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痴呆主要是因为脑血管疾病而引起的智能和认知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属于慢性进行性疾病,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存质量。血清β淀粉样蛋白与 tau 蛋白水平改变在阿尔茨海默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选择我院血管性痴呆患者,观...血管性痴呆主要是因为脑血管疾病而引起的智能和认知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属于慢性进行性疾病,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存质量。血清β淀粉样蛋白与 tau 蛋白水平改变在阿尔茨海默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选择我院血管性痴呆患者,观察血清β淀粉样蛋白与 tau 蛋白在此类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展开更多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及S100β蛋白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80例。两组均给予包括脱水降颅内压、控制血压、抗血小板聚集、调脂、补液等基础治疗,...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及S100β蛋白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80例。两组均给予包括脱水降颅内压、控制血压、抗血小板聚集、调脂、补液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 L静脉滴注,2次/d,连续使用2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患者入院后第1、3、7及14天抽静脉血,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HMGB1、S100β蛋白水平,评价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天血清HMGB1水平、S100β水平、NIHSS评分及血清HMGB1与S100β蛋白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病后第3天,两组患者血清HMGB1、S100β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均<0.01)。发病后第7、14天治疗组血清HMGB1、S100β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第3天,两组患者NIHSS评分高于治疗前(P均<0.01)。治疗后2、3周,治疗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1)。血清HMGB1、S100β蛋白水平均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947、0.871,P均<0.01)。血清HMGB1与S100β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965,P<0.01)。结论依达拉奉静滴可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清HMGB1和S100β蛋白水平,其机制可能为通过减轻脑梗死后的继发炎症反应发挥脑保护作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及S100β蛋白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80例。两组均给予包括脱水降颅内压、控制血压、抗血小板聚集、调脂、补液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 L静脉滴注,2次/d,连续使用2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患者入院后第1、3、7及14天抽静脉血,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HMGB1、S100β蛋白水平,评价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天血清HMGB1水平、S100β水平、NIHSS评分及血清HMGB1与S100β蛋白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病后第3天,两组患者血清HMGB1、S100β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均<0.01)。发病后第7、14天治疗组血清HMGB1、S100β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第3天,两组患者NIHSS评分高于治疗前(P均<0.01)。治疗后2、3周,治疗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1)。血清HMGB1、S100β蛋白水平均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947、0.871,P均<0.01)。血清HMGB1与S100β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965,P<0.01)。结论依达拉奉静滴可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清HMGB1和S100β蛋白水平,其机制可能为通过减轻脑梗死后的继发炎症反应发挥脑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