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织构化钛合金表面MoS_(2)薄膜的制备及其微动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赵乾程 曹文辉 +3 位作者 宋俊杰 胡天昌 贾小斌 胡丽天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42-853,共12页
钛合金作为1种性能优异的轻金属结构材料,其较差的耐磨性限制了钛合金在摩擦学领域的应用.本文中通过将表面织构化与固体润滑薄膜相结合在钛合金表面制备了MoS_(2)复合润滑薄膜,考察了织构参数以及摩擦对偶材料对其微动摩擦学行为的影响... 钛合金作为1种性能优异的轻金属结构材料,其较差的耐磨性限制了钛合金在摩擦学领域的应用.本文中通过将表面织构化与固体润滑薄膜相结合在钛合金表面制备了MoS_(2)复合润滑薄膜,考察了织构参数以及摩擦对偶材料对其微动摩擦学行为的影响.研究表明:当摩擦对偶为GCr15球时,表面织构化与固体润滑剂相结合能显著减小材料的磨损和延长润滑寿命,织构密度为20%的样品表面容易形成转移膜,润滑寿命最长.而当摩擦对偶为TC4球时,在相同测试条件下,表面复合结构的抗磨寿命远低于摩擦对偶为GCr15球时的寿命.摩擦对偶材料影响着复合润滑结构的润滑寿命,表面织构能够起到补充固体润滑剂和捕获磨屑的作用,从而达到抗磨减摩的目的,同时适宜的织构密度能明显延长复合润滑结构的微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表面织构 MoS_(2)润滑 微动 摩擦对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化硅陶瓷轴承球的滚动摩擦磨损特性与损伤行为 被引量:2
2
作者 魏万鑫 苏云峰 +3 位作者 樊恒中 宋俊杰 张永胜 胡丽天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56-1265,共10页
Si_(3)N_(4)陶瓷轴承球相比于钢球具有极限转速高,承载能力强,耐高温和耐酸碱腐蚀的优点,并表现出一定的自润滑性能,以绝对的优势作为滚动体被广泛用于高速轴承中,已成为高速、高精密轴承的关键部件.本文中通过模拟轴承真实服役工况的... Si_(3)N_(4)陶瓷轴承球相比于钢球具有极限转速高,承载能力强,耐高温和耐酸碱腐蚀的优点,并表现出一定的自润滑性能,以绝对的优势作为滚动体被广泛用于高速轴承中,已成为高速、高精密轴承的关键部件.本文中通过模拟轴承真实服役工况的运动方式,开展Si_(3)N_(4)陶瓷轴承球的滚动摩擦损伤特性研究,分别考察Si_(3)N_(4)陶瓷轴承球与轴承钢滚道在无润滑和脂润滑条件下的滚动摩擦磨损状态和表面损伤行为,剖析Si_(3)N_(4)陶瓷轴承球滚动摩擦损伤行为演变规律与损伤机制.结果表明:Si_(3)N_(4)陶瓷轴承球与滚道在滚动摩擦磨损过程中,润滑脂的引入显著降低了滚动摩擦系数,尤其缓解了Si_(3)N_(4)陶瓷轴承球的疲劳损伤行为;无润滑条件下,Si_(3)N_(4)陶瓷轴承球滚动摩擦损伤机制主要为疲劳损伤和黏着磨损,且伴有摩擦化学反应;脂润滑条件下,Si_(3)N_(4)陶瓷轴承球滚动摩擦损伤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和微脆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硅 陶瓷轴承球 滚动 摩擦磨损 表面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有机酸配比对复合钛基润滑脂性能的影响规律
3
作者 刘宁波 李毅 +3 位作者 车清论 胡丽天 张建军 张松伟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83-1393,共11页
采用苯甲酸、硬脂酸、钛酸异丙酯和环烷基矿物油4016为原料,通过改变硬脂酸和苯甲酸2种有机酸的比例制备了复合钛基润滑脂,系统的研究了其理化性能、流变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流变学试验结果表明:增大硬脂酸比例,可以提高润滑脂的结构强... 采用苯甲酸、硬脂酸、钛酸异丙酯和环烷基矿物油4016为原料,通过改变硬脂酸和苯甲酸2种有机酸的比例制备了复合钛基润滑脂,系统的研究了其理化性能、流变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流变学试验结果表明:增大硬脂酸比例,可以提高润滑脂的结构强度.当硬脂酸与苯甲酸摩尔比为2:1(TCG3)时,样品的屈服应力达到最大值2530 Pa.摩擦学试验结果表明:当硬脂酸与苯甲酸摩尔比为1:1(TCG4)时,所制备的复合钛基润滑脂具有最佳的摩擦学性能,平均摩擦系数为0.089,磨斑直径为0.57 mm,最大无卡咬负荷(PB)值为490 N,摩擦学性能明显优于复合锂基润滑脂KK-311(平均摩擦系数为0.108,磨斑直径为0.81 mm,最大无卡咬负荷为98 N).说明TCG4不仅具有优异的减摩抗磨性能,而且具有良好的承载能力.综合上述结果,通过改变硬脂酸和苯甲酸的摩尔比例获得了结构强度高和摩擦学性能优的复合钛基润滑脂产品,表明可以通过改变有机酸的比例优化复合钛基润滑脂的综合性能,为高性能复合钛基润滑脂的结构调控和基础性能研究提供技术支持,促进其在润滑工程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钛基润滑脂 有机酸比例 结构强度 流变学性能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型功能分子用作多功能添加剂的缓蚀及摩擦学行为研究
