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7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弧离子镀弧源靶工作条件对氮化钛薄膜中钛液滴的影响 被引量:11
1
作者 胡社军 曾鹏 +3 位作者 谢光荣 黄拿灿 吴起白 严钟得 《真空》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30-32,共3页
本文研究了阴极靶弧电流大小、阴极靶表面热弧斑运动轨迹的电磁场控制、以及阴极靶脉冲弧沉积对多弧离子镀 Ti N薄膜中 Ti液滴的影响。通过优化镀膜参数 ,可以有效地减少 Ti液滴的数量和尺寸 ,提高Ti N薄膜
关键词 多弧离子镀 钛液滴 氮化钛薄膜 弧源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弧离子镀膜机Bulat-6的技术特性 被引量:5
2
作者 胡社军 谢光荣 +3 位作者 曾鹏 黄拿灿 吴起白 颜钟得 《金属热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41-42,共2页
关键词 多弧离子镀膜机 技术特性 弧源靶 弧光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射频/直流磁控溅射316L不锈钢/陶瓷复合薄膜组织与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胡社军 温伟祥 +6 位作者 曾鹏 吴起白 谢光荣 黄拿灿 胡显奇 盛钢 盛忠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61-64,共4页
利用射频/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了316L 不锈钢/SiO_2(Al_2O_3)复合膜,研完了薄膜的组织和形貌,测试了薄膜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结果表明,溅射316L 不锈钢薄膜和316L/SiO_2(Al_2O_3)复合薄膜都呈柱状晶结构.主要由Fe-Cr 和γ-Fe 相构成;溅... 利用射频/直流磁控溅射法,制备了316L 不锈钢/SiO_2(Al_2O_3)复合膜,研完了薄膜的组织和形貌,测试了薄膜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结果表明,溅射316L 不锈钢薄膜和316L/SiO_2(Al_2O_3)复合薄膜都呈柱状晶结构.主要由Fe-Cr 和γ-Fe 相构成;溅射316L 不锈钢薄膜在 Fe-Cr(110)晶面出现明显的择优取向;由于射频溅射陶瓷的掺合.使316L 不锈钢/陶瓷复合薄膜柱状晶细化.并出现二次柱状晶,在 Fe-Cr(211)晶面出现明显的择优取向.尽管316L 不锈钢/陶瓷复合膜的显微硬度相对于磁控溅射316L 薄膜提高不大,但其抗磨损性能明显提高,以316L/Al_2O_3复合膜尤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真流磁控溅射 316L不锈钢 陶瓷 复合薄膜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d_2(Co,Si)_(17)化合物的结构与磁晶各向异性 被引量:1
4
作者 胡社军 魏兴钊 +3 位作者 曾德长 刘正义 F.R.deBoer K.H.J.Buschow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7-51,共5页
采用真空电弧熔炼法制备了Gd2 Co17-xSix 化合物 .通过X -射线衍射和磁性测量手段 ,研究了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和内禀磁性 .首次在Gd2 Co17-xSix(x >0 )化合物中观察到自旋重取向转变 ,获得了Gd2 Co17-xSix 的磁相图 .重点讨论了Si原子... 采用真空电弧熔炼法制备了Gd2 Co17-xSix 化合物 .通过X -射线衍射和磁性测量手段 ,研究了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和内禀磁性 .首次在Gd2 Co17-xSix(x >0 )化合物中观察到自旋重取向转变 ,获得了Gd2 Co17-xSix 的磁相图 .重点讨论了Si原子在Co次晶格的四个不同晶位择优占位与Co次晶格磁晶各向异性从易面转变为易轴的演化关系 ,其中 1 8h晶位对Co次晶格各向异性负贡献起重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材料 晶体结构 磁晶各向异性 磁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容量型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胡社军 张苗 +3 位作者 侯贤华 王洁 李敏 刘祥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8-74,共7页
硅基负极材料由于具有高容量而被广泛研究,该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巨大的体积变化、低的循环寿命和初始库仑效率阻碍了其商业化应用.在作者多年从事硅基负极材料的研究基础上,分析了硅基负极材料的工作原理,回顾了Si负极在脱/嵌锂过程中... 硅基负极材料由于具有高容量而被广泛研究,该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巨大的体积变化、低的循环寿命和初始库仑效率阻碍了其商业化应用.在作者多年从事硅基负极材料的研究基础上,分析了硅基负极材料的工作原理,回顾了Si负极在脱/嵌锂过程中的晶体结构、表面/界面的变化以及提高其电化学性能的方法,讨论了锂离子电池硅基负极材料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基材料 负极材料 高容量型锂离子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爆炸喷涂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8
6
作者 胡社军 黎炳雄 《国外金属热处理》 1995年第4期2-4,共3页
