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实验技术在力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与探讨
1
作者 胡年明 吴菁 吴林杰 《教育教学论坛》 2025年第7期1-4,共4页
“力学”是土木类和机械类专业本科阶段首先联系理论与实际工程应用的课程,实验教学更是课程实践的核心。基于虚拟实验技术设计了一种力学实验翻转教学模式,针对目前“力学”课程实验教学的现状与问题,有效地通过“虚实结合”形式,发挥... “力学”是土木类和机械类专业本科阶段首先联系理论与实际工程应用的课程,实验教学更是课程实践的核心。基于虚拟实验技术设计了一种力学实验翻转教学模式,针对目前“力学”课程实验教学的现状与问题,有效地通过“虚实结合”形式,发挥虚拟实验技术的优势,提升力学实验教学的质量与效果。通过课前虚拟实验预习、课中实操结合研讨、课后总结与拓展3个环节,把虚拟实验作为力学实验教学的补充,并以“纯弯曲梁的正应力测定实验”的实施过程中虚拟实验技术的应用为例,展示力学虚拟实验的设计及与实物实验相结合的实施要点。通过实验实施,学生更好地掌握力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加深对实验的认知,同时创造了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 实验教学 虚拟实验 虚实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力学课程课堂“微实验”设计与实践
2
作者 胡年明 吴林杰 朱子旭 《西部素质教育》 2024年第13期158-161,共4页
文章首先阐述了工程力学课程实践教学现状,然后论述了工程力学课程课堂“微实验”教学设计,最后以光滑铰链约束模型、牵连运动为定轴转动的观察模型、不同截面的简支梁对比模型三个实例介绍了可拆卸和组装的“微实验”模型、可运动的“... 文章首先阐述了工程力学课程实践教学现状,然后论述了工程力学课程课堂“微实验”教学设计,最后以光滑铰链约束模型、牵连运动为定轴转动的观察模型、不同截面的简支梁对比模型三个实例介绍了可拆卸和组装的“微实验”模型、可运动的“微实验”模型和可多方案选择的“微实验”模型的设计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力学课程 “微实验”设计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战视角下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方法研究
3
作者 朱子旭 胡年明 邓辉 《教育教学论坛》 2024年第35期165-168,共4页
以提出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反认知战建设方向为目的展开研究。对21世纪以来,西方主要认知战战略的成败和原因展开对比研究,发现使西方认知战无效的决定性因素是建立有力的认知对抗战略。并指出,西方认知战的重点对象是青少年,建立有效的... 以提出高等院校课程思政的反认知战建设方向为目的展开研究。对21世纪以来,西方主要认知战战略的成败和原因展开对比研究,发现使西方认知战无效的决定性因素是建立有力的认知对抗战略。并指出,西方认知战的重点对象是青少年,建立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对认知对抗卓有成效。然后,重点分析了高校课程思政在认知对抗中应扮演的角色,并提出了几种针对反认知战的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方向和建设路径,即培养明辨是非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建立多维认同下的民族自信,激发坚定不移的爱国主义情怀,塑造“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认知战 认知对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波和高速破片联合作用下夹芯复合舱壁结构的毁伤特性 被引量:51
4
作者 侯海量 张成亮 +2 位作者 李茂 胡年明 朱锡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16-123,共8页
为探讨导弹战斗部近炸下舰船夹芯复合舱壁结构设计方法,采用TNT和预制破片近炸实验研究了典型夹芯复合舱壁结构在冲击波与高速破片联合作用下的破坏效应,分析了冲击波和破片联合毁伤载荷,指出了钢质面板和抗弹层的破坏模式,阐述了夹芯... 为探讨导弹战斗部近炸下舰船夹芯复合舱壁结构设计方法,采用TNT和预制破片近炸实验研究了典型夹芯复合舱壁结构在冲击波与高速破片联合作用下的破坏效应,分析了冲击波和破片联合毁伤载荷,指出了钢质面板和抗弹层的破坏模式,阐述了夹芯复合舱壁结构的防护机理。结果表明:预制破片装药近炸下,破片能远大于冲击波能,是防护结构的主要设计载荷;前面板主要是抵御冲击波,其变形破坏整体为挠曲大变形,局部为集团破片冲塞破口、破片穿孔和撞击凹坑;背板以挠曲大变形吸能为主;陶瓷材料碎裂严重,部分陶瓷碎片反向飞溅撞击前面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发生了纤维断裂、基体开裂、整体弯曲大变形及分层等破坏,抗弹层应避免产生穿透性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毁伤特性 冲击波 高速破片 夹芯复合舱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波和高速破片对固支方板的联合作用数值模拟 被引量:34