4
作者 俎鹏姣 董均阳 +4 位作者 李毅 谢海姣 张松伟 李军 胡丽天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3-584,共12页
利用电化学、摩擦学试验和量子化学模拟等手段,研究了巯基甲基噻二唑(MMT)和二壬基萘磺酸(DNS)这2种功能分子作为缓蚀剂的缓蚀性能和作为极压抗磨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及其作用机理.电化学试验表明,DNS分子的缓蚀能力较差,缓蚀效率为58.6%... 利用电化学、摩擦学试验和量子化学模拟等手段,研究了巯基甲基噻二唑(MMT)和二壬基萘磺酸(DNS)这2种功能分子作为缓蚀剂的缓蚀性能和作为极压抗磨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及其作用机理.电化学试验表明,DNS分子的缓蚀能力较差,缓蚀效率为58.6%;MMT分子表现出优异的缓蚀能力,缓蚀效率达93.3%.摩擦学试验表明,DNS作为添加剂时,油样的摩擦系数与PEG基础油的摩擦系数相当,磨损量增大;MMT作为添加剂时,油样的摩擦系数和磨损量较PEG基础油明显降低,极压性能较基础油明显提高.量子化学模拟结果表明,DNS分子与钢表面具有更高的反应活性,因此作为极压抗磨和缓蚀添加剂,加剧了金属的腐蚀和磨损.表面分析结果表明,DNS分子润滑下的磨斑表面主要起到减摩作用的是铁的氧化物和FeSO_(4)等.MMT分子润滑下的磨斑表面的摩擦产物为Fe_(2)(SO_(4))3、FeS_(2)、铁的氧化物以及含氮有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基甲基噻二唑 抗腐蚀性能 减摩抗磨性能 极压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交变电场作用下静态绝缘轴承中润滑脂的老化行为
5
作者 刘朝斌 李伟 +2 位作者 尚朋飞 丁奇 胡丽天 《轴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6-155,共10页
高频电压诱导的电机轴承电蚀和润滑失效是影响变频驱动系统可靠性的关键问题。为探究高频交变电场环境下润滑脂的老化机制,基于绝缘轴承耐高频交变电压性能试验,详细研究了球与沟道接触区润滑脂的老化特性,结果表明:尽管有绝缘涂层的保... 高频电压诱导的电机轴承电蚀和润滑失效是影响变频驱动系统可靠性的关键问题。为探究高频交变电场环境下润滑脂的老化机制,基于绝缘轴承耐高频交变电压性能试验,详细研究了球与沟道接触区润滑脂的老化特性,结果表明:尽管有绝缘涂层的保护,润滑脂在无机械剪切作用下仍然会发生明显的性能衰退,具体表现为颜色加深,分油率降低,稠度增大以及导电性能和介电性能的改变。测试发现,在高频交变电场作用下绝缘轴承润滑脂稠化剂结构被破坏并发生团聚,其中夹杂有以金属纳米颗粒为核心的黑色团块,老化润滑脂的直流体积电阻率明显下降并具有更高的等效串联电阻和损耗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绝缘轴承 交变电场 润滑脂 老化 耐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与铝合金的相互作用研究 Ⅰ.静态反应膜及油润滑下的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20
6
作者 胡丽天 陈建敏 薛群基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16-321,共6页
静态下分别于25℃,90℃及180℃下进行硫化异丁烯(SO)、亚磷酸二正丁酯(DBP)、SO+DBP的混合物(质量比20∶1)、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及十二酸(LA)5种添加剂均以质量分数为2%的比例添加到液... 静态下分别于25℃,90℃及180℃下进行硫化异丁烯(SO)、亚磷酸二正丁酯(DBP)、SO+DBP的混合物(质量比20∶1)、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及十二酸(LA)5种添加剂均以质量分数为2%的比例添加到液体石蜡(LP)中与铝合金进行油浸试验.用动-静摩擦系数精密测定仪评价了在铝合金表面上所形成的静态反应膜的摩擦磨损行为,并考察了上述添加剂在LP中对铝合金-钢摩擦副的润滑作用.结果表明:静态反应膜的摩擦磨损行为与添加剂的化学活性密切相关,其中DBP最易与铝合金发生反应,故其反应膜具有最低的摩擦系数和最长的耐磨寿命;ZDDP在180℃下的静态反应膜具有较低的摩擦系数和较长的耐磨寿命;SO、SO与DBP的混合物及LA的静态反应膜则不具有减摩抗磨性能,预示这些添加剂在LP中不与铝合金发生较强的化学作用.含上述添加剂的LP润滑下的摩擦磨损试验显示,DBP与ZDDP具有较好的摩擦学性能.这表明添加剂在铝合金表面静态反应膜的摩擦磨损试验结果与其在常规润滑下的具有较好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抗磨添加剂 静态反应 润滑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与铝合金的相互作用研究 Ⅱ.静态反应膜和润滑机制的FTIR及XPS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胡丽天 陈建敏 薛群基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31-336,共6页
