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益气固肾方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糖尿病肾病脾肾亏虚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胡爱娥 倪慧君 +1 位作者 蓝熙茹 丁友方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9年第5期27-31,共5页
目的观察益气固肾方治疗糖尿病肾病脾肾亏虚证临床疗效,探讨其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肾间质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9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 目的观察益气固肾方治疗糖尿病肾病脾肾亏虚证临床疗效,探讨其对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指标、肾间质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9例患者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益气固肾方,每次150 mL,每日2次,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Ⅳ型胶原(CⅣ)、血肌酐(SCr)、尿素氮(BUN)、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记录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3%(42/45),对照组为75.56%(34/44),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IL-6、TNF-α、MDA、CⅣ、SCr、BUN、β2-MG水平明显降低,SOD水平明显升高,观察组治疗后CTGF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IL-6、TNF-α、MDA、CTGF、CⅣ、SCr、BUN、β2-M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SOD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率为6.67%(3/45),对照组为25.00%(11/4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固肾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糖尿病肾病脾肾亏虚证可有效减轻患者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减缓肾间质纤维化进程,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固肾方 糖尿病肾病 氧化应激 肾间质纤维化 炎症因子 肾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三角区针刺治疗脊髓损伤患者排尿功能障碍的效果 被引量:6
2
作者 胡爱娥 《针灸临床杂志》 2015年第7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针刺膀胱三角区治疗脊髓损伤患者排尿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以探寻更有效、更方便、更实用的针刺方法。方法:选取206例脊髓损伤所致排尿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日期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 目的:探讨针刺膀胱三角区治疗脊髓损伤患者排尿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以探寻更有效、更方便、更实用的针刺方法。方法:选取206例脊髓损伤所致排尿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日期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0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针刺膀胱三角区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排尿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在漏尿次数、膀胱容量及残余尿量等方面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96.12%/80.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膀胱三角区治疗脊髓损伤所致排尿功能障碍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膀胱三角区 脊髓损伤 排尿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围性面瘫初期的针刺手法 被引量:1
3
作者 胡爱娥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129-129,共1页
笔者主张周围性面瘫初期的治疗原则为面瘫局部刺络放血为主、远端取穴针刺为辅。因本病多由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面部筋脉,致气血阻滞、肌肉纵缓不收而成。根据"凡治病者必先去其血""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等治疗... 笔者主张周围性面瘫初期的治疗原则为面瘫局部刺络放血为主、远端取穴针刺为辅。因本病多由风寒风热之邪乘虚侵袭面部筋脉,致气血阻滞、肌肉纵缓不收而成。根据"凡治病者必先去其血""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等治疗原则,于面瘫急性期刺络放血,可起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促使面瘫尽早恢复的作用。凡面瘫急性期患者,于患侧的口腔黏膜内侧、地仓与颊车之间、乳突周围或者耳背后侧,一般都能寻找到青紫怒张的小静脉,用75%的酒精棉球消毒后,用小号三棱针点刺出血。点刺完以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刺络放血 治疗原则 急性期 远端取穴 疏通经络 治风先治血 三棱针点刺 调和气血 针刺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逢时针灸治疗糖尿病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胡爱娥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第15期117-117,共1页
目的分析和研究逢时针灸治疗糖尿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我们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2月糖尿病针灸治疗患者108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54例与观察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随来随治原则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定时(上午8~... 目的分析和研究逢时针灸治疗糖尿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我们选取2012年7月至2014年2月糖尿病针灸治疗患者108例,将其按双盲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54例与观察组5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随来随治原则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定时(上午8~9时)治疗原则对患者进行针灸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的血糖检测值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检测值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检测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逢时针灸方法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治疗中,根据峰值相位与病理特点,选择8~9时进行针灸治疗,不仅增加了患者体内胰岛素分泌量,而且还促进了糖代谢功能,对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值及延缓并发症发生均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逢时针灸 糖尿病 血糖值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杞精消肾安汤在治疗糖尿病肾病(肝肾阴虚兼瘀毒证)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胡爱娥 《中医临床研究》 2019年第8期76-77,81,共3页
