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深度学习的轨道表面缺陷检测
1
作者 胡璐萍 管声启 +2 位作者 王剑楠 吴哲 刘懂懂 《甘肃科学学报》 2025年第1期16-24,共9页
针对钢轨表面缺陷检测精度不足和速度缓慢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YOLOv5s钢轨表面缺陷检测算法。在此算法中,首先在YOLOv5s网络中Bacbone部分内嵌入CBAM注意力模块,它能够有效挖掘钢轨损伤的通道和空间特征信息;同时,采用轻量化的CAR... 针对钢轨表面缺陷检测精度不足和速度缓慢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的YOLOv5s钢轨表面缺陷检测算法。在此算法中,首先在YOLOv5s网络中Bacbone部分内嵌入CBAM注意力模块,它能够有效挖掘钢轨损伤的通道和空间特征信息;同时,采用轻量化的CARAFE模块取代原YOLOv5s网络中Neck部分的传统上采样模块,避免上采样过程中特征信息的丢失,生成更多的细节和平滑的边缘,有效增加模型的感受域,这些优化措施显著提升了模型对钢轨缺陷特征的捕捉力,进而增强了模型的检测精度;其次,通过将YOLOv5s中的CBL模块更换为更加高效的GSConv卷积模块,实现了计算成本的节约和检测速度的提升。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YOLOv5s对钢轨表面缺陷检测平均精度mAP为90.98%,相比于YOLOv5s提升了2.7%,其中检测摩擦缺陷的平均精度提升了5%,对于疤痕缺陷和裂纹缺陷精度提高了2.3%和0.9%,检测速度提高了7.52帧/s,能够有效解决钢轨表面缺陷检测准确率低及检测速度慢的问题,证明了钢轨表面缺陷检测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表面缺陷 YOLOv5s GSconv模块 轻量级采样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对血浆ADAMTS-13活性与vWF抗原水平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2
作者 王杰 韩悦 +2 位作者 胡璐萍 吴德沛 阮长耿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568-572,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预处理前后ADAMTS-13活性及v WF抗原含量,探讨预处理过程对ADAMTS-13及v WF水平的影响及评估其临床意义。方法:取113例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预处理前后外周血,20例健康志... 目的:通过检测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预处理前后ADAMTS-13活性及v WF抗原含量,探讨预处理过程对ADAMTS-13及v WF水平的影响及评估其临床意义。方法:取113例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预处理前后外周血,20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作为对照),采用FRETS-v WF73荧光试验检测血浆ADAM TS-13活性,ELISA法检测v WF抗原量。多数患者采取改良BUCY,部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予TBI+CY方案预处理,淋巴瘤患者多用BEAM等方案预处理。结果:①移植后发生血栓并发症8例,49例患者出现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 GVHD)。②113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预处理前后ADAMTS-13活性均较正常对照组低,而v WF抗原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预处理后ADAM TS-13活性减低的患者占59.3%(69/113),其中活性减低范围在60%以上的患者占8.0%(9/113);相应的VWF抗原含量也出现增高(P<0.01)。③8例血栓并发症患者ADAMTS-13活性预处理后均降低,与非血栓组有明显差异(P<0.01)。活性减低超过预处理前60%的占37.5%(3/8),同时v WF抗原量增加(P<0.01)。④49例a GVHD患者ADAM TS-13活性均值在预处理后降低,但是与非a GVHD患者相比没有明显差异;其中25例患者在a GVHD发生当时ADAMTS-13活性较预处理前发生了明显减低(P<0.001),活性减低超过预处理前60%的占6.0%(2/35)。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移植预处理后ADAM TS-13活性下降超过预处理前60%,是后期发生血栓的风险因素(P<0.01);而预处理后ADAM TS-13活性下降不是a GVHD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后ADAMTS-13活性较预处理前下降,v WF抗原含量升高;血栓病人尤为明显。ADAMTS-13活性降幅超过60%是后期发生血栓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而预处理后ADAM TS-13活性减低与a GVHD的发生无关。所以ADAM TS-13活性降低是移植后血栓并发症的重要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血栓 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因子微颗粒的检测及其在出凝血异常中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周莉莉 韩悦 +7 位作者 朱倩 胡璐萍 赵世香 朱明清 戴兰 沈文红 陈黎 吴德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937-940,共4页