5
作者 李茂 朱锡 +3 位作者 侯海量 陈长海 李典 胡年明 《中国舰船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0-67,共8页
为探讨固支方板结构在爆炸冲击波和高速破片联合作用下的变形破坏特点及规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开展冲击波和高速破片对固支方板的联合作用数值模拟计算,阐述装药驱动预制破片的运动过程,分析冲击波载荷和破片载荷以及钢... 为探讨固支方板结构在爆炸冲击波和高速破片联合作用下的变形破坏特点及规律,利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开展冲击波和高速破片对固支方板的联合作用数值模拟计算,阐述装药驱动预制破片的运动过程,分析冲击波载荷和破片载荷以及钢板在联合载荷作用下的变形破坏模式,并与试验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炸药底部中心处预制破片的初速最高,边缘处最低;在试验工况下,冲击波先于破片作用于结构,破片群总动能远大于爆轰产物及冲击波传递给结构的动能,破片群是造成钢板中心出现冲塞破口的主要因素,应作为防护结构的主要设计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冲击波 高速破片 联合载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片式战斗部空中爆炸下冲击波与破片的耦合作用 被引量:20
6
作者 陈长海 侯海量 +2 位作者 朱锡 胡年明 李典 《高压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45-153,共9页
为探讨破片式战斗部空中爆炸下冲击波与破片的耦合作用机制,通过分析冲击波和破片在空气中的运动规律,在考虑壳体对冲击波强度的影响下,建立了冲击波与破片耦合作用区间的理论计算模型,并采用相关文献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 为探讨破片式战斗部空中爆炸下冲击波与破片的耦合作用机制,通过分析冲击波和破片在空气中的运动规律,在考虑壳体对冲击波强度的影响下,建立了冲击波与破片耦合作用区间的理论计算模型,并采用相关文献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在此基础上,结合实例讨论了耦合作用区间随各影响因素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战斗部装填系数、装药爆速、壳体厚度以及能量分配对耦合作用区间的影响较大,而装药爆热、破片质量及破片形状对耦合作用区间的影响较小;随着装填系数、装药爆热和爆速、破片质量及冲击波能量与破片动能的比值的增大,耦合作用区间均减小;而随着壳体厚度和破片形状不规则度的提高,耦合作用区间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片式战斗部 空爆冲击波 高速破片 耦合作用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片式战斗部空中爆炸下冲击波与破片先后作用的临界爆距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陈长海 侯海量 +2 位作者 李万 朱锡 胡年明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23,共6页
为探讨破片式战斗部空中爆炸下冲击波与破片的先后作用机制,通过分析冲击波和破片在空气中的运动规律,在考虑壳体对冲击波强度的影响下,建立了冲击波与破片先后作用临界爆距的理论计算模型,并进行了实例分析。实例分析验证了理论模型的... 为探讨破片式战斗部空中爆炸下冲击波与破片的先后作用机制,通过分析冲击波和破片在空气中的运动规律,在考虑壳体对冲击波强度的影响下,建立了冲击波与破片先后作用临界爆距的理论计算模型,并进行了实例分析。实例分析验证了理论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在此基础上,对临界爆距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讨论,发现战斗部装填系数、装药类型以及壳体厚度对临界爆距的影响较大,而破片质量和形状对临界爆距的影响较小;随装填系数、装药爆热和爆速、破片质量的增大,临界爆距值均相应减小;随着壳体厚度和破片形状不规则度的提高,临界爆距值相应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破片式战斗部 空爆冲击波 高速破片 临界爆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与芳纶层合板叠层结构抗侵彻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胡年明 陈长海 +1 位作者 朱锡 侯海量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76-982,共7页