目的:观察杞精消肾安汤在治疗糖尿病肾病肝肾阴虚兼瘀毒证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6月-2017年1月确诊的60例糖尿病肾病(肝肾阴虚兼瘀毒证),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基础护理手段,比如:适当... 目的:观察杞精消肾安汤在治疗糖尿病肾病肝肾阴虚兼瘀毒证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6月-2017年1月确诊的60例糖尿病肾病(肝肾阴虚兼瘀毒证),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基础护理手段,比如:适当控制饮食、进行有氧锻炼等。观察组采用杞精消肾安汤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羟苯磺酸钙片,一次0.5 g(2片),一日3次,疗程为4~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各项理化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均有效,不过通过杞精消肾安汤治疗,观察组治愈率(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60.00%),P <0.05;相对比治疗前,治疗后患者的血糖水平、低和高密度脂蛋白指标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杞精消肾安汤治疗糖尿病肾病(肝肾阴虚兼瘀毒证)疗效佳,血糖指标变化明显,复发率低,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杞精消肾安汤 糖尿病肾病 肝肾阴虚 瘀毒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放血治疗小儿外感发热50例 被引量:13
6
作者 胡爱娥 来曼丽 《广西中医药》 2008年第1期41-41,共1页
关键词 外感发热 小儿 刺血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扁桃体局部点刺法治疗风热型小儿急性扁桃体炎30例总结 被引量:9
7
作者 胡爱娥 《湖南中医杂志》 2015年第7期66-67,共2页
目的:观察扁桃体局部点刺法对风热型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疗效。方法:将58例风热型急性扁桃体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扁桃体局部点刺配合少商、商阳穴点刺放血,对照组进行常规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口服双黄连口服液治疗,观察比较... 目的:观察扁桃体局部点刺法对风热型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的疗效。方法:将58例风热型急性扁桃体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扁桃体局部点刺配合少商、商阳穴点刺放血,对照组进行常规处理,并在此基础上口服双黄连口服液治疗,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与痊愈率治疗组分别为36.67%、96.67%,对照组分别为21.43%、71.43%,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扁桃体局部点刺法对风热型小儿急性扁桃体炎有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急性扁桃体炎 风热型 针刺疗法 扁桃体局部点刺
原文传递
浅谈扶阳理论在中医风湿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胡爱娥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年第9期126-128,共3页
在免疫科中,风湿病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其具有比较高的发病率。风湿病发病缓慢,不容易被察觉,病程较长,且大多是遗传原因导致的。如果早期不对其进行及时治疗,该疾病难以痊愈。在最近几年来,中医扶阳理论在风湿病治疗中应用得比较广... 在免疫科中,风湿病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其具有比较高的发病率。风湿病发病缓慢,不容易被察觉,病程较长,且大多是遗传原因导致的。如果早期不对其进行及时治疗,该疾病难以痊愈。在最近几年来,中医扶阳理论在风湿病治疗中应用得比较广泛,应用该方式治疗效果也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因此,本文主要探讨扶阳理论在中医风湿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为风湿病治疗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阳理论 中医风湿病 临床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肾病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胡爱娥 《中医临床研究》 2018年第28期39-41,共3页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130例作为实验组,并且选取我院健康的4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治时间为2015年5月-2017年5月,实验组中剔除4例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以及3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剩余... 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130例作为实验组,并且选取我院健康的4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收治时间为2015年5月-2017年5月,实验组中剔除4例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以及3例甲状腺功能亢进,剩余123例糖尿病患者按照GFR(肾小球滤过率)以及UAER(尿蛋白排泄率)(两周内检查三次取平均值)分组,对比不同组别患者的TSH(促甲状腺激素)、FT4(游离T4)以及FT3(游离T3)水平的差异。结果:随着糖尿病肾病病情的加重,FT3有下降的趋势,按照UAER所分组的各组间的比较差异不显著;按照GFR所分组的各组间的GFR31~60mL/min以及GFR≤30m L/min组低于GFR≥90mL/min组;TSH、FT4所有分组的组间比较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存在不同程度的降低,并且甲状腺激素水平与糖尿病肾病呈负相关,甲状腺激素水平的检测对于临床上鉴别糖尿病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甲状腺激素 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刺法对早期中风患者运动功能障碍恢复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胡爱娥 李伟周 +2 位作者 朱秋菊 陈威洪 胡婷婷 《哈尔滨医药》 2016年第2期179-180,共2页
目的探讨早期中风患者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对其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52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取穴针刺疗法,观察组患者采用脑开窍针刺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 目的探讨早期中风患者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对其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收治的52例中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取穴针刺疗法,观察组患者采用脑开窍针刺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上、下肢的运动功能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治疗前明显提高,并且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提高程度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中风患者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对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开窍针刺法 中风 运动功能障碍 日常生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癖消联合火针治疗乳癖83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爱娥 郑高平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年第21期97-98,共2页
目的:观察乳癖消联合火针治疗肝郁痰凝型乳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2例肝郁痰凝型乳癖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83例)与对照组(7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乳癖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乳癖消和火针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 目的:观察乳癖消联合火针治疗肝郁痰凝型乳癖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2例肝郁痰凝型乳癖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83例)与对照组(7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乳癖消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乳癖消和火针进行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59%,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9.8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火针治疗肝郁痰凝型乳癖能显著改善患者乳房疼痛症状,促使肿块缩小,临床疗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癖 火针 肝郁痰凝型 乳癖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结合治疗婴幼儿哮喘临床疗效观察
