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两种生产”与中国式现代化之家——恩格斯家庭观的理论方法及其启示 |
胡栋材
孟欢
|
《社会科学动态》
|
2024 |
1
|
|
2
|
从“宇宙”到“本心”——陆九渊心学的时间观及其理论特色 |
刘乐乐
胡栋材
|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4 |
0 |
|
3
|
自适应遗传算法配准三维数字样品模型及其CAD模型 |
胡栋材
赵歆波
张定华
李明君
孔永茂
|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
2008 |
5
|
|
4
|
基于平板探测器的锥束CT散射校正方法 |
胡栋材
陈浩
张定华
|
《CT理论与应用研究(中英文)》
|
2009 |
8
|
|
5
|
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价值意涵与厚植路径 |
张微东
胡栋材
|
《泰山学刊》
|
2024 |
0 |
|
6
|
试论王廷相的“气种说” |
胡栋材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7
|
气论研究:回顾与展望——以气学分系问题为中心 |
胡栋材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4 |
4
|
|
8
|
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研究的多重开展与范式追求——近三十年来国内相关研究的批判性考察 |
胡栋材
|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CSSCI
|
2016 |
1
|
|
9
|
近百年马克思主义与儒学关系问题及其反思 |
胡栋材
|
《文化软实力研究》
|
2018 |
3
|
|
10
|
明儒王廷相师友、门生及后学考论——兼论王廷相气论思想的形成与特点 |
胡栋材
|
《唐都学刊》
|
2016 |
1
|
|
11
|
从进化论到唯物史观:儒学意识形态近代变革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线索 |
胡栋材
张卫良
|
《广西社会科学》
CSSCI
|
2021 |
0 |
|
12
|
气论传统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近百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一个理论观察 |
胡栋材
|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
2019 |
1
|
|
13
|
“觉”:杨慈湖对心学的创造性诠释 |
胡栋材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14
|
王廷相的“道真”观念与儒家道论传统的转型 |
胡栋材
|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7 |
0 |
|
15
|
以习俗论自由——解读《论自由》的一个新维度 |
胡栋材
|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 |
0 |
|
16
|
黄宗羲对宋明儒仁学传统的调适与转进 |
胡栋材
|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4 |
0 |
|
17
|
通向21世纪明清学术、思想研究的新范式——《戴震、乾嘉学术与中国文化》的主要论题及其延伸性讨论 |
胡栋材
|
《哲学分析》
|
2016 |
0 |
|
18
|
任职四川时的王廷相及其与蜀学的关系 |
胡栋材
|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5 |
0 |
|
19
|
从“本习之辨”看熊十力对宋明儒学的承续与开新——以《明心篇》为中心 |
胡栋材
|
《哲学评论》
CSSCI
|
2016 |
0 |
|
20
|
物物是吾体,心心是我思——试论杨慈湖咏春诗的思想意蕴 |
胡栋材
|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13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