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无线传感器网络信息年龄的多无人机轨迹优化算法 被引量:2
1
作者 胡昊南 韩铭 +1 位作者 李文鹏 张杰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22-1230,共9页
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中传感器的传输功率有限,同时可能与基站(BS)传输距离较远,造成无法及时交付数据,数据新鲜度过低,影响时延敏感型业务决策质量。因此,采用无人机(UAV)辅助收集传感器数据,成为提升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新鲜度的有... 由于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中传感器的传输功率有限,同时可能与基站(BS)传输距离较远,造成无法及时交付数据,数据新鲜度过低,影响时延敏感型业务决策质量。因此,采用无人机(UAV)辅助收集传感器数据,成为提升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新鲜度的有效手段。该文通过信息年龄(AoI)性能指标评估无线传感器网络数据新鲜度,并基于集中式训练分布式执行框架的多智能体近端策略优化(MAPPO)方法研究了无人机轨迹优化算法。通过联合优化所有无人机的飞行轨迹,实现地面节点平均加权信息年龄的最小化。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多无人机路径规划算法在降低无线传感器网络信息年龄方面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辅助通信 信息年龄 轨迹规划 多智能体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inCE的网络嗅探器的设计与实现
2
作者 胡昊南 张治中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2-145,154,共5页
网络嗅探器是网络数据包捕获和解析的基本工具。提出了一种基于WinCE嵌入式系统网络嗅探器的设计和实现方案,利用了Winpcap库函数实现网络数据包捕获功能,分析了Winpcap和NDIS网络驱动程序的结构与联系,给出了网络数据包的传递与解析流... 网络嗅探器是网络数据包捕获和解析的基本工具。提出了一种基于WinCE嵌入式系统网络嗅探器的设计和实现方案,利用了Winpcap库函数实现网络数据包捕获功能,分析了Winpcap和NDIS网络驱动程序的结构与联系,给出了网络数据包的传递与解析流程,并将Winpcap在WinCE平台上进行移植。经应用测试表明,该网络探嗅器具有较好的系统兼容性和广泛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CE 网络嗅探器 捕获和解析 WINPCAP ND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AN的5G无线接入网架构 被引量:64
3
作者 雷秋燕 张治中 +1 位作者 程方 胡昊南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06-115,共10页
在分析传统蜂窝结构的无线接入网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的基础上,介绍了当前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和需求,分析了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的研究目标以及对未来网络的要求。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基于C-RAN的新型5G无线接入网架构,并进一步阐述... 在分析传统蜂窝结构的无线接入网面临越来越多的挑战的基础上,介绍了当前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趋势和需求,分析了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的研究目标以及对未来网络的要求。针对该问题,提出了基于C-RAN的新型5G无线接入网架构,并进一步阐述了5G通信系统网络架构的潜在关键技术,包括UND、虚拟化,SDN、NFV、CDN和绿色通信,为5G网络架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接入网 5G C-RAN 超密集网络 虚拟化 内容分发网络 绿色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5G中继技术的节能算法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郭杨波 张治中 +1 位作者 胡昊南 程方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8-53,共6页
针对5G中继网络的节能降耗问题进行了研究。中继技术是第五代移动通信(5G)的重要技术,通过关闭5G网络中部分业务负载量较低的基站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标,然而在此过程中网络时常会发生基站状态的转换,所以网络的拓扑情况也会随着时间及... 针对5G中继网络的节能降耗问题进行了研究。中继技术是第五代移动通信(5G)的重要技术,通过关闭5G网络中部分业务负载量较低的基站来达到节能降耗的目标,然而在此过程中网络时常会发生基站状态的转换,所以网络的拓扑情况也会随着时间及业务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联合考虑网络的服务质量(Qo S)及网络功耗,针对5G中继蜂窝网络提出了一种动态节能(DES)算法来优化Qo S和网络功耗的综合性能。仿真结果表明,DES算法可以使网络得到重新配置,关闭部分基站及中继节点,从而大幅提高节能效果,尤其是网络负载降低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中继选择 绿色通信 能量效率 服务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5G NR系统PSS叠加分段的定时同步算法 被引量:7
5
作者 江航 曹龙汉 +1 位作者 张治中 胡昊南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6-481,共6页
