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腔镜探查联合Lichtenstein或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25
1
作者 吴劲风 胡抢 +5 位作者 陈剑 殷洁烽 倪海滨 王峰勇 谢松 孙元水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8年第7期531-534,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联合Lichtenstein或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TAPP)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手术方法,评估发生绞窄且行肠切除时放置合成补片的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因腹股沟嵌顿疝就诊... 目的:探讨腹腔镜探查联合Lichtenstein或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ransabdominal preperitoneal,TAPP)治疗腹股沟嵌顿疝的手术方法,评估发生绞窄且行肠切除时放置合成补片的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9月至2015年12月因腹股沟嵌顿疝就诊且经手术治疗的7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腹腔镜探查后行Lichtenstein手术(Lichtenstein组),36例行TAPP(TAPP组)。71例患者中60岁以上占64.8%,男性占78.9%,嵌顿时间平均(17.2±22.6)h;术后随访25~52个月,平均(39.1±8.3)个月。比较两组术后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及临床疗效。结果:7例因发生绞窄而行肠切除术。TAPP组住院时间、恢复日常活动时间与工作时间均优于Lichtenstein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腹股沟嵌顿/绞窄疝的治疗中,如腹腔镜下探查判断肠管失活,先于镜下完成肠切除肠吻合术,联合Lichtenstein放置大孔聚丙烯补片是安全、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 疝修补术 经腹腹膜前 腹腔镜检查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致十二指肠肿物1例报告 被引量:3
2
作者 吴劲风 胡抢 +4 位作者 陈剑 张喆 殷洁烽 张静 谢松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21年第8期599-599,607,共2页
患者老年男性,因“右侧腹痛3 d”于2020年7月29日入院。3 d前出现右侧腹痛伴发热呕吐,门诊腹部CT发现阑尾增粗,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十二指肠降部肠壁可疑增厚。追问病史发现8年前有类似腹痛史,当时保守治疗。入院后查血常规:白细胞11.8... 患者老年男性,因“右侧腹痛3 d”于2020年7月29日入院。3 d前出现右侧腹痛伴发热呕吐,门诊腹部CT发现阑尾增粗,周围脂肪间隙模糊;十二指肠降部肠壁可疑增厚。追问病史发现8年前有类似腹痛史,当时保守治疗。入院后查血常规:白细胞11.8×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87.8%,淋巴细胞8.2%;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癌胚抗原、CA19-9均正常。十二指肠镜发现降部约2.5 cm×3.0 cm充血隆起,质硬,中间凹陷。活检病理:黏膜慢性炎,局灶区呈腺瘤样增生,小灶腺上皮低级别上皮内瘤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降部 十二指肠镜 腺瘤样增生 慢性炎 腹部CT 腹痛史 老年男性 癌胚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钙素原对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预测作用及手术方式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唐智亮 孙元水 +2 位作者 章国良 胡抢 倪海滨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3期451-453,共3页
目的评估降钙素原(PCT)是否可以作为一种快速而可靠的预测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检测方法,从而指导急诊阑尾切除术的手术时机及不同术式对术后降钙素原的影响。方法行阑尾切除术且术前未使用抗生素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62例,入院后检测血... 目的评估降钙素原(PCT)是否可以作为一种快速而可靠的预测急性穿孔性阑尾炎的检测方法,从而指导急诊阑尾切除术的手术时机及不同术式对术后降钙素原的影响。方法行阑尾切除术且术前未使用抗生素的急性阑尾炎患者162例,入院后检测血浆PCT,体温(BT),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与C反应蛋白(CRP)水平。根据病理及手术所见将患者分为穿孔组和未穿孔组。按照手术方式将穿孔组分为腹腔镜手术组和开腹组,观察术后第24h、48h的血清PCT水平。结果BT、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RP、PCT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9、0.589、0.609、0.813、0.863。PCT诊断穿孔性阑尾炎价值较其他4个炎症指标高。单变量分析PCT预测穿孔性阑尾炎:血浆PCT〉0.75ng/ml(95%置信区间:0.81-0.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腹腔镜组和开腹组术前P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两组PCT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术后48h两组PCT均明显下降(P〉0.05),但腹腔镜组PCT较开腹组下降明显(P〈0.05)。结论PCT对穿孔性阑尾炎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且腹腔镜对其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C反应蛋白 阑尾炎 阑尾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内营养用于术前肠道准备对结直肠癌患者腹腔和肠腔脱落癌细胞及预后的影响Meta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胡抢 杨汐茵 +2 位作者 孙元水 王峰勇 吴劲风 《浙江医学》 CAS 2019年第15期1636-1640,1644,共6页