12
作者 胡爱娥 文智慧 来曼丽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6期51-52,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发作期西药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配合缓解期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婴幼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已确诊的轻-中度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根据"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中医理论,采用哮喘发作期... 目的观察急性发作期西药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配合缓解期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婴幼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已确诊的轻-中度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根据"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中医理论,采用哮喘发作期西药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缓解期中药穴位敷贴的治疗方法,与对照组仅于发作期采用西药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的治疗方法进行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0%,与对照组有效率58.0%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西药普米克令舒雾化吸入配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婴幼儿哮喘,具有疗效确切、安全经济、副作用小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婴幼儿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糖活血方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研究
13
作者 胡爱娥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3期167-168,共2页
目的探讨降糖活血方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62例,将其按奇、偶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降糖活血方剂进行治疗,将两... 目的探讨降糖活血方治疗糖尿病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及可行性。方法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62例,将其按奇、偶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降糖活血方剂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治疗8周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为71.0%;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为51.6%,观察组患者近期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降糖活血方剂应用于糖尿病性脑梗死患者治疗中,能够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值,降低血液的粘稠度,改善血液循环,对减轻患者神经功能损害程度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均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糖活血方 糖尿病性脑梗死 生活质量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针刀配合超短波治疗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30例
14
作者 胡爱娥 《河北中医》 2007年第4期337-337,共1页
关键词 外治法 短波疗法 网球肘 顽固性肱骨外上髁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芍药甘草汤配合康复治疗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潘晓明 李伟周 胡爱娥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4期242-243,共2页
目的探讨芍药甘草汤配合康复治疗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的临床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1年7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50例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患者,结合医院实际给予患者使用芍药甘草汤配合康复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果本组5... 目的探讨芍药甘草汤配合康复治疗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的临床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1年7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50例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患者,结合医院实际给予患者使用芍药甘草汤配合康复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果本组50例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患者经过芍药甘草汤配合康复治疗之后的PRI-T、PRI-S、PRI-A以及NWC四项指标明显低于治疗前的四项指标(P<0.05),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芍药甘草汤配合康复治疗是治疗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患者的有效方法,有利于提高该病的治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芍药甘草汤 康复治疗 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急性脑梗塞痰瘀证患者hs-CRP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潘晓明 李伟周 胡爱娥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年第8期49-50,共2页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和舒血宁对急性脑梗塞痰瘀证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塞痰瘀证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根据具体病情给予奥扎格雷注射液... 目的探讨奥扎格雷钠和舒血宁对急性脑梗塞痰瘀证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8月至2012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脑梗塞痰瘀证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根据具体病情给予奥扎格雷注射液,治疗组患者根据具体病情给予奥扎格雷注射液和舒血宁注射液,持续14天为一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3.3%)。治疗组患者在治疗后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对于治疗急性脑梗塞痰瘀证患者的较好疗效可能与超敏C反应蛋白的水平的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扎格雷钠 舒血宁 急性脑梗塞 痰瘀证 超敏反应蛋白 中西医结合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针刀三角型松解治慢性臀中肌损伤25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林 胡爱娥 范乃法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S1期81-81,共1页
关键词 臀中肌损伤 针灸疗法 小针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质量改进对缩短导尿管使用天数的效果研究
18
作者 黄榕芳 张涛 +1 位作者 梁树荣 胡爱娥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8年第16期78-81,共4页
