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谷红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
1
作者 夏健 殷俊 +7 位作者 熊涛 狄政莉 孙冰 王兵 胡仁琳 龙泓宇 黄清 肖波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24年第4期1-7,共7页
目的观察谷红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该研究为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方法。纳入2021年7月22日至2024年4月30日就诊于31家医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00例... 目的观察谷红注射液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该研究为一项多中心、前瞻性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设计方法。纳入2021年7月22日至2024年4月30日就诊于31家医院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2000例。经筛选随机分组后,试验组纳入999例,对照组纳入1000例。试验组给予谷红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安慰剂(生理盐水),2组疗程均为10 d。比较2组患者发病90 d后的改良Rankin量表(mRS)相对于基线期的变化情况,评估经治疗后mRS评分≤2分的患者比例。观察并记录2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发病90 d后,试验组mRS评分≤2分的患者比例[71.10%,710/999]高于对照组[65.10%,651/1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整个试验期间,试验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0.70%,对照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0.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不良反应、临床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和生命体征等安全性评价指标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安全性相当。结论谷红注射液具有疗效确切、安全可靠的优点,且能够提高临床顺应性,可有效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谷红注射液 随机对照试验 Rankin量表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50例 被引量:13
2
作者 胡仁琳 张细六 +2 位作者 李鸣 华梅 黄天志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050-1053,共4页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ENA-78)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对脑梗死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前瞻性研究,10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ENA-78)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对脑梗死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前瞻性研究,100例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将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加用丹红注射液40 mL,qd,静脉滴注,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 mg,bid,静脉滴注,连续给药14 d。对照组和治疗组均检测治疗前后血清HMGB1和ENA-78水平;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评分和BI指数[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ADL)评分]评定。结果发病后第1天,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血清HMGB1、ENA-78水平均达峰值,继之出现缓慢下降。治疗后治疗组血清HMGB1、ENA-78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第2周和第3周,治疗组患者ADL、SS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前,脑梗死患者血清HMGB1水平与SSS、ADL评分均呈负相关(分别r=-0.962,r=-0.971,均P<0.01),血清HMGB1水平与ENA-78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973,P<0.01)。结论血清HMGB1和ENA-78可能参与了脑梗死后急性期炎性反应过程。依达拉奉联合丹红注射液具有减轻脑梗死后继发炎症反应、保护脑细胞和提高患者神经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红注射液 依达拉奉 梗死 高迁移率族蛋白 中性粒细胞激活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洛酮治疗老年多发脑梗死性痴呆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包志伟 胡仁琳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4年第16期60-61,共2页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老年多发脑梗死性痴呆(MI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01-2013-01我院收治的老年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69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0.8mg+5%葡萄糖250mL静滴,1... 目的观察纳洛酮治疗老年多发脑梗死性痴呆(MID)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1-01-2013-01我院收治的老年多发脑梗死性痴呆患者69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36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纳洛酮0.8mg+5%葡萄糖250mL静滴,1次/d,10d为一个疗程,根据病情连用2~3个疗程。2组均进行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改良长谷川智力量表(HDS-R)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MMSE评分、HDS-R评分、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纳洛酮治疗老年多发脑梗死性痴呆疗效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智力精神状态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脑梗死性痴呆 纳洛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血清HMGB1、ENA-78和S100β蛋白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胡仁琳 李鸣 张弦 《河北医药》 CAS 2014年第6期828-831,共4页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ENA-78)和S100β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脑梗死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前瞻性研究。将本院卒中单元中符合纳人...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ENA-78)和S100β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对脑梗死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前瞻性研究。将本院卒中单元中符合纳人标准的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A组34例和B组34例,A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加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200 ml静脉滴注,1次/d,B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2次/d,连续给药14 d。