目的系统性评价肠内营养应用于术前肠道准备对结直肠癌患者腹腔和肠腔脱落癌细胞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建库至2017年3月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Pubmed、Embase、Medline、Coe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有... 目的系统性评价肠内营养应用于术前肠道准备对结直肠癌患者腹腔和肠腔脱落癌细胞及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建库至2017年3月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Pubmed、Embase、Medline、Coe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有关肠内营养与机械性肠道准备用于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肠道准备的对比研究文献。对肠内营养肠道准备组与机械性肠道准备组患者腹腔脱落癌细胞阳性率、肠腔脱落癌细胞阳性率、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3年生存率等数据进行Meta分析。数据分析应用RevMan 5.3软件。结果共4篇随机对照研究文献纳入本研究,444例结直肠癌患者纳入Meta分析,其中肠内营养肠道准备组222例,机械性肠道准备组222例。与机械性肠道准备组比较,肠内营养肠道准备组患者腹腔脱落癌细胞阳性率(OR=0.22,95%CI:0.10~0.51,P<0.05)和肠腔内脱落癌细胞阳性率(OR=0.32,95%CI:0.19~0.54,P<0.05)均降低,但术后局部复发率(OR=0.72,95%CI:0.19~2.01,P>0.05)、远处转移率(OR=1.01,95%CI:0.42~2.42,P>0.05)和3年生存率(OR=1.14,95%CI:0.69~1.86,P>0.0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肠内营养应用于结直肠癌患者术前肠道准备可降低腹腔和肠腔脱落癌细胞阳性率,且不影响术后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3年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准备 结直肠癌 肠内营养 脱落癌细胞 荟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ω-3不饱和脂肪酸强化的肠内免疫营养在胃癌患者术后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胡抢 孙元水 +2 位作者 鲁航 唐智亮 章国梁 《浙江临床医学》 2016年第10期1820-1821,1824,共3页
目的:探讨ω-3不饱和脂肪酸强化的肠内免疫营养在胃癌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胃癌患者48例,肠内营养液中含有ω-3不饱和脂肪酸的为肠内免疫组,肠内营养液中不含有ω-3不饱和脂肪酸的为标准营养组,两组各有胃癌患者24例。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ω-3不饱和脂肪酸强化的肠内免疫营养在胃癌患者术后的影响。方法选取胃癌患者48例,肠内营养液中含有ω-3不饱和脂肪酸的为肠内免疫组,肠内营养液中不含有ω-3不饱和脂肪酸的为标准营养组,两组各有胃癌患者24例。两组患者均在术前1d,术后3、7、14d测定营养、免疫指标以及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术后7、14d,患者血液中白蛋白,转铁蛋白,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的含量以及淋巴细胞亚群CD4^+、CD8^+、CD4^+/CD8^+的值在免疫营养组中较标准营养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同时免疫营养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低于标准营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ω-3不饱和脂肪酸强化的肠内免疫营养可明显增强患者的抵抗力和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缩短住院时间,节省住院费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Ω-3不饱和脂肪酸 肠内免疫营养 胃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下经皮内镜胃造瘘术在吞咽困难患者营养支持中的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胡抢 孙元水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541-544,共4页