气体爆炸喷涂是热喷涂领域的先进技术。世界上主要是美国和前苏联发展有成熟的爆炸喷涂设备和工艺,并已实际用于生产。本文论述了爆炸喷涂设备的组成、爆炸喷涂过程、爆炸喷涂技术特点以及广泛的应用领域。
关键词 气体爆炸喷涂 喷涂 热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原子择优占位对R_2Co_(17)化合物中Co次晶格磁晶各向异性的影响
7
作者 胡社军 刘正义 +3 位作者 魏兴钊 曾德长 F R de Boer K H J Buschow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84-588,共5页
对R2Co17-xSix(R=Ce,Gd和Y)化合物的X射线衍射和磁性测量研究结果表明,Si原子的加入使R2Co17化合物的室温磁晶各向异性由易面转变为易轴,各向异性常数随Si原子浓度的增加而出现极大值、重点讨论了Si原子在Co次晶格四个不同晶位择... 对R2Co17-xSix(R=Ce,Gd和Y)化合物的X射线衍射和磁性测量研究结果表明,Si原子的加入使R2Co17化合物的室温磁晶各向异性由易面转变为易轴,各向异性常数随Si原子浓度的增加而出现极大值、重点讨论了Si原子在Co次晶格四个不同晶位择优占位与Co次晶格磁晶各向异性演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2Co17化合物 磁晶各向异性 择优占位 永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_2(Co,Si)_(17)化合物的结构与磁晶各向异性
8
作者 胡社军 刘正义 +3 位作者 魏兴钊 曾德长 F.R.deBoer K.H.J.Buschow 《稀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4-29,共6页
采用真空电弧熔炼法制备了 Y2 Co17- x Six化合物。用 X-射线衍射和磁性测量方法 ,研究了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和内禀磁性。实验结果表明 ,随 Si原子浓度增加 ,Y2 Co17- x Six化合物的居里温度和饱和磁化强度急剧下降。本文重点讨论了 Si原... 采用真空电弧熔炼法制备了 Y2 Co17- x Six化合物。用 X-射线衍射和磁性测量方法 ,研究了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和内禀磁性。实验结果表明 ,随 Si原子浓度增加 ,Y2 Co17- x Six化合物的居里温度和饱和磁化强度急剧下降。本文重点讨论了 Si原子在 Co次晶格的四个不同晶位择优占位与 Co次晶格磁晶各向异性从易面转变为易轴的演化关系 ,其中 1 8h晶位对 Co次晶格各向异性负贡献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永磁材料 择优占位 磁晶各向异性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磁性替代原子对Ce_2Co_(17)居里温度和饱和磁化强度的影响
9
作者 胡社军 刘正义 +3 位作者 魏兴钊 曾德长 DeBoerFR BuschowKHJ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29-232,共4页
用真空电弧熔炼法制备了Ce2 Co17-xMx(M =Ga ,Al和Si)化合物。通过X射线衍射和磁性测量手段 ,研究了非磁性替代原子Ga,Al和Si的加入对Ce2 Co17化合物的居里温度和饱和磁化强度的影响 ,其中Si在Ce2 Co17化合物中的固溶度最小 ,并使居里... 用真空电弧熔炼法制备了Ce2 Co17-xMx(M =Ga ,Al和Si)化合物。通过X射线衍射和磁性测量手段 ,研究了非磁性替代原子Ga,Al和Si的加入对Ce2 Co17化合物的居里温度和饱和磁化强度的影响 ,其中Si在Ce2 Co17化合物中的固溶度最小 ,并使居里温度和饱和磁化强度下降幅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里温度 饱和磁化强度 金属间化合物 Ce2Co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_2(Co,Ga)_(17)化合物的结构与磁性
10
作者 胡社军 魏兴钊 +3 位作者 曾德长 刘正义 FRdeBoer KHJBuschow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55-258,共4页
用三弧Czochralski法和真空电弧熔炼法制备了Ce2 Co17-xGax 化合物。研究了化合物的结构与内禀磁性。重点讨论了退火温度对Ce2 Co17晶体结构的影响 ,以及Ga原子在Co次晶格 4个不同晶位择优占位与Co次晶格磁晶各向异性的关系。
关键词 Ce-Co永磁材料 晶体结构 磁晶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e_2(Co,Si)_(17)化合物的结构与磁晶各向异性
11
作者 胡社军 刘正义 +3 位作者 魏兴钊 曾德长 F.R. de Boer K.H.J.Buschow 《材料研究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38-444,共7页
用真空电弧熔炼了Ce2CO17-xSix化合物,研究了化合物的结构与内禀磁性。研究了Si原 子在Co次晶格四种晶位的择优占位与Co次晶格磁晶各向导性的关系,结果表明,18h晶位对Co次晶格磁晶各向异性的负贡献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 磁晶各向异性 铈-钴永磁材料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7型铈-钴-铝化合物的结构与磁晶各向异性
12
作者 胡社军 魏兴钊 +3 位作者 曾德长 刘正义 F.R.de Boer K.H.J.Buschow 《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2-16,共5页