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建立组织因子微颗粒的检测方法,并探讨其在出凝血异常中的临床意义。应用特异性荧光抗体CD142-PE标记组织因子,采用FCM建立组织因子微颗粒的检测方法。测定20例血栓性疾病患者及25例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本研究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建立组织因子微颗粒的检测方法,并探讨其在出凝血异常中的临床意义。应用特异性荧光抗体CD142-PE标记组织因子,采用FCM建立组织因子微颗粒的检测方法。测定20例血栓性疾病患者及25例初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患者治疗前后的组织因子微颗粒,观察组织因子微颗粒在各组患者中的变化。结果表明,20例血栓性疾病患者组织因子微颗粒〔(123.28±197.03)/μl〕明显高于20例健康对照组〔(33.27±16.14)/μl,P<0.05〕;25例APL患者治疗前组织因子微颗粒为(75.24±104.58)/μl,亦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经过诱导治疗缓解后组织因子微颗粒水平明显下降至(34.24±25.20)/μl(P<0.01)。在这25例APL患者中,18例合并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患者的组织因子微颗粒在治疗前后有明显差异(P<0.05),7例未合并DIC患者治疗前后的组织因子微颗粒水平未见明显变化。结论: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组织因子微颗粒可对血栓性疾病的诊断提供帮助,并对APL的DIC状况与疾病预后做出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因子微颗粒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 血栓性疾病 流式细胞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cl-2、COX-2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前后的表达及临床意义的研究
4
作者 林悦欢 胡璐萍 +1 位作者 何慧仪 伍华玲 《广州医药》 2016年第6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Bcl-2、COX-2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前后表达的意义,以及新辅助化疗(NACT)对宫颈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宫颈癌患者,采集NACT治疗前后的宫颈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组织中的Bcl-2及COX-2表达。结果 (1)经NACT后... 目的探讨Bcl-2、COX-2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前后表达的意义,以及新辅助化疗(NACT)对宫颈癌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宫颈癌患者,采集NACT治疗前后的宫颈癌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组织中的Bcl-2及COX-2表达。结果 (1)经NACT后,治疗总有效率(CR+PR)为75%,无效率(PD+SD)为25%。(2)宫颈癌组织中Bcl-2、COX-2的表达均出现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有效组中Bcl-2、COX-2的表达在NACT后出现显著下降(P<0.05),无效组中Bcl-2、COX-2的表达在NACT前后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cl-2、COX-2的表达情况对评价宫颈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效具有肯定的临床意义,宫颈癌行NACT后近期疗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BCL-2 COX-2 新辅助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处理的轨道表面病害检测研究
5
作者 胡璐萍 王琪璇 +1 位作者 吴哲 王小龙 《现代信息科技》 2024年第7期118-122,127,共6页
以钢轨为研究对象,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对钢轨表面质量进行检测。首先,对钢轨图像进行预处理,通过线性灰度变换对图像进行增强,并采用自适应滤波进行图像去噪;其次,采用Ostu阈值分割算法对预处理后的钢轨图像进行缺陷分割;最后,以离心率... 以钢轨为研究对象,结合图像处理技术,对钢轨表面质量进行检测。首先,对钢轨图像进行预处理,通过线性灰度变换对图像进行增强,并采用自适应滤波进行图像去噪;其次,采用Ostu阈值分割算法对预处理后的钢轨图像进行缺陷分割;最后,以离心率、矩形度和致密度作为分类依据,通过决策树分类法对钢轨表面缺陷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图像处理的钢轨表面质量检测方法能够有效对钢轨缺陷进行检测,分割准确率为96.7%,分类准确率为90%,为钢轨表面质量检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缺陷 图像处理 边缘检测 阈值分割 缺陷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型本科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课程教改探索
6
作者 胡璐萍 闫树军 +1 位作者 吴哲 申丽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4年第9期114-116,共3页