长期吞咽困难的患者需要肠内营养(EN)支持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提高生活质量。目前最常用的EN方式是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它的优点主要是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然而在一些特殊患者或者PEG尝试失败的患者,腹腔镜辅助... 长期吞咽困难的患者需要肠内营养(EN)支持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提高生活质量。目前最常用的EN方式是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PEG),它的优点主要是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恢复快,然而在一些特殊患者或者PEG尝试失败的患者,腹腔镜辅助下的经皮内镜胃造瘘术(LAPEG)获得了更多的重视,本文就近几年在特殊患者或PEG尝试失败的患者中使用LAPEG的研究进行探讨,为临床施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经皮内镜胃造瘘术 肠内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源性致自发性食管破裂1例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抢 陈剑 +3 位作者 孙元水 王峰勇 吴劲风 伍勇勇 《浙江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551-552,I0006,共3页
自发性食管破裂是一种罕见疾病,而在肠道准备过程中发生自发性食管破裂更是罕见。该病的死亡率很高,治疗原则是清除污染源,封闭裂口,恢复食管完整性,充分引流,控制感染,加强营养支持,改善身体状况,促进伤口愈合。但关键是避免患者在肠... 自发性食管破裂是一种罕见疾病,而在肠道准备过程中发生自发性食管破裂更是罕见。该病的死亡率很高,治疗原则是清除污染源,封闭裂口,恢复食管完整性,充分引流,控制感染,加强营养支持,改善身体状况,促进伤口愈合。但关键是避免患者在肠道准备过程中因剧烈呕吐而发生自发性食管破裂,笔者建议小口、多次服用导泻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源性 肠镜 食管破裂 肠道准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康复外科对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胡抢 孙元水 +1 位作者 王峰勇 谢松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6期457-461,共5页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对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244例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按围手术期处理方法不同分为快速康复外科(FTS)组126例和传统组118例,对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炎症指标、免疫指标和...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FTS)对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244例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患者按围手术期处理方法不同分为快速康复外科(FTS)组126例和传统组118例,对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炎症指标、免疫指标和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术后第3、7天,FTS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传统组[CD3+:(58.33±5.17)%比(51.78±5.40)%、(62.56±6.64)%比(55.58±7.16)%,P<0.05;CD4+:(26.79±3.03)%比(23.34±2.63)%、(29.01±3.83)%比(25.16±2.97)%,P<0.05;CD4+/CD8+:(1.27±0.12)%比(1.04±0.17)%、(1.49±0.24)%比(1.20±0.22),P<0.05];术后第3、7天,FTS组患者外周血IgA、IgM、IgG水平显著高于传统组[IgA:(1.73±0.18)g/L比(1.53±0.20)g/L、(1.87±0.16)g/L比(1.62±0.23)g/L,P<0.05;IgM:(0.94±0.16)g/L比(0.70±0.27)g/L、(1.30±0.19)g/L比(1.02±0.21)g/L,P<0.05;IgG:(10.20±1.44)g/L比(8.22±1.48)g/L、(12.58±1.29)g/L比(10.13±1.50)g/L,P<0.05];术后第1、3、7天,FTS组患者外周血IL-6、CRP、TNF-α水平显著低于传统组[CRP:(59.41±10.72)mg/L比(72.91±8.78)mg/L、(29.86±8.67)mg/L比(39.31±8.65)、(9.73±4.05)mg/L比(16.37±5.41)mg/L,P均<0.05;IL-6:(59.19±9.21)ng/L比(79.87±12.01)ng/L、(19.14±8.59)ng/L比(27.69±6.69)ng/L、(10.21±4.64)ng/L比(15.56±4.72)ng/L,P均<0.05;TNF-α:(150.98±10.28)ng/L比(165.24±16.08)ng/L、(125.06±15.63)ng/L比(147.56±17.99)ng/L、(107.96±15.98)ng/L比(123.44±13.45)ng/L,P均<0.05];FTS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能有效降低胃癌根治术患者炎症反应程度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康复 外科 胃癌 根治术 炎症反应 免疫功能 腹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腹腔镜下远端胃癌根治术后胃瘫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胡抢 孙元水 +3 位作者 何天柱 王峰勇 吴劲风 倪海滨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12期1027-1030,共4页