本文用真空电弧熔炼法首次制备了 Ce2 Co17-x Alx 化合物 ,利用 X-射线和磁测量手段 ,研究了化合物的结构与内禀磁性。重点讨论了 Al原子在 Co次晶格四个不同晶位择优占位与Co次晶格磁晶各向异性的关系 ,其中 1 8h晶位对 Co次晶格各向... 本文用真空电弧熔炼法首次制备了 Ce2 Co17-x Alx 化合物 ,利用 X-射线和磁测量手段 ,研究了化合物的结构与内禀磁性。重点讨论了 Al原子在 Co次晶格四个不同晶位择优占位与Co次晶格磁晶各向异性的关系 ,其中 1 8h晶位对 Co次晶格各向异性负贡献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晶体结构 磁晶各向异性 铈钴永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Mo-N三元多层膜的结构与性能
13
作者 胡社军 曾鹏 +2 位作者 谢光荣 黄拿灿 吴起白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2000年第3期31-34,共4页
采用 Ti/ Mo复合靶 ,用多弧离子镀技术沉积了 Ti-Mo-N多元多层膜 ,并对其组织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本试验条件下多元膜的结构形式为 (Ti,Mo) 2 N,最佳多层膜的结构形式为基体 / Ti/ Ti N/ (Tiy Mo1-y) N/ (Ti,Mo) 2 N,并... 采用 Ti/ Mo复合靶 ,用多弧离子镀技术沉积了 Ti-Mo-N多元多层膜 ,并对其组织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本试验条件下多元膜的结构形式为 (Ti,Mo) 2 N,最佳多层膜的结构形式为基体 / Ti/ Ti N/ (Tiy Mo1-y) N/ (Ti,Mo) 2 N,并具有较高的显微硬度、耐磨性和极低的孔隙率 ,在 80 0℃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能。在沉积过程中存在着多元合金膜层与复合靶的成分离析现象 ,这与靶材的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弧离子镀 Ti-Mo-N多元膜 多层膜 组织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屏蔽材料的屏蔽原理与研究现状 被引量:68
14
作者 赵灵智 胡社军 +3 位作者 何琴玉 李伟善 陈俊芳 汝强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4,15,共5页
阐述了电磁屏蔽材料的重要性,介绍了不同情况下电磁屏蔽材料的屏蔽机理,常见的电磁屏蔽材料种类及其特点,综述了高分子导电涂料、表面敷层型屏蔽材料、纤维类复合材料、发泡金属类屏蔽材料近几年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应用,因其具有良好... 阐述了电磁屏蔽材料的重要性,介绍了不同情况下电磁屏蔽材料的屏蔽机理,常见的电磁屏蔽材料种类及其特点,综述了高分子导电涂料、表面敷层型屏蔽材料、纤维类复合材料、发泡金属类屏蔽材料近几年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应用,因其具有良好的屏蔽效果而有望成为极具发展前景的一类包装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屏蔽 原理 现状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制备的两种形貌Sn薄膜锂离子嵌入电极性能的比较 被引量:22
15
作者 李昌明 黄启明 +3 位作者 张仁元 李伟善 赵灵智 胡社军 《金属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15-520,共6页
用电沉积方法在Cu集流体上分别制备出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密集细粒状(<0.5μm)和分散粗粒状(≈3μm)两种Sn薄膜电极.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循环伏安及充、放电实验研究比较了两电极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在氟硼酸盐溶液... 用电沉积方法在Cu集流体上分别制备出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密集细粒状(<0.5μm)和分散粗粒状(≈3μm)两种Sn薄膜电极.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循环伏安及充、放电实验研究比较了两电极的组织与性能.结果表明,在氟硼酸盐溶液中使用以醛类为主的复合添加剂,在静止条件下可制得细粒Sn薄膜电极,在搅拌条件下可制得粗粒Sn薄膜电极;细粒Sn薄膜电极比粗粒Sn薄膜电极具有较优的初始嵌锂容量和循环稳定性:细粒Sn薄膜电极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787 mA·h/g,40次循环时放电比容量仍保持在630 mA·h/g;而粗粒Sn薄膜电极首次放电比容量只有576 mA·h/g,至20次循环放电比容量降至150 mA·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SN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锡镍合金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谭春林 吕东升 +3 位作者 李伟善 许梦清 周代营 胡社军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72-475,共4页