目的:研究持续质量改进(CQI)对缩短导尿管使用天数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康复科2017年留置导尿管患者60例以及2016年留置导尿管患者5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全部的临床资料,对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后2017年导尿管使用天数进... 目的:研究持续质量改进(CQI)对缩短导尿管使用天数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康复科2017年留置导尿管患者60例以及2016年留置导尿管患者5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全部的临床资料,对持续质量改进实施后2017年导尿管使用天数进行观察。结果:2017年全年患者的尿管使用总天数为(520±3)d,明显低于2016年全年的(784±2)d;尿管使用率为5.39%明显低于2016年全年的9.47%;尿管人均使用天数为(8.54±0.17)d,明显低于2016年全年的(15.33±2.68)d,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7年进行清洁导尿38例,简易膀胱测压25例,帮助患者早日脱管35例。结论:持续质量改进对缩短导尿管使用天数的控制效果非常显著,通过缩短导尿管使用天数减少相关尿路感染发生,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置导尿管 持续质量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efficacy between electroacupuncture and the combination of collateral bloodletting,cupping,and acupoint application for cervical spondylosis radiculopathy(CRS) 被引量:3
19
作者 胡爱娥 杨慧勤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2014年第3期25-29,共5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of treating young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 radiculopathy (CRS) by collateral bloodletting, cupping, and acupoint application. Methods Sixty-one CR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icacy of treating young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 radiculopathy (CRS) by collateral bloodletting, cupping, and acupoint application. Methods Sixty-one CRS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an acupoint application group (group A, 31 cases) and an electroacupuncture group (group B, 30 cases). Both sides of the spine and scapula were treated with collateral bloodletting, cupping, and acupoint application over Ashi points in group A. The following points received electroacupuncture in group B: Jiaji (夹脊 EX-B2), Fengchi (风池 GB 20), Jianjing (肩井 GB 21), Jianyu (肩髃 LI 15), Waiguan (外关 TE 5), Houxi (后溪 SI 3) and Dazhui (大椎 GV 14).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in terms of scores for total symptoms and signs, and the theraputic effect of each method was analyzed. Results Total score of symptoms and sig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both mo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compared to that before treatment (9.96 ± 2.02 vs 15.87 ± 1.84, P〈0.05 in group A; 10.02 ± 1.76 vs 13.59 ± 1.52, P〈0.05 in group B). The differences in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were 5.91 ± 1.95 in group A, 3.53 ± 1.68 in group B, they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group A [93.6% (29/31)]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group B [83.3% (25/30)],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Good therapeutic effects can be achieved in treating young CRS patients with collateral bloodletting, cupping, and acupoint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vical spondylosis radiculopathy (CRS) collateral bloodletting CUPPING acupoint application young patients clinical observation
原文传递
Abdominal acupuncture in combination with Chinese herbal bag hot compress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ion
20
作者 胡爱娥 梁茹英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Moxibustion》 2010年第1期19-23,共5页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bdominal acupuncture in combination with Chinese herbal bag hot compress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ion. Methods Fifty patients with chronic pelvic inflamm...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bdominal acupuncture in combination with Chinese herbal bag hot compress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ion. Methods Fifty patients with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ion were treated with abdominal acupuncture and Chinese herbal bag hot compress. The following points were selected as Zhongwan (中脘 CV 12), Xiawan (下脘 CV 10), Qihai (气海 CV 6), Guanyuan (关元 CV 4), Huaroumen (滑肉门 ST 24), Wailing (外陵 ST 26), Daheng (大横 SP 15), and abdominal acupuncture was given once every other day and Chinese herbal bag hot compress was given once a day and 15 days were one course. The clinical effect was observed after two courses of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data included clinical effect, the scoring comparison of main symptoms and signs before and after the treatment. Results Among 50 patients with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ion, 11 cases got clinically cured, 15 were markedly effective, and 20 effective 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2.0%; dropping pain in the lower abdomen, abnormal leukorrhea and gynecological signs were significantly improved after the treatment (P〈0.05). Conclusion Abdominal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Chinese herbal bag hot compress have the exact effect on the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nic Pelvic Inflammation Abdominal Acupuncture Chinese Herbal Bag HotCompress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