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operative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腹部手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它主要发生在胃十二指肠手术后,也发生在非胃十二指肠手术中,是一种具有胃动力障碍和胃肠道非机械性阻塞特征的功能性疾病[1]。PGS的发病率随... 术后胃瘫综合征(postoperative gastroparesis syndrome,PGS)是腹部手术后早期常见的并发症。它主要发生在胃十二指肠手术后,也发生在非胃十二指肠手术中,是一种具有胃动力障碍和胃肠道非机械性阻塞特征的功能性疾病[1]。PGS的发病率随着手术的展开和手术时间的延长而增加[2]。据报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PGS发生率达到20%~50%,远端胃癌切除术后其发病率约为4%~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根治手术 胃瘫 腹腔镜 LOGISTIC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胃间质瘤切除术对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胡抢 何天柱 +1 位作者 孙元水 王峰勇 《健康研究》 CAS 2019年第4期464-468,共5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间质瘤切除术与开腹胃间质瘤切除术对机体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行胃间质瘤根治术且具有完整病例资料的患者14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78例)和开腹组(6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炎症指标和免疫... 目的探讨腹腔镜间质瘤切除术与开腹胃间质瘤切除术对机体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行胃间质瘤根治术且具有完整病例资料的患者140例,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78例)和开腹组(62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的炎症指标和免疫指标。结果术前第1天,两组患者炎症指标和免疫指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和第7天,腹腔镜组中CD3^+、CD4^+、CD4^+/CD 8^+及IgG、IgM、IgA的表达较开腹组高,IL-6、TNF-α和CRP的表达较开腹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开腹胃间质瘤切除术相比较,腹腔镜胃间质瘤切除术能够有效降低术后炎症反应的程度,且对机体的免疫功能影响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间质瘤 腹腔镜 炎症反应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黄牡丹汤治疗阑尾炎术后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胡抢 孙元水 陈明显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41-45,共5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大黄牡丹汤联合抗生素治疗阑尾炎术后与单纯使用抗生素治疗阑尾炎术后文献的对比研究,评估大黄牡丹汤治疗阑尾炎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建库至2016年4月中国知网(CKN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Pubmed、Coehr... 目的:通过meta分析大黄牡丹汤联合抗生素治疗阑尾炎术后与单纯使用抗生素治疗阑尾炎术后文献的对比研究,评估大黄牡丹汤治疗阑尾炎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建库至2016年4月中国知网(CKN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Pubmed、Coe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有关大黄牡丹汤联合抗生素和单纯抗生素治疗阑尾炎术后疗效的对比性研究文献。对其中的治疗的总有效率、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首次排气时间、切口感染、住院天数、排便时间等数据进行meta分析。数据分析使用Rev Man 5.3软件。结果:共8篇随机对照文献纳人本研究,总共745例患者纳入本次meta分析,其中阑尾切除术后使用大黄牡丹汤联合抗生素治疗的有371例患者,术后单纯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有374例患者,大黄牡丹汤联合抗生素治疗组具有更高的治疗有效率(OR=3.65,CI:1.59~8.38,P<0.01),更快的肛门排气(WMD=-11.23,CI:-15.46^-6.99,P<0.01)和排便时间(WMD=-15.75,CI:-20.17^-11.34,P<0.01),更短的术后住院时间(WMD=-1.15,CI:-1.58^-0.72,P<0.01)以及更短肠鸣音恢复时间(WMD=-6.23,CI:-7.47^-4.98,P<0.01)和更少的术后切口感染并发症率(OR=0.29,CI:0.16~0.53,P<0.01)。结论:大黄牡丹汤联合抗生素治疗阑尾炎切除术后较单纯使用抗生素治疗有明显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阑尾炎 大黄牡丹汤 阑尾切除术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康艾注射液联合化疗在晚期胃癌患者中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胡抢 杨汐茵 孙元水 《现代实用医学》 2017年第7期886-889,共4页