为了研究陶瓷与芳纶层合板叠层结构在中高速弹丸侵彻作用下,陶瓷面板对芳纶层合板抗侵彻性能的影响,开展了13.5 g破片模拟弹丸以中高速冲击8 mm厚芳纶板、16 mm厚芳纶板、3 mm厚Si C陶瓷+8 mm厚芳纶板、3 mm厚Al2O3陶瓷+8 mm厚芳纶板4... 为了研究陶瓷与芳纶层合板叠层结构在中高速弹丸侵彻作用下,陶瓷面板对芳纶层合板抗侵彻性能的影响,开展了13.5 g破片模拟弹丸以中高速冲击8 mm厚芳纶板、16 mm厚芳纶板、3 mm厚Si C陶瓷+8 mm厚芳纶板、3 mm厚Al2O3陶瓷+8 mm厚芳纶板4种靶板的抗侵彻性能试验。分析了有无前置陶瓷板,芳纶板受到冲击作用后,弹丸及芳纶板变形模式的差异、靶板单位面密度吸能的区别。研究结果表明:前置陶瓷板情况下,弹丸变形较大并伴随着质量磨蚀;前置陶瓷板降低了芳纶板的剪切破坏程度,增加了拉伸变形和层间分层范围;前置陶瓷结构相对于纯芳纶结构在弹速较高时抗侵彻能力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芳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叠层结构 弹丸 弹道冲击 抗侵彻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弹丸冲击下复合材料层合板损伤特性仿真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胡年明 陈长海 +1 位作者 侯海量 朱锡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6-70,共5页
为研究复合材料层合板在高速冲击下的损伤特性,通过有限元仿真方法,分析3种不同厚度的Kevlar纤维层合板及UHMWPE层合板在圆柱体、球体、立方体3种弹丸冲击作用下的变形破坏情况,得到3种层合板主要的总体变形破坏模式,并将结果与试验现... 为研究复合材料层合板在高速冲击下的损伤特性,通过有限元仿真方法,分析3种不同厚度的Kevlar纤维层合板及UHMWPE层合板在圆柱体、球体、立方体3种弹丸冲击作用下的变形破坏情况,得到3种层合板主要的总体变形破坏模式,并将结果与试验现象进行对比,明确弹丸初始动能与层合板总体变形破坏模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高速弹丸冲击作用下,复合材料层合板的宏观破坏模式有整体弯曲变形、拉伸分层破坏和局部穿透破坏;对于UHMWPE材料,弹丸速度处于总体弯曲变形区与拉伸分层破坏区分界线时的吸能约为弹道极限时吸能的一半,而Kevlar纤维的吸能将超过弹道极限吸能的一半;当层合板受到圆柱体或立方体的冲击时,最大吸能将发生在弹道极限时,而球体的最大吸能发生在弹丸速度大于弹道极限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冲击 损伤程度 复合材料 弹道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破片侵彻下高分子聚乙烯层合板的弹道极限估算方法 被引量:12
10
作者 胡年明 朱锡 +1 位作者 侯海量 陈长海 《中国舰船研究》 2014年第4期55-62,共8页
为了得到弹道冲击下高分子聚乙烯(UHMWPE)层合板的弹道极限估算方法,提出四阶段吸能模型,分析3.3 g立方体破片高速侵彻不同厚度UHMWPE层合板的吸能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UHMWPE层合板在高速侵彻作用下弹道极限的估算方法,分析不同板厚UH... 为了得到弹道冲击下高分子聚乙烯(UHMWPE)层合板的弹道极限估算方法,提出四阶段吸能模型,分析3.3 g立方体破片高速侵彻不同厚度UHMWPE层合板的吸能过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UHMWPE层合板在高速侵彻作用下弹道极限的估算方法,分析不同板厚UHMWPE层合板在弹道极限下不同吸能方式吸收能量的比例。结果表明:在弹道极限情况下,复合材料层合板的主要吸能方式为剪切破坏吸能、压缩破坏吸能、层合板的结构运动吸能和纤维拉伸变形吸能,且剪切破坏吸能、压缩破坏吸能和结构运动吸能在总吸能中的比例是随板厚的增加而增大,纤维拉伸变形吸能的比例则是随板厚的增加而减小;在高速侵彻作用下,UHMWPE弹道极限的估算方法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冲击 高分子聚乙烯 弹道极限 层合板吸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壳圆柱体战斗部爆炸后破片特性数值仿真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胡年明 侯海量 +1 位作者 朱锡 陈长海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6-10,共5页
