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河闸泄流流态与进流纠偏数值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胡孜军 王玲玲 +1 位作者 成高峰 张友明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349-1354,共6页
采用拼接网格方法,考虑闸门开度、风荷载等影响,构建了三河闸枢纽进出流二三维耦合数学模型,并对三河闸进水流态及过闸水流流态进行了模拟研究。利用实测流速与水位率定,验证了模型参数。通过对测流工况流场特征的模拟研究,发现三河闸... 采用拼接网格方法,考虑闸门开度、风荷载等影响,构建了三河闸枢纽进出流二三维耦合数学模型,并对三河闸进水流态及过闸水流流态进行了模拟研究。利用实测流速与水位率定,验证了模型参数。通过对测流工况流场特征的模拟研究,发现三河闸产生偏流的最主要原因是上游左岸快活岭的阻流作用,因此提出两套快活岭切滩纠偏的工程方案。通过各方案数值试验,比较其水位横向比降、入流流速的均匀度和入流偏角均值,并综合考虑切滩工程量与纠偏效果,认为小切方案较优,该结果可为工程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河闸 耦合模型 拼接网格 纠偏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原河网地区闸泵群联合调度水环境模拟 被引量:25
2
作者 李晓 唐洪武 +2 位作者 王玲玲 胡孜军 焦创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93-399,共7页
为探索闸泵联合调度对水环境的改善作用,以苏州城市中心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实测数据构建河网一维水动力-水质数值模型,模拟了45个关键水工调控工程;对污染源做了详细的分类计算,采用实测水质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利用该模型研究了平水年... 为探索闸泵联合调度对水环境的改善作用,以苏州城市中心区为研究对象,基于实测数据构建河网一维水动力-水质数值模型,模拟了45个关键水工调控工程;对污染源做了详细的分类计算,采用实测水质资料对模型进行验证。利用该模型研究了平水年现状调度方案下的水质变化规律,结果表明,CODCr和NH+4-N质量浓度变化与水位呈负相关,且枯水期水质呈现西北好东南差的特点。针对此特点,提出利用城市中心区闸泵群对西塘河引水量进行再分配,作为枯水期水质改善的调度方案,模拟结果表明,在新的调度方案下,大部分区域的水质都能达到更优一级的标准,各站点的污染物浓度都有大幅减少,最多减少了4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原河网 水动力-水质模型 闸泵联合调度 污染源计算 水环境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嵌套网格模型及其在三河闸大修工况泄流流态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6
3
作者 黄章羽 马晓忠 +3 位作者 王玲玲 张友明 成高峰 胡孜军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53-658,共6页
针对三河闸启闭系统更新及土建附属工程实施时63扇闸门半侧开启泄流、半侧关闭更换启闭机的方案,构建三河闸枢纽泄流数学模型,采用结构网格疏密嵌套及2D-3D同步嵌套方法对计算区域进行离散。计算结果表明:(a)大修方案将使枢纽上下游产... 针对三河闸启闭系统更新及土建附属工程实施时63扇闸门半侧开启泄流、半侧关闭更换启闭机的方案,构建三河闸枢纽泄流数学模型,采用结构网格疏密嵌套及2D-3D同步嵌套方法对计算区域进行离散。计算结果表明:(a)大修方案将使枢纽上下游产生大范围的回流区,局部单宽流量增大;(b)枢纽上游快活岭对过闸水流流态有重要影响;(c)与闸门全开工况相比,半开工况入闸水流存在明显偏流,北侧泄流时平均入流偏角最大,达到27.35°。根据数值模拟结果提出改善入闸水流流态的建议,为三河闸大修时水闸的调度、运行和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河闸 半侧开启泄流 复杂嵌套网格 偏流 泄流流态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原河网地区设计暴雨下的洪水计算——以苏州地区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焦创 季益柱 +2 位作者 胡孜军 王玲玲 唐洪武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20,25,共5页
对苏州市河网进行了概化,采用Arc GIS的"欧氏分配"等工具进行了集水域和子流域的划分,以MIKE11软件为平台,建立了苏州河网的NAM水文模型和一维水动力模型,率定了水文和水动力参数,实现了水文水动力模型的耦合。计算研究区域20... 对苏州市河网进行了概化,采用Arc GIS的"欧氏分配"等工具进行了集水域和子流域的划分,以MIKE11软件为平台,建立了苏州河网的NAM水文模型和一维水动力模型,率定了水文和水动力参数,实现了水文水动力模型的耦合。计算研究区域200年一遇频率下的设计暴雨量,并推求暴雨过程分配。在此基础上,设置闸站工程的运行方式,对苏州地区200年一遇设计暴雨条件下的洪水演进过程进行模拟预测,并重点分析苏州城市中心区的防洪安全裕度。计算结果表明,在200年一遇设计暴雨条件下,苏州地区闸站工程运行方式设置及其调度原则满足城市中心区的防洪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暴雨 平原河网 水动力模型 水文模型 数值模拟 苏州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蚌埠段涉河桥梁工程防洪影响评价辅助决策系统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戚晓明 徐新华 +1 位作者 金菊良 胡孜军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9-142,共4页