目的探讨康艾注射液辅助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晚期胃癌36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联合组(化疗+康艾)和化疗组,两组各18例,联合组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S-1)化疗的基础连用康艾注射液静滴;化疗组只使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S... 目的探讨康艾注射液辅助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晚期胃癌36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联合组(化疗+康艾)和化疗组,两组各18例,联合组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S-1)化疗的基础连用康艾注射液静滴;化疗组只使用奥沙利铂联合替吉奥(S-1)进行化疗。结果联合组近期治疗的有效率为72.2%,高于化疗组的38.9%;联合组近期疾病控制率为88.9%,高于化疗组的55.6%;联合组毒副反应发生的例数明显低于化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联合组化疗后KPS评分为(72.67±1.76)分,高于化疗组的(65.73±3.15)分;联合组化疗后生活质量评估表(QLQ-C30)评分为(68.67±1.29)分,低于化疗组的(73.13±2.8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联合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期(OS)为22个月,高于化疗组的1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结论康艾注射液辅助化疗可以提高晚期胃癌患者治疗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康艾注射液 奥沙利铂 替吉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西他滨联合替吉奥(S-1)治疗晚期胰腺癌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抢 孙元水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12期1093-1096,共4页
胰腺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确诊后仅4%的患者生存期可以超过5年,手术切除是其最佳的治疗方式,但超过80%--85%的胰腺癌患者确诊时已经是晚期[1],对于这些患者,化疗是可以接受的方案[2]。目前吉西他滨成已为胰腺癌标准化疗药物[3]... 胰腺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确诊后仅4%的患者生存期可以超过5年,手术切除是其最佳的治疗方式,但超过80%--85%的胰腺癌患者确诊时已经是晚期[1],对于这些患者,化疗是可以接受的方案[2]。目前吉西他滨成已为胰腺癌标准化疗药物[3],但是仍有许多研究尝试通过吉西他滨与其他细胞毒性药物或生物剂相结合,以提高胰腺癌患者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晚期 吉西他滨 替吉奥(S-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hemerin在消化道肿瘤病理生理的研究进展
14
作者 胡抢 孙元水 +1 位作者 吴劲风 陈剑 《浙江临床医学》 2021年第2期297-299,共3页
Chemerin是脂肪组织和肝脏分泌的一种蛋白质,其与脂肪、血管生成,脂质以及葡萄糖代谢有关,chemerin是促进多种免疫细胞趋化的重要因素,并在几种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hemerin受体存在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 Chemerin是脂肪组织和肝脏分泌的一种蛋白质,其与脂肪、血管生成,脂质以及葡萄糖代谢有关,chemerin是促进多种免疫细胞趋化的重要因素,并在几种病理生理过程中起重要作用。Chemerin受体存在于单核细胞/巨噬细胞、T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树突细胞以及嗜中性粒细胞上,然而,有关chemerin和chemerin受体在消化道肿瘤中的病理生理作用研究较少。越来越多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发现,在食道癌、胃癌、肝癌、大肠癌在内的许多疾病中,chemerin和chemerin受体受到了干扰。此外,chemerin和chemerin受体已被证明可调节免疫细胞以及与癌症相关的成纤维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本文重点介绍Chemerin在消化道肿瘤病理生理中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中性粒细胞 自然杀伤细胞 葡萄糖代谢 消化道肿瘤 树突细胞 成纤维细胞 脂肪组织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结石患者行微创保胆取石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朱垲枫 陈云 +4 位作者 詹卫华 应学清 胡抢 张竝 孙元水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226-230,共5页
目的:分析胆囊结石患者行微创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情况及影响因素,评估保胆取石术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9年12月—2021年10月在我院接受保胆手术治疗的患者171例,进行为期1年的术后随访,分成13例复发组,158例未复发组。比较两组的... 目的:分析胆囊结石患者行微创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情况及影响因素,评估保胆取石术的可行性。方法:收集2019年12月—2021年10月在我院接受保胆手术治疗的患者171例,进行为期1年的术后随访,分成13例复发组,158例未复发组。比较两组的性别、年龄、家族史、高血压、糖尿病、体质量指数(BMI)、结石数量、胆囊壁毛糙、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服用中药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石复发的相关因素。结果: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为7.6%(13/171)。两组结石数量、胆囊壁毛糙、TG、HDL-C、家族史、服用中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胆囊结石数量>1个(OR=11.585,95%CI=1.578~85.030,P=0.016)、TG水平高(OR=4.139,95%CI=1.402~12.220,P=0.010)、有胆囊结石家族史(OR=8.785,95%CI=1.238-62.345,P=0.030)是保胆术后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服用中药(OR=0.059,95%CI=0.008-0.433,P=0.005)可以降低术后结石的复发率。