在借鉴国内已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通过分析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教学实践表明,在开展应用型本科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课程教改后,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学习兴趣均得到明显提高,体现了改革的有效性,所给的改... 在借鉴国内已有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情况,通过分析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教学实践表明,在开展应用型本科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课程教改后,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学习兴趣均得到明显提高,体现了改革的有效性,所给的改革方法对其他一些课程改革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 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 课程教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齿面磨损模型的弧齿锥齿轮动态传动误差分析
7
作者 吴哲 蒋召玉 +2 位作者 雷瑛 王小龙 胡璐萍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4年第6期74-77,共4页
研究服役期间的车用弧齿锥齿轮齿面磨损,对各个载荷与磨损状态下单齿和全齿磨损的齿轮构建传动误差曲线,判断载荷与磨损程度引起的弧齿锥齿轮动态传动误差变化。优化齿轮的关键参数,利用非线性分析方式研究齿轮的动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 研究服役期间的车用弧齿锥齿轮齿面磨损,对各个载荷与磨损状态下单齿和全齿磨损的齿轮构建传动误差曲线,判断载荷与磨损程度引起的弧齿锥齿轮动态传动误差变化。优化齿轮的关键参数,利用非线性分析方式研究齿轮的动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提高齿面磨损量时,动态传动误差上升,获得了更大最值;提高载荷后,拟合函数斜率和截距形成了更大绝对值;逐渐提高齿面磨损量时,形成了更大动态传动误差。当载荷提高后,曲线可以在更短时间内进入稳态阶段,大幅减小波动性,形成了更大动态传动误差绝对值。该研究对后续的锥齿轮齿形设计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传动误差 齿面磨损故障 弧齿锥齿轮 动态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NSYS的汽车发动机曲轴的仿真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荣荣 吴哲 +2 位作者 申丽 胡璐萍 王琪璇 《内燃机与配件》 2024年第20期9-11,共3页
曲轴是汽车发动机的关键部件之一,其功用是将活塞连杆传递来的气体压力转变为转矩,对外输出动力,驱动其他机构工作,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汽车的寿命。本文在SolidWorks软件中建立了某汽车四缸发动机曲轴的简化三维模型,并通过ANSYS Work... 曲轴是汽车发动机的关键部件之一,其功用是将活塞连杆传递来的气体压力转变为转矩,对外输出动力,驱动其他机构工作,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汽车的寿命。本文在SolidWorks软件中建立了某汽车四缸发动机曲轴的简化三维模型,并通过ANSYS Workbench软件进行了模态仿真分析,得到了曲轴的固有频率和模态振型图,结果表明该曲轴符合设计要求,为以后发动机曲轴的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轴 模态分析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血清中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5
9
作者 胡璐萍 李雪英 +1 位作者 刘秋红 胡萃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22期2951-2953,共3页
目的探讨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血清中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7月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35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在我院体检的100例健康女性纳入对照组,比... 目的探讨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血清中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Flt-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7月湖南省妇幼保健院收治的335例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在我院体检的100例健康女性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受检者的血清sFlt-1表达水平,分析sFlt-1与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sFlt-1诊断多发性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血清s Flt-1水平为(1472.96±116.38)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76.49±97.64)ng/L,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有无阴道不规则出血、肌瘤数量不同的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血清中sFlt-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不同年龄、不同肌瘤位置、不同最大肌瘤直径及不同月经周期的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血清中s Flt-1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Flt-1诊断多发性子宫肌瘤的曲线下面积为0.859(95%CI:0.714~0.954,P<0.05),诊断敏感度为89.63%,特异度为83.45%。