为了研究两端带壳圆柱体战斗部爆炸后产生破片的速度分布,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了球体战斗部爆炸,并将仿真计算结果与Gurney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通过分离节点法计算带壳战斗部的破片分布的可... 为了研究两端带壳圆柱体战斗部爆炸后产生破片的速度分布,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了球体战斗部爆炸,并将仿真计算结果与Gurney公式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吻合良好,验证了通过分离节点法计算带壳战斗部的破片分布的可行性。对不同长径比的带壳圆柱体战斗部的爆炸过程进行仿真计算,分析了长径比对破片大小、侧壁速度分布、端盖与侧壁的速度变化规律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长径比较大时,侧壁的破片飞散的角度较小,破片大小相对较小;侧壁速度分布沿轴向基本满足抛物线的分布规律,长径比达到一定大小后,抛物线的峰值则趋于稳定;端盖速度的变化规律基本满足随着长径比的增大呈线性下降的趋势;侧壁的平均速度则是随着长径比的增大而增长,但存在一定的极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斗部 爆炸 破片 速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霍普金森压杆气凝胶及其复合材料抗冲击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胡年明 朱锡 +1 位作者 侯海量 李典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3-47,共5页
为了研究气凝胶及纤维增强气凝胶的抗冲击能力,分别对纯SiO_2气凝胶试件、SiO_2气凝胶基有机纤维毡、SiO_2气凝胶基玻璃纤维毡三种不同材料进行了霍普金森杆加载试验,将实验结果与入射杆直接撞击透射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纯气凝胶及纤... 为了研究气凝胶及纤维增强气凝胶的抗冲击能力,分别对纯SiO_2气凝胶试件、SiO_2气凝胶基有机纤维毡、SiO_2气凝胶基玻璃纤维毡三种不同材料进行了霍普金森杆加载试验,将实验结果与入射杆直接撞击透射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了纯气凝胶及纤维增强气凝胶在装甲防护中的作用及其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冲击作用下,纯SiO_2气凝胶、SiO_2气凝胶基有机纤维毡会完全"粉碎",变成基体粉末和纤维,SiO_2气凝胶基玻璃纤维毡发生较大的压缩变形,部分基体和纤维被挤出;作为SiO_2气凝胶的增韧材料,玻璃纤维的作用要优于有机纤维的作用;气凝胶及其纤维增强材料在受到均匀冲击载荷时比受到局部载荷时更容易发挥其防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O2气凝胶 霍普金森杆 冲击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构间隙对芳纶纤维增强复合装甲结构抗侵彻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茂 侯海量 +4 位作者 朱锡 黄晓明 李典 陈长海 胡年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1797-1805,共9页
采用由5 mm厚的前置钢板、60 kg/m^2面密度的芳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抗弹芯层、10 mm厚的后置钢板构成的夹芯式复合装甲结构,模拟舰船舷侧复合夹芯舱壁结构。根据面板与芯层间有无50 mm的间隙,将复合装甲结构分为无间隙式、后间隙... 采用由5 mm厚的前置钢板、60 kg/m^2面密度的芳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抗弹芯层、10 mm厚的后置钢板构成的夹芯式复合装甲结构,模拟舰船舷侧复合夹芯舱壁结构。根据面板与芯层间有无50 mm的间隙,将复合装甲结构分为无间隙式、后间隙式、前后间隙式3种结构型式。开展了复合装甲结构在质量40 g、最高初速约为1 630 m/s的高速圆柱体弹丸冲击下的抗侵彻性能实验,提出了钢质面板和芳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层合板芯层的破坏模式,研究了复合装甲结构的抗侵彻机理,对比分析了同一穿甲载荷冲击下3种复合装甲结构的抗弹性能。结果表明:前置面板的破坏模式主要为剪切冲塞;面板与芯层之间的间隙对芳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板的破坏模式及钢质背板的变形量影响较大、对前置面板影响较小;同一穿甲载荷冲击下,间距的存在有利于复合装甲结构综合抗侵彻性能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复合装甲结构 结构间隙 芳纶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高速弹丸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破片着靶点位置对拼接的UHMWPE板抗侵彻性能影响数值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方志威 侯海量 +2 位作者 李典 朱锡 胡年明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22-28,34,共8页