用红外显微镜(FTIR m icroscope)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静态下硫化异丁烯(SO)、亚磷酸二正丁酯(DBP)、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及十二酸(LA)以质量分数2% 的比例添加到液体石蜡中... 用红外显微镜(FTIR m icroscope)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研究了静态下硫化异丁烯(SO)、亚磷酸二正丁酯(DBP)、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及十二酸(LA)以质量分数2% 的比例添加到液体石蜡中与铝合金所形成的油浸反应膜的化学组成及结构.结果表明:DBP易与铝合金发生化学反应并形成主要由亚磷酸铝组成的表面膜;ZDDP在180 ℃下与铝合金反应形成主要含磷酸铝的表面膜;SO及LA 与铝合金不发生化学作用,但在90 ℃或180 ℃下发生降解并在铝合金表面发生吸附.结合摩擦磨损试验结果与油浸反应试验结果发现,油浸试验后铝合金表面膜的摩擦磨损性能与添加剂的化学活性密切相关;DBP最易与铝合金发生反应,相应表面膜摩擦系数最低,耐磨寿命最长;ZDDP在180 ℃下与铝合金发生反应,其表面膜的摩擦系数较低,耐磨寿命较长;LA 及SO 不与铝合金发生作用,相应的表面膜的减摩抗磨性能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抗磨添加剂 化学作用 FTIR X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阳极氧化膜摩擦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胡丽天 陈爽 +1 位作者 陈建敏 薛群基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5-37,共3页
考察了铝及阳极氧化铝的摩擦学性能研究表明 ,在摩擦过程中铝发生严重的塑性变形和粘着磨损 ,而阳极氧化铝硬度高 ,抗磨性强 ,使对偶钢材磨损。在阳极氧化铝的微孔中填充二烷基二硫代磷酸(DDP)修饰纳米硫化铅能够降低摩擦系数 ,减少阳... 考察了铝及阳极氧化铝的摩擦学性能研究表明 ,在摩擦过程中铝发生严重的塑性变形和粘着磨损 ,而阳极氧化铝硬度高 ,抗磨性强 ,使对偶钢材磨损。在阳极氧化铝的微孔中填充二烷基二硫代磷酸(DDP)修饰纳米硫化铅能够降低摩擦系数 ,减少阳极氧化铝对偶件的磨损。扩孔和热处理可以在微孔中填充更多的 DDP修饰纳米硫化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极氧化 磨擦磨损 纳米硫化铅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的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胡丽天 周惠娣 +1 位作者 治银平 陈建敏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0年第1期33-35,38,共4页
介绍了2种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的研制及其应用:① 耐高温粘结固体润滑涂层,这种涂层可以在300 ℃下长期使用,400 ℃下短期使用,解决运动部件高温条件下的润滑和磨损问题。 ② 高承载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研究表明,这种粘结固体润滑涂层... 介绍了2种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的研制及其应用:① 耐高温粘结固体润滑涂层,这种涂层可以在300 ℃下长期使用,400 ℃下短期使用,解决运动部件高温条件下的润滑和磨损问题。 ② 高承载粘结固体润滑涂层。研究表明,这种粘结固体润滑涂层承载能力高,能够在普通润滑油难以承受的载荷下 (如PV值高达4 900 N·m/s的运行工况) 起到良好的润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结 固体润滑涂层 耐高温 高承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硅氧烷-酚醛环氧共混胶粘剂耐高温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丽天 陈建敏 冶银平 《中国胶粘剂》 CAS 1998年第2期7-9,共3页