A组和B组均检测发病第1天(治疗前)、第3天、第7天、第14天血清HMGB1、ENA-78和S100β蛋白水平;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和3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斯堪的纳亚卒中量表(S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和Barthel指数(BI)评定。结果发病后第1天,A组和B组患者血清HMGB1、ENA-78和S100β水平均达峰值,继之出现缓慢下降。在发病后第3天、第7天、第14天B组血清HMGB1、ENA-78和S100β含量均明显低于A组(P<0.01)。治疗后2周和3周,B组患者ADL、SSS评分均高于A组(P<0.01)。治疗前,脑梗死患者血清S-100β蛋白水平与SSS、ADL评分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590和-0.534,P<0.01),血清HMGB1水平与ENA-78水平呈正相关(r=0.883,P<0.01)。结论血清S-100β浓度可作为评估脑梗死后脑损伤严重程度的血清学指标,血清HMGB1和ENA-78可能参与了脑梗死后急性期炎性反应过程。依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联合依达拉奉具有减轻脑梗死后继发炎性反应、保护脑细胞和提高患者神经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参芎葡萄糖注射液 依达拉奉 高迁移率族蛋白-1 中性粒细胞激活肽-78 S-100β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TI技术与血清α-突触核蛋白用于评估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胡仁琳 肖家平 +3 位作者 李强 朱灿敏 张细六 胡琴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20年第4期322-325,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帕金森病患者血清α-突触核蛋白水平和利用弥散张量技术来评估其脑白质结构改变,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血清α-突触核蛋白及DTI脑白质结构改变与认知功能损害程度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共纳入60例帕金森病患者,其中认知功能正常组(P... 目的通过检测帕金森病患者血清α-突触核蛋白水平和利用弥散张量技术来评估其脑白质结构改变,探讨帕金森病患者血清α-突触核蛋白及DTI脑白质结构改变与认知功能损害程度之间的关联性。方法共纳入60例帕金森病患者,其中认知功能正常组(PD-N)、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组(PD-MCI)和痴呆组(PDD)各20例。采用MMSE和MoCA对患者认知功能进行评估。利用DTI技术对受试者不同脑区测定FA值。应用ELISA测定受试者血清α-突触核蛋白含量。结果PD-MCI组右颞叶、右后扣带束及胼胝体膝部和PDD组左枕叶、左前扣带束及胼胝体压部等脑区白质的FA值分别低于PD-N组(均P<0.05),经Logistic回归后胼胝体膝部和左侧扣带前束脑白质FA值的下降具有特异性。行Spearman相关显示:左额叶、右颞叶、左枕叶、左扣带前束、右扣带前束、胼胝体压部FA值与PD的MoCA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PD患者血清α-突触核蛋白浓度与帕金森病患者MoCA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DTI技术能识别PD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脑部微结构改变,血清α-突触核蛋白与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可能具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Α-突触核蛋白 认知功能 弥散张量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参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吸收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胡仁琳 凌芳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07年第1期24-25,共2页
目的观察丹参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吸收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3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绝对卧床休息,基础治疗(脱水、对症、支持等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入院当日即给予丹参10... 目的观察丹参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吸收速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急性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3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9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绝对卧床休息,基础治疗(脱水、对症、支持等治疗),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入院当日即给予丹参10ml+0.9%氯化钠溶液250ml静脉点滴,如无不良反应,自第2d起每日静脉滴注丹参20ml+0.9%氯化钠溶液250ml,1次/d,28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行颅脑CT检查,观察血肿的吸收速度。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肿体积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且两组患者治疗后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肿吸收速度间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丹参能明显促进高血压性脑出血血肿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颅内出血 高血压性 血肿吸收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β淀粉样蛋白与tau蛋白在血管性痴呆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胡仁琳 唐智敏 +2 位作者 张细六 黄天志 张弦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年第5期817-818,共2页
血管性痴呆主要是因为脑血管疾病而引起的智能和认知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属于慢性进行性疾病,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存质量。血清β淀粉样蛋白与 tau 蛋白水平改变在阿尔茨海默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选择我院血管性痴呆患者,观... 血管性痴呆主要是因为脑血管疾病而引起的智能和认知功能障碍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属于慢性进行性疾病,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存质量。血清β淀粉样蛋白与 tau 蛋白水平改变在阿尔茨海默病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选择我院血管性痴呆患者,观察血清β淀粉样蛋白与 tau 蛋白在此类患者早期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患者 Β淀粉样蛋白 临床意义 早期诊断 TAU 血清 慢性进行性疾病 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8
作者 胡仁琳 凌芳 华梅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8年第1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治疗 丹红注射液
原文传递
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被引量:2
9
作者 胡仁琳 聂德云 李燕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21期3256-3257,共2页
目的探讨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治疗组在使用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药物的同时,加用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10g,1次/d,连续用15d。结果治疗15d后,临床神经... 目的探讨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3例,治疗组在使用常规治疗急性脑梗死药物的同时,加用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10g,1次/d,连续用15d。结果治疗15d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果糖二磷酸钠治疗急性脑梗死有一定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糖二磷酸钠 急性脑梗死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52例