随着流域河道岸线利用程度越来越高,各种已建、正建或拟建的涉河工程及滩涂开发利用使河流的水动力条件产生变化,带来了防洪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根据建设方提交的工程信息预先生成涉河工程的防洪评价报告简本,使其与正式防洪评价... 随着流域河道岸线利用程度越来越高,各种已建、正建或拟建的涉河工程及滩涂开发利用使河流的水动力条件产生变化,带来了防洪和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根据建设方提交的工程信息预先生成涉河工程的防洪评价报告简本,使其与正式防洪评价报告对比分析,便于水行政主管部门科学决策。选择淮河干流中游蚌埠市区段25 km为研究对象,基于虚拟现实、3S、科学计算可视化技术及耦合水动力模型,研制淮河涉河工程防洪影响评价辅助决策系统;系统提高了淮河干流涉河工程项目信息管理水平,为水行政主管部门审批防洪评价报告及科学决策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涉河工程 防洪评价 决策系统 信息化 淮河蛙埠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泵站前池改造工程三维水动力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雅飞 朱斌 +2 位作者 刘婧 郝瑞霞 胡孜军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2-156,138,共6页
某泵站因水源泥沙含量较多,现状采用圆形集水池进水,因其空间较小导致运行时池内水流流态较紊乱,易引发泵站机组汽蚀破坏的问题。为此,以三维水动力数值模拟为主要手段,采用RNGκ-ε紊流模型,模拟了改造前后泵站内的水流流态,对比分析... 某泵站因水源泥沙含量较多,现状采用圆形集水池进水,因其空间较小导致运行时池内水流流态较紊乱,易引发泵站机组汽蚀破坏的问题。为此,以三维水动力数值模拟为主要手段,采用RNGκ-ε紊流模型,模拟了改造前后泵站内的水流流态,对比分析了不同改造方案下泵站前池和进水管内不同位置处的水动力特性。结果表明,将圆形集水池改造为整体式矩形泵站前池,并将现状分水渠与前池连接处的孔口出流改为明渠出流,可显著改善池内水流流态;三种前池布置优化方案对流速大小、流速旋角及均匀程度的改善幅度接近;截面平均流速和进水管口处流速旋角等指标可对泵站前池方案比选进行定量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泵站 前池 改造 水动力特性 RNGκ-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河入江水道水动力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董小雨 王玲玲 +2 位作者 唐洪武 胡孜军 曾诚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4-17,共4页
由于滩地阻水,以致淮河入江水道的行洪能力达不到设计标准。为寻求有效的治理措施,建立了该河道一、二维耦合水动力数值模型,并采用实测地形断面资料以及2007年和2003年两次洪水的水文资料对模型进行了率定验证,成功模拟了二次洪水的行... 由于滩地阻水,以致淮河入江水道的行洪能力达不到设计标准。为寻求有效的治理措施,建立了该河道一、二维耦合水动力数值模型,并采用实测地形断面资料以及2007年和2003年两次洪水的水文资料对模型进行了率定验证,成功模拟了二次洪水的行洪过程。在此基础上,预测了切滩工程实施后的水动力过程。结果表明,对观音滩、大墩岭、新民滩、邵伯湖滩群实施切滩工程,可有效降低淮河入江水道的行洪水位,增大入江水道行洪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值模拟 一二维耦合 切滩工程措施 淮河入江水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二维耦合模型的某湿地公园水网规划与水力优化应用 被引量:6
8
作者 胡孜军 傅菁菁 +2 位作者 裘李豪 周笑天 宋凯宇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91-94,共4页
湿地水网规划和设计需要考虑防洪排涝、生物栖息地构建及水资源调度等多个因素的协调,单一维度的数值模型难以解决河网、湖区及工程调度等多种模拟对象的尺度协调问题。针对某感潮河网区域生态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利用MIKE Flood软件,... 湿地水网规划和设计需要考虑防洪排涝、生物栖息地构建及水资源调度等多个因素的协调,单一维度的数值模型难以解决河网、湖区及工程调度等多种模拟对象的尺度协调问题。针对某感潮河网区域生态湿地公园的规划设计,利用MIKE Flood软件,构建一、二维耦合水动力模型,就河网规模、堰顶高程控制、生物栖息地构建等目标开展计算分析,通过方案比选确定相关工程规模,并通过区域微地形调整对鱼类和禽类栖息地水动力条件进行优化,使其满足生境构建要求。该结果不仅为相关设计单位提供了工作思路,所采用的建模方法和参数选取也可为类似项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地 数值模拟 一、二维耦合 MIKE FLO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橡胶坝影响的水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恒光 郝瑞霞 +1 位作者 何晓燕 胡孜军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27-32,共6页