利用UYA(差热法)考察了聚硅氧烷.酚醛环氧共混胶粘剂的耐高温性能,利用FT-IR分析方法研究了该胶粘剂的结构,并用环一块型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了采用这种胶粘剂制备的粘接固体润滑膜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聚硅氧烷一酚醛环氧共混... 利用UYA(差热法)考察了聚硅氧烷.酚醛环氧共混胶粘剂的耐高温性能,利用FT-IR分析方法研究了该胶粘剂的结构,并用环一块型摩擦磨损试验机评价了采用这种胶粘剂制备的粘接固体润滑膜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聚硅氧烷一酚醛环氧共混胶粘剂具备较好的耐高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氧烷 酚醛环氧树脂 耐高温 胶粘剂 共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改性氟碳重防腐涂料的研制 被引量:21
11
作者 杨保平 陈建敏 +2 位作者 周惠娣 崔锦峰 胡丽天 《涂料工业》 CAS CSCD 2004年第8期1-5,共5页
含氟聚合物优异的性能赋予了氟碳涂料优良的耐久性、耐候性和耐化学药品等性能 ,但是氟碳涂料的价格较高 ,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通过环氧树脂对氟乙烯 -乙烯基醚 (FEVE)型含氟聚合物进行了改性 ,考察了含氟聚合物、环氧树脂、固化剂、助... 含氟聚合物优异的性能赋予了氟碳涂料优良的耐久性、耐候性和耐化学药品等性能 ,但是氟碳涂料的价格较高 ,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通过环氧树脂对氟乙烯 -乙烯基醚 (FEVE)型含氟聚合物进行了改性 ,考察了含氟聚合物、环氧树脂、固化剂、助剂等对改性氟碳涂料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碳涂料 含氟聚合物 环氧改性涂料 IR光谱 重防腐涂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钢表面激光织构化及其干摩擦特性研究 被引量:64
12
作者 胡天昌 胡丽天 丁奇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6-52,共7页
采用声光调的固体Nd:YAG激光器在45#钢表面进行了织构化处理;采用栓盘摩擦试验机考察了织构化对其摩擦性能的影响;用三维轮廓仪及扫描电镜对摩擦试验前后试样的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激光织构化的45#钢表面形成了较为规... 采用声光调的固体Nd:YAG激光器在45#钢表面进行了织构化处理;采用栓盘摩擦试验机考察了织构化对其摩擦性能的影响;用三维轮廓仪及扫描电镜对摩擦试验前后试样的表面形貌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过激光织构化的45#钢表面形成了较为规整的微坑型结构.在相同试验条件下与未织构面对比,织构面的摩擦系数均有不同程度减小且表现得更为稳定,并且磨损率也得到一定的降低,这是由于所制备的表面微坑起到了捕获磨屑的作用.对不同织构密度及织构尺寸样品摩擦性能的考察结果表明较大的织构密度及较大孔径更有利于减摩抗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5#钢 激光 织构化 干摩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表面织构化对GCr15钢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3
13
作者 胡天昌 丁奇 胡丽天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47-451,共5页
本文利用Nd:YAG固体脉冲激光对GCr15钢样品表面进行了微坑织构化处理,考察了激光表面织构参数对其摩擦性能的影响,同时通过扫描电镜等对磨斑表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光滑面试样相比,经织构化处理的样品表面在干摩擦条件下虽然摩擦系... 本文利用Nd:YAG固体脉冲激光对GCr15钢样品表面进行了微坑织构化处理,考察了激光表面织构参数对其摩擦性能的影响,同时通过扫描电镜等对磨斑表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光滑面试样相比,经织构化处理的样品表面在干摩擦条件下虽然摩擦系数较高,但表现出了较好的抗磨性能;在贫油润滑条件下,织构面的摩擦系数与磨损均明显小于光滑面;在低载低速下较小孔径织构面摩擦系数较小,随着速度及载荷的增大,较大孔径织构面表现出更好的摩擦学性能.采用Stribeck曲线探讨了织构化表面与光滑面在贫油润滑下的润滑机理,结果表明织构面在试验条件下均保持油膜流体润滑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R15钢 激光织构化 STRIBECK曲线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友好润滑油的发展及其摩擦学研究现状 被引量:34
14
作者 孙玉彬 胡丽天 薛群基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81-387,共7页