10
作者 胡仁琳 凌芳 华梅 《医药导报》 CAS 2009年第9期1157-1157,共1页
目的观察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分成治疗组52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盐酸丁咯地尔10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对照组给予川芎嗪16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两组用法均为静脉滴注,qd,连... 目的观察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急性脑梗死患者102例,分成治疗组52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给予盐酸丁咯地尔10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对照组给予川芎嗪16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两组用法均为静脉滴注,qd,连用15 d。疗程结束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显效率84.6%,基本痊愈率38.5%;对照组总显效率58.0%,基本痊愈率18.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丁咯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咯地尔 盐酸 脑梗死 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他汀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清HMGB1 IL-17A和S-100A12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李强 华梅 +2 位作者 李鸣 胡仁琳 聂德云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9-112,共4页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HMGB1、IL-17A和S-100A12水平的变化,并探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脑梗死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法的前瞻性研究。根据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将卒中单元中符合纳入标准的2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 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血清HMGB1、IL-17A和S-100A12水平的变化,并探讨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对脑梗死的脑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法的前瞻性研究。根据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将卒中单元中符合纳入标准的2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稳定斑块组100例和易损斑块组180例,后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低剂量治疗组(A组,瑞舒伐他汀片,5 mg/晚,口服)和高剂量治疗组(B组,瑞舒伐他汀片,20 mg/晚,口服)各90例。检测发病第1天(治疗前)、第3天、第7天、第14天血清HMGB1、IL-17A和S-100A12水平;治疗前、治疗后第3天、治疗后1 w、2 w和3 w神经功能缺损采用NIHSS评分评定。结果发病第1天,易损斑块组(A组和B组)患者血清HMGB1、IL-17A和S-100A12水平高于稳定斑块组,且于第3天均达峰值,继之出现缓慢下降。在发病第7天、第14天B组血清HMGB1、IL-17A和S-100A12含量均明显低于A组(均P<0.01)。治疗后第3天,A组和B组患者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增加,达峰值(均P<0.01)。治疗后2 w和3 w,B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A组(均P<0.01)。易损斑块组患者血清S-100A12水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发病第1天,分别r1=0.856,发病第3天,r1=0.870,均P<0.01)。此外,血清HMGB1和IL-17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发病第1天,r=0.972,发病第3天,r=0.975,均P<0.01)。结论血清S-100A12浓度可作为评估脑梗死后神经功能损伤严重程度的血清学指标,可作为评估颈动脉斑块易损性的血清学指标,HMGB1和IL-17A可能参与了脑梗死后急性期炎性反应过程。采取高强度他汀治疗具有减轻脑梗死后继发炎症反应、保护脑细胞和提高患者神经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瑞舒伐他汀 动脉粥样硬化 钙结合蛋白A12 高迁移率族蛋白-1 白细胞介素-17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静滴对脑梗死患者血清HMGB1及S100β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12
作者 华梅 胡仁琳 李鸣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42期67-69,共3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及S100β蛋白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80例。两组均给予包括脱水降颅内压、控制血压、抗血小板聚集、调脂、补液等基础治疗,...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及S100β蛋白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1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80例。两组均给予包括脱水降颅内压、控制血压、抗血小板聚集、调脂、补液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 L静脉滴注,2次/d,连续使用2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临床疗效评价,患者入院后第1、3、7及14天抽静脉血,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检测血清HMGB1、S100β蛋白水平,评价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天血清HMGB1水平、S100β水平、NIHSS评分及血清HMGB1与S100β蛋白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病后第3天,两组患者血清HMGB1、S100β蛋白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均<0.01)。发病后第7、14天治疗组血清HMGB1、S100β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1)。治疗后第3天,两组患者NIHSS评分高于治疗前(P均<0.01)。治疗后2、3周,治疗组患者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均<0.01)。血清HMGB1、S100β蛋白水平均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r分别为0.947、0.871,P均<0.01)。血清HMGB1与S100β蛋白水平呈正相关(r=0.965,P<0.01)。结论依达拉奉静滴可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清HMGB1和S100β蛋白水平,其机制可能为通过减轻脑梗死后的继发炎症反应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依达拉奉 高迁移率族蛋白-1 S100蛋白质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通舒胶囊对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3
作者 肖家平 李鸣 +5 位作者 胡仁琳 聂德云 唐志敏 胡琴 黄天志 朱灿敏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年第18期11-13,109,共4页