为提高含堰坝河段水动力模拟精度,建立考虑橡胶坝复杂调度条件的水动力学模型。基于Preissmann四点隐式差分格式离散方法,构建橡胶坝数值模拟计算流程并进行逻辑判断,采用替代法思想处理含有橡胶坝的河道,求解一维河道水动力学离散方程... 为提高含堰坝河段水动力模拟精度,建立考虑橡胶坝复杂调度条件的水动力学模型。基于Preissmann四点隐式差分格式离散方法,构建橡胶坝数值模拟计算流程并进行逻辑判断,采用替代法思想处理含有橡胶坝的河道,求解一维河道水动力学离散方程组。用淠河流域下游六安城区河道橡胶坝的实际洪水过程对模型进行验证,针对近年来淠河流域发生的典型洪水过程,分别对橡胶坝塌坝与不塌坝两种不同工况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考虑橡胶坝塌坝模拟的计算结果可以较好地拟合淠河流域的实测数据,模型可以有效模拟橡胶坝调度影响下的洪水演进过程,提高洪水期间的模拟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坝 水动力学模型 洪水演进 数值模拟 淠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梯级橡胶坝塌坝调度及泄流特性数值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倩楠 周敏 +2 位作者 郝瑞霞 胡孜军 田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6-112,119,共8页
利用MIKE21软件建立了考虑橡胶坝塌坝过程及区间汇流的兰村至汾河二坝段河道二维水动力模型。首先根据物理模型试验成果和恒定流水面线模拟进行了参数率定,并通过实测洪水过程和橡胶坝塌坝过程的模拟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水位和流量吻合... 利用MIKE21软件建立了考虑橡胶坝塌坝过程及区间汇流的兰村至汾河二坝段河道二维水动力模型。首先根据物理模型试验成果和恒定流水面线模拟进行了参数率定,并通过实测洪水过程和橡胶坝塌坝过程的模拟对所建模型进行验证,水位和流量吻合良好,说明所构建模型能较好地反映橡胶坝的塌坝过程。而后根据工程实际及度汛原则,针对7座橡胶坝不完全塌坝的4种组合方案进行了小频率洪水演进模拟,结果表明:洪水以波的形式传播,洪峰逐渐坦化,当发生20%频率洪水时,洪峰到达城区1号坝需要3 h,此时洪峰流量1 381 m3/s;行洪过程中,蓄水渠的流量分配与1号橡胶坝塌坝高度呈正相关关系;1号坝与5号坝处为浑水渠和蓄水渠之间中隔堤的始端与末端,会发生局部绕流现象,当洪水流量较小时,该现象愈加明显;方案B能够兼顾行洪和蓄水要求,为最优方案,相应各橡胶坝塌坝高度为:1.1、1.1、1.1、1.1、1.8、1.8、2 m。研究成果对较低频率洪水橡胶坝调度规则的制定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梯级橡胶坝 洪水演进 泄流特性 塌坝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绵城市区域化建设思路的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童昀 胡孜军 +2 位作者 陈婕 刘俊 洪兵 《四川环境》 2019年第4期167-169,共3页
海绵城市建设实质上是对涉水规划的系统设计,以此达到对城市水环境及城市水资源综合整治和利用的目的,而非碎片化、零散化、独立化的治理。海绵城市建设的成效如何,关键看各分散的低影响开发设施能否有效运作,如何将地块及建筑属性有机... 海绵城市建设实质上是对涉水规划的系统设计,以此达到对城市水环境及城市水资源综合整治和利用的目的,而非碎片化、零散化、独立化的治理。海绵城市建设的成效如何,关键看各分散的低影响开发设施能否有效运作,如何将地块及建筑属性有机串联,发挥协同作用。目前住建部关于海绵城市建设指标体系中的显示度类别把连片示范效应作为重要指标来考核,但尚未提出一套系统成形的理念。本文提出以控规单元为核心进行海绵城市区域化建设的思路,为提高海绵城市建设质量做出进一步探讨及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区域化建设 连片示范效应 控规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KE3软件模拟温差异重流的网格划分比较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维维 许红师 胡孜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5-29,37,共6页
当温度分层型水库发生突发污染事故时,掌握水体的水动力和水温分布特性对判断污染事件的发展和指导决策具有重要意义。MIKE3软件可用于水库水动力和水温的三维数值模拟,为探讨该模型水平向网格剖分和垂向坐标系选取对温差异重流模拟的影... 当温度分层型水库发生突发污染事故时,掌握水体的水动力和水温分布特性对判断污染事件的发展和指导决策具有重要意义。MIKE3软件可用于水库水动力和水温的三维数值模拟,为探讨该模型水平向网格剖分和垂向坐标系选取对温差异重流模拟的影响,基于物理模型实验结果,分别建立了三角形、矩形和三角形矩形拼接网格的数值模型,垂向分别采用σ坐标和σ-Z混合坐标两种形式。结果表明,MIKE3软件可有效模拟温差异重流沿床面运动的特性;当异重流主流方向较显著时,建议采用与主流方向一致的矩形网格进行计算区域离散;采用σ-Z混合坐标时可通过增加垂向分层数减弱床面阶梯近似的影响;对于温度分层界面、异重流主流方向与河床底面三者差异较大水体,建议在垂向采用σ-Z混合坐标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KE3 异重流 温度分层 Σ坐标 网格划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diction of the future flood severity in plain river network region based on numerical model: A case study 被引量:8
