瘤的诊断标准:(1)每个癌必须独立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多原发恶性肿瘤 临床分析 诊断水平 同时癌 异时癌 发现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茶皂素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质的影响 被引量:18
19
作者 陈玮 周裔彬 +3 位作者 宛晓春 邵磊 胡经纬 张燕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9-51,共3页
在肉鸡日粮中添加茶皂素,研究其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质的影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2、3和4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200、300、400和500 mg/kg的茶皂素,试验期为56天。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4组平均日增重提高8.7... 在肉鸡日粮中添加茶皂素,研究其对肉鸡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和肉质的影响。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1、2、3和4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分别添加200、300、400和500 mg/kg的茶皂素,试验期为56天。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4组平均日增重提高8.74%(P<0.05)、料重比降低15.52%(P<0.01)、屠宰率提高2.33%(P<0.05);2、3组料重比降低了5.60%、10.34%(P<0.05);1、2组腹脂率降低了6.92%、9.69%(P<0.05),3、4组腹脂率降低15.92%、15.57%(P<0.01);2组滴水损失降低5.42%(P<0.05),而3、4组滴水损失降低11.19%、14.24%(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茶皂素 生长性能 屠宰性能 肉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辅助提取鸡蛋卵磷脂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肖虹 周裔彬 +3 位作者 尚岩岩 邵磊 胡经纬 毛晓文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255-257,共3页
采用超声波为辅助手段,以卵磷脂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利用正交实验探索蛋黄卵磷脂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为1∶12(W/V),乙醇浓度为85%(V/W),超声温度为45℃,超声时间为30min;蛋黄卵磷脂平均提取率为12.46%。
关键词 卵磷脂 鸡蛋黄 超声提取 薄层层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