目的观察三七通舒胶囊对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的疗效。方法选取VP患者9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7例。其中观察组予以三七通舒胶囊+常规治疗,疗程为3个月;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UPDRS、Hoehn-Yahr、ADL、M... 目的观察三七通舒胶囊对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P)的疗效。方法选取VP患者97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7例。其中观察组予以三七通舒胶囊+常规治疗,疗程为3个月;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UPDRS、Hoehn-Yahr、ADL、MMSE评分变化;同时记录2组治疗前、后的血脂、血清Hcy、血液黏稠度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在UPDRS、Hoehn-Yahr下降,ADL、MMSE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血脂、Hcy及血液黏稠度比较均有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七通舒胶囊对VP治疗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通舒胶囊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血清HCY 血液黏稠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CyPA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14
作者 肖家平 聂德云 +1 位作者 唐智敏 胡仁琳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4期2938-2940,共3页
目的探讨合并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亲环蛋白(CyP)A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脑卒中患者150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分为狭窄组(102例)和非狭窄组(48例),并选... 目的探讨合并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亲环蛋白(CyP)A的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依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脑卒中患者150例。根据患者是否合并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分为狭窄组(102例)和非狭窄组(48例),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50例为健康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三组血清中CyPA的含量;狭窄组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40例)、中度(30例)和重度(32例),比较三组血清中CyPA的含量。分析血清CyPA含量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危险因素的关系。结果ELISA结果显示:健康对照组、非狭窄组和狭窄组患者血清中CyPA的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度、中度和重度狭窄患者血清中CyPA的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清CyPA的含量与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如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和低密度脂蛋白酯(LDL)含量呈正相关关系,与高密度脂蛋白酯(HDL)呈负相关关系。结论合并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CyPA含量升高,且其含量与动脉狭窄严重程度有关。检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CyPA含量有助于判断患者是否合并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及其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 缺血性脑卒中 亲环蛋白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干梗死继发性Ondine’s curse综合征3例报告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灿敏 张细六 +3 位作者 聂德云 胡仁琳 唐志敏 胡琴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18年第7期635-637,共3页
Ondine’s curse综合征是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entral sleep apnea syndrome,CSAS)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表现为睡眠时出现的二氧化碳潴留、低氧血症及吸困难。该命名来源于德国的一个古老传说,女神Ondine的惩罚会在夜间降临... Ondine’s curse综合征是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central sleep apnea syndrome,CSAS)的一种特殊类型,主要表现为睡眠时出现的二氧化碳潴留、低氧血症及吸困难。该命名来源于德国的一个古老传说,女神Ondine的惩罚会在夜间降临到那些犯了错误的人身上。该综合征临床十分罕见,发病时无任何征兆,临床难以预测,且多数患者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脑干梗死 继发性 二氧化碳潴留 CSAS 主要表现 低氧血症 预后不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对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妊娠相关蛋白A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胡仁琳 华梅 +2 位作者 李鸣 凌芳 聂德云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7-649,共3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及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水平的影响,观察其对颈动脉易损斑块的消退作用及评估卒中再发风险。方法将160例经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均分为颈动脉稳定斑块组(...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中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及基质金属蛋白酶-8(MMP-8)水平的影响,观察其对颈动脉易损斑块的消退作用及评估卒中再发风险。方法将160例经颈动脉超声检查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均分为颈动脉稳定斑块组(对照组)和颈动脉易损斑块组(治疗组),易损斑块组抽血检查后均分为阿托伐他汀低、高剂量组(10、40mg·d-1)。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各组血清中PAPP-A和MMP-8的水平;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颈动脉的内-中膜厚度(IMT值)、斑块Crouse积分及斑块回声的变化。结果治疗前,阿托伐他汀低、高剂量血清中PAPP-A和MMP-8的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但两组间血清中PAPP-A和MMP-8的水平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4周,阿托伐他汀高剂量组血清中PAPP-A和MMP-8的水平均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1)。治疗12个月后,阿托伐他汀低、高剂量组的IMT值和颈动脉斑块Crouse积分较治疗前减少,且高剂量组的两项指标低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低回声斑块数量较低剂量组明显减少,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血清中PAPP-A和MMP-8的水平可作为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损性的血清学指标,强化他汀类药物调脂治疗能迅速降低脑梗死患者血清中PAPP-A和MMP-8的水平,可逆转和稳定斑块,降低卒中再发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阿托伐他汀 妊娠相关蛋白A 基质金属蛋白酶-8 动脉粥样硬化
原文传递
PAS三联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相关蛋白及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影响 被引量:23
17