结论sFlt-1在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血清中呈高表达,其可能成为多发性子宫肌瘤的临床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子宫肌瘤 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表达 临床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显著模型的织物起球等级评价
10
作者 管声启 胡璐萍 +4 位作者 常江 倪奕棋 王琪璇 管宇灿 张理博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20-27,共8页
为实现织物起毛起球性能评价的客观性及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视觉显著性的织物起球等级评价新算法。首先,利用局部特征显著机制—高斯金字塔分解实现毛球与织物纹理及光照不均等信息的分离,并采用中央-周边操作获得织物起球疵点显著图,... 为实现织物起毛起球性能评价的客观性及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视觉显著性的织物起球等级评价新算法。首先,利用局部特征显著机制—高斯金字塔分解实现毛球与织物纹理及光照不均等信息的分离,并采用中央-周边操作获得织物起球疵点显著图,再通过融合全局特征显著机制—谱残差提高织物起球疵点显著度;其次,采用平均结构相似度评价算法对织物起球显著图进行质量评估;最后,采用高斯拟合阈值分割得出织物起球兴趣图,从而提取起球特征参数进行等级评价。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增强起球显著度,得到有效的起毛起球特征参数,实现1~5级织物起毛起球等级的准确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织物起球 高斯金字塔分解 谱残差 结构相似度 中央-周边操作 阈值分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SSD深度学习算法的双目视觉纱筒识别定位 被引量:9
11
作者 倪奕棋 管声启 +2 位作者 管宇灿 卫艳芳 胡璐萍 《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 CAS 2021年第2期59-66,共8页
针对纺织厂转型升级过程中,传统视觉技术对于多种颜色纱筒识别定位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双目视觉纱筒识别定位方法。首先,用MobileNet V3替换VGG16作为改进SSD(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深度学习算法的主干特征提取网... 针对纺织厂转型升级过程中,传统视觉技术对于多种颜色纱筒识别定位准确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双目视觉纱筒识别定位方法。首先,用MobileNet V3替换VGG16作为改进SSD(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深度学习算法的主干特征提取网络,并引入特征融合模块,提升了网络浅层的特征提取能力;其次,利用双目相机采集的左侧纱筒图像作为数据集,完成改进SSD深度学习算法的训练和测试;最后,将双目校正的纱筒图像输入算法进行识别,并通过双目视觉技术实现纱筒的定位。实验结果表明,改进SSD深度学习算法的识别平均精度达到了94.6%,每秒传输帧数达到了52.3,双目定位的平均误差为1.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纱筒识别定位 深度学习 SSD算法 双目视觉 特征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的橘子分级系统关键技术 被引量:1
12
作者 胡璐萍 刘懂懂 +2 位作者 刘通 王琪璇 陈荣荣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3年第11期28-30,33,共4页
在橘子生产销售中,做好橘子分级工作十分重要,现有的半机械分级方法分级效率低,品质参差不齐。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橘子分级技术。该技术的主要步骤为:先采用灰度化将原始彩色图像的3通道转换成只有单一通道的灰度图,然后... 在橘子生产销售中,做好橘子分级工作十分重要,现有的半机械分级方法分级效率低,品质参差不齐。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橘子分级技术。该技术的主要步骤为:先采用灰度化将原始彩色图像的3通道转换成只有单一通道的灰度图,然后采用二值化对橘子图像目标区域分割,用最小外接矩形来框定橘子目标区域完成橘子区域识别,最后通过对最小外接矩形的计算,完成橘子的大小分级。试验结果表明:基于机器视觉的橘子大小分级平均准确率达96.7%,能够有效满足橘子的分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子分级 机器视觉 特征提取 连通区域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4的工业棒料识别算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琪璇 管声启 胡璐萍 《机械与电子》 2022年第1期25-29,35,共6页