结论:对于有强烈保胆意愿的患者,行保胆取石术是有效的,但有一定的复发风险,保胆取石术胆囊结石数量多、TG水平高、有家族史是保胆取石术后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服用排石汤可降低复发风险,具有风险因素的患者应谨慎行保胆取石术,或术后针对危险因素进行预防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结石 保胆取石术 术后复发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胃切除术中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不同桥襻距离对反流性食管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峰勇 叶再元 +3 位作者 孙元水 倪海滨 吴劲风 胡抢 《浙江医学》 CAS 2017年第8期610-613,共4页
目的分析全胃切除术中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不同桥襻距离对反流性食管炎的影响,探讨降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风险的最佳桥襻距离。方法回顾性选取行全胃切除术治疗的胃癌患者29例,术中均采用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重建消化道。根据术中吻... 目的分析全胃切除术中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不同桥襻距离对反流性食管炎的影响,探讨降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风险的最佳桥襻距离。方法回顾性选取行全胃切除术治疗的胃癌患者29例,术中均采用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重建消化道。根据术中吻合采用的桥襻距离,将患者分为40cm组、50cm组、60cm组。观察并比较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患者随访6个月,分别评估并比较3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消化道功能、营养状况、酸反流计分,出院前及术后1、3、6个月食管下端胃镜评分。结果 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组内比较,3组患者术后6个月消化功能、营养状况均明显优于术前(均P<0.05),酸反流计分明显低于术前(均P<0.05),食管下端胃镜评分均明显低于出院前(均P<0.05)。组间比较,术前3组患者消化道功能、营养状况、酸反流计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出院前3组患者食管下端胃镜评分比较亦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6个月40 cm组患者消化功能、营养状况均明显优于50 cm组及60 cm组(均P<0.05),酸反流计分、食管下端胃镜评分均明显低于50 cm组及60 cm组(均P<0.05)。结论 40 cm是全胃切除术中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最佳桥襻距离,患者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风险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胃切除术 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 桥襻距离 反流性食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消化道重建术式应用于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短期疗效比较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峰勇 孙元水 +3 位作者 倪海滨 石建风 占小波 胡抢 《浙江临床医学》 2017年第8期1409-1411,共3页
目的 对比在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中应用传统Roux-en-Y吻合与非断离式Roux-en-Y吻合的安全性与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间行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3例患者行非离断式Rou... 目的 对比在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中应用传统Roux-en-Y吻合与非断离式Roux-en-Y吻合的安全性与短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间行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的4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3例患者行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20例患者行传统Roux-en-Y吻合,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的围术期相关指标及术后随访情况.