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女性主义叙事学的跨学科轨迹 |
胡全生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CSSCI
|
2024 |
1
|
|
2
|
苏珊·兰瑟的女性主义叙事学构想述论 |
胡全生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7
|
|
3
|
读者在后现代主义小说中的作用 |
胡全生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7
|
|
4
|
伦理转向和女性主义叙事伦理学 |
胡全生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5
|
文类、读者与后现代小说 |
胡全生
|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
2008 |
2
|
|
6
|
国际后现代主义文学刍议 |
胡全生
|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2
|
|
7
|
小说叙述与意识形态 |
胡全生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
2002 |
8
|
|
8
|
辉煌的历程:论沃霍尔对女性主义叙事学的贡献 |
胡全生
|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20 |
1
|
|
9
|
文本比较教学法——高年级英语精读课教学的一种尝式 |
胡全生
|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0 |
|
10
|
后现代主义小说的文化思想背景及其超越性 |
胡全生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98 |
1
|
|
11
|
关于后现代主义大辩论 |
胡全生
|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CSSCI
|
2016 |
0 |
|
12
|
后现代主义小说的不确定性管窥 |
尚必武
胡全生
|
《求索》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1
|
|
13
|
索绪尔语言学对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理论影响原因探微 |
赵宏宇
胡全生
|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10
|
|
14
|
语言游戏、叙事零散、拼贴——论《大大方方的输家》的后现代创作技巧 |
尚必武
胡全生
|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7 |
9
|
|
15
|
论奥斯特小说情节的偶然性——以《纽约三部曲》和《月宫》为例 |
姜颖
胡全生
|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4
|
|
16
|
西方叙事学界的“隐含作者”之争述评——兼纪念韦恩·布思去世两周年 |
尚必武
胡全生
|
《山东外语教学》
|
2007 |
7
|
|
17
|
从《玻璃之城》看《纽约三部曲》对侦探小说的颠覆 |
姜颖
胡全生
|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3
|
|
18
|
《斯通家史札记》的文类属性和叙述策略 |
卢红芳
胡全生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19
|
历史进程中的美国后现代主义文学 |
苏坤
胡全生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20
|
高铁环境下远程通信传输的技术优化研究 |
胡全生
|
《中国宽带》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