针对工业棒料存在遮挡干扰时难以快速有效识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4的棒料识别算法。首先对YOLOv4进行轻量化改进,将改进的Mobilenetv3作为YOLOv4的主干网络,以减少模型参数量,提高算法的检测速度。然后提出在YOLOv4原损失... 针对工业棒料存在遮挡干扰时难以快速有效识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4的棒料识别算法。首先对YOLOv4进行轻量化改进,将改进的Mobilenetv3作为YOLOv4的主干网络,以减少模型参数量,提高算法的检测速度。然后提出在YOLOv4原损失函数基础上串联Repulsion损失函数,此新增损失函数包含2部分:RepGT损失和RepBox损失,RepGT损失函数计算目标预测框与相邻真实框所产生的损失值,用来减少棒料误检;RepBox损失函数计算目标预测框与相邻的其他目标预测框所产生的损失值,用来减少棒料漏检。实验结果表明,改进算法的检测速度为63帧/s,比原YOLOv4算法提升了20帧/s;识别准确率达到97.85%,比原YOLOv4算法提升了1.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料识别 YOLOv4 Mobilenetv3 Repulsion损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研究
14
作者 胡璐萍 《西安交通工程学院学术研究》 2023年第3期22-27,共6页
目前工业机器人末端执行器主要用于工件抓取和放置,通过机械臂配合,使得末端执行器到达空间某一位置或实现某一姿态,从而实施一定的作业任务。本文以工业中常见的棒料为抓取对象,设计一款用于工业生产中棒料抓取的工业机器人末端执行器... 目前工业机器人末端执行器主要用于工件抓取和放置,通过机械臂配合,使得末端执行器到达空间某一位置或实现某一姿态,从而实施一定的作业任务。本文以工业中常见的棒料为抓取对象,设计一款用于工业生产中棒料抓取的工业机器人末端执行器,从而代替传统的人工抓取和放置棒料的末端执行器,以此来推进工业生产智能化的进程。首先,结合棒料的参数对机械结构的驱动和传动方式进行比较和选择,主要为手掌的形状以及手指在手掌上的布局;其次,对于末端执行器的机械系统的静力学、动力学和运动学进行分析计算,确定末端和关节的位置和姿态,以及位置信息和执行器的运动轨迹;最后,通过Matlab软件的仿真,优化参数,导出变化曲线图,分析设计参数的合理性。仿真的结果表明:所设计末端执行器机械结构的各个尺寸均满足设计要求,且符合对于棒料抓取的工作需要,为末端执行器的研究提供了一种设计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棒料抓取 末端执行器结构设计 静力学 动力学 运动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标记VWF73底物荧光共振能量转移试验对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15
作者 胡璐萍 苏健 +2 位作者 韩悦 马珍妮 阮长耿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61-762,共2页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裂解蛋白酶(ADAMTS13)是体内重要的金属蛋白酶,它可以作用于VWF的A2区域,将血浆中具有高黏附性的超大分子VWF(UL—VWF)裂解为黏附性较低的小分子VWF,
关键词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 诊断价值 荧光标记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金属蛋白酶 患者 试验
原文传递
脐血移植合并巨细胞病毒感染相关性溶血一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胡璐萍 韩悦 +6 位作者 徐静 叶春梅 周莉莉 任永亚 仇惠英 孙爱宁 吴德沛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511-511,共1页
患者,女,25岁。2009年4月出现反复发热,血常规淋系、粒系、巨核系三系偏低,经MICM分型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2型,B淋巴细胞系抗原表达,后予以CDOLP(环磷酰胺+柔红霉素+长春地辛+左旋门冬酰胺酶+泼尼松)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感染 脐血移植 相关性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左旋门冬酰胺酶 溶血 MICM分型 B淋巴细胞系
原文传递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早期出血并发症的危险因素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璐萍 韩悦 +7 位作者 任永亚 周莉莉 朱倩 赵世香 胡晓慧 仇惠英 孙爱宁 吴德沛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2年第3期381-385,共5页
目的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早期出血并发症的状况,分析其危险因素及与生存的关系。方法观察318例HSCT患者的出血状况,按出血程度分为轻、中、重度出血,按出血部位分为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女性阴道、眼、颅内出血及出血性... 目的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早期出血并发症的状况,分析其危险因素及与生存的关系。方法观察318例HSCT患者的出血状况,按出血程度分为轻、中、重度出血,按出血部位分为皮肤黏膜、消化道、呼吸道、女性阴道、眼、颅内出血及出血性膀胱炎(HC),选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因素与出血的相关性,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预后分析。结果 211例患者在移植后初期发生出血并发症,其中轻度143例(45.0%),中度59例(18.6%),重度9例(2.8%)。预处理方案含ATG(OR=3.460)、异基因来源干细胞(OR=1.918)、感染(OR=1.691)、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OR=2.252)、血小板最低值≤15×109/L(OR=2.499)是出血的危险因素,异基因移植(OR=5.431)、aGVHD(OR=5.059)、巨细胞病毒感染(OR=4.241)、多瘤病毒尿(OR=5.723)是HC的危险因素,重度出血(RR=6.106)、出血部位位于颅内(RR=12.131)及呼吸道(RR=9.202)可独立增加移植后死亡风险。结论移植期间血小板减少等多种因素可造成出血风险增加,重度出血、颅内出血及呼吸道出血增加移植后患者死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出血 血小板 出血性膀胱炎
