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
作者 胡汉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年第21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76例,按照随机抽签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观察组在对...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2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患儿76例,按照随机抽签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肺啰音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后白介素(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治疗后咳嗽、喘息症状评分,并比较两组家属满意度,观察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肺啰音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TNF-α、hs-CRP低于对照组,咳嗽、喘息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家属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肺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提升家属满意度,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儿童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阿奇霉素 治疗结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花清瘟颗粒联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小儿甲型流行性感冒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被引量:1
2
作者 胡汉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3年第34期106-108,共3页
目的 观察连花清瘟颗粒联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小儿甲型流行性感冒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4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甲型流行性感冒患儿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奥司他韦组,每组50例。在基础... 目的 观察连花清瘟颗粒联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小儿甲型流行性感冒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4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甲型流行性感冒患儿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奥司他韦组,每组50例。在基础治疗上,奥司他韦组给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联合治疗组在奥司他韦组基础上给予连花清瘟颗粒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7 d。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炎性指标、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结果 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奥司他韦组的80.00%(χ^(2)=4.640,P=0.028);联合治疗组喉痛缓解时间、干咳或有痰缓解时间、发热消退时间、呼吸困难缓解时间均短于奥司他韦组(P<0.01);治疗7 d后,2组血清白介素-6水平、白细胞计数与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低于奥司他韦组(P<0.01);联合治疗组与奥司他韦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vs.6.00%,χ^(2)=0.136,P=0.712)。结论 连花清瘟颗粒联合磷酸奥司他韦颗粒治疗小儿甲型流行性感冒效果较好,可缩短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改善炎性指标,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行性感冒 儿童 连花清瘟颗粒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 治疗效果 炎性指标 中医证候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幼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3
作者 胡汉源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0年第2期60-62,共3页
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幼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1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抗病毒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 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治疗婴幼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1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使用抗病毒类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的症状缓解时间、生化指标缓解情况以及出现危重症并发症情况。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神经系统症状好转、高热缓解、临床治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 <0. 01);观察组出现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升高、心肌酶升高的百分比均低于对照组(P <0. 05);观察组出现危重并发症发生率为2. 50%,低于对照组的15. 00%(P <0. 05)。结论丙种球蛋白能够有效提高婴幼儿重症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重症手足口病 丙种球蛋白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纺织国有经济在行业中的定位及政策问题
4
作者 胡汉源 《中国纺织经济》 1997年第6期14-16,共3页
文章论述了在纺织行业中国有资产调整的问题。文章认为,国有经济在纺织这类竞争性很强的一般性加工产业中应大规模地退出,让度给非国有经济。应把国有资产完全集中在纺织上游工业上去,如化纤原料工业。这一行业最具规模效应,资金、... 文章论述了在纺织行业中国有资产调整的问题。文章认为,国有经济在纺织这类竞争性很强的一般性加工产业中应大规模地退出,让度给非国有经济。应把国有资产完全集中在纺织上游工业上去,如化纤原料工业。这一行业最具规模效应,资金、技术最为密集。这样,可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在产业中的主导作用,实现国家的宏观调控。文章指出,国有资产在纺织行业中的调整是“本”,比“抓大放小”、“兼并破产”更具积极意义。纺织行业的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中的重心应移到“退出”上来。这一举措需要思想上的认识和政策上的落实。首先,思想上要解放,应一切从“三个有利于”出发,这一“退出”正是为了国资变现,遏止目前国有资产的大量流失。况且,保持国有经济的主体是对整个国民经济而言,而不是在所有行业和所有领域。至于如何退出,文章认为民营是一条出路。纺织企业变现时要面向企业职工、面向社会。在具体操作上国家要让利,卖出去的企业要能赢利,采取银行优惠贷款、租货等方式,让职工、国人买得起。到那时,职工既是股东又是劳动者,可望解决资产重组中最难解决的职工出路问题。国家应在推进小企业的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协作上多做文章,通过控制上游工业推进企业集团的发展。文章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经济 资产重组 民营经济 纺织行业 结构调整 非国有经济 加工产业 小企业 纺织产业 “抓大放小”
原文传递
我国纺织产业结构调整的宏观变化
5
作者 胡汉源 《纺织经济研究》 1994年第3期34-35,2,共3页
纺织工业在生产力布局、经济成份结构、发展主体和投资环境等方面四大战略性转移现象:新生长点发生了由国有工业向非国有工业的转移;区位发展发生了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纵深地区的转移;主体发生了单一国有经济成份向多元的各种经济成份... 纺织工业在生产力布局、经济成份结构、发展主体和投资环境等方面四大战略性转移现象:新生长点发生了由国有工业向非国有工业的转移;区位发展发生了由东部沿海向中西部纵深地区的转移;主体发生了单一国有经济成份向多元的各种经济成份和混合经济实体的转移;投资环境发生了由大中城市向更具资源优势的中小城镇和广大农村地区的转移。正确的认识这些问题,将有助于国有纺织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产业结构 结构调整 纺织工业 国有纺织企业 投资环境 国有工业 发展主体 经济成份 国有企业 生产力布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