对于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中的5G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同步信号检测算法的计算非常复杂,根据主同步信号的特性,提出了分段互相关与对应叠加的联合检测算法。该算法只对接收信号进行一... 对于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The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3GPP)中的5G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同步信号检测算法的计算非常复杂,根据主同步信号的特性,提出了分段互相关与对应叠加的联合检测算法。该算法只对接收信号进行一次与本地主同步信号(Prim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PSS)序列之和的分段相关处理,即可得到相关峰值的位置,并检测到粗同步点的位置,进一步对粗同步点做局部互相关,根据最大峰值检测出精同步点,降低了计算的复杂度。对传统互相关算法、分段互相关算法和改进算法进行了理论推导和复杂度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传统互相关算法,改进后的算法有效降低了计算量,提升了抗频偏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NR系统 信号检测 定时同步 互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MIMO系统中块高斯-赛德尔检测算法 被引量:2
6
作者 叶倩倩 张治中 +1 位作者 闵小芳 胡昊南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87-892,共6页
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MMSE)检测算法,虽然能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获得接近最优的线性检测性能,但是涉及高维矩阵求逆运算,难以在实际应用中快速有效地实现。提出了块高斯-赛德尔(Block Gauss-Seidel,BGS)低复... 最小均方误差(Minimum Mean Square Error,MMSE)检测算法,虽然能在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系统中获得接近最优的线性检测性能,但是涉及高维矩阵求逆运算,难以在实际应用中快速有效地实现。提出了块高斯-赛德尔(Block Gauss-Seidel,BGS)低复杂度信号检测算法,将MMSE检测器的滤波矩阵先进行分块预处理,构造分裂矩阵,再通过迭代求解发送信号向量估计值,以提高算法检测性能。仿真结果表明,BGS迭代算法在调制方式为64QAM、用户侧的天线数量设置为16、基站侧的天线数量设置为256时,迭代2次后就能快速接近MMSE检测性能。在设置近似初始值后,BGS算法的性能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当调制方式为256QAM时,设置近似初始值的BGS算法在迭代2次后就能逼近MMSE算法的误码率(Bit Error Ratio,BER)性能曲线,此时算法的复杂度仍然保持在O(K^(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 最小均方误差检测 高斯-赛德尔算法 分块矩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随机几何理论的RIS辅助PD-NOMA网络物理层安全增强方法
7
作者 冯琳琳 张治中 +2 位作者 胡昊南 裴二荣 李云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631-3639,共9页
为提升基于非正交多址访问(NOMA)大规模雾接入网络的上行物理层安全(PLS),该文考虑了可重构智能表面(RIS)辅助无小区(CF)传输场景。基于功率域复用NOMA(PD-NOMA)并调用随机几何工具将空间效应引入所考虑网络的RIS模型设计,基于该方法来... 为提升基于非正交多址访问(NOMA)大规模雾接入网络的上行物理层安全(PLS),该文考虑了可重构智能表面(RIS)辅助无小区(CF)传输场景。基于功率域复用NOMA(PD-NOMA)并调用随机几何工具将空间效应引入所考虑网络的RIS模型设计,基于该方法来增强其PLS。该网络采用发射机-发射机对建模、Fisher-Snedecor模型表征复合信道,并重新设计了RIS反射模型。首先推导出所考虑网络组合信道增益的新统计特性,接着推导出RIS辅助PD-NOMA传输场景保密中断概率(SOP)的解析表达式。分析结果和仿真结果表明:该RIS设计能有效提高边缘用户信道质量,从而改变该网络NOMA用户对连续干扰消除(SIC)顺序;该RIS设计及排斥性雾节点(F-AP)部署均可增强该网络PLS,其中,基于β-Ginibre点过程(β-GPP)部署F-AP,在同等条件下,不需增加部署成本即可使SOP至多降低约2个数量级、使保密速率至多提升约1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层安全 可重构智能表面 非正交多址接入 随机几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体系架构及其关键技术 被引量:99
8
作者 余莉 张治中 +1 位作者 程方 胡昊南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27-433,560,共8页
日益增长的数据流量以及智能终端的普及,导致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4G)在容量、速率、频谱等方面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网络的需求。基于此,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G)应运而生。在回顾移动通信近年来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网络部署场景、接入... 日益增长的数据流量以及智能终端的普及,导致第四代移动通信网络(4G)在容量、速率、频谱等方面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网络的需求。基于此,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5G)应运而生。在回顾移动通信近年来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网络部署场景、接入网、核心网三大块,总结出一种5G的网络架构,该架构具有大容量、高速率、低时延的特点。基于此架构,描述了5G的四大潜在关键技术:超密集异构部署、D2D(device-to-device)通信、大规模MIMO(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绿色通信,同时叙述了未来研究存在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G 网络架构 异构性 超密集 绿色通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