13
作者 胡孜军 王玲玲 +1 位作者 唐洪武 戚晓明 《Journal of Hydrodynamics》 SCIE EI CSCD 2017年第4期586-595,共10页
Suzhou is one of China's most developed region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Yangtze Delta. Due to its location and river features, it may at a high risk of flood under the climate change background in the fut... Suzhou is one of China's most developed region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Yangtze Delta. Due to its location and river features, it may at a high risk of flood under the climate change background in the future.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flood response to the extreme scenario in this region, 1-D hydrodynamic model with real-time operations of sluices and pumps is established. The rain-runoff processes of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are simulated by two lumped hydrologic models, respectively. Indicators for a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the flood severity in this region are propos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xisting flood control system could prevent the Suzhou Downtown from inundation in the future. The difficulty of draining the Taihu Lake floods should be given attention to avoid the flood hazard. The modelling approach based on the in-bank model and the evaluation parameters could be effective for the flood severity estimation in the plain river network catchment. The insights from this study of the possible future extreme flood events may assist the policy making and the flood control plan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lood control hydrodynamic model sea level rise extreme rain Suzhou District
原文传递
海绵城市建设组织管理机构的角色错位及其回归
14
作者 魏俊 史宇光 +2 位作者 胡孜军 李国君 张虎彪 《经济研究导刊》 2019年第18期129-132,141,共5页
近年来,为了完成自上而下的海绵城市建设考核目标,各地方政府纷纷成立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机构。海绵城市建构机构是一种以任务为导向的地方议事协调机构,具有其他常规职能部门所不可比拟的作用。明确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机构的角色定位,分析... 近年来,为了完成自上而下的海绵城市建设考核目标,各地方政府纷纷成立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机构。海绵城市建构机构是一种以任务为导向的地方议事协调机构,具有其他常规职能部门所不可比拟的作用。明确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机构的角色定位,分析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机构可能出现的越位与缺位,并从城市建设目标定位、规范机构运作、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强化服务等方面,提出促进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机构角色合理回归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城市 建设组织 管理机构 角色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