作者 李强 凌芳 +2 位作者 聂德云 胡琴 胡仁琳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4-49,共6页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PAS)三联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的影响,观察其对颈动脉易损斑块的消退作用。方法选择武汉... 目的探讨普罗布考+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PAS)三联疗法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血清妊娠相关蛋白A(PAPP-A)及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水平的影响,观察其对颈动脉易损斑块的消退作用。方法选择武汉市第五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2007年9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13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分为颈动脉稳定斑块组(n=45)和颈动脉易损斑块组(n=90)。易损斑块组抽血检查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托伐他汀+阿司匹林(AS)组45例(阿司匹林100mg/d、阿托伐他汀20mg/d,口服)和PAS组45例(阿司匹林100mg/d、阿托伐他汀20mg/d、普罗布考0.25/次,2次/d,口服)。比较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各组患者血清ox-LDL、PAPP-A和MMP-3水平,观察治疗前及治疗12月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斑块面积及斑块回声变化。结果治疗前,易损斑块组中两亚组(AS组和PAS组)血清ox-LDL、PAPP-A和MMP-3水平均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亚组间该3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PAS组患者血清ox-LDL、PAPP-A和MMP-3水平均明显低于AS组和稳定斑块组,距治疗前下降幅度均大于AS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月后,易损斑块组中两亚组(AS组和PAS组)IMT值和斑块面积均较治疗前减少,且PAS组该2项指标低于A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AS组低回声斑块数量较AS组明显减少,斑块消失数量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AS三联疗法具有更强的抗氧化降脂作用,可逆转和稳定斑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阿托伐他汀 普罗布考 阿司匹林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妊娠 相关蛋白A 基质金属蛋白酶-3 斑块
原文传递
听觉诱发电位对早期帕金森患者药物治疗后认知功能受损的评估 被引量:6
18
作者 朱灿敏 肖家平 +4 位作者 张弦 张媚 胡仁琳 唐志敏 李强 《重庆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3期3266-3269,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帕金森(PD)患者接受左旋多巴治疗后认知功能受损的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该院或门诊初诊为原发性PD患者30例,根据患者意愿,选择同意服用左旋多巴17例为PD-T组,不同意服用左旋多巴13例为PD组,以及同期该院1... 目的探讨早期帕金森(PD)患者接受左旋多巴治疗后认知功能受损的情况。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该院或门诊初诊为原发性PD患者30例,根据患者意愿,选择同意服用左旋多巴17例为PD-T组,不同意服用左旋多巴13例为PD组,以及同期该院15例门诊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C组);分别进行简易智能状态检查(MMSE)、听觉诱发电位(AEP)检查。结果治疗前,PD-T组及PD组与C组在MMSE总评分、注意力、计算力和语言能力及N2PL、P300PL、P300Amp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药物治疗后PD-T组在N2PL、P300PL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MMSE方面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5);PD-T组与PD组在MMSE、N2PL、P300PL,P300Am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D组与C组在MMSE、N2PL、P300PL、P300Am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MSE、AEP能较客观反映早期PD患者认知功能受损情况;早期PD患者服用左旋多巴治疗对认知功能有一定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认知 诱发电位 听觉 精神状态检查表 左旋多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盒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华梅 李鸣 胡仁琳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盒1(HMGB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前瞻性研究。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依达拉奉组(均n=60)。两组均采...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对血清高迁移率族蛋白盒1(HMGB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单盲的前瞻性研究。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依达拉奉组(均n=60)。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依达拉奉组加用依达拉奉30 mg,bid,对照组给予等容量氯化钠注射液,疗程为14 d,另设正常对照组(n=130)。于治疗前,治疗后3、7、14 d检测血清HMGB1、MMP-9水平和斯堪的纳维亚神经卒中量表(S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定神经功能缺损。结果治疗后7、14 d,依达拉奉组血清HMGB1和MMP-9含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1)。治疗后14、21 d,依达拉奉组患者SSS和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1),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1)。脑梗死患者血清MMP-9、HMGB1水平与SSS、ADL评分呈负相关,与NIHSS评分呈正相关,且血清MMP-9与血清HMGB1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均P<0.01)。结论患者血清的MMP-9和HMGB1浓度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呈正相关,依达拉奉治疗可有效降低血清MMP-9和HMGB1水平,具有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依达拉奉 高迁移率族蛋白质类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原文传递
以脑干压迫和基底动脉尖综合征为临床表现的椎动脉夹层一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被引量:4
20
作者 朱灿敏 张细六 +3 位作者 张媚 胡仁琳 李强 陈志伟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038-1040,共3页
椎动脉夹层(vertebral-artery dissection,VAD)占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的10%~25%,根据病因可分自发性和外伤性两类,发病率较低,临床表现多样,以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椎-基底动脉缺血等症状为主。武汉市第五医院神经内科于2018年10月收治... 椎动脉夹层(vertebral-artery dissection,VAD)占青年人缺血性脑卒中的10%~25%,根据病因可分自发性和外伤性两类,发病率较低,临床表现多样,以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椎-基底动脉缺血等症状为主。武汉市第五医院神经内科于2018年10月收治1例以脑干压迫为主要临床表现的VAD患者,现报道其诊治经过,以期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夹层 急性脑干压迫 文献复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