原文传递
脂质体两性霉素B引起血小板减少合并脑梗死后出血一例 被引量:6
18
作者 任永亚 韩悦 +6 位作者 叶春梅 徐静 胡璐萍 周莉莉 孙爱宁 吴德沛 阮长耿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111-1111,共1页
患者,男,66岁,2010年3月初因"发热伴乏力3 d"入院,经我院骨髓穿刺检查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M1,染色体正常核型,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阴性。遂给予去甲氧柔红霉素... 患者,男,66岁,2010年3月初因"发热伴乏力3 d"入院,经我院骨髓穿刺检查确诊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AML)-M1,染色体正常核型,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阴性。遂给予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IA)方案化疗1个疗程,复查骨髓穿刺检查显示AML-M1达完全缓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两性霉素B 血小板减少 后出血 脑梗死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骨髓穿刺检查 急性髓系白血病 去甲氧柔红霉素
原文传递
三氧化二砷治疗骨髓纤维化一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世香 韩悦 +5 位作者 胡璐萍 朱倩 王甜甜 仇惠英 孙爱宁 吴德沛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988-989,共2页
患者,男性,63岁,2010年1月因WBC、Plt升高来我院就诊,当时血常规示:WBC22.84×10^9/L,Hb99g/L,Pit417×10^8/L,骨髓形态:骨髓增殖性肿瘤(MPN)可能大,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细胞系统占80.5%,其中原始粒细... 患者,男性,63岁,2010年1月因WBC、Plt升高来我院就诊,当时血常规示:WBC22.84×10^9/L,Hb99g/L,Pit417×10^8/L,骨髓形态:骨髓增殖性肿瘤(MPN)可能大,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细胞系统占80.5%,其中原始粒细胞1%,早幼粒细胞1%,红细胞系统增生相对低下,仅占5.5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纤维化 三氧化二砷 核细胞增生 治疗 粒细胞系统 原始粒细胞 早幼粒细胞 红细胞系统
原文传递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73和vWF114片段的表达及其在ADAMTS13活性测定中的应用
20
作者 张敬宇 马珍妮 +4 位作者 董宁征 胡璐萍 苏健 王兆钺 阮长耿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37-341,共5页
目的构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A2区片段vWF73和vWF114的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两种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融合蛋白,并探讨两种蛋白作为底物在测定ADAMTS13活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CR的方法扩增vWFA2区内vWF73和vWF114的相... 目的构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A2区片段vWF73和vWF114的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两种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融合蛋白,并探讨两种蛋白作为底物在测定ADAMTS13活性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PCR的方法扩增vWFA2区内vWF73和vWF114的相应DNA片段,分别克隆至GST融合表达载体pGEX-6P-1进行诱导表达,Ni—NTA琼脂糖柱纯化可溶性蛋白部分。以Western blot法检测正常人血浆、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患者血浆和重组ADAMTS13(rADAMTS13)水解两种重组vWFA2区片段的情况,并以此为底物用抗GST和抗His两种抗体建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浆ADAMTS13活性的新方法。结果成功表达和纯化了ADAMTS13的两种可溶性小分子底物GST—vWF73-H和GST—vWF114-H,均能被rADAMTS13或正常人血浆有效地水解,而遗传性和特发性ttP患者血浆则无此作用。同时,以此为底物建立了测定ADAMTS13活性的ELISA方法。结论采用原核表达系统成功得到了vWFA2区片段vWF73和vWF114两种GST融合蛋白,可作为底物用于ADAMTS13活性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融合蛋白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裂解酶 紫癜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