介绍了环境友好润滑油及其生物降解性能、生态毒性典型试验方法和环境友好润滑油的发展概况及发展现状.阐明了我国开发植物油基环境友好型润滑油的重大意义,并指出新一代绿色多功能环境友好润滑油添加剂已成为添加剂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 介绍了环境友好润滑油及其生物降解性能、生态毒性典型试验方法和环境友好润滑油的发展概况及发展现状.阐明了我国开发植物油基环境友好型润滑油的重大意义,并指出新一代绿色多功能环境友好润滑油添加剂已成为添加剂领域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友好润滑油 添加剂 生物降解性能 摩擦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沉积功能梯度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2
15
作者 王立平 高燕 +1 位作者 胡丽天 薛群基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3,共3页
作为一种低温液相制备技术,电沉积法由于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等优点而更适合于制备功能梯度镀层。概述了国内外近几年电沉积功能梯度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复合电沉积、合金电沉积以及电泳... 作为一种低温液相制备技术,电沉积法由于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等优点而更适合于制备功能梯度镀层。概述了国内外近几年电沉积功能梯度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在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复合电沉积、合金电沉积以及电泳沉积技术制备功能梯度材料的研究进展。指出了功能梯度材料电沉积技术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沉积 功能梯度材料 复合镀层 合金镀层 电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5#钢表面复合润滑结构的制备及其摩擦性能研究 被引量:24
16
作者 胡天昌 胡丽天 张永胜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20,共7页
采用激光微加工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了微坑型织构,将激光表面织构化与MoS2固体润滑剂相结合在45#钢表面制备了复合润滑结构.研究了其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考察了织构面密度及织构化微坑大小对其摩擦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与... 采用激光微加工技术在45#钢表面制备了微坑型织构,将激光表面织构化与MoS2固体润滑剂相结合在45#钢表面制备了复合润滑结构.研究了其在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磨损性能,考察了织构面密度及织构化微坑大小对其摩擦性能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与能量色散谱仪对磨斑表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未织构面相比,织构面具有低而稳定的摩擦系数和高的耐磨寿命;对同一孔径织构面,随着织构密度的增加其表面摩擦系数随之减小,较适宜的织构密度为20%~35%;对同一织构面密度,当织构面密度小于20%时,较小孔径织构面的摩擦系数更低;织构面密度增至35%后,织构面摩擦系数则随孔径增大而减小;由于织构面复合润滑结构中的微坑有效地储存了润滑剂从而在摩擦过程中维持表面润滑薄膜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表面织构化 固体润滑剂 复合润滑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液体/织构化类金刚石碳复合润滑薄膜的构筑及其摩擦学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蒲吉斌 万善宏 +2 位作者 胡天昌 王立平 胡丽天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72-479,共8页