结果 与B组患者比较,A组患者在消化道重建用时更短,出血量更少,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A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B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个月,两组患者均无一例死亡,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离断式Roux-en-Y吻合应用于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低的优点,且不增加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腹腔镜 消化道重建 远端胃癌根治术 ROUX-EN-Y吻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RAS理念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何天柱 孙元水 胡抢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第26期76-79,共4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普外科2014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采取根治性全胃切除的胃癌患者84例,根据围术期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ERAS组(n=41)和传统组(n=43),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在胃癌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普外科2014年3月~2017年6月收治的采取根治性全胃切除的胃癌患者84例,根据围术期处理方式的不同分为ERAS组(n=41)和传统组(n=43),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情况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ERAS组和传统组相比,肛门排气时间缩短,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首次进食流质时间显著提前,术后住院时间缩短(均P<0.05);术后总的并发症发生率,ERAS组显著低于传统组(9.8%比34.9%,P<0.05);两组患者均无肿瘤复发及死亡,吻合口狭窄和十二指肠残端瘘两组均未发生。结论胃癌根治术围手术期采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安全有效,可以使患者更快的康复,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围手术期 胃癌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病质评估在胃恶性肿瘤治疗中的意义 被引量:1
19
作者 朱垲枫 胡抢 +2 位作者 杨家立 钱烨涛 孙元水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2期307-309,共3页
根据国际恶性肿瘤研究机构统计全球每年新增确诊恶性肿瘤中胃恶性肿瘤占5.6%,位于第5位.胃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存在显著差异[1].在过去20年中,在胃恶性肿瘤(GS)的治疗方法上有了显著的进步.对局部晚期疾病患者使用新辅助疗法,... 根据国际恶性肿瘤研究机构统计全球每年新增确诊恶性肿瘤中胃恶性肿瘤占5.6%,位于第5位.胃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存在显著差异[1].在过去20年中,在胃恶性肿瘤(GS)的治疗方法上有了显著的进步.对局部晚期疾病患者使用新辅助疗法,以及外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标准化,均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但胃恶性肿瘤患者的长期生存率仍远低于其他恶性肿瘤[2].造成这些不良结果的原因无疑是多因素的,与其他肿瘤部位相比,胃恶性肿瘤患者存在局部晚期病灶或远处转移的概率更高.此外,手术切除在技术上具有挑战性,术后病死率仍然较高[3].在胃恶性肿瘤中,恶病质可能是影响术前评估、术后恢复以及非治愈性治疗方法疗效的一个关键因素.本文对恶病质病理生理学和胃恶性肿瘤治疗的相关性综述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恶性肿瘤 术前评估 病理生理学 长期生存率 术后病死率 恶病质 肿瘤部位 治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柴胡汤在急性胰腺炎中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杨汐茵 胡抢 《现代实用医学》 2017年第1期29-31,142,共4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大柴胡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胰腺炎与单纯使用西医治疗急性胰腺炎文献的对比研究,评估大柴胡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建库至2016年10月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Pubmed、Coehrane libr... 目的通过Meta分析大柴胡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胰腺炎与单纯使用西医治疗急性胰腺炎文献的对比研究,评估大柴胡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建库至2016年10月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VIP),Pubmed、Coe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Embase有关大柴胡汤联合西药和单纯西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的对比性研究文献。对其中的治疗的总有效率、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等数据进行Meta分析。数据分析使用Rev Man 5.3软件。结果共8篇随机对照文献纳入本研究,总共702例患者纳入本次Meta分析,其中大柴胡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有354例患者,单纯使用西药治疗急性胰腺炎的有348例患者,大柴胡汤联合西医常规治疗组具有更高的治疗有效率(OR=2.86,CI:1.96~4.18,<0.01),能更快降低炎症因子IL-6和TNF-水平。结论大柴胡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胰腺炎能显著提高患者治疗疗效,减少炎症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 大柴胡汤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