用电沉积方法制备了锡含量分别为0%、45.2%、62.7%、78.5%、86.1%(原子分数)的锡镍合金,用循环伏安(CV)、恒电流充放电循环(CC)、X射线衍射(XRD)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元素发射光谱(ICP-AES)等方法研究了制备锡镍合金作为锂离子负极的性能... 用电沉积方法制备了锡含量分别为0%、45.2%、62.7%、78.5%、86.1%(原子分数)的锡镍合金,用循环伏安(CV)、恒电流充放电循环(CC)、X射线衍射(XRD)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元素发射光谱(ICP-AES)等方法研究了制备锡镍合金作为锂离子负极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锡含量的升高,合金的初始容量增加,但循环稳定性显著降低。含锡量为62.7%的锡镍合金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首次放电容量达554mAh·g-1,充放电效率为82%,30次循环后放电容量保持在275mAh·g-1左右,充放电效率保持在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锡镍合金 锂离子电池 容量 循环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喷涂Al_2O_3陶瓷梯度涂层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22
17
作者 卢国辉 曾鹏 +4 位作者 黄惠平 王桂棠 谢光荣 潘振鹏 胡社军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0-33,共4页
用爆炸喷涂法制备了 Al2 O3与自熔性合金的陶瓷梯度涂层。结果表明 ,基体 /Ni60 /2 5% Al2 O3+ 75% Ni60 /50 %Al2 O3+ 50 % Ni60 /Al2 O3的陶瓷梯度涂层具有较好的结合力 ,较低的残余内应力及和缓的热应力。对粉末及涂层的XRD谱分析表... 用爆炸喷涂法制备了 Al2 O3与自熔性合金的陶瓷梯度涂层。结果表明 ,基体 /Ni60 /2 5% Al2 O3+ 75% Ni60 /50 %Al2 O3+ 50 % Ni60 /Al2 O3的陶瓷梯度涂层具有较好的结合力 ,较低的残余内应力及和缓的热应力。对粉末及涂层的XRD谱分析表明 ,爆炸喷涂的 Al2 O3陶瓷涂层结构为γ- Al2 O3,而其粉末结构为α- Al2 O3,这说明在爆炸喷涂中存在相变过程。爆炸喷涂 Al2 O3陶瓷梯度涂层适合于工作环境较恶劣的热障耐磨涂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喷涂 显微结构 性能 氧化铝陶瓷梯度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吸波材料的吸波原理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57
18
作者 赵灵智 胡社军 +3 位作者 李伟善 何琴玉 陈俊芳 汝强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7-31,48,共6页
介绍了吸波材料的重要性,阐述了不同情况下吸波材料的吸波原理、种类及其相应特点,综述了铁氧体吸波材料、金属微粉吸波材料、纳米吸波材料及光学透明吸波材料近几年来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应用,并对开发高性能吸波材料提出了研发思路。
关键词 吸波材料 吸波原理 进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11钛合金表面电弧离子镀TiAlN涂层防护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汝强 胡社军 +4 位作者 陈俊芳 黄拿灿 赵灵智 邱秀丽 胡显奇 《金属热处理》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33-36,共4页
利用电弧离子镀技术在TC11钛合金基体上沉积TiA lN涂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等方法对比分析了钛合金基体和涂层氧化前后的表面形貌、物相结构。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TiA lN涂层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基... 利用电弧离子镀技术在TC11钛合金基体上沉积TiA lN涂层。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等方法对比分析了钛合金基体和涂层氧化前后的表面形貌、物相结构。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对TiA lN涂层性能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基体和镀膜的耐磨性。结果表明,TiA lN涂层显著改善了钛合金的粘着磨损性及高温抗氧化性,在空气中650℃静态氧化100 h后,TiA lN涂层依然保持良好的状态和抗磨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N涂层 TC11钛合金 电弧离子镀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表面电弧离子镀TiAlN涂层的抗高温氧化性能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汝强 胡社军 +3 位作者 黄拿灿 赵灵智 邱秀丽 胡显奇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8-31,共4页
运用电弧离子镀技术,采用热等静压Ti0.5A l0.5合金靶在航空用钛合金TC11基片上制备了TiA lN防护涂层,并采用SEM、AES、XPS等方法研究了涂层在空气中的抗高温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涂层发生了选择性氧化,外层生成富A l层而内层形成富Ti层;... 运用电弧离子镀技术,采用热等静压Ti0.5A l0.5合金靶在航空用钛合金TC11基片上制备了TiA lN防护涂层,并采用SEM、AES、XPS等方法研究了涂层在空气中的抗高温氧化性能。结果表明,涂层发生了选择性氧化,外层生成富A l层而内层形成富Ti层;同时进行了涂层的室温干摩擦试验,结果表明,TC11钛合金基体同GCr15钢珠的磨损表现出黏着磨损的特征,磨痕宽度约100μm,而TiA lN涂层通过提高表面硬度改善了钛合金的黏着磨损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LN涂层 电弧离子镀 TC11钛合金 抗氧化性 磨掼洼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