分别采用激光织构、磁控溅射和浸渍-提拉技术在单晶硅片表面成功构筑了具有离子液体纳米薄膜的织构化类金刚石碳复合润滑薄膜,采用三维轮廓仪和SEM观察了织构化类金刚石碳表面,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证实了织构化类金刚石碳膜表面离子液... 分别采用激光织构、磁控溅射和浸渍-提拉技术在单晶硅片表面成功构筑了具有离子液体纳米薄膜的织构化类金刚石碳复合润滑薄膜,采用三维轮廓仪和SEM观察了织构化类金刚石碳表面,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证实了织构化类金刚石碳膜表面离子液体纳米薄膜的存在,并利用微摩擦试验机重点考察和理论分析了这种复合润滑薄膜在较大和微载荷下的摩擦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这种离子液体/织构化类金刚石碳复合润滑薄膜在微载荷下能够有效地缩短磨合时间、降低摩擦系数,然而其在小载荷下摩擦学性能欠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类金刚石薄膜 织构化 摩擦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比压润滑涂层的研制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周惠娣 胡丽天 +2 位作者 陈建敏 徐锦芬 贾均红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93-395,共3页
利用粘结剂共混改性和填料复合等技术研制了一种润滑涂层 .该涂层适用于高比压、低速度下的滑动和滚动摩擦部件 ,具有良好的摩擦磨损性能 .与同类产品相比 ,该润滑涂层能够承受 15 0 0~ 2 0 0 0 MPa的高比压 ,并具有低摩擦、长寿命及... 利用粘结剂共混改性和填料复合等技术研制了一种润滑涂层 .该涂层适用于高比压、低速度下的滑动和滚动摩擦部件 ,具有良好的摩擦磨损性能 .与同类产品相比 ,该润滑涂层能够承受 15 0 0~ 2 0 0 0 MPa的高比压 ,并具有低摩擦、长寿命及良好的储存稳定性和耐温性等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粘结涂层 摩擦学性能 二硫化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铝/石墨-硫酸钡层状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及润滑机理 被引量:7
19
作者 宋俊杰 樊恒中 +2 位作者 苏云峰 张永胜 胡丽天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23-729,共7页
将石墨和硫酸钡按一定比例复合作为弱界面层,通过铺层-冷压-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制备了Al2O3/Graphite-BaSO4层状复合材料.考察了复配润滑剂的组分对层状复合陶瓷在室温至800℃连续加热过程中自润滑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通过磨损表面分析探... 将石墨和硫酸钡按一定比例复合作为弱界面层,通过铺层-冷压-放电等离子烧结工艺制备了Al2O3/Graphite-BaSO4层状复合材料.考察了复配润滑剂的组分对层状复合陶瓷在室温至800℃连续加热过程中自润滑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通过磨损表面分析探讨了其在宽温域下的协同润滑机制.结果表明:通过复配在室温和中高温度段具有优异自润滑性能的固体润滑剂,并借助仿贝壳材料独特的层状结构特征,可有效改善氧化铝陶瓷在不同温度段的摩擦学性能,进而实现材料在较宽温度范围内的连续润滑.基于润滑相组分优化的复合材料在室温至800℃温度范围内与Al2O3栓对摩时的摩擦系数可保持在0.28~0.48之间,比块体Al2O3陶瓷/Al2O3栓摩擦副的摩擦系数降低了近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层状复合陶瓷 宽温域 自润滑 耐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酯离子液体对钢/铝摩擦副的摩擦性能研究 被引量:21
20
作者 姜栋 胡丽天 冯大鹏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99-603,共5页
为解决钢/铝摩擦副润滑困难的现状,合成了1种磷酸酯类离子液体.采用SRV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其在钢/铝摩擦副条件下的摩擦学行为进行了测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X光电子能谱(XPS)对磨损表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磷酸酯离子液体... 为解决钢/铝摩擦副润滑困难的现状,合成了1种磷酸酯类离子液体.采用SRV微动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其在钢/铝摩擦副条件下的摩擦学行为进行了测试;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X光电子能谱(XPS)对磨损表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磷酸酯离子液体对钢/铝摩擦副具有优良的减摩抗磨性能,优于常见的含氟类离子液体(LB106和LP106)及液体石蜡.SEM和XPS分析结果表明:磷酸酯离子液体在摩擦过程中于金属表面形成了包含有机金属配合物,磷酸铝盐的复合边界润滑膜,从而使其表现出优异的摩擦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铝摩擦副 离子液体 边界润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