UHMWPE板抗侵彻性能优异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切割成一定尺寸后再拼接安装,半穿甲导弹内爆后形成的高速破片侵彻UHMWPE板时弹着点位置具有随机性。利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破片着靶点位置、破片速度、破片长径比对拼接的UHMWPE板抗侵彻性... UHMWPE板抗侵彻性能优异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切割成一定尺寸后再拼接安装,半穿甲导弹内爆后形成的高速破片侵彻UHMWPE板时弹着点位置具有随机性。利用数值仿真方法研究破片着靶点位置、破片速度、破片长径比对拼接的UHMWPE板抗侵彻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破片开始侵彻UHMWPE板时,UHMWPE板在弯矩和剪应力共同作用下出现纤维剪切破坏;随着破片继续侵彻,UHMWPE板主要受到弯矩作用发生纤维拉伸断裂破坏并伴随有严重的分层现象;当破片侵彻两块拼接的UHMWPE板速度较低(小于1 000 m/s)时,拼接的UHMWPE板存在明显的抗弹薄弱区,薄弱区域的范围大约为3倍的弹径;当破片侵彻四块拼接板时,可将靶板划分为薄弱,次薄弱及正常区域。考虑到半穿甲导弹产生破片的大小和安装工艺的方便性,认为UHMWPE板拼接安装时,拼接缝两侧10 cm范围内作为抗弹薄弱区域,需要加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片 着靶点 UHMWPE板 抗侵彻性能 破坏模式 数值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夹芯结构抗高速破片侵彻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5
作者 方志威 侯海量 +2 位作者 李永清 李茂 胡年明 《船海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1-25,共5页
为防御高速破片侵彻,设计以玻纤为面板、PVC泡沫与高强聚乙烯为芯层的复合结构,利用数值方法研究其抗侵彻性能,分析破片侵彻过程以及探讨破片速度、PVC泡沫和高强聚乙烯在芯层中的位置及其对复合结构抗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破片侵彻... 为防御高速破片侵彻,设计以玻纤为面板、PVC泡沫与高强聚乙烯为芯层的复合结构,利用数值方法研究其抗侵彻性能,分析破片侵彻过程以及探讨破片速度、PVC泡沫和高强聚乙烯在芯层中的位置及其对复合结构抗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破片侵彻过程中,前置玻纤发生剪切破坏;PVC泡沫若在高强聚乙烯前发生剪切破坏,在高强聚乙烯后发生压缩破坏;高强聚乙烯发生剪切和拉伸破坏,后置玻纤发生拉伸破坏。结构吸能随破片速度增加而增加;PVC泡沫要置于高强聚乙烯纤维后才能够充分发挥PVC泡沫压缩吸能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破片 复合结构 数值研究 抗侵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高速弹体侵彻下泡沫铝夹芯结构抗侵彻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方志威 侯海量 +2 位作者 张元豪 陈长海 胡年明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2-17,共6页
为研究泡沫铝夹芯结构各组成部分在中、高速弹体侵彻下的抗侵彻性能及破坏机理,分别开展泡沫铝芯材(I)、前面板与芯材(II)、芯材与后面板(III)以及泡沫铝夹芯结构(IV)4种靶板在中、高速弹体侵彻下的弹道冲击试验。分析夹芯结构的破坏模... 为研究泡沫铝夹芯结构各组成部分在中、高速弹体侵彻下的抗侵彻性能及破坏机理,分别开展泡沫铝芯材(I)、前面板与芯材(II)、芯材与后面板(III)以及泡沫铝夹芯结构(IV)4种靶板在中、高速弹体侵彻下的弹道冲击试验。分析夹芯结构的破坏模式、侵彻过程和抗弹性能。结果表明:在中、高速弹体侵彻下,泡沫铝芯材发生了胞壁的绝热剪切和撕裂破坏,存在前面板的泡沫铝芯材还发生了胞壁压实坍塌;前面板发生绝热剪切破坏,弹速较低时,弹孔周围将产生明显的碟形弯曲变形,板厚较大、弹速较高时弹孔边缘存在开坑唇边;后面板发生了局部碟形弯曲-贯穿破坏,板厚较小时,后面板还产生了花瓣开裂。泡沫铝芯材吸能较小,泡沫铝和面板组成的夹芯结构吸能明显提高。面板的存在提高了靶板的抗弹性能,前面板对靶板的抗弹性能影响大于后面板的影响。同一种形式的靶板在高速弹体侵彻下的抗弹性能明显优于中速弹体侵彻下的抗弹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沫铝 夹芯结构 弹道实验 抗侵彻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案例教学在材料力学教学中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少红 吴蒙蒙 胡年明 《大学教育》 2022年第7期69-71,共3页
案例教学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内容抽象、公式概念繁多的专业基础课材料力学中开展案例教学,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其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案例教学,一般包括... 案例教学是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内容抽象、公式概念繁多的专业基础课材料力学中开展案例教学,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其动手能力、思维能力、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案例教学,一般包括准备案例材料、布置思考讨论题、确定教学时间、安排实施步骤等环节,其中实施又分为个人学习、小组研究、课堂讨论、总结讲评等四个步骤。案例教学法是针对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殊教学方法,对师生素质和能力都有较高要求,整个过程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案例教学 材料力学 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下近场爆炸下船体梁鞭状运动数值模拟
18
作者 吴林杰 刘文思 +1 位作者 李海涛 胡年明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12,共5页
基于Ls-dyna的ALE算法,对排水量为5890 t的船体梁在315 kg TNT水下近距爆炸下的鞭状运动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船体梁鞭状运动过程和药深对船体梁鞭状运动的影响,探究了船体梁鞭状运动与水下爆炸气泡脉动过程在时间上的同步性。研究表明:船... 基于Ls-dyna的ALE算法,对排水量为5890 t的船体梁在315 kg TNT水下近距爆炸下的鞭状运动进行数值模拟,分析船体梁鞭状运动过程和药深对船体梁鞭状运动的影响,探究了船体梁鞭状运动与水下爆炸气泡脉动过程在时间上的同步性。研究表明:船体梁的第一次中拱、中垂运动与炸药的第一次膨胀、收缩过程在时间上基本同步,而船体梁的后续中拱、中垂运动与炸药的后续膨胀、收缩过程在时间上稍有延迟;随着药深增大,船体梁的第二次中拱、中垂运动逐渐增大,并在时间上逐渐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爆炸 船体梁 鞭状运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专科层次的工程力学课程实践性教学效果调查
19
作者 朱子旭 胡年明 吴林杰 《西部素质教育》 2023年第13期62-65,共4页
为了探究基于专科层次的工程力学课程实践性教学效果,文章首先阐述了问卷测评样本和问卷设计方法,然后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测评了工程力学课程传统教学方法的效果、调研了工程力学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方向,最后进行了相关讨论。
关键词 工程力学课程 实践性教学 教学效果 专科层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力学》课程线上考试实施方案实践与探讨
20
作者 吴蒙蒙 胡年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第33期166-167,共2页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学进度,本着停课不停学的原则,全国各大高校利用各种直播平台开展线上授课模式,按照“资源最优、平台自适、方式自主、效果至上”的线上教学原则,像雨课堂、QQ群、钉钉会议等技术成熟的线上直播平台被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教学质量,确保教学进度,本着停课不停学的原则,全国各大高校利用各种直播平台开展线上授课模式,按照“资源最优、平台自适、方式自主、效果至上”的线上教学原则,像雨课堂、QQ群、钉钉会议等技术成熟的线上直播平台被广泛应用于线上教学。为了检测线上教学的效果以及学生对课程的掌握情况,有必要在每一门课程结束后举行一次线上考试。以《材料力学》课程为例,分析了线上考试的可行性,利用雨课堂、QQ群和钉钉会议线上平台,探讨出了一套线上考试的详细实施过程及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上考试 雨